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太平禦覽 作者: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  

人事部·卷九十六

○諫諍五

《鍾離意別傳》曰:孝明帝作北宮,意複諫曰:"頃天旱不雨,陛下躬自敕責,避正殿之榮,今日雨而不濡,豈政有改耶?是天威未消也。愚以為可命大匠止功作諸室,減省不急,以助時氣。"奏聞,有詔曰:"朕之不德,敢不如教。"即日中沛然大雨。

《列女傳》曰:魏曲沃負者,魏曲沃大夫如耳之母也。(曲沃,邑也。)魏哀王為太子納妃,而將自納焉。負謂如耳曰:"王亂於不別,何故不匡之?"如耳未遇閑,會使於齊,(未遇王之清閑,而受使行也。)負因夷熙門請見,曰:"妾聞男女之別,國之大節也。婦人脆於誌,窳於心,不可以邪開,(脆窳,不堅固,不宜以邪事開誘也。)是故十五而笄,二十而嫁。早成其號,諡所以就之。(號諡,笄嫁之名。)聘則為妻,奔則為妾,所以開善遏淫也。節成然後許嫁,親迎而後隨,貞女之義也。今大王為大子求妃而自納之,此毀貞女之行而亂男女之別,妾恐王之國危也。"王曰:"然,寡人不知也。"遂與太子,而賜負粟三十鍾。(六石四升曰鍾。)

又曰:楚處莊侄者,楚縣邑之女也。頃襄王好遊觀之樂焉。王左右謂王曰:"南遊於唐五百裏有樂焉。"王將行,侄年十二,王既見,出操幟伏於南郊道傍。王車至,侄舉其幟。王使人問之,侄曰:"願謁隱事於王。"王召之:"子何以成寡人?"對曰:"大魚失水,有龍無尾;牆欲內崩,而王不視。"王曰:"不知。"對曰:"大魚失水者,離國五百裏也;有龍無尾者,年三十無太子;牆欲內崩王不視者,禍亂且成而王不改。"王曰:"何?"對曰:"王好台榭,而不恤眾庶,出入不時,耳目不聰,強奏聞王,左右使王日以滋甚。王不亟反,且及禍,雖悔無逮。"王曰:"善。"命後車載之,立反國。比至,國門已閉,反者已定。王乃發鄢郢之師以擊之,僅而得勝,乃立侄為夫人。

《說苑》曰:齊晏子複於景公曰:"朝居嚴乎?"公曰:"朝居嚴,則曷害於治國哉!"晏子對曰:"朝居嚴則下無言,下無言則上無聞矣。下無言則謂之喑,上無聞則謂之聾。聾喑則非害治國家如何!且泰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後高也。夫治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

又曰:秦始皇時,侯生諫。始皇望見侯生,大怒曰:"老虜不良,誹謗而至,乃敢複見我。"侯生曰:"陛下奢侈失本,淫佚趨末,人力殫盡尚不知,臣等恐言之無益,而自取死也,故逃而不敢言。"

又曰:趙簡子舉兵攻齊,令軍中諫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盧,望見簡子而笑曰:"臣有宿笑。當桑之時,臣鄰家夫與妻俱之田,見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還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曠也。"簡子還師而歸。

又曰:左儒友於杜伯,皆臣周宣王,宣王將殺杜伯,而非其罪也。左儒爭之,王不許也。王曰:"黨,友也,易而言則生,不易而死。"左儒對曰:"臣聞古之士,不枉義以從邪,不易言以求生。"王殺杜伯,而儒死之。

又曰:有能盡言於君,用則留,不用則去,謂之諫。

又曰:秦始皇帝太後不謹,幸郎嫪毐,封以為長信侯,為生兩子。毐專國事,浸益驕奢,與侍中左右貴臣俱博,飲酒,醉,爭言而鬥,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窶人子何敢乃與我抗。"所與鬥者走,行白皇帝,皇帝太怒。毐懼誅,因作亂,戰鹹陽宮,敗。始皇乃取四支車裂之,取其兩弟囊撲殺之,諫而死者二十七人矣。齊客茅焦乃往,上謁曰:"齊客茅蕉願上諫皇帝。"皇帝使使者出問:"客得無以太後事諫也?"茅蕉曰:"然。"使者還白曰:"果以太後事諫。"皇帝曰:"走往告之,若不見闕下積死人耶?"使者問茅蕉,茅蕉曰:"臣聞之,天有二十八宿,今死者已有二十七人矣,臣所以來者,欲滿其數耳。臣非畏死人也。"走入白之,茅蕉邑子同食者盡負其衣物行亡。使者入白之,皇帝大怒,曰:"是子故來犯吾禁,趨炊鑊湯煮之,是安得積闕下乎?趨召之入!"皇帝按劍而坐,口正沫出。使者召之入,茅蕉不肯疾行,足趣相過耳。使者趨之,茅蕉曰:"臣至前則死矣,君獨不能忍吾須臾乎?"使者極哀之,茅蕉至前,再拜謁起,稱曰:"臣聞之,夫有生者不諱死,有國者不諱亡,諱死者不可以得生,諱亡者不可以得存。死生存亡,聖主所欲急聞也,不審陛下欲聞之不?"皇帝曰:"何謂也?"茅蕉對曰:"陛下有狂悖之行不自知耶?"皇帝曰:"何等也,願聞之。"茅蕉對曰:"陛下車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撲兩弟,有不慈之名;遷母棫陽宮,有不孝之行;從蒺藜於諫士,有桀紂之治。今天下聞之,盡瓦解無向秦者,臣竊為陛下危之。所言已畢,乞行就锧。"乃解衣伏锧。皇帝下殿,左手接之,右手麾左右曰:"赦之,先生就衣,今願受事。"乃立焦為仲父,爵之為上卿。皇帝立駕千乘萬騎,空左方,自行迎太後棫陽宮,歸於鹹陽。太後大喜,乃置酒待茅蕉,及飲,太後曰:"抗枉令直,使敗更成,安秦之社稷,使妾母子複得相會者,盡茅君之力也。"

又曰:楚莊王築層台,延石千裏,延壤百裏,士有反三月之糧者,大臣諫者七十二人,諫者皆死矣。有諸禦己者,違楚百裏而耕,謂其耦曰:"吾將入見於王。"其耦曰:"以身乎?吾聞說人主者,皆閑暇之人也,然且至而死矣。今子持草茅之人耳!"諸禦己曰:"若與子同耕而比力也,至於說人主不與子比知矣。"委其耕,入見莊王,莊王謂之曰:"諸禦己來,汝將諫耶?"諸禦己曰:"君有義之用,有法之行,且已聞之,土負水者平,木負繩者正,君受諫者聖,君築層台,延石千裏,延壤百裏,民之釁咎血成通於塗,然且未敢諫也,己何敢諫乎?顧臣愚,竊以虞不用宮之奇而晉並之,陳不用子家羈而楚並之,曹不用僖負羈而宋並之,萊不用子猛而齊並之,吳不用子胥而越並之,秦不用蹇叔之言而秦國危,桀殺關龍逢而湯得之,紂殺王子比幹而武王得之,宣王殺杜伯而周室卑。此三天子、六諸侯皆不能尊賢用辯士之言,故身死而國亡。"遂趨而出,楚王遽而追之,曰:"己,子反矣!吾將用子之諫。先日說寡人者,其說也,不足以動寡人之心,又危加諸寡人,故皆至而死矣。今子說,足以動寡人之心,又不危加諸寡人,故將用子之諫。"明日,令曰:"有能入諫者,吾與為兄弟。"遂解層台而罷民。楚人歌之曰:"薪乎萊乎,無諸禦己,訖無子乎!萊乎薪乎,無諸禦己,訖無人乎!"

又曰:齊桓公謂鮑叔曰:"寡人欲鑄大鍾,昭寡人之名焉。寡人之行,豈避堯、舜哉?"鮑叔曰:"敢問君之行。"桓公曰:"昔者吾圍譚三年,得而不自與者,仁也。吾北伐孤竹,鏟令支而反者,武也。吾為葵丘之會,以偃天下之兵者,文也。諸侯抱美玉而朝者九國,寡人不受者,義也。然則文武仁義寡人盡有之矣,寡人之行豈避堯、舜哉?"鮑叔曰:"君好直言,臣以直言對。昔者公子糾在上位而不讓,非仁也。背太公之言而侵魯境,非義也。疆埸之士,上詘於一劍,非武也。侄娣不離裏衽,非文也。為不善遍於物不自知者,無天禍必有人害。天處甚高,其聽甚下,今君過言,天且聞之。"桓公曰:"寡人有過,子幸記之,是社稷之福也。子不幸教,幾有大罪以辱社稷。"

又曰:楚昭王欲之荊台遊,司馬子綦進諫曰:"荊台之遊,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猲山,下臨方淮,其樂使人遺老而忘死,人君遊者盡以亡其國,願大王勿往遊焉。"王曰:"荊台乃吾地也,有地而遊之,子何為絕我遊乎?"怒而擊之。於是令尹子西駕安車駟馬至於殿下,曰:"今日荊台之遊,不可不觀也。"王登車而拊其背曰:"荊台之遊,與子共樂之矣。"步馬十裏,引轡而止曰:"臣不敢下車,願得有道,大王肯聽之乎?"王曰:"底稍之。"令尹子西曰:"臣聞之,為人臣而忠其君,爵祿不足以賞也。若司馬子綦者,忠臣也;若臣者,諛臣也。願大王殺臣之軀,罰臣之家,而祿司馬子綦。"王曰:"若我能止,聽公,子獨能禁我遊。後世遊之,無有極時,奈何乎?"令尹子西曰:"欲禁後世易耳,願大王山陵崩阤,為陵於荊台。未嚐有持鍾鼓管弦之樂,而遊於父之墓上者也。"於是王還車,卒不遊於荊台,令罷先置。孔子從魯聞之,曰:"美哉!令尹子西諫之十裏之前,而權之於百世之後者也。"

又曰:荊文王得如黃之狗,菌蕗之矰,以畋於雲夢,三月不反;得舟之姬,淫之,期年不聽朝。保申謀曰:"先王卜以臣為保,吉。今王得如黃之狗,菌蕗之矰,畋於雲夢,三月不反,得舟之姬,淫之,期年不聽朝,王之罪當笞。"匍伏將笞王。王曰:"不穀免於繈褓,托諸侯矣,願請變更無笞。"保申曰:"臣承先王之命不敢廢。王不受笞,是廢先王之命也。臣寧得罪於王,無負於先王。"王曰:"敬諾。"乃席王,王伏。保申束細箭五十,跪而加之王背,如此者再,謂王起矣。王曰:"有笞之名,一也。"遂致之。保申曰:"臣聞之,君子恥之,小人痛之,恥之不變,痛之何益?"保申趨出,欲自流,乃請罪於王。王曰:"此不穀之過,保申將何罪?"王乃變行,打#申,殺如黃之狗,折菌蕗之矰,逐舟之姬,務治乎荊。兼國三十,令荊國廣大至於此者,保申敢極言之功也。蕭何、王陵聞之,曰:"聖主能舉先世之業而以成功名者,其惟荊文王乎!故天下譽之,至今明主、忠臣、孝子以為法。"

又曰:晉平公使叔向聘於吳,吳人拭船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繡衣豹裘者。叔向歸以告平公,平公曰:"吳其亡乎?奚以敬舟?奚以敬民?"叔向對曰:"君為馳底之台,上可以發千兵,下可以陳鍾鼓,諸侯聞君者亦曰:奚以敬台?奚以敬民?所敬各異也。"於是平公乃罷台。

又曰:齊景公好弋,使燭鄒主鳥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殺之。晏子曰:"燭鄒有罪,請數之以其罪,乃殺之。"景公曰:"可。"於是乃召燭鄒數之景公前,曰:"汝為君主鳥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二罪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三罪也。"數燭鄒罪已畢,請殺之。景公曰:"止。"勿殺而謝之。

又曰:齊景公正晝被發,乘六馬,禦婦人以出正閨,刖跪擊其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公慚而不朝。晏子賭裔敖而問曰:"君何故不朝?"對曰:"昔者君正晝,被發,乘六馬禦婦人出閨,刖跪擊其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公慚而反,不果出,是以不朝。"晏子入,公見曰:"昔者寡人有罪,被發,乘六馬以出正閨,刖跪擊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寡人以子大夫之賜,得率百姓以守宗廟,今見戮刖跪,以辱社稷,吾猶可以齊於諸侯乎?"晏子對曰:"民無直辭,上有隱惡;民多諱言,君有驕行。古者明君在上,下有直辭;君上好善,民無諱言。今君有失行,而刖跪有直辭,是君之福也。故臣來慶。請賞之,以明君之好善;禮之,以明君之受諫。"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於是刖跪倍資,時朝無事。

又曰:景公飲酒,移於晏子家,前驅報門曰:"君至。"晏昨;朝衣,立於門曰:"諸侯得微有諫乎?國家得微有事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聲,願及夫子樂之。"晏子對曰:"布薦席、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與焉。"公曰:"移於司馬穰苴之家。"前驅報門曰:"君至!"司馬穰苴介胄操戟立於門曰:"諸侯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者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公曰:"灑醴之味,金石之聲,願與夫子樂之。"對曰:"布薦席、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與焉。"公曰:"移於梁丘據之家。"前驅報門曰:"君至!"梁丘據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至。公曰:"樂哉!今夕吾飲酒也。微彼二子者,何以治吾國;微此一臣者,何以樂吾身。"聖賢之君皆有益友,無偷樂之臣,景公弗能及,故兩用之,僅得不亡。

又曰:吳王濞反。梁孝王中郎枚乘字叔,聞之,為書諫王。其辭曰:"君王之外臣乘,竊聞得全者昌,失全者亡。舜無立錐之地,以有天下;禹無百戶之眾,以王諸侯。湯、武之地方不過百裏,上不絕三光之明,下不傷百姓之心者,有王術之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敢避誅以直諫,故事無廢業而功流於萬世也。臣乘願披腹心而效愚忠,恐大臣不能用也,臣乘願大王聽臣乘之言。夫一縷之任係千鈞之重,上懸之無極之高,下垂之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且猶知哀其絕也。馬方駭而重驚之,係方絕而重鎮之;係絕於天不可複結,墜入深淵難以複出。其出不出,間不容發。誠能用臣乘言,以百舉必脫。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今欲極天命之壽,弊無窮之樂,保萬乘之勢,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乃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難,此愚臣之所大惑也。人生有畏其影而惡其跡者,乃背而走,無益也,不如就陰而止,影滅跡絕。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冷,令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猶抱薪救火也。""故武王諤諤而昌,紂嘿嘿而亡。君無諤諤之臣,父無諤諤之子,兄無諤諤之弟,夫無諤諤之婦,士無諤諤之友,其亡可待。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夫失之,婦得之;士失之,友得之。故無亡國破家、悖父亂子、放兄棄弟、狂夫淫婦、絕交敗友者也。"

又曰:《易》曰:"王臣謇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謇謇為難而諫其君者,非為身也,將欲以匡君之過,矯君之失也。君有過失者,危亡之萌也。見君之過失而不諫,是輕君之危亡也。夫輕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為也。三諫而不用則去,不去則亡身,之身者仁人所為也。是故諫有五:一曰正諫,二曰降諫,三曰忠諫,四曰戇諫,五曰風諫。孔子曰:"吾其從風諫。"夫不諫則危君,固諫則危身,與其危君,寧危身,危身終不用,則諫亦無功矣。知者度君權時,調其緩急而處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為危身,故在國而國不危,在身而身不殆。昔陳靈公不聽泄治之諫而殺之,曹羈三諫曹君不聽而去,《春秋》序義雖俱賢,而曹羈合禮。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太平禦覽

太平禦覽

作者: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
《太平禦覽》天部
《太平禦覽》時序部
《太平禦覽》地部
《太平禦覽》皇王部
《太平禦覽》偏霸部
《太平禦覽》皇親部
《太平禦覽》周郡部
《太平禦覽》居處部
《太平禦覽》封建部
《太平禦覽》職官部
《太平禦覽》兵部
《太平禦覽》人事部
《太平禦覽》逸民部
《太平禦覽》宗親部
《太平禦覽》禮儀部
《太平禦覽》樂部
《太平禦覽》文部
《太平禦覽》學部
《太平禦覽》治道部
《太平禦覽》刑法部
《太平禦覽》釋部
《太平禦覽》道部
《太平禦覽》儀式部
《太平禦覽》服章部
《太平禦覽》服用部
《太平禦覽》方術部
《太平禦覽》疾病部
《太平禦覽》工藝部
《太平禦覽》器物部
《太平禦覽》雜物部
《太平禦覽》舟部
《太平禦覽》車部
《太平禦覽》奉使部
《太平禦覽》四夷部
《太平禦覽》珍寶部
《太平禦覽》布帛部
《太平禦覽》資產部
《太平禦覽》百穀部
《太平禦覽》飲食部
《太平禦覽》火部
《太平禦覽》休征部
《太平禦覽》咎徵部
《太平禦覽》神鬼部
《太平禦覽》妖異部
《太平禦覽》獸部
《太平禦覽》羽族部
《太平禦覽》鱗介部
《太平禦覽》蟲豸部
《太平禦覽》木部
《太平禦覽》竹部
《太平禦覽》果部
《太平禦覽》菜茹部
《太平禦覽》香部
《太平禦覽》藥部
《太平禦覽》百卉部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