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裴註三國志》 作者:陳壽與裴松之  

魏書·少帝紀

齊王諱芳,字蘭卿。明帝無子,養王及秦王詢;宮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來者。青龍三年,立為齊王。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朔,帝甚病,乃立為皇太子。是日,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後曰皇太後。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宣王輔政。詔曰:“朕以眇身,繼承鴻業,煢煢在疚,靡所控告。大將軍、太尉奉受末命,夾輔朕躬,司徒、司空、塚宰、元輔總率百寮,以寧社稷,其與群卿大夫勉勖乃心,稱朕意焉。諸所興作宮室之役,皆以遺詔罷之。官奴婢六十已上,免為良人。”二月,西域重譯獻火浣布,詔大將軍、太尉臨試以示百寮。
齊王紀,齊王名芳,字蘭卿。明帝無子,撫養了齊王芳和秦王詢;這是宮中的密辛,沒有人知道事件的完整緣由。明帝青龍二年(234),被封為齊王。景初三年(239)正月初一,明帝病重,齊王被冊立為皇太子。這天明帝就去世了,曹芳即位,下令大赦天下,尊皇後為皇太後,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輔佐朝政。少帝下詔說:“我年齡尚小,就繼承先帝的偉業,內心覺得十分孤獨,沒有地方可以訴說。大將軍和太尉受先帝臨終囑托,共同輔佐我管理朝政,司徒、司空、塚宰、元輔等帶領百官,恪盡職守,維持國家的穩定,這些人和朝中文武百官都共同勉勵,很符合我的心意,我很高興。現在正在修建的各種宮殿樓閣,都依照先帝遺命都要停止。宮中婢女年滿六十歲的,都放歸出宮成為普通百姓。”二月,西域邊國通過翻譯進獻火浣布,少帝詔令大將軍、太尉親自試驗給朝中百官看。

丁醜詔曰:“太尉體道正直,盡忠三世,南擒孟達,西破蜀虜,東滅公孫淵,功蓋海內。昔周成建保傅之官,近漢顯宗崇寵鄧禹,所以優隆雋乂,必有尊也。其以太尉為太傅,持節統兵都督諸軍事如故。”三月,以征東將軍滿寵為太尉。夏六月,以遼東東遝縣吏民渡海居齊郡界,以故縱城為新遝縣以居徙民。秋七月,上始親臨朝,聽公卿奏事。八月,大赦。冬十月,以鎮南將軍黃權為車騎將軍。
二月二十一日,少帝下詔說:“太尉躬行正道,行事正直,已在朝中盡忠三代,曾經南征擒獲孟達,西伐大敗蜀軍,東行消滅了公孫淵,功勞威震天下,無人能比。從前周朝設立太傅、太保等官職,稍近的漢朝的顯宗尊崇寵信鄧禹,所以對待才德卓越的人,特別優待信任。現在下令提升太尉為太傅,但持符節統率軍馬監督軍事的官職依然不變。”三月,封征東將軍滿寵為太尉。六月,因為遼東東遝縣的軍民們渡海到齊郡的邊界居住,就下令把原來的縱城改為新遝縣來讓遷居過來的百姓居住。七月,齊王開始親掌朝政,聽取文武百官你的奏章。八月,下令大赦天下。十月,令鎮南將軍黃權為車騎將軍。

十二月,詔曰:“烈祖明皇帝以正月棄背天下,臣子永惟忌日之哀,其複用夏正;雖違先帝通三統之義,斯亦禮製所由變改也。又夏正於數為得天正,其以建寅之月為正始元年正月,以建醜月為後十二月。”
十二月,少帝下詔說:“烈祖明皇帝在正月離世,身為臣子,永遠不會忘記先帝離世之日的哀痛,現在下令重新使用夏曆,以正月為一年第一個月;雖然違背了先帝要通三王之統的旨意,但也是根據禮製來改變的。又因為夏曆正月從天數上是承襲天道,符合自然運轉規律的,所以以夏曆建寅之月即第一個月為正始元年的歲首,以建醜之月及第十二個月為歲末。”

正始元年春二月乙醜,加侍中中書監劉放、侍中中書令孫資為左右光祿大夫。丙戌,以遼東汶、北豐縣民流徙渡海,規齊郡之西安、臨菑、昌國縣界為新汶、南豐縣,以居流民。
正始元年(240)二月十五日,加封侍中中書監劉放、侍中中書令孫資為左右光祿大夫。三月八日,將遼東汶縣、北豐縣的百姓渡海遷徙,又規劃出齊郡的西安、臨菑、昌國縣等部分設立新汶、南豐縣,來讓遷徙的百姓居住。

自去冬十二月至此月不雨。丙寅,詔令獄官亟平冤枉,理出輕微;群公卿士讜言嘉謀,各悉乃心。夏四月,車騎將軍黃權薨。秋七月,詔曰:“易稱損上益下,節以製度,不傷財,不害民。方今百姓不足而禦府多作金銀雜物,將奚以為?今出黃金銀物百五十種,千八百餘斤,銷冶以供軍用”八月,車駕巡省洛陽界秋稼,賜高年力田各有差。
從去年十二月到這個月都沒有下雨。四月十八日,下令讓各地方審理案件的官員們立刻核查冤屈的案件,整理出的案件要好好處理;文武百官們如果有對國家有利的意見,希望都能毫無保留地陳述出來。四月,車騎將軍黃權去世。七月,少帝下詔說:“《易經》中說減少上層公卿的利益就能增加下層百姓的受益,以禮儀製度加以節製,不浪費錢財,也不損害百姓利益。但現在百姓貧困,官府中的雜物都用金銀製造,怎麼能這樣下去呢?現在要從國庫中拿出金銀製成的物品一百五十種,總計一千八百多斤,銷毀重新冶煉來供軍中物資開銷。”八月,文帝巡視洛陽地區的秋季莊稼,給那些年事已高但仍然耕種的百姓不同的賞賜。

二年春二月,帝初通論語,使太常以太牢祭孔子於辟雍,以顏淵配。
正始二年(241)二月,皇帝稍能讀懂《論語》,派掌管宗祀禮儀的太常以豬、牛、羊三牲之禮作為祭品,到太學中祭祀先師孔子,讓顏淵配享祭祀。

夏五月,吳將朱然等圍襄陽之樊城,太傅司馬宣王率眾拒之。六月辛醜,退。己卯,以征東將軍王淩為車騎將軍。冬十二月,南安郡地震。
五月,東吳將軍朱然率兵圍攻襄陽郡的樊城,太傅司馬懿率領軍隊抵抗。六月二十九日,吳軍撤退。閏月七日,任命征東將軍王淩為車騎將軍,十二月,南安郡發生地震。

三年春正月,東平王徽薨。三月,太尉滿寵薨。秋七月甲申,南安郡地震。乙酉,以領軍將軍蔣濟為太尉。冬十二月,魏郡地震。
正始三年(242)正月,東平王曹徽病死。三月,太尉滿寵去世。七月十八日,南安郡地震。十日,任命領軍將軍蔣濟為太尉。十二月,魏郡也發生地震。

四年春正月,帝加元服,賜群臣各有差。夏四月乙卯,立皇後甄氏,大赦。五月朔,日有食之,既。秋七月,詔祀故大司馬曹真、曹休、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太常桓階、司空陳群、太傅鍾繇、車騎將軍張郃、左將軍徐晃、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太尉華歆、司徒王朗、驃騎將軍曹洪、征西將軍夏侯淵、後將軍朱靈、文聘、執金吾臧霸、破虜將軍李典、立義將軍龐德、武猛校尉典韋於太祖廟庭。冬十二月,倭國女王俾彌呼遣使奉獻。
正始四年(243)正月,少帝舉行加冠儀式,對文武百官都有不同程度的賞賜。四月二十四日,立甄氏為皇後,下令大赦天下。五月初一,出現日全食。七月,下詔在太祖曹操廟庭中祭祀已故大司馬曹真、曹休、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太常桓階、司空陳群、太傅鍾繇、車騎將軍張合阝、左將軍徐晃、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太尉華歆、司徒王朗、驃騎將軍曹洪、征西將軍夏侯淵、後將軍朱靈、文聘、執金吾臧霸、破虜將軍李典、立義將軍龐德、武猛校尉典韋等功臣名將。十二月,倭國女王俾彌呼派使者來進獻禮物。

五年春二月,詔大將軍曹爽率眾征蜀。夏四月朔,日有蝕之。五月癸巳,講尚書經通,使太常以太牢祀孔子於辟雍,以顏淵配;賜太傅、大將軍及侍講者各有差。丙午,大將軍曹爽引軍還。秋八月,秦王詢薨。九月,鮮卑內附,置遼東屬國,立昌黎縣以居之。冬十一月癸卯,詔祀故尚書令荀攸於太祖廟庭。己酉,複秦國為京兆郡。十二月,司空崔林薨。
正始五年(244)二月,少帝下令讓大將軍曹爽率兵征討西蜀。四月初一,出現日蝕。五月十八日,少帝理解的《尚書》中的內容,派掌管宗祀禮儀的太常以豬、牛、羊三牲之禮作為祭品,到太學中祭祀先師孔子,讓顏淵配享祭祀;對太傅、大將軍和講論內容的人都給了不同程度的賞賜。二月十一日,大將軍曹爽班師回朝。八月,秦王曹詢去世。九月,鮮卑前來歸順,少帝將他們安置在遼東蜀國,並設立昌黎縣讓他們安居。十一月十二日,少帝下令在太祖廟庭中祭祀已故的尚書令荀攸。十八日,司空崔林去世。

六年春二月丁卯,南安郡地震。丙子,以驃騎將軍趙儼為司空;夏六月,儼薨。八月丁卯,以太常高柔為司空。癸巳,以左光祿大夫劉放為驃騎將軍,右光祿大夫孫資為衛將軍。冬十一月,祫祭太祖廟,始祀前所論佐命臣二十一人。十二月辛亥,詔故司徒王朗所作易傳,令學者得以課試。乙亥,詔曰:“明日大會群臣,其令太傅乘輿上殿。”
正始六年(245)二月十七日,南安郡又發生地震。二十六日,任命驃騎將軍趙儼為司空。六月,趙儼死。八月十九日,任命太常高柔為司空。九月十一日,以左光祿大夫劉放為驃騎將軍,右光祿大夫孫資為衛將軍。十一月,在太祖廟合祭先祖先帝,並一起祭祀了之前輔佐朝政的大臣共二十一位。十二月五日,下令用已故的司徒王朗所著的《易傳》作為學館裏授課的內容,方便天下讀書人根據這個來考核。二十九日,又下達詔令:“明天太子會在朝堂麵見群臣,特許太傅可以乘坐輦轎上殿。”

七年春二月,幽州刺史毌丘儉討高句驪,夏五月,討濊貊,皆破之。韓那奚等數十國各率種落降。秋八月戊申,詔曰:“屬到巿觀見所斥賣官奴婢,年皆七十,或癃疾殘病,所謂天民之窮者也。且官以其力竭而複鬻之,進退無謂,其悉遣為良民。若有不能自存者,郡縣振給之。”
正始七年(246)二月,幽州刺史毌丘征討高句驪,五月,又去討伐濊貊,都大獲全勝。韓那奚等數十個外國都紛紛帶領族人投降。八月六日,少帝又下詔說:“我派人到市場上觀察,發現那些被府邸辭退而出賣自己的奴婢,年齡都已經到了七十歲,有的甚至病弱殘疾,這就是普通人裏的貧窮者啊。但官府卻因為她們年老力弱又將它們賣掉,讓她們沒有可以依靠的,應該把她們都歸為良民。如果有無法養活自己的,各地郡縣官府應該賑濟她們。”

己酉,詔曰:“吾乃當以十九日親祠,而昨出已見治道,得雨當複更治,徒棄功夫。每念百姓力少役多,夙夜存心。道路但當期於通利,聞乃撾捶老小,務崇脩飾,疲困流離,以至哀歎,吾豈安乘此而行,致馨德於宗廟邪?自今已後,明申敕之。”冬十二月,講禮記通,使太常以太牢祀孔子於辟雍,以顏淵配。
七日,天子下詔說:“我本來決定在十九日這天前往宗廟祭祀,但昨天出去發現已經有人在修整道路,要是遇上下雨還有再整改,隻不過是拜拜浪費了勞力時間。我每次想到百姓勞力很少但各種稅役又很繁重,就早晚憂心不寧。道路隻要能按時修整通行即可,但我又聽說為了修路已經逼迫百姓們勞作不息,追求奢華的裝飾,使百姓疲憊不堪流離四處,以至於民怨沸騰,我又怎麼能安心地坐在轎輦上通過這條路呢,一路到先祖們的麵前去展示自己的德行與孝順呢?從現在開始,明白下令要改變這樣的做法。”十二月,皇上理解了《禮記》中的內容,派掌管宗祀禮儀的太常以豬、牛、羊三牲之禮作為祭品,到太學中祭祀先師孔子,讓顏淵配享祭祀。

八年春二月朔,日有蝕之。夏五月,分河東之汾北十縣為平陽郡。
八年(247)二月初一,日食。五月,將汾北等十縣從河東郡中劃分出來設置平陽郡。

秋七月,尚書何晏奏曰:“善為國者必先治其身,治其身者慎其所習。所習正則其身正,其身正則不令而行;所習不正則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則雖令不從。是故為人君者,所與遊必擇正人,所觀覽必察正象,放鄭聲而弗聽,遠佞人而弗近,然後邪心不生而正道可弘也。季末闇主,不知損益,斥遠君子,引近小人,忠良疏遠,便辟褻狎,亂生近昵,譬之社鼠;考其昏明,所積以然,故聖賢諄諄以為至慮。舜戒禹曰'鄰哉鄰哉',言慎所近也,周公戒成王曰‘其朋其朋’,言慎所與也。【詩】書雲:‘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可自今以後,禦幸式乾殿及遊豫後園,皆大臣侍從,因從容戲宴,兼省文書,詢謀政事,講論經義,為萬世法。”冬十二月,散騎常侍諫議大夫孔乂奏曰:“禮,天子之宮,有斫礱之製,無朱丹之飾,宜循禮複古。今天下已平,君臣之分明,陛下但當不懈於位,平公正之心,審賞罰以使之。可絕後園習騎乘馬,出必禦輦乘車,天下之福,臣子之願也。”晏、乂鹹因闕以進規諫。
七月,尚書何晏上書說:“善於治理國家的人一定會先修養其身,修養身心的人會慎重選擇所研習的內容。所研習的內容合乎正道那麼身心自然也正,身心正直的人,對待事情不需要下令他自然就能完成;所研習的內容不合乎正道那麼身心自然也不正,身心不正的人,對待事情就算下令了也不會執行的。所以為人君主,一定要選身心都正直的人來交往,選擇符合禮儀製度的內容來觀察學習,不聽像鄭衛之音那樣違背雅樂的音樂,不接近心懷奸詐的小人,這樣就能保證不生出奸邪之心又能保證弘揚正道了。朝代末期那些昏庸不明的君主,不了解是非黑白,遠離品行良好的君子,親近心術不正的小人,疏遠忠臣良將,親近寵信那些諂媚奉上的小人,與他們太過親近就容易導致災亂發生,就好像老鼠一樣;考察這些昏昧賢明,都是長時間的積累造成的,所以先賢聖人們都諄諄教誨,常常憂心。堯帝告誡大禹說“鄰哉鄰哉”,意思是說君主與大臣的關係就好像相近的鄰居,要謹慎選擇相近的鄰居,周公告誡成王說:“其朋其朋”,意思是要謹慎選擇交往的人。《詩》裏說“君主一個人有良好品德,天下萬民都能享受到恩澤。從今以後,應當陛下駕臨式乾殿或者到花園中遊玩放鬆的時候,都讓一些大臣隨侍左右,這樣在從容的宴飲遊樂之時,還能查看文書奏章,共同討論決定朝政,或者探討經書中的內容與思想,這才是使得天下長治久安流傳萬世的辦法。”十二月,散騎常侍諫議大夫孔乂上奏說:“按禮製,天子所居的宮殿,有斬斷木頭然後用石頭來磨平的做法,沒有用朱丹紅色等來裝飾的,應該遵循禮製,恢複以前的做法。現在天下已經平定,君與臣地位分明,陛下您應當不要懈怠,懷著公平的心,以嚴格的賞罰製度來治理朝政。應該停止在後園練習乘馬騎射,出入必須有轎輦或禦車隨行,做到這樣,就是天下百姓的福祉,文武百官的願望了。”何晏、孔乂都常常因為君王的過失加以勸諫。

九年春二月,衛將軍中書令孫資,癸巳,驃騎將軍中書監劉放,三月甲午,司徒衛臻,各遜位,以侯就第,位特進。四月,以司空高柔為司徒;光祿大夫徐邈為司空,固辭不受。秋九月,以車騎將軍王淩為司空。冬十月,大風發屋折樹。
正始九年(248)二月,衛將軍中書令孫資,三十日,驃騎將軍中書監劉放,三月二十二日,司徒衛臻,分別辭去自己的職務。少帝下令升任到最高一級官職,讓他們以侯爵的身份退休。四月,升任司空高柔為司徒,光祿大夫徐邈為司空,徐邈堅決推辭不肯接受。九月,升任車騎將軍王淩為司空。十月,有大風將房屋摧毀樹木折斷。

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車駕謁高平陵。太傅司馬宣王奏免大將軍曹爽、爽弟中領軍羲、武衛將軍訓、散騎常侍彥官,以侯就第。戊戌,有司奏收黃門張當付廷尉,考實其辭,爽與謀不軌。又尚書丁謐、鄧颺、何晏、司隸校尉畢軌、荊州刺史李勝、大司農桓範皆與爽通奸謀,夷三族。語在爽傳。丙午,大赦。丁未,以太傅司馬宣王為丞相,固讓乃止。
嘉平元年(249)正月六日,少帝拜謁高平陵。太傅司馬懿上奏請求免去大將軍曹爽以及他的弟弟中領軍曹羲、武將軍曹訓、散騎常侍曹彥官等人的官職,讓他們以侯爵的身份退休。十日,相關官員上奏請求收押宦官張當並交付廷尉審理,經過考查,證實曹爽與張當圖謀叛逆。還有尚書丁謐、鄧、何晏、司隸校尉畢軌、荊州刺史李勝、大司馬桓範等人也了解曹爽的陰謀並參與其中,這些人都被夷滅三族。這件事在《曹爽傳》中有記載。十八日,下詔大赦天下。十九日,任命太傅司馬懿為丞相,司馬懿堅決推遲,天子才停止了任命。

夏四月乙醜,改年。丙子,太尉蔣濟薨。冬十二月辛卯,以司空王淩為太尉。庚子,以司隸校尉孫禮為司空。
四月八日,改年號正始為嘉平元年。十九日,太尉蔣濟去世。十二月九日,封司空王淩為太尉。十八日,封司隸校尉孫禮為司空。

二年夏五月,以征西將軍郭淮為車騎將軍。冬十月,以特進孫資為驃騎將軍。十一月,司空孫禮薨。十二月甲辰,東海王霖薨。乙未,征南將軍王昶渡江,掩攻吳,破之。
嘉平二年(250)五月,封征西將軍郭淮為車騎將軍。十月,封特進孫資為驃騎將軍。十一月,司空孫禮去世。十二月二十七日,東海王曹霖死。十八日,征南將軍王昶率領軍隊渡過長江,趁吳軍不備攻打他們,大獲全勝。

三年春正月,荊州刺史王基、新城太守州泰攻吳,破之,降者數千口。二月,置南郡之夷陵縣以居降附。三月,以尚書令司馬孚為司空。四月甲申,以征南將軍王昶為征南大將軍。壬辰,大赦。丙午,聞太尉王淩謀廢帝,立楚王彪,太傅司馬宣王東征淩。五月甲寅,淩自殺。六月,彪賜死。秋七月壬戌,皇後甄氏崩。辛未,以司空司馬孚為太尉。戊寅,太傅司馬宣王薨,以衛將軍司馬景王為撫軍大將軍,錄尚書事。乙未,葬懷甄後於太清陵。庚子,驃騎將軍孫資薨。十一月,有司奏諸功臣應饗食於太祖廟者,更以官為次,太傅司馬宣王功高爵尊,最在上。十二月,以光祿勳鄭衝為司空。
嘉平三年(251)正月,荊州刺史王基,新城太守州泰領兵攻打吳國,取得勝利,投降的士兵有數千人。二月,劃定南郡的夷陵縣為讓東吳投降的軍民安居的地方。三月,提升尚書令司馬孚為司空。四月九日,任命征南將軍王昶為征南大將軍。十七日,大赦天下。五月三日,聽聞太尉王淩謀劃要廢掉皇帝曹芳,立楚王曹彪為帝,太尉司馬懿率軍東征討伐王淩。五月十日,王淩自殺。六月,曹彪被賜死。七月十九日,皇後甄氏去世。二十八日,任命司空司馬孚為太尉。八月五日,太傅司馬懿病逝,天子封他的長子衛將軍司馬師為撫軍大將軍,總領尚書事宜。二十二日,將甄皇後安葬在太清陵。二十七日,驃騎將軍孫資去世。十一月,朝中掌管禮儀祭祀的官員上奏,認為應該將諸位功臣的靈位安置在太祖曹操的庭廟中,一起配享祭祀,排列次序則按照功臣們生前的官職高低來排列,已故太尉司馬懿勞苦功高,地位尊崇,應該安置在最前麵。十二月,提升光祿勳鄭衝為司空。

四年春正月癸卯,以撫軍大將軍司馬景王為大將軍。二月,立皇後張氏,大赦。夏五月,魚二,見於武庫屋上。冬十一月,詔征南大將軍王昶、征東將軍胡遵、鎮南將軍毌丘儉等征吳。十二月,吳大將軍諸葛恪拒戰,大破眾軍於東關。不利而還。
嘉平四年(252)正月二日,少帝封撫軍大將軍司馬師為大將軍。二月,冊封張氏為皇後,大赦天下。五月,在有兩條魚出現在收藏兵器的倉庫屋頂上。十一月,下詔令讓征南大將軍王昶、征東將軍胡遵、鎮南將軍毋丘儉等率軍攻打東吳。十二月,東吳大將軍諸葛恪率軍抵抗,兩軍交戰,在東關大敗魏軍。魏軍失利,班師回朝。

五年夏四月,大赦。五月,吳太傅諸葛恪圍合肥新城,詔太尉司馬孚拒之。秋七月,恪退還。
嘉平五年(253)四月,大赦天下。五月,東吳太傅諸葛恪領兵圍攻合肥新城。朝廷派太尉司馬孚督師率軍反擊,七月,諸葛恪率軍撤退。

八月,詔曰:“故中郎西平郭脩,砥節厲行,秉心不回。乃者蜀將薑維寇鈔脩郡,為所執略。往歲偽大將軍費禕驅率群眾,陰圖闚,道經漢壽,請會眾賓,脩於廣坐之中手刃擊禕,勇過聶政,功逾介子,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者矣。夫追加褒寵,所以表揚忠義;祚及後胤,所以獎勸將來。其追封脩為長樂鄉侯,食邑千戶,諡曰威侯;子襲爵,加拜奉車都尉;賜銀千鉼,絹千匹,以光寵存亡,永垂來世焉。”
八月,天子下詔說:“已故中郎西平人郭脩,一直磨煉自己的節操與德行,行為正直,忠心不改。當初蜀將薑維侵犯西平,郭脩被他抓住。後來偽大將軍費禕率領百姓北上,暗中圖謀偷襲我們,經過漢壽的時候,費禕宴請軍中將士,郭脩在眾人麵前用劍刺殺了費禕,他的智謀勇氣已經超過了聶政刺殺韓相俠累時的勇氣,功勞超越了斬殺樓蘭王的傅介子,可以稱得上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典範了。現在朝廷為他追加封號以示恩寵,就是為了表揚智勇雙全又忠心不改的人;賜福給他的後代,是為了鼓勵後人學習他的智勇忠義。現在下令追封郭脩為長樂鄉侯,享有有千戶的封地,賜諡號為威侯;他的兒子承襲他的爵位,加封奉車都尉;賞賜銀兩千鉼,一千匹絹,以此展示對郭脩以及他的後代的恩寵,讓郭脩的精神永遠流傳。”

自帝即位至於是歲,郡國縣道多所置省,俄或還複,不可勝紀。
自少帝曹芳即位到這一年,十四年間,國內的郡、國、縣、道等行政區劃多有變化。有的不久又複稱,這樣的情況數不勝數。

六年春二月己醜,鎮東將軍毌丘儉上言:“昔諸葛恪圍合肥新城,城中遣士劉整出圍傳消息,為賊所得,考問所傳,語整曰:‘諸葛公欲活汝,汝可具服。’整罵曰:‘死狗,此何言也!我當必死為魏國鬼,不苟求活,逐汝去也。欲殺我者,便速殺之。’終無他辭。又遣士鄭像出城傳消息,或以語恪,恪遣馬騎尋圍跡索,得像還。四五人靮頭麵縛,將繞城表,敕語像,使大呼,言‘大軍已還洛,不如早降。’像不從其言,更大呼城中曰:‘大軍近在圍外,壯士努力!’賊以刀築其口,使不得言,像遂大呼,令城中聞知。整、像為兵,能守義執節,子弟宜有差異。”詔曰:“夫顯爵所以褒元功,重賞所以寵烈士。整、像召募通使,越蹈重圍,冒突白刃,輕身守信,不幸見獲,抗節彌厲,揚六軍之大勢,安城守之懼心,臨難不顧,畢誌傳命。昔解楊執楚,有隕無貳,齊路中大夫以死成命,方之整、像,所不能加。今追賜整、像爵關中侯,各除士名,使子襲爵,如部曲將死事科。”
嘉平六年(254)二月七日,鎮東將軍毋丘儉上奏:“去年諸葛恪率軍包圍合肥新城,城中將士派遣軍士劉整偷偷突出重圍傳遞消息,但不幸被敵軍抓住,敵軍拷問他所傳遞消息的內容,告訴劉整說:‘諸葛公想給你機會活著,隻要你認罪即可。’劉整怒罵說:‘死狗,這是什麼話!我就算死也是魏國的魂靈,不會苟且求生,隻希望將你們這些賊人都打敗。要是想殺掉我,就快動手吧。’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話了。城中又派兵士鄭像出城傳遞消息,有奸細將這一情況報告給諸葛恪諸葛恪派騎兵繞著城尋找搜索,抓住了鄭像。抓住之後,諸葛恪又派四五個人將鄭像綁起來,用布遮住臉,帶著他繞著城外走,令他向城中大喊說‘朝廷的援軍已經返回洛陽,我們不會勝利,不如趁早投降了吧。’鄭像沒有按照他的話喊話,甚至還向城中大喊:‘我們的大軍已經到了,城中將士們要繼續努力戰鬥!’吳軍用刀刺入他的口中,讓他無法說話,鄭像就大呼,讓城中的將士知道。劉整、鄭像作為軍士,能堅守正義保持氣節,他們的子弟應該受到優待。”於是天子下令說:“封爵是為了褒獎功臣,重賞是為了表示對為國家犧牲的烈士的恩寵。劉整、鄭像在危急之際成為與外界相通的人,穿過包圍越過阻礙,冒著生命危險突出重圍隻為了傳遞消息,看輕自己的生命就是為了堅守自己的信義,哪怕不幸被敵軍抓住,卻更能展示在危難之時的氣節與堅守,振作我軍的聲勢,安撫城中將士的恐懼之心,在生死關頭也不顧自己,隻希望能完成自己傳遞消息的使命。過去晉國大臣解楊出使宋國時被楚國抓獲,就算失去性命也忠誠不二,齊國路中大夫被吳楚士兵抓住,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使命的完成,這些人跟劉整、鄭像相比,也不會更傑出。所以現在追封劉整、鄭像為關中侯,各免除他們的士兵身份,讓他們的兒子承襲他們的爵位,按軍中陣亡將領的品級規格來舉辦他們的葬禮。”

庚戌,中書令李豐與皇後父光祿大夫張緝等謀廢易大臣,以太常夏侯玄為大將軍。事覺,諸所連及者皆伏誅。辛亥,大赦。三月,廢皇後張氏。夏四月,立皇後王氏,大赦。五月,封後父奉車都尉王夔為廣明鄉侯、光祿大夫,位特進,妻田氏為宣陽鄉君。秋九月,大將軍司馬景王將謀廢帝,以聞皇太後。甲戌,太後令曰:“皇帝芳春秋已長,不親萬機,耽淫內寵,沈漫女德,日延倡優,縱其醜謔;迎六宮家人留止內房,毀人倫之敘,亂男女之節;恭孝日虧,悖慠滋甚,不可以承天緒,奉宗廟。使兼太尉高柔奉策,用一元大武告於宗廟,遣芳歸藩於齊,以避皇位。”是日遷居別宮,年二十三。使者持節送衛,營齊王宮於河內之重門,製度皆如藩國之禮。
二十二日,中書令李豐與皇後的父親光祿大夫張緝等人私下謀劃撤換朝臣,讓太常夏侯玄當大將軍。事情敗露,所有與此事有牽連的人都被誅殺。二十三日,大赦。三月,廢掉了張皇後。四月,冊封王氏為皇後,大赦天下。五月,封皇後的父親奉車都尉王夔為廣明鄉侯和光祿大夫,位居三公之下。他的妻子田氏被封為宣陽田君。九月,大將軍司馬師密謀要廢掉曹芳另立新帝,他將這件事告訴了皇太後。十六日,皇太後下懿旨說:“皇帝曹芳年紀已經不小,但卻不理政事,一味寵愛身邊小人,又沉迷女色,每日都與倡優之輩混在一起,縱容他們的各種醜態媚上;還曾經將六宮後妃的家人都召進宮裏讓他們居住在內房,毀壞人倫秩序,打亂男女的節操;對長輩的恭敬孝順漸漸荒馳,狂悖傲慢滋長得越來越嚴重,這樣的皇帝是不能承接天命,敬奉宗廟的。所以現在我覺得派遣司徒兼太尉帶著曹芳即位的文書,用一頭大牛的牲禮去祭祀曹氏宗廟和各位先帝,讓曹芳到齊地去做藩王,以退位讓賢。”這一天,曹芳就遷到別宮居住,此時他年僅二十三歲。朝廷派出使者持符節護衛他到齊地,並在河內郡的重門為他修建了“齊王宮”,一切製度都是按藩王的禮製。

丁醜,令曰:“東海王霖,高祖文皇帝之子。霖之諸子,與國至親,高貴鄉公髦有大成之量,其以為明皇帝嗣。
十九日,皇太後又下詔說:“東海王曹霖是高祖文皇帝的嫡子。曹霖的幾個兒子,都是皇親國戚,聽說曹霖的兒子中子中高貴鄉公曹髦有成就大業的氣量,現在令他作為明帝的繼承人即天子位。

高貴鄉公諱髦,字彥士,文帝孫,東海定王霖子也。正始五年,封郯縣高貴鄉公。少好學,夙成。齊王廢,公卿議迎立公。十月己醜,公至於玄武館,群臣奏請舍前殿,公以先帝舊處,避止西廂;群臣又請以法駕迎,公不聽。庚寅,公入於洛陽,群臣迎拜西掖門南,公下輿將答拜,儐者請曰:“儀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答拜。至止車門下輿。左右曰:“舊乘輿入。”公曰:“吾被皇太後徵,未知所為”遂步至太極東堂,見於太後。其日即皇帝位於太極前殿,百僚陪位者欣欣焉。詔曰:“昔三祖神武聖德,應天受祚。齊王嗣位,肆行非度,顛覆厥德。皇太後深惟社稷之重,延納宰輔之謀,用替厥位,集大命於餘一人。以眇眇之身,讬於王公之上,夙夜祗畏,懼不能嗣守祖宗之大訓,恢中興之弘業,戰戰兢兢,如臨於穀。今群公卿士股肱之輔,四方征鎮宣力之佐,皆積德累功,忠勤帝室;庶憑先祖先父有德之臣,左右小子,用保乂皇家,俾朕蒙闇,垂拱而治。蓋聞人君之道,德厚侔天地,潤澤施四海,先之以慈愛,示之以好惡,然後教化行於上,兆民聽於下。朕雖不德,昧於大道,思與宇內共臻茲路。書不雲乎:‘安民則惠,黎民懷之。’”大赦,改元。減乘輿服禦,後宮用度,及罷尚方禦府百工技巧靡麗無益之物。
高貴鄉公名髦,字彥士,是魏文帝曹丕的孫子。正始五年(244)封為郯縣高貴鄉公。從小就勤勉好學,學業早有成就。齊王曹芳被廢後,朝中文武百官商議立他為皇帝。十月四日,他到達京都洛陽北郊邙山的玄武館,百官上書請求他住到前殿,曹髦認為前殿是從前先帝的住處,所以要到西廂居住;百官又希望以天子之禮迎接他,他依舊沒有同意。五日,曹髦進入京都洛陽,百官到西掖門南邊叩拜迎接,曹髦下車想要答拜,司禮官拜請說:“按禮製,您不需要下拜。”曹髦說:“我不是天子,是臣子。”就對群臣還禮了。行進到宮門,曹髦令車子停下想要下車步行。左右的侍從都說:“按前製,您可以乘車進入。”曹髦說:“我受皇太後的懿旨征召而來,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麼!”於是就跟百官一同步行到太極東堂,拜見太後。當天就在太極前殿登位稱帝,在下麵陪侍的百官都很高興。新帝下詔說:“從前三位先帝英明神武,胸懷明德,承受天命,繼承皇位。齊王曹芳繼承帝位之時,肆意妄為,行為無度,顛覆了做為君王應有的品德修養。皇太後以天下社稷萬民為重,聽取宰相與各位輔政大臣的意見,讓我來代替缺失的帝位,將天下寄托在我一人身上。我以自己渺小的見識品行,便身居眾位王公大臣身上,我日夜懸心憂慮,擔心不能守衛祖宗留下的聖明教誨,恢複中興的偉業,戰戰兢兢,就像站在深穀邊緣。現在諸位王公大臣都是我所仰賴的肱股之臣,為國家平定四方,有鎮守四海的輔佐之功,都修養德行積聚功勳,對皇室忠誠勤勉;我憑借眾位祖先父輩留下來的有德之臣的輔佐,一定可以治理好國家並使之安定。雖然我幼稚不明事理,但一定也能輕鬆地治理好國家。我聽說為人君主的道理,德行一定要厚重如天地,澤被四海,以關懷慈愛為先,像百姓展示自己的好惡,然後從天子百官為百姓做出榜樣,百姓就知道該如何修身養德。我雖然德行不足,對先聖大道愚昧不通,但也想與朝臣賢人一起朝這個方向努力。《書經》裏不也說嗎:‘君王對百姓施以恩澤,百姓是會感懷的。’”於是就下詔大赦天下,改齊王曹芳嘉平年號為正元。縮減天子的車馬服飾與後宮眾人的用度,並罷除宮中與各官府中那些華麗奢靡又無用的物品。

正元元年冬十月壬辰,遣侍中持節分適四方,觀風俗,勞士民,察冤枉失職者。癸巳,假大將軍司馬景王黃鉞,入朝不趨,奏事不名,劍履上殿。戊戌,黃龍見於鄴井中。甲辰,命有司論廢立定策之功,封爵、增邑、進位、班賜各有差。
正元元年(254)十月七日,皇帝曹髦派侍中持符節各到地方巡視,觀察當地的風土民情,慰勞當地的官員百姓,調查有沒有冤案或者失職的情況。八日,授予大將軍司馬師黃金製作的戰斧,以示他軍功累累,同時還特許他上朝時不必為了表示對天子的尊敬而小步快走,需要奏事時不需要直呼姓名,可以佩劍穿鞋上殿。十三日,有黃龍出現在鄴城的某一處水井中。十九日,下詔令執掌禮儀的官員討論廢立天子之事中的功勞,並按功勞大小有封爵、增加食邑、提升品級、獎賞等各種不同的恩裳。

二年春正月乙醜,鎮東將軍毌丘儉、揚州刺史文欽反。戊寅,大將軍司馬景王征之。癸未,車騎將軍郭淮薨。閏月己亥,破欽於樂嘉。欽遁走,遂奔吳。甲辰,安風津都尉斬儉,傳首京都。壬子,複特赦淮南士民諸為儉、欽所詿誤者。以鎮南將軍諸葛誕為鎮東大將軍。司馬景王薨於許昌。二月丁巳,以衛將軍司馬文王為大將軍,錄尚書事。
正元二年(255)正月十二日,鎮東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反叛朝廷。二十五日,大將軍司馬師率軍討伐。三十日,車騎將軍郭淮去世。閏月十六日,司馬師大軍在樂嘉大敗文欽。文欽得以生還逃走,於是奔向東吳。二十一日,安風津都尉斬殺了毌丘儉,將他的首級傳到京都洛陽。二十九日,朝廷下令赦免那些被毌丘儉、文欽挾持連累的淮南一代的官吏百姓。又任命鎮南將軍為鎮東大將軍。司馬師在許昌病逝。二月五日,提升衛將軍司馬文為大將軍,總領尚書事宜。

甲子,吳大將孫峻等眾號十萬至壽春,諸葛誕拒擊破之,斬吳左將軍留讚,獻捷於京都。三月,立皇後卞氏,大赦。夏四月甲寅,封後父卞隆為列侯。甲戌,以征南大將軍王昶為驃騎將軍。秋七月,以征東大將軍胡遵為衛將軍,鎮東大將軍諸葛誕為征東大將軍。
十二日,東吳大將孫峻率軍號稱十萬行軍到壽春,諸葛誕領兵抗擊並將孫峻打敗,斬殺了東吳的左將軍留讚,將勝利捷報送往京都洛陽。三月,立卞氏為皇後,下令大赦天下。四月三日,封皇後的父親卞隆為列侯。二十三日,任命征南大將軍王昶為驃騎將軍。七月,任征東大將軍胡遵為衛將軍,鎮東大將軍諸葛誕為征東大將軍。

八月辛亥,蜀大將軍薑維寇狄道,雍州刺史王經與戰洮西,經大敗,還保狄道城。辛未,以長水校尉鄧艾行安西將軍,與征西將軍陳泰並力拒維。戊辰,複遣太尉司馬孚為後繼。九月庚子,講尚書業終,賜執經親授者司空鄭衝、侍中鄭小同等各有差。甲辰,薑維退還。冬十月,詔曰:“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乃令蜀賊陸梁邊陲。洮西之戰,至取負敗,將士死亡,計以千數,或沒命戰場,冤魂不反,或牽掣虜手,流離異域,吾深痛湣,為之悼心。其令所在郡典農及安撫夷二護軍各部大吏慰恤其門戶,無差賦役一年;其力戰死事者,皆如舊科,勿有所漏。”
八月二日,西蜀大將薑維率師侵擾狄道,雍州刺史王經與他在洮西交戰,王經失利,退回固守狄道城。二十三日,任命長水校尉鄧艾代理安西將軍,讓他和征西將軍共同抗擊薑維。九月十九日,又派太尉司馬孚率軍支援。九月二十一日,皇帝曹髦學習完《尚書》,按不同程度賞賜講課的司空鄭衝與侍中鄭小同等人。二十五日,薑維率軍撤退。十月,曹髦下詔說:“由於我德行有失,不能阻止敵寇的侵擾暴虐,才導致蜀賊進犯邊地。蜀軍進犯時的洮西之戰,甚至已經戰敗,有數以千計的將士在戰場上犧牲,有的戰死沙場,忠魂無法返回故土,有的戰敗被俘,流落異地,我感到深深的悲痛,心中為這些將士日夜哀悼。現在下令陣亡將士家庭所在的郡縣的典農以及安撫夷等長官還有各部的官員要到將士家中慰問撫恤,免除一年的賦稅徭役;那些在戰場上殊死奮戰的將士,要按先例給予嘉獎,不要有漏掉的。”

十一月甲午,以隴右四郡及金城,連年受敵,或亡叛投賊,其親戚留在本土者不安,皆特赦之。癸醜,詔曰:“往者洮西之戰,將吏士民或臨陳戰亡,或沈溺洮水,骸骨不收,棄於原野,吾常痛之。其告征西、安西將軍,各令部人於戰處及水次鉤求屍喪,收斂藏埋,以慰存亡。”
十一月二十七日,因為隴右四郡和金城等地區連年遭受侵擾,就有些人逃往到外地,甚至到了蜀地,他們的親戚留在當地都甚感不安害怕被牽連,朝廷下令將他們都赦免了。十二月十六日,皇帝曹髦下詔說:“過去的洮西之戰,軍士平民有的在戰場上浴血奮戰,有的不甘被俘而跳入洮水中,他們的遺骸都沒有能收埋,暴露在荒野上,我想到這些常常深感悲痛。現在下令命征西、安西將軍各自率領部隊到原來戰場或者洮水邊尋找我方將士的遺骸,將他們好好地安葬,以祭奠英靈,安撫生者。”

甘露元年春正月辛醜,青龍見軹縣井中。乙巳,沛王林薨。
甘露元年(256)正月二十四日,有青龍出現在軹縣某地的水井中。二十八日,沛王曹林去世。

夏四月庚戌,賜大將軍司馬文王袞冕之服,赤舄副焉。
四月四日,皇帝特賜大將軍司馬昭穿戴與天子同樣的龍袍王冠,還有紅色的鞋子相配。

丙辰,帝幸太學,問諸儒曰:“聖人幽讚神明,仰觀俯察,始作八卦,後聖重之為六十四,立爻以極數,凡斯大義,罔有不備,而夏有連山,殷有歸藏,周曰周易,易之書,其故何也?”易博士淳於俊對曰:“包羲因燧皇之圖而製八卦,神農演之為六十四,黃帝、堯、舜通其變,三代隨時,質文各繇其事。故易者,變易也,名曰連山,似山出內雲氣,連天地也;歸藏者,萬事莫不歸藏於其中也。”帝又曰:“若使包羲因燧皇而作易,孔子何以不雲燧人氏沒包羲氏作乎?”俊不能答。帝又問曰:“孔子作彖、象,鄭玄作注,雖聖賢不同,其所釋經義一也。今彖、象不與經文相連,而注連之,何也?”俊對曰;“鄭玄合彖、象於經者,欲使學者尋省易了也。”帝曰:“若鄭玄合之,於學誠便,則孔子曷為不合以了學者乎?”俊對曰:“孔子恐其與文王相亂,是以不合,此聖人以不合為謙。”帝曰:“若聖人以不合為謙,則鄭玄何獨不謙邪?”俊對曰:“古義弘深,聖問奧遠,非臣所能詳盡。”帝又問曰:“係辭雲‘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此包羲、神農之世為無衣裳。但聖人化天下,何殊異爾邪?”俊對曰:“三皇之時,人寡而禽獸眾,故取其羽皮而天下用足,及至黃帝,人眾而禽獸寡,是以作為衣裳以濟時變也。”帝又問:“乾為天,而複為金,為玉,為老馬,與細物並邪?”俊對曰:“聖人取象,或遠或近,近取諸物,遠則天地。”
十日,皇帝到太學巡視,問諸位儒者說:“古時的聖人們受神明輔助,觀察天地,才推演出了陰陽八卦。後代的聖賢又增加到六十四卦,推演出爻為演變最多的象,凡是天地間的大義,沒有不包含到的。夏朝時將它稱作《連山》,殷朝時稱為《歸藏》,周朝時就稱為《周易》了。《易經》這部書,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易學博士淳於俊回答說:“從前伏羲氏依靠燧人氏的圖推演了八卦,神農氏將它增加到六十四卦,黃帝、堯帝、舜帝三代都有所變動,都是根據所推崇的資質品德對它進行修改。所以所謂的‘易’,就是改變。名叫《連山》,是因為像山裏湧出又吸收雲氣,連接天地;所謂歸藏,意思就是天地萬物沒有不隱藏於其中的。”皇帝又問道:“孔子為《易經》作《彖》、《象》等十篇傳,後世的鄭玄為《易經》作注,雖然二位聖賢不同,但他們所解釋的經義是一致的。現在孔子所作的《彖》、《象》等傳的內容不與原書相連,卻與鄭玄的注連在一起,這是為什麼呢?”淳於俊回答說:“鄭玄將《彖》、《象》等傳與自己的注文連在一起,是希望學習的人在推求省察的時候比較方便。”皇帝說:“鄭玄把孔子的傳和自己的注連在一起,對學習的人確實方便,那麼孔子那時候為什麼不把他作的傳與原書經文連在一起以方便學者呢?”淳於俊回答說:“孔子擔憂他的傳與原書經文連在一起會混亂,所以沒有連起來,這也是聖人的自謙。”皇帝又說:“如果聖人孔子將不把傳與經文連起來視為自謙的話,那鄭玄為什麼又獨獨不謙虛呢?”淳於俊回答說:“古代經典意義深遠宏大,皇上您所問的問題深奧悠遠,不是以臣的見識能詳盡回答的。”皇帝又問到:“《易經》中的係卦中說‘黃帝、堯帝、舜帝輕鬆地垂著衣裳就能使天下安定’,在伏羲、神農的時期衣裳還沒有出現。但聖人依靠德行教化天下,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淳於俊回答說:“三皇的時代,人類少而飛禽走獸很多,所以取禽獸的皮毛就足夠人們使用了。等到黃帝時期,人類多但飛禽走獸已經變少,所以要製作衣裳來適應季節的變化。”皇帝又問:“乾卦代表天,又可以代表金、玉、老馬,這不是又和細微的事物一樣了嗎?”淳於俊回答說:“聖人推演時選取意象,有時遠有時近,近的時候可取眼前各種東西,遠的時候可以選取到天地那麼廣闊的事物。”

講易畢,複命講尚書。帝問曰:“鄭玄曰‘稽古同天,言堯同於天也’。王肅雲‘堯順考古道而行之’。三義不同,何者為是?“博士庾峻對曰:“先儒所執,各有乖異,臣不足以定之。然洪範稱‘三人占,從二人之言’。賈、馬及肅皆以為'順考古道’。以洪範言之,肅義為長。“帝曰:“仲尼言‘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堯之大美,在乎則天,順考古道,非其至也。今發篇開義以明聖德,而舍其大,更稱其細,豈作者之意邪?“峻對曰:“臣奉遵師說,未喻大義,至於折中,裁之聖思。”次及四嶽舉鯀,帝又問曰:“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思無不周,明無不照,今王肅雲‘堯意不能明鯀,是以試用’。如此,聖人之明有所未盡邪?”峻對曰:“雖聖人之弘,猶有所未盡,故禹曰‘知人則哲,惟帝難之’,然卒能改授聖賢,緝熙庶績,亦所以成聖也。”帝曰:“夫有始有卒,其唯聖人。若不能始,何以為聖?其言‘惟帝難之’,然卒能改授,蓋謂知人,聖人所難,非不盡之言也。經雲:‘知人則哲,能官人。’若堯疑鯀,試之九年,官人失敘,何得謂之聖哲?”峻對曰:“臣竊觀經傳,聖人行事不能無失,是以堯失之四凶,周公失之二叔,仲尼失之宰予。”帝曰:“堯之任鯀,九載無成,汨陳五行,民用昏墊。至於仲尼失之宰予,言行之間,輕重不同也。至於周公、管、蔡之事,亦尚書所載,皆博士所當通也。”峻對曰:“此皆先賢所疑,非臣寡見所能究論。“次及”有鰥在下曰“虞舜”,帝問曰:“當堯之時,洪水為害,四凶在朝,宜速登賢聖濟斯民之時也。舜年在既立,聖德光明,而久不進用,何也?”峻對曰:“堯谘嗟求賢,欲遜己位,嶽曰‘否德忝帝位’。堯複使嶽揚舉仄陋,然後薦舜。薦舜之本,實由於堯,此蓋聖人欲盡眾心也。”帝曰:“堯既聞舜而不登用,又時忠臣亦不進達,乃使獄揚仄陋而後薦舉,非急於用聖恤民之謂也。“峻對曰:“非臣愚見所能逮及。”
講完《易經》,皇上又命學者們講《尚書》。他問道:“鄭玄說:‘稽古同天,言堯同於天也。’王肅說:‘堯順考古道而行之。’三種意思並不相同,哪一個才算是正確的呢?”博士庾峻回答說:“先儒的看法,都有他們側重的地方,我們臣子沒有辦法做定論。但《洪範》篇裏說說:‘三人占卜,聽從其中兩人的說法’,既然賈、馬和王肅都認為應該‘考校順應古道而行’,按照《洪範》篇裏的說法,應該是王肅的說法更好。”皇帝說:“孔子曾說‘隻有天是最大的,也隻有堯這樣的聖人能順應天意行事’。堯的至善至美,在於他能按上天意誌行事,考察並順應古代行為,並不是他所追求的。現在我們探究裏麵的內容來明確堯帝的聖德,舍棄大的方麵探究更精細的內容,這是作者的意思嗎?”淳於俊回答說:“我隻是按照以前老師的說法,我也沒有明白其中蘊含的大義,至於是不是選擇折中的說法,就要靠皇上您自己的判斷了。”接著又談論到四嶽推舉鯀治水的事,皇帝又問到:“作為君主,德行應該與天地之道相符,與日月一樣照亮天下,思慮一定周祥,公正沒有偏失,現在王肅所說的‘堯帝不夠了解鯀,所以先行試用’。這樣的話,豈不是聖人觀察人事也有不夠詳盡的地方嗎?”淳於俊回答說:“雖然聖人的賢明非常弘大,但也有不夠詳盡的地方,所以大禹說‘能賞識人才是哲人,但對於帝王來說是很難的’。但堯帝最終也改正了自己的失誤,將帝位傳給了賢明的大禹,讓社會發展得很好,所以也可以被稱為聖人。”皇帝說:“說到善始善終,隻有聖人才能做到。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開端,又怎麼能被稱為聖人呢?那句話說的‘對於皇帝來說很困難’,但最後能改正失誤傳位大禹,大概也能稱得上是能賞識人才了,所以聖人認為難的,並不是言語的不夠周祥。《經》上說‘能知人的就可以稱得上聖哲,能選拔人才做官。’如果堯帝質疑鯀的品德,用了九年時間來檢驗他,使得在選擇繼位者的時候失去了章法,又怎麼能稱得上是聖哲呢?淳於俊回答說:“臣私下閱讀經傳的時候,認為即使是聖人也不會行事沒有偏差,所以堯帝任用鯀、共工、兜、三苗等四凶,周公任用管叔、菜叔等人,孔子錯誤對待宰予。”皇帝說:“堯帝信任鯀,九年沒有什麼成效,天下水道都四散流淌,百姓遭受水災,苦不堪言。至於孔子對待宰予的失誤,與堯帝有輕重的差別,不應放在一起。至於周公任用管叔、蔡叔的事,在《尚書》中也有記載,都是你們作為博士應該熟知的。”淳於俊回答說:“這些都是前代的聖賢們所疑慮的,不是臣愚陋的見識能說清楚的。”又接著說到《尚書》中的“有在下曰虞舜”一句的含義,皇帝問到:“在堯帝的時代,洪水泛濫,又有四凶在為害朝廷百姓,但是很需要選拔賢明的君主來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舜在當時社會上已經有了影響,賢明聖德,但很久沒有被舉薦任用,為什麼呢?”淳於俊回答說:“堯帝也曾感歎著尋求賢人,想要讓出自己的帝位,四嶽說‘如果選出德行不夠的人是會辱沒這個帝位的’。堯帝又讓四嶽舉薦那些有仁德由身處低位的人,四嶽就像他舉薦了舜。所以舜得以舉薦,實際上主要是堯的功勞,這大概是堯為了讓天下百姓都滿意。”皇帝說:“堯已經聽聞了舜的賢德卻不能重用,同時對一些忠臣也不重用,最終還是四嶽摒除地位低下的偏見然後舉薦的舜,這不是說堯並不是急於選拔有賢德的人來解救百姓的苦難嗎?”淳於俊回答說:“這就不是臣淺薄的見解所能達到的深度了。”

於是複命講禮記。帝問曰:“太上立德,其次務施報'。為治何由而教化各異;皆脩何政而能致於立德,施而不報乎?”博士馬照對曰:“太上立德,謂三皇五帝之世以德化民,其次報施,謂三王之世以禮為治也。”帝曰:“二者致化薄厚不同,將主有優劣邪?時使之然乎?”照對曰:“誠由時有樸文,故化有薄厚也。”
繼而皇帝又令學者們講《禮記》。他問:“《禮記》上說‘太上立德,其次務施報’。治理天下為什麼會有不同的政策手段呢;應該製定什麼的方針政策才能做到樹立德政,付出努力不需強求回報呢?”博士馬照回答說:“最高的境界是樹立德行,說的是三皇五帝的時代都是明君們以自己的德行教化百姓,第二的是報答,是說後來的堯、舜、禹的時代依靠禮法治理天下。”皇帝說:“這兩種做法不同,對百姓教化的影響程度也有深淺的區別,這是因為帝王本身品行有差別,還是時代造成的呢?”馬照回答說:“自然是因為不同時代發展有不同的社會基礎,所以教化的影響力也自然有深有淺了。”

五月,鄴及上洛並言甘露降。夏六月丙午,改元為甘露。乙醜,青龍見元城縣界井中。秋七月己卯,衛將軍胡遵薨。
這一年的五月,鄴城和上洛等地都上奏稱有甘霖降落,於是六月初一,改年號為甘露。二十日,又在元城縣的一口水井中發現了青龍。七月五日,衛將軍胡遵去世。

癸未,安西將軍鄧艾大破蜀大將薑維於上邽,詔曰:“兵未極武,醜虜摧破,斬首獲生,動以萬計,自頃戰克,無如此者。今遣使者犒賜將士,大會臨饗,飲宴終日,稱朕意焉。”
九日,安西將軍鄧艾在上邽與蜀將薑維交戰,大獲全勝。天子下詔說:“我軍還沒有投入全部戰力,賊寇就已經被摧毀,戰場上殺死和俘虜的數以萬計,自從我朝平定天下以來,還沒有獲得過這麼大的勝利。現在派遣將士犒賞三軍,設宴款待三軍將士,大家終日宴飲,才合我的心意。”

八月庚午,命大將軍司馬文王加號大都督,奏事不名,假黃鉞。癸酉,以太尉司馬孚為太傅。九月,以司徒高柔為太尉。冬十月,以司空鄭衝為司徒,尚書左仆射盧毓為司空。
八月二十六日,令大將軍司馬昭加上大都督的稱號,允許他上奏時隻需要報官職不報姓名,授予他可以統率全國兵馬的黃鉞。二十九日,任命太尉司馬孚為太傅。九月,任命司徒高柔為太尉。十月,封司空鄭衝為司徒、尚書左仆射盧毓為司空。

二年春二月,青龍見溫縣井中。三月,司空盧毓薨。
甘露二年(257)二月,有青龍出現在溫縣的某處水井中。三月,司空盧毓去世。

夏四月癸卯,詔曰:“玄菟郡高顯縣吏民反叛,長鄭熙為賊所殺。民王簡負擔熙喪,晨夜星行,遠致本州,忠節可嘉。其特拜簡為忠義都尉,以旌殊行。”
四月三日,皇帝下詔說:“玄菟郡高顯縣的官吏百姓反叛,縣令鄭熙被這些反賊殺害。百姓王簡背負著鄭熙的遺體晝夜趕路,走了很遠才到了郡府所在,他的忠誠氣節應該嘉獎。現在下令授予他忠義都尉的職位,來表彰他與常人不同的行為。

甲子,以征東大將軍諸葛誕為司空。
二十四日,任命征東大將軍諸葛誕為司空。

五月辛未,帝幸辟雍,會命群臣賦詩。侍中和逌、尚書陳騫等作詩稽留,有司奏免官,詔曰:“吾以暗昧,愛好文雅,廣延詩賦,以知得失,而乃爾紛紜,良用反仄。其原逌等。主者宜敕自今以後,群臣皆當玩習古義,脩明經典,稱朕意焉。”
五月一日,皇帝來到國學館,讓朝臣們作詩。侍中和逌、尚書陳騫等人作詩時故意拖延時間,有官員上奏請求免去他們的官職,天子下詔說:“我不夠機智靈敏,但喜好風雅之事,現在讓大家即席作詩,隻是想借此了解朝政的得失,但大家卻議論紛紛,又不能理解我的意圖。現在就原諒他們了。所以應該從現在以後,朝臣們都應該認真鑽研古文內涵,修習研明經典,才符合我的心意。”

乙亥,諸葛誕不就徵,發兵反,殺揚州刺史樂綝。丙子,赦淮南將吏士民為誕所詿誤者。丁醜,詔曰:“諸葛誕造為凶亂,蕩覆揚州。昔黥布逆叛,漢祖親戎,隗囂違戾,光武西伐,及烈祖明皇帝躬征吳、蜀,皆所以奮揚赫斯,震耀威武也。今宜皇太後與朕暫共臨戎,速定醜虜,時寧東夏。”己卯,詔曰:“諸葛誕造構逆亂,迫脅忠義,平寇將軍臨渭亭侯龐會、騎督偏將軍路蕃,各將左右,斬門突出,忠壯勇烈,所宜嘉異。其進會爵鄉侯,蕃封亭侯。”
五日,諸葛誕不接受朝廷的征召擔任司空,發兵反叛,殺死揚州刺史樂綝。六月,朝廷下令赦免那些被諸葛誕欺騙連累的官吏百姓。七月,天子下詔說:“諸葛誕反叛,是製造禍亂的元凶,還顛覆揚州的平靜。從前黥布反叛,漢高祖親自出征平叛;隗囂乖張違命,光武帝西征討伐。等到我朝先祖明皇帝親自率軍征討吳、蜀,這些事都是能彰顯朝廷威勢的。現在也應當由我和皇太後一起參與到軍事事務中,方便更快地平定反賊,安定東邊的局勢。”九日,天子又下詔說:“諸葛誕編造謊言反叛,脅迫忠義之士參與到他的行動中,但他部下的平寇將軍臨渭亭侯龐會和騎督偏將軍路蕃都各自帶領手下隨從突圍而出投奔朝廷,他們的忠勇壯烈的行為應該受到褒揚嘉獎。現在特下令加封龐會為鄉侯,路蕃為亭侯。”

六月乙巳,詔:“吳使持節都督夏口諸軍事鎮軍將軍沙羨侯孫壹,賊之枝屬,位為上將,畏天知命,深鑒禍福,翻然舉眾,遠歸大國,雖微子去殷,樂毅遁燕,無以加之。其以壹為侍中車騎將軍、假節、交州牧、吳侯,開府辟召儀同三司,依古侯伯八命之禮,袞冕赤舄,事從豐厚。”
六月六日,天子下詔說:“東吳那邊持著符節監督夏口各類軍事事務的鎮軍將軍沙羨侯孫壹,是吳王的同族近親,處在上將軍的高位上,但能敬畏天命,鑒別局勢福禍,毅然率部眾向我軍投降。就算是從前微子啟離開殷國,樂毅出逃至燕國,也無法與孫將軍相比較。現在特下令封孫壹為侍中車騎將軍,授予符節,兼任交州牧,封為吳侯,建立公府或受到征召時的禮節待遇與三司同等。依照古代伯侯的八命之禮,賜給他三公所穿戴的禮服和冠冕,所有待遇都要很好。”

甲子,詔曰:“今車駕駐項,大將軍恭行天罰,前臨淮浦。昔相國大司馬征討,皆與尚書俱行,今宜如舊。”乃令散騎常侍裴秀、給事黃門侍郎鍾會鹹與大將軍俱行。秋八月,詔曰:“昔燕刺王謀反,韓誼等諫而死,漢朝顯登其子。諸葛誕創造凶亂,主簿宣隆、部曲督秦絜秉節守義,臨事固爭,為誕所殺,所謂無比幹之親而受其戮者。其以隆、絜子為騎都尉,加以贈賜,光示遠近,以殊忠義。”
二十五日,天子又下詔:“現在我親自到項縣來督軍,大將軍依循天意討伐叛賊,要到淮浦前線。從前相國或大司馬出征討伐時,都有尚書隨行,現在也應該如此。”就下令讓散騎常侍裴秀、給事黃門侍郎鍾會鹹與大將軍一起行動。八月,天子又下詔說:“從前燕刺王密謀造反,韓誼等官員極力勸阻卻因此被殺,漢朝朝廷給予韓誼的子孫優厚的待遇。現在諸葛誕製造禍亂,他的主簿宣隆、部曲督秦睱等人也堅守節操正義,在他反叛之前也堅決抗爭,但卻被諸葛誕殺害。這就是世人所說的沒有與比幹親近但卻遭受和他一樣的結局。現在特下令提升宣隆、秦睱的兒子為騎都尉,加以賞賜,並廣為宣傳,以示嘉獎對朝廷忠誠的忠義之人。”

九月,大赦。冬十二月,吳大將全端、全懌等率眾降。
九月,下令大赦天下。十二月,東吳大將全端、全懌等率部下投降。

三年春二月,大將軍司馬文王陷壽春城,斬諸葛誕。三月,詔曰:“古者克敵,收其屍以為京觀,所以懲昏逆而章武功也。漢孝武元鼎中,改桐鄉為聞喜,新鄉為獲嘉,以著南越之亡。大將軍親總六戎,營據丘頭,內夷群凶,外殄寇虜,功濟兆民,聲振四海。克敵之地,宜有令名,其改丘頭為武丘,明以武平亂,後世不忘,亦京觀二邑之義也。”
甘露三年(258)二月,大將軍司馬昭攻陷了壽春,斬殺了諸葛誕。三月,天子下詔說:“從前軍隊打了勝仗,都收取敵人的屍首堆土形成高塚以示敵軍,來炫耀勝利,目的是為了懲罰叛逆之人同時彰顯武力。西漢武帝元鼎年間,改桐鄉為聞喜縣,新鄉為獲嘉縣,是為了彰顯攻克南越的勝利。現在我朝大將軍親自率領軍隊,駐紮在丘頭,對內平定反賊,對外抵禦外族侵擾,功勞福澤萬民,聲威震蕩四海。攻克敵軍的地方,也應該有一個值得紀念的名稱,特下令將丘頭改稱武丘,表明用武力平定叛亂的事,讓後代的人永遠也不要忘記,這跟京觀或給兩地改名的用意是一樣的。”

夏五月,命大將軍司馬文王為相國,封晉公,食邑八郡,加之九錫,文王前後九讓乃止。
五月,任命大將軍司馬昭為相國,加封晉公,享受八個郡的食邑,再特賜九種用物,司馬昭先後推辭了九次才停止了這些賞賜。

六月丙子,詔曰:“昔南陽郡山賊擾攘,欲劫質故太守東裏袞,功曹應餘獨身捍袞,遂免於難。餘顛沛殞斃,殺身濟君。其下司徒,署餘孫倫吏,使蒙伏節之報。”
六月十三日,天子下詔說:“從前南陽郡有山賊作亂,侵擾百姓,想要劫持以前的太守東裏袞為人質,當地功曹應餘隻身力爭保護太守,才使得東裏袞幸免於難。應餘在掩護東裏袞的過程中曆經千辛萬苦,最終為使長官突出重圍力戰而死。現在司徒應該了解一下,安排應餘的孫子應倫擔任相應的職位,讓他和後代都能得到忠誠相應的回報。”

辛卯,大論淮南之功,封爵行賞各有差。
二十八日,朝廷大舉評議眾位官員在平定諸葛誕叛亂中的功勞,最後依據功勞大小給予不同程度的封爵賞賜。

秋八月甲戌,以驃騎將軍王昶為司空。丙寅,詔曰:“夫養老興教,三代所以樹風化垂不朽也,必有三老、五更以崇至敬,乞言納誨,著在惇史,然後六合承流,下觀而化。宜妙簡德行,以充其選。關內侯王祥,履仁秉義,雅誌淳固。關內侯鄭小同,溫恭孝友,帥禮不忒。其以祥為三老,小同為五更。”車駕親率群司,躬行古禮焉。
八月十二日,任命驃騎將軍王昶為司空。九月四日,天子下詔說:“奉養老人,推行德教,這是堯、舜、禹三代得以樹立良好風範並流傳不衰的原因。所以朝廷應選舉德高望重的老人加以推崇致敬,向他們請教國家大事與朝政的利弊得失,並記錄他們的言語德行,這樣之後全國都仿效他們,自然就有教化的效果了。所以朝廷應該精選那些品行良好的老人,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裴註三國志》

《裴註三國志》

作者:陳壽與裴松之
《三國誌》魏書
《三國誌》蜀書
《三國誌》吳書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