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樓子》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部重要子書,梁元帝蕭繹撰寫。不載於《梁書*元帝本紀》的原因恐有三:一是《金樓子》成書時正遇梁末戰亂,姚察撰《梁史》時所據國史舊文本無記載;二是江陵亡陷,《金樓子》被西魏於謹大軍掠至長安而入秘閣,姚察不得見;三是姚思廉續補時恐因唐太宗之故,而不得載《金樓子》於《梁書》。
《金樓子》一般是採用札記、隨感的形式,或前引名言成句,後加自己的看法;或借題發揮以闡發自己的思想;或記述史實以勸誡子女;或追敘往事,聊以自慰;或轉志奇事,欲廣聞見;或記東交遊,以敘友情,等等。總之,與《呂氏春秋》、《淮南子》等雜家著作相比,《金樓子》的最大特點是,它基本上是由蕭繹一人撰寫而成。蕭繹很瞧不起呂不韋、劉安的作法,常笑淮南之假手,每嗤不韋之託人。蕭繹從青年時代起就親自動手蒐集材料逐年撰寫《金樓子》。 《金樓子》一書對研究生活在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大交流、南北民族大融合前夕的蕭繹的思想、生平,著述和齊梁社會歷史都是不可多得的直接材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