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曰∶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答曰∶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髒之所生;聚者,六腑之所成。
故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一作病)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已。
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也。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經絡受病,入於腸胃,五髒積聚,發伏梁、息賁、肥氣、痞氣、奔豚。積聚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止乃成積。人之善病腸中積者,何以候之?曰∶
皮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傷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作腸胃之積。寒溫不次,邪氣稍止,至其蓄積留止,大聚乃起病。有身體腰、髀、股、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不可動,動之為水溺澀之病。少腹盛,左右上下皆有根者,伏梁也,裹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王冰雲當作出)膈,挾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療。居臍上為逆,慎勿動,亟奪其氣?溢於大腸?
三台丸
治五髒寒熱積聚,臚脹腸鳴而噫,食不生肌膚,甚者嘔逆,若傷寒寒瘧已愈,令不複發,食後服五丸,飲多者吞十丸,常服令人大小便調和,長肌肉方。
大黃(熬)前胡(各二兩)硝石葶藶杏仁(各一升)濃樸附子細辛半夏(各一兩)茯苓(半兩)
上十味,末之,蜜和,搗五千杵,服如梧子五丸,稍加至十丸,以知為度。
五石烏頭丸方
治男子女人百病虛弱勞冷,宿寒久癖,及症瘕積聚,或嘔逆不下食,並風濕諸病,無不治之者。
鍾乳(煉)紫石英硫黃赤石脂礬石枳實甘草白術紫菀山茱萸防風白薇桔梗天雄皂莢細辛蓯蓉人參附子藜蘆(各一兩六銖)幹薑吳茱萸蜀椒桂心麥門冬(各二兩半)烏頭(三兩)濃樸遠誌茯苓(各一兩半)當歸(二兩)棗?
上三十二味末之,蜜和,搗五千杵,酒服如梧子十丸,日三,稍加之。
烏頭丸方
治男子女人寒冷,腹內積聚,邪氣往來,厥逆搶心,心痛痹悶。吐下不止,婦人產後羸瘦。
烏頭(十五枚)吳茱萸蜀椒幹薑桂心(各二兩半)前胡細辛人參川芎白術(各一兩六銖)皂莢紫菀白薇芍藥(各十八銖)幹地黃(一兩半)
上十五味末之,蜜丸,酒下如梧子十丸,日三,稍加之,以知為度。
治心腹疝瘕,脅下及小腹滿,堅痛有積,寒氣入腹,使人腹中冷,發甚則上搶心氣滿,食飲喜嘔方。
大黃茯苓(各一兩半)吳茱萸桂心黃芩細辛人參蜀椒幹薑(各一兩六銖)牡丹甘草川芎蓯蓉蟲(各十八銖)芍藥防葵虻蟲濃樸半夏(各一兩)男發灰(半兩)
上二十味,末之,以蜜丸,服如梧子五丸,日再,漸加之。
恒山丸
治脅下邪氣積聚,往來寒熱如溫瘧方。
恒山蜀漆白薇桂心甲白術附子鱉甲蟲貝齒(各一兩半)蜚虻(?
上十一味,末之,蜜丸如梧子,以米汁服五丸,日三。
又方蒸鼠壤土熨之,冷即易,腹中切痛,炒鹽半升令焦,納湯中飲之,大吐瘥。若手足痛者,燒青布,納小口器中,熏痛處。
神明度命丸
治久患腹內積聚,大小便不通,氣上搶心,腹中脹滿,逆害飲食,服之甚
大黃芍藥(各二兩)
上二味,末之,蜜丸,服如梧子四丸,日三,不知,可加至六七丸,以知為度。
治萬病積聚方
七八月收蒺藜子,不限多少,以水煮過熟,取滓曝令幹,搗篩,蜜丸,酒服如梧子七丸,以知為度。其汁煎如飴服之。
陷胸湯方
治胸中心下結積,食飲不消。
大黃栝蔞實黃連(各二兩)甘遂(一兩)
上四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太一神明陷冰丸
治諸疾,破積聚,心下支滿,寒熱鬼注,長病咳逆唾噫,辟除眾惡,殺鬼逐邪氣,鬼擊客忤中惡,胸中結氣、咽中閉塞,有進有退,繞臍惻惻,隨上下按之挑手,心中慍慍,如有蟲狀,毒注相染滅門方。
雄黃(油煮一日)丹砂石當歸大黃(各二兩)巴豆(一兩)芫青(五枚)桂心(三兩)真珠附子(各一兩半)蜈蚣(一枚)烏頭(八枚)犀角鬼臼射罔黎蘆(各一兩)麝香牛黃人參(各半兩)杏仁(四十枚)蜥蜴(一枚)斑蝥(七枚)樗雞(三七枚)地膽(三七枚)
上二十四味,末之,蜜和,搗三萬杵,丸如小豆先食飲,服二丸,日二,不知,稍加之,以藥二丸安門戶上,令眾惡不近,傷寒服之無不即瘥。若至病家及視病患,夜行獨宿,服二丸,眾惡不敢近。(此方與第十七卷屍疰篇方重)
蜥蜴丸
治症堅水腫、蜚屍、遁屍、百注、屍注、骨血相注。惡氣鬼忤,蠱毒、邪氣往來,夢寤存亡,留飲結積,虎野狼所齧,犬所咋,鴆毒入人五髒,服藥已消殺其毒,食不消,婦人邪鬼忤,亦能遣之方。
蜥蜴(二枚)蜈蚣(二枚)地膽(五十枚)蟲(三十枚)杏仁(三十枚)蜣螂(十四枚)虻蟲(三十枚)樸硝(一兩十八銖)澤漆桃奴犀角鬼督郵桑赤雞(各十八銖)芍藥虎骨(各一兩半)甘草(一兩)巴豆(一兩十八銖)款冬花(十八銖)甘遂(一兩六銖)幹薑(一兩)
上二十味,末之,別製巴豆、杏仁如膏,納藥末研調,下蜜,搗二萬杵,丸如麻子。先食飲,服三丸,日一,不知加之。不敢吐下者,一丸,日一服。有人風冷注,癖堅二十年者得瘥。(此方與第十七?)
大五明野狼毒丸
治堅癖痞在人胸脅,或在心腹方。
野狼毒幹地黃(各四兩)附子大黃蓯蓉人參當歸(各一兩)半夏(二兩)幹薑樸防己旋複花(各半兩)巴豆(二十四枚)杏仁(三十枚)
上二十一味,末之,蜜和,服如梧子二丸,日二夜一,以知為度。
小野狼毒丸
治病與前同方。
野狼毒(三兩)旋複花(二兩)附子半夏白附子茹(各二兩)
上六味,末之,蜜和,搗五千杵,飲服如梧子三丸,加至十丸,日三。(《肘後方》無半夏、白附子、茹,隻三味)。
野狼毒丸
治堅癖方野狼毒(五兩)半夏杏仁(各三兩)桂心(四兩)附子蜀椒細辛(各二兩)
上七味,末之,別搗杏仁蜜和飲服,如大豆二丸。
甘遂湯方
治暴堅久痞腹有堅。
甘遂黃芩芒硝桂心細辛(各一兩)大黃(三兩)
上六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治卒暴症,腹中有物堅如石,痛如斫刺,晝夜啼呼,不治,百日必死方。
牛膝二斤咀,曝之令幹,以酒一鬥浸之,密塞器口,煎取半,服半升,一服便吐去宿食,神效。
治卒暴症方。
取商陸根搗碎,蒸之,以新布籍腹上,以藥鋪著布上,以衣物覆其上,冷複易之,數日用之,旦夕勿息。
又方蒜(十片,取五月五日戶上者,去皮)桂(一尺二寸)灶中黃土(如雞子大一枚)
上三味合搗,以淳苦酒和,塗布上以掩病處,不過三日消。凡蒜亦佳(《肘後方》不用?)
野葛膏
治暴症方。
野葛(一尺)當歸附子雄黃(油煮一日)細辛(各一兩)烏頭(二兩)巴豆(一百枚)蜀椒(半兩)
上八味咀,以大醋浸一宿,豬膏二斤煎附子色黃,去滓,納雄黃粉,攪至凝,敷布上,以掩症上,複以油重布上,複安十重紙
硝石大丸
治十二症瘕,及婦人帶下,絕產無子,並欲服寒食散而腹中有症瘕實者,當先服大丸下之,
硝石(六兩,樸硝亦得)大黃(八兩)人參甘草(各二兩)
上四味,末之,以三年苦酒三升,置銅器中,以竹箸柱器中。一升作一刻,凡三升作三刻,以置火上,先納大黃,常攪不息,使微沸盡一刻,乃納餘藥,又盡一刻,有餘一刻,極微火使可丸,如雞子中黃。欲合藥,當先齋戒一宿,勿令小兒、女人、奴婢等見之。欲下病者,用二丸。若不能服大丸者,可分作小丸,不可過四丸也。欲令大不欲令細,能不分為善。
若人羸者可少食,強者不須食,二十日五度服。其和調半日乃下。若婦人服之下者,或如雞肝,或如米汁,正赤黑,或一升或三升。下後慎風冷,作一杯粥食之,然後作羹,自養如產婦法,六月則有子,禁生魚、豬肉、辛菜,若寒食散者自如藥法,不與此同日一服。
土瓜丸
治諸髒寒氣積聚,煩滿熱飲食,中蠱毒,或食生物,及水中蠱卵生,入腹而成蟲蛇,若為魚鱉留飲宿食;婦人產瘕,帶下百病,陰陽不通利,大小便不節,絕傷墮落,寒熱交結,唇口焦黑,身體消瘦,嗜臥少食、多魘,產乳胞中餘疾,股裏熱,心腹中急結,痛引陰中方。
土瓜根(末)桔梗(末各半升)大黃(一斤蒸二升米下,曝幹)杏仁(一升)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空腹飲服三丸,日三,不知加之,以知為度。
治凡所食不消方
取其餘類燒作末,酒服方寸匕,便吐去宿食即瘥。有食桃不消作病者,以時無桃,就樹間得槁桃燒服之,登時吐,病出,甚良。
治猝食不消,欲成症積方。
艾汁如飴,取半升一服之,便刺吐去宿食,神良(《今古錄驗方》白艾五尺圍一束,薏苡根一大把,二味煎)。
治食魚肉等成症結在腹內,並諸毒瓦斯方。
狗屎五升,燒末,綿裹之,以酒一鬥浸再宿,濾取清,分十服,日三服,三日使盡,隨所食症結即便出矣。
治雜中食瘀實不消,心腹堅痛者方。
以水三升煮白鹽一升,令消,分三服,刺吐去食也,並治暴症。
治症堅,心下有物大如杯,不得食,食則腹滿、心腹絞痛方。
葶藶子大黃(各二兩)澤漆(四兩)
上三味,末之,別研葶藶為膏,下二味搗五百杵,入蜜,更搗千杵,服如梧子五丸,不知加之,日三服。
治少腹堅大如盤,胸中脹,食不消,婦人瘦瘠者方。
暖水服發灰一方寸匕,日再服,並灸肋端。
又方飲服上好曲末方寸匕,日三瘥。又灸三焦俞,隨年壯。
治伏梁氣方
白馬尿銅器中承取,旦旦服一升。
治症瘕方
槲樹白皮煎令可丸,服之,取知病動若下減之。
治患症結病及爪病似爪形、日月形,或在臍左右,或在臍上下,若鱉在左右脅下,或當心如合子大,複有手腳。治之法先針其足,以椒熨之方。
取一新盆子受一鬥者,盆底鑽一百二十孔,孔上著椒三合,上著一重紙,紙上著冷灰一升,灰上著熱灰半升,上著剛炭火一斤,經一食頃,盆底熱徹,當病上,初安氈一重,即安火盆,火盆大熱,以漸更加一重,若火更熱不可忍,加至三重,暫歇,食一口冷凍飲料,還上火,消二分許即停,經三日勿著,及至七日決得頓瘥,然後食美食自補。若小不瘥,作露宿丸服之(方在第十六卷中)。
治腹中積症方
葶藶子一升(熬),酒五升浸七日,服三合,日三。
治蛇症方
白馬尾切長五分,以酒服方寸匕,大者自出。更服二分者一方寸匕,中者亦出。更服三分者一方寸匕,小者複出。不可頓作一服,殺人。(馬尾,一本作馬毛)。
大黃湯方
治蛇症
大黃茯苓(各半兩一本作黃芩)烏賊骨(二枚)皂莢(六枚如豬牙者)甘草(如指大者一尺)芒硝(如雞子一枚)
上六味咀。以水六升煮三沸,去滓,納硝,適寒溫,盡服之,十日一劑,作如上法,欲服之,宿無食,平旦服,當下病根也。
治鱉症腹堅硬腫起大如盤,睡臥不得方。
取藍一斤,搗,水三升,絞取汁,服一升,日二。
又方蒴根白皮一握,研取汁,以水和,頓服之。
又方白馬尿一升,雞子三枚,取白合,煎取二合,空腹頓服之,不移時當吐病出。
治食中得病,為鱉症在心下,堅強方。
雞屎一升,炒令黃,取五合,以酒一升浸,更取半,搗為末,以所浸酒服方寸匕,日二,三日中作一劑。
治蛟龍病,開皇六年三月八日,有人食芹得之,其人病發似癲癇,麵色青黃,因食寒食餳過多,便吐出蛟龍,有頭及尾。從茲有人患此疾,令服寒食餳三鬥,大驗。
山野人有齧虱,在腹生長為虱症病,治之方。
故敗篦子(一枚)故敗梳(一枚)
上二物各破為兩份,各取一份燒為末,又取一份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以服前燒末,頓服須斯出矣。
治米症常欲食米,若不得米則胸中清水出方。
雞屎(一升)白米(五合)
上二味合炒,令米焦,搗末,以水二升,頓服取盡,須臾吐出病如研米。若無米當出痰,永憎米,不複食。
治肉症思肉不已,食訖複思者方。
空腹飲白馬尿三升,吐肉出,肉不出必死。
治發症,由人因食而入,久即胸間如有蟲,上下去來,惟欲飲油,一日之中乃至三二升,不欲飲食者方。
油一升,以香澤煎之,大勞貯之,安病患頭邊。令口鼻臨油上,勿令得飲,敷鼻麵令有香氣,當叫喚取飲,不得與之,必當疲極大睡,其發症當從口出飲油,人專守視之,並置鍛石一裹,見症出,以灰粉手捉症抽出,須臾抽盡,即是發也。初從腹中出,形如不流水中濃菜,隨發長短,形亦如之。
又方酒三升,煮豬脂二升,三沸,一服一升,日二,白馬尿服之亦佳。無馬,白牛亦得。
症瘕,灸內踝後宛宛中隨年壯,又灸氣海百壯。
久冷,及婦人症瘕,腸鳴泄利,繞臍絞痛,灸天樞百壯,三報之,萬勿針。穴在挾臍兩邊各二寸。
積聚堅滿,灸脾募百壯,穴在章門季肋端。
心下堅,積聚冷脹,灸上脘百壯,三報之。穴在巨闕下一寸許。
積聚堅大如盤,冷脹,灸胃脘二百壯,三報之,穴在巨闕下二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