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於岐伯曰:邪氣之中人也奈何?
黃帝問岐伯說:外邪傷人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岐伯答曰:邪氣之中人高也。
岐伯回答說:外邪傷人,大會侵襲人體的上部。
黃帝曰:高下有度乎?
黃帝又問道:邪氣侵襲人體部位的高低上下,有一定的規律嗎?
岐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濕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無有常。中於陰則溜於腑,中於陽則溜於經。
岐伯說:上半身發病的,是受了風邪所致;下半身發病的,是受了濕邪所致。但要知道的是:外邪侵犯了人體,發病的部位並不一定固定在它侵入的地方。如果外邪侵犯了陰經,會流傳到六腑的陽經;外邪侵犯了陽經,就會在本經循行通路上流傳而發病。
黃帝曰:陰之與陽也,異名同類,上下相會,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邪之中人,或中於陰,或中於陽,上下左右,無有恒常,其故何也?
黃帝說:陰經與陽經,名稱雖然不同,但都屬於經絡係統,是運行氣血的通道,它們在人體的上部或下部相交接,經絡之間互相聯貫,就像一個沒有頭的圓環一樣循環往複。而病邪侵入人體,有的在陰經發病,有的在陽經發病,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沒有固定的部位,這是什麼道理呢?
岐伯曰:諸陽之會,皆在於麵。中人也,方乘虛時及新用力,若飲食汗出,腠理開而中於邪。中於麵,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其中於膺背兩脅,亦中其經。
岐伯說:手三陽經和足三陽經,都會聚在頭麵部。一般病邪傷人,往往乘經脈空虛之時,如勞累之後,或飲食出了汗,以致腠理開泄,就容易被邪氣所侵入。邪氣侵襲麵部,就會由此下行至足陽明胃經。邪氣侵襲項部,就會由此下行至足太陽膀胱經。邪氣侵襲頰部,就會由此下行至足少陽膽經。如果邪氣中於胸膺、脊背、兩脅,也會分別由此下行所屬的這三條陽經。
黃帝曰:其中於陰,奈何?
黃帝問道:如果邪氣中了陰經,其情況是怎樣的呢?
岐伯答曰:中於陰者,常從臂胻始。夫臂與胻,其陰皮薄,其肉淖澤,故俱受於風,獨傷其陰。
岐伯答道:邪氣中了陰經,常是從手臂或小腿開始的。因為臂和脛的內側皮膚較薄,肌肉也較柔弱,風邪容易內侵,所以同樣受風,惟獨陰經最易受傷。
黃帝曰:此故傷其髒乎?
黃帝問道:這種邪氣也會傷及五髒嗎?
岐伯答曰:身之中於風也,不必動髒。故邪入於陰經,則其髒氣實,邪氣入而不能客,故還之於腑。故中陽則溜於經,中陰則溜於腑。
岐後答道:人身受了風邪,不一定都傷及五髒。如果邪氣侵入了陰經,而五髒之氣很充實,那麼邪氣入裏也留不住,還要回歸於腑。因此陽經受了邪,就流傳於本經而發病;陰經受了邪,就流傳於六腑而發病。
黃帝曰:邪之中人臓奈何?
黃帝問道:邪氣有傷及內髒的,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曰:愁憂恐懼則傷心。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有所擊仆,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浴水,則傷腎。
岐伯回答:憂愁恐懼會使心髒受傷。身體受寒,又喝冷水,就會使肺髒受傷,因為兩寒相迫,使內外都受到傷害,會發生肺氣上逆的疾病。如果從高處墮墜,淤血積留於內,又受大怒的刺激,氣上而不下,鬱結脅下,就會使肝髒受傷。如被人擊倒,或飲食不調,或過於勞累,就會使脾髒受傷。如用力舉重過度,或房事過度,或出汗後浴於水中,就會使腎髒受傷。
黃帝曰:五髒之中風,奈何?
黃帝問道:五髒中於風邪,是怎麼回事呢?
岐伯曰:陰陽俱感,邪乃得往。
岐伯回答說:一定是屬陰的五髒內有所傷,屬陽的六腑外有所感,以致內外俱虛的情形下,風邪才能內侵五髒。
黃帝曰:善哉。
黃帝讚道:你講得太好了!
黃帝問於岐伯曰:首麵與身形也,屬骨連筋,同血合於氣耳。天寒則裂地淩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麵不衣,何也?
黃帝向岐伯問道:人的頭麵和全身形體,連著骨頭連著筋,同血和氣在一起。當天氣突然寒冷、地裂積冰的時候,手足都凍得不靈活,而麵部卻不用衣服之類禦寒,這是什麼緣故呢?
岐伯答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麵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其別氣走於耳而為聽。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其濁氣出於胃,走唇舌而為味。其氣之津液,皆上熏於麵,而皮又厚,其肉堅,故天氣甚寒,不能勝之也。
岐伯回答說:人的十二經脈和三百六十五絡脈的氣血,全都上注於頭麵部,而分別入於各個孔竅之中。其精陽之氣上注於目,使眼睛能夠看。其旁行的經氣上達於耳,使耳能夠聽。其大氣上出於鼻,使鼻能有嗅覺。其穀氣出於胃而上達於唇舌,使唇舌能有味覺。所有這些氣所化的津液都上行薰蒸於麵部,而麵部的皮膚較厚,肌肉堅實,所以麵上的陽熱很盛,天氣寒冷也不能勝過它。
黃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
黃帝問道:外邪侵入人體,它發生的病情是怎樣的呢?
岐伯曰:虛邪之中身也,灑淅動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見於色,不知於身,若有若無,若亡若存,有形無形,莫知其情。
岐伯回答說:虛邪(四時不正常氣候)傷人後,患者的形體就會有惡寒顫栗的現象。正邪(四時正常氣候)傷人,病情較輕,開始隻是微見於麵色,身上並沒有什麼感覺,像有病,又像沒病,不容易知道它的病情。
黃帝曰:善哉。
黃帝說:講得好啊!
黃帝問於岐伯曰:餘聞之,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餘願聞,見而知之,按而得之,問而極之,為之奈何?
黃帝向岐伯問道:我聽說醫生看到病人的氣色就知道病情的,叫做明;按切病人的脈象就知道病情的,叫做神;詢問病人的病情就知道病位的,叫做工。我想知道望色、切脈、問病情的道理是怎樣的呢?
岐伯答曰:夫色脈與尺之相應也,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葉之出候也,故根死則葉枯矣,色脈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矣。
岐伯回答:病人的氣色、脈象、尺膚和疾病都有相應的關係,就像鼓之應桴而響,影之隨形而移一樣,是不會相失的。這也就像樹幹和枝杈、根和葉的關係一樣,根死則葉必枯。病人的麵色、脈象以及形體肌肉的變化,也是相一致的,它們都是內在疾病在體表上的反映。因此,在察色、辨脈和觀察尺膚這三方麵,能夠掌握其中之一的就可以稱為工,掌握了其中兩者的就可以稱為神,能夠完全掌握這三方麵並參合運用的就可以稱為神而明的醫生了。
黃帝曰:願卒聞之。
黃帝說:請你詳細解釋一下這方麵的道理。
岐伯答曰:色青者,其脈弦也;赤者,其脈鉤也;黃者,其脈代也;白者,其脈毛;黑者,其脈石。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其相勝之脈,則死矣;得其相生之脈,則病已矣。
岐伯回答說:若病人所呈現的麵色是青色,則與它相應的脈象應該是端直而長的弦脈;麵色是紅色,與它相應的脈象應該是來盛去衰的鉤脈;麵色是黃色,與它相應的脈象應該是軟而弱的代脈;麵色是白色,與它相應的脈象應該是浮虛而輕的毛脈;麵色是黑色,與它相應的脈象應該是沉堅的石脈,以上是麵色和脈象相應的關係。如果診察到的麵色,不能與診得的脈象相應,這是相克的脈象,就是死脈,預示著病危或是死亡;麵色與脈象相應,這是相生的脈象,即使有病也會很快痊愈。
黃帝問於岐伯曰:五髒之所生,變化之病形何如?
黃帝問岐伯說:五髒所主的疾病,以及它的內在變化和反映於體表的病狀,是怎樣的關係呢?
岐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脈之應,其病乃可別也。
岐伯回答說:首先要確定了五髒與五色、五脈的對應關係,五髒的病情才可以辨別。
黃帝曰:色脈已定,別之奈何?
黃帝問道:確定了氣色和脈象與五髒對應的關係之後,怎麼就能夠判別病情了呢?
岐伯曰:調其脈之緩急、小大、滑澀,而病變定矣。
岐伯說:隻要能診察出脈象的緩急、大小、滑澀,就能確定病情了。
黃帝曰:調之奈何?
黃帝問道:怎樣診察脈象和尺膚的變化關係呢?
岐伯答曰: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膚亦緩;脈小者,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脈大者,尺之皮膚亦賁而起;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澀者,尺之皮膚亦澀。凡此變者,有微有甚。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為下工,下工十全六。
岐伯回答說:脈象急促的,尺部的皮膚也一定很緊急;脈象徐緩的,尺膚的皮膚也一定較弛緩;脈象小的,尺部的皮膚也一定瘦削不足;脈象大的,尺部的皮膚也一定大而隆起;脈象滑的,尺部的皮膚也一定滑潤;脈象澀的,尺部的皮膚也一定枯澀。但是,這種變化有的不顯著,有的顯著。所以善於診察尺膚的醫生,不必再診其寸口之脈,就可知病;善於診脈的,不必再去望色,亦可知病。能夠將察色、切脈、觀察尺膚三者配合起來進行診斷,就可稱為上工。這樣的醫生,十個病人可治愈九個。能夠運用兩種方法進行診斷的,稱為中工。這樣的醫生,十個病人可治愈七個。僅用一種方法進行診斷的,稱為下工。這樣的醫生,十個病人可治愈六個。
黃帝曰:請問脈之緩急、小大、滑澀之病形何如?
黃帝說:請問脈象的緩急、小大、滑澀所主的病狀情形是怎樣的呢?
岐伯曰:臣請言五髒之病變也。
岐伯說:請讓我把五髒的病變談一下吧。
心脈急甚者,為瘈瘲;微急,為心痛引背,食不下。緩甚,為狂笑;微緩,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唾血。大甚,為喉吤;微大,為心痹引背,善淚出。小甚為善噦;微小為消癉。滑甚為善渴;微滑為心疝,引臍,小腹鳴。澀甚為瘖;微澀為血溢,維厥,耳鳴,顛疾。
心脈很急的,會出現手足抽搐;微急的,會出現心痛牽引脊背,食飲不能下。心脈很緩的,會出現神散而狂笑不休;微緩的,是氣血凝滯成形,猶如梁木橫於心胸之下的伏梁病,症狀為滯塞感或上或下,能升能降,有時會發生唾血。心脈很大的,會出現喉中如有刺物梗塞;微大的,會出現心痹病,心痛會牽引肩背,並經常流淚。心脈很小的,會出現呃逆;微小的,會出現多食善饑的消癉病(糖尿病)。心脈很滑的,血熱而燥,會出現經常口渴的症狀;微滑的,會出現熱在於心下的心疝病(心梗),並牽引肚臍周圍疼痛,伴有小腹部的腸鳴。心脈很澀的,會出現啞不能言的症狀;微澀的,會出現血溢而發生吐血、鼻出血之類的病症,以及陽維脈上逆,導致耳鳴及頭部發病。
肺脈急甚,為癲疾;微急,為肺寒熱,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緩甚,為多汗;微緩,為痿、痿、偏風,頭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為脛腫;微大,為肺痹,引胸背,起惡(見)日光。小甚,為泄;微小,為消癉滑甚,為息賁上氣;微滑,為上下出血。澀甚,為嘔血;微澀,為鼠瘺,在頸支腋之間,下不勝其上,其應善酸矣。
肺脈很急的,會發生癲疾病;微急的,會出現寒熱,倦怠無力,咳而唾血,牽引腰背胸部都不舒服,或鼻中生有贅肉而呼吸不通。肺脈很緩的,會出現多汗;微緩的,會出現手足軟弱無力的痿證、瘺證、半身不遂,以及頭部以下汗出不止的症狀;肺脈很大的,會出現小腿腫脹;微大的,會發生是煩滿喘息而嘔吐的肺痹病,牽引胸背不舒服,且不願見到日光。肺脈很小的,會出現陽氣虛而腑氣不固的泄瀉;微小的,會發生多食善饑的消癉病。肺脈很滑的,會出現喘急上氣;微滑的,會發生口鼻和前後陰出血。肺脈很澀的,會發生嘔血;微澀的,會出現氣滯而形成的鼠瘺病,生於頸部或腋下,呈現下虛不能承受上實的脈象,伴有下肢無力、足膝酸軟的症狀。
肝脈急甚者,為惡言;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複杯。緩甚,為善嘔;微緩,為水瘕痹也。大甚,為內癰,善嘔衄;微大,為肝痹,陰縮,咳引小腹。小甚,為多飲;微小,為消癉。滑甚,為?疝;微滑,為遺溺。澀甚,為溢飲;微澀,為瘈攣筋痹。
肝脈很急的,會出現情緒失常,胡言亂語;微急的,會出現肝氣積聚於脅下所致的肥氣病,其狀隆起如肉,好像倒扣著杯子一樣。肝脈很緩的,會出現嘔逆;微緩的,是水積胸脅所致的水瘕痹病。肝脈很大的,會出現因肝氣鬱盛而內生癰腫,常嘔吐,鼻出血;微大的,是肝痹病,症見陰器收縮、咳嗽時牽引小腹部疼痛。肝脈很小的,會出現口渴多飲;微小的,為多食善饑的消癉病。肝脈很滑的,會出現陰囊腫大的?疝病;微滑的,會發生遺尿症。肝脈很澀的,會出現水濕溢於肢體的溢飲病;微澀的,會出現筋脈拘攣抽搐。
脾脈急甚,為瘈瘲;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緩甚,為痿厥;微緩,為風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無病。大甚,為擊仆;微大,為疝氣,腹裏大膿血在腸胃之外。小甚,為寒熱;微小為消癉。滑甚,為?癃;微滑,為蟲毒蛕蠍腹熱。澀甚,為腸?;微澀,為內?,多下膿血。
脾脈很急的,會出現手足抽搐的症狀;微急的,為膈中病,會出現進食後又吐出來、大便下厚沫的症狀。脾脈很緩的,為痿厥證,出現四肢軟弱無力而厥冷的症狀;微緩的,為風痿證(中風),會見到四肢偏廢的症狀,但因其病在經絡而不在內髒,所以心裏明白,神誌清楚,就好像沒有病一樣。脾脈很大的,會出現猝然昏倒的病狀,就好像突然被擊而倒地一樣;微大的,會發疝氣,其病是由於脾氣壅滯而導致腹腔中有大量膿血且在腸胃等器官之外。脾脈很小的,會出現寒熱往來;微小的,為多食善饑的消癉病。脾脈很滑的,是陰囊腫大伴有小便不通的?癃病;微滑的,為腹中的濕熱熏蒸於脾而生的各種蟲病。脾脈很澀的,是大腸脫出的腸?病;微澀的,是腸中潰爛腐敗的內?病,大便中會有很多膿血。
腎脈急甚,為骨癲疾;微急,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後。緩甚,為折脊;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逐出。大甚,為陰痿;微大,為石水,起臍已下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為洞泄;微小,為消癉。滑甚,為癃、?;微滑為骨痿,坐不能起,起則目無所見。澀甚,為大癰;微澀,為不月,沉痔。
腎脈很急的,會出現病邪深入於骨的骨癲疾證;微急的,會出現腎氣沉滯以致失神昏厥的病症,以及腎髒積氣的奔豚證,還會見到兩足難以屈伸,大小便不通等症狀。腎脈很緩的,會出現脊背疼痛不可仰的病症;微緩的,為膈洞病,這種病的症狀是食物下咽之後,還未消化即吐出。腎脈很大的,為陽痿;微大的,為氣停水積的石水病,症狀見腫脹起於臍下,直至小腹,小腹部有重墜的感覺;若腫滿上至胃脘,就是死症,無法治療。腎脈很小的,為洞瀉,其瀉無度;微小的,為多食善饑的消癉病。腎脈很滑的,會出現小便不通的癃閉病,或為陰囊腫大伴有小便不通的?癃病;微滑的,為熱傷腎氣的骨痿病,症見能坐不能站起,站起來就眼睛什麼都看不見。腎脈很澀的,會出現氣血阻滯以致外發大癰;微澀的,會出現女子月經不調,或痔瘡久不能愈。
黃帝曰:病之六變者,刺之奈何?
黃帝說:對於五髒有病,出現上述六種脈象時的情況,應該怎樣進行相應的針刺治療呢?
岐伯(答)曰:諸急者多寒;緩者多熱;大者多氣少血;小者血氣皆少;滑者陽氣盛,微有熱;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內(納的通假字,下同)而久留之;刺緩者,淺內而疾發針,以去其熱;刺大者,微瀉其氣,無出其血;刺滑者,疾發針而淺內之,以瀉其陽氣而去其熱;刺澀者,必中其脈,隨其逆順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發針,已(別本作疾)按其痏,無令其血出,以和其脈;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也。
岐伯回答說:凡見到脈象緊急的多主有寒,脈象緩的多主有熱,脈象大的多主氣有餘而血不足,脈象小的多主氣血都不足,脈象滑的多主陽氣盛實而微有熱,脈象澀的多主血有餘、陽氣不足而微有寒。因此,在針刺脈象急的病變時,進針要深些,留針時間要長些。針刺脈象緩的病變,進針要淺些,而且發針要快。針刺脈象大的病變,要微瀉其氣,不使出血。針刺脈象滑的病變,要快發針、淺刺,以瀉其陽氣,排除熱邪。針刺脈象澀的病變,一定要刺中經脈,隨著經氣運行方向行針,長時留針;針刺前還要先用手按摩經脈通路,使氣舒暢;出針後要馬上按住針孔,不能讓它流出血來,這樣就可以使經脈的氣血調和。至於脈象細小的病變,陰陽形氣都不足,不宜用針,應用甘味藥調治。
黃帝曰:餘聞五髒六腑之氣,滎、俞所入為合,令何道從入?入安連過?願聞其故。
黃帝說:我聽說五髒六腑的脈氣,都出於井穴,而流注於滎、輸等各穴,最後進入於合穴,那麼,這些脈氣是從什麼通路進入合穴的,在進入合穴時又和哪些髒腑經脈相連屬呢?我想聽你講講其中的道理。
岐伯答曰:此陽脈之別入於內,屬於腑者也。
岐伯回答說:這是手足各陽經的別絡入於體內,再連屬於六腑的情況。
黃帝曰:滎俞與合,各有名乎?
黃帝問:滎、輸與合穴,都各有其特定的治療作用嗎?
岐伯(答)曰:滎俞治外經,合治內腑。
岐伯回答說:滎穴、輸穴,其脈氣都浮顯在較淺部位,故它們適用於治療顯現在體表和經脈上的病證;合穴的脈氣深入於內,故它適用於治療內腑的病變。
黃帝曰:治內腑奈何?
黃帝問:治療六腑的病,該怎樣呢?
岐伯曰:取之於合。
岐伯回答說:當取三陽經脈的合穴。
黃帝曰:合各有名乎?
黃帝問:合穴各有它的名稱嗎?
岐伯答曰:胃合於三裏,大腸合入於巨虛上廉,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三焦合入於委陽,膀胱合入於委中央,膽合入於陽陵泉。
岐伯回答說:胃經的合穴在足三裏穴,大腸經的下合穴在上巨虛穴;小腸經的下合穴在下巨虛穴,三焦經的下合穴在委陽穴,膀胱經的合穴在委中穴中心,膽經的合穴在陽陵泉穴。
黃帝曰:取之奈何?
黃帝問:合穴應該如何取穴呢?
岐伯答曰:取之三裏者,低跗取之;巨虛者,舉足取之;委陽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陽陵泉者,正豎膝,予(與的通假字)之齊(臍的通假字,下同)下至委陽之陽取之。取諸外經者,揄申而從之。
岐伯回答說:取足三裏穴應該足背低平,取巨虛穴應該舉足,委陽穴應該用屈股伸足的姿式取穴,委中穴屈膝即可取穴,陽陵泉要正坐使兩膝相齊,在委陽的外側取穴。凡是取在外側經脈的穴位,用牽拉伸展四肢的方法即可取穴。
黃帝曰:願聞六腑之病。
黃帝說:希望聽聽關於六腑的病變情況。
岐伯答曰:麵熱者足陽明病,魚絡血者手陽明病,兩跗之上脈豎陷者足陽明病,此胃脈也。
岐伯回答說:麵部發熱是足陽明胃經有了病變,手掌的大魚際部位出現鬱滯的血斑是手陽明大腸經有了病變,兩足背上的衝陽脈出現堅實或虛弱的現象也是足陽明胃經發生了病變,衝陽脈是診查胃氣的要脈。
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即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虛上廉。
大腸發病,腸中劇痛,並發出一陣陣腸鳴。如果冬天再感受寒邪,就會出現腹瀉和臍部疼痛,甚至不能久立。因為大腸連屬於胃,與胃同候,因此治療時應取大腸經的下合穴,即胃經的上巨虛穴。
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肢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取之三裏也。
胃部發病,會出現腹脹滿悶,胃脘當心而痛,向上支撐兩脅作痛,胸膈和食道阻滯不通,飲食不下。治療時應當取用本經的下合穴,即足三裏穴。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取之巨虛下廉。
小腸發病,小腹作痛,腰脊牽引睾丸疼痛,在下陰疼痛之後,會感覺耳前發熱或發冷;或者隻是肩上有熱感,以及手小指與無名指之間發熱,如果脈象虛陷不起,這就是小腸經病變的症候。治療時取小腸經的下合穴,即下巨虛穴。
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亦(別本作赤)見於脈。取委陽。
三焦發病,腹脹氣滿,小腹結硬,小便不通,感到窘迫難受,水溢於皮膚就成為水腫,留在腹部就成為脹病。三焦病候會呈現在足太陽膀胱經外側的大絡上,這條大絡在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陽膽經之間,如三焦有病,此大絡即呈紅色。治療時可取三焦經的下合穴,即委陽穴。
膀胱病者,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脛踝後皆熱。若脈陷,取委中央。
膀胱發病,小腹偏腫而痛,用手按之,就想小便,但又尿不出來,肩部發熱;如出現脈象虛陷不起,則足小趾外側、脛骨、踝骨後都發熱。治療脈象虛陷不起的症狀,應當取用本經的下合穴,即委中穴。
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淡淡,恐人將捕之;嗌中吤吤然,數唾。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
膽經發病,經常歎氣,口苦,嘔吐清水,心中忐忑不安,好像有人要來逮捕他一樣;咽部如有物梗阻,多次想把它吐出來,卻什麼也吐不出。對於這些病變,可以在足少陽膽經循行通路的起點處或終點處取穴進行治療;也可以找到因血氣不足而致的經脈陷下之處的穴位,在那裏施行灸法進行治療;出現寒熱往來症狀的,治療時應當取用本經的下合穴,即陽陵泉穴。
黃帝曰:刺之有道乎?
黃帝問:針刺有一定的法則嗎?
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氣穴,無中肉節,中氣穴則針遊於巷,中肉節即皮膚痛。補瀉反則病益篤。中筋則筋緩,邪氣不出,與其真相搏,亂而不去,反還內著。用針不審,以順為逆也。
岐伯回答說:針刺穴位時,一定要刺中氣穴才行,切不可刺到皮肉之間、骨節相連的地方。若是刺中了氣穴,則醫者手下就會感覺到針尖好像遊行於空巷之中,針體進出自如;若是誤刺在皮肉骨節相連之處,則不但醫者手下會感覺到針體進出澀滯,而且患者也會有皮膚疼痛的感覺。病當補而誤用瀉,或當瀉而誤用補,隻會使病情加重。倘若誤刺在筋上,就會使筋脈受損,弛緩不收,而病邪也不能被驅出體外;邪氣和真氣在體內相互鬥爭,就會使氣機逆亂,而邪氣依然不能祛除,甚至反而深陷於體內,使病情更加深重。這些都是用針時不審慎,錯識病性、亂用刺法而造成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