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具下
《通典·衛公兵法·攻城戰具篇》曰:作四輪車,上以繩為脊,生牛皮蒙之,下可藏十人,填隍推(土回切。)之,直抵城下,可以攻掘,金火木石所不能敗。謂之轒轀車。(凡力有餘者,攻,先絕諸國之交,使無外救。糧多而人少,攻而勿圍;糧少而人多,圍而勿攻。)
又曰:以大木為床,下置六輪,上立雙牙,牙有檢,梯節長丈二尺;有四桄,(音光。)桄相去三尺,勢微曲,遞牙相檢,飛於雲間,以窺城中。有上城梯,首冠雙轆轤,枕城而上。謂之飛雲梯。
又曰:大木為床,下安四獨輪。床上建雙陛,間橫括。中立獨竿,首如桔槔狀。其竿高下、長短、大小以城為準。竿首以窠盛石,大小多少隨力所製。人挽其端投之。其車推轉,逐便而用之。亦可埋腳著地而用。其旋風四腳,亦隨事而用之。謂之拋車。
又曰:作轉軸車,車上定十二日弩,以鐵鉤繩連轉,車行軸轉,引弩持滿弦,掛牙上弩為七衢,中衢大箭一,鏃刃長七寸,廣五寸,箭竿長三尺,圍五寸,以鐵鍱(音業。)為羽。左右各三箭,次小於中箭。其牙一發,諸箭齊起,及七百步。所中城壘,無不摧損,樓櫓亦顛墜。謂之車弩。
又曰:以木為脊,長一丈,徑一尺五寸,下安六腳,下闊而上尖,高七尺。內可容六人,以濕牛皮蒙之,人蔽其下。舁直抵城下,木石鐵火所不能敗。用攻其城,謂之尖頭木驢。
又曰:於城下起土為山,乘城而上,古謂之土山,今之壘道。用生牛皮作小屋,並四麵蒙之,屋中置運土人,以防攻擊者。(土山,則孫子所謂拒閩。)鑿地為道,行於城下,用攻其城。往往建柱,積薪於柱間而燒之,柱折城摧,謂之地道。
又曰:以八輪車,上樹高竿,竿上安轆轤,以繩挽板屋,上竿首,以窺城中。板屋方四尺,高五尺,有十二孔,四麵列布。車可進退,圜城而行,於營中遠視。亦謂之巢車。如鳥之巢,即今之版屋也。以版為幔,立桔槔於四輪車上,懸幔逼城堞間,使趫捷者(《太白陰經》曰:使趫卒蔽之。)蟻附而上,矢石所不能及,謂之木幔。
又《守城篇》曰:禽滑厘問墨翟守戍之具,墨翟答以五六十事,皆煩冗不便於用。其後韋孝窺守晉州、羊侃守台城,皆約封胡子技巧之術,法古不妙,非合今之用也。今述所便於事者,如後渭浚湟、(深也。)增城(修堞。)懸門。(懸板為重門也。)
又曰:突門:於城中對敵營,自鑿城內為闇門,多少臨事,令五六寸勿穿。或於中夜,或於敵初來,營列未定,精騎從突門躍出,擊其無備,襲其不意。
又曰:塗扇。以泥塗城門扇,厚可三寸,備火。
又曰:鑿門,為敵所過門,先自鑿門扇為數十孔,出強弩射之,長矛刺之,則敵不得近門。
又曰:塗棧:以泥塗門上木棧,厚可五寸,備火。
又曰:轉關橋:一梁為橋,梁端著橫栝,去其檢,橋轉,人馬不得渡,皆傾水中。秦用此橋而殺燕丹。
又曰:積石。備拋石,大小隨事。
又曰:樓櫓卻敵,上建候樓,以板為之,跳出為櫓,笓籬戰隔,於女牆上跳出〈木豕〉,去牆三尺,內著橫括,〈木豕〉端安轄,以荊柳編為之,長一丈,闊五尺,懸〈木豕〉端,用遮矢石。
又曰:布幔:以複布為幔,以弱竿懸掛於女牆外,去牆外七八尺,以折拋石之勢,矢石不複及牆。
又曰:木弩:以黃連桑柘為弩,弓長一丈二尺,徑七寸,兩弰二寸,以絞車張之。太矢一發,聲如雷吼,敗隊之卒。
又曰:燕尾炬:縛葦草為炬,尾分為兩岐,如燕尾狀,以油蠟灌之,加火,從城墜下,便騎木驢而燒之。
又曰:鬆明:以木明燒之,夜以鐵鎖縋下,巡城,照敵人乘城而上。
又曰:脂油燭炬:燃燈秉燭於城中四衢、要路、門戶,晨夜不得絕明,用備非常。
又曰:行爐:融鐵汁燼,舁行於城上,以灑敵人。
又曰:遊火:以鐵筐盛火,加脂蠟鐵鎖懸縋下,燒穴中孔城人。
又曰:灰〈麥戉〉、糠粃:因風於城上擲之,以眯敵人目,因以鐵汁灑之。
又曰:連棒:如打禾連枷狀,用打女牆外上城敵人。
又曰:扠竿:如搶,刃為兩岐,用叉飛梯及人。
又曰:鉤竿:如槍,刃兩旁有曲刃,可以鉤搭。
又曰:油囊,盛水,於城上。擲安火車中,囊敗火盛。
又曰:天井,敵人攻城為地道來,乃自於城道上直下穿井以邀之,積薪安井中,以火薰之,敵人自焦灼。
又曰:地聽:於城內八方穿井,各二丈,令頭覆戴新甕於井中坐聽,則城外百步之內有孔城地道者,並聽聞甕中而辨知方所近遠矣。
又曰:鐵夾杖:狀如鐵蒺藜,要路、水中置之,以刺人馬。
又曰:陷馬坑:坑長五尺,闊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槍、竹簽。其坑十字相交,狀如鉤鎖,以覆芻草葦木,加之土種草實,令生苗蒙覆其上,軍城、營壘、要路皆設之。(《衛公兵法》曰:坑如亞字相連,以草及細塵覆其上。)
又曰:拒馬槍:以木徑一尺,長短隨事,十字鑿孔,從橫安槍,(一作檢。)長一丈,銳其端,可以塞城門要路巷,人馬不得奔馳。
又曰:木柵:為敵所逼,不及築城壘,或因山河險勢,多石少土,木任版堞,乃建立木柵,方圓高下隨事。深埋木根,重複彌縫,其闕內重加短木為閣道,柱外重長出四尺為女牆,皆泥塗之。內七尺又立閣道,內柱上布板木為棧,立欄竿行於柵上。懸門、壅牆、壕塹、拒馬防守,一如城壘法。
《太白陰經》曰:蜀,鐵塹鏨。蜀,短柄也。鐵鏨,鑿井、鏨城也。
○旝
許慎《說文》曰:旝,建大木,置石其上,發為機以拒敵也。從方,會聲。(一雲:從衣,會聲。)
《左傳》曰:周桓王伐鄭,鄭為三拒,命二拒曰旝,動而鼓。(杜預注曰:旝,旗也。執以為號令。)
《魏武本記》曰:上與袁紹軍於官渡,賊射於營中,行者皆被甲,眾皆恐。上令傳言旝動而鼓。《說文》曰:旝,發石機也。乃造發石車擊紹櫓,一日盡壞。紹眾號之霹靂車。
沈懷文《宋侍中趙倫之碑》曰:君戮力以致誠,吐規以會機,一鼓則寇騎雲徹,旝動則敵車霧消。
○鹿角
袁曄《漢獻帝春秋》曰:揚州刺史劉馥上言:"荊州牧劉表與會稽太守孫權謀襲京城。"遂塹許,作鹿角砦。
王沈《魏書》曰:李通拜汝南太守,劉備與周瑜圍曹仁於江陵,與諸將擊之。通親下馬入圍拔鹿角,勇冠諸將軍。
魚豢《魏略》曰:夏侯霸,字仲權,為偏將軍。太和中,在長安及子午之役,霸占為前鋒。蜀人望知其是霸也。指下兵攻之,霸手戰鹿角間,賴救然後解。
《魏誌》曰:徐晃討關羽於樊,羽自將步騎五千出戰。晃擊之,退走,遂追與俱入圍破之,或自投沔水死。魏太祖令曰:"賊為塹鹿角十裏,將軍致戰全勝,遂陷賊圍,將軍之功逾孫武、穰苴。"
虞溥《江表傳》曰:曹公出濡須,甘寧拔曹公鹿角,逾壘入,斬數十人。
王隱《晉書》曰:馬隆為武威太守。之郡,作八陣圖。地廣則鹿角車營,進攻則木屋抱輪。並戰並前,虜弗能逼。
幹寶《晉記》曰:曹爽留車駕宿伊水南,伐木為鹿角,發屯田兵數千人以為衛。
習鑿齒《漢晉陽秋》曰:曹芳謁曹叡墓於大石山,曹爽兄弟皆從。於是,司馬懿閉四城,遂與太尉蔣濟俱屯洛水南浮橋。奏罷,爽兄弟不知所為,芳還宿伊水南,發屯田數千人,樹鹿角為營。
《晉惠帝起居注》曰:王浚乘勝追石超軍於斥丘,超持重不與戰,以鹿角為營。(一雲以鹿角步安立營。)
《晉起居注》曰:義熙六年,築壘起城於祖浦石頭城,施鹿角以禦盧循。
司馬彪《戰略》曰:遼東太守公孫淵反,明帝召太尉司馬公計之。軍到襄平,公圍之北麵,東麵有圍不合,連車置水中,積石鎮其上,以鹿角塞之。
《魏武帝表》曰:臣前遣討河內,獲嘉之屯,獲生口,辭雲:"河內有一神人宋金生,令諸屯皆雲鹿角不須守,吾使狗為汝守。不從其言者,即夜聞有軍兵聲,明日視屯下,但見虎跡。"臣輒部武猛都尉呂納,將兵掩捉得生口,輒行軍法。
諸葛亮《教》曰:前到武都一日,鹿角壞刀斧千餘枚,賴賊已走。若未走,無所複用。
晉宣帝《教》曰:今日當將作四千人,東為三軍作營塹壘,又當將斧三百枚,破樹木作鹿角,塞諸郵漏處。
諸葛亮《軍令》曰:敵以來進持鹿角,兵悉卻在連衝後。敵已附鹿角裏,兵但得進踞,以矛戟刺之,不得此住,起住妨弩。
《魏武軍策令》曰:夏侯淵今月賊燒卻鹿角。鹿角去本營十五裏,淵將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補之。賊山上望見,從穀中卒出,淵使兵與鬥,賊遂繞出其後,兵退而淵未至,甚可傷。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為"白地將軍",為督帥尚不當親戰,況補鹿角乎!
王曠與楊州論討孫敏計曰:賊今下屯固橫江。
又雲:複據烏江,皆塹壘,彭排鹿角,步安嚴峻以襲曆陽諸軍。
辛昞洛戍時與桓郎箋曰:"桓振武令下官將千二百人掩襲營,值天洪雨,器仗沾濕,塹廣深丈餘,鹿角五重,樓櫓嚴設。自四更三唱攻,逼至小食時,不克。"
○箛槍
張揖《廣雅》曰:{就},謂之箛槍。(箛,音孤。)
服虔《通俗文》曰:剡葦傷盜謂之槍。何承天纂文曰:"{就},(音就)箛槍也。"
謝靈運《自理表》曰:星言奔馳,歸滑陛下。及經山陰,方衛彰赫,彭排馬槍,斷截衢巷。
《宋起居注》曰:泰始三年,有司奏賊帥劉胡等從南城蘭道領馬步萬餘人,樹排槍陌山,從東五道直來攻營。
杜預《奏秦州軍事》曰:臣嚐聞邊人說虜專以騎為寇,穿塹不如作馬塪。馬塪法,坑方三尺,錯平穿之,虜騎非下馬平治,則終不得入。又其外蹊要路,亦可隨作塢,施槍著塪中訖,薄覆其上。如此則虜當築地而行,不敢輒往來也。
蔡謨《與何驃騎書》曰:公失櫓上人,吾亦具之矣。在深草中立櫓,無故以櫓自標,令賊見之而自不得見賊,賊不病癡,何故不來取耶?今令數百步內皆露見,布竹箛如蝟毛,賊不能飛,何得卒至邪?
○弋
張揖《埤蒼》曰:栱,大弋也。
許慎《說文》曰:楫,弋也,麋,弋也。
太公《六韜》曰:委環鐵弋長三丈千三百。
《左傳》曰:齊人戰獲臧堅。齊侯使宿沙衛唁之,曰:"無死。"堅曰:"使刑臣禮於士。"以弋抉其傷而死。
司馬彪《戰略》曰:遼東太守公孫淵反,太尉司馬公討之。軍至襄平,去城百步,穿重塹,豎連柵,安諸營,立樓櫓,其近水沙地不得作圍塹,用車輪以大弋椓穿其中,又堅輪障其前。
韋昭《吳書》曰:賀齊討賊陳仆於林曆山,山四麵壁立不可攻。齊乃陰作鐵弋,於賊不備處以弋拓山為道,夜潛上破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