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講到這個誠的境界,與我們怎麼樣修養到誠的方法。開始第一步要“擇善而固執”,擇善而固執就是當我們這個時代一般所謂講修定這一種方法。那麼,光是誠的境界是人之道也,個人的修養,修養內聖之道。有這個道,內聖而不能外用,那也是不全的,“凡(是)治天下國家有九經”,誠是為第一、基本,做人需要,做事更需要。上至當皇帝為天子,下至做任何一個人,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明這個誠的境界。可是學問、本事、才能要培養。才能的培養,“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這就是修到內聖之學,就是做功夫、得道的境界,你要各種知識了解了,各種修行的方法懂了,所以要博學。這個博學是什麼都要無所不知,要書讀得多。光是知識淵博了,不研究不行的,要考慮、要慎思。所以禪宗後來講“參”,真正的參就是慎思,擇善而固執。所以要博學,必須要博學;必須要博學以後,光是知識很淵博,那就變成我們經常笑過去有些人書讀得很多,照學問搬字,一問就曉得。有幾位老朋友,現在都過世了,大家朋友裏邊有一個事情忘記了,不曉得在那一本書上,找不出來:哎,找那個書櫃,找那個書櫃去!某某人、某一位老師書讀得多,叫做活的書櫃,一問他哪一本書上,他可以馬上答複你:哦,這是黑格爾的某一個版子、第幾頁,他都講得出來;中國書,哪一本書、哪一章、哪一段他都講得出來;非常博學。但是他自己的見解呢?沒有。沒有自己的見解;記憶力特強。所以記憶力很強,悟力等於沒有。換句話後腦長得很大,前腦大概太小,就是這個樣子。
所以要博學之,要審問之,要參究。參究以後,要慎思之,仔細研究。我們把審問同慎思合起來往往叫做審思,就是參究。研究以後還要明辨之,對與不對,不管是聖人之言,也有對,也有不對。不對的在哪裏?他當時在某一個環境對某一個人講的,並不是一定是萬古不變的名言。假設他換成現代的,再對別人來講,他又變了。並不是他有所變動,他因時因地有所變動,這些地方都要明辨。
然後,經過上麵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以後,確定了真理——篤行之。就是依此來修行,依一個方法來做,才能夠達到誠的境界,誠的境界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所以下麵要極力鼓勵學問,學問就是才能的養成。誠的境界是德業的養成、內聖道德的養成。有德無才能,照樣不能做事。假使一個人非常聰明、有才能,沒有內養的德性是不能用的,連他自己都靠不住啊!所以才學、知識越高的人越不可靠,因為他沒有一個東西,“不誠無物”,中心沒有個東西。中心有了這個東西、有這個學問,就對了。
所以下麵是鼓勵求學的重要:“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些知識我們所不能到達的,天下事有其事我們不明其理,那是自己知識不夠,這個理在哪裏找不出來,那是知識不夠。譬如我們做一個電氣的東西,我們做得起來,出了毛病不曉得原因在哪裏,這一門的學問沒有夠。“學之弗能”,既然學就要把它學通,學了不通不放手,“弗措也”,不要把它停掉。
“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就是要研究,要審問,乃至問老師、問同學、問前輩,再不然問書。天下的書是什麼?就是比我們早的前一輩人他一生留下來的經驗,所以不讀書是很可惜,別人活了一輩子的經驗,我們不能接受——這個是占便宜的事啊!所以要審問。問之而不知道、還不徹底,不要擺下,要努力地研究。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他說有些問題是你不去思考它,多去想想就會通了。想不通,你說反正我是個笨蛋、不想了,那永遠是不通。非要把它研究通。當然你想得神經的時候是要休息一下,不要再想了。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就是說,這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每一個道理、每一個階層,就是鼓勵我們,到某一個階層,也許看到自己的智慧打不進去了、停頓了。這裏有個原則告訴你,人的體能有年齡的限製,體力也有年齡的限製,智慧不一定有年齡的限製。有誠懇的真修養,智慧是越老越開發得厲害,這是很特殊的事情。所以要慎思明辨。
“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他說,理論上做到了,用功夫老是不上路——要好好去修行,實行之。那說我實行也沒有辦法,就擺下了,那你活該!其實你實行沒有徹底。真去修行,沒有做不到的事。換句話,一路下來說,天下沒有做不到的事。
聖人、佛都是人做的,隻要你努力去修與學,一定做到的。那麼有時候覺得自己很不如人,那麼告訴我們一個辦法: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不要看自己笨,不要有自卑感。別人學一下、想一下就懂,我承認笨,我來一百下總會懂吧!他隻要一下就懂了,我來一百下。人家一分鍾懂,我一百分鍾總把它弄懂。“人十能之”,像有些人也笨一點,十下、十分鍾才懂,我來一千分鍾總會懂吧!一千分鍾還不懂,一萬分鍾好不好?不要自餒,不要自卑,不斷地努力、學習,總會成功。所以這個道理懂得了,“雖愚必明”。縱然是最笨的人,最後是最高明的聖人。縱然是最沒有出息、柔弱的人,最後是強人,永遠是高人。這是學問與修道。
看了這一節完了,就是告訴我們,不斷地努力,內聖之道修養到誠,是根本。外用的學問、才能,任何一種才能,不管你學哲學、科學、宗教、做生意、做官,四個原則、五個步驟不能變——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不能變動,這是外用。有內聖之道,沒有外用之學,那隻能做個羅漢、自了漢而已!羅漢者,自了漢。有內聖之道,又有外用之學,可以成佛,為聖人。光有學,而沒有內聖之道——普通人,普通一個學問家,不能成就為聖人。必須有內聖而有外用之道、有學問,才能成聖人。這是這一段。
下麵翻過來是二十一章,中庸的中心來了:
哈,不曉得講些什麼!那現在用白話一翻,就是“自誠明,叫做性;自明誠,叫做教。誠就明了,明了就誠了。”就是白話文。你說是說些什麼話?
“自誠”,上麵曉得什麼叫誠:“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它的方法是怎麼樣?專一來的,用一個方法擇善而固執,一念專精到達了極點,豁然而開悟,這是誠的境界。由誠專一做功夫,乃至你們學打坐的,修靜、定,做功夫做到了極點,開悟了,“自誠明”,漸修的方法,這就是佛家所謂禪宗講漸修,叫做“性”。
“自明誠謂之教”,一聞千悟,一說就開悟了、懂了。懂了以後,不經過定的修持不行。由明白了而轉修持到誠,這就是頓悟。
第一句話,“自誠明,謂之性”,由漸修而到頓悟。“自明誠,謂之教”,由頓悟,悟後起修,就是教。
實際上,修與悟這兩個東西,功夫與智慧,兩個是一個。“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功夫到了,智慧自然開;智慧開了,功夫一定到。就是這個話。你看,這個時候佛教沒有來哦,什麼都沒有,這是固有的文化,可見我們的老祖宗對於此道早就通了。“自誠明,謂之性。”由誠到明,性地的功夫。“天命之謂性”嘛,中庸第一句話。所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就是這個反複告訴我們。所以,中庸的中心一個是明,一個是誠。怎麼樣到明誠呢?就是要去悟它。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讚天地之化育。可以讚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中國文化講人生的價值,所以剛才講,我說有許多朋友活了一輩子沒有人生觀的。媽媽、爸爸生你,你活在世界上做一個什麼東西嘛!所以,常常有人說罵人:你是什麼東西?我也碰到過人家說:哎,你是什麼東西?我說我也不曉得我是什麼東西!真不曉得!不曉得你們諸位曉不曉得自己是什麼東西?要曉得自己是什麼,就曉得人生觀,那就“可以參讚天地之化育,可以與天地參矣。”你可以跟上帝兩個並行,可以跟佛兩個並坐。人的價值要到這個境界,就是叫做聖人。實際上做聖人之道,先要做到至誠,修養到了至誠。“唯天下至誠”,你到達了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你智慧開了,一通百通。禪宗後來就是這個路線。所以一悟了以後啊,一悟千悟,無所不知。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走的就是這個路線。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人性、物性就搞清楚了。所以明心見性,要怎麼做到明心見性?沒有定力、定力不夠不行的,必須要定。定而後得慧,天下之至誠,才能盡其性。所以打坐是修定的一種方法之一,並不是說打坐同禪宗、同悟道、同誠有什麼關聯;有關聯,但是它並不是天經地義的,非走這個路子不可,不一定,也可以明誠。有人不打坐,一下就悟了,悟了以後再修,一樣到。
所謂“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把自己明心見性明白了,才能夠一切眾生就是都清楚了。所以一切眾生起心動念你無有不知的。他就能夠知人性。
“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人性統統了解了,宇宙萬有的物理之性都清楚了。釋迦牟尼佛走的就是這個路線,他從菩提樹下悟道以後,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事情他都清楚了,所以“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所以把人性弄清楚、徹底大徹大悟以後,物理世界的宇宙的來源都搞清楚了。
“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讚天地之化育。”到了這個時候,幫忙了天地。這個宇宙有缺點,人悟道修養到了這個地方,那就是道家所講的“宇宙在手,萬化由心”,整個的宇宙把握在自己手裏。不但個人的生命,宇宙的生命、一切的變化、造化,宇宙的整個的造化,操縱在自己的念頭中,操縱在自己的心靈中。所以道家所謂講“宇宙在手,萬化由心”,可以起變化作用。所以儒家不向人比的,人力的這一方麵講。儒家的好處,他隻向人道最平凡的路上去引導。做到了一個真正平凡到極點的很誠懇的平凡人,就是最高明的聖人境界。所以說盡物之性以後,可以讚天地之化育。這個天地生長萬物,萬物都在宇宙的懷抱中。宇宙天地生化了萬有、養育了萬有、教育了萬有、保護了萬有,它沒有要求什麼回去。他說人到達了這個境界,可以讚助天地之化育。人這個是所謂拿佛家的名詞來講就是功德,悟道以後有他的功德了。
可以“讚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最後功德圓滿,就是佛家的諸行圓滿。你看拿佛學來比較,自誠明、明誠,覺性、證得菩提、自覺覺他。下麵,所謂盡人之性、盡物之性,可以讚天地之化育,功德圓滿,福德也圓滿;福德圓滿呢,可以與天地參矣,此所謂如來。不生不滅,與天地長存。所以中庸這個境界是偉大得不得了,平凡得不得了!任何人可以做到的。我們之所以沒有做到,就因為自己不肯平凡,大家要振作自己在這裏。
那麼,“其次致曲”。上麵這一段都講頓悟與漸修的境界。或者是漸修到達頓悟,由“誠”到達“明”;或者你的路線由頓悟而到漸修。不要著急,總歸於此修起走。別人一下能,我拿一百年來修,沒有什麼著急嘛,到家是一樣的。人家到信義路走三分鍾到,我走三天到還是到這裏信義路,一樣的。到達了一樣的,遲速不等,沒有關係。所以自己要肯平凡到極點做起,個個可以達到聖人的境界。
假定,再其次的方法,“致曲”,轉一個彎,稍稍走點冤枉路也沒有關係。“致曲”,把這個彎的轉彎抹角弄清楚了就是直道了。這個我們講老子的時候說到,老子就講“曲則全”,用曲,用曲線容易完成一個圓圈到達圓滿,中庸道理也是一樣。但是解釋起來可以把它解釋成直,實際上也是個圓滿的意思。所謂曲者,“曲能有誠。”你把轉一個彎,最後還是直道,到達這個誠。就是方法問題。我不能直接明誠、不能頓悟,那麼先做些養生的功夫,譬如所以佛家講修養的方法有八萬四千呢!你言下可以頓悟,那我不能頓悟,我就給你挑泥巴、挑石頭給你做苦工吧!做了半天做了幾十年,他也悟了。這就是“致曲”的方法,走一點冤枉路。能夠不怕冤枉路,而叫他“曲能有誠”。
“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所以最後到達誠的境界。你修養到一念至誠的境界,“誠則形”。內心到達了真正什麼呢?不思而得,不勉而中。隨時沒得妄念,隨時內心是清靜的,沒有貪嗔,“喜怒哀樂之未發”。平時喜怒哀樂中和的境界,既無歡喜也無悲,對人隻有仁慈、愛護,沒有怒、沒有喜,沒有喜怒哀樂。慢慢你內在達到這個中庸的境界以後,“誠則形”,外麵人都變了,整個的氣質起了變化,身體上什麼道家、密宗要修奇經八脈打通啊,什麼氣脈打通啊,實際上不要,你隻要做到至誠境界,“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個境界一來,“誠則形”,由內在、內心的修養到達外形、形體,整個的形體都變了,所謂變成有道氣了。
“形則著。”外形變化、氣質一變了,效果就出來,所謂神通妙用不稀奇啊!那有什麼稀奇呀!那是道之花,不是道之果,不要看那一些。有什麼那個眼睛一動,哎喲看到鬼啦!看到鬼怎麼樣?你還是鬼啊?沒有意思,不要搞這些。所以“形則著”,就有顯著的作用。“著則明”,萬事通明,天地萬有的事都明。“明則動”,智慧到達境界。光有智慧,做一個自了漢,死死的,死水一潭,沒有用。能夠利事利人,起而行之,所謂利他。上麵等於佛家講自利,下麵達到利他。“動則變”,有神通變化。動念就有變化的作用。“唯天下之至誠為能化”,所以修養到至誠的境界、聖人境界,他能夠變化、感化眾生,感化天地的一切。所以你看神通境界就來了,下麵中庸講神通了。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達到至誠的境界,人就自然有前知了。不需要求神通,這叫做神通。用方法了、看光了,打起坐、劃個符、念個咒……搞了半天臉都搞紅了,然後還看到人家的靈魂,那自己已經是神經,神通的兄弟——神經那一邊。真正神通就是一念至誠。至誠是什麼境界呢?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這個境界。都給你講得很清楚。所以至誠之道是可以前知。
那麼怎麼前知呢?那麼我們沒有達到至誠境界也可以前知嗎?有啊!他告訴你:“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他說,天地間任何事情有預兆的。普通講算命、看相就是前知,這個叫依通,靠它一種方法來推測。真的到達了,不需要算命看相,也不需要卜卦,也不需要什麼眼睛閉起來打坐來看,那自然有前知,就是智慧境界。就是“至誠之道可以前知。”他說你沒有到達這個境界,在人世間看現象你也可以看得出來: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家庭、一個人要興旺的時候,必有禎祥。你看他家庭的氣象,或者看這個人的氣象,他就不同。所以一個人有沒有前途,你看他的禎祥,看他的氣象好不好。國家要亡、一個家庭要失敗的時候,必有妖孽,古裏古怪的事都出來了,很多的象征都來了。隻是人因為智慧不夠沒有留意。任何一個人所遭遇的事情,什麼都有象征,都有前知之能,個個都有。現在心理學研究所謂靈感、第六感,就是這個東西。但是你不要用它。用靈感、用第六感走入妖道了,那你本身變成妖孽,很糟糕!把妖孽變成神通呢?你本身因為不追求這個……[斷錄]
……至誠境界,那麼神通就變成智慧了。不然,你用神通,神通變成妖孽了。我這個話交代得相當清楚,請諸位注意!
所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譬如講國家將亡必有妖孽,曆史上的變化、曆史上的記載多得很。“見乎蓍龜”,再你沒有辦法,卜卦、算命這一套,就是靠這個東西求這個前知。實際上你用不著卜卦、算命,“動乎四體”,一個人的好運氣、壞運氣你本身內在的感覺就有了,本身內在就有感覺了。這個,像昨天我們跟一個學醫的同學倆談一樣,談到人的生命的來源——懷胎,胎兒在娘胎裏頭大概四五個月的當中,母親講話、肚子外麵所有講話,聽得清清楚楚,聽得比我們現在還要清楚。就是眼睛看不到外邊,反正眼睛自己看到那個意識境界也很好玩,在裏頭也有運動場、也可以開會賽跑、也可以跳舞、也可以朋友送往迎來哦!在肚子裏頭。那是他意識的獨影境界。可是耳朵最厲害!所謂耳通氣海。在父母肚子裏四五個月,所以,當父母的注意哦!你任何做壞事,那個嬰兒聽得清清楚楚,太清楚了!現在的科學也測驗出來,過去的道家也曉得。那麼你說人在水裏頭反是聽不到;不是在水裏頭聽不到,耳朵被水蒙起來,這個耳朵還有一點空氣在裏頭,空氣擋住了,所以給水隔一層空氣擋住了,裏麵又隔一層,因此聽不見。假使這個耳朵……當然沒有這一點空氣擋住,水直接進去,那當然死了;如果進去也不死的話,這個耳朵從水裏聽外麵會聽得見。所以啊,我們講話小心,可能海龍王、魚啊都在聽我們,可能都在聽中庸哦!(一笑)
所以講,這個道理就是說人體的感受有通靈的作用。你說我們大家沒有啊!因為你沒有修定,沒有定境界,不懂;有了定境界,何必要卜卦算命呢?人體自己的感受。所以中國人說“左眼跳災、右眼跳財”;“右眼跳災、左眼跳財”。眼睛跳也是問題了,做個夢也是問題了。眼睛都曉得。“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一個身體的感應都很大。所以有定力的人這個身體的通靈,氣機彼此相感。所以有功夫的人乃至把他的功夫可以感應到別人,使他得好處,就是這個道理。“動乎四體”,所以一個人,好事壞事,“禍福將至”,善的一定有預感,壞的也有預感。你說我都不知道,那你就不必問我了。你問你的至誠。你不知道就是笨。為什麼那麼笨呢?因為自己沒有這個至誠;不思而得、不勉而中那個空靈的境界沒有。空靈境界是哪一種方法來呢?沒有方法。“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都告訴你了。中庸的方法也說了。所以,“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又出毛病了、對了,“必先知之”,每個人自己都有神通,都曉得。但有的人明明到達了倒黴,會撞車子,他硬要去撞嘛!他表示自己是英雄,沒有辦法!告訴他,你最近臉色不大好啊,小心一點!他不在乎,因為他骨頭比摩托車還要硬,是吧?所以啊,“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所以說“至誠如神”,記住四個字。
一念至誠,你本身個個都有神通。因為至誠,你的心靈同神、同菩薩、佛的境界可以達到一樣。就是你要修養到這個程度。這種修養的方法,一種是從學問證入,一種是專修證入。所以這一節是中庸的中心哦!千萬要記住啊!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是什麼?誠也不靠外來,也不是菩薩給你,也不是上帝給你。“自成也”,要你自己修養成功的,本身就有,“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並不是要靠上帝給你,也不是佛給你,都是要你自己本身要修道。
道,大家都要修道,所以求佛給我的法、給我的道,求上帝、菩薩、求神——那你迷信!“道者自道”,道無所不在,天下的公道。道本身就是道,你本身就是道,道向哪裏求啊?你就是道。那麼,修養方法怎麼樣做到?也並不是說老師給你,也不是哪個祖師給你,你自己的成就。“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道的本身就是人、就是我;我的本身就是道。隻要你修成。
所以“
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但是這個道的修養、這個誠的修養,“非自成己而已也”。不是自私自利,隻想我道修成功了就好哦!要利他、要利人,“所以成物也”,必須自修成功了,要救世利人,使人人都可以達到聖人的境界。不但要成人(別人),還要成物;乃至使宇宙裏頭萬有,都使它變成聖人同一氣象、同一境界。所以“成己(就是)仁也”。所以什麼叫仁道仁慈?一個人對自己都不愛惜,嘴裏講“我是仁慈別人”,那叫做吹的,那叫做吹牛的。你先把自己弄好一點,這就是仁道。然後自己成功了,仁道完成了,才是大智利人,那是“知也”,大智慧。你自己都沒有過活的本事,你怎麼樣去到苦海裏頭救人哪?所以要成己以後成人。這是“知也”。
“性之德也。”能夠自利利人,自己站起來而利他,這是仁。“天命之謂性”,人性的真正的道德、真正的人性的光輝起來了,這才叫做內外合修。所謂自己是內、修內;發而用之,救天下、救社會、救眾生,是修外。“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那麼到達了這個內外兼修成就了,無往而不利。你出家當和尚也好,在家當“尚和”也可以,那無往而不利。處處有道。你成聖人也可以,成小人也不錯。小人之道,在小人裏頭當聖人,此乃君子也!就是到達這個境界。所以誠是這樣的重要。下麵這一節還是講誠。但是下麵太多,一下講不完,切到一半不大好。所以我們今天早個六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