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伽藍記》

《洛陽伽藍記》

《洛陽伽藍記》簡稱《伽藍記》,是中國古代佛教史籍。是東魏遷都鄴城十餘年後,撫軍司馬楊衒之重遊洛陽,追記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概況歷史變遷寫作的一部集歷史、地理、佛教、文學於一身的歷史和人物故事類筆記,成書於公元547年(東魏武定五年)。 書中歷數北魏洛陽城的伽藍(佛寺),分城內、城東、城西、城南、城北五卷敘述,對寺院的緣起變遷、廟宇的建制規模及與之有關的名人軼事、奇談異聞都記載詳核。 《洛陽伽藍記》的文體,接近駢儷,但不流於浮靡雕琢。它能夠以精雅潔淨的語言,繁簡得宜的記敘筆法,表現了純熟的藝術技巧。 《洛陽伽藍記》在歷代正史的“藝文志”中皆有著錄,但其祖本早已佚失。現所見的《洛陽伽藍記》都以宋刻本為祖本,源流頗雜。 《四庫全書》將其列入史部地理類。在傳播影響上,《洛陽伽藍記》早有日、韓、英等若干語種譯本,在國際漢學界有一定的地位。該書與酈道元《水經註》一同,歷來被認為是北朝文學的雙璧。

开始阅读
圖書目錄
《洛陽伽藍記》正文
卷一 卷四 卷五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洛陽伽藍記》

作者:南北朝年代:北朝75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