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故《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戰國從衡,真偽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殽亂。至秦患之,乃燔滅文章,以愚黔首。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而稱曰:“朕甚閔焉!”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鹹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會向卒,哀帝複使向子侍中奉車都尉歆卒父業。歆於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略》,有《方技略》。今刪其要,以備篇輯。
自從孔子死後精要微妙之言也就中斷了。七十弟子死後,經典要義的解釋也就出現了分歧。所以解釋《春秋》分為《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鄒氏傳》、《夾氏傳》五家,解《詩》的分為《毛詩》、《齊詩》、《魯詩》、《韓詩》四家,解《易》也分為好幾家。戰國時合縱聯橫,真偽爭論不休,諸子的學說紛紛?昆亂不清。到了秦始皇對這種狀況感到害怕時,他們便燒毀文章,以愚弄百姓。漢朝建立後,革除秦朝的弊端,大規模征收書籍文章,廣開獻書的門路。到孝武帝時代為止,書籍殘缺,竹簡脫落,禮節遭到破壞,樂禮被摧毀。皇上喟然而歎道:“對這些事情朕感到很悲哀!”於是建立了藏書的簡冊,設置了抄書的官員,一直到諸子傳說,都充實到秘府。到成帝的時候,由於書籍散失的特別厲害,就派謁者墮農向天下征求分散的書籍。命令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修有關天文曆法的書籍,侍醫李柱國校醫藥之書。每校完一部書,劉向就整理編目,概括其大意,錄下來把它上奏給皇帝。當劉向死後,哀帝又派劉向的兒子侍中奉車都尉劉歆完成父親的事業,劉歆於是總結所有書籍而把《七略》上奏給皇帝。所以就有了《輯略》,有了《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和《方技略》。現在刪去多餘部分,衹留下主要的。以使所收書篇更完備。
《易經》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
《易經》十二篇,有施、孟、鑾丘三家。
《易傳·周氏》二篇。字王孫也。《服氏》二篇。
《周氏易傳》連篇。周氏字王孫。《服氏易傳》兩篇。
《楊氏》二篇。名何,字叔元,菑川人。
《楊氏易傳》兩篇。楊氏名何,字叔元,是苗川人。
《蔡公》二篇。衛人,事周王孫。
《蔡公易傳》兩篇。蔡公是衛國人,服事周王玨。
《韓氏》二篇。名嬰。
《韓氏易傳》兩篇。韓氏名嬰。
《王氏》二篇。名同。
《王氏易傳》兩篇。王氏名同。
《丁氏》八篇。名寬,字子襄,梁人也。
《丁氏易傳》八篇。廠氏名寬,字子襄,是梁國人。
《古五字》十八篇。自甲子至壬子,說《易》陰陽。
《古五子易傳》十八篇。從甲子到壬子,論說《易》的陰陽。
《淮南道訓》二篇。淮南王安聘明《易》者九人,號九師說。
《淮南道訓》兩篇。淮南王劉安聘用懂《易》的九個人,號稱九師說。
《古雜》八十篇,《雜災異》三十五篇,《神輸》五篇,圖一。
《古雜》八十篇,《雜災異》三十五篇,《神輸》五篇,圖一幅。
《孟氏京房》十一篇,《災異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五鹿充宗《略說》三篇,《京氏段嘉》十二篇。
《孟氏京房》十一篇,《災異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五鹿充宗《略說》三篇,《京氏段嘉》十二篇。
《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
《周易章句》,施、孟、梁丘氏三家各兩篇。
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
解釋《周易》的共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
《易》曰:“宓戲氏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至於殷、周之際,紂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諸侯順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於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為之《彖》、《象》、《係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曆三古。及秦燔書,而《易》為筮卜之事,傳者不絕。漢興,田何傳之。訖於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於學官,而民間有費、高二家之說,劉向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經,或脫去“無咎”、“悔亡”,唯費氏經與古文同。
《易》說:“伏羲氏仰觀天象,俯察地理,觀察鳥獸的紋彩和土地的適應性,近的就取自自己的身體,遠的就取之於萬物,於是創造;以通達神明的德性,以模仿萬物的性情。”到了殷、周之際,紂王身居帝位,違背天意,摧殘萬物,文王作為諸侯順天命而行天道,天人的預測可以得到並且能顯現,於是重疊《易》的六爻,作丁上下篇。孔子作了《彖》、《象》、《係辭》、《文言》、《序卦》之類共十篇。所以說《易》的道理是很深刻的,經曆了伏羲、文王、孔子三代聖人,經曆了上、中、下三個遠古時代。到秦始皇燒書時。《易》因為是講占筮的事情的,傳授的人沒有斷絕。秦始皇建立後,田何傳授《易》。到了宣帝、元帝之時,有施、孟、梁丘、京氏傳授《易》學的被列入官府傳授之學,而民間有捷直、高相兩家的學說。劉向以宮中的《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經,有的地方脫漏“無咎”、“悔亡”,祇有費氏經與古文相同。
《尚書古文經》四十六卷。為五十七篇。
《尚書古文經》四十六卷。五十七篇。
《經》二十九卷。大、小夏侯二家。《歐陽經》三十二卷。
《經》二十九卷。有大夏侯、小夏侯兩家。《歐陽經》有三十二卷。
《傳》四十一篇。
《傳》四十一篇。
《歐陽章句》三十一卷。
《歐陽章句》三十一卷。
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
大小夏侯《章句》各有二十九卷。
大、小《夏侯解故》二十九篇。
大小夏侯《解故》二十九篇。
《歐陽說義》二篇。
《歐陽說義》兩篇。
劉向《五行傳記》十一卷。
劉向的《五行傳記》十一卷。
許商《五行傳記》一篇。
許商的《五行傳記》一篇。
《周書》七十一篇。周史記。《議奏》四十二篇。宣帝時石渠論。
《周書》七十一篇。周朝的史官所記。《議奏》四十二篇。是宣帝時在石渠的議論。
凡《書》九家,四百一十二篇。入劉向《稽疑》一篇。
關於《尚書》的著作共九種,計四百一十二篇。加入了型血的《稽疑》一篇。
《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故《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纂焉,上斷於堯,下訖於秦,凡百篇,而為之序,言其作意。秦燔書禁學,濟南伏生獨壁藏之。漢興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齊魯之間。訖孝宣世,有《歐陽》、《大小夏侯氏》,立於學官。《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懷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聞鼓琴瑟鍾磬之音,於是俱,乃止不壞。孔安國者,孔子後也,悉得其書,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列於學官。劉向以中古文校歐陽、大小夏侯三家經文,《酒誥》脫簡一,《召誥》脫簡二。率簡二十五字者,脫亦二十五字,簡二十二字者,脫亦二十二字,文字異者七百有餘,脫字數十。《書》者,古之號令,號令於眾,其言不立具,則聽受施行者弗曉。古文讀應爾雅,故解古今語而可知也。
《易》上說:“黃河中的龍馬馱河圖而出,洛水中的神龜背載赤文緣字而出,伏羲和大禹依照圖文分別畫出八卦圖。”所以《尚書》的起源很久遠了,到孔子時就加以撰修,上起於堯,下止於秦,一共一百篇,並為它作序,說明他寫作的意圖。秦始皇焚書禁學,濟南的伏生獨自把它們藏在牆壁中。到了漢朝建立之時大都散失,隻找到了二十九篇,用它們在查、壘間傳教。到了漢宣帝時代,有《歐陽》、《大小夏侯氏》,被立在官府學宮。《古文尚書》被發現在孔王家的壁中。武帝末年,魯共王拆毀孔子的住宅,打算擴大他的宮殿,卻得到了《古文尚書》以及《禮記》、綸語》、《孝經》一共幾十篇,都是先秦時代的文字。共王進入孔子的住宅,聽到演奏琴瑟鍾磬的聲音,感到害怕就停止了拆毀房屋。孔安國是孔子的後代,得到了這些書,比原先的二十九篇,多出了十六篇。孔安國把它獻給了皇上。這時逢巫蠱的事情,沒有被學校列入。劉向用宮中古文校歐陽、大小夏侯的三家經文,其中《酒誥》脫落一簡,《召誥》脫落兩簡。大致是一簡有二十五字的,脫落的也是二十五個字,簡上是二十二字的,脫落的也是二十二個字,文字不同的有七百多字,脫落的有幾十個字。《尚書》是古代帝王的號令,號令對於眾人,所說的不能曉然明諭,就會使聽的人和做的人不明了。古文宣揚的應接近雅正,所以理解了古今語言就可知道《尚書》的意義了。
《詩經》二十八卷,魯、齊、韓三家。
《詩經》二十八卷,有魯、齊、韓三家。
《魯故》二十五卷。《魯說》二十八卷。
《魯故》二十五卷。《魯說》二十八卷。
《齊後氏故》二十卷
《齊後氏故》二十卷。
《齊孫氏故》二十七卷。《齊後氏傳》三十九卷。
《齊孫氏故》二十七卷。《齊後氏傳》三十九卷。
《齊孫氏傳》二十八卷。
《齊孫氏傳》二十八卷。
《齊雜記》十八卷。
《齊雜記》十八卷。
《韓故》三十六卷。
《韓故》三十六卷。
《韓內傳》四卷。
《韓詩內傳》四卷。
《韓外傳》六卷。
《韓詩外傳》六卷。
《韓說》四十一卷。
《韓說》四十一卷。
《毛詩》二十九卷。
《毛詩》二十九卷。
《毛詩故訓傳》三十卷。
《毛詩故訓傳》三十卷。
凡《詩》六家,四百一十六卷。
關於《詩經》的共有六家,四百一十六卷。
《書》曰:“詩言誌,歌詠言。”故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純取周詩,上采殷,下取魯,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諷誦,不獨在竹帛故也。漢興,魯申公為《詩》訓故,而齊轅固、燕韓生皆為之傳。或取《春秋》,采雜說,鹹非其本義。與不得已,魯最為近之。三家皆列於學官。又有毛公之學,自謂子夏所傳,而河間獻王好之,未得立。
《書》上說:“詩言誌,歌詠言。”所以心中有哀樂之感,就會有歌詠之聲。把它用語言表達出來就稱馬詩,把它用歌聲表達出來就稱為歌。所以古代有收集詩的官員,君王用它觀察風俗了解政治的得失,自我加以稽考修正。孔子精選了周詩,上起殷朝,下到魯國,共有三百零五篇,雖然經曆了秦始皇的焚書還能保存下來,是因為它是諷詩並能背誦,不單靠文字流傳。漢朝建立後,魯申公為《詩》進行解釋,齊國的轅固、燕國的韓生都為《詩》作解說。有的取自《春秋》,采用眾人的雜論,都不是《詩》的本來意思。如不得已而要用《詩》,衹有魯《詩》最與《詩》本義相近。三家都被列於學校。又有毛公的學說,自稱是子夏所傳授的,而河問獻王喜歡它。就沒被列於學校。
《禮古經》五十六卷,《經》十七篇。後氏、戴氏。
《禮古經》五十六卷,《經》十七篇。有後氏、台嘔學派。
《記》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後學者所記也。
《記》一百三十一篇。是孔子的七十弟子的傳人所記錄的。
《明堂陰陽》三十三篇。古明堂之遺事。
《明堂陰陽》三十三篇。是古代明堂所遺傳下來的事情。
《王史氏》二十一篇。
《王史氏》二十一篇。
七十子後學者。《曲台後倉》九篇。
王史氏是七十弟子的傳人。《曲台後倉》九篇。
《中庸說》二篇。
《中庸說》兩篇。
《明堂陰陽說》五篇。
《明堂陰陽說》五篇。
《周官經》六篇。王莽時劉歆置博士。
《周官經》六篇。王莽時劉歆設立博士。
《周官傳》四篇。
《周官傳》四篇。
《軍禮司馬法》百五十五篇。
《軍禮司馬法》一百五十五篇。
《古封禪群祀》二十二篇。
《古封憚群祀》二十二篇。
《封彈議對》十九篇。武帝時也。
《封禪議對》十九篇。記武帝時的事情。
《漢封禪群祀》三十六篇。《議奏》三十八篇。石渠。
《漢封憚群祀》三十六篇。《議奏》三十八篇。是石渠議奏。
凡《禮》十三家,五百五十五篇。入《司馬法》一家,百五十五篇。
《禮》一共有十三家,五百五十五篇。選入了《司馬法》一家,有一百五十五篇。
《易》曰:“有夫婦父子君臣上下,禮義有所錯。”而帝王質文世有損益,至周曲為之防,事為之製,故曰:“禮經三百,威儀三千。”及周之衰,諸侯將逾法度,惡其害己,皆滅去其籍,自孔子時而不具,至秦大壞。漢興,魯高堂生傳《士禮》十七篇。訖孝宣世,後倉最明。戴德、戴聖、慶普皆其弟子,三家立於學官。《禮古經》者,出於魯淹中及孔氏,與十七篇文相似,多三十九篇。及《明堂陰陽》、《王史氏記》所見,多天子、諸侯、卿、大夫之製,雖不能備,猶瘉倉等推《士禮》而致於天子之說。
《易》上說:“對於夫婦、父子、君臣上下的區別,禮義有所規定。”但帝王的質樸和文采代代有增有減,到周朝時就規定得極為細致,每一件事都要有製度,所以說:“禮經有三百條,禮儀的細節有三千條。”等到周朝衰落後,諸侯超越禮法的限製,厭惡禮法不利於己,都把它們拋棄毀掉了。到孔子時就不完備了,到秦國時,就遭到更大的破壞。到了漢朝,魯國高堂生傳授《士禮》十七篇。到孝宣帝時為止,後倉的最為明晰。戴德、戴聖、慶普都是他的學生,三家都被列在學校。《禮古經》出現在魯國的淹中和孔氏家中,同十七篇的文章相似,多出了三十九篇。至於《明堂陰陽》、《王史氏記》上所見到的,大多是天子諸侯卿大夫的製度,雖然不能詳備,但仍比後倉等人推論《士禮》而向天子陳說的學說多。
《樂記》二十三篇。
《樂記》二十三篇。
《王禹記》二十四篇。《雅歌詩》四篇。
《王禹記》二十四篇。《雅歌詩》四篇。
《雅琴趙氏》七篇。名定,勃海人,宣帝時丞相魏相所奏。
《雅琴趙氏》七篇。趙氏名定,是勃海人,由宣帝時的丞相魏相所奏。
《雅琴師氏》八篇。名中,東海人,傳言師曠後。
《雅琴師氏》八篇。師氏名中,是束海人,相傳說是師曠的後代。
《雅琴龍氏》九十九篇。名德,梁人。
《雅琴龍氏》九十九篇。龍氏名德,是梁國人。
凡《樂》六家,百六十五篇。出淮南劉向等《琴頌》七篇。
《樂》共有六家,一百六十五篇。抽出了淮南塑迪等人的七篇《琴頌》。
《易》曰:“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享祖考。”故自黃帝下至三代,樂各有名。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二者相與並行。周衰俱壞,樂尤微眇,以音律為節,又為鄭、衛所亂,故無遺法。漢興,製氏以雅樂聲津,世在樂宮,頗能紀其鏗鏘鼓舞,而不能言其義。六國之君,魏文侯最為好古,孝文時得其樂人竇公,獻其書,乃《周官·大宗伯》之《大司樂》章也。武帝時,河間獻王好儒,與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諸子言樂事者,以作《樂記》,獻八佾之舞,與製氏不相遠。其內史丞王定傳之,以授常山王禹。禹,成帝時為謁者,數言其義,獻二十四卷記。劉向校書,得《樂記》二十三篇。與禹不同,其道浸以益微。
《易》上說:“前代帝王製作音樂崇尚道德,隆重地進獻祭品上天,供奉祖先。”所以從黃帝以下到三代,樂曲都各自有名稱。孔子說:“安定國家治理百姓,沒有比禮更好的,改變風俗,沒有比樂更好的。”禮和樂相輔相成。周朝衰落後,禮和樂都被破壞了,音樂之理尤其精妙,因為它的節奏在音律,又加上被鄭、衛之音所擾亂,所以沒有遺傳下來的規則。漢朝建立後,製氏認為雅樂聲律,世代都在樂官,頗能記憶一些音樂的鏗鏘鼓舞的音節,但不能說出它的含義。六國的君主中,魏文侯最崇尚古樂,孝文帝的時候得到他的樂人竇公,獻上他的書,是《周官。大宗伯》中的《大司樂》章。武帝的時候,河間獻王喜歡儒術,同毛生等人共同采集《周官》和諸子學說中論說音樂的部分,撰寫成《樂記》,獻上八佾之舞,同製氏相差不遠。內史丞王定傳授《樂記》,把它授給常山的王禹。王禹在成帝時任謁者官,幾次論說它的意義,獻上二十四卷的記載。劉向校書,得到二十三篇的《樂記》,同王禹的不同,這方麵的學問越來越衰亡了。
《春秋古經》十二篇,《經》十一卷。公羊、穀梁二家。
《春秋古經》十二篇,《經》十一卷。有公羊、毫遂二家。
《左氏傳》三十卷。左丘明,魯太史。
《春秋左氏傳》三十卷。左丘明,是魯國的太史。
《公羊傳》十一卷。公羊子,齊人。
《春秋公羊傳》十一卷。公羊子,是齊國人。
《穀梁傳》十一卷。穀梁子,魯人。《鄒氏傳》十一卷。
《春秋穀梁傳》十一卷。穀梁子,是魯國人。《春秋鄒氏傳》十一卷。
《夾氏傳》十一卷。有錄無書。
《春秋夾氏傳》十一卷。有目錄但沒有書。
《左氏微》二篇。
《春秋左氏微》二篇。
《鐸氏微》三篇。楚太傅鐸椒也。
《春秋鐸氏微》三篇。鐸氏是楚國的太傅鐸椒。
《張氏微》十篇。
《春秋張氏微》十篇。
《虞氏微傳》二篇。趙相虞卿。《公羊外傳》五十篇。
《春秋虞氏微傳》二篇。虞氏是趙國的相虞卿。《春秋公羊外傳》五十篇。
《穀梁外傳》二十篇。
《春秋穀梁外傳》二十篇。
《公羊章句》三十八篇。
《春秋公羊章句》三十八篇。
《穀梁章句》三十三篇。
《春秋穀梁章句》三十三篇。
《公羊雜記》八十三篇。《公羊顏氏記》十一篇。
《春秋公羊雜記》八十三篇。《春秋公羊顏氏記》十一篇。
《公羊董仲舒治獄》十六篇。
《春秋公羊董仲舒治獄》十六篇。
《議奏》三十九篇。石渠論。
《春秋議奏》三十九篇。是石渠板的議論。
《國語》二十一篇。左丘明著。
《國語》二十一篇。左丘明著。
《新國語》五十四篇。劉向分《國語》。《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記黃帝以來訖春秋時諸侯大夫。
《新國語》五十四篇。劉向另寫的《國語》。《世本》十五篇。古代史官記載從黃帝以來到春秋時的諸侯大夫。
《戰國策》三十三篇。記春秋後。
《戰國策》三十三篇。記春秋以後的事。
《奏事》二十篇。秦時大臣奏事,及刻石名山文也。
《奏事》二十篇。秦時大臣奏事,就把文字刻在石山的石上。
《楚漢春秋》九篇。陸賈所記。《太史公》百三十篇。十篇有錄無書。
《楚漢春秋》九篇。陸賈所記載的。《太史公書》一百三十篇。十篇有目錄沒有書。
馮商所續《太史公》七篇。
馮商所續的《太史公》有七篇。
《太古以來年紀》二篇。
《太古以來年紀》二篇。
《漢著記》百九十卷。
《漢著記》一百九十卷。
《漢大年紀》五篇。
《漢大年紀》五篇。
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省《太史公》四篇。
《春秋》類著作共有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省去《太史公》中的四篇。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帝王靡不同之。周室既微,載籍殘缺,仲尼思存前聖之業,乃稱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以魯周公之國,禮文備物,史官有法,故與左丘明觀其史記,據行事,仍人道,因興以立功,就敗以成罰,假日月以定曆數,借朝聘以正禮樂。有所褒諱貶損,不可書見,口授弟子,弟子退而異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論本事而作傳,明夫子不以空言說經也。《春秋》所貶損大人當世君臣,有威權勢力,其事實皆形於傳,是以隱其書而不宣,所以免時難也。及未世口說流行,故有《公羊》、《穀梁》、《鄒》、《夾》之《傳》。四家之中,《公羊》、《穀梁》立於學官,鄒氏無師,夾氏未有書。
古代帝王世代都有史官,君王的舉動一定加以記錄,其目的是以此使君主言行謹慎,其言行可為民之法則。左側史官記其言,右側史官記其行,行動記下來就是《春秋》,語言記下來就是《尚書》,帝王沒有不跟這相同的。周室衰敗後,書籍破殘損缺,仲尼想保存前代聖人的業績,就說:“夏禮我能說出來,但杞國的就不能全麵驗證了;殷禮我能說一說,但宋國的就不能全麵考證了。這是文獻不夠的緣故,文獻足夠的話,我就能加以考證了。”因為魯國是周公的封國,禮節文采都完備,史官有法度,所以讓左丘明觀看了他們曆史的記載,根據所行的事情,依照人道,用成就來建立功賞,根據失敗來加以責罰,藉曰月來確定節氣的時間,藉諸侯朝見天子來端正禮樂。有所隱諱貶損的事情,不能見之於書籍,就用口傳授給弟子,弟子回去後所說的就互不相同了。左丘明怕他的弟子們各自按照自己的見解,以致失去真意,所以研究本來的事實而加以解釋,昌明孔子是不用空言來解說經文的。《春秋》所貶損的當代君臣,有權威勢力,他們的事情就寫進了解釋中,因此這本書就被隱藏起來了,沒有宣揚,用來避免遭到當時的災難。等到末世人們口頭傳說流行開來,便有《公羊》、《穀梁》、《鄒》、《夾》的傳。這四家之中,《公羊傳》、《穀梁傳》兩家被列在皇家學校講解,鄒氏沒有老師,夾氏沒有書。
《論語》古二十一篇。出孔子壁中,兩《子張》。《齊》二十二篇。多《問王》、《知道》。《魯》二十篇,《傳》十九篇。
《論語》古文二十一篇。出自孔子家壁中,有兩篇《子張》。
《齊說》二十九篇。《魯夏侯說》二十一篇。《魯安昌侯說》二十一篇。《魯王駿說》二十篇。
《齊論語》二十二篇。多《問王》、《知道》篇。《魯論語》二十篇,《傳》十九篇。《論語齊說》二十九篇。《魯夏侯說》二十一篇。《魯安昌侯說》二十一篇。《魯王駿說》二十篇。
《燕傳說》三卷。
《燕傳說》三卷。
《議奏》十八篇。石渠論。《孔子家語》二十七卷。
《議奏》十八篇。是石渠閣的議論。《孔子家語》二十七卷。
《孔子三朝》七篇。
《孔子三朝》七篇。
《孔子徒人圖法》二卷。
《孔子徒入圍法》二卷。
凡《論語》十二家,二百二十九篇。
《論語》類著作共有十二家,二百二十九篇。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漢興,有齊、魯之說。傳《齊論》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禦史大夫貢禹、尚書令五鹿充宗、膠東庸生,唯王陽名家。傳《魯論語》者,常山都尉龔奮、長信少府夏侯勝、丞相韋賢、魯扶卿、前將軍蕭望之、安昌侯張禹,皆名家。張氏最後而行於世。
《論語》這部書,是記載孔子回答其弟子及時人提問,以及其門徒相互問答的一部書。當時弟子對於孔子的言行各自有所記錄。子L子卒後,門人相互收集並記下來,所以稱為《論語》。漢朝建立後,有《齊論語》和《魯論語》兩家。傳授《齊論語》的,有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禦史大夫亙魚、尚書令五鹿充宗、膠束庸生等人,衹有王堡是名家。傳授《魯論語》的,有寶山都尉龔奮、旦值少府夏堡塍、丞相童賢、壟迭卿、前將軍蕭望之、安昌侯張禹,都是名家。張旦在最後,因而流行於世。
《孝經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
《孝經古孑L氏》一篇。有二十二章。
《孝經》一篇。十八章。長孫氏、江氏、後氏、翼氏四家。
《孝經》一篇。有十八章。分長孫氏、江氏、後氐、呈返四家。
《長孔氏說》二篇。
《孝經長孫氏說》二篇。
《江氏說》一篇。
《孝經江氏說》一篇。
《翼氏說》一篇。
《孝經翼氏說》一篇。
《後氏說》一篇。
《孝經後氏說》一篇。
《雜傳》四篇。
《雜傳》四篇。
《安昌侯說》一篇。《五經雜議》十八篇。石渠論。
《安昌侯說》一篇。《五經雜議》十八篇。是石渠聞的議論。
《爾雅》三卷二十篇。《小爾雅》一篇,《古今字》一卷。
《爾雅》三卷二十篇。《小爾雅》一篇,《古今字》一卷。
《弟子職》一篇。
《弟子職》一篇。
《說》三篇。
《說》三篇。
凡《孝經》十一家,五十九篇。
《孝經》類著作共有十一家,五十九篇。
《孝經》者,孔子為曾子陳孝道也。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舉大者言,故曰《孝經》。漢興,長孫氏、博士江翁、少府後倉、諫大夫翼奉、安昌侯張禹傳之,各自名家。經文皆同,唯孔氏壁中古文為異。“父母生之,續莫大焉”,“故親生之膝下”,諸家說不安處,古文字讀皆異。
《孝經》是孔子對曾子講解孝道的著作。孝道,是天經地義之事,是人人應盡之事。從大的方麵來說,所以叫《孝經》。在漢朝,有長孫氏、博士江翁、少府後倉、諫大夫翼奉、安昌侯張禹傳授《孝經》,各成一家之言。各家經文都相同,衹有孔氏壁中的古文不同。“父母生之,續莫大焉”,“故親生之膝下”,這兩句各家的說法都不合適,古文的字和斷句都不同。
《史籀》十五篇。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時亡六篇矣。
《史籀》十五篇。裏童工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時丟失了六篇。
《八體六技》。
《八體六技》。
《蒼頡》一篇。
《蒼頡》一篇。
上七章,秦丞相李斯作;《爰曆》六章,車府令趙高作;《博學》七章,太史令胡母敬作。
前七章,是秦丞相李斯所作;《爰曆》六章,是秦車府令趙高所作;《博學》七章,太史令胡母敬所作。
《凡將》一篇。司馬相如作。
《凡將》一篇。司馬相如所作。
《急就》一篇。元帝時黃門令史遊作。
《急就》一篇。元帝時黃門令史遊所作。
《元尚》一篇。成帝時將作大匠李長作。
《元尚》一篇。成帝時將作大匠李長所作。
《訓纂》一篇。揚雄作。
《訓纂》一篇。揚雄所作。
《別字》十三篇。
《別字》十三篇。
《蒼頡傳》一篇。
《蒼頡傳》一篇。
揚雄《蒼頡訓纂》一篇。
揚雄《蒼頡訓纂》一篇。
杜林《蒼頡訓纂》一篇。
杜林《蒼頡訓纂》一篇。
杜林《蒼頡故》一篇。
杜林《蒼頡故》一篇。
凡小學十家,四十五篇。入揚雄、杜林二家二篇。
文字學共有十家,四十五篇。加了揚雄、杜林兩家兩篇。
《易》曰:“上古結繩以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夬,揚於王庭”,言其宣揚於王者朝廷,其用最大也。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漢興,蕭何草律,亦著其法,曰:“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為史。又以六體試之,課最者以為尚書、禦史、史書令史。吏民上書,字或不正,輒舉劾。”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書幡信也。古製,書必同文,不知則闕,問諸故老,至於衰世,是非無正,人用其私。故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今亡矣夫!”蓋傷其浸不正。《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與孔氏壁中古文異體。《蒼頡》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曆》六章者,車府令趙高所作也;《博學》七章者,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體複頗異,所謂秦篆者也。是時始造隸書矣,起於官獄多事,苟趨省易,施之於徒隸也。漢興,閭裏書師合《蒼頡》、《爰曆》、《博學》三篇,斷六十字以為一章,凡五十五章,並為《蒼頡篇》。武帝時司馬相如作《凡將篇》,無複字。元帝時黃門令史遊作《急就篇》,成帝時將作大匠李長作《元尚篇》,皆《蒼頡》中正字也。《凡將》則頗有出矣。至元始中,征天下通小學者以百數,各令記字於庭中。揚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訓纂篇》,順續《蒼頡》,又易《蒼頡》中重複之字,凡八十九章。臣複續揚雄作十三章,凡一百二章,無複字,六藝群書所載略備矣。《蒼頡》多古字,俗師失其讀,宣帝時征齊人能正讀者,張敝從受之,傳至外孫之子杜林,為作訓故,並列焉。
《易》上說:“上古時代用結繩的辦法記事,後代聖人改用文字記事,百官用來治事,萬民用來辨別事物,這都是取之於《易經》中六十四卦中的《央》卦。”“央,用於王庭決斷事物”,是說它能宣揚在君王的朝廷,用處最大。古代的人八歲進入小學,所以《周官》的保氏掌管著教養國君之子的事,教給他們六書,稱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它們是造字的根本所在。漢朝建立後,蕭何創造了律令,也寫了這樣的條文,說:“太史考試學童,能夠背誦九千字以上書的人,才能當史。再用六體來考試,成績最好的任命為尚書禦史史書令史。官民上書,字有不端正的,就要揭發舉報。”六體,就是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都是用來認識古今文字,摹刻印章,書寫幡作為信物的。依據古代製度,書一定要同文字,不知道的暫時空缺,然後來求教年老者,到了衰落的時代,是非沒有正確答案,人們都根據自己的想法來造字。所以孔子說:“我還趕上了史書中的缺疑不寫的地方,現在連缺疑不寫的地方也沒有了!”大概是對字漸漸不正確而感到悲哀。《史籀篇》,是周朝時的史官用來教學童的書,字與孔氏壁中的古文字體相異。《蒼頡》七章,是秦朝丞相李斯所作的;《爰曆》六章,是車府令趙高所作;《博學》七章,是太史令胡母敬所作;文字大多取自《史籀篇》,但篆體又差別很大,造就是所謂的秦篆。這時候已開始創造隸書,起源於官府中訴訟案件很多,為了方便省事,這種簡便的文字首先用於處理徒隸事務的公文。漢朝建立後,鄉間的教師就合集成《蒼頡》、《爰曆》、《博學》三篇,把六十字斷為一章,共有五十五章,合並而成《蒼頡篇》。武帝時司馬相如作《凡將篇》,沒有重字。元帝時黃門令史遊作《急就篇》,成帝時將作大匠李長作《元尚篇》,都是《蒼頡》中的正字。《凡將篇》則有很大的出入。到元始年中,征召天下懂得文字的人以百計,各命他們在朝廷中記字。揚雄選取其中有用的來作《訓纂篇》,順著連接《蒼頡篇》,又換了《蒼頡篇》中重複的字,共成八十九章。臣又繼承揚雄的作了十三章,共成一百零二章,沒有重複的字,六藝和各書所記載的字大致都齊全了。《蒼頡篇》中多古字,平庸的教師弄錯了它的斷句,宣帝時就征召齊國的能糾正斷句的人,張敞去接受傳授,傳到他的外孫的兒子杜林時,他就作了解釋,與《蒼頡篇》並行。
凡六藝一百三家,三千一百二十三篇。入三家,一百五十九篇;出重十一篇。
六藝總共有一百零三家,三千一百二十三篇。比《七略》增加了三家,有一百五十九篇;減去了重複的十一篇。
六藝之文:《樂》以和神,仁之表也;《詩》以正言,義之用也;《禮》以明體,明者著見,故無訓也;《書》以廣聽,知之術也;《春秋》以斷事,信之符也。五者,蓋五常之道,相須而備,而《易》為之原。故曰“《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言與天地為終始也。至於五學,世有變改,猶五行之更用事焉。古之學者耕且養,三年而通一藝,存其大體,玩經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經立也。後世經傳既已乖離,博學者又不思多聞闕疑之義,而務碎義逃難,便辭巧說,破壞形體;說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後進彌以馳逐,故幼童而守一藝,白首而後能言;安其所習,毀所不見,終以自蔽。此學者之大患也。序六藝為九種。
六藝的文章中:《樂》用來調節精神,是仁的表現;《詩》用來端正言語,是義的運用。《禮》用來明確規矩,明確了就容易見得著,所以沒有注釋。《書》用來推廣道德,是求知的方法。《春秋》用來判斷處理問題,是信用的標誌。這部書,體現仁、義、禮、智、信,相互補充,不可或缺,而《易》又為其本源。所以說“《易》的意義不知道,那麼乾坤差不多就要停息了”,這是說同天地共始終的。至於五學,世代有變化,就像五行交替行事。古代的學者邊耕種邊修養,三年而通曉一藝,保留它的大致內容,研究經文罷了,因此所用的時候少而積累的德行就多。三十五歲經就通了。後代的經和傳已經互相矛盾,博學的人又不思考多聽多疑的含義,而追求用支離破碎的僻義去逃避別人的詰難,牽強附會,巧為立說,破壞文字的形體;解說五個字的文章,達到二三萬言。後來的人相互攀比,所以幼童抱守一藝,到頭發白後才能講說。安於他所學習的,詆毀他所沒有見過的,最終自己欺騙了自己。這是學者的大患。總括六藝為九種。
《晏子》八篇。名嬰,諡平仲,相齊景公,孔子稱善與人交,有《列傳》。《子思》二十三篇。名伋,孔子孫,為魯繆公師。
《晏子》八篇。晏子名嬰,謐平仲,為齊景公丞相,孔王稱讚他善於與人交往,《史記》中有其《列傳》。《於思》二十三篇。子思名伋,孔子的孫子,是魯繆公的老師。
《曾子》十八篇。名參,孔子弟子。
《曾子》十八篇。曾子名參,是孔子的學生。
《漆雕子》十三篇。孔子弟子漆雕啟後。
《漆雕子》十三篇。孔子的學生漆雕啟的後代。
《宓子》十六篇。名不齊,字子賤,孔子弟子。
《宓子》十六篇。宓子名不齊,字子賤,是孔子的學生。
《景子》三篇。說宓子語,似其弟子。
《景子》三篇。所說的是宓子的話語,像是他的學生。
《世子》二十一篇。名碩,陳人也,七十子之弟子。
《世子》二十一篇。世子名碩,是陳國人,是七十弟子的學生。
《魏文侯》六篇。
《魏文侯》六篇。
《李克》七篇。子夏弟子,為魏文侯相。
《李克》七篇。李克是子夏的學生,是魏文侯的丞相。
《公孔尼子》二十八篇。七十子之弟子。
《公孫尼子》二十八篇。公孫尼子是七十弟子的學生。
《孟子》十一篇。
《孟子》十一篇。
名軻,鄒人,子思弟子,有《列傳》。
孟子名軻,是鄒國人,子思的學生,《史記》中有其《列傳》。
《孫卿子》三十三篇。名況,趙人,為齊稷下祭酒,有《列傳》。《羋子》十八篇。名嬰,齊人,七十子之後。《內業》十五篇。不知作書者。
《孫卿子》三十三篇。孫卿子名況,趙國人,是齊國稷下的祭酒,有《列傳》。《羋子》十八篇。羋子名嬰,是齊國人,七十弟子的後人。《內業》十五篇。不知寫書的人名。
《周史六韜》六篇。惠、襄之間,或曰顯王時,或曰孔子問焉。
《周史六韜》六篇。作於周惠王、周襄王之間,有的說作者是顯王時的人,有的說孔子曾向他求教。
《周政》六篇。周時法度政教。
《周政》六篇。是周朝時的法度政教。
《周法》九篇。法天地,立百官。
《周法》九篇。效法天地,設立百官。
《河間周製》十八篇。似河間獻王所述也。
《河間周製》十八篇。似是河間獻王所述。度。
《讕言》十篇。不知作者,陳人君法度。
《瀾言》十篇。不知作者,所論述者為君王之法
《功議》四篇。不知作者,論功德事。
《功議》四篇。不知作者,論述的是功德之事。
《甯越》一篇。中牟人,為周威王師。
《甯越》一篇。寧越是中牟人,是周威王的老師。
《王孫子》一篇。一曰《巧心》。
《王孫子》一篇。又名《巧心》。
《公孫固》一篇。十八章,齊閔王失國,問之,固因為陳古今成敗也。
《公孫固》一篇。有十八章。齊閔王失去國家後,向公孫固求教,公孫固因此為他陳述古今成敗的事。
《李氏春秋》二篇。
《李氏春秋》二篇。
《羊子》四篇。百章。故秦博士。
《羊子》四篇。一百章。作者為秦朝博士。
《董子》一篇。名無心,難墨子。
《董子》一篇。董子名無心,曾與墨子詰難。
《俟子》一篇。
《俟子》一篇。
《徐子》四十二篇。宋外黃人。
《徐子》四十二篇。宋外黃人。
《魯仲連子》十四篇。有《列傳》。
《魯仲連子》十四篇。《史記》中有《列傳》。
《平原君》七篇。朱建也。
《平原君》七篇。朱建作。
《虞氏春秋》十五篇。虞卿也。
《虞氏春秋》十五篇。虞氏就是虞卿。
《高祖傳》文十三篇。高祖與大臣述古語及詔策也。
《高祖傳》十三篇。記述漢高祖同大臣論述古事的言論及其詔策。
《陸賈》二十三篇。
《陸賈》二十三篇。
《劉敬》三篇。
《劉敬》三篇。
《孝文傳》十一篇。文帝所稱及詔策。
《孝文傳》十一篇。記述文帝言論以及韶策。
《賈山》八篇。
《賈山》八篇。
《太常蓼侯孔藏》十篇。父聚,高祖時以功臣封,臧嗣爵。
《太常蓼侯孔臧》十篇。父親孔聚,漢高祖時因為是功臣被封為侯,壬也繼承爵位。
《賈誼》五十八篇。
《賈誼》五十八篇。
河間獻王《對上下三雍宮》三篇。
河間獻王《對上下三雍宮》三篇。
《董仲舒》百二十三篇。
《董仲舒》一百二十三篇。
《皃寬》九篇。
《皃寬》九篇。
《公孫弘》十篇。
《公孫弘》十篇。
《終軍》八篇。
《終軍》八篇。
《吾丘壽王》六篇。
《吾丘壽王》六篇。
《虞丘說》一篇。難孫卿也。
《虞丘說》一篇。詰難孫卿。
《莊助》四篇。
《莊助》四篇。
《臣彭》四篇。
《臣彭》四篇。
《鉤盾冗從李步昌》八篇。宣帝時數言事。
《鉤盾冗從李步昌》八篇。宣帝時作者曾幾次上書言事。
《儒家言》十八篇。不知作者。
《儒家言》十八篇。不知作者。
桓寬《鹽鐵論》六十篇。
桓寬《鹽鐵論》六十篇。
劉向所序六十七篇。
劉向所序六十七篇。
《新序》、《說苑》、《世說》、《列女傳頌圖》也。
其中包括《新序》、《說苑》、《世說》、《列女傳頌圖》。
楊雄所序三十八篇。《太玄》十九,《法言》十三,《樂》四,《箴》二。
揚雄所序三十八篇。其中包括《太玄》十九篇,《法言》十三篇,《樂》四篇,《箴》二篇。以上共有儒家有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加入了揚雄一家三十八篇。
右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入楊雄一家三十八篇。
儒家學派,其源頭來自掌管教化的司徒,其宗旨是輔助君主順應陰陽提倡教化。它研習六經,專心於仁義之間,遵循堯舜之道,效法文武,以孔子為宗師,來顯示他們言辭的分量,其道最為高深。孔子說:“如果要對人有所讚譽,就要對他有所考察。”唐、虞的鼎盛,殷、周的興旺,仲尼的事業,已經證明行之有效。但不甚明智者已經失去了儒家學說的精微,而偏邪的人又隨著時代進退,違背偏離道的根本,衹是用來博取眾人的尊敬。後來的人以他們為榜樣,因此《五經》違背本義,其經義支離破碎,儒家學說漸漸衰微,這就是見聞寡陋的儒生的弊端。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嘩眾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浸衰,此辟儒之患。
《伊尹》五十一篇。伊尹是商湯之相。
《伊尹》五十一篇。湯相。
《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呂望是周朝的師尚父,本來是有道的人。有人以為此書是後代研究太公之學者所增補。其中包括《謀》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太公》二百三七十篇。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為太公術者所增加也。《謀》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辛甲》二十九篇。辛甲是紂王的臣子,進諫了七十五次就離去了,且塑分封了他。
《辛甲》二十九篇。紂臣,七十五諫而去,周封之。
《鬻子》二十二篇。鬻子名熊,是周朝之師,從文王以下都向他求教,周朝封他為楚祖。
《鬻子》二十二篇。名熊,為周師,自文王以下問焉,周封為楚祖。
《管子》八十六篇。管子名夷吾,為齊桓公的丞相,他不用兵力,而能九次聯合諸侯,《史記》中有《列傳》。
《管子》八十六篇。名夷吾,相齊恒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也。有《列傳》。
《老子鄰氏經傳》四篇。老子姓李,名耳,鄰氏傳授他的學說。
《老子鄰氏經傳》四篇。姓李,名耳,鄰氏傳其學。
《老子傅氏經說》三十七篇。講述老子的學說。
《老子傅氏經說》三十七篇。述老子學。
《老子徐氏經說》六篇。徐氏字少季,臨淮人,傳授《老子》。
《老子徐氏經說》六篇。字少季,臨淮人,傳《老子》。
劉向《說老子》四篇。
劉向《說老子》四篇。
《文子》九篇。文於是老子的學生,同老子同一個時代,但稱周平王向他求教,像是依托他的名字。
《文字》九篇。老子弟子,與孔子並時,而稱周平王問,似依托者也。
《蜎子》十三篇。蝸子名淵,楚國人,是老子的弟子。
《蜎子》十三篇。名淵,楚人,老子弟子。
《關尹子》九篇。關尹子名喜,為關吏,老子過關的時候,關喜隨老子而去。
《關尹子》九篇。名喜,為關吏,老子過關,喜去吏而從之。
《莊子》五十二篇。莊子名周,宋國人。
《莊子》五十二篇。名周,宋人。
《歹子》八篇。列子名圄寇,比莊子年長,莊子很稱讚他。
《列子》八篇。名圄寇,先莊子,莊子稱之。
《老成子》十八篇。
《老成子》十八篇。
《長盧子》九篇。長盧子是楚國人。
《長盧子》九篇。楚人。
《王狄子》一篇。
《王狄子》一篇。
《公子牟》四篇。公子牟是魏國的公子,早於莊子,莊子很稱讚他。
《公子牟》四篇。魏之公子也。先莊子,莊子稱之。
《田子》二十五篇。田子名駢,齊國人,旅遊到!虹,號稱玉旦壁。
《田子》二十五篇。名駢,齊人,遊稷下,號天口駢。
《老萊子》十六篇。楚國人,與孔子同時。
《老萊子》十六篇。楚人,與也子同時。
《黔婁子》四篇。黔婁子是齊國隱士,守道而不屈,齊威王待之以禮。
《黔婁子》四篇。齊隱士,守道不詘,威王下之。
《宮孫子》二篇。
《宮孫子》二篇。
《鶡冠子》一篇。作者楚國人,居住在深山中。以鷗之羽為冠。
《鶡冠子》一篇。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
《周訓》十四篇。
《周訓》十四篇。
《黃帝四經》四篇。
《黃帝四經》四篇。
《黃帝銘》六篇。
《黃帝銘》六篇。
《黃帝君臣》十篇。起於六國之時,同《老子》相似。
《黃帝君臣》十篇。起六國也,與《老子》相似也。
《雜黃帝》五十八篇。六國時賢者所作。《力牧》二十二篇。六國之人所作,托名為力絲。立絲是童童之相。
《雜黃帝》五十八篇。六國時賢者所作。《力牧》二十二篇。六國時所作,托之力牧。力牧,黃帝相。
《孫子》十六篇。作於六國時。《捷子》二篇。捷子是齊國人,武帝時的言論。
《孫子》十六篇。六國時。《捷子》二篇。齊人,武帝時說。
《曹羽》二篇。豐羽是楚國人,是武帝時向齊王進的言。
《曹羽》二篇。楚人,武帝時說於齊王。
《郎中嬰齊》十二篇。作於武帝時。
《郎中嬰齊》十二篇。武帝時。
《臣君子》二篇。臣君子是蜀郡人。
《臣君子》二篇。蜀人。
《鄭長者》一篇。是六國時所寫。比韓子早,韓韭王曾稱讚過他。
《鄭長者》一篇。六國時。先韓子,韓子稱之。
《楚子》三篇。
《楚子》三篇。
《道家言》二篇。出自近代,作者不詳。
《道家言》二篇。近世,不知作者。
以上道家著作共有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
右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
道家學派,應當是由史官演化而來,道家著作記載曆代成敗存亡禍福之道,但能秉要執本,清淨虛無以保持自我節操,謙卑柔弱以保護自我,這是君王統治之術。與堯的自我約束謙讓,《易》的含恨隱忍相合,能一謙而得到天益、地益、神益、人益,這是他們的長處。等到濫用的人來修道,就想全部拋棄禮儀,並放棄仁義,說衹要清淨虛無就可以太平。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曆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麵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
《宋司星子韋》三篇。是景公的史官。
《宋司星子韋》三篇。景公之史。
《公檮生終始》十四篇。傳授鄒奭《始終》之書。
《公檮生終始》十四篇。傳鄒奭《始終》書。
《公孫發》二十二篇。公孫發是六國時人。
《公孫發》二十二篇。六國時。
《鄒子》四十九篇。鄒子名衍,是齊國人,為燕墮王之師,居住在逕工,號談天衍。
《鄒子》四十九篇。名衍,齊人,為燕昭王師,居稷下,號談天衍。
《鄒子終始》五十六篇。
《鄒子終始》五十六篇。
《乘丘子》五篇。乘丘子是六國時人。
《乘丘子》五篇。六國時。
《杜文公》五篇。是六國時人。
《杜文公》五篇。六國時。
《黃帝泰素》二十篇。六國時韓國各公子所寫。
《黃帝泰素》二十篇。六國時韓諸公子所作。
《南公》三十一篇。南公是六國時人。
《南公》三十一篇。六國時。
《容成子》十四篇。
《容成子》十四篇。
《張蒼》十六篇。張蒼曾任漢丞相,封北平侯。《鄒奭子》十二篇。鄒奭子是齊國人,號稱雕龍吏。
《張蒼》十六篇。丞相北平侯。《鄒奭子》十二篇。齊人,號曰雕龍奭。
《閭丘子》十三篇。蜒名墊,§困人,在盧公的時代前。
《閭丘子》十三篇。名快,魏人,在南公前。
《馮促》十三篇。是鄭國人。
《馮促》十三篇。鄭人。
《將巨子》五篇。將钜子是六國時人。比南公生活年代早,南公很讚賞他。
《將巨子》五篇。六國時。先南公,南公稱之。
《五曹官製》五篇。所述為漢之製,似是買誼所作。
《五曹官製》五篇。漢製,似賈誼所條。
《周伯》十一篇。作者:鼬為壁魚時代的壹魚人。
《周伯》十一篇。齊人,六國時。
《衛侯官》十二篇。近代的作品,作者不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