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封於商,賜姓子氏。契興於唐、虞、大禹之際,功業著於百姓,百姓以平。
殷契(xiè)的母親名叫簡狄,她是有娀(sōng)氏的女兒,是帝嚳(kù)的第二個妃子。簡狄等三個人去到河裏去洗澡,看見玄鳥掉下一顆蛋,簡狄就撿起來吞了下去,因而懷孕,生下了契。契長大後,輔佐禹治水有功。舜帝於是任命契說:“現在老百姓們不親睦,五倫關係不順,你去擔任司徒,要恭謹地推行五倫教育,要以寬厚為根本。”契被封在商地,賜姓子氏。契興起於唐堯、虞舜、夏禹的時代,在百姓們心中功業昭著,百姓們因此生活安定。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報丁立。報丁卒,子報乙立。報乙卒,子報丙立。報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為成湯。
契去世後,他的兒子昭明繼位。昭明去世後,他的兒子相土繼位。相土去世後,他的兒子昌若繼位。昌若去世後,他的兒子曹圉(yǔ)繼位。曹圉去世後,他的兒子冥繼位。冥去世後,他的兒子振繼位。振去世後,他的兒子微繼位。微去世後,他的兒子報丁繼位。報丁去世後,他的兒子報乙繼位。報乙去世後,兒子報丙繼位。報丙去世後,他的兒子主壬繼位。主壬去世後,他的兒子主癸繼位。主癸去世後,他的兒子天乙繼位。這就是成湯。
成湯,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
成湯,從契到湯,曾經八次遷都。到成湯時才定居於亳,這是為了追隨先王帝嚳,重回故地。成湯為此寫了《帝誥》一書,向帝嚳報告遷都的情況。
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伐之。湯曰:“予有言: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聽,道乃進。君國子民,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湯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罰殛之,無有攸赦。”作湯征。
成湯在夏朝為方伯(一方諸侯之長),有權征討諸侯。葛伯不祭祀鬼神,成湯首先征討他。成湯說:“我說過這樣的話:人從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樣子,從百姓精神麵貌可以知道國家治理狀況。”伊尹說:“英明啊!善言聽得進去,道德才會進步。治理國家,撫育萬民,凡是有德行做好事的人都要任用為朝廷之官。努力吧,努力吧!”成湯對葛伯說:“你們不能敬順天命,我就要重重地懲罰你們,概不寬赦。”於是寫下《湯征》,記載了征葛的情況。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見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或曰,伊尹處士,湯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後肯往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湯舉任以國政。伊尹去湯適夏。既醜有夏,複歸於亳。入自北門,遇女鳩、女房,作女鳩女房。
伊尹名叫阿衡。阿衡想求見成湯而沒有門路,於是就去給有莘氏做隨嫁的臣仆,他背著飯鍋砧板,借著談論烹調滋味的機會向成湯進言,勸說他實行王道。也有人說,伊尹本是個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隱士,成湯曾派人去聘請他,前後去了五趟,他才答應前來跟隨湯,向成湯講述遠古帝王及九類君主的所做的事。成湯於是就任用他管理國政。伊尹曾經離開商湯到夏都那裏,因為看到了夏朝無道的醜惡,所以又回到了商都亳。他從北門進城時,遇見了商湯的賢臣女(rǔ)鳩和女房,於是寫下《女鳩》、《女房》,述說他離開夏朝重回商都時的心情。
湯出,見野張網四麵,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麵,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
成湯外出,看見野外有人四麵張著羅網,張網的人祝禱說:“願從天上來的,從地下來的,從四方來的,都進入我的羅網!”成湯聽了說:“噯,這樣就把禽獸全部捕盡了!”於是叫那人撤去三麵羅網,讓張網的人祝禱說:“想往左邊走的就往左邊走,想向右邊逃的就向右邊逃。不聽從命令的,就進我的羅網吧。”諸侯聽到這件事,都說:“湯真是仁德到極點了,就連禽獸都受到了他的恩惠。”
當是時,夏桀為虐政淫荒,而諸侯昆吾氏為亂。湯乃興師率諸侯,伊尹從湯,湯自把鉞以伐昆吾,遂伐桀。湯曰:“格女眾庶,來,女悉聽朕言。匪台小子敢行舉亂,有夏多罪,予維聞女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眾,女曰:‘我君不恤我眾,舍我嗇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奈何’?夏王率止眾力,率奪夏國。眾有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時喪?予與女皆亡’!夏德若茲,今朕必往。爾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從誓言,予則帑僇女,無有攸赦。”以告令師,作湯誓。於是湯曰:“吾甚武”,號曰武王。
當時,夏桀推行暴政,荒淫無道,諸侯昆吾氏又作亂。商湯於是舉兵率領諸侯征討,由伊尹跟隨著湯。商湯親自握著大斧討伐昆吾,接著又去討伐夏桀。商湯說:“你們這些人,來,都聽我說。不是我敢於興兵作亂,是因為夏桀罪大惡極,我也聽到你們說,夏桀有罪。我懼怕上天,不敢不去征伐。如今夏桀犯下了如此多的的罪行,是上天命令我去來消滅他的。現在你們這些人,都說:‘我們的國君不體恤我們,拋開我們的農事不管,卻要去征伐打仗。’你們還說:‘夏桀有罪,那又能怎麼樣呢?’夏王耗盡了國家民力,竊奪整個國家的資財。夏國的民眾懈怠消極,怨恨不和,他們都說‘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滅亡?我們寧願和你一同滅亡!’夏王的德行已經到這種地步,現在我必須前去征討。希望你們和我一起來奉行上天降下的懲罰,我會重重地獎賞你們。你們不要不信,我絕不會說話不算數。如果你們違抗我的誓言,我就要懲罰你們,概不寬赦!”商湯把這些話告訴傳令長官,寫下了《湯誓》。於是商湯說“我很勇武”,因此號稱武王。
桀敗於有娀之虛,桀奔於鳴條,夏師敗績。湯遂伐三嵕,俘厥寶玉,義伯、仲伯作典寶。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報。於是諸侯畢服,湯乃踐天子位,平定海內。
夏桀在有娀氏舊地被打敗,奔逃到鳴條,夏軍潰敗。商湯於是進攻忠於夏桀的三?,繳獲了他們的寶器珠玉,義伯、仲伯二臣因此寫下了《典寶》,說明這是國家的固定財產。商湯戰勝夏之後,想換掉夏朝的社神,可是社神是遠古共公氏之子句龍,沒有誰比得上他,所以沒有換成,於是寫下《夏社》,說明夏社不可換的道理。伊尹向報告了這次戰績。自此,諸侯都表示臣服,商湯登上天子之位,平定了天下。
湯歸至於泰卷陶,中壘作誥。既絀夏命,還亳,作湯誥:“維三月,王自至於東郊。告諸侯群後:‘毋不有功於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罰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勞於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後稷降播,農殖百穀。三公鹹有功於民,故後有立。昔蚩尤與其大夫作亂百姓,帝乃弗予,有狀。先王言不可不勉。’曰:‘不道,毋之在國,女毋我怨。’”以令諸侯。伊尹作鹹有一德,咎單作明居。
成湯返回途中經過泰卷陶,大臣仲虺(huǐ)作了一篇誥。湯推翻了夏朝,回到國都亳,寫下了《湯誥》:“這年三月,殷王親自到了東郊。告誡各諸侯國君:‘各位不能不為民眾謀立功業,要努力辦好你們的職事。否則,我就對你們嚴加懲辦,那時不要怨我。’又說:‘過去,禹、皋陶常年在外麵操勞,他們為民眾建立了功業,民眾才得以安寧。他們在東邊治理長江,在北邊治理濟水,在西邊治理黃河,在南邊治理淮水,四條重要的河道都被他們治理疏通好,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後稷教導民眾播種耕耘,民眾才知道種植各種莊稼。他們三位都對民眾有功,所以,他們的後代才能夠建立國家。從前蚩尤和他的大臣們擾亂百姓,上天就不保佑他們,這樣的事是真的有過的。先王的教誨,可不能不用來勉勵自己!’又說:‘你們當中如果有誰做出不合道道義的事,那就不允許在國家治理百姓,那時你們也不要怨恨我。’”湯用這些話告誡諸侯。伊尹寫下了《鹹有一德》,說明君臣都應該有純一的品德;咎單寫了《明居》,講的是民眾應該遵守的法則。
湯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會以晝。
商湯於是修改曆法,又改變了服飾的顏色,崇尚白色,在白天舉行了朝會。
湯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湯適長孫也,是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作肆命,作徂後。
商湯逝世之後,太子太丁還沒有即位就去世了,於是就立太丁的弟弟外丙為帝,這就是外丙帝。外丙帝即位三年,逝世後,立外丙的弟弟中壬為帝,這就是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逝世後,伊尹就擁立太丁的兒子太甲為帝。太甲,是成湯的嫡長孫,就是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寫了《伊訓》、《肆命》、《徂後》,陳述了政教法度該做的事請。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
太甲帝臨在位三年,政治不清明,為人暴虐,不遵守湯王的法度,敗壞了道德,於是伊尹把他流放到湯的葬地桐宮。在之後的三年,伊尹代天子處理政務,主持國事,接受諸侯的朝見。
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諸侯鹹歸殷,百姓以寧。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訓三篇,褒帝太甲,稱太宗。
太甲在桐宮住了三年,反思懺悔自己的過錯,重新向善,於是伊尹又迎接太甲帝返回到朝廷,把政權交還給他。太甲帝修行德政,諸侯都來歸服殷商,百姓也因此得以安寧。伊尹對太甲帝很讚賞,就寫了《太甲訓》三篇,用來讚揚太甲帝,稱他為太宗。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時,伊尹卒。既葬伊尹於亳,咎單遂訓伊尹事,作沃丁。
太宗逝世後,他的兒子沃丁繼位。沃丁在位的時候,伊尹去逝了。在亳地安葬了伊尹,於是咎單想用伊尹的事跡訓誡後人,就寫下了《沃丁》。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為帝雍己。殷道衰,諸侯或不至。
沃丁逝世,他的弟弟太庚繼位,這就是太庚帝。太庚逝世,他的兒子小甲即位;小甲帝逝世,弟弟雍已繼位,這就是雍已帝。這個時候,殷朝的國勢已經衰敗,有的諸侯不來朝見了。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為相。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懼,問伊陟。伊陟曰:“臣聞妖不勝德,帝之政其有闕與?帝其修德。”太戊從之,而祥桑枯死而去。伊陟讚言於巫鹹。巫鹹治王家有成,作鹹艾,作太戊。帝太戊讚伊陟於廟,言弗臣,伊陟讓,作原命。殷複興,諸侯歸之,故稱中宗。
雍已逝世後,他的弟弟太戊即位。這就是太戊帝。太戊任用伊陟為相。那時候,國都亳有桑樹和楮樹合生在朝堂上的怪異現象,一夜之間就長得有雙手合抱那麼粗。太戊帝感到很害怕,就去向伊陟詢問。伊陟說:“我曾經聽說,妖異的事物是不能戰勝有德行的人的,會不會是您的執政有什麼紕漏過失呢?希望您還是要修整德行得好。”太戊聽從了伊陟的勸告,因而那怪桑樹就枯死消失了。伊陟向巫鹹讚美述說了這件事。巫鹹治理王室朝政有成效,寫下《鹹艾(yì)》,寫下《太戊》,記載了他治理朝政的功績,頌揚了太戊帝的從諫修德。太戊帝在太廟中讚揚伊陟,說不能像對待其他大臣一樣對待他。伊陟謙讓不從,寫下《原命》,重新解釋太戊之命。就這樣,殷重新興盛,諸侯又來歸服。因此,稱太戊帝為中宗。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遷於隞。河亶甲居相。祖乙遷於邢。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為帝外壬。仲丁書闕不具。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為帝河亶甲。河亶甲時,殷複衰。
中宗逝世後,他的兒子中丁繼位。中丁帝遷都於隞(áo)。河亶(dàn)甲後來定都在相,祖乙又遷都到邢。中丁帝逝世後,他的弟弟外壬即位,這就是外壬帝。《仲丁》曾記載過這些事,但現書已殘佚不存。外壬帝逝世後,他的弟弟河亶甲繼位,這就是河亶甲帝。在河亶甲執政時,殷朝國勢再次衰弱了。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帝祖乙立,殷複興。巫賢任職。
河亶甲逝世後,他的兒子祖乙繼位。祖乙帝即位後,殷又興盛起來。大臣巫鹹被任以重職。
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為帝沃甲。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為帝祖丁。帝祖丁崩,立弟沃甲之子南庚,是為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陽甲,是為帝陽甲。帝陽甲之時,殷衰。
祖乙逝世後,他的兒子祖辛帝即位。祖辛帝逝世後,他的弟弟沃甲即位,這就是沃甲帝。沃甲逝世後,擁立了沃甲之兄祖辛的兒子祖丁即位,這就是祖丁帝。祖丁逝世後,擁立弟弟沃甲的兒子南庚即位,這就是南庚帝。南庚帝逝世後,擁立了祖丁帝的兒子陽甲即位,這就是陽甲帝。陽甲帝在位的時候,殷的國勢衰弱了。
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
自中丁帝以來,廢黜嫡子即位而擁立弟兄及弟兄的兒子,他們的兄弟及其兒子有時為取得王位而互相爭鬥,連續九代都很混亂,於是諸侯都沒有再來朝見。
帝陽甲崩,弟盤庚立,是為帝盤庚。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複居成湯之故居,乃五遷,無定處。殷民谘胥皆怨,不欲徙。盤庚乃告諭諸侯大臣曰:“昔高後成湯與爾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則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湯之政,然後百姓由寧,殷道複興。諸侯來朝,以其遵成湯之德也。
陽甲帝逝世後,他的弟弟盤庚繼位,這就是盤庚帝。盤庚執政時,殷朝已在黃河以北的奄地定都,盤庚渡過黃河,到黃河以南成湯的故居亳定都。至此,這已經是第五次遷都了,一直沒有固定國都。殷朝的民眾一個個都歎息埋怨,不願再次遷徙。盤庚就告諭諸侯和大臣說:“從前偉大的先王成湯和你們的祖輩們一起平定天下,他們的法度和準則應該遵守。如果我們舍棄而不努力推行,那怎麼能夠成就德業呢?”於是才渡過黃河來到南岸,治理修繕亳,遵行並施行成湯的政令。此後百姓們得以安定,殷朝的國勢又一次興盛起來。諸侯也紛紛前來朝見了,這是因為盤庚遵循了成湯的德政的緣故。
帝盤庚崩,弟小辛立,是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複衰。百姓思盤庚,乃作盤庚三篇。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為帝小乙。
盤庚帝逝世後,他的弟弟小辛即位,這就是小辛帝。小辛執政時,殷又衰弱了。百姓們思念盤庚,於是寫下了《盤庚》三篇。小辛帝逝世以後,他的弟弟小乙即位,這就是小乙帝。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複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塚宰,以觀國風。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見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故遂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
小乙帝逝世後,他的兒子武丁即位。武丁帝即位後,想要複興殷朝,但一直沒有合適的大臣來輔佐。武丁三年沒有發布政見,政事由塚宰來決定,自己審慎地觀察國家的風氣。武丁夜裏他夢見見一位聖人,名叫說(yuè)。他按照夢中見到的聖人模樣來觀察群臣百官,沒有一個是夢中人的樣子。於是派百官到民間去四處尋找,終於在傅險找到了說。當時,說是一個服勞役的奴隸,正在傅險修路。官吏把說帶來讓武丁看,武丁說就是這個人。找到說之後,武丁和他交談,發現他果真是位聖賢之人,就舉用他擔任國相,殷國得以太平興盛。因此就用傅險這個地名來作說的姓,成為傅說。
帝武丁祭成湯,明日,有飛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懼。祖己曰:“王勿憂,先修政事。”祖己乃訓王曰:“唯天監下典厥義,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絕其命。民有不若德,不聽罪,天既附命正厥德,乃曰其奈何。鳴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繼,常祀毋禮於棄道。”武丁修政行德,天下鹹驩,殷道複興。
武丁祭祀成湯,第二天,有一隻野雞飛來站上在鼎耳上鳴叫,武丁很害怕。祖己說:“大王不必擔憂,先辦好政事吧。”祖己又訓導武丁說:“上天考察天下的民眾主要是是著看他們是否遵守道義。上天賜給人的壽命有長有短,並不是上天讓有的人短命夭折,而是他們自己中途斷送性命。有的人不遵循道德,不服從判罰,上天已經下命糾正他的德行了,他這才想起來說:‘怎麼辦’。唉,大王您繼承王位,恭敬地對待民眾,他們沒有誰不是上天的子孫,還要經常祭祀,不要禮奉那些背棄道德的事!”武丁修行德政,全國的人民都高興,殷朝的國勢又興盛了。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為德,立其廟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訓。
武丁帝逝世,他的兒子祖庚帝即位。祖己讚賞武丁因為野雞出現的怪異現象而行德政,給他立廟,稱為高宗,於是寫下了《高宗肜(róng)日》和《高宗之訓》。
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為帝甲。帝甲淫亂,殷複衰。
祖庚帝逝世,他的弟弟祖甲即位,這就是甲帝。甲帝淫亂,殷朝再度衰落。
帝甲崩,子帝廩辛立。帝廩辛崩,弟庚丁立,是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複去亳,徙河北。
甲帝逝世後,他的兒子廩辛即位。廩辛逝世,他的弟弟庚丁即位,這就是庚丁帝。庚丁逝世後,他的兒子武乙即位。殷國都離開亳,遷到了黃河以北。
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為革囊,盛血,昂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獵於河渭之閑,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益衰。
武乙帝暴虐無道,製作了一個木偶人,稱它為天神。他跟木偶人下棋賭輸贏,讓旁人替它下子。如果天神沒有贏,就侮辱它。又製作了一個皮革的囊袋,裏麵盛滿血,仰天朝它射箭,稱這是“射天”。武乙到黃河和渭河之間去打獵,天上突然打雷,武乙被震死。他的兒子太丁帝即位。太丁帝逝世後,他的兒子乙即位,乙帝即位時,殷朝更加衰落了。
帝乙長子曰微子啟,啟母賤,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後,辛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
乙帝的長子叫微子啟。啟的母親地位低賤,因而啟沒有資格繼承帝位。乙帝的小兒子叫辛,辛的母親是正王後,因而辛被立為繼承人。乙帝逝世後,辛繼位,這就是辛帝,天下都管他叫“紂”。
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裏之舞,靡靡之樂。厚賦稅以實鹿台之錢,而盈钜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益廣沙丘苑台,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慢於鬼神。大聚樂戲於沙丘,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紂天資聰穎,有口才,行動迅速,耳聰目明;而且氣力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格鬥。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絕臣下的諫勸,他的語言足可以掩飾自己的過錯。他用自己才能在大臣麵前誇耀,憑著聲威到處抬高自己,認為天下所有的人都不如他。他嗜好喝酒,驕奢淫逸,寵愛女人。他特別寵愛妲己,妲己說的話他都聽從。於是他讓樂師涓創作了新的放蕩的樂曲,北裏舞曲,淫靡的歌。他加重賦稅用來充實鹿台錢庫,充盈钜橋糧倉。他多方搜集狗馬和新奇的玩物,填滿了宮室,又大肆擴建沙丘的園林樓台,大量捕捉野獸飛鳥,放置在裏麵。他對鬼神怠慢無禮,招來大批戲樂聚集在沙丘,用酒來做池水,把肉懸掛起來當作樹林,讓男女赤身裸體,在那裏追逐戲鬧,通宵飲酒作樂。
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於是紂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紂。九侯女不喜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鄂侯爭之彊,辨之疾,並脯鄂侯。西伯昌聞之,竊歎。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羑裏。西伯之臣閎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馬以獻紂,紂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獻洛西之地,以請除炮格之刑。紂乃許之,賜弓矢斧鉞,使得征伐,為西伯。而用費中為政。費中善諛,好利,殷人弗親。紂又用惡來。惡來善毀讒,諸侯以此益疏。
百姓們怨恨他,而有的諸侯也背叛了他。於是他就加重刑罰,發明了一種叫做炮格的酷刑。紂任用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個美麗的女兒,獻給了紂,她不喜淫蕩作樂,紂大發雷霆,殺了她,同時把九侯也施以醢(hǎi)刑,剁成肉醬。鄂侯堅決努力規諫,爭辯很激烈,結果鄂侯也遭到脯(fǔ)刑,被製成肉幹。西伯昌聽說了這些事,暗暗歎息。崇侯虎知道後,向紂王進行報告,紂就把西伯囚禁在羑(yǒu)裏。西伯的僚臣閎(hóng)夭等人,找來了美女、珍寶和好馬來獻給紂,紂王才赦免了西伯。西伯出獄之後,向紂進獻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請求他廢除炮格的酷刑。紂答應了他,還賜給他弓箭大斧,讓他能夠征伐其他諸侯,這樣他就成了西部地區的諸侯之長,這就是西伯侯。紂任用費仲管理國家政事。費仲善於阿諛奉承,又貪圖財利,因而殷國民眾都不和紂王親近。紂又任用惡來。惡來善長毀謗進讒,諸侯因此越發疏遠了紂王。
西伯歸,乃陰修德行善,諸侯多叛紂而往歸西伯。西伯滋大,紂由是稍失權重。王子比幹諫,弗聽。商容賢者,百姓愛之,紂廢之。及西伯伐饑國,滅之,紂之臣祖伊聞之而咎周,恐,奔告紂曰:“天既訖我殷命,假人元龜,無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後人,維王淫虐用自絕,故天棄我,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不欲喪,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今王其柰何?”紂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曰:“紂不可諫矣。”西伯既卒,周武王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爾未知天命。”乃複歸。
西伯回到國都,在私下暗暗修德政,行善事,諸侯中有很多人背叛了紂而來歸附西伯。西伯的勢力越來越強大,紂王漸漸喪失了權勢。王子比幹進諫言勸說紂,紂不肯聽。商容是有才德的人,百姓很是敬愛他,紂卻廢黜了他。等到西伯攻打饑國並把它滅掉了,紂的大臣祖伊聽說後怨恨周國,又非常害怕,跑到紂那裏報告說:“上天已經斷絕了我們殷國的壽運了。知吉凶的人用大龜占卜,沒有一點好征兆。並非是先王不護佑我們後人,而是大王您荒淫暴虐,自絕於天,所以上天才拋棄我們,使我們不得安心生活,不揣度了解天意,就不能遵循常法,使得我國的民眾沒有不希望殷國滅亡的,他們說:‘上天為什麼還不顯示威嚴?上天的命令為什麼還不到來?’大王您如今想怎麼辦呢?”紂說:“我生下來不就是有天命護佑嗎?”祖伊回國後,說:“紂已經無法規勸了!”西伯昌死後,周武王率軍東征,到達盟津時,諸侯背叛殷紂前來與武王會師的有八百國。諸侯們都說:“可以討伐紂了!”周武王說:“你們不知道天命。”於是又班師回國了。
紂愈淫亂不止。微子數諫不聽,乃與大師、少師謀,遂去。比幹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乃彊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剖比幹,觀其心。箕子懼,乃詳狂為奴,紂又囚之。殷之大師、少師乃持其祭樂器奔周。周武王於是遂率諸侯伐紂。紂亦發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紂兵敗。紂走入,登鹿台,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斬紂頭,縣之[大]白旗。殺妲己。釋箕子之囚,封比幹之墓,表商容之閭。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祀,令修行盤庚之政。殷民大說。於是周武王為天子。其後世貶帝號,號為王。而封殷後為諸侯,屬周。
紂更加淫亂無止境。微子屢次勸諫,紂都不聽,微子就和太師、少師謀議,離開了殷國。比幹說:“作為臣子,不能不冒死勸諫。”於是極力勸諫紂。紂大怒,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個孔。”於是剖開比幹的胸膛,挖出他的心來看。箕子看到了很害怕,就假裝瘋癲去做了奴隸。紂又把箕子囚禁起來。殷國的太師、少師就拿著祭器、樂器,急急奔逃到周國。周武王,就率領諸侯討伐殷紂。紂也派出了軍隊在牧野進行抵抗周軍。甲子那一天,紂的軍隊被打敗,紂逃跑進城,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寶玉衣,跑到火裏自焚而死。周武王砍下紂的頭,掛在白旗竿上。周武王又處死了妲己,釋放了被囚禁的箕子,修繕了比幹的墳墓,表彰了商容的裏巷。又分封紂的兒子武庚祿父,讓他延續祭祀殷的先人,命令他施行盤庚的德政,殷的民眾非常高興。於是,周武王做了天子。因為殷商後人貶低帝這個稱號,所以稱為王。周武王封殷的後代為諸侯,隸屬於周。
周武王崩,武庚與管叔、蔡叔作亂,成王命周公誅之,而立微子於宋,以續殷後焉。
周武王逝世後,武庚和管叔、蔡叔發動叛亂,周成王命周公旦誅殺他們,而把微子在宋國封為國君,以延續殷代香火。
太史公曰:餘以頌次契之事,自成湯以來,采於書詩。契為子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曰,殷路車為善,而色尚白。
太史公說:我是根據《商頌》來編定契的事跡,從成湯以來,很多史實材料采自《尚書》和《詩經》。契為子姓,他的後代受分封,以國名作姓氏,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曾經說過,殷人乘坐的車最好,那個時代崇尚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