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傷寒論》 作者:張仲景  

卷十二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陰上熱下寒證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渴能飲水,氣逆上衝心胸,胃脘部灼熱疼痛,雖然腹中饑餓,但又不想吃東西,倘若進食就會出現嘔吐或吐出蛔蟲。如果誤用攻下,就會導致腹瀉不止。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厥陰感受風邪,如果脈象微微見浮的,是病邪從陰出陽,其病將要痊愈,如果脈象不浮的,是邪仍在裏,疾病尚未好轉。

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
厥陰病將要解除的時間,一般在1時至7時之間。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厥陰虛寒證,出現口渴想要喝水時,是陰寒邪去、陽氣回複之象,可以給病人喝少量湯水,就可痊愈。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凡屬虛寒厥逆證,不能用攻下藥治療,凡是身體虛弱的,也不能用攻下藥治療。

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
傷寒病,先出現四肢厥冷,以後轉為發熱的,為陰去陽複之象,此時,雖有腹瀉,一定會自行停止。如果再轉為四肢厥冷的,為陰進陽退,就會再出現腹瀉。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複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複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傷寒病,開始發熱六天,四肢厥冷及腹瀉反有九天。凡是四肢厥冷而腹瀉的,一般為陽衰陰盛,應當不能飲食,現在反而能夠飲食,恐怕是中氣敗絕的除中證。此時,可給病人吃一些麵條之類的食物以作試探。如果吃後突然發熱而又猝然退去的,是除中證;如果吃後不出現這種發熱的,可以斷定胃氣仍然存在,其能食是陽複的表現,就一定會痊愈。第二天進行診察,病人發熱繼續存在,可以推測第二天半夜痊愈。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原先發熱六天,其後四肢厥冷九天,再發熱三天,與原先發熱的六天相加,也是九天,與四肢厥冷的日期相等,所以預測第二天半夜痊愈。三天後再進行診查,如果出現脈數不除、發熱不退的,這是陽複太過,陽熱有餘,一造會產生瘡癰膿瘍的變證。

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複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外感病,脈遲已經六七天了,卻反而用黃芩湯清除其熱。脈遲主寒,其證屬虛寒,現在卻反而用黃芩湯清熱,必使陰寒更甚,腹中應該更加寒冷,照理應當不能飲食,現在卻反而食欲亢盛能夠進食,這就是除中,預後不良。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外感病,先見四肢厥冷而又腹瀉,以後轉為發熱的,是陽複陰退,其腹瀉一定會自然停止。如果發熱反見汗出、咽喉紅腫疼痛的,是陽複太過、邪熱上迫,就會產生喉痹的變證。如果發熱無汗、腹瀉不止的,是陽複太過、邪熱下迫,就會出現下利膿血的變證。如果發生下利膿血,就不會發生喉痹。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外感病,起病一二日到四五日,如果四肢厥冷伴發熱,並且發熱在先、四肢厥冷在後的,是屬於熱厥。其四肢厥冷的程度越嚴重,則鬱閉的邪熱就越深重;四肢厥冷的程度輕微,則邪熱鬱閉也就輕微。熱厥應當用清下法治療,如果反用發汗法治療,就會使邪熱更熾,發生口舌生瘡、紅腫糜爛的變證。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複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傷寒病,四肢厥冷五天,發熱也是五天,假如到了第六天,應當再出現四肢厥冷,如果不出現四肢厥冷的,就會自行痊愈。這是因為四肢厥冷總共隻有五天,而發熱也是五天,四肢厥冷與發熱時間相等,陰陽趨於平衡,所以知道會自行痊愈。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所謂“厥”,是指四肢冷而言。凡屬厥證,都是陰氣和陽氣不能互相順接所致。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令病者靜,而複時煩,此為藏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複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
外感病,脈象微而四肢厥冷,到了七八天,出現周身肌膚都冰冷,病人躁擾不安,沒有片刻安靜,這是內髒陽氣極虛所致的髒厥證,不是蛔厥證。蛔厥證的症候,是病人有發作性的心煩腹痛,讓病人安靜卻又時而發作心煩腹痛,這是腸中有寒,蛔蟲不安其位向上鑽入膈內(膽道)所致,過一會兒煩痛就會緩解。進食後,又出現嘔吐、腹痛而煩的,是因為蛔蟲聞到食物氣味上擾所致。此外,病人常有嘔吐蛔蟲的表現。蛔厥證用烏梅丸主治,此方又主治久瀉。

烏梅丸方
烏梅丸方

烏梅三百個(味酸溫)細辛六兩(辛熱)幹薑十兩(辛熱)黃連一斤(苦寒)當歸四兩(辛溫)附子六兩(炮,辛熱)蜀椒四兩(去汗,辛熱)桂枝六兩(辛熱)人參六兩(甘溫)黃蘖六兩(苦寒)右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幹薑十兩黃連十六兩當歸四兩附子六兩,炮,去皮蜀椒四兩,炒至油質滲出桂枝去皮,六兩人參六兩黃柏六兩以上十味藥,除烏梅外,餘藥分別搗細篩末,然後混合研製。另把烏梅放入米醋中浸泡一晚上,去掉內核。再將烏梅放在蒸具內,上麵複蓋五鬥米共蒸,待米蒸熟後搗成泥狀,與上藥末混合均勻,放入藥臼中,加入蜂蜜,用棒槌搗二千下,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次飯前吞服十粒丸藥,一日服三次。此後,再慢慢加量到每次服二十粒藥丸。服藥期間,禁食生冷、粘滑、有濃烈氣味的食品。

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外感病、邪熱鬱遏較輕,四肢厥冷輕微,患者僅指頭發涼,神情沉默,不想進食,煩躁不安。經過幾天,出現小便通暢、顏色清亮的,這是裏熱已經解除的征象,此時,病人如想進食,示胃氣已和,其病將要痊愈。如果熱邪加重出現四肢厥冷並見嘔吐、胸脅滿悶而煩躁的,此後就會發生便血的變證。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病人手足厥冷,自訴無胸脅心下疼痛,而覺小腹脹滿,觸按疼痛的,這是寒邪凝結在下焦膀胱關元部位的緣故。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複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其後必便膿血。
外感病,發熱四天,四肢厥冷僅隻三天,又發熱四天,四肢厥冷的時間少而發熱的時間多,疾病應當痊愈。如果到了第四天至第七天,發熱仍不退的,是陽複太過,熱傷血絡,必致下利膿血。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複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外感病,四肢厥冷四天,發熱卻隻有三天,又見四肢厥冷五天,這是疾病在進展。因為四肢厥冷的時間多而發熱的時間少,為陽氣退陰寒邪氣進,所以是病情進展。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外感病六七天,脈微,手足厥冷,煩躁不安,應當急灸厥陰的經穴。如果灸後四肢厥冷仍不轉溫的,屬於死證。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外感病,發熱,腹瀉,四肢厥冷,神昏躁擾不能安臥的,是陰極陽脫之象,屬於死證。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外感病發熱,腹瀉十分嚴重,四肢厥冷一直不回複的,為陽氣脫絕之象,屬於死候。

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外感病六七天,開始不腹瀉,接著出現發熱腹瀉,病人大汗淋漓,汗出不停止的,是陰盛陽亡的表現,病情險惡。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複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
外感病五六天,沒有結胸證的表現,腹部柔軟,脈象虛軟而又四肢厥冷的,這是血虛所致。不能用攻下法治療,如果誤用攻下,就會更傷其血,可導致死亡。

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發熱而又四肢厥冷,為陰盛陽亡之象,到了第七天,又發生腹瀉的,是難治之候。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外感病,脈象促而四肢厥冷,可用溫灸法治療。

傷寒脈滑而厥者,裏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外感病,脈象滑而手足厥冷的,是裏有邪熱所致,用白虎湯主治。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手足厥冷,脈象很細,好象要斷絕一樣的,用當歸四逆湯主治。

當歸四逆湯方
當歸四逆湯方

當歸三兩(辛溫)桂枝三兩(辛熱)芍藥三兩(酸寒)細辛三兩(辛熱)大棗二十五個(甘溫)通草二兩(甘平)甘草二兩(炙,甘平)有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當歸三兩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細辛三兩甘草二兩,炙通草二兩大棗二十五枚,剖開,另一法用十二枚以上七味藥,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
如果病人素有寒飲停滯體內,而又見上證的,可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治療。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大汗淋漓,而發熱仍不退,腹中拘急,四肢疼痛,又見腹瀉、四肢厥冷而怕冷的,是陰盛陽亡的表現,用四逆湯主治。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大汗淋漓,如果腹瀉很厲害,而又四肢厥冷的,用四逆湯主治。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饑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病人手足厥冷,脈忽然現緊象的,這是實邪結在胸中所致,應有胸脘部脹滿不適,雖然饑餓卻不能吃東西等症狀,當用湧吐法治療,可用瓜蒂散。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外感病,四肢厥冷,心胸部悸動不寧,這是水飲內停所致,必須先治水飲,當用茯苓甘草湯,然後再治四肢厥冷。不然的話,水飲浸漬入腸,勢必引起腹瀉。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外感病六七天,峻下以後,出現寸部脈沉而遲,尺部脈不現,手足厥冷,咽喉疼痛,吞咽困難,唾吐膿血,腹瀉不停的,是難治之證,用麻黃升麻湯主治。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二兩半(去節,甘溫)升麻一兩一分(甘平)當歸一兩一分(辛溫)知母(苦寒)黃芩(苦寒)萎蕤(甘平)各十八銖石膏(碎,綿裹,甘寒)白術(甘溫)幹薑(辛熱)芍藥(酸平)天門冬(去心,甘平)桂枝(辛熱)茯苓(甘平)甘草(炙,甘平)各六銖右十四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鬥米頃,令盡汗出,愈。
麻黃二兩半,去節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十八銖黃芩十八銖萎蕤十八銖,一方用菖蒲芍藥六銖天門冬六銖,去心桂枝六銖,去皮茯苓六銖甘草六銖,炙石膏六銖,打碎,布包白術六銖幹薑六銖以上十四味藥,用水一鬥,先加入麻黃煮一、二開,除去上麵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藥物,共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溫服。在大約相距做熟一頓飯的時間內把藥服完,藥後汗出就會痊愈。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外感病四五天,腹中疼痛,如果腹內有氣轉動下行趨向小腹的,這是將要腹瀉的先兆。

傷寒本自寒下,醫複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幹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外感病,本屬虛寒腹瀉,醫生卻用湧吐、瀉下法治療,致使上熱與下寒相格拒,如果再次誤用吐下,出現飲食進口就吐的,用幹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治。

幹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幹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方

幹薑(辛熱)黃連(苦寒)黃芩(苦寒)人參(甘溫)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幹薑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以上四味藥,用水六升,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分二次溫服。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虛寒腹瀉,出現輕微發熱,口渴,脈象弱的,是邪氣已衰,陽氣來複,疾病即將痊愈。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複緊,為未解。
虛寒腹瀉,如果脈象由緊轉數,微微發熱汗出的,是陰去陽複,其病即將痊愈。如果脈又現緊象的,為陰寒邪盛,其病沒有緩解。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腹瀉,手足厥冷,無脈搏跳動的,急用灸法以回陽複脈。如果灸後手足仍不轉溫,脈搏跳動仍不恢複,反而微微喘息的,屬於死候。

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如果足部的太溪脈和趺陽脈仍有搏動,而趺陽脈大於太溪脈的,為胃氣尚旺,屬可治的順證。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
腹瀉,寸部脈反見浮數,尺部脈現澀的,是陽熱盛而陰血虧,熱傷陰絡,可能會產生大便瀉下膿血的症候。

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腹瀉完穀不化,多屬陰盛陽衰,此時,即使兼有表證,也不能發汗解表,如果誤發其汗,就會引起腹部脹滿的變證。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腹瀉或下痢,如果脈沉弦的,是肝經濕熱壅滯,多會出現裏急後重;脈大的,為病勢進展,腹瀉不會停止;脈微弱數的,是邪退正複,腹瀉將要停止,此時,雖有發熱,也沒有危險。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麵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麵戴陽,下虛故也。
腹瀉不消化食物,脈象沉而遲,病人麵部微發潮紅,體表輕度發熱,這是下焦陽虛陰盛,虛陽上浮。如果病人四肢厥冷輕的,則陽雖虛而不甚,陽與陰爭,就一定會出現眩暈昏冒、隨之汗出而病解的現象。

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虛寒腹瀉,出現脈數而口渴的,是陽氣回複,其病將要痊愈。假如不痊愈,則是陽熱有餘,勢必引起大便下膿血。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日卒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腹瀉頻劇,脈搏一時摸不能,手足厥冷,經過一晝夜,脈搏恢複,手足轉溫的,是陽氣恢複,尚存生機;如果一晝夜脈搏仍不恢複的,則無生還之望。

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外感病,患虛寒腹瀉,一天十餘次,脈象本當微弱沉遲,卻反而出現彈指有力的實脈的,為真髒脈見之象,屬於死候。

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腹瀉完穀不化,發熱、汗出而四肢厥冷,證屬裏真寒、外假熱,用通脈四逆湯主治。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熱性下痢,裏急後重的,用白頭翁湯主治。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兩(苦寒)黃連(苦寒)黃柏(苦寒)秦皮(苦寒)各三兩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白頭翁二兩黃柏三兩黃連三兩秦皮三兩以上四味藥,用水七升,煎煮成二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服藥後病仍不好的,再服一升。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四逆湯,攻表桂枝湯。
虛寒腹瀉,腹部脹滿,身體疼痛的,是表裏同病,應當先溫裏寒,然後再解表邪。溫裏宜用四逆湯,解表宜用桂枝湯。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下痢,口渴想喝水的,是裏有熱的緣故,用白頭翁湯主治。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腹瀉並見譫語、腹部硬痛的,是腸中有燥屎阻結,可用小承氣湯治療。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腹瀉後心煩更甚,觸按胃脘部柔軟,這是無形邪熱內擾胸膈所致,宜用梔子豉湯治療。

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宿有嘔吐的病人,如果是內有癰膿而引起的,不能見嘔而止嘔,應解毒排膿,膿盡則嘔吐自然痊愈。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嘔吐而見脈弱,小便通暢,體表有輕度發熱,如果見到四肢厥冷的,是陰盛虛陽外越之候,治療較為困難,可用四逆湯主治。

幹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幹嘔,吐涎沫,頭痛的,是肝寒犯胃、濁陰上逆所致,用吳茱萸湯主治。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嘔吐而見發熱的,可用小柴胡湯主治。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複極汗出者,以其人外氣怫鬱,複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傷寒病,用峻吐峻下法治療,導致胃氣極度虛弱,而又表氣鬱滯不暢,醫生再與飲水以發汗,使汗出很多,胃氣重虛,胃中寒冷,氣機上逆,因而發生呃逆。

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外感病,呃逆而腹部脹滿,這是實邪內阻所致。應詢問病人大小便是否通暢,以便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如果病人大便不通,是實邪阻結於腸,應用通利大便法,實邪去則病可愈;如果是小便不通暢,則是水飲內阻,當用滲利小便法,水飲去則病可除。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傷寒論》

《傷寒論》

作者:張仲景
《傷寒論》正文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