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太平禦覽 作者: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  

兵部·卷三十一

○卒

《說文》曰:隸人給事者為卒,衣有題識者也。

《玉篇》曰:卒,眾之名也,屯戍之兵也。

《桂苑》曰:卒,隸人也。

《管子》曰:管仲相齊,作內政而寄軍令,二百人為卒,卒有正。卒,聚也。

《韻海》曰:南楚謂卒為弩父,卒主擔弩導,因以為名也。又行鞭杖者也,皆赤幘絳褠。

《左傳》曰:齊侯求逢醜父,三入三出。每出,齊師以帥退,入於狄卒。(狄卒者,狄人從晉討齊也。)狄卒皆抽戈盾冒之。

又曰:楚令尹子重將為陽橋之役以救齊。赦罪,悉師。王卒盡行,彭名禦戎,蔡景公為左,許靈公為右。

又曰:晉侯將伐鄭,楚子救鄭。六月,晉、楚遇於鄢陵。苗賁皇言於晉侯曰:"楚之良,在中軍王族而已。請分良以擊其左右,而三軍萃於王卒,必大敗。"

又曰:宣子謂鞅曰:"矢及君屋,死之!"鞅用劍以帥卒,而欒氏退。攝車從之。

又曰:楚伐舒鳩,吳人救之。楚子強、子息、桓子、駢子、子孟五人以其私卒先擊吳師。吳師奔,登山以望,見楚師不繼,複逐之傅諸其軍。

又曰:齊為鄎故,國書,高無本帥師伐我,及清,季孫謂其宰冉求曰:"齊師在清,必魯故也。"季氏之甲七千,冉有以武城人三百為己徒卒。老幼守宮,次於雱門之外。五日,右師從之。

又曰:蔡、衛不拔,固將先奔。既而萃於王卒,可以集事。從之。

又曰:子玉使伯棼請戰,曰:"非敢必有功也,願以間執讒慝之口。"王怒,少與之師,惟西廣、東宮與若敖之六卒實從之。

又曰:狐毛、狐偃以上軍夾攻子西,楚左師潰。楚師敗績。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敗。

《史記·項羽本記》曰:是時呂後父呂侯為漢將,兵居下邑,漢王間往從之,稍稍收其士卒。

《漢書·吳王劉濞傳》曰:吳王先起兵,誅漢吏二千石以下。膠西、膠東王為渠率,與菑川、濟南共攻圍臨菑。趙王遂亦陰使匈奴與連兵。七國之發也,吳王悉其士卒,下令國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將。少子年十四,亦為士卒先。諸年上與寡人同,下與少子等皆發。"二十餘萬人也。

又《司馬遷傳》曰: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踐戎馬之地,足曆王庭,垂餌虎口,橫挑強胡。(陵,李陵也。)

又《刑法誌》曰:戰國之時,轉相攻伐,齊湣以騎擊強,魏惠以武卒奮,秦昭以銳士勝。

又《五行誌》曰:成帝綏和二年八月,鄭通裏男子王褒衣絳衣小冠,帶劍入北司馬門,上前殿,解帷組結佩之,自雲:"天帝使我居此。"收縛考問,故公車大誰卒。病狂易,不自知入宮,下獄死。(大誰者,非常之人名,大姓誰是也。本以誰何為稱,因用名。官有大誰長,今此卒即長所領之卒也。)

又《食貨誌》曰:董仲舒說武帝曰:"今荒淫越製,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裏有公侯之富,小民焉得不困?又加月為更卒,已,複為正一歲,屯戍三十倍於古。(更,工衡切。)更卒,謂給郡縣一月而更也。

又《胡建傳》曰:建字子孟,河東人也。孝武天漢中,守軍正丞,貧亡車馬,常步;與走卒起居,所以尉薦走卒,甚得其心。(尉者,自上安之也。薦者,舉藉之也。)

《晉書·天文誌》曰:積卒十三星,在房心南,主為衛也。

又《謝萬傳》曰:萬乃召集諸將,都無所說,直以如意指四座雲:"諸將皆勁卒。"諸將益恨之。

又《劉元海載記》曰:元海薨,和嗣立,呼延攸等恨不參顧命也,說和曰:"先帝不惟輕重之計,而使三王總強兵於內,大司馬握十萬勁卒居於近郊,陛下今便為寄坐,禍難未可測也。

又《劉曜載記》曰:劉嶽攻石生於洛陽,配以近郡甲士五千,宿衛精卒一萬,濟自盟津。鎮東呼延謨率荊州之眾自崤澠而東。

《莊子》曰:孔子往見盜蹠,盜蹠乃方休卒太山之陽,膾人肝而餔之。

魏武《步戰令》曰:嚴鼓一通,步騎士悉裝;再通,騎上馬,步結屯;三通,以次出之,隨幡所指。住者結屯幡後,聞急鼓音整陣,斥候者視地形廣狹,從四角而立表,製陣之宜。請部曲各自按部陣,兵曹舉事。不如令者斬!

陳孔璋《檄吳將校部曲文》曰:又使征西將軍夏侯淵等帥精甲五萬,巴漢銳卒五萬。

又曰:城都屠勾踐武卒散於黃池。

曹植《求自試表》曰:伏見先帝武臣宿兵年耆即世者,有聞矣。雖賢不乏世,宿將舊卒猶習戰也。

阮嗣宗《為鄭衝勸晉王箋》曰:東誅叛逆,全軍獨克,擒闔閭之將,斬輕銳之卒以萬計,威加南海,名懾三越。

幹寶《晉記論》曰:將相侯王連頭受戮,乞為奴仆,而猶不獲免,嬪嬙妃主,虜辱於戎卒,豈不哀哉!

陸士衡《辨亡論》曰:告類上帝,拱揖群後,虎臣毅卒,循江而守。

劉孝標《辨命論》曰:楚師屠漢卒,睢河鯁其流,秦人坑趙士卒,沸聲若雷霆。

班孟堅《西都賦》曰:列卒周匝,星羅雲布。

左太衝《吳都賦》曰:雕題之士,鏤身之卒。

又《魏都賦》曰:薄戍綿冪,無異蛛蝥之網;弱卒瑣甲,何異螳螂之衛!

王仲宣《從軍詩》曰:汎舟蓋長川,陳卒被隰坰。

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應瑒詩》曰:官度廁一卒,烏林預艱阻。

賈誼《過秦論》曰: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又曰: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顏延年《楊給事誄》曰:立於將卒之間,以輯華裔之眾。

○騎

《釋名》曰:騎,歧也,兩腳歧別也。

《史記》曰:韓信伐趙,未至井陘,選輕騎二千人,人持一赤幟,從間道而望趙軍。

又曰:今上為膠東王時,韓嫣與上學書相愛,及上為太子,愈益親。嫣善騎射,上即位欲事伐匈奴,而嫣先習胡兵,以故益尊貴。

《漢書》曰:霍去病年十八為侍中,善騎射。

又曰:趙充國字公孫,隴西上邽人也。始為騎士,以六郡良家子(服虔曰: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也。)善騎射,對補羽林。

《後漢書》曰:景丹從擊王郎將倪宏等於南蠻,郎兵迎戰,漢軍退卻,(《續漢書》曰:南蠻賊迎擊上營,得上鼓車、輜重數乘。)丹等縱突騎擊,大破之,追奔十餘裏,死傷者從橫。丹還,世祖謂曰:"吾聞突騎天下精兵,今乃見其戰,樂可言耶!"遂從征河北。

又曰:呂布為曹操所敗,布見操曰:"今日已往,天下定矣。"操曰:"何以言之?"布曰:"明公之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令布將騎,明公將步,天下不足定也!"

《東觀漢記》曰:鄧禹攻赤眉,輒不利,吏士散已盡,禹獨以二十四騎還詣洛陽。

又曰:段起於徒中,為並州刺史。征還京師,馬騎五萬餘匹。

又曰:馬魴將緹騎宿玄武門。

張璠《漢記》曰:蔡雍上書靈帝曰:"幽州突騎,冀州強弩,天下精兵也。"

《魏誌》曰: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太祖指休謂左右曰:"此吾家千裏駒也。"使與文帝同居止,見待如子。常從征伐,使領虎豹騎。

又曰:太祖哀曹真少孤,占養與諸子同,使與文帝共止。嚐獵,為虎所逐,顧射虎,應聲而倒。太祖壯其勇,使將虎騎。

又曰:光和中,涼州賊起,發幽州突騎三千,假公孫瓚都督行軍事討之。

《吳誌》曰:孫堅領豫州刺史,遂治兵於魯陽城。當進軍討董卓,遣長史公仇稱將兵從事還州督軍糧。施帳幔於城東門外,祖道送稱,官屬並會。卓遣步騎數萬人逆堅,輕騎數十先到。堅方行酒談笑,敕部曲整頓行陣,無得妄動。後騎漸益,堅徐罷坐,導引入城,乃謂左右曰:"向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襲,諸君不得入耳。"卓兵見堅士眾甚整,不敢攻城,乃引還。

又曰:孫策騎士有罪,逃入袁術營,隱於內廄,策指使人就斬之,訖,詣術謝。術曰:"兵人好叛,當共疾之,何為謝耶?"

《蜀誌》曰:曹公入荊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奔,使張飛將二十騎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

又曰:趙雲字子龍,隨先主為先主主騎。

《晉書·載記》曰:苻堅伐晉,舍大軍於項城,以輕騎八千兼道赴之,令軍人曰:"敢言吾至壽春者,拔舌而族之!"

《宋書》曰:傅弘之素善騎射,高祖至長安,弘之於姚泓馳道內,緩服戲馬,或馳或驟,往反二十裏中,甚有節製,羌胡聚觀者數十人,並惋驚歎息。

《梁書》曰:曹景宗謂所親曰:"我昔在鄉裏,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拓弓弦作霹靂聲,箭如餓鴟叫。平澤逐獐,數肋射之。"

《後周書》曰:太祖嚐從數騎於野,忽聞簫鼓之音,以問從人,皆莫之聞也。

《唐書》曰:貞觀中,左右屯營始置飛騎,揀材力驍捷善騎射者為之。太宗時出遊幸則從,馬衣五色袍,乘六閑駿馬,賜猛獸皮韉以標異之。又加階級、廩食各有差。

《五代周史》曰:顯德中,世宗車駕至濠州城下。戊子,親破十八裏灘寨。在濠州東北淮水之中,四麵阻水,上令甲士數百人跨馳以濟。太祖皇帝以騎軍浮水而渡,遂破其寨,虜其戰艦而回。

《三國典略》曰:陳韋翽字子羽,有誌操,以孝著稱。先尋以為驍騎將軍,領朱衣直閣驍騎之職。舊領營兵梁世已來其任逾重。翽素有名望,每大事恒令俠侍左右,時人榮之,號曰"俠禦將軍"。

《禰衡別傳》曰:衡著官布單衣,以杖捶地,數罵責操及其先祖,無所不至。操乃敕外具上廄驎馬三匹,並騎二人。須臾外給啟馬辦,曹公謂孔文舉曰:"禰衡小人,無狀乃爾,孤今殺之無異鼠雀耳!顧此子有異才,遠近聞之,孤今殺之,將謂孤不能容。劉景升天性險急,不能容受此子,必當殺之。"乃以衡置馬上,兩騎挾送至南陽也。

《會稽典錄》曰:朱育謂鍾離曰:"大皇帝以神武之姿,欲得五千騎乃可有圖。今騎無從出,而懷進取之誌,將何計?"收曰:"大皇以中國多騎,欲得騎以當之,吳神鋒弩射三四裏,洞三四馬,騎敢近之乎?"

《鄴中記》曰:石虎皇後出女騎千人,皆著五彩靴。

《鄴城故事》記:涼馬台,(一名閱馬台,亦名戲馬台。)案《鄴中記》雲:趙王虎建武六年,造涼馬台在城西漳水之南,約坎為台。虎常於此台簡練騎卒、虎牙、宿衛,號雲騰黑槊騎五千人。每月朔晦閱馬於此台,乃於漳水之南張幟鳴鼓,列騎星羅。虎乃登台射髇,箭一發,五千騎一時奔走,從漳水之南齊走集於台下。隊督已下皆班賚。虎又射一箭,其五千騎又齊走於漳水之北。其五千流散攢促,若數萬人騎,皆以漆槊從事,故以"黑槊"為號。季龍又常以女騎一千人為鹵簿,皆著紫綸巾、熟錦褲、金銀鏤帶、五文織成靴,遊於台上。

《六韜》曰:選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長七尺五寸以上,材輕捷疾,力過倫等,能馳彀騎射,前後左右,周旋進退,超越溝塹,馳山陵險阻,絕大澤、越強敵、亂大眾者,名曰武騎之士,不可不厚也。

《三略》曰:欲知敵形色可勝之符,先以二十八騎惑之,騎象二十八宿也。

《淮南子》曰:夫善遊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禍,害也。)是故好事者未嚐不中,(中,傷也。好為情欲之事者,未嚐不自傷也。)爭利者未嚐不窮也。

《通典》曰:孫臏雲:用騎有十利:一曰迎敵始至;二曰乘敵虛背;三曰追敵散亂;四曰迎敵前、擊敵後,使敵奔走;五曰遮其糧食,絕其軍道;六曰敗其津關,發其橋梁;七曰掩其不備,卒擊其未振;八曰攻其靜怠,出其不意;九曰燒其積聚市裏;十曰掠其田野,係{畾係}其子弟。此十者,騎戰利也。夫騎者,能離能散能集,百裏為期,千裏而赴,出入無間,故名離合之兵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太平禦覽

太平禦覽

作者: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
《太平禦覽》天部
《太平禦覽》時序部
《太平禦覽》地部
《太平禦覽》皇王部
《太平禦覽》偏霸部
《太平禦覽》皇親部
《太平禦覽》周郡部
《太平禦覽》居處部
《太平禦覽》封建部
《太平禦覽》職官部
《太平禦覽》兵部
《太平禦覽》人事部
《太平禦覽》逸民部
《太平禦覽》宗親部
《太平禦覽》禮儀部
《太平禦覽》樂部
《太平禦覽》文部
《太平禦覽》學部
《太平禦覽》治道部
《太平禦覽》刑法部
《太平禦覽》釋部
《太平禦覽》道部
《太平禦覽》儀式部
《太平禦覽》服章部
《太平禦覽》服用部
《太平禦覽》方術部
《太平禦覽》疾病部
《太平禦覽》工藝部
《太平禦覽》器物部
《太平禦覽》雜物部
《太平禦覽》舟部
《太平禦覽》車部
《太平禦覽》奉使部
《太平禦覽》四夷部
《太平禦覽》珍寶部
《太平禦覽》布帛部
《太平禦覽》資產部
《太平禦覽》百穀部
《太平禦覽》飲食部
《太平禦覽》火部
《太平禦覽》休征部
《太平禦覽》咎徵部
《太平禦覽》神鬼部
《太平禦覽》妖異部
《太平禦覽》獸部
《太平禦覽》羽族部
《太平禦覽》鱗介部
《太平禦覽》蟲豸部
《太平禦覽》木部
《太平禦覽》竹部
《太平禦覽》果部
《太平禦覽》菜茹部
《太平禦覽》香部
《太平禦覽》藥部
《太平禦覽》百卉部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