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
魏武帝好養性法,亦解方藥,招引四方之術士,如左元放、華佗之徒,無不畢至。【周日用曰:曹雖好奇而心道異,如何招引方術之人乎?如囚左元放而兼見殺者,若非變化,奚至滅身?故有道者不合親之矣。既要試術,則可乎?】
魏王所集方士名:
上黨王真、隴西封君達、甘陵甘始、魯女生、譙國華佗字符化、東郭延年、唐霅、冷壽光、河南卜式、張貂、薊子訓、汝南費長房、鮮奴辜、魏國軍吏河南趙聖卿、陽城卻儉字孟節、盧江左慈字符放。
右十六人,魏文帝、東阿王、仲長統所說,皆能斷穀不食,分形隱沒,出入不由門戶。左慈能變形,幻人視聽,厭刻鬼魅,皆此類也。《周禮》所謂怪民,《王製》稱挾左道者也。
魏時方士,甘陵甘始,廬江有左慈,陽城有卻儉。始能行氣導引,慈曉房中之術,善辟穀不食,悉號二百歲人。凡如此之徒,武帝皆集之於魏,不使遊散。甘始老而少容,曹子建密問其所行,始言本師姓韓字世雄,嚐與師於南海作金,投數萬斤於海。又取鯉魚一雙,鯉遊行沉浮,有若處淵,其與藥者已熟而食。言此藥去此逾遠萬裏,已不可行,不能得也。
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達,其與養性法,即可仿用。大略雲:“體欲常少,勞無過虛,食去肥濃,節酸鹹,減思慮,損喜怒,除馳逐,慎房室。春夏泄瀉,秋冬閉藏。”詳別篇。武帝行之有效。
文帝《典論》曰:陳思王曹植《辯道論》雲:世有方士,吾王悉招至之:甘陵有甘始,廬江有左慈,陽城有卻儉。始能行氣,儉善辟穀,悉號二百歲人。自王與太子及餘之兄弟,鹹以為調笑,不全信之。然嚐試卻儉辟穀百日,猶與寢處,行步起居自若也。夫人不食七日則死,而儉乃能如是。左慈修房中之術,善可以終命,然非有至情,莫能行也。甘始老而少容,自諸術士,鹹共歸之,王使卻孟節主領諸人。
近魏明帝時,河東有焦生者,裸而不衣,處火不燋,入水不凍。杜恕為太守,親所呼見,皆有實事。【周日用曰:焦孝然邊河居一庵,大雪,庵倒,人已為死,而視之,蒸氣於雪,略無變色。時或析薪惠人而已,故《魏書》雲:“自羲皇以來,一人而已。”】
潁川陳元方、韓元長,時之通才者。所以並信有仙者,其父時所傳聞。河南密縣有成公,其人出行,不知所至,複來還,語其家雲:“我得仙。”因與家人辭訣而去,其步漸高,良久乃沒而不見。至今密縣傳其仙去。二君以信有仙,蓋由此也。【周日用曰:豈惟二子乎?】
桓譚《新論》說方士有董仲君,罪係獄,佯死,臭自陷出,既而複生。
黃帝問天老曰:“天地所生,豈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老曰:“太陽之草,名曰黃精,餌而食之,可以長生。太陰之草,名曰鉤吻,不可食,入口立死。人信鉤吻之殺人,不信黃精之益壽,不亦惑乎?”【周日用曰:草既殺人,仍無益壽者也,若殺人無驗,則益壽不可信矣。】
服食
左元放荒年法:擇大豆粗細調勻,必生熟按之,令有光,煙氣徹豆心內。先不食一日,以冷水頓服訖。其魚肉菜果不得複經口,渴即飲水,慎不可暖飲。初小困,十數日後,體力壯健,不複思食。
鮫法服三升為劑,亦當隨入先食多少增損之。盛豐欲還者煮葵子及脂蘇,服肉羹漸漸飲之,須豆下乃可食。豆未盡而以實物腸塞,則殺人矣。此未試,或可以然。【周日用曰:一說臘塗黏餅,炙餅令熱,即塗之,以意量多少即食之,如常渴即飲冷水,熙熱茶耳。】
《孔子家語》曰:“食水者乃耐寒而苦浮,食土者無心不息,食木者多而不治,食石者肥澤而不老,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絲而蛾,食肉者勇而悍,食氣者神明而壽,食穀者智能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仙傳》曰:“雖食者,百病妖邪之所鍾焉。”
西域有蒲萄酒,積年不敗,彼俗雲:“可十年飲之,醉彌月乃解。”所食逾少,心開逾益,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損焉。
辨方士
漢淮南王謀反被誅,亦雲得道輕舉。【周日用曰:《漢書》雲:淮南自刑,應不然乎?得道輕舉,非虛事也。至今維陽境內,馬跡猶存。且日與成公同處,皆上品真人耳。既談道德,肯圖叛逆之事?況恒行陰旨,好書藝,不善弋獵,《淮南內書》言神仙黃白之術,去反事遠矣。夫古今書傳多黜仙道者,慮帝王公侯廢萬機,而慕其道,故隱而不書,唯老聃不可掩而雲,三百歲後,西遊流沙,不知所雲。庾書雲蜀有女道士謝自然,白日上升,此外曆代史籍未嚐言也。】
鉤弋夫人被殺於雲陽,而言屍解柩空。【周日用曰:史雲夫人被大風拔樹,揚沙揭石,亦不雲屍解柩空。】
文帝《典論》雲:議郎李覃學卻儉穀食茯苓,飲水中不寒,泄痢殆至殞命。軍祭酒弘農董芬學甘始鴟視狼顧,呼吸吐納,為之過差,氣閉不通,良久乃蘇。寺人嚴峻就左慈學補導之術,閹豎真無事於斯,而逐聲若此。
又雲:王仲統雲:甘始、左元放、東郭延年,行容成禦婦人法,並為丞相所錄。間行其術,亦得其驗。降就道士劉景受雲母九子元方,年三百歲,莫之所在。武帝恒禦此藥,亦雲有驗。劉德治淮南王獄,得《枕中鴻寶秘書》,及子向鹹而奇之。信黃白之術可成,謂神仙之道可致,卒亦無驗,乃以罹罪也。【周日用曰:神仙之道,學之匪一朝一夕而可得。黃白者也,仍須有分,升騰者應須有骨,安可偶然而得效也。】
劉根不覺饑渴。或謂能忍盈虛,王仲都當盛夏之月,十壚火炙之不熱;當嚴冬之時,裸之而不寒。恒山君以為性耐寒暑。恒山以無仙道,好奇者為之,前者已述焉。
司馬遷雲:無堯以天下讓許由事。揚雄亦雲:誇大者為之。揚雄又雲:無仙道。桓譚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