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太平禦覽 作者: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  

兵部·卷二十三

○用間

《孫子》曰:興師十萬,出師千裏,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古者八家為鄰,一家從軍,七家奉之。言十萬之師不事不耕者凡七十萬家也。)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是故明王聖主、賢君勝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先知者不可取於神鬼,(不可祈禱以求。)不可像於事也,(不可以事類求。)不可驗於事度,(不可以行事度也。)必取於人,知敵之情也。(因人也。)故用間有五: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用時任五間也。)鄉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也。(因敵鄉人知敵表裏虛實之情,故就而用之,可使伺候。)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者也。(因在官失職者,若刑戮之子孫與受罰之家也,因其有隙,就而用之也。)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者也。(敵使間來視我,我知之,因厚賂重許反使為我間也。蕭世諴曰:言敵使人來候,我佯不知,而示以虛事,前卻期會使歸相語,是故曰反間也。)死間者,為誑事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待於敵也。(作詐狂之事於外,佯泄漏之,使吾間知之。吾間至敵中,為敵所得,必以誑事喻,敵從而備之吾所行,不然間則死矣。又一雲:敵間來,間以我誑事而持歸,然皆非所圖也。二間皆不能知幽隱深度,故曰死間也。蕭世諴雲:所獲敵人及已軍士有重罪係者,故貸免,相敕勿泄,佯不秘密,令敵間竊聞之,吾因縱之亡,亡必歸,敵必信焉。往必死,故曰死間焉。)生間者,反報者也。(擇已有賢才智謀能自開通於敵人之親貴,察其動靜,知其事,計彼所為,已知其實還報,故曰生間也。)故三軍之親,莫親於間,(若不親撫重以祿賞,則反為敵用,泄吾情實也。)賞莫厚於間,(間事不密,則為已害。)事莫密於間。(厚賞之賴其用。)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不能得間人之用也。)非微密者不能得間之實。(精微用意,密不彙漏。)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間事未發而先聞其間者,與所告者皆死。凡軍之所欲擊,(所欲擊之軍。)城之所欲攻,(所欲攻之城。)人之所欲殺,(所欲殺之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舍人之姓名,(守,有官職任者。謁,告也,主告事者也。門者,守門者也。舍人,守舍之人也。又先知之為親舊,有急即呼之,則不見何止,亦因以知敵之情。)令吾間必索知之,敵間之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舍,居止也。今吾人遺以重利,複遇而舍止之,可令詭其辭。)故反間可得而用也。(故能取敵人之間而用。)因是而知之,故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因反故間而知敵情,鄉間、內間者皆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為誑事,可使告敵。因是可得而攻也。(因誑事而知敵情,生間往反,可使知其敵之腹心所在。)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五間之事,主必知之,(主人當知五間之用,厚其祿,豐其財。)知之必在於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反間者,五間之本事之要也,故當在厚待之。)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伊尹。)周之興也,呂牙在殷。(呂望。)故惟明主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所恃而動者也。(以上注出《通典》。)

《左傳》曰:楚師伐宋。九月,不服,將去宋,楚大夫申叔時曰:"築室反耕者,宋必聽命。"楚子從之。(築室於宋,分兵於田,示無去誌,王從其言。)宋人懼,使華元夜入楚師,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兵法因其鄉人而用之,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之姓名,因而利導之。華元蓋用此術,得以自通。)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而爨。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敝,不能從也。(寧以國敝,不從城下盟。)去我三十裏,惟命是聽。"子反懼,與之盟,而告楚子。退三十裏。宋及楚平。(華元君不因間,若不用謀,無由得入楚軍也。)

又曰:楚師伐鄭,鄭人將奔。楚師夜遁,諜告曰:"楚幕有烏。"乃止。

《禮記》曰:晉人之覘宋者,反報於晉侯曰:"陽門之介夫死,而子罕哭之哀,而民說,殆不可伐也?"從之。

《戰國策》曰:鄭武公欲伐胡,先以其子妻胡,因問群臣曰:"吾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思其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國,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已,而不備鄭。鄭襲胡,取之。(此用死間之勢。)

又曰:燕昭王以樂毅為將,破齊七十餘城。及惠王立,與毅有隙,齊將田單乃縱反間於燕。宣言曰:"齊王已死,城不拔者二耳。樂毅畏誅而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麵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綬即墨殘矣。"燕王以為然,使騎劫代毅,燕人士卒離心。單又縱反間曰:"吾懼燕人掘吾城外塚墓,僇先人。"(僇與戮同。)燕軍從之。即墨人激怒請戰,大敗燕師,所亡七十餘城悉複之。

又曰:秦師圍趙閼與,(音餘。)趙將趙奢救之,去趙國都三十裏不進。秦間來,奢進食遣之。(食音寺。)間以報秦將,以為奢師怯弱而止不行。奢乃隨而卷甲趨秦師,擊,破之。(期則反用彼間。)

又曰:秦與趙兵相距長平,趙孝成王使廉頗為將,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出。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患,獨畏馬服趙奢之子為將耳。"趙王信秦之間,因以奢子為將,終為秦將白起所敗。

《史記》曰:楚漢相持,未決勝負。陳平言於漢王曰:"彼項王有骨鯁之臣,以亞父範增,鍾離昧、龍且、周殷之屬,(味,音妹。且,於間切。)不過數人耳。大王誠能出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相誅。漢因舉兵攻之,破楚必矣。"漢王然之,乃出黃金四萬斤與平,恣所為,不問出入。平既多以金縱反間於楚軍,宣言諸將鍾離昧等為項王將,功多矣,然終不得裂地而王,欲與漢為一,以滅項氏,分王其地。項王果疑之,使使至漢。漢王為太牢具,舉進。見楚使,(舉鼎俎而來也。)即佯驚曰:"吾以為亞父使,乃項王使也!"複持去,更以惡草具進楚使。(去肉更草菜之具。)使歸,具以報項王。項王果大疑亞父。亞父欲急擊下滎陽城,項王不信,不肯聽。亞父聞項王疑之,乃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歸,未至彭城,疽發背而死。(疽,癰創也。音千餘切。)漢遣紀信詐降,而漢王宵遁。終滅項羽。(羽不悟反間而亡也。)

又曰:漢使酈食其說齊王田廣,廣舍兵與酈生縱酒。漢將韓信因齊無備,襲齊,破之。田廣烹食其。(此偶成韓信用死間之勢。)

又曰:漢高帝被匈奴單於冒頓圍於白登,乃使間厚遺閼氏,閼氏乃謂冒頓曰:"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於終非能居之也。且漢王亦有神,單於察之。"冒頓乃解圍之一角。於是高帝令士皆持滿,傅矢外向,從解角直出,竟與大軍合,而冒頓遂引兵而去。

又《高祖紀》曰:上聞犭希將皆故賈人也,上曰:"吾知所以與之。"乃以金啖將,豨將多降者。(陳犭希也)

《後漢書》曰:西域將兵長史班超發於闐諸國兵,擊莎車龜茲國,揚言兵少不敵,罷散。乃陰緩生口歸,以告龜茲,王喜而不虞。超即潛勒兵馳莎車營,大破,降之。(斯亦同死間之勢。)

《晉書》曰:益州牧羅尚遣將隗伯攻蜀賊李雄於郫城,未有勝負。雄乃募武都人樸泰鞭之見血,使譎羅尚,欲為內應,以火為期。尚信之,悉出精兵,遣隗伯等率兵從泰擊雄。雄將李驤於道設伏。泰以長梯倚城而舉火,伯軍見火起,皆爭緣梯。泰又以繩汲上。尚軍百餘人皆斬之。雄因放兵,內外擊之,大破尚軍。(此用內間之勢。)

又曰:劉曜逼長安,複圍北城,太守曲昌遣使求救於曲充。充率步騎赴之,去城數十裏,賊繞城放火,煙塵蔽天。反縱詐充曰:"郡城已陷,焚燒向盡,軍無及矣。"充信之,眾懼而潰。後數日,曲昌突圍赴長安,北城遂陷。

崔鴻《十六國春秋》曰:後涼呂光將呂延伐乞伏乾歸,大敗之。乾歸乃縱反間,稱眾潰東奔成紀,延信而追之。延司馬耿雉曰:"告者視高而色動,必有奸計,不可從。"相遇,戰敗死之。

《魏書》曰:陸俟擊吳於杏城,大敗之。獲吳二叔,諸將請送京師,俟獨不許,曰:"吳一身藏竄,非其親信,誰能獲之?若停十萬之眾以追一人,非上策也。不如私許吳叔,免其妻子,使自追吳,擒之必也。"諸將鹹曰:"今來討賊,既破之,獲其二叔,惟走一人,何所複至。"俟曰:"吳之恃逆,本自天性,今若獲免,必誑惑愚人,稱王者不死,妄相扇動。為患必大。"遂遣吳二叔,與之期。吳叔不至,諸將皆咎於俟。俟曰:"此未得其便可,必不背。"他日果斬吳以至,皆如所言。俟之明略,皆此類也。

《通典》曰:東魏將段琛據宜陽,遣將牛道恒扇誘邊人。西魏將韋孝寬拒之,遣諜人訪獲道恒手跡,令善書者偽作道恒與孝寬書,論歸款之意;又為落燼燒跡,若火下書者,還令諜人遺之於琛營。琛得書果疑之,道恒所經略,皆不見用。孝寬知其離沮,因出奇兵掩襲,擒道恒及琛等。崤、澠遂清。

又曰:東魏大將齊神武率兵趣沙苑,西魏大將周文帝遣將達奚武覘之。武從三騎皆衣敵人衣服,至日暮,去營數百步,下馬潛聽,得其軍號。因上馬曆營,若警夜者,有不如法者,往往撻之,具知敵之情狀,以告周文。

又曰:高齊斛律光,字明月,為當時名將。後周將韋孝寬守玉壁,(今絳郡禝山縣。)忌光英勇。孝寬參軍曲嚴頗知卜筮,謂孝寬曰:"來年,齊朝必大相殺戮。"孝寬因令嚴作謠言,令間諜漏其文於鄴,曰:"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百升,斛也。又曰:"高山不推自崩,槲樹不扶自豎。"祖珽因續之曰:"盲老公上下斧,饒舌老母不得語。"令小兒歌之於路。穆提婆聞之,以告其母陸令萱。萱以饒舌斥已也。(陸令膋即後王郛母。)盲老公謂祖珽也。遂相與協謀,令以謠言啟後主,誅光。周武帝聞之,遂大赦境內,始有滅齊之誌。竟平其國。

《唐書》曰:黃州總管周法明率兵擊輔公祏,遇張善安阻兵夏口,法明屯荊口鎮,登戰艦與所親飲酒。善安遣刺客數人,詐為漁者,乘輕舟而至,見者不以為虞,遂殺法明而去。

又曰:衛國公李靖伐突厥可汗,以唐儉先在突厥結和親,突厥遂不備。靖因掩擊,破之。(亦以唐儉為死間之勢。)

《衛公兵法》曰:夫戰之取勝,此豈求之於天地?在乎因人以成之。曆觀古人之用間,其妙非一也。即有間其君者,有間其親者,有間其賢者,有間其能者,有間其助者,有間其鄰好者,有間其左右者,有間其縱橫者。故子貢、史廖、陳軫、蘇秦、張儀、範睢等,皆憑此術而成功也。且間之道有五焉:有因其邑人使潛何察而致詞焉;有因其事故泄虛假令告示焉;有因敵之使矯使其事而返之焉;有審擇賢能,覘彼向背虛實而歸說之焉;有佯緩罪戾,微漏我偽情浮計使亡報之焉。凡此五間,皆須隱秘,重之以賞始可行焉。若敵有寵嬖任以腹心者,我當使間,遺其珍玩,恣其所欲,順而傍誘之。敵有重臣,失勢不滿其誌者,我則啖以厚利,詭相親附,采其情實而致之。敵有親貴左右,多詞誇誕好論利害者,我則使間,曲情尊奉,厚遺珍寶,揣其所間而返間之。敵若使聘於我,我則稽留其使,令人與之共處,矯致殷勤,偽相親昵,朝夕慰論,倍供殊味,觀其辭色而察之。仍旦暮令使獨與己伴居,我遣聰耳者潛於複壁中聽所間。使既遲違。恐彼怪責,必是竊論心事,我知事計,遣而用之。且夫用間以間人,人亦用間以間巳。巳以密往,人以密來,理須獨察於心,參會於事,則不失矣。若敵使人來,欲推我虛實,察我動靜,覘知事計而行其間者,我當佯為不覺,舍而厚利,善飯之,微以我言誑事,示以前卻期會,即我之所須,為彼之失者,因其有間而返間之。彼若將我虛而以為實,即我承其弊而得其誌矣。夫水所以濟舟,舟亦因水覆沒。間所以能成功,亦憑間而傾敗。若束發事主,當朝正色,忠以盡節,信以竭誠,不詭狀以自容,不權宜以為利,雖有善間,其可用乎?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太平禦覽

太平禦覽

作者: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
《太平禦覽》天部
《太平禦覽》時序部
《太平禦覽》地部
《太平禦覽》皇王部
《太平禦覽》偏霸部
《太平禦覽》皇親部
《太平禦覽》周郡部
《太平禦覽》居處部
《太平禦覽》封建部
《太平禦覽》職官部
《太平禦覽》兵部
《太平禦覽》人事部
《太平禦覽》逸民部
《太平禦覽》宗親部
《太平禦覽》禮儀部
《太平禦覽》樂部
《太平禦覽》文部
《太平禦覽》學部
《太平禦覽》治道部
《太平禦覽》刑法部
《太平禦覽》釋部
《太平禦覽》道部
《太平禦覽》儀式部
《太平禦覽》服章部
《太平禦覽》服用部
《太平禦覽》方術部
《太平禦覽》疾病部
《太平禦覽》工藝部
《太平禦覽》器物部
《太平禦覽》雜物部
《太平禦覽》舟部
《太平禦覽》車部
《太平禦覽》奉使部
《太平禦覽》四夷部
《太平禦覽》珍寶部
《太平禦覽》布帛部
《太平禦覽》資產部
《太平禦覽》百穀部
《太平禦覽》飲食部
《太平禦覽》火部
《太平禦覽》休征部
《太平禦覽》咎徵部
《太平禦覽》神鬼部
《太平禦覽》妖異部
《太平禦覽》獸部
《太平禦覽》羽族部
《太平禦覽》鱗介部
《太平禦覽》蟲豸部
《太平禦覽》木部
《太平禦覽》竹部
《太平禦覽》果部
《太平禦覽》菜茹部
《太平禦覽》香部
《太平禦覽》藥部
《太平禦覽》百卉部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