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

《六韜》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據說是中國先秦時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


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 最早明確收錄此書的是《隋書·經籍志》,題為“周文王師姜望撰”。姜望即姜太公呂望。但是自宋代以來,就不斷有人對此提出質疑。


從此書的內容,文風及近年出土文物資料等分析,可大致斷定《六韜》是戰國時期典籍。全書有六卷,共六十篇。 《六韜》的內容十分廣泛,對有關戰爭和各方面問題,幾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戰略論和戰術論。 


 該書據說是由周初太公望(即呂尚、姜子牙)所著,全書以太公與文王、武王對話的方式編成。西漢國家藏書目錄《漢書·藝文志》曾有著錄曰:“《太公》237篇,其中《謀》81篇,《言》71篇,《兵》85篇。”班固注“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


清沈欽韓說:《謀》者即太公之《陰謀》,《言》者即太公之《金匱》,《兵》者即《太公兵法》。但從南宋開始,《太公六韜》一直被懷疑為偽書,特別是清代,更被確定為偽書,但是1972年4月,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中,發現了大批竹簡,其中就有《太公》的五十多枚,這就證明《太公》至少在西漢時已廣泛流傳了,偽書之說也就不攻自破了。一般認為此書成於戰國時代。

开始阅读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六韜》

作者:姜子牙年代:戰國末期687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