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泰山。《詩》雲:“泰山岩岩,魯邦所瞻。”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者,始也;宗者,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雲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其惟泰山乎。故為五嶽之長。王者受命易姓,改製應天,功成封禪,以告天地。孔子曰:“封泰山,禪梁父,可得而數七十有二。”岱宗廟在博縣西北三十裏,山虞長守之。十月曰合凍,臘月曰涸凍,正月曰解凍,皆太守自侍祠,若有穢疾,代行事法,七十萬五千,三牲燔柴上,福脯三十朐,縣次傳送京師。四嶽皆同王禮。南方衡山,一名霍山。霍者,萬物盛長,垂枝布葉,霍然而大。廟在廬江□縣。西方華山。華者,變也,萬物滋熟,變華於西方也。廟在弘農華陰縣。北方恒山。恒者,常也,萬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廟在中山上曲陽縣。中央曰嵩高。嵩者,高也。詩雲:“嵩高惟嶽,峻極於天。”廟在潁川陽城縣。
謹按《尚書》:“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柴。”岱宗,泰山也。“望秩於山川,遂見東後。”東後,諸侯也。“合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牲、一死贄。”“五月南巡狩,至於南嶽。”南嶽,衡山也。“八月西巡狩,至於西嶽。”西嶽,華山也。“十二月北巡狩,至於北嶽。”北嶽,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禮。中,嵩高也,王者所居,故不巡焉。巡者,循也;狩者,守也。道德太平,恐遠近不同化,幽隱有不得所者,故自親行之也。所以五載一出者,蓋五歲再閏,天道大備。嶽者,扌角功考德,黜涉幽明也。四瀆。河出燉煌塞外昆侖山,發源注海。《易》:“河出圖,聖人則之。”《禹貢》:“九河既道。”《詩》曰:“河水洋洋。”廟在河南滎陽縣,河堤謁者掌四瀆,禮祠與五獄同。江出蜀郡,湔氏徼外岷山,入海。《詩》雲:“江、漢陶陶。”《禹貢》:“江、漢朝宗於海。”廟在廣陵江都縣。淮出南陽平氏桐柏大複山,東南入海。《禹貢》:“海岱及淮,淮、沂其治。”詩雲:“淮水湯湯。”廟在平氏縣。濟出常山房子讚皇山,東入沮。《禹貢》:“浮於汶,達於濟。”廟在東郡臨邑縣。
謹按《尚書大傅》、《禮三正記》,江、河、淮、濟為四瀆。瀆者,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民陵居,殖五穀也。江者,貢也,所出珍物可貢獻也。河者,播也,播為九流,出《龍圖》也。淮者,均,均其務也。濟者,齊,齊其度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