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閑情偶寄 作者:李漁  

詞曲部·科諢第五

插科打諢,填詞之末技也,然欲雅俗同歡,智愚共賞,則當全在此處留神。文字佳,情節佳,而科諢不佳,非特俗人怕看,即雅人韻士,亦有瞌睡之時。作傳奇者,全要善驅睡魔,睡魔一至,則後乎此者雖有《鈞天》之樂,《霓裳羽衣》之舞,皆付之不見不聞,如對泥人作揖,土佛談經矣。予嚐以此告優人,謂戲文好處,全在下半本。隻消三兩個瞌睡,便隔斷一部神情,瞌睡醒時,上文下文已不接續,即使抖起精神再看,隻好斷章取義,作零出觀。若是,則科諢非科諢,乃看戲之人參湯也。養精益神,使人不倦,全在於此,可作小道觀乎?

○戒淫褻

觀文中花麵插科,動及淫邪之事,有房中道不出口之話,公然道之戲場者。無論雅人塞耳,正士低頭,惟恐惡聲之汙聽,且防男女同觀,共聞褻語,未必不開窺竊之門,鄭聲宜放,正為此也。不知科諢之設,止為發笑,人間戲語盡多,何必專談欲事?即談欲事,亦有“善戲謔兮,不為虐兮”之法,何必以口代筆,畫出一幅春意圖,始為善談欲事者哉?人問:善談欲事,當用何法,請言一二以概之。予曰:如說口頭俗語,人盡知之者,則說半句,留半句,或說一句,留一句,令人自思。則欲事不掛齒頰,而與說出相同,此一法也。如講最褻之話慮人觸耳者,則借他事喻之,言雖在此,意實在彼,人盡了解,則欲事未入耳中,實與聽見無異,此又一法也。得此二法,則無處不可類推矣。

○忌俗惡

科諢之妙,在於近俗,而所忌者,又在於太俗。不俗則類腐儒之談,太俗即非文人之筆。吾於近劇中,取其俗而不俗者,《還魂》而外,則有《粲花五種》,皆文人最妙之筆也。《粲花五種》之長,不僅在此,才鋒筆藻,可繼《還魂》,其稍遜一籌者,則在氣與力之間耳。《還魂》氣長,《粲花》稍促;《還魂》力足,《粲花》略虧。雖然,湯若士之《四夢》,求其氣長力足者,惟《遠魂》一種,其餘三劇則與《粲花》並肩。使粲花主人及今猶在,奮其全力,另製一種新詞,則詞壇赤幟,豈僅為若士一人所攫哉?所恨予生也晚,不及與二老同時。他日追及泉台,定有一番傾倒,必不作妒而欲殺之伏,向閻羅天子掉舌,排擠後來人也。

○重關係

科諢二字,不止為花麵而設,通場腳色皆不可少。生旦有生旦之科諢,外末有外末之科諢,淨醜之科諢則其分內事也。然為淨醜之科諢易,為生旦外末之科諢難。雅中帶俗,又於俗中見雅;活處寓板,即於板處證活。此等雖難,猶是詞客優為之事。所難者,要有關係。關係維何?曰:於嘻笑灰諧之處,包含絕大文章;使忠孝節義之心,得此愈顯。如老萊子之舞斑衣,簡雍之說淫具,東方朔之笑彭祖麵長,此皆古人中之善於插科打諢者也。作傳奇者,苟能取法於此,是科諢非科諢,乃引人入道之方便法門耳。

○貴自然

科諢雖不可少,然非有意為之。如必欲於某折之中,插入某科諢一段,或預設某科諢一段,插入某折之中,則是覓妓追歡,尋人賣笑,其為笑也不真,其為樂也亦甚苦矣。妙在水到渠成,天機自露。“我本無心說笑話,誰知笑話逼人來”,斯為科諢之妙境耳。如前所雲簡雍說淫具,東方朔笑彭祖。即取二事論之。蜀先主時,天旱禁酒,有吏向一人家索出釀酒之具,論者欲置之法。雍與先主遊,見男女各行道上,雍謂先生曰:“彼欲行淫,請縛之。”先主曰:“何以知其行淫?”雍曰:“各有其具,與欲釀未釀者同,是以知之。”先主大笑,而釋蓄釀具者。漢武帝時,有善相者,謂人中長一寸,壽當百歲。東方朔大笑,有司奏以不敬。帝責之,朔曰:“臣非笑陛下,乃笑彭祖耳。人中一寸則百歲,彭祖歲八百,其人中不幾八寸乎?人中八寸,則麵幾長一丈矣,是以笑之。”此二事,可謂絕妙之詼諧,戲場有此,豈非絕妙之科諢?然當時必親見男女同行,因而說及淫具;必親聽人口一寸壽當百歲之說,始及彭祖麵長,是以可笑,是以能悟人主。如其未見未聞,突然引此為喻,則怒之不暇,笑從何來?笑既不得,悟從何來?此即貴自然、不貴勉強之明證明。吾看深《南西廂》,見法聰口中所說科諢,迂奇誕妄,不知何入生來,真令人欲逃欲嘔,而觀者聽者絕無厭倦之色,豈文章一道,俗則爭取,雅則共棄乎?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閑情偶寄

閑情偶寄

作者: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部
《閑情偶寄》演習部
《閑情偶寄》聲容部
《閑情偶寄》居室部
《閑情偶寄》器玩部
《閑情偶寄》飲饌部
《閑情偶寄》種植部
《閑情偶寄》頤養部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