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時,蓋其語,人異義。是以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其人茲眾,其所謂義者亦茲眾。是以人是其義,以非人之義,故交相非也。是以內者父子兄弟作,離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藥相虧害。至有餘力,不能以相勞;腐朽餘財,不以相分;隱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亂,若禽獸然。
墨子說:古時人類剛剛誕生,還沒有刑法政治的時候,人們用言語表達的意見,也因人而異。所以一人就有一種意見,兩人就有兩種意見,十人就有十種意見。人越多,他們不同的意見也就越多。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的意見對而別人的意見錯,因而相互攻擊。所以在家庭內父子兄弟常因意見不同而相互怨恨,使得家人離散而不能和睦相處。天下的百姓,都用水火毒藥相互殘害,以致有餘力的人不能幫助別人;有餘財者寧願讓它腐爛,也不分給別人;有好的道理也自己隱藏起來,不肯教給別人,以致天下混亂,有如禽獸一般。
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亂者,生於無政長。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為未足,又選天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為博大,遠國異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辯,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畫分萬國,立諸侯國君。諸侯國君既已立,以其力為未足,又選擇其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正長。
明白了天下產生混亂的原因,是沒有行政長官,所以就要選擇天下的賢良且可任以政務的人來,擁立其為天子。天子確立了,因為他的力量還不夠,又選擇天下的賢良且可任以政務的人來,立為三公。天子和三公都已經確立了,又因為天下廣大,遠方異國的人民,對於是非利害的區別,不可能一一明白,所以再劃分許多國家,設立諸侯與國君。諸侯、國君確立後,因為他的力量還不夠,又選擇諸侯國裏的賢良且可任以政務的人來,設立為行政長官。
正長既已具,天子發政於天下之百姓,言曰:“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過則規諫之,下有善則傍薦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賞而下之所譽也。意若聞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非;上有過弗規諫,下有善弗傍薦;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罰而百姓所毀也。”上以此為賞罰,甚明察以審信。
行政長官具備後,天子就向天下百姓發布政令,說:(你們)不論聽到好的和不好的意見,都要報告給自己的上級。上級認為對的,大家都一定也要認為對:上級認為不對的,大家也都必須認為不對。上級有過失就要規諫,下麵的人有好的言行就要訪求並舉薦。與上級一致而不在下麵結黨營私,這是上級所稱賞而下麵所讚譽的做法。假如聽到好的和不好的意見,卻不報告給上級,上級所認為對的卻認為不對,上級所認為錯的卻認為沒錯,上級有過失不能規諫,下麵的人有好的言行卻不能訪求舉薦,下麵結黨而不能與上級一致的,這是上級所要責罰,而且百姓也要非議的做法。上級用這個原則來進行賞罰,就能明察秋毫而且符合實際。
是故裏長者,裏之仁人也。裏長發政裏之百姓,言曰:“聞善而不善,必以告其鄉長。鄉長之所是,必皆是之;鄉長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學鄉長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學鄉長之善行。”則鄉何說以亂哉。察鄉之所治者何也?鄉長唯能壹同鄉之義,是以鄉治也。
所以,裏長是一裏內的仁人。裏長向一裏的百姓發布政今說:不論聽到好的和不好的意見,一定要報告給鄉長,鄉長認為對的,大家都一定也要認為對:鄉長認為不對的,太家也都必須認為不對,去掉你們不正確的言論,學習鄉長正確的言論;去掉你們不正確的行為,學習鄉長正確的行為。那麼一個鄉還有什麼理由混亂呢?考察一個鄉之所以治理得好是什麼原因呢?唯有鄉長能統一全鄉人的意願,所以一鄉就得到治理了。”
鄉長者,鄉之仁人也。鄉長發政鄉之百姓,言曰:“聞善而不善者,必以告國君。國君之所是,必皆是之;國君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學國君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學國君之善行。”則國何說以亂哉?察國之所以治者何也?國君唯能壹同國之義,是以國治也。
鄉長是一鄉內的仁人。鄉長向一鄉的百姓發布政令,說:不論聽到好的和不好的意見,一定要報告給國君。國君認為對的,大家都一定也要認為對;國君認為不對的,大家也都必須認為不對。去掉你們不正確的言論,學習國君正確的言論;去掉你們不正確的行為,學習國君正確的行為。那麼一個國還有什麼理由混亂呢?考察一個國之所以治理得好是什麼原因呢?唯有國君能統一全國人的意願,所以一國就得到治理了。
國君者,國之仁人也。國君發政國之百姓,言曰:“聞善而不善,必以告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學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學天子之善行。”則天下何說以亂哉?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也。
國君是一國內的仁人。國君向一國的百姓發布政令,說:不論聽到好的和不好的意見,一定要報告給天子。天子認為對的,大家都一定也要認為對;天子認為不對的,大家也都必須認為不對。去掉你們不正確的言論,學習天子正確的言論:去掉你們不正確的行為,學習天子正確的行為。那麼天下還有什麼理由混亂呢?考察天下之所以治理得好是什麼原因呢?唯有天子能統一全天下人的意願,所以全天下就得到治理了。
天下之百姓皆上同於天子,而不上同於天,則災猶未去也。今若天飄風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罰百姓之不上同於天者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聖王為五刑,請以治其民。譬若絲縷之有紀,罔罟之有綱,所以連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天下的老百姓如果都向上統一於天子,而不向上統一於天的意誌,那麼災禍就還沒有完全離去。現在如果上天讓大風與暴雨頻頻到來,這就是上天對於不向上統一於天的意誌的百姓的懲罰。所以墨子說:古代聖王製定了五種刑罰,誠然是用來治理人民的。就好像絲線有頭緒,漁獵的網有綱,是用來收束那些不向上統一於上級的百姓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