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太平廣記 作者:李昉、扈蒙、徐鉉等  

卷一百二十七·報應二十六

蘇娥涪令妻諸葛元崇呂慶祖元徽李義琰岐州寺主館陶主簿僧曇暢
蘇娥涪令妻諸葛元崇呂慶祖元徽李義琰岐州寺主館陶主簿僧曇暢

午橋氏盧叔敏鄭生
午橋氏盧叔敏鄭生

蘇娥
蘇娥

漢何敞為交趾刺史,行部蒼梧郡高要縣。暮宿鵲奔亭,夜猶未半,有一女從樓下出,自雲:“妾姓蘇名娥,字始珠,本廣信縣修裏(“廣”信原作“信廣”,據下文及明抄本改。“理”明抄本作“裏”。)人。早失父母,又無兄弟,夫亦久亡。有雜繒帛百二十疋,及婢一人,名致富,孤窮羸弱,不能自振,欲往傍縣賣繒,就同縣人王伯賃車牛一乘,直錢萬二千,載妾並繒,令致富執轡。以前年四月十日,到此亭外,於時已暮,行人既絕,不敢前行,因即留止。致富暴得腹痛,妾往亭長舍乞漿取火,亭長龔壽操刀持戟,來至車傍,問妾曰:‘夫人從何所來?車上何載?丈夫安在?何故獨行?’妾應之曰:‘何勞問之。’壽因捉臂欲汙妾。不從,壽即以刀刺脅,妾立死,又殺致富。壽掘樓下,埋妾並婢,取財物去,殺牛燒車,杠及牛骨,投亭東空井中。妾死痛酷,無所告訴,故來告於明使君。”敞曰:“今欲發汝屍骸,以何為驗?”女子曰:“妾上下皆著白衣,青絲履,猶未朽也。”掘之果然。敞乃遣吏捕壽,拷問具服,下廣信縣驗問,與娥語同,收壽父母兄弟皆係獄。敞表壽殺人,於常律不至族誅。但壽為惡,隱密經年,王法所不能得。鬼神自訴,千載無一,請皆斬之,以助陰誅,上報聽之。(出《還冤記》)
漢朝時何敞任交趾刺史。有一天到了蒼梧郡高要縣,晚上住在鵲奔亭。還沒有到半夜,見有一女子從樓下走出來,自己說:“我姓蘇名娥,字始珠。原來是廣信縣修裏人。很早就失去了父母,又沒有兄弟,丈夫也早死了。家中有各種絲綢一百二十疋,以及奴婢一人,名叫致富。因我們孤苦窮困又很瘦弱,不能自己使生活振作起來,想要到臨縣去賣綢布,就向鄰居王大伯租了一輛牛車,價值約一萬二千錢。用車裝著我和綢布,讓致富趕著牛車。在去年的四月十日,來到這座亭外,當時天色已晚,行人已經斷絕,我們不敢前行,因此就停留在這裏。致富突然肚子痛,我就去亭長家乞討漿水和火,亭長龔壽聽說後就拿著刀和戟,來到車旁,問我說:‘夫人從什麼地方來?車上裝的什麼?你丈夫在哪裏?為什麼獨自行走?’我回答他說:‘這些不必勞累你來過問了。’龔壽就趁機抓住我的手臂想要汙辱我,我不順從,他就用刀直刺我的肋下,我當時就死了,他又殺了致富,在這個樓下挖了個坑,把我和致富一塊兒埋了。取走了財物,並殺了牛、燒了車,把牛骨杠著扔到了這個亭東麵的空井裏。我死得好慘,無處投訴,所以才來告訴您。”何敞說:“現在要挖掘你的屍骸,憑什麼作為驗證呢?”女子說:“我全身穿的都是白色衣服,腳上是青絲鞋,還沒有腐爛呢。”挖掘出來一看,果然象她說的那樣。何敞就派人去抓龔壽,拷問之後全部供認,又到廣信縣核對,同蘇娥說的相同。又收監了龔壽的父母和兄弟等。何敞說龔壽殺人,按一般刑律不至於誅連同族,但是龔壽作惡,隱瞞秘密有一年多了,王法所不能容。而鬼神自己出來控訴,這是千百年來沒有的事,請求全部斬首,用來幫助陰間來殺他們,上報後同意何敞的處理意見。

涪令妻
涪令妻

漢王忳,字少琳,為郿縣令。之邰亭,亭素有鬼。忳宿樓上,夜有女子,稱欲訴冤,無衣自進。忳以衣與之,進曰:“妾本涪令妻也,欲往官,過此亭宿。亭長殺妾大小十口,埋在樓下,取衣裳財物,亭長今為縣門下遊徼。”忳曰:“當為汝報之,無複妄殺良善也。”鬼投衣而去。忳且召遊徼問,即服。收同時十餘人,並殺之。掘取諸喪,歸其家葬之,亭永清寧。(原闕出處,今見《還冤記》)
漢朝人王忳,字少琳,作郿縣縣令。到邰亭,邰亭經常鬧鬼,王忳就住在樓上。到了夜間,有一個女子,自稱要訴冤,沒穿衣服就自己進來了。王忳就拿衣服給她穿,她上前說:“我原本是涪縣令的妻子,在隨丈夫赴任途中,經過此亭,亭長帶人殺了我家大小十口,掩埋在這座樓下,搶走了衣服和財物。亭長現在是你縣的鄉官掌巡察緝捕的‘遊徼’”。王忳說:“我一定為你報仇,不能讓他再殺好人啊。”鬼放下衣服走了。王忳立即召來遊徼審問,他全部招供了,又抓了同時作案的十多人,一起殺了。後來挖出被殺的人,送屍骨回家鄉埋葬了,邰亭從此就清寧了。

諸葛元崇
諸葛元崇

瑯琊諸葛覆,宋永嘉年為九真太守,家累悉在揚都,唯將長子元崇赴職。覆於郡病亡,元崇始年十九,送喪欲還。覆門生何法僧貪其資,與伴共推元崇墮水而死,因分其財。元崇母陳氏夢元崇還,具敘父亡及身被殺委曲,屍骸流漂,怨酷無雙。奉迷累載,一旦長辭,銜悲茹恨,如何可說。覷欷不能自勝,又雲:“行速疲極,因臥窗下床上,以頭枕窗,明日視兒眠處,足知非虛矣。”陳氏悲怛驚起,把火照兒眠處,沾濕猶如人形。於是舉家號泣,便如發聞。於時徐森之始除交州,徐道立為長史,道立即陳氏從姑兒也。具疏夢,托二徐驗之。徐道立遇諸葛喪船,驗其父子亡曰,悉如鬼語。乃收行凶二人,即皆款服,依法殺之,差人送喪還揚都。(出《還冤記》)
琅琊人諸葛覆,南朝宋文帝永嘉年間作九真太守。其家眷全留在揚都居住,隻帶著長子元崇去赴任。諸葛覆於任內病故,元崇那年才十九歲,護送父親靈柩回鄉。諸葛覆的學生何法僧貪圖諸葛家的財產,在送元崇回鄉時與同謀把元崇推到水裏淹死,瓜分掉諸葛元崇的錢財。元崇的母親陳氏夢到元崇回來了。並敘述了父親的死以及自己被害的全部經過,屍骸順水漂流,怨恨無比,和母親分別已經一年,現又被害死在外地,含悲飲恨,又向誰去述說呢。長呼短歎不能自禁。又說,因走得匆忙急迫所以疲勞極了,就躺在窗下的床上,把頭枕在窗台上。告訴母親說:“您明天看一下我睡覺的地方,就知道我說的是事實。”陳氏悲痛驚醒,點著火照著兒子睡過的地方,被水浸濕的地方好象人的形狀,於是全家號哭,就象發喪一樣。當時徐森之剛剛任職交州,徐道立為長史,道立是陳氏表姐的兒子,就向他詳細說了所做的夢,托付二徐察驗此事。徐道立遇到了諸葛覆的喪船,對照其父子死亡的時間,與鬼說的完全相同。就逮捕了行凶的兩個人,二人都認了罪,依照法律把他們殺了。後又差人護送死了的諸葛覆的靈柩回揚都。

呂慶祖
呂慶祖

宋永康人呂慶祖,家甚殷富,常使一奴名教子守視墅舍。慶祖自往案行,忽為人所殺。族弟無期,先貸舉慶祖錢,鹹謂為害。無期便齋酒脯至柩所而祝曰:“君荼酷如此,乃謂是我,魂而有靈,使知其全。”既還,至三更,見慶祖來雲:“近履行,見奴教子畦疇不理,許當痛治。奴遂以斧砍我背,將帽塞口,因得齧奴三指,悉皆破醉。便取刀刺我頸,曳著後門。初見殺時,從行人亦在其中,而不同,執罪之失也。奴今欲叛,我已釘其頭著壁。”言卒而遂滅。無期具以告其父母,潛視奴所住壁,果有一把發,以竹釘之。又看其指,並見傷破,錄奴詰驗,承伏。又問汝既反逆,何以不叛,奴曰:“頭如被擊,欲逃不得,諸同見者事相符。即焚教子,並其二息。(出《還冤記》)
宋朝永康人呂慶祖,家產很富,平時派一名叫教子的奴仆看守家園,慶祖自顧辦自己的事,有一天忽然被人殺害。同族中有個弟弟名叫無期,以前曾向慶祖借過錢。大家都說慶祖是被無期殺害的。無期便拿著酒菜到慶祖的靈柩前禱告說:“你遭到這樣慘死,都說是我幹的,請你魂魄顯靈,讓別人知道誰是凶手。”回來後,到了三更天,看見慶祖來說:“近日察看家園,見我的仆人教子不整理田舍,我就說要狠狠地懲罰他,他就用斧子砍我的後背,並用帽子堵我的嘴,我趁機咬住他的三個手指,都被我咬碎了。他又拿刀刺我的脖頸,拉扯著到了後門。當初我被殺時,其它仆人也有在場的,隻是和他不一樣,他是殺我的主犯。教子現在想要逃跑,我把他的頭釘在牆上。”說完就不見了。無期把這件事全都告訴了慶祖的父母,他們暗中到教子的房裏,看到牆上果有一把頭發,是用竹簽釘上的,又看教子的手指頭,也真的受傷了。抓住這個奴仆審問,他全部認罪了。又問他,你既然反叛了主人,為什麼不逃走呢?教子說:“我的頭好象被人拽住了似的,想要逃卻逃不掉。”大家見人事相符,就殺了教子連同他的兩個孩子。

元徽
元徽

後魏莊帝永安中,北海王顥入洛。莊帝北巡,城陽王徽舍宅為宣中寺,爾朱兆擒莊帝,徽投前洛陽令寇祖仁。祖仁聞爾朱兆購徽,乃斬徽首送兆。兆夢徽曰:“我有金二百斤,馬一百匹,在祖仁家,卿可取之。”兆於是懸祖仁首於高樹,以大石墜其足,鞭棰之,問得金及馬。而祖仁死,時以為禍報。(出《廣古今五行記》,明抄本作出《伽籃記》及《還冤記》)
後魏莊帝永安年間,北海王元顥攻入洛陽,魏莊帝向北逃走,城陽王元徽獻出自己的宅園作宣中寺,隨著皇帝出逃。後來爾朱兆活捉了莊帝,元徽隻好投奔前洛陽縣令寇祖仁。寇祖仁聽說爾朱兆懸賞提拿元徽,就殺了元徽把首級送給爾朱兆。爾朱兆夢到元徽說:“我有白銀二百斤,一百匹馬,現在寇祖仁家,你可以去取來。”爾朱兆就把寇祖仁的頭吊在大樹上,用大石頭墜著他的腳,用鞭子打他,問他白銀和馬都放在哪裏了。就這樣寇祖仁被活活打死,當時人們都認為這是作惡的報應。

李義琰
李義琰

唐隴西李義琰,貞觀年中,為華州縣尉。此縣忽失一人,莫知所在,其父兄疑一仇家所害,詣縣陳情。義琰案之,不能得決,夜中執燭,委細窮問。至夜,義琰據案俛首,不覺死人即在,猶帶被傷之狀,雲:“某乙打殺,置於某所井中,公可早驗,不然,恐被移向他處,不可尋覓。”義琰即親往,果如所陳,而仇家始具款伏。當聞見者,莫不驚歎。(出《法苑珠林》)
唐朝隴西有個叫李義琰的人,在太宗貞觀年間,任華州縣尉。華州縣忽然失掉一個人,沒有人能知道他到那裏去了。這家的父親和兄長都懷疑是與他們家有仇的人家害的,就把情況向縣衙報告了。義琰接受了這個案子,但不能做出決斷。夜間點上燈燭,細細的追問。到了深夜低頭伏在桌子上,不知不覺看見死人來了,好象還帶著被打傷的樣子,那人說:“我是被某人打死的。又把我扔到一個井裏,您應該早去驗證,不這樣的話,恐怕被移到別的地方,以後就不好找了。”義琰聽了他的話後立刻親自前往巡視,真的象鬼在夢中所說的那樣。這時,那個和死人有仇的人家才認罪伏法。當時聽到這件事的人沒有一個不驚歎的。

岐州寺主
岐州寺主

唐貞觀十三年,岐州城內有寺主,共都維那為隙,遂殺都維那,解為十二段,置於廁中。寺僧不見都維那久,遂告別駕楊安共來驗檢,都無蹤跡。別駕欲出,諸僧送別駕,見寺主左臂上袈裟,忽有些鮮血。別駕勘問,雲:“當殺之夜,不著袈裟,有其鮮血,是諸佛菩薩所為。”竟伏誅。(出《廣古今五行記》)
唐朝貞觀十三年,岐州城裏有個寺主,同都維那不和,於是就殺了都維那,屍體肢解為十二塊,扔到廁所裏。寺內的眾僧很長時間沒有看到都維那了。就告訴了其衙裏的別駕楊安共來驗查,但沒有發現什麼蛛絲馬跡。楊安共要走,眾僧都來送他,這時忽然發現寺主左臂的袈裟上,有些血跡,楊安共就追問他,寺主說:“都維那被殺那天晚上,我沒有穿袈裟,有他的鮮血,恐怕是諸位神佛和菩薩顯靈的結果。”最後寺主伏法被殺了。

館陶主簿
館陶主簿

唐冀州館陶縣主簿姓周,忘其名字。顯慶中,奉使於臨渝關牙市。當去之時,佐使等二人從往,周將錢帛稍多,二人乃以土囊壓而殺之。所有錢帛,鹹盜將去,唯有隨身衣服充斂。至歲暮,妻夢,具說被殺之狀,兼言所盜財物之處。妻乃依此訴官。官司案辨,具得實狀,錢帛並獲,二人皆坐處死。相州智力寺僧慧永雲,嚐親見明庭觀道士劉仁寬說之。(出《法苑珠林》)
唐朝冀州館陶縣的主簿姓周,忘記他叫什麼名字了。高宗顯慶年間,他奉命到臨渝關牙市辦事。當他去的時候,有兩個助手跟從他去。周主簿帶的錢財稍多些,兩個人見錢生惡心,就用土袋子把主簿壓死,所帶的錢財全部被盜走,隻剩下了隨身穿的衣服而被埋葬。到了年底,主簿的妻子做了個夢,主簿向她說了被害的全部經過,又提到了被盜去的財物現在藏的地方。周的妻子憑這夢中的情景報告官府。官府立案分析審理,得到了全部實情,並起出了被盜去的錢財,那兩個人都因犯法而被處死。相州智力寺的和尚慧永說,他曾親眼見到明庭觀道士劉仁寬說這件事。

僧曇暢
僧曇暢

唐乾封年中,京西明寺僧曇暢,將一奴二騾向岐州棱法師處聽講。道逢一人,著衲帽弊衣,掐數珠,自雲賢者五戒,講。夜至馬嵬店宿,五戒禮佛誦經,半夜不歇,暢以為精進一練。至四更,即共同發,去店十餘裏,忽袖中出兩刃刀子,刺殺暢,其奴下馬入草走,其五戒騎騾驅馱即去。主人未曉,夢暢告雲:“昨夜五戒殺貧道。”須臾奴走到,告之如夢。時同宿三衛子,披持弓箭,乘馬趁四十餘裏,以弓箭擬之,即下騾乞死。縛送縣,決殺之。(出《朝野僉載》)
唐高宗乾封年間,京城西明寺的和尚曇暢,帶著一個仆人兩匹騾子去岐州棱法師處聽講。途中遇上個人,穿戴著破舊的衣帽,手中掐著念珠,自己說是賢德的人,叫五戒,晚上到馬嵬店住宿。五戒拜佛念經至半夜不停。曇暢以為五戒精練到如此地步。四更天,就一齊出發。離開旅店十多裏,五戒忽然從袖子裏拔出一把兩刃刀刺殺曇暢,那奴仆跳下馬鑽進草地跑了。五戒騎著馬馱著東西也立刻離開了。店主人還沒有醒,夢見曇暢告訴說:“昨夜五戒殺我。”不一會,奴仆跑到,告訴店主,就象夢中的情形一樣。當時同時住宿的三衛子,帶著弓箭,騎著馬追趕了四十多裏,用弓箭逼住他,五戒立刻下馬乞求饒命。就捆綁著送到縣裏殺了他。

午橋民
午橋民

唐衛州司馬杜某嚐為洛陽尉,知捕寇。時洛陽城南午橋,有人家失火,七人皆焚死。杜某坐廳事,忽有一人為門者所執,狼狽至前。問其故,門者曰:“此人適來,若大驚恐狀,再馳入縣門,複馳出,故執之。”其人曰:“某即殺午橋人家之賊也,故來歸命。嚐為伴五人,同劫其家,得財物數百千,恐事泄,則殺其人,焚其室,如自焚死者,故得人不疑。將財至城,舍於道德裏,與其伴欲出外,輒坎軻不能去。今日出道德坊南行,忽見空中有火六七團,大者如瓠,小者如杯,遮其前,不得南出。因北走,有小火直入心中,爇其心腑,痛熱發狂。因為諸火遮繞,驅之令入縣門,及入則不見火,心中火亦盡。於是出門,火又盡在空中,遮不令出,自知不免,故備言之。由是命盡取其黨及財物,於府殺之。(出《紀聞》)
唐朝衛州司馬姓杜曾任洛陽縣尉,主管捕捉盜賊。當時洛陽城南的午橋,有一家失了火,這家的七口人都燒死了。杜縣衛正在辦公,忽然看見有一個人被門衛抓住,樣子非常狼狽來到麵前。杜縣尉問是什麼緣故。門衛報告說:“這個人才來的時候,好象受很大的驚恐的樣子,再次跑進縣衙門,又很快地跑出去,所以我就把他捉住了。”那個人說:“我就是殺午橋人家的壞人,所以來自首。”原來同夥的有五個人,一同搶劫了那家人家,搶得財物有幾百千錢,恐怕事情被人發現,就殺了他們全家人,放火燒了房子,好象自己燒死的,好叫別人不生疑。把錢財送到城內的道德裏藏起來,和同夥想要逃到外地,但道路不平坷坷絆絆不能走,今天從道德裏往南逃,忽然看見天上有六七團火,大的象葫蘆,小的象酒杯,遮擋在他們前麵,不能南逃,因此又往北跑,又有小火團直進入心中,燒到心腹,又痛又熱發了狂,又因好些火團遮饒著他,驅趕著他讓他進縣衙門,等到進了縣門就看不見火了,心中的火也沒有了,於是又跑出衙門,那些火團又全在空中,遮攔著不讓他跑出,他自知不能幸免,所以才全部招認供出了。由此杜縣尉命人全部抓獲其同夥並繳獲了全部財物,在縣衙把他們殺了。

盧叔敏
盧叔敏

唐盧叔敏,居緱氏縣,即故太傅文貞公崔祐甫之表侄。時祐甫初拜相,有書與盧生,令應明經舉。生遂自緱氏赴京,行李貧困,有驢,兩頭叉袋,一奴才十餘歲而已。初發縣,有一紫衣人,擎小襆,與生同行,雲:“送書狀至城。”辭氣甚謹。生以僮仆小,甚利其作侶,扶接鞍乘。每到店,必分以茶酒,紫衣者亦甚知愧。至鄂嶺,早發十餘裏,天才明,紫衣人與小奴驅驢在後。忽聞奴叫呼聲,雲:“被紫衣毆擊。”生曰:“奴有過但言,必為科決,何得便自打也。”言訖,已見紫衣人懷中抽刀,刺奴洞腸流血。生乃驚走,初尚乘驢,行數十步,見紫衣人趁在後,棄驢並靴,馳十數步,紫衣逐及,以刀刺倒,與奴同死於嶺上。時緱氏尉鄭楚相,與生中外兄弟。晨起,於廳中忽困睡,夢生被發,血汙麵目,謂尉曰:“某已被賊殺矣。”因問其由,曰:“某枉死,然此賊今捉未得。”乃牽白牛一頭來,跛左腳,曰:“兄但記此牛,明年八月一日平明,賊從河中府,與同黨買牛來,於此過,入西郭門,最後驅此者即是。”鄭君驚覺,遂言於同僚。至明日,府牒令捉賊,方知盧生已為賊所殺。於書帙中得崔相手劄,河南尹捕捉甚急,都無蹤跡。至明年七月末,鄭君與縣宰計議,至其日五更,潛布弓矢手力於西郭門外,鄭君領徒自往,伏於路側。至日初出,果有人驅牛自西來者。後白牛跛腳,行遲,不及其隊,有一人驅之,其牛乃鄭君夢中所見盧生牽者,遂擒掩之,並同黨六七盡得。驅跛牛者,乃殺盧生賊也,問之悉伏,雲:“此郎君於某有恩,某見其囊中書,謂是綾絹,遂劫殺之。及開之,知非也,唯得絹兩疋耳。自此以來,常仿佛見此郎君在側,如未露,尚欲歸死,已就執,豈敢隱諱手!”因具言其始末,與其徒皆死於市。(出《逸史》)
唐朝的盧叔敏,住在緱氏縣,就是已故的太傅文貞公崔祐甫的表侄。當時祐甫剛當上宰相,有信給盧生,讓他進京考舉人。盧生就從緱氏縣奔赴京城。他的行李很少,有一頭驢,馱著兩個布袋。有一個才十多歲的小書僮。剛從縣城出發,有一個穿紫色衣服的人拿著個小包袱,與盧生同行。自己說是送狀子進京城,言談舉目很謹慎,盧生因為奴仆太小,很願意和他作伴,那人也幫盧生扶鞍解蹬,一路上幫了不少忙。每次到了旅店,盧生一定要分些茶酒給他吃,那紫衣人也很領情。到鄂嶺,起早走出十多裏,天才亮。紫衣和小童仆趕著驢在後麵走。急然聽到後麵有呼叫聲。小童說紫衣人打了他。盧生說:“小奴有什麼過錯隻管說,我一定要教訓他,你何必隨便親自打他呢?”說完,隻見紫衣人從懷裏抽出刀,刺破了小童的肚子,腸子和血都流出來。盧生害怕逃跑,開始還騎著驢,跑了十多步,發現紫衣人在後麵緊追,慌忙丟掉了驢和鞋,又跑了十多步,紫衣人追上來,用刀把他刺倒,和小童仆一塊兒死在嶺上。那時緱氏縣的縣尉鄭楚相,和盧生是表兄弟。這天早晨起來,在廳堂中忽然困倦睡著了,夢到盧生披散著頭發,滿臉是血,對縣尉說:“我已經被賊人殺了。”縣尉因此詢問詳情。盧生說:“我死得太冤枉了,但是這個賊人現在還沒有抓到。”說著就牽了一頭白牛,這牛跛著左腿。盧生說:“表兄要記住這條牛,明年八月一日天亮時,賊人要從河中府與他的同夥賣牛來,從這裏經過,進西城門,最後麵那個趕著這條牛的人就是殺我的人。”鄭縣尉驚醒,於是說給同僚們聽,第二天,州府通牒下令捉拿賊人,才知道盧生真的被賊人殺害了。在書袋裏找到了崔宰相的一封信。河南府尹下令捕捉凶犯很急迫,但是一點蹤影也沒有。到了第二年七月末,鄭縣尉同縣宰商量,直到快天亮,在西城城門外埋伏下弓箭手,鄭縣尉親自領了些人,埋伏在路邊,直到太陽剛剛出來,果然有一些從西邊趕著牛來的人,後麵有一條白牛跛著腿,走得慢,趕不上大隊,有一個人趕著它。這頭牛就是鄭楚相在夢中牽著的那頭,於是就抓獲了那人,還有同夥的六七個人也全都抓到了,趕著跛牛的人,就是殺盧生的賊人。審問後他全部供認。又說:“這位先生對我有恩,但我把他口袋裏的書,錯誤的認為是綢緞,於是劫殺了他,等我打開那些布袋,才知不是綢緞,隻得到兩匹綢布罷了。從那時起到現在,經常仿佛看見這個年輕人在我的身旁,這件事如果不泄露,我都要去死,現在已經被捉到了,還敢隱瞞嗎?”他就說出了事情的全部經過,最後和同夥的那些人一同死在刑場。

鄭生
鄭生

唐滎陽鄭生,善騎射,以勇悍趫捷聞,家於鞏雒之郊。嚐一日乘醉,手弓腰矢,馳捷馬,獨驅田野間,去其居且數十裏。會天暮,大風雨,生庇於大木下。久之,得雨霽,已夕矣,迷失道,縱馬行,見道旁有門宇,乃神廟也。生以馬係門外,將止屋中,忽栗然心動,即匿身東廡下,聞廟左空舍中窣窣然,生疑其鬼,因引弓震弦以伺之。俄見一丈夫,身長衣短,後卓衣負囊仗劍自空舍中出,既而倚劍揚言曰:“我盜也,爾豈非盜乎?”鄭生曰:“吾家於鞏雒之郊,向者獨驅田間,適遇大風雨,迷而失道,故匿身於此。”仗劍者曰:“子既不為盜,得無害我之心乎?且我遁去,道必經東廡下,願解弓弦以授我,使我得去,不然,且死於豎子矣。”先是生常別以一弦致袖中,既解弦,投於劍客前,密以袖中弦係弓上。賊既得弦,遂至東廡下,將殺鄭生以滅口。急以矢係弦,賊遂去,因曰:“吾子果智者,某罪固當死矣。”生曰:“我不為害,爾何為疑我?”賊再拜謝。生即去西廡下以避賊。既去,生懼其率徒再來,於是登木自匿。久之,星月始明,忽見一婦人,貌甚冶,自空舍中出,泣於庭。問之,婦人曰:“妾家於村中,為盜見誘至此,且利妾衣裝,遂殺妾空舍中,棄其屍而去,幸君子為雪其冤。”又曰:“今夕當匿於田橫墓,願急逐之,無失。”生諾之,婦人謝而去。及曉,生視之,果見屍。即馳馬至洛,具白於河南尹鄭叔則。尹命吏捕之,果得賊於田橫墓中。(出《宣寶誌》)
唐朝滎陽人鄭生,擅長騎馬射箭,憑勇敢強悍矯健敏捷而聞名,家在洛陽郊區。有一天乘著酒醉,手拿著弓,腰上掛著箭囊,騎一匹快馬,獨自在田野間奔馳,離他家約幾十裏了,天色已晚,又趕上大風雨,沒辦法,鄭生就在大樹下避雨,過了很長時間雨才停,但是天已黑了,迷失了道路,隻好騎著馬隨意走。走不多遠,忽然看見路旁有座門樓。走近才知是座神廟。鄭生把馬拴在廟門外,剛進到屋裏,忽然害怕心跳,立刻藏在東廂房下,聽到廟左邊的空屋子裏有悉悉窣窣的聲音,鄭生心裏懷疑是鬼,就拉起弓,搭上箭等待著,不一會看見一個男人,身體高大但衣服很短,身後背個包袱拿著劍從空屋子裏出來,然後就提著劍大聲說:“我是強盜,你難道也是強盜?”鄭生說:“我家住在洛陽郊外,到這之前因獨自騎馬在田野裏跑,正遇大風驟雨,又迷了路,所以才到這裏藏身。”拿著劍的人說:“你既然不是強盜,難道沒有傷害我的心嗎?且放我逃走,一定要經過東屋廊下,希望你解下弓弦交給我,我才敢放心走。不這樣,我就會死在你這小子手裏。”原來鄭生經常另備一個弓弦在衣袖裏,就解了弓弦,扔到劍客前麵,偷偷地把另一個弓弦係到弓上。賊人已經得到弓弦,就到了東屋下,要殺掉鄭生滅口。鄭生急忙拉弓搭箭,賊人就逃跑了,並說:“你這小子果然聰明,我犯了罪本來該死啊!”鄭生說:“我不害你,你為什麼懷疑我?”賊人多次拜謝,鄭生就躲到西屋來躲避賊人,看見賊人跑了,他又害怕賊人率領同夥再回來,就上到高處藏起來。過了很長時間,月亮出來了,忽然看見一個婦人,長得很漂亮,從空房子裏出來,在院子裏哭,鄭生問她為什麼哭,她說:“我家住在這個村子裏,被強盜引到這裏來,他貪圖我的衣服好,就在空屋子裏把我殺了,扔掉屍體跑了,今有幸遇到公子,希望你為我昭雪申冤。”又說:“那賊人今天晚上應該藏在田橫的墳墓裏,希望你快點追他,不要失掉機會。”鄭生答應了婦人拜謝後走了。等到天亮,鄭生查看,果然看見一具女屍。鄭生立即騎馬到洛陽,把所遇到的情景向河南府尹報告了。府尹命令府吏去捕捉,果然在田橫墓裏抓到了賊人。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太平廣記

太平廣記

作者:李昉、扈蒙、徐鉉等
《太平廣記》正文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