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筆記》十六卷,依事類分卷。首記民俗,所錄優美民歌,多為好詩。全書時有粵方言詞語,首卷專條尤為豐富。方言字及字書失收字不少。二、三卷記山川,特詳水系、地貌。述山脈時附考證。
文字清麗,可作山水游記讀。博物、工藝比重大,記嶺南珍禽異獸鱗介昆蟲甚多,頗從經濟資源角度著眼。又間附工藝流程、有關謠諺。近世西歐物質文明東漸足跡,亦有反映。卷七記少數民族,提供了民俗、民族、宗教、社會、史學諸學術領域大量重要史料。今據《函海》本整理。 〖質量〗二校。
《南越筆記》共十六卷,記載了廣東天文地理、風土人情、礦藏物產等內容。作者李調元(1734年~1802年)與檀萃幾乎是同一時代的人,曾任廣東學政。他的這本書大量抄錄屈大均的《廣東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