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傷寒論》 作者:張仲景  

卷九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
少陽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中發苦,咽喉幹燥,頭暈目眩。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少陽感受風邪,耳聾聽不到聲音,眼睛發紅,胸中滿悶而煩躁不安。不可用吐法或下法治療。如果誤用吐法或下法,就會出現心悸不寧及驚恐不安的變證。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
外感病,脈象弦細,頭痛發熱的,是證屬少陽。少陽病不能用發汗法治療,誤發其汗,損傷津液,津傷胃燥,邪傳陽明,就會出現譫語。如果通過治療,胃氣得以調和,就會痊愈;如果胃氣不和,就會出現煩躁、心悸的變證。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幹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原患太陽病,沒有解除,病邪傳入少陽,出現脅下痞硬脹滿,幹嘔,不能進食,發熱怕冷交替而作,如果沒有使用湧吐或攻下法,而見脈沉緊的,可用小柴胡湯治療。

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假如已經使用湧吐、瀉下、發汗、溫針等治法,柴胡證已解,而見譫語的,這是壞病。應該詳審其誤治之因,詳查演變為何種症候,然後隨證選用適當的方法治療。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太陽、陽明、少陽三經同時俱病,其脈浮大而弦直,隻想睡眠,眼睛閉合就會出汗。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外感病六七天,表熱已不顯,卻見病人躁煩不安的,這是表邪傳裏的緣故。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外感病第三天,邪氣已傳盡三陽經,應當傳入三陰經。此時,如果病人反而能夠飲食而不嘔吐的,這是邪氣沒有傳入三陰經。

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外感病第三天,病在少陽,如果脈象小的,是邪氣已衰,疾病將要痊愈的征象。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少陽病將要解除的時間,多在早晨3時到9時之間。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傷寒論》

《傷寒論》

作者:張仲景
《傷寒論》正文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