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農桑輯要 作者:司農司  

卷三 播種·水稻

《齊民要術》稻無所緣,唯歲易為良。選地欲近上流。地無良薄,水清則稻美也。三月種者為上時,四月上旬為中時,中旬為下時。先放水,十日後,曳轆軸十遍。遍數唯多為良。地既熟,淨淘種子,浮者不去,秋則生稗。漬經三宿,漉出,內草篙市專反,判竹,圜以盛穀。中裛之。複經三宿,芽長二分,一畝三鬥擲。三日之中,令人驅鳥。稻苗長七八寸,陳草複起,以鐮侵水芟之,草悉膿死。稻苗漸長,複須薅。拔草曰“薅”。虎高反。薅訖,決去水,曝根令堅。量時水旱而溉之。將熟,又去水。霜降獲之。早刈,米青而不堅;晚刈,零落而損收。北土高原,本無陂澤,隨逐隈曲而田者,二月冰解,地幹,燒而耕之,仍即下水。十日,塊既散液,持木斫平之。納種如前法。既生七八寸,拔而栽之。既非歲易,草稗俱生。芟亦不死,故須栽而薅之。溉灌、收刈,一如前法。畦嚼音劣,堤厓也。大小無定,須量地宜,取水均而已。藏稻必須用簞。此既水穀,窖埋得地氣,則爛敗也。舂稻:必須冬時,積日燥曝,一夜置霜露中,即舂。若冬舂不幹,即米青赤脈起;不經霜,不燥曝,則米碎矣。秫稻法,一切同。
《齊民要術》:水稻對土地的要求並不嚴格,隻要每年更換一次稻田便好。選擇稻田,要靠近流水的上遊,不論土地好壞,隻要水清,便能長出好的稻穀。三月種稻是最上等的農時,四月上旬是中等農時,四月下旬是下等農時。先將田水放掉,等過了十天以後,拽拉著轆軸軋碾十遍,遍數越多越好。地熟草淨以後,開始淘淨稻種,水麵上的浮秕不去掉,秋天便會生稗子。浸漬過三夜,將水漉出,放入草篙中(用竹篾編的,圓形盛穀的用具),趁潮濕蓋好。三夜過後,便可以長出二分長的芽,一畝田撒播三鬥。播種後三天內,要有人驅趕鳥雀。稻苗七八寸高時,原來已被消滅的雜草,會再次生長起來,隻要用鐮刀在水麵以下將它刈倒,草便全部被泡爛死掉。稻苗漸漸地長大以後,還應當再一次地薅草,拔草叫“薅”。薅過草,把水放幹,讓太陽曬稻根,使稻站立堅牢。再後,隻需依據天時雨水多少,進行適當地灌溉便行了。稻子快熟時,再一次將水放掉。霜降節到即可收刈。刈早了,米色青,不堅實;刈晚了,會落粒使收獲減少。北方高原地方,本來沒有蓄水的陂池和藪澤,隻有在流水的彎曲水漫處,方可作稻田。二月間,地凍消釋,待地麵幹了,將雜草燒掉後進行翻耕,耕畢,隨即放水入田。十天以後,土塊都已經被水泡散,便可以用木斫將田平整好。下種的方法與上麵說的一樣。稻苗生長七八寸高時,拔下來重行栽過。因為不是每年更換稻田,所以雜草稗子特別多,刈了還會再發,隻有重行栽過,再來徹底除草。灌溉和收刈的方法,完全同上麵一樣。畦嚼音劣,堤壓。大小,並無一定的規格,須酌量地勢是不是適宜,以及水的深淺是不是均勻來決定。貯藏稻穀,必須用簞。稻,本來是水穀,假如采用窖藏的方法,受了地下濕氣,一定會黴爛腐敗。舂稻穀,必須在冬日,連續曝曬若幹日,讓它極為幹燥,然後放置在露天處在霜露侵襲下經過一夜,馬上去舂。假如冬舂的稻穀不幹,舂出來的米便會生出青色紅色的紋脈。不經霜、不燥曝,舂出的米必然破碎。種植糯稻的方法完全相同。

《周官》曰:稻人,掌稼下地。以水澤之地種穀也。謂之“稼”者,有似嫁女相生。以瀦畜水,以防止水,以溝蕩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澮寫水。以涉揚其芟,作田。鄭司農說“瀦”、“防”以《春秋傳》曰:“町原防,規偃瀦。”“以列舍水”“列者,非一道以去水也。”“以涉揚其芟”:以其水寫,故得行其田中,舉其芟鉤也。杜子春讀“蕩”為“和”,“蕩”謂以溝行水也。玄謂“偃瀦”者,畜流水之陂也。“防”,瀦旁堤也。“遂”,田首受水小溝也。“列”,田之畦嚼也。“澮”,田尾去水大溝。“作”,猶治也。開遂,舍水於列中,因涉之,揚去前年所芟之草,而治田種稻。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殄,病也,絕也。鄭司農說:“芟夷”以《春秋傳》曰“芟夷蘊崇之”。今時謂禾下麥,為“夷下麥”,言芟刈其禾,於下種麥也。玄謂將以澤地為稼者,必於夏六月之時,大雨時行,以水病絕草之後生者,至秋,水涸芟之,明年乃稼。澤草所生,種之“芒種”。鄭司農雲:“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芒種”,稻、麥也。
《周官》說:稻人,掌管下濕地的稼穡工作。指在低窪多水地種稻。稱為“稼”,是說像嫁女那樣,可以孳生繁殖。他的方法是:利用偃瀦(陂池)蓄水,利用堤防防止偃瀦的水外流,利用溝引水,利用地頭小遂溝讓水均勻地流入田中,利用列(田丘)停水,利用排水的澮溝將水瀉去。蹚著水到田中,將刈倒的雜草丟掉,治田種稻。鄭玄注說:鄭眾用《春秋左氏傳》“町原防,規偃瀦”來解釋“瀦”和“防”。將“以列舍水”的“列”字,說成是許多排水的水道。將“以涉揚其芟”,解釋作:因為水已瀉去,所以可在田行走和芟草。杜子春注將“蕩”字讀作“和”音,說蕩是用溝引水的意思。鄭玄本人說:“偃瀦”,指蓄水的陂池;“防”,指偃瀦四旁的堤防;“遂”,指回頭承受行水溝洫來水的小溝;“列”,指稻田的田丘(畦嚼);“澮”,指稻田後麵的排水的大溝。“作”,是治理的意思。上麵說將水通過小遂溝,引入稻田田丘(列)中,故需要涉水,揚棄掉前年芟倒的雜草,方可整治田地,用來種稻。種植水田,應當在夏天讓水把雜草殄滅絕,然後將它們芟夷掉。殄,是病死、滅絕的意思。鄭司農(鄭眾)用《春秋左氏傳》“芟夷蘊崇之”來解釋“芟夷”。以為今時稱“禾下麥”為“夷下麥”,即是說芟刈掉禾稻,於下種麥。鄭玄認為,想在沼澤地種莊稼的人,必須趁夏季六月,常下大雨的天氣,用水將新生長起來的雜草淹死,秋天地裏的水幹涸時,芟刈倒,明年便可種莊稼。凡是生長水草的沼澤地,皆可種植有芒的穀物。鄭司農說:“凡可生長水草的沼澤地,皆可種帶芒的穀種。”有芒的穀種,是指稻和麥。

《氾勝之書》曰:種稻,春凍解,耕反其土。種稻區不欲大,大則水深淺不適。冬至後一百一十日,可種稻。始種,稻欲溫;溫者,缺其塍,食陵反;畦畔也。令水道相直。夏至後,大熱,令水道錯。
《氾勝之書》說:種稻,必須在春天土地解凍之後,先翻耕土地。種稻的田塊不需要大,大了,水的深淺便不容易調節合適。冬至後一百一十天,可開始種稻。稻在苗期,水溫要高,田埂上的水道口,應該對直,可以保溫;夏至後,天氣炎熱,應使水道口交錯開。

崔寔曰:三月可種粳稻。稻,美田欲稀;溥田欲稠。
崔寔說:三月可以種粳稻。肥沃的天地,稻子應該種得稀疏一些;貧瘠的田地,稻子應該種得密一些。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農桑輯要

農桑輯要

作者:司農司
《農桑輯要》典訓
《農桑輯要》耕墾
《農桑輯要》播種
《農桑輯要》栽桑柘附
《農桑輯要》養蠶
《農桑輯要》蠶事預備
《農桑輯要》簇蠶繅絲等法
《農桑輯要》瓜菜
《農桑輯要》果實
《農桑輯要》竹木
《農桑輯要》藥草
《農桑輯要》孳畜
《農桑輯要》禽魚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