《戰國策》,又稱《國策》,為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原作者不明,一般認為非一人之作。資料年代大部分出於戰國時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記載。原書名不詳,書中文章作者也不知是誰,成書推斷也並非一時。劉向編撰後,刪去其中明顯荒誕不經的內容,按照國別,重新編排體例,定名為《戰國策》。 全書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國的“策”論。內容以戰國時期,策士的遊說活動為中心,同時反映了戰國時期的一些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 傳統上把《戰國策》歸為歷史著作,但書中不少篇章內容荒誕,缺乏歷史依據,說是歷史,其實更多是文學故事,有趣的是這部分作品反而語言以及邏輯相當精彩,有較強的文學性。而另一部分則文采稍遜,卻依托歷史事實,對研究戰國歷史有著較大的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