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問太公曰:“守土奈何?”
文王詢問太公說:“如何才能更好的守衛國土呢?”
太公曰:“無疏其親,無怠其眾,撫其左右,禦其四旁。無借人國柄,借人國柄,則失其權。無掘壑而附丘,無舍本而治末。日中必彗,操刀必割,執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謂失時;操刀不割,失利之期;執斧不伐,賊人將來。涓涓不塞,將為江河。熒熒不救,炎炎奈何;兩葉不去,將用斧柯。是故人君從事於富。不富無以為仁,不施無以合親。疏其親則害,失其眾則敗。無借人利器,借人利器,則為人所害,而不終於世。”
太公答道:“不要疏遠宗族,不要怠慢天下的百姓,要安撫左右近鄰,要控製天下四方,不要把治理國家的權利交給他人,交給他人,君主就會失去自己的權威。不要挖掘溝壑去堆積土丘,不要舍棄根本去追逐枝末。太陽正當午時,要抓緊時間曬東西;手中有刀子,要抓緊時間宰割;手中執有斧鉞,要抓緊時機征伐。正午陽光充足時不曝曬就會失去機會;拿起刀子不宰割也會喪失時機,手執斧鉞不殺敵,敵人就會乘虛而至。涓涓細流不堵塞,將會彙成滔滔江河;微弱的火星不撲滅,將會釀成熊熊烈火而無可奈何;剛萌芽的兩片嫩葉不擷除,最終必得用斧柯去砍伐。所以,君主必須努力使國家變得富足。不富足就不能實行仁政,不行仁政就不能團結宗親。疏遠自己的宗親就會受害,失去自己的百姓就會失敗。不要將國家的統治權力交給別人,統治權力交給別人,就會被人所害,不能善終。”
文王曰:“何謂仁義?”
文王問道:“什麼是仁義呢?”
太公曰:“敬其眾,合其親。敬其眾則和,合其親則喜,是謂仁義之紀。無使人奪汝威,因其明,順其常。順者任之以德,逆者絕之以力。敬之勿疑,天下和服。”
太公回答說:“尊重自己的百姓,團結自己的宗親。尊重百姓就會和睦,團結宗親就會歡喜。這就是施行仁義的準則。不要讓人篡奪了你的權力,要做到明察是非,順著常理行事。對於順從自己的人,就施加恩惠並任用;對於反對自己的人,就用武力消滅。遵循上述原則而毫不遲疑,天下人自然就會信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