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論衡 作者:王充  

卷三·初稟篇

人生性命當富貴者,初稟自然之氣,養育長大,富貴之命效矣。文王得赤雀,武王得白魚赤烏。儒者論之,以為雀則文王受命,魚烏則武王受命;文、武受命於天,天用雀與魚烏命授之也。天用赤雀命文王,文王不受,天複用魚烏命武王也。若此者,謂本無命於天,修己行善,善行聞天,天乃授以帝王之命也,故雀與魚烏,天使為王之命也。王所奉以行誅者也。如實論之,非命也。命,謂初所稟得而生也。人生受性,則受命矣。性命俱稟,同時並得,非先稟性,後乃受命也。何以明之?棄事堯為司馬,居稷官,故為後稷。曾孫公劉居邰,後徙居邠。後孫古公亶甫三子:太伯、仲雍、季曆,季曆生文王昌。昌在繈褓之中,聖瑞見矣。故古公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於是太伯知之,乃辭之吳,文身斷發,以讓王季。文王受命,謂此時也,天命在人本矣,太王古公見之早也。此猶為未,文王在母身之中已受命也。王者一受命,內以為性,外以為體。體者,麵輔骨法,生而稟之。
人生下來性與命該富貴的,在最初稟受自然之氣時就決定了,經撫養培育長大之後,富貴的命才得到證實。周文王得到赤雀,周武王得到白魚、赤烏鴉,儒者判定,認為赤雀就是文王受天命的象征,白魚、赤烏鴉就是武王得天命的象征。周文王、周武王受命於上天,上天就用赤雀與白魚、赤烏鴉把命授給他們。上天用赤雀授命給文王,文王不接受;上天才又用白魚、赤烏鴉授命給武王。照這樣說來,原本就不從上天受命,是靠修養自己德行做好事,做好事使上天知道,上天才授給帝王的命。所以赤雀、白魚、赤烏鴉的出現,是上天讓他們成為帝王的象征,是武王奉命進行討伐的根據。按照實情分析,這不是天命。天命,是說最初承受自然之氣而產生的。人生下來得到性時,也就得到了命。性與命一起稟受,同時得到,不是先稟受性,然後才授予命。用什麼來證明呢?棄侍奉堯做了司馬,當了稷官,所以稱為後稷。後稷的曾孫公劉住在邰,後來遷居到邠。其後孫古公亶甫有三個兒子太伯、仲雍和季曆。季曆生得周文王姬昌。姬昌還是嬰兒時,他要成為聖人的吉兆就已經呈現了。所以古公亶甫說:“當今應該有興盛發達的人,大概就在姬昌身上吧!”當時太伯知道了,於是離家到吳,紋身剪發,以便讓季曆稱王。周文王稟受天命,說就是這個時候,其實稟受天命是在人剛生下來的時候,所以周太王古公亶甫早就知曉了。這樣說還不夠,應該說文王是在他母親的身體之中就已經稟受天命了。當王的人一旦稟受天命,在內成為性,在外成為形體。形體,是指麵部容貌與骨胳的形狀,人生下來的時候就已經稟氣形成了。

吏秩百石以上,王侯以下,郎將大夫,以至元士,外及刺史太守,居祿秩之吏,稟富貴之命,生而有表見於麵,故許負、姑布子卿輒見其驗。仕者隨秩遷轉,遷轉之人,或至公卿,命祿尊貴,位望高大。王者尊貴之率,高大之最也。生有高大之命,其時身有尊貴之奇,古公知之,見四乳之怪也。夫四乳,聖人證也,在母身中,稟天聖命,豈長大之後,修行道德,四乳乃生?以四乳論望羊,亦知為胎之時已受之矣。劉媼息於大澤,夢與神遇,遂生高祖,此時已受命也。光武生於濟陽宮,夜半無火,內中光明。軍下卒蘇永謂公曹史充蘭曰:“此吉事也,毋多言!”此時已受命。獨謂文王、武王得赤雀、魚烏乃受命,非也。上天壹命,王者乃興,不複更命也。得富貴大命,自起王矣。何以驗之?富家之翁,資累千金。生有富骨,治生積貨,至於年老,成為富翁矣。夫王者,天下之翁也,稟命定於身中,猶鳥之別雄雌於卵殼之中也。卵殼孕而雌雄生,日月至而骨節強,強則雄,自率將雌。雄非生長之後,或教使為雄,然後乃敢將雌,此氣性剛強自為之矣。夫王者,天下之雄也,其命當王。王命定於懷妊,猶富貴骨生,鳥雄卵成也。非唯人,鳥也,萬物皆然。草木生於實核,出土為栽蘖,稍生莖葉,成為長短巨細,皆有實核。王者,長巨之最也。硃草之莖如針,紫芝之栽如豆,成為瑞矣。王者稟氣而生,亦猶此也。
官吏俸祿在一年百石以上,王侯以下,郎,將、大夫直到元士,地方到刺史、太守,隻要是吃俸祿的官吏,都稟受了富貴的命,生下來在麵部就會有征兆呈現,所以姓許的婦女,姑布子卿常常看出他們的應驗之處。當官的按次升遷,升遷的人,有的做到三公九卿,命尊祿貴,官高名大。王是命尊貴之首,官最高名望最大。人天生有官高名大的命,那初生時身體就會有尊貴的奇異之處。古公知道姬昌有尊貴的命,是見他有四個乳頭奇怪現象。文王長有四個乳頭,是聖人的征兆。他原在母親身體中,就稟受了上天作聖人的命,哪裏是長大之後修道行德,四個乳頭才長出來的?以文王有四個乳頭談到武王眼高能看見頭頂太陽,也就知道在懷胎的時候,他們已經稟受天命形成了。劉媼在大澤邊休息,夢見與神仙交媾,於是生下漢高祖,可見交媾的時候就已經稟受天命了。漢光武帝在濟陽宮出生,半夜裏沒有燈火,宮中卻大放光明。軍下卒對功曹史充蘭說:“這是吉利的事情,不要多說。”這時漢光武帝已稟受天命了。隻說文王、武王分別得到赤雀、白魚、赤鳥鴉之後才稟受天命,是不對的。

或曰:“王者生稟天命,及其將王,天複命之。猶公卿以下,詔書封拜,乃敢即位。赤雀魚烏,上天封拜之命也。天道人事,有相命使之義。”自然無為,天之道也。命文以赤雀,武以白魚,是有為也。管仲與鮑叔分財取多,鮑叔不與,管仲不求。內有以相知,視彼猶我,取之不疑。聖人起王,猶管之取財也。朋友彼我無有授與之義,上天自然,有命使之驗,是則天道有為,朋友自然也。當漢祖斬大蛇之時,誰使斬者?豈有天道先至,而乃敢斬之哉?勇氣奮發,性自然也。夫斬大蛇,誅秦殺項,同一實也。周之文、武命伐殷,亦一義也。高祖不受命使之將,獨謂文、武受雀魚之命,誤矣。難曰:《康王之誥》曰:“冒聞於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如無命史,經何為言天乃大命文王?所謂大命者,非天乃命文王也,聖人動作,天命之意也,與天合同,若天使之矣。《書》方激勸康叔,勉使為善,故言文王行道,上聞於天,天乃大命之也。《詩》曰:“乃眷西顧,此惟予度。”與此同義。天無頭麵,眷顧如何?人有顧睨,以人效天,事易見,故曰眷顧。天乃大命文王,眷顧之義,實天之命也。何以驗之?“夫大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如必須天有命,乃以從事,安得先天而後天乎?以其不待天命,直以心發,故有先天後天之勤。言合天時,故有不違奉天之文。《論語》曰:“大哉!堯之為君!唯天為大,唯堯則之。”王者則天不違,奉天之義也。推自然之性,與天合同,是則所謂“大命文王”也,自文王意,文王自為,非天驅赤雀,使告文王,雲當為王,乃敢起也。然則文王赤雀,及武王白魚,非天之命,昌熾佑也。吉人舉事,無不利者。人徒不召而至,瑞物不招而來,黯然諧合,若或使之。出門聞吉,顧睨見善,自然道也。文王當興,赤雀適來;魚躍烏飛,武王偶見:非天使雀至、白魚來也,吉物動飛,而聖遇也。白魚入於王舟,王陽曰:“偶適也。”光祿大夫劉琨,前為弘農太守,虎渡何。光武皇帝曰:“偶適自然,非或使之也。”故夫王陽之言“適”,光武之曰“偶”,可謂合於自然也。
上天授一次命,帝王就興起,於是不再另外授命。得到大富大貴的命,自然就會興起做王。用什麼來證明呢?富家的老翁,財物聚累得很富裕,生來就有富貴之骨,一生治理生計積累貨物,直到年老,成為富翁。帝王,是天下之父,他稟承的命在娘胎裏就決定了,好像鳥在蛋殼中已經決定了雄雌。鳥在蛋殼裏孕育而雌雄產生,陽光照耀使骨節剛強,雄的剛強就自然要率領雌的。雄的並不是出生長大之後有什麼東西指點使它們成為雄性,然後才敢於率領雌性,這是氣形成的性剛強自然造成的。帝王,天下傑出的雄性,他的命該當帝王。帝王的命在懷孕時已決定了,就像人的富貴之骨生來就有,雄鳥在蛋中已形成一樣。不僅人、鳥是這樣,萬物也都是這樣。草木從種子裏長出,出土後成為幼苗、嫩芽,逐漸長出莖與葉,長得長短粗細各不相同,這都是由種子決定的。帝王,好比草木中的最高最粗的。朱草的莖像針一樣細,紫芝的幼苗像豆一樣小的時候,就已經成為吉祥物了。帝王稟受自然之氣出生的時候,也就像它們一樣了。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論衡

論衡

作者:王充
《論衡》卷一
《論衡》卷二
《論衡》卷三
《論衡》卷四
《論衡》卷五
《論衡》卷六
《論衡》卷七
《論衡》卷八
《論衡》卷九
《論衡》卷十
《論衡》卷十一
《論衡》卷十二
《論衡》卷十三
《論衡》卷十四
《論衡》卷十五
《論衡》卷十六
《論衡》卷十七
《論衡》卷十八
《論衡》卷十九
《論衡》卷二十
《論衡》卷二十一
《論衡》卷二十二
《論衡》卷二十三
《論衡》卷二十四
《論衡》卷二十五
《論衡》卷二十六
《論衡》卷二十七
《論衡》卷二十八
《論衡》卷二十九
《論衡》卷三十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