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子牙金台拜將
詩曰:
金台拜將若飛仙,鬥大黃金肘後懸。夢入熊羆方實地,年登耄耋始朝天。延綿周室承先業,樹列齊封啟後賢。福壽兩端人罕及,帝王師相古今傳。
話說子牙見捉了洪錦,料知龍吉公主成功。將洪錦放下丹墀。少時,龍吉公主進相府。子牙欠身謝曰:“今日公主成莫大之功,皆是社稷生民之福。”公主曰:“自下高山,未與丞相成尺寸之功;今日捉了洪錦,但憑丞相發落。”龍吉公主道罷,自回淨室去了。子牙令左右將洪錦推至殿前,問曰:“似你這等逆天行事之輩,何嚐得片甲回去?”命:“推將出去,斬首號令!”有南宮適為監斬,候行刑令下,方欲開刀,隻見一道人忙奔而來,喘息不定,隻叫:“刀下留人!”南宮適看見,不敢動手,急進相府來,稟曰:“啟丞相得知:末將斬洪錦,方欲開刀,有一道人隻叫‘刀下留人’。未敢擅便,請令定奪。”子牙傳:“請。”少時,那道人來至殿前,與子牙打了稽首。子牙曰:“道兄從何處來?”道人曰:“貧道乃月合老人也;因符元仙翁曾言龍吉公主與洪錦有俗世姻緣,曾綰紅絲之約,故貧道特來通報;二則可以保子牙兵度五關,助得一臂之力。子牙公不可違了這件大事。”子牙暗想:“他乃蕊宮仙子,吾怎好將凡間姻緣之事與他講?”乃令鄧嬋玉先去見龍吉公主,就將月合仙翁之言先稟過,方可再議。鄧嬋玉徑進內庭,請公主出淨室議事。公主忙出來,見鄧嬋玉,問曰:“有何事見我?”鄧嬋玉曰:“今有月合仙翁言公主與洪錦有俗世姻緣,曾綰紅絲之約,該有一世夫妻,現在殿前與丞相共議此事,故丞相先著妾身啟過娘娘,然後可以麵議。”公主曰:“吾因在瑤池犯了清規,特貶我下凡,不得複歸瑤池與吾母子重逢。今下山來,豈得又多此一番俗孽耶。”鄧嬋玉不敢作聲。少時,月合仙翁同子牙至後廳。龍吉公主見仙翁稽首。仙翁曰:“今日公主已歸正道,今貶下凡間者,正要了此一段俗緣,自然反本歸元耳。況今子牙拜將在邇,那時兵度五關,公主該與洪錦建不世之勳,垂名竹帛。候功成之日,瑤池自有旌旛來迎接公主回宮。此是天數,公主雖欲強為,不可得矣。所以貧道受符元仙翁之命,故不辭勞頓,親自來此,特為公主作伐。不然,洪錦剛赴法行刑,貧道至此,不遲不早,恰逢其時,其冥數可知。公主當依貧道之言,不可誤卻佳期,罪愆更甚,那時悔之晚矣。公主請自三思!”龍吉公主聽了月合仙翁一篇話,不覺長籲一聲:“誰知有此孽冤所係!──既是仙翁掌人間婚姻之牘,我也不能強辭,但憑二位主持。”子牙、仙翁大喜,遂放了洪錦,用藥敷好劍傷。洪錦自出營招回季康人馬,擇吉日與龍吉公主成了姻眷。正是:
天緣月合非容易,自有紅絲牽係來。
話說洪錦與龍吉公主成了姻親,乃紂王三十五年三月初三日。西岐城眾將,打點東征,一應錢糧,俱各停當,隻等子牙上出師表。翌日,武王設聚早朝,王曰:“有奏章出班,無事朝散。”言未畢,有薑丞相捧出師表上殿。武王命接上來。奉禦官將表文開於禦案上。武王從頭看玩:
“進表丞相臣薑尚。臣聞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作民父母。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災下民,流毒邦國,剝喪元良,賊虐諫輔,狎侮五常,荒怠不敬,沉湎酒色,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官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殘害於萬姓;遣厥先宗廟弗祀:播棄黎老,昵比罪人;惟婦言是用,焚炙忠良,刳剔孕婦;崇信奸回,放黜師保;屏棄典刑,因奴正士;殺妻戮子,惟淫酗是圖,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郊社不修,宗廟不享。商罪貫盈,天人共怒。今天下諸侯大會於孟津,興吊民伐罪之師,救生民於水火,乞大王體上天好生之心,孚四海諸侯之念,思天下黎庶之苦,大奮鷹揚,擇日出師,恭行天罰,則社稷幸甚,臣民幸甚!乞賜詳示施行。謹具表以聞。”武王覽畢,沉吟半晌。王曰:“相父此表,雖說紂王無道,為天下共棄,理當征伐;但昔日先王曾有遺言:‘切不可以臣伐君。’今日之事,天下後世以孤為口實。況孤有辜先王之言,謂之不孝。縱紂王無道,君也。孤若伐之,謂之不忠。孤與相父共守臣節,以俟紂王改過遷善,不亦善乎。”子牙曰:“老臣怎敢有負先王;但天下諸侯布告中外,訴紂王罪狀,不足以君天下,糾合諸侯,大會孟津,昭暢天威,興吊民伐罪之師,觀政於商,前有東伯侯薑文煥、南伯侯鄂順,北伯侯崇黑虎具文書知會,如那一路諸侯不至者,先問其違抗之罪,次伐無道。老臣恐誤國之事,因此上表,請王定奪,願大王裁之。”武王曰:“既是他三路欲伐成湯,聽他等自為。孤與相父坐守本土,以盡臣節;上不失為臣之禮,下可以守先王之命。不亦美乎?”子牙曰:“惟天為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亶聰明,作元後,元後作民父母。今商王受荼毒生民,如坐水火,罪惡貫盈,皇天震怒,命我先王,大勳未集耳。今大王行吊民伐罪之師,正代天以彰天討,救民於水火。如不順上天,厥罪惟均。”隻見上大夫散宜生上前奏曰:“丞相之言乃為國忠謀,大王不可不聽。今天下諸侯大會孟津,大王若不以兵相應,則不足取信於眾人,則眾人不服,必罪我國以助紂為虐。倘移兵加之,那時反不自遺伊戚。況紂王信讒,屢征西土,黎庶遭驚慌之苦,文武有汗馬之勞,今方安寧,又動天下之兵,是禍無已時。以臣愚見,不若依相父之言,統兵大會孟津,與天下諸侯陳兵商郊,觀政於商,俟其自改,則天下生民皆蒙其福,又不失信於諸侯,遺災於西土;上可以盡忠於君,下可以盡孝於先王,可稱萬全之策。乞大王思之。”武王聽得散宜生一番言語,不覺忻悅,乃曰:“大夫之言是也。不知用多少人馬?”宜生奏曰:“大王兵進五關,須當拜丞相為大將軍,付以黃鉞、白旄,總理大權,得專閫外之政,方可便宜行事。”武王曰:“但憑大夫主張;即拜相父為大將軍,得專征伐。”宜生曰:“昔黃帝昔拜風後,須當築台,拜告皇天、後土、山川、河瀆之神,捧轂,推輪,方成拜將之禮。”武王曰:“凡一應事宜,俱是大夫為之。”武王朝散。宜生又至相府恭賀。百官俱各各忻悅。眾門人個個喜歡。宜生次日至相府對子牙說,令南宮適、辛甲往岐山監造將台。當時二人至岐山,揀選木植磚石之物,克日興工。也非一日,將台已完,二將回報子牙,宜生入內庭回武王旨,曰:“臣奉旨監造將台已完,謹擇良辰,於三月十五日,請大王至金台,親拜相父。”武王準旨,侯至日行禮。
且說子牙三月十三日立辛甲為軍政司,先將“斬法紀律牌”掛在帥府,使眾將各宜知悉。辛甲領令,掛出帥府。
掃蕩成湯天寶大元帥薑條約示諭大小眾將知悉:──隻見各款開列於後:
其一
聞鼓不進,聞金不退,舉旗不起,按旗不伏,此為慢軍;犯者斬。
其二
呼名不應,點視不到,違期不至,動乖紀律,此為欺軍;犯者斬。
其三
夜傳刁鬥,怠而不報,更籌違度,聲號不明,此為懈軍;犯者斬。
其四
多出怨言,毀謗主將,不聽約束,梗教難治,此為橫軍;犯者斬。
其五
揚聲笑語,蔑視禁約,曉詈軍門,此為輕軍;犯者斬。
其六
所用兵器,克削錢糧,致使弓弩絕弦,箭無羽鏃,劍戟不利,旗幟凋敝,此為貪軍;犯者斬。
其七
謠言詭語,造捏鬼神,假托夢寐,大肆邪說,鼓惑將士,此為妖軍;犯者斬。
其八
奸舌利齒,妄為是非,調撥士卒,互相爭鬥,致亂行伍,此為刁軍;犯者斬。
其九
所到之地,淩侮百姓,逼淫婦女,此為奸軍;犯者斬。
其十
竊人財物,以為己利,奪人首級,以為己功,此為盜軍;犯者斬。
其十一
軍中聚眾議事,近帳私探信音,此為探軍;犯者斬。
其十二
或聞所謀,及聞號令,漏泄於外,使敵人知之,此為背軍;犯者斬。
其十三
調用之際,結舌不應,低眉俛首,麵有難色,此為怯軍;犯者斬。
其十四
出越赴伍,攙前亂後,言語喧嘩,不遵禁約,此為亂軍;犯者斬。
其十五
托傷詐病,以避征進,捏故假死,因而逃脫,此為奸軍;犯者斬。
其十六
主掌錢糧,給賞之時,阿私所親,使士卒結怨,此為弊軍;犯者斬。
其十七
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為誤軍;犯者斬。
話說子牙將“斬法牌”掛於帥府,眾將觀之,無不敬謹。
且說宜生至十四日,入內庭見武王,曰:“請大王明日清晨至相府,請丞相登壇。”武王曰:“拜將之道,如何行禮?”宜生曰:“大王如黃帝拜風後,方成拜將之禮。”武王曰:“卿言正合孤意。”次日乃三月十五日吉辰,武王帶領合朝文武齊至相府前。隻聽裏麵樂聲響過三番,軍政司令門官:“放炮開門。”隻見三聲炮響,相府門開。宜生引道,武王隨後,至銀安殿。軍政司忙稟請元帥升殿:“有千歲親來拜請元帥登輦。”子牙忙從麵道服而出。武王乃欠身言曰:“請元帥登輦。”子牙慌忙謝過,同武王分左右並行至大門。武王欠身打一躬。兩邊扶子牙上輦。宜生請武王親扶鳳尾,連推三步。後人有詩讚子牙末年叨此榮寵,詩曰:
周主今朝列將台,風雲龍虎四門開。香生滿道衣冠引,紫氣當天禦仗來。統領貔貅添瑞彩,安排士馬盡崔嵬。磻溪今日人龍出,八百開基說異才。
話說子牙排儀仗出城,隻見前麵七十裏俱是大紅旗,直擺到西岐山。西岐百姓,扶老攜幼,俱來觀看。子牙至岐山,將近將台邊,有一座牌坊上,有一幅對聯:
“三千社稷歸周主,一派華夷屬武王。”
話說眾將分道而行。武王至將台邊一看,隻見將台高聳,甚是嵬峨軒昂。怎見得,但見:
台高三丈,象按三才。闊二十四丈,按二十四氣。台有三層:第一層台中立二十五人,各穿黃衣,手持黃旗,按中央戊己土;東邊立二十五人,各穿青衣,手持青旗,按東方甲乙木;西邊立二十五人,各穿白衣,手持白旗,按西方庚辛金;南邊立二十五人,各穿紅衣,手持紅旗,按南方丙丁火;北方立二十五人,各穿皂衣,手持皂旗,按北方壬癸水。第二層是三百六十五人,手各執大紅旗三百六十五麵,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第三層立七十二員牙將,各執劍、戟、抓、錘,按七十二候。三層之中,各有祭器、祝文。自一層之下,兩邊儀仗,雁翅排列。真是衣冠整肅,劍戟森嚴,從古無兩。
隻見散宜生至鸞輿前,請武王出輿。武王忙下輿。宜生曰:“大王可至元帥前,請元帥下輦。”武王行至輦前,欠身曰:“請元帥下輦。”子牙忙命中軍扶下輦來。宜生引導子牙至台邊。散宜生讚禮曰:“請元帥麵南背北。”散宜生開讀祝文:
“維大周十有三年,孟春丁卯,朔丙子,西周武王姬發遣上大夫散宜生敢昭告於五嶽,四瀆,名山大川之神曰:嗚呼!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撫綏眾庶,克底於道。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災下民,惟婦言是用,昏棄厥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俾暴虐於百姓,以奸宄於商邑。今發夙夜祗懼,若不順天,厥罪惟均。謹擇今日,特拜薑尚為大將軍,恭行天討,伐罪吊民,永清四海。所賴神祇相我眾士,以克厥勳。伏惟尚饗!”話說散宜生讀罷祝文,有周公旦引子牙上第二層台。周公旦讚禮曰:“請元帥麵東背西。”周公旦開讀祝文:
“維大周十有三年,孟春丁卯,上朔丙子,西周武王姬發遣周公旦敢昭告日,月,星辰,風伯,雨師,曆代聖帝明王之神曰:嗚呼!天有顯道,厥類惟彰。今商王受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祗,遺厥先宗廟弗祀,沉湎酒色,淫酗肆虐;惟宮室台榭是崇,焚炙忠良,刳剔孕婦,以殘害於下民,犧牲粢盛,既於凶盜,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懲其侮。皇天震怒,命發誅之。發曷敢有越厥誌。自思:欲濟斯民,匪才不克。今特拜薑尚為大將軍,取彼凶殘,殺伐用張。仰賴神祇翊衛啟迪,吐納風雲,噓咈變化,拯救下民,恭行天罰,克定厥勳,於湯有光。伏惟尚饗!”周公旦讀罷祝文。有召公奭引子牙上第三層台。毛公遂捧武王所賜黃鉞、白旄,祝曰:“自今以後,奉天征討,罰此獨夫,為生民除害,為天下造福,元戎往勖之哉!”子牙跪受黃鉞、白旄,乃令左右執捧。禮官讚禮曰:“請元戎麵北,拜受龍章鳳篆。”子牙跪拜。左右歌“中和”之曲,奏“八音”之章,樂聲嘹喨,動徹上下。召公奭開讀祝文:
“維大周十有三年,孟春丁卯,上朔丙子,西岐武王姬發敢昭告昊天上帝,後土神祇曰:“嗚呼!天矜於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絕於天,結怨於民,斮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作威殺戮,毒痡四海,崇信奸回,放黜師保,屏棄典刑,因奴正士,郊社不修,宗廟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無辜籲天,上帝弗順,祝降時喪。臣發曷敢有越厥誌,祗承上帝,以遏亂略,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惟我先王,為國求賢,乃聘請薑尚以助發;今特拜為大將軍,大會孟津,以彰天討,取彼獨夫,永靖四海。所賴有神,尚克相予,以濟兆民,無作神羞;克成厥勳,誕膺天命,以撫方夏。懇祈照臨,永光西土。神其鑒茲。伏惟尚饗!”召公奭讀罷祝文,子牙居中而立。軍政司上台,啟元帥:“發鼓豎旗。”兩邊鼓響,拽起寶纛旗來。軍政司請元帥戴護頂之寶。軍政官用紅漆端盤,棒上一頂金盔來。怎見得:
黃鄧鄧,耀水鏡;玲瓏花,巧樣稱。豎三叉,攢四鳳。六瓣六楞紫金盔,纓絡翻,朱砂迸。珊瑚碧玉周圍遶,瑪瑙珍珠前麵釘。
軍政司將盔捧與子牙戴上。又傳令:“取袍甲上台。”軍政官高捧袍鎧,獻在台上。怎見得:
龍吞口,獸吞肩。紅似火,赤似煙。老君爐,曾燒煉,千錘打,萬錘顛。綠絨扣,紫絨穿。迸銅錘,扛鐵鞭。鎖子文,甲上懸。披一領,按南方丙丁火,茜草茜,胭脂抹。五彩裝,花千朵,遍金織就大紅袍。係一條四指闊,羊脂玉,瑪瑙廂,琥珀砌,紫金雀舌八寶攢就白玉帶。
話說薑元帥全裝甲冑立於台上。軍政司傳:“取印、劍上台。”軍政官捧劍、印上台,又捧一架,架上有三般令天子、協諸侯之物;內有令天子旗,令天子劍,令天子箭。正見印、劍上台來,有詩為證:
黃金鬥大掌貔貅,殺伐從來神鬼愁。呂望今朝登台後,乾坤一統屬西周。
話說軍政司將印、劍捧至子牙麵前。子牙將印、劍接在手中,高捧過眉。散宜生請武王拜將。武王在台下大拜八拜。武王拜罷,子牙令辛甲把令天子旗將武王請上台來。少時,辛甲執旗大呼曰:“奉元帥將令,請武王上台!”武王隨令旗上了台。子牙傳令:“請開印、劍。”請武王麵南端坐。子牙拜謝畢,跪而奏曰:“老臣聞國不可從外而治,軍不可從中而禦,二心不可以事君,疑誌不可以應敵。臣既受命,尊節鉞之威,豈敢不效駑駘,以報知遇之恩也。”武王曰:“相父今為大將東征,但願早至孟津,會兵速返,孤之幸矣。”子牙謝恩。武王下台,眾將聽候指揮。子牙傳令:“軍政官與眾將得知,俱於三日後在教軍場聽點。今日有三山五嶽眾道兄與我餞別。”辛甲領命,傳與眾將知悉。武王同文武百官俱在金台。
子牙離了將台,往岐山正南而來。有哪吒領諸門人來迎接子牙。隻見甲冑威儀,十分壯麗。來至蘆邊,隻見玉虛門下十二弟子拍手大笑而來,對子牙曰:“相將威儀,自壯行色,子牙真人中之龍也!”子牙欠背打躬曰:“多蒙列位師兄抬舉,今日得握兵權,皆眾師兄之賜也,而薑尚何能哉!”眾仙曰:“隻等掌教聖人來至,吾輩才好奉酒。”話猶未了,隻聽得空中一派笙簧,仙樂齊奏。怎見得,有詩為證:
紫氣空中遶帝都,笙簧嘹喨白雲浮。青鸞丹鳳隨鑾駕,羽扇旛幢傍轆轤。對對金童雲裏現,雙雙玉女佩聲殊。祥光瑞彩多靈異,周室當興應赤符。
話說元始天尊駕臨,諸弟子伏道迎接。子牙俯伏,口稱:“弟子願老爺聖壽無疆!”眾門人引道,酌水焚香,迎鸞接駕。元始天尊上了蘆篷坐下。子牙複拜。元始曰:“薑尚,你四十年積功累行,今為帝王之師,以受人間福祿,不可小視了。你東征滅紂,立功建業,列土分茅,子孫綿遠,國祚延長。貧道今日特來餞你。”命白鶴童子:“取酒來。”斟了半杯;子牙跪接,一飲而盡。元始曰:“此一杯願子成功扶聖主。”又引一杯:“治國定無虞。”又一杯,速速會諸侯。”子牙吃了三杯,又跪下。元始曰:“子又複跪者何說?”子牙曰:“蒙老爺天恩教育,使尚得拜將東征,弟子此行,不知吉凶如何,懇求指示!”天尊曰:“你此去並無他虞,你謹記一偈,自有驗也。偈曰:
界牌關過誅仙陣,穿雲關下受瘟癀。謹防‘達兆光先德’,過了萬仙身體康。”
子牙聞偈,拜謝曰:“弟子敬佩此偈。”元始曰:“我返駕回宮,你眾弟子再為餞別。”群仙送出篷來,隻見仙風一陣,回了鸞駕。
且說眾仙來與子牙奉酒,各飲三杯;南極仙翁也奉子牙餞別酒三杯,俱要起身作辭而去。眾門人見子牙問師尊前去吉凶,金吒忙向文殊廣法天尊問曰:“弟子前去,吉凶如何?”道人曰:“你:
修身一性超山體,何怕無謀進五關。”
哪吒也來問太乙真人曰:“弟子此行,吉凶如何?”真人曰:“你:
汜水關前重道術,方顯蓮花是化身。”
木吒來問普賢真人曰:“弟子領法旨下山,不知歸著如何?”真人曰:“你:
進關全仗吳鉤劍,不負仙傳在九宮。”
韋護也問道行天尊曰:“弟子佐薑師叔至孟津,可有妨礙?”道行天尊曰:“你比眾人不同,豈不知你:
曆代多少修行客,獨你全真第一人!”
雷震子來問雲中子曰:“弟子此去,吉凶如何?”雲中子曰:“你:
兩枚仙杏安天下,可保周家八百年。”
楊戩也問玉鼎真人曰:“弟子此去如何?”真人曰:“你也比別人不同:
修成八九玄中妙,任你縱橫在世間。”
李靖來問燃燈道人曰:“弟子此行,凶吉如何?”道人曰:“你也比別人不同:
肉身成聖超天境,久後靈山護法台。”
黃天化問清虛道德真君曰:“弟子此行,吉凶何如?”道德真君一見黃天化命運不長,麵帶絕氣,低首不語;然而心中不忍,真是可憐。真君複向黃天化言曰:“徒弟,你問前程之事,我有一偈,你可時時在心,謹記依偈而行,庶幾無事。”道人念偈。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