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於伯高曰:餘聞氣有逆順,脈有盛衰,刺有大約,可得聞乎?
黃帝問伯高說:我聽說氣血運行有逆(反常)順(正常)之別,脈象有盛衰表現,針刺方法有總的原則,我能知道這些道理嗎?
伯高曰:氣之逆順者,所以應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也。脈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氣之虛實有餘不足也。刺之大約者,必明知病之可刺,與其未可刺,與其已不可刺也。
伯高答道:氣血運行的逆順與自然界的陰陽變化、四季的五行規律相對應。脈象的盛衰表現,可以診察氣血的虛實變化。針刺方法總的運用原則,必須明了哪些疾病可以運用刺法,哪些不能運用,還有那些本可以運用刺法的但因過了時機已不可再用刺法了。
黃帝曰:候之奈何?
黃帝問:如何判斷疾病是否適宜運用刺法呢?
伯高曰:兵法曰:“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陣。”刺法曰:“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漉漉之汗,無刺渾渾之脈,無刺病與脈相逆者。”
伯高回答說:《兵法》上說:“不可迎戰士氣非常高漲的敵軍,不要出擊陣容十分強大壯盛的部隊”《刺法》上說:“熱勢熾盛的不能用刺法,大汗淋漓的不能用刺法,脈象盛大燥疾的急病不能用刺法,脈象和病情相反的也不能用刺法。”
黃帝曰:候其可刺奈何?
黃帝問:怎樣確定哪些疾病適宜運用刺法呢?
伯高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襲者也,與其形之盛者也,與其病之與脈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毀傷,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
伯高回答說:好的醫生,在疾病尚未表現於外時就施用針治;其次,在疾病初期,邪氣尚未亢盛的時候,施用針治;再次,在邪氣已經衰減而正氣逐漸恢複,因勢利導地施用針治。技術低劣的醫生,在症狀疊發時才予以針治,或是在病勢正盛時予以針治,或是在病的外部表現與脈象相反時予以針治。所以說:“在邪氣亢盛時不要施用刺法而損傷元氣,在邪氣衰減的時候進行針刺,就一定能把疾病治愈。”所以說:“高明的醫生,在疾病尚未表現於外時就予以治療,而不是等疾病發露於外才予治療。”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