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眹焉,而守司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先讓我們來考察一下曆史吧。古代那些存於世間的大智大勇的聖者,都是芸芸眾生的先導。他們通過觀察陰陽兩類現象的變化來對事物作出判斷,並進一步了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途徑。計算和預測事物的發生過程,通曉人們思想變化的關鍵,發現世上事物、人事的發展征兆,從而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所以,聖人在社會上立身處世,從古到今,其遵循的規律都是一樣的。事物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然而都各有自己的歸宿;或歸於陰,或歸於陽;或以柔為特征,或以剛為特征;或以開放為主導,或以閉藏為主導;或鬆弛不固,或緊張難入。所以聖人把握事物的關鍵,審察事物的前因後果、輕重緩急。權衡對方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比較其技巧優劣長短,然後借物舉事。
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審定有無與其實虛,隨其嗜欲以見其誌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貴得其指;闔而捭之,以求其利。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可與不可,審明其計謀,以原其同異。離合有守,先從其誌。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闔之者,結其誠也。皆見其權衡輕重,乃為之度數,聖人因而為之慮。其不中權衡度數,聖人因而自為之慮。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內之;闔者,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
世人中有賢良與不肖者,有識之士與愚黯之輩,有勇敢者和怯懦者;有仁人君子及苟且小人……總之,人們的品行和素質是千差萬別的。所以,針對不同的人品素質,要采取不同的態度與措施。對某些人可以開導,對某些人可以壓抑;對某些人可以擢用,對某些人可以黜退;可以讓某些人富貴,可以使某些人貧賤。總歸一句話,要順應人們的自然品性去分別對待他們。要起用一個人,首先要審定其品質如何,摸清其真假虛實,順從其嗜欲願望,發掘其誌向意圖,並要暗中排察他的言語,或啟導他,或適當地貶抑、質疑他,以探知其真情實意,以明了其性格主流。得知對方實際情況後應緘默不語以挑動對方暢所欲言,以便了解對方所言是否於己有利。要麼開導他給他以啟示,要麼壓抑他使他控製自己。開導啟發他,是為了讓他暢所欲言以考察他在感情上與我們有無距離;壓抑控製他,是為了觀察他的反應如何,借此了解他對我們的誠心大小。考察某人可用不可用,還要查明其謀略計劃的優劣以及同自己謀略計劃的差距大小。若同我們的謀略計劃距離較大,先縱容他,讓他照自己的意誌去辦(而我們則暗中謀劃)。當然,這種謀劃要周密。若要謀劃周密,關鍵是行事要微暗、不露聲色,這樣做,就與陰陽之道暗合無隙了。對人使用捭闔之術,或開啟引導他,估量出他的情誌;或壓抑控製他,摸準他的誠心。此外,還要知道他的謀略措施,聖人因之作出測度與分析,若其謀略措施得當,與我們距離較小,合乎我們的準則,我們就可以據此幫他完善謀略措施;若其謀略措施失當,與我們距離較大,不合我們的準則,我們隻好舍棄不用,自己另謀良策。因此,對人使用捭闔之術時,或開導他幫他引出決策,或啟發他吐露決策以便納為己用;或抑製他以便於我們順利起用,或拒斥他棄而不用。
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縱橫、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必豫審其變化,吉凶大命係焉。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誌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以捭闔,製之以出入。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曰終,言惡以終其謀。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為小無內,為大無外。
捭闔之術,以陰陽之道為主旨。捭闔,就是變動陰陽,用開閉之法構成四季輪回,使萬物化生、萬事興亡交替。縱和橫,返和出,反和覆,反與忤,皆為陰陽之道的具體表現,都可用陰陽變動來區別、說明它們。而使用捭闔之術使事物轉化,正是陰陽之道的關鍵所在。遊說過程中的每一變化,都出自捭闔之術,所以要預先審知捭闔之術的陰陽變化法則,這是遊說能否成功、遊說目的能否達到的關鍵所在。口,是表達內心思想的門戶;而心靈,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主宰。人的誌向與意願,喜好與欲求,思念和焦慮,智慧和謀略,都是由口這個門戶出入從而表露出來的。所以,應該用捭闔之術來把守自己的口,用開閉之法來調控自己的言談。使用捭術,就是讓對方開口,讓對方說話,這就是陽之道;使用闔術,就是讓對方閉口,讓對方沉默,這就是陰之道。懂得了陰陽之道的協調交替使用,就能夠懂得“終”和“始”的意義了。所以,我們把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等歸為陽類事物,稱作人生向往;把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等歸為陰類事物,稱作人生忌諱。凡是那些遵循、效仿、涉及上述陽類事物的說辭,可以叫作“人生向往型語言”,也就是說可以用這類美好的語言去說動對方進行某事;凡是那些遵循、效仿、涉及上述陰類事物的說辭,可以叫作“人生忌諱型語言”,也就是說可以用這類令人厭惡的語言去威脅、警醒對方中止某種計謀。遊說中運用捭闔之術時,先用陰言和陽言去試探對方(以確定對方是喜歡陰言還是喜歡陽言)。由此,與喜歡陽言的人論談時,以使用涉及上述陽類事物的崇高語言為主;與喜歡陰言的人論談時,以使用涉及上述陰類事物的卑下語言為主。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卑下的陰言去打動小人,用崇高的陽言去說服君子。照此而論,用捭闔之術去遊說,就沒有探測不出來的真情,就沒有不聽從我們決策的人,就沒有不能說服的對象。用捭闔之術去遊說,可以說動每個普通民眾,可以說動每個有封地的大夫,可以說動每個諸侯國的國王,甚至可以說動天下的君主。若要成就小事,可以小到極限,沒有更小的了;若要成就大事,可以大到極限,沒有更大的了。
益損、去就、倍反,皆以陰陽禦其事。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隨而入,陽還終始,陰極反陽。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人之法也,為萬事之先,是謂圓方之門戶。
所有的裨益或損害、離去與接近、背叛和複歸,都是陰陽之道的行為表現,可用陰陽之道加以掌控和駕馭。陽以動為特征,故主要表現為進取;陰以靜止為特征,故主要表現為閉藏。陽動必然顯現出來,陰止必然潛藏進去。陽發展到極致就成為陰,陰超過了極限就變為陽。用陽去撥動事物,是為了讓它按照自身規律發展;用陰去安定事物,是為了讓它鞏固自己的形態。用陽去統括陰,就要用內部規律去規範外在形態;用陰去輔佐陽,就要用外在形態去影響內在本質。陰陽相輔相成,互為其用,集中體現在捭闔之術上。這就是世間萬物陰陽變化的基本規律,也是遊說人主所應遵循的根本原則,是萬事萬物生成變化的既定法則,也即所謂的天地萬物運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