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太平禦覽 作者: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三

○仇讎下

《太公六韜》雲:武王伐殷,乘舟濟河,兵車出壞船於河中。太公曰:"太子為父報仇,今死無生,所過津梁皆悉燒之。

《列子》曰:魏黑卯以昵嫌殺丘邴章,其子來丹謀複讎。丹氣甚猛,形甚露,計粒而食之,順風而趨。雖怒,不能稱兵。恥假力於人,誓手劍以屠黑卯。黑卯悍誌絕眾,力抗百夫。筋骨皮肉非人類也。延頸承刃,披胸受矢,铓鍔摧屈,而體無痕。負財力,視來丹猶雛鷇也。來丹之友申抱曰:"子怨黑卯至矣。黑卯之易子過矣,將奚謀焉?"丹垂涕曰:"願為我謀。"申抱曰:"吾聞衛孔周其祖得殷帝之寶劍,童子服之,卻三軍之眾,奚不請焉?"(以下具"劍"部。)

《淮南子》曰:魯人有為其父報讎於齊者,刳其腹而見其心,坐而拭冠,起而更衣,徐出門,上車而步,顏色不變。其禦欲驅,撫而止之曰:"為父報讎以出死,非為生也。今事已成矣,有何去之?"追者曰:"此有節行之士,不可殺也。"解圍而去之。

《琴操》曰:樗裏牧恭為父報怨,而亡林嶽之下。有馬夜降,圍其室而鳴。於是覺而聞走馬聲,以為吏追之,乃奔而亡。明視,天馬跡也。乃曰:"吾以義殺人,而天馬來降,以驚動吾處不安以告吾耶?"乃感懼入沂澤之中,作《走馬引》。後果讎家候之不得也。

又曰:聶政父為韓王治劍,過期不成,王殺之。時政未生,及壯,問母知之。乃入山,遇仙人,學鼓琴,漆身吞炭。七年琴成,入韓,逢妻從買櫛,對而笑,妻泣曰:"君似政齒。"政曰:"天下人齒盡相似耳。"乃入山援石擊落其齒。以刀內琴中,刺韓王。

《國語》曰:吳敗越於會稽,勾踐說國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與大國報仇,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此則寡人之罪也。親為夫差前馬而歸,乃致其眾而誓之:"寡人聞古之賢君,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誌行之少恥。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人,(水犀如牛,其甲有朱,鑿以為甲士。)不患其誌行之少恥而患其眾之不足也。"

《韓詩外傳》曰:魏文侯問解狐曰:"寡人將定西河之守,誰可用?"對曰:"荊伯柳賢人,殆可。"文侯曰:"是非子之讎也?"對曰:"君問可,非問讎也。"於是將以伯柳為西河守,伯柳見解狐而謝之。解狐曰:"言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

虞薄《江表傳》曰:孫策殺許貢,貢客為貢報讎,射策中頰。

陸胤《廣州先賢傳》曰:尹牙,字猛德。太守南陽寵下車,牙以德進幹任喉舌。寵雖當國厚祿,而懷愧戚,見於顏色。牙常用怪焉,曰:"伏見明府四節悲歎,有慘瘁之思,何也?"寵謂牙曰:"父為豪周張所害,重仇未報,並與戴天,非孝子;雖官尊祿重,而麈恥未判,是以長愧而無止也。"聞好馬牙與校圉交通,遂充騶馬之職。乃先醉張近侍,以夜解縱諸馬,令之亂駭,知張必將驚起,伏側階下。張果出,問其故,牙因手刃張首而還。

《孝子傳》曰:魏湯少失其母,獨與父居色養,蒸蒸盡於孝道。父有所服刀戟,市南少年欲得之,湯曰:"此老父所愛,不敢相許。"於是少年毆撾湯父,湯叩頭拜謝之不止。行路書生牽止之,僅而得免。後父壽終,湯乃殺少年,斷其頭以謝父墓焉。

師覺授《孝子傳》曰:仲子崔者,仲由之子也。初,子路仕衛,赴蒯聵之亂。衛人狐黶,時守門,殺子路。子崔既長,告孔子,欲報父讎。夫子曰:"行矣。"子崔即行。黶知之,於城西決戰。其日,黶持蒲弓木戟與子崔戰而死。

皇甫謐《列女後傳》曰:衛義姬者,其夫有先人之讎。讎家來報,婿避之。仇家得義姬,問婿所在,乃積薪燎之,遂不言而燒死。

又曰:郃陽友娣者,郃陽邑任延壽之妻也,字季兒,有三子。季兒兄弟季宗與延壽爭葬父之事,延壽與其友陰殺季宗,兒曰:"殺夫不義,事兄之讎亦不義,何麵目以生而戴天履地乎?"遂以繩自縊死。馮翊王讓聞之,大其義,令縣複其三子而表其墓也。

又曰:京師節女者,長安大昌裏人之妻也。其夫有仇,仇家欲報夫而無道,聞其妻孝義,乃劫其妻父,使要其女為中間。父呼其女而告之計。念不聽則殺父不孝,聽之則殺夫不義,不孝不義,雖生不可以行於代。欲以身當之,且曰:"諾。夜在樓上新沐頭東首臥則是矣。妾請開戶。"而夜半仇家果至,斷頭持去,明視之,乃其妻之頭也。仇家痛以其為義,遂釋不殺其父。

《越絕書》曰:伍子胥入吳,居三年,闔閭將為之報讎。子胥曰:"不可。臣聞諸侯不為匹夫興師。"於是止。其後荊將伐蔡,子胥言之闔閭,即使子胥救蔡而伐荊,十五戰,十五勝。荊平王已死,子胥棰笞平王之墓而數之曰:"昔者吾先人無罪而子殺之,今以此報子也。"

趙曄《吳越春秋》曰:越王念吳欲複怨,非一旦也。冬寒則抱冰,夏熱則握火,愁心苦思,懸膽於戶,出入嚐之,不絕於口。乃中夜抱柱而哭,哭訖,複承之以嘯。於是群臣聞之,鹹曰:"夫複讎謀敵,非君王之憂,自臣下之急務也。"二十一年興師滅吳。

檀道鸞《續晉陽春秋》曰:王談年十許歲,父為鄰人竇度所殺。談陰有複讎之誌,年十八,密買市利插刃,陽若以耕耘者。度常乘船出入經一橋下,談伺度行還於橋上,以插斬之,應手而死。既而歸罪有司,太守孔岩義其孝勇,列上宥之。

《搜神記》曰:丁蘭,河內野王人。年十五喪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養如生。鄰人有所借木母,顏和則與,不和不與。後鄰人忿蘭,盜斫木母,應刀血出。蘭乃殯殮報讎。漢宣帝嘉之,拜中大夫。

《幽明錄》曰:項縣民姚牛年十餘,為鄉人所殺。牛常賣衣物市刀戟,圖欲報讎,後在縣署前手刃之於眾中。吏捕得,官長深矜孝節,為推遷其事,會赦得免。後令出獵,逐鹿入草,草有古深阱數處,馬將趨之,忽見一公舉杖擊馬,馬驚避,不得及鹿。令怒,引弓將射之,曰:"此中有阱,恐君墮耳。"令曰:"汝為何人?"公為跪曰:"民姚牛父也。感君活牛,故來謝恩。"因滅不見。令身感其事,在官數年,多惠於民。

《會稽典錄》曰:魏朗,字少英,上虞人。少為縣吏,兄為鄉人所殺,朗白日操刀報讎於縣中。遂亡命到陳國,從博士郤仲信學《春秋圖緯》,又詣太學受五經,京師長者李膺之徒爭從之。

《解係傳》曰:張華、裴頠之被誅也,趙王倫、孫秀以宿讎收係兄弟,將殺之。梁王彤救之,倫等怒曰:"我見水中蟹,尚欲殺之,況此人兄弟輕我也!"遂並戮其妻子。

崔鴻《前燕錄》曰:吐穀渾子吐延年少有大誌,身長七尺八寸,雄姿魁桀羌虜憚之,號曰項羽。性周儻不群,慷慨謂群下曰:"大丈夫生不在中國,當高皇光武之代,與韓、彭、吳、鄧並驅中原,定天下決雌雄,使名垂竹帛。而潛竄窮山,隔閉殊俗,不聞聖教於上宗,不得策名於天府,生與麋鹿同群,死作氈裘之鬼。雖偷觀日月,獨不愧於心乎!"負其智勇,猜忍,不恤下,為帛城羌酋薑聰所刺殺。長子業,年十歲,常縛草人號曰"薑聰",哭而射之,大號而泣,不中;瞋目大呼,要中乃止。其母謂之曰:"薑聰諸將已屠膾之矣,汝何如此!"業泣曰:"誠智射草人無益於先公,所以申罔極之心耳。"

《陳留誌》曰:韓卓父嚐為吏所辱,卓執兵伏道,欲候殺之,而長子暴病將死,卓乃歎曰:"道家有言:報讎不欲過。今長子病,豈為是乎?"於是乃投刃援杖,複恥而止。

常璩《華陽國誌》曰:陳網,字仲卿,少與同群張宗受學南陽,以母喪歸。宗為安眾至玄所殺,網終喪,往複之,自拘有司。會赦免。

應劭《風俗通》曰:汝南陳公思為五官掾,五子祐為兵曹行,會食下亭。子祐曾以縣官事,考殺公思叔父斌。斌無子,公思欲為報仇,不能得,卒見子祐。不勝憤怒,便格殺之,還府歸死。時太守太傅胡廣以為公思追念叔父,仁勇憤發,手刃仇敵,自歸司敗,便原遣之。

梁祚《魏國統》曰:崔周平者,漢太尉烈之孫也。兄曰玄平,為議郎,以忠直稱。董卓之亂,烈為卓所害,玄平常思有報複之心,會病卒。

魏文帝《雜詔》曰:喪亂以來,兵革從橫,天下之人多相殺害。昔賈複、寇恂私相怨憾,至懷手劍之忿。光武召而和之,卒共同輿而載。

崔鴻《後燕錄》曰:秦滅燕,慕容桓阻兵遼東,為秦所殺。子鳳泣血不言,年十一,告其母曰:"昔張良養士以擊秦王,複君之仇也。先王之事,豈可一日忘之!"

虞預《會稽典錄》曰:朱朗,字恭明。父為道士,淫祠不法,遊在諸縣,為烏傷長陳頵所殺。朗陰圖報怨而未有便,會頵以病亡,朗乃刺殺頵子。事發,亡命奔魏,魏聞其孝勇,擢以為將。

又曰:董黯,字孝治。家貧,采薪供養,母甚肥悅。鄰人家富,有子不孝,母甚瘦,不孝子疾黯母肥,嚐苦之。黯不報,及母終,負土成墳,竟殺不孝子,置塚前以祭。詣獄自係,會赦免。

《廣德神異錄》曰:賈氏女,不知何許人,年十五,父為宗人所害。其弟強仁年幼,賈氏撫育之,及強仁長,乃共殺讎者,自列其罪,高祖嘉之。

又曰:王君操父,大業中為鄉人李君則毆死。貞觀初,君則以運代遷革,不懼憲網。又以君操孤微,謂無複讎之誌,遂仕州府。操密袖白刃刺殺之,刳其心肝,咀食立盡,詣州自陳。刺史以其擅殺問之,曰:"殺人當死,律有明文,何方自理,以求生路?"君操對曰:"亡父被殺二十餘載,聞諸典禮:父讎不可同天。早願圖之,久而未遂,常懼滅亡,不展冤情。今大恥既雪,甘從刑憲。"太宗特原之。

又曰:張琇,蒲州解縣人。父審素,為巂州郡督。在邊累載,有糾其軍中贓罪,敕監察禦史楊汪,馳傅就軍按之。汪在路,為審素黨與所劫,對汪殺告事者,脅汪令審素無罪。俄而州人翻殺審素之黨,汪始得還。至益州,奏稱審素謀反,因深按審素,構成其罪,斬之,籍沒其家。琇與兄瑝以年幼坐,徙嶺外,尋各逃歸,累年隱匿。汪後累遷殿中侍禦史,改名萬頃。是年,瑝、琇候萬頃於東都城,挺刀殺之。瑝雖年長,其發意及手刃皆琇為之。既殺萬頃,係表於斧刃,自言報讎之狀。便逃奔就江外,殺萬頃同謀構父罪者。行至汜水,為捕者所獲。時都城士女皆矜琇等幼稚義烈,能複父讎,多言其合矜恕者。中書令張九齡又欲活之,裴耀卿、李林甫固言國犯不可縱讎。上以為然,因謂九齡等曰:"複讎雖禮法所許,殺人亦格律具存;孝子之情,義不顧命,國家設法焉得容斯殺之成複讎之誌!赦之,虧格律之條。然道路喧議,故須告示。"乃下敕曰:"張琇等兄弟同殺推問,擬承律有正條,須合至死。近聞士庶頗有喧詞,矜其為父報讎,或言本罪冤濫。但國家設法,事存經久,蓋以濟人。期於止殺,各申為子之誌,誰非徇孝之。夫展轉相讎,殺傷何限。咎陶作士,法在必行;曾參殺人,亦不可恕。不能加以刑戮,肆諸市朝,宜付河南府決殺。"瑝、琇既死,士庶鹹傷憫之,為作哀誅榜於衢路中。市人斂錢,於死所造義井,並葬瑝、琇於北邙。又恐萬傾家人發之,並作疑塚數所。其為時人所傷如此。

《唐新語》曰:杜並父審言,善五言,尤攻書翰,恃才蹇傲,深為時輩所嫉,自洛陽丞貶吉州司戶。又與群僚不葉,司馬周季重與司戶郭若訥共構之,審言係獄,將因事殺之。並年十三,伺季重等酣宴,密刃刺季仲而死,並亦見害。季重臨死歎曰:"吾不料審言有此孝子邪!若訥誤我至此。"審言由是免官,歸東都,自為祭文以祭並。士友鹹並孝烈,蘇頲為墓誌,劉充濟為祭文。則天召見審言,甚嘉歎之。

又曰:衢州人餘長安,父與叔共二人為同郡衣金所殺。長安八歲,自誓十七乃複仇。大理斷死。刺史玄錫奏言:"臣見餘氏一家橫遭死者,實二平人,蒙顯戮者乃一孝子。"引《公羊傳》"父不受誅子複讎"之義,請下百僚集議。時裴垍當國,李鄘為有司,事竟不行。老儒薛伯皋與錫書曰:"大司寇是俗吏,執人柄老小生,餘氏子宜其死矣。"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太平禦覽

太平禦覽

作者: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
《太平禦覽》天部
《太平禦覽》時序部
《太平禦覽》地部
《太平禦覽》皇王部
《太平禦覽》偏霸部
《太平禦覽》皇親部
《太平禦覽》周郡部
《太平禦覽》居處部
《太平禦覽》封建部
《太平禦覽》職官部
《太平禦覽》兵部
《太平禦覽》人事部
《太平禦覽》逸民部
《太平禦覽》宗親部
《太平禦覽》禮儀部
《太平禦覽》樂部
《太平禦覽》文部
《太平禦覽》學部
《太平禦覽》治道部
《太平禦覽》刑法部
《太平禦覽》釋部
《太平禦覽》道部
《太平禦覽》儀式部
《太平禦覽》服章部
《太平禦覽》服用部
《太平禦覽》方術部
《太平禦覽》疾病部
《太平禦覽》工藝部
《太平禦覽》器物部
《太平禦覽》雜物部
《太平禦覽》舟部
《太平禦覽》車部
《太平禦覽》奉使部
《太平禦覽》四夷部
《太平禦覽》珍寶部
《太平禦覽》布帛部
《太平禦覽》資產部
《太平禦覽》百穀部
《太平禦覽》飲食部
《太平禦覽》火部
《太平禦覽》休征部
《太平禦覽》咎徵部
《太平禦覽》神鬼部
《太平禦覽》妖異部
《太平禦覽》獸部
《太平禦覽》羽族部
《太平禦覽》鱗介部
《太平禦覽》蟲豸部
《太平禦覽》木部
《太平禦覽》竹部
《太平禦覽》果部
《太平禦覽》菜茹部
《太平禦覽》香部
《太平禦覽》藥部
《太平禦覽》百卉部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