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弟陟子璠等)高拱(郭樸)張居正(曾孫同敞)
徐階,字子升,鬆江華亭人。出生剛滿周歲時,墮入枯井中,救出後三天才蘇醒。五歲時跟隨父親前往括蒼,從高高山嶺墮落下來,衣裳掛到樹梢而沒有死。人們都對他感到驚奇。嘉靖二年(1523)考取進士第三名。被授予翰林院編修,準許他回家婚娶。遭逢父親的喪事,喪服解去後,補任原官職。徐階身材矮小,膚色白皙,容貌俊秀,舉止優雅。性情聰穎機敏,有權術謀略,卻深藏不露。學習古文經學,與王守仁的門生交遊,在士大夫中享有聲譽。
徐階,字子升,鬆江華亭人。生甫周歲,墮眢井,出三日而蘇。五歲從父道括蒼,墮高嶺,衣掛於樹不死。人鹹異之。嘉靖二年進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編修,予歸娶。丁父憂,服除,補故官。階為人短小白皙,善容止。性穎敏,有權略,而陰重不泄。讀書為古文辭,從王守仁門人遊,有聲士大夫間。
皇帝采納張孚敬的建議打算廢除孔子的王號,改孔子像為柱,祭祀器皿、禮儀聲樂都有所簡省,下交儒士大臣議論,唯獨徐階認為不可行。孚敬將徐階召喚去怒責,徐階辯駁,毫不屈服。孚敬惱怒地說:“你背叛我。”徐階神色嚴肅地回答“:背叛生於依附。階未曾依附公卿,怎麼稱得上背叛?”作深長揖禮而出。他被貶斥為延平府的推官。接連攝法郡中事務。交出拘禁囚徒三百人,搗毀淫祠,創辦鄉間社學,捕獲大盜一百二十人。調任黃州府同知,提拔為浙江按察僉事,晉升江西按察副使,均負責學政。
帝用張孚敬議,欲去孔子王號,易像為木主,籩豆禮樂皆有所損抑。下儒臣議,階獨持不可。孚敬召階盛氣詰之,階抗辯不屈。孚敬怒曰:“若叛我。”階正色曰:“叛生於附。階未嚐附公,何得言叛?”長揖出。斥為延平府推官。連攝郡事。出係囚三百,毀淫祠,創鄉社學,捕劇盜百二十人。遷黃州府同知,擢浙江按察僉事,進江西按察副使,俱視學政。
皇太子出閣,皇帝召拜他為司經局洗馬兼翰林院侍講。遭逢母親喪事歸鄉。喪服解除,被提拔為國子監祭酒,調任禮部右侍郎,不久調吏部。舊例,吏部總是大門緊閉,接見下層官吏不多言語。徐階屈尊禮遇他們。會見必定久坐,谘詢邊塞腹地要害,吏治民疾。他們都自我歡喜得意於徐階,願意為其所用。尚書熊浹、唐龍、周用都看重徐階。徐階幾次代理吏部事務,召引任用的宋景、張嶽、王道、歐陽德都是長者。周用死後,聞淵接替,自居前輩,取事立斷。徐階不樂意,懇請將自己調出以回避他。被任命兼任翰林院學士,教習庶吉士。不久執掌翰林院事務,晉升禮部尚書。
皇太子出閣,召拜司經局洗馬兼翰林院侍講。丁母憂歸。服除,擢國子祭酒,遷禮部右侍郎,尋改吏部。故事,吏部率鐍門,所接見庶官不數語。階折節下之。見必深坐,谘邊腹要害,吏治民瘼。皆自喜得階意,願為用。尚書熊浹、唐龍、周用皆重階。階數署部事,所引用宋景、張嶽、王道、歐陽德、範皆長者。用卒,聞淵代,自處前輩,取立斷。階意不樂,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學士,教習庶吉士。尋掌院事,進禮部尚書。
皇帝明察徐階的辛勤,加之唯獨他所撰寫的青詞稱乎聖意,直接召至無逸殿。與大學士張治、李本一起受賜飛魚服和宮廷飲食殊榮,皇帝對徐階優禮不斷。朝廷推舉徐階為吏部尚書,皇帝沒有同意,不想徐階離其左右。徐階於是請求冊立皇太子,皇帝沒有答複,又連續奏請此事都沒有結果。後來當行弱冠婚娶禮,又奏請先裕王、後景王,皇帝不高興。不久施恩於他,加封太子太保。
帝察階勤,又所撰青詞獨稱旨,召直無逸殿。與大學士張治、李本俱賜飛魚服及上方珍饌、上尊無虛日。廷推吏部尚書,不聽,不欲階去左右也。階遂請立皇太子,不報。複連請之,皆不報。後當冠婚,複請先裕王,後景王,帝不懌。尋以推恩加太子太保。
俺答汗進犯京都,徐階奏請開釋周尚文和戴綸,歐陽安等人自求效力,答複許可。奏請皇帝返還皇宮,召集群臣謀劃兵事,被采納。宦官陷落敵手後被釋歸來,遞呈俺答汗索求貢品的信件。皇帝把它給嚴嵩和徐階看,召他們到便殿商議。嚴嵩說:“饑餓之賊,不足憂患。”徐階說“:臨城駐紮,殺人如刈菅草,怎麼隻稱饑餓之賊?”皇帝認為他的話是對的,詢問求貢書在哪裏。嚴嵩從袖中取出書信說“:這是禮部的事。”皇帝又詢問徐階。他回答說:“敵寇深入,不應允恐怕激怒他們,應允他們則會加勒索。懇請派遣翻譯與敵周旋、穩住敵寇,便於我們做好準備。援兵聚集而來,敵寇就會逃離。”皇帝連連稱好。嚴嵩、徐階就請皇帝出宮巡視朝政。敵寇很快飽掠而去,於是頒布徐階的奏疏,不許進貢。
俺答犯京,階請釋周尚文及戴綸、歐陽安等自效,報可。已,請帝還大內,召群臣計兵事,從之。中官陷寇歸,以俺答求貢書進。帝以示嚴嵩及階,召對便殿。嵩曰:“饑賊耳,不足患。”階曰:“傅城而軍,殺人若刈菅,何謂饑賊?”帝然之,問求貢書安在。嵩出諸袖曰:“禮部事也。”帝複問階。階曰:“寇深矣,不許恐激之怒,許則彼厚要我。請遣譯者紿緩之,我得益為備。援兵集,寇且走。”帝稱善者再。嵩、階因請帝出視朝。寇尋飽去,乃下階疏,弗許貢。
嚴嵩倚寵弄權,猜嫉加害同列。因為仇視夏言,置其於死地,而夏言曾推薦過徐階,嚴嵩因而忌恨他。起初,孝烈皇後去世,皇帝想祭祀她於宗廟,考慮到他前麵有孝潔皇後,而且睿宗進宗廟不是公議,擔心後世議論宗廟,於是想在自己當世預立仁宗宗廟,將孝烈皇後先祭於宗廟,自成一世,下交禮部議論。徐階抗爭聲稱女後沒有先入宗廟的,奏請在奉先殿祭祀她,禮部給事中楊思忠也這般認為。奏疏遞上,皇帝大怒。徐階惶恐謝罪,不能堅持前議。皇帝又遣徐階前往邯鄲落成呂仙祠。徐階不想動身,就用議論祭祀宗廟的事來開脫,得以緩期。至敵寇逼城,皇帝更加鬆懈,於是派尚書顧可學前往,卻心中懷恨徐階。選取思忠元旦賀表的失誤,廷杖百次,斥退為民,用以恐嚇徐階。嚴嵩以為徐階可以離間,百般中傷他。一天皇帝單獨召對嚴嵩,談及徐階。嚴嵩緩緩地說:“徐階缺的不是才幹,僅多二心罷了。”大概因為他曾奏請冊立太子吧。徐階岌岌可危,考慮到不能與其爭執,於是謹慎奉事嚴嵩,而且更精心撰寫青詞迎合皇帝心意,皇帝周圍的人也多為他斡旋。皇帝怒怨漸解。不久,加封他為少保,隨即晉升兼任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要事務。秘密上書告發鹹寧侯仇鸞罪狀。嚴嵩認為徐階與仇鸞曾經共執政事,打算以仇鸞事打倒徐階。待聽說仇鸞的罪行是徐階告發,才愕然作罷,但對徐階更加猜忌。
嵩怙寵弄權,猜害同列。既仇夏言置之死,而言嚐薦階,嵩以是忌之。初,孝烈皇後崩,帝欲祔之廟,念壓於先孝潔皇後,又睿宗入廟非公議,恐後世議祧,遂欲當己世預祧仁宗,以孝烈先祔廟,自為一世,下禮部議。階抗言女後無先入廟者,請祀之奉先殿。禮科都給事中楊思忠亦以為然。疏上,帝大怒。階皇恐謝罪,不能守前議。帝又使階往邯鄲落成呂仙祠。階不欲行,乃以議祔廟解,得緩期。至寇逼城,帝益懈,乃使尚書顧可學行,而內銜階。摘思忠元旦賀表誤,廷杖之百,斥為民,以怵階。嵩因謂階可間也,中傷之百方。一日獨召對,語及階,嵩徐曰:“階所乏非才,但多二心耳。”蓋以其嚐請立太子也。階危甚,度未可與爭,乃謹事嵩,而益精治齋詞迎帝意,左右亦多為地者。帝怒漸解。未幾,加少保,尋進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密疏發鹹寧侯仇鸞罪狀。嵩以階與鸞嚐同直,欲因鸞以傾階。及聞鸞罪發自階,乃愕然止,而忌階益甚。
皇帝誅殺仇鸞後,更重視徐階,屢次同他謀劃邊疆事務。當時商議減去仇鸞所增加的衛兵,徐階說:“不能減。京營積弱的原因,終不在疲乏而在於閑散,應當做精選淘汰,提取他們的糧餉作為獎賞的花費。”又奏請罷免提督侍郎孫礻會。皇帝開始由於嚴嵩的阻礙未能實行,久而完全聽從了徐階的意見。徐階一品三年滿期,功勳有加,任柱國,進而兼任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六年考滿,兼支大學士俸祿,並任用其子為中書舍人,加封少傅。第九年,改兼吏部尚書。皇帝賜宴於禮部,璽書中對他褒揚有加。皇帝雖看重徐階,卻隻稍稍顯露跡象。曾把五色芝麻授予嚴嵩,讓他煉藥,稱徐階是政治根本的關節,不能做相。徐階惶恐地請求,才得到。皇帝也漸漸委任於徐階,僅次於嚴嵩。
帝既誅鸞,益重階,數與謀邊事。時議減鸞所益衛卒,階言:“不可減。又京營積弱之故,卒不在乏而在冗,宜精汰之,取其廩以資賞費。”又請罷提督侍郎孫禬。帝始格於嵩,久而皆用之。一品滿三載,進勳,為柱國,再進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滿六載,兼食大學士俸,再錄子為中書舍人,加少傅。九載,改兼吏部尚書。賜宴禮部,璽書褒諭有加。帝雖重階,稍示形跡。嚐以五色芝授嵩,使練藥,謂階政本所關,不以相及。階皇恐請,乃得之。帝亦漸委任階,亞於嵩。
楊繼盛議論嚴嵩的罪行,用二位王子的事為證,被打入錦衣衛的牢獄。嚴嵩囑托陸炳追究主使人。徐階告誡陸炳“:如果不謹慎,一旦涉及皇子,對宗廟社稷如何!”又用危言勸阻嚴嵩“:皇上隻有兩個兒子,必定不忍心以此責備您,開罪於皇子,以回答你的質詢,問罪的隻是左右朝臣。您何必公開同宮邸結仇怨呢?”嚴嵩聞言驚恐,才算了結。倭寇蹂躪東方,皇帝幾次詢問徐階,他力主發兵。又念及邊關士卒辛苦饑寒,奏請征收京都轄區的麥子數十萬石,自居庸輸往宣府,從紫荊輸往大同。皇帝很高興,密傳實施這個方案。楊繼盛彈劾嚴嵩,嚴固然疑心徐階。趙錦、王宗茂彈劾嚴嵩,徐階又建議從輕發落。到此次給事中吳時來、主事董傳策、張罛彈劾嚴嵩失敗,都被投進監牢。傳策,徐階的同鄉;時來、罛,徐階的門生。嚴嵩上書議論此事,公開稱徐階為主使,皇帝不聽。秘密詢查,他們都舍嚴嵩而趨徐階。隨即加封徐階為太子太師。
楊繼盛諭嵩罪,以二王為徵,下錦衣獄。嵩屬陸炳究主使者。階戒炳曰:“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又為危語動嵩曰:“上惟二子,必不忍以謝公,所罪左右耳。公奈何顯結宮邸怨也。”嵩忄雙懼,乃寢。倭躪東南,帝數以問階,階力主發兵。階又念邊卒苦饑,請收畿內麥數十萬石,自居庸輸宣府,紫荊輸大同。帝悅,密傳諭行之。楊繼盛之劾嵩也,嵩固疑階。趙錦、王宗茂劾嵩,階又議薄其罰。及是給事中吳時來、主事董傳策、張翀劾嵩不勝,皆下獄。傳策,階裏人;時來、翀,階門生也。嵩遂疏辨,顯謂階主使,帝不聽。有所密詢,皆舍嵩而之階。尋加太子太師。
皇帝居住的永壽宮遭火災,移居玉熙殿太狹小,打算做些營建,詢問嚴嵩,嚴嵩奏請返還皇宮,皇帝挺不高興。詢問徐階,階奏請用三殿的多餘材料,責成尚書雷禮營建,可在幾個月內建成。皇帝欣喜,照徐階建議建造。任命徐階的兒子尚寶丞..兼上部主事都察,此後十旬功成。皇帝即日移居那裏,命名萬壽宮。因徐階的忠誠,晉升少師,同時支取尚書俸祿,準許一子為中書舍人。其子..也破格提拔為太常少卿。嚴嵩日漸衰落。嚴嵩的兒子世蕃貪橫淫縱的劣跡也漸有傳聞,徐階指令禦使鄒應龍彈劾嚴嵩。皇帝勒令嚴嵩退休,提拔鄒應龍為通政司參議。徐階取代嚴嵩任首輔。
帝所居永壽宮災,徙居玉熙殿,隘甚,欲有所營建,以問嵩。嵩請還大內,帝不懌。問階,階請以三殿所餘材,責尚書雷禮營之,可計月而就。帝悅,如階議。命階子尚寶丞璠兼工部主事,董其役,十旬而功成。帝即日徙居之,命曰萬壽宮。以階忠,進少師,兼支尚書俸,予一子中書舍人。子璠亦超擢太常少卿。嵩乃日屈。嵩子世蕃貪橫淫縱狀亦漸聞,階乃令禦史鄒應龍劾之。帝勒嵩致仕,擢應龍通政司參議。階遂代嵩為首輔。已而帝念嵩供奉勞,憐之。又以調去,忽忽不樂,乃降諭,欲退而修真且傳嗣,複責階等奈何以官與邪物,謂應龍也。階言:“退而傳嗣,臣等不敢奉命。應龍之轉,乃二部奉旨行之。”帝乃已。
不久皇帝念及嚴嵩供奉之勞,憐憫他。又因嚴嵩離去,恍惚不樂,於是頒布詔諭打算退隱而修本性並做傳嗣打算,又責備徐階等不該給邪物封官,稱鄒應龍為邪物,徐階陳述:“退隱並傳嗣,臣子們不敢奉命。應龍轉官,是二部奉旨行事。”皇帝才罷休。
帝以嵩在直久,而世蕃顧為奸於外,因命階無久直。階窺帝意,言苟為奸,在外猶在內,固請入直。帝以嵩直廬賜階。階榜三語其中曰:“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公論。”於是朝士侃侃,得行其意。袁煒數出直,階請召與共擬旨。因言:“事同眾則公,公則百美基;專則私,私則百弊生。”帝頷之。階以張孚敬及嵩導帝猜刻,力反之,務以寬大開帝意。帝惡給事禦史抨擊過當,欲有所行遣。階委曲調劑,得輕論。會問階知人之難,階對曰:“大奸似忠,大詐似信。惟廣聽納,則窮凶極惡,人為我攖之;深情隱慝,人為我發之。故聖帝明王,有言必察。即不實,小者置之,大則薄責而容之,以鼓來者。”帝稱善。言路益發舒。
皇帝以為嚴嵩在職過長,世蕃卻在外違法犯禁,因此令稱徐階沒有不要長久的宮廷侍候。徐階窺察皇帝意圖,聲稱如果為奸,在外猶如在內,堅持請求就職。皇帝把嚴嵩值宿的房子賜給徐階。徐階標榜三語:“威福還主上,政務還諸司,用舍刑賞還公論。”從此朝臣儒士侃侃而談,得以依自己意想行事。袁煒幾次直言,徐階奏請召他共同議政。就說“行事與眾人共同議辦為公,辦事公道是成就一切事業的根本;專行為私,私則滋生百弊”。皇帝首肯。徐階因張孚敬和嚴嵩導致皇帝猜忌約束,力反其道,務必以寬大開闊皇帝的心胸。皇帝厭惡給事禦史抨擊過當,想作番貶責。徐階委曲調劑,得以從輕發落。皇帝會見時詢問徐階知人的難處。徐階回答說“:大奸似忠,大詐似信。隻有廣泛聽取意見,對窮凶極惡的人,有人替我騷擾;對深情隱匿的罪行,有人替我揭發。所以聖帝明王,有言必察。即使不真實,小事擱置一邊,大事輕責並寬容人,以便鼓勵後繼者。”皇帝稱好。言路越發舒展。
寇由牆子嶺入,直趨通州。帝方祠釐,兵部尚書楊博不敢奏,謀之階,檄宣府總兵官馬芳、宣大總督江東入援。芳兵先至,階請亟賞之,又請重東權,俾統諸道兵。寇從通掠香河,階請亟備順義,而以奇兵邀之古北口。寇趨順義,不得入,乃走古北口。其後軍遇參將郭琥伏而敗,頗得其所掠人畜輜重。始帝怒博不早聞與總督楊選之任寇入也,欲罪之未發。階言:“博雖以祠釐禁不敢聞,而二鎮兵皆其所先檄。若選則非尾寇,乃送之出境耳。”帝竟誅選,不罪博。進階建極殿大學士。
敵寇從牆子嶺攻入,直撲通州。皇帝正在祭祀,兵部尚書楊博不敢啟奏,與徐階商議此事,發布檄文調宣府總兵官馬芳、宣大總督江東來援救。馬芳的兵馬先到,徐階奏請馬上獎賞他,並請求擴大江東的權力,使他統率諸道兵馬。敵寇從通州擄掠至香河,徐階奏請在順義馬上設防,調騎兵至古北口。敵寇攻順義不得,於是奔向古北口。敵人的後軍遭參將郭琥伏擊被打敗,擄掠的大量人畜輜重被繳獲。起初皇帝惱怒楊博不早報告以及總督楊選放縱敵寇侵入,準備治罪卻還沒行動的時候,徐階進諫:“楊博雖然因祭祀禁忌不敢傳報,但兩鎮兵馬都是他最早調來的。而楊選則不是尾隨敵寇而是禮送他們出境。”皇帝最終殺了楊選,沒有治楊博的罪。晉升徐階為建極殿大學士。
袁煒以疾歸,道卒,階獨當國。屢請增閣臣,且乞骸骨。乃命嚴訥、李春芳入閣,而待階益隆。以一品十五載考,恩禮特厚,複賜玉帶、繡蟒、珍藥。帝手書問階疾,諄懇如家人,階益恭謹。帝或有所委,通夕不假寐,應製之文,未嚐逾頃刻期。帝日益愛階。階采輿論利便者,白而行之。嘉靖中葉,南北用兵。邊鎮大臣小不當帝指,輒逮下獄誅竄,閣臣複竊顏色為威福。階當國後,緹騎省減,詔獄漸虛,任事者亦得以功名終。於是論者翕然推階為名相。
袁煒因病還鄉,死在路途,徐階獨掌國柄。屢次奏請增添內閣大臣,並乞求辭官。於是皇帝任命嚴訥、李春芳入內閣,對徐階更加恩寵。以任一品官第十五年考察,皇上待他恩寵禮遇特厚,一再賞賜玉帶、繡蟒、珍貴藥材。皇帝親手寫信詢問徐階病情,諄懇地如同對待家人,徐階更加恭謹。皇帝間或有所委任,徐階整夜不合眼,承提起草的文書沒有拖延片刻。皇帝日益厚愛徐階。徐階采納好的輿論,陳述給皇帝,然後施行。嘉靖中葉,南北用兵,邊鎮大臣稍有不合皇帝旨意,就逮捕下獄誅殺流放,內閣大臣又巧借皇恩作威作福。徐階主事後,緹騎省減,詔獄漸漸虛空,任事的人得以功名盡終身。因此輿論一致推薦徐階為名相。
嚴訥請告歸,命郭樸、高拱入閣,與春芳同輔政,事仍決於階。階數請立太子,不報。已而景王之藩,病薨,階奏奪景府所占陂田數萬頃還之民,楚人大悅。帝欲建雩壇及興都宮殿,階力止之。鄢懋卿驟增鹽課四十萬金,階風禦史請複故額。方士胡大順等勸帝餌金丹,階力陳其矯誣狀,大順等尋伏法。帝服餌病躁,戶部主事海瑞極陳帝失,帝恚甚,欲即殺之,階力救得係。帝病甚,忽欲幸興都,階力爭乃止。未幾,帝崩。階草遺詔,凡齋醮、土木、珠寶、織作悉罷,“大禮”大獄、言事得罪諸臣悉牽複之。詔下,朝野號慟感激,比之楊廷和所擬登極詔書,為世宗始終盛事雲。
嚴納奏請辭歸,皇帝命令郭樸、高拱入內閣,與春芳共同輔政,事務仍舊由徐階決斷。徐階屢次奏請冊立太子,沒有答複,不久景王到封地,病逝。徐階啟奏剝奪景府占據的數萬頃陂田還給百姓,楚地民眾非常高興。皇帝打算建造雲壇和興都宮殿,徐階極力勸阻。鄢懋卿驟然增加鹽稅四十萬銀兩,徐階暗示禦史奏請恢複原來定額。方士胡大順等勸皇上食用金丹,徐階極力陳述此假言行騙的罪狀,大順等人隨即伏法。皇帝服藥後躁煩。戶部主事海瑞盡陳皇帝的過失,皇帝非常惱恨,想立即殺了他;徐階盡力挽救才作罷。皇帝病情加重,忽然想到興都去,徐階力爭方止。不久,皇帝死,徐階草擬遺詔,所有齋醮、土木、珠寶、織物一律免去,“大禮”大案,論事治罪的大臣全部翻案。詔書頒布,朝野號慟感激,同楊廷和擬定的登基詔書並列,為世宗朝的盛事。
同列高拱、郭樸以階不與共謀,不樂。樸曰:“徐公謗先帝,可斬也。”拱初侍穆宗裕邸,階引之輔政,然階獨柄國,拱心不平。世宗不豫時,給事中胡應嘉嚐劾拱,拱疑階嗾之。隆慶元年,應嘉以救考察被黜者削籍去,言者謂拱修舊郤,脅階,斥應嘉。階複請薄應嘉罰,言者又劾拱。拱欲階擬杖,階從容譬解,拱益不悅。令禦史齊康劾階,言其二子多幹請及家人橫裏中狀。階疏辯,乞休。九卿以下交章劾拱譽階,拱遂引疾歸。康竟斥,樸亦以言者攻之,乞身去。
同事高拱、郭樸因為徐階沒與他們共同商議,心中不快。郭樸說:“徐公毀謗先帝,可以處斬。高拱起初侍從於穆宗裕邸,徐階引薦他輔佐政務,然而徐階獨掌國家權柄,高拱心中不平。世宗生病時,給事中胡應嘉曾彈劾高拱,高拱懷疑是徐階唆使。隆慶元年(1567)應嘉因救助考察被罷黜者的人被解職,談論者稱高拱修補舊怨協助徐階斥責應嘉。徐階再次請求對應嘉從輕責罰,談論者又彈劾高拱。高拱希望徐階擬用廷杖處罰應嘉,徐階從容化解,高拱更不高興。指令禦史齊康彈劾徐階,說他的兩個兒子經常與人私下交易以及家人橫行鄉裏的罪狀。徐階上疏辯解,乞求告老還鄉。九卿以下官吏上書彈劾高拱而讚美徐階,高拱稱病辭歸故裏。齊康終遭貶斥,郭樸也因輿論攻擊,辭官歸去。
給事、禦史多起廢籍,恃階而強,言多過激。帝不能堪,諭階等處之。同列欲擬譴,階曰:“上欲譴,我曹當力爭,乃可導之譴乎。”請傳諭令省改。帝亦勿之罪。是年,詔翰林撰中秋宴致語,階言:“先帝未撤幾筵,不可宴樂。”帝為罷宴。帝命中官分督團營,階力陳不可而止。南京振武營兵屢嘩,階欲汰之。慮其據孝陵不可攻也,先令操江都禦史唐繼錄督江防兵駐陵傍,而徐下兵部分散之。事遂定。群小璫毆禦史於午門,都禦史王廷將糾之,階曰:“不得主名,劾何益?且慮彼先誣我。”乃使人以好語誘大璫,先錄其主名。廷疏上,乃分別逮治有差。階之持正應變,多此類也。
給事中、禦史多起於罷官,依靠徐階而強,言語大多偏激。皇帝不能忍受,告知徐階等人處理。同事意欲作貶謫,徐階說“:皇上想貶斥他們,我們應當盡力抗爭,還能倡導貶謫嗎?”奏請傳諭責令他們反省改過。皇帝也沒有治他的罪。這年詔令翰林撰寫中秋宴賀詞,徐階說:“先帝沒有撤去祭席,不能做宴樂。”皇帝取消了宴會。皇帝命令宦官分別督導團營,徐階極力陳述不可而終止。南京振武兵營屢屢喧嘩生變,徐階打算解散他們。顧慮他們控製著孝陵不便進行攻擊,先命令操江都禦史唐繼祿督導江防兵卒駐紮在孝陵旁,再下令兵部遣散振武兵。事情終於了結。一群小宦官在午門毆打禦史,都禦史王廷準備檢舉他們。徐階說“:不知領頭人姓名,彈劾有何益?還得思慮對方先誣告我們。”於是派人用好言誘惑大宦官,先記錄領頭人的姓名。王廷上書皇帝,便分別逮捕區別治罪。徐階主持公道應付事變,多屬此類。
階所持諍,多宮禁事,行者十八九,中官多側目。會帝幸南海子,階諫,不從。方乞休,而給事中張齊以私怨劾階,階因請歸。帝意亦漸移,許之。賜馳驛。以春芳請,給夫廩,璽書褒美,行人導行,如故事。陛辭,賜白金、寶鈔、彩幣、襲衣。舉朝皆疏留,報聞而已。王廷後刺得張齊納賄事,劾戍之邊。階既行,春芳為首輔,未幾亦歸。拱再出,扼階不遺餘力。郡邑有司希拱指,爭齮晷階,盡奪其田,戍其二子。會拱複為居正所傾而罷,事乃解。萬曆十年,階年八十,詔遣行人存問,賜璽書、金幣。明年卒。贈太師,諡文貞。階立朝有相度,保全善類。嘉、隆之政,多所匡救。間有委蛇,亦不失大節。
徐階所堅持諫爭的,多數是宮廷禁事,十有八九被采納,宦官大多對他側目而視。遇上皇帝到南海子,徐階勸諫,皇帝不聽。剛請求告老,給事中張齊就因私怨彈劾徐階,於是徐階奏請回鄉。皇帝的心意也逐漸轉移,批準了他的請求。賞賜驛用馬匹。因為春芳的奏請,配給仆從和糧食、璽書褒獎,行人引導,依然如舊。向皇帝辭行,皇帝賞賜他白金、寶鈔、彩幣、襲衣。滿朝官員都上奏挽留他,皇帝答複知道而已。王廷後來探知張齊受賄賂的事,加以彈劾,張齊受貶戍邊。徐階走後,春芳任首輔,不久也離職歸鄉。高拱複出後,扼製徐階不遺餘力,郡邑的各級官吏觀望高拱的意圖,爭相傾軋徐階,完全剝奪了他的田產,把他的兩個兒子送去戍邊。遇到高拱又被張居正傾軋而被罷免,打擊徐階的事才算停止。萬曆十年(1582),徐階八十歲。皇帝派遣人去問候,賞賜璽書、金幣。次年徐階去世。被追封為太師,諡號文貞。
階弟陟,嘉靖二十六年進士。累官南京刑部侍郎。子璠,以蔭官太常卿;琨、瑛,尚寶卿。孫元春,進士,亦官太常卿。元春孫本高,官錦衣千戶,天啟中拒魏忠賢建祠奪職。崇禎改元,以薦起,累官左都督。諸生念祖,國變城破,與妻張,二妾陸、李,皆自縊。
高拱,字肅卿,新鄭人。嘉靖二十年(1541)進士。當選庶吉士。第二年授予編修。穆宗住裕邸,出閣講經讀書,高拱與檢討陳以勤同為侍講。世宗忌諱提冊立太子的事,景王沒有去封國,朝廷內外很是擔心。高拱在裕邸侍奉九年,教誨太子日益敦厚孝順謹慎,陳述切合事理。太子很看重他,親手書寫“懷賢忠貞”賜給他。晉升侍講學士。
高拱,字肅卿,新鄭人。嘉靖二十年進士。選庶吉士。逾年,授編修。穆宗居裕邸,出閣請讀,拱與檢討陳以勤並為侍講。世宗諱言立太子,而景王未之國,中外危疑。拱侍裕邸九年,啟王益敦孝謹,敷陳剴切。王甚重之,手書“懷賢忠貞”字賜焉。累遷侍講學士。
嚴嵩、徐階順次主持國政,認為高拱以後必受重用,將他舉薦給世宗。授予太常卿,掌管國子監祭酒事務。四十一年(1562)提拔為禮部左侍郎。不久改調吏部兼任學士,執掌詹事府事務。晉升禮部尚書,召進內侍房。撰寫齋戒詞,被賞賜飛魚服。四十五年授予文淵閣大學士,與郭樸一道進入內閣。高拱和郭樸都是徐階推薦的。
嚴嵩、徐階遞當國,以拱他日當得重,薦之世宗。拜太常卿,掌國子監祭酒事。四十一年,擢禮部左侍郎。尋改吏部,兼學士,掌詹事府事。進禮部尚書,召入直廬。撰齋詞,賜飛魚服。四十五年,拜文淵閣大學士,與郭樸同入閣。拱與樸皆階所薦也。
世宗居住西苑,內閣大臣的值班房子在宮苑中。高拱沒有兒子,將家搬到值班地點附近,時常偷偷出來。當時皇帝身體不好,據傳很危急,高拱迅即將家全部搬出。開始徐階非常親近高拱,推薦他入值內閣。高拱驟然富貴,意氣自負,頗忤逆徐階。給事中胡應嘉,是徐階的同鄉,因彈劾高拱的姻親而處境不妙,加之窺探出徐階正與高拱有矛盾,於是彈劾高拱不堅守崗位,移家外出,世宗病情急迫,沒有看奏章。高拱懷疑應嘉受徐階指使,大為不滿。
世宗居西苑,閣臣直廬在苑中。拱未有子,移家近直廬,時竊出。一日,帝不豫,誤傳非常,拱遽移具出。始階甚親拱,引入直。拱驟貴,負氣頗忤階。給事中胡應嘉,階鄉人也,以劾拱姻親自危。且瞷階方與拱郤,遂劾拱不守直廬,移器用於外。世宗病,勿省也。拱疑應嘉受階指,大憾之。
穆宗即位,晉升他為少保兼太子太保。徐階雖然是首輔,但高拱自認為是皇帝舊臣,屢次與他對抗,郭樸又幫助他。徐階漸漸不能忍受。而且此時以勤與張居正都進入內閣,居正也是裕邸侍講。徐階草擬遺詔唯獨與張居正商議,高拱心中大為不平,遇上討論皇帝登基賞賜軍隊和奏請皇上裁決大臣們去留事宜,徐階都不聽取高拱建議,兩人嫌隙更為加深。應嘉掌管吏科,協助都院考察。事務將完成,忽然提出有所補充。皇帝責備他癥牾,下交內閣大臣議論處罰。郭樸挺身而出指責道“:應嘉沒有為臣的禮議,應當編入平民籍。”徐階向旁斜視高拱,看到高拱正值惱怒中,就勉強聽從了。輿論稱高拱因私人恩怨驅逐應嘉,上奏彈劾高拱。給事中歐陽一敬對彈劾高拱最為積極。徐階對於高拱的爭辯,草擬命令加以安慰挽留,卻沒怎麼譴責造輿論的人。高拱更加惱怒,他們在內閣相互怨恨、誣蔑。禦史齊康替高拱彈劾徐階,被罷免。因此輿論沒有一天不談論高拱,南京科道官以至於拾遺官都論及他。高拱自感不安,請求辭職,於是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書、大學士身份離職養病。隆慶元年(1567)五月,高拱因為曾為皇帝先生蒙寵愛,然而性情倔強剛直自負,快意處置恩怨,終於不安於此職位而離去。不久徐階也請求辭職退休。
穆宗即位,進少保兼太子太保。階雖為首輔,而拱自以帝舊臣,數與之抗,樸複助之,階漸不能堪。而是時以勤與張居正皆入閣,居正亦侍裕邸講。階草遺詔,獨與居正計,拱心彌不平。會議登極賞軍及請上裁去留大臣事,階悉不從拱議,嫌益深。應嘉掌吏科,佐部院考察,事將竣,忽有所論救。帝責其牴牾,下閣臣議罰。樸奮然曰:“應嘉無人臣禮,當編氓。”階旁睨拱,見拱方怒,勉從之。言路謂拱以私怨逐應嘉,交章劾之。給事中歐陽一敬劾拱尤力。階於拱辯疏,擬旨慰留,而不甚譴言者。拱益怒,相與忿詆閣中。禦史齊康為拱劾階,康坐黜。於是言路論拱者無虛日,南京科道至拾遺及之。拱不自安,乞歸,遂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書、大學士養病去。隆慶元年五月也。拱以舊學蒙眷注,性強直自遂,頗快恩怨,卒不安其位去。既而階亦乞歸。
隆慶三年(1569)冬,皇帝召用高拱任大學士兼管吏部。高拱完全與徐階反其道而行,凡是先朝治罪而因遺詔被錄用並作安撫的大臣,一概罷免。並上奏極言闡述“:明倫大典頒布很久了。現在任職的大臣假托詔書,凡是議論禮儀被治罪的人都被褒獎,這將使獻皇在廟之靈怎樣能宴享,先帝在天之靈怎麼能得到思念?而且皇上年節入宗廟祭祀,又怎樣麵對二聖?我認為不能這樣做。”皇帝頗為讚同。法司審理方士王金等人子殺父案。高拱又上奏:“君王死於非命,不能壽終正寢,這種聲名很不好。先帝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多歲,晚年患病,過了一年去世,壽數到了,並沒有驟然的暴病。現在稱王金謀害,誣蔑先帝不是壽終正寢,天下百姓和後世的人將把先帝看成怎樣的君王呢?請求下令法司更改議意。”皇帝又讚同了高拱的意見,命將王金等人減罪戍邊。高拱複出,專門同徐階製造矛盾,所議論的事都希望能中傷和加重徐階的罪行。幸賴皇帝仁慈懷柔,沒讓他終了。徐階的子弟橫行鄉裏。高拱任命以前的知府蔡國熙做監司,將他的子弟立案偵查,都編入邊兵軍籍。所有遏製徐階的事,沒有不做的。等到高拱離職,徐階才得解脫。
三年冬,帝召拱以大學士兼掌吏部事。拱乃盡反階所為,凡先朝得罪諸臣以遺詔錄用贈恤者,一切報罷。且上疏極論之曰:“《明倫大典》頒示已久。今議事之臣假托詔旨,凡議禮得罪者悉從褒顯,將使獻皇在廟之靈何以為享?先帝在天之靈何以為心?而陛下歲時入廟,亦何以對越二聖?臣以為未可。”帝深然之。法司坐方士王金等子弑父律。拱複上疏曰:“人君隕於非命,不得正終,其名至不美。先帝臨禦四十五載,得歲六十有餘。末年抱病,經歲上賓,壽考令終,曾無暴遽。今謂先帝為王金所害,誣以不得正終,天下後世視先帝為何如主?乞下法司改議。”帝複然拱言,命減戍。拱之再出,專與階修郤,所論皆欲以中階重其罪。賴帝仁柔,弗之竟也。階子弟頗橫鄉裏。拱以前知府蔡國熙為監司,簿錄其諸子,皆編戍。所以扼階者,無不至。逮拱去位,乃得解。
高拱對政體熟諳,有經時濟世的才幹,所有建議、陳述都可以實施。他在吏部,想全麵鑒識人才,讓各部門登錄官員情況,讓他們選定賢愚者,記下爵位籍貫姓氏,每月索要每年的彙編,倉促舉薦任用人,都能得到人選。又因為當時正憂患邊防,請增設兵部侍郎,以為總督的後選人,由侍郎到總督,由總督到本部尚書,中外更替,邊將之材自然充裕,而兵事是專門的學問,沒有經常的訓練不能應付兵事。蓄養帥才,應該從兵部司屬開始。應該慎重挑選司屬,多多求得擁有智謀、才幹和體能,通曉軍旅事務的人,長任其職,不要調往其他部門。日後邊關的兵備和督撫的人選,都將從此選取。更應相應選取邊疆的人給司屬做準備,像考核部門分行省考核官員一樣,這樣上下之間就不會有矛盾,同時注重賞罰,以資鼓勵。所有邊疆有司,職責很重,不適宜讓非正途的官員和貶謫者去任職。皇帝都答複可行,擬成命令。高拱又奏請把科貢和進士一起任用,不遵循資格。他考察部中情況,大多錯綜複雜,不是全憑文書做出罷免提升,也不拘泥人數多少,必定告訴罷免者緣由,讓眾人都信服。古田瑤出現賊亂,任用殷正茂為兩廣總督。解釋:“此人雖然貪心,卻可以辦成事。”貴州撫臣上奏土司安國亨將要叛亂,高拱任命阮文中代理貴州巡撫。臨出發時對他說“:國亨必定不會叛亂,你去,不要激發變亂。”不久正像他所說。因為廣東省司大多貪財,特意奏請表彰廉潔能幹的知府侯必登,以便肅治其他人。又說馬政、鹽政的官吏,名義上是卿、是使節,實際上視他們為清閑的人。誤人壞事,漸漸不能教誨。隻有教導官府驛道諸司,職位低俸祿少,路途遙遠較為困難。適宜注重從當地選拔官員,體恤他們的私情。皇帝下詔同意施行。高拱所經辦的,都是這類事。
拱練習政體,負經濟才,所建白皆可行。其在吏部,欲遍識人才,授諸司以籍,使署賢否,誌裏姓氏,月要而歲會之。倉卒舉用,皆得其人。又以時方憂邊事,請增置兵部侍郎,以儲總督之選。由侍郎而總督,由總督而本兵,中外更番,邊材自裕。又以兵者專門之學,非素習不可應卒。儲養本兵,當自兵部司屬始。宜慎選司屬,多得智謀才力曉暢軍旅者,久而任之,勿遷他曹。他日邊方兵備督撫之選,皆於是取之。更各取邊地之人以備司屬,如銓司分省故事,則題覆情形可無扞格,並重其賞罰以鼓勵之。凡邊地有司,其責頗重,不宜付雜流及遷謫者。皆報可,著為令。拱又奏請科貢與進士並用,勿循資格。其在部考察,多所參伍,不盡憑文書為黜陟,亦不拘人數多寡,黜者必告以故,使眾鹹服。古田瑤賊亂,用殷正茂總督兩廣。曰:“是雖貪,可以集事。”貴州撫臣奏土司安國亨將叛,命阮文中代為巡撫。臨行語之曰:“國亨必不叛,若往,無激變也。”即而如其言。以廣東有司多貪黷,特請旌廉能知府侯必登,以曆其餘。又言馬政、鹽政之官,名為卿、為使,而實以閑局視之,失人廢事,漸不可訓。惟教官驛遞諸司,職卑錄薄,遠道為難,宜銓注近地,以恤其私。詔皆從之。拱所經畫,皆此類也。
俺答的孫子把漢那吉前來歸降,總督王崇古接納了他,向朝廷稟報,請求給他封官。朝中意見大多數認為不行,高拱與張居正極力主張授官。於是排除眾議向皇帝奏請,使封官的事辦成。事情詳見崇古傳。晉升高拱為少師兼太子太師、尚書大學士,改居建極殿。高拱認為邊境稍稍安寧,擔心將士懶惰散漫,又奏請特敕邊地大臣借此空閑時,嚴格整頓,仍然常常派遣大臣去視察。皇帝都聽從了他的意見。遼東傳來捷報,晉升高拱為柱國、中極殿大學士。
俺答孫把漢那吉來降,總督王崇古受之,請於朝,乞授以官。朝議多以為不可,拱與居正力主之。遂排眾議請於上,而封貢以成。事具崇古傳。進拱少師兼太子太師、尚書、大學士,改建極殿。拱以邊境稍寧,恐將士惰玩,複請敕邊臣及時閑暇,嚴為整頓,仍時遣大臣閱視。帝皆從之。遼東奏捷,進柱國、中極殿大學士。
不久考察科道,高拱奏請同都察院共同辦理。當時大學士趙貞吉負責都察院,意見略有差別。給事中韓楫彈劾貞吉有隱私。貞吉懷疑高拱唆使,於是上書彈劾高拱,高拱也上書爭辯。皇帝不喜歡貞吉,命令他離職退休。高拱驅逐了貞吉,更加專橫。尚寶卿劉奮庸上書密告他,給事中曹大禁上奏彈劾他十件不忠的事,都被貶斥到京都之外。高拱開始操行清廉,後來他的門生,親戚常被傳聞受賄,遭人議論,皇帝始終寵愛高拱不減。
尋考察科道,拱請與都察院同事。時大學士趙貞吉掌都察院,持議稍異同。給事中韓楫劾貞吉有所私庇。貞吉疑拱嗾之,遂抗章劾拱,拱亦疏辨。帝不直貞吉,令致仕去。拱既逐貞吉,專橫益著。尚寶卿劉奮庸上疏陰斥之,給事中曹大埜疏劾其不忠十事,皆謫外任。拱初持清操,後其門生、親串頗以賄聞,致物議。帝終眷拱不衰也。
起初高拱任祭酒,居正任司業,互相友善,高拱極力稱讚居正的才能。等到李春芳、陳以勤都離去,高拱擔任了首輔,居正比肩伴隨。高拱性格直爽而且傲慢,同官殷士儋等人不能忍受,唯獨張居正退讓處其下,高拱沒有察覺。宦官馮保,性情狡黠,依次當為司禮右監。高拱推薦陳洪和孟衝,皇帝聽從了,馮保因此怨恨高拱,張居正與馮保交情深厚。六年春(1572)皇帝患病,病情加重時,召見高拱、張居正、高儀接受遺命而後去世。起初,皇帝的遺命隻讓內閣大臣執政,但宦官篡改遺詔命令他們與馮保共事。
始拱為祭酒,居正為司業,相友善,拱亟稱居正才。及是李春芳、陳以勤皆去,拱為首輔,居正肩隨之。拱性直而傲,同官殷士儋輩不能堪,居正獨退然下之,拱不之察也。馮保者,中人,性黠,次當掌司禮監,拱薦陳洪及孟衝,帝從之,保以是怨拱。而居正與保深相結。六年春,帝得疾,大漸,召拱與居正、高儀受顧命而崩。初,帝意專屬閣臣,而中官矯遺詔命與馮保共事。
神宗即位,高拱因為皇帝年幼,苦於宦官專政,分列條目奏請皇帝抑製司禮監,把權力交還給內閣。又命令給事中雒遵、程文一起上書皇帝攻擊馮保,自己從中擬定聖旨驅逐他。高拱派人報告張居正,居正表麵同意,私下告訴了馮保。馮保向太後投訴,稱高拱擅權不能容忍,太後點頭同意。第二天召集大臣們進宮,宣告兩宮和皇帝的詔書。高拱心想必定是驅逐馮保,急忙進宮,等到宣讀詔書,卻是列舉高拱罪狀並驅逐他。高拱倒在地上不能起身,居正把他扶持出宮,雇騾車從宣武門送他離去。居正與高儀奏請挽留高拱,未獲批準。請求給予高拱乘用驛站車馬,批準同意。高拱走後,馮保的不滿未消。又捏造王大臣案,想株連高拱,不久,事情終止。高拱在家中呆了幾年後死去。居正奏請恢複高拱的官位使祭葬照前例。宮中下旨給他半葬的禮儀,祭文仍然作貶損語。很久之後,朝廷議論高拱的功績,追封他為太師,諡號文襄,蔭庇他的嗣子務觀為尚寶丞。
神宗即位,拱以主上幼衝,懲中官專政,條奏請詘司禮權,還之內閣。又命給事中雒遒、程文合疏攻保,而己從中擬旨逐之。拱使人報居正,居正陽諾之,而私以語保。保訴於太後,謂拱擅權,不可容。太後頷之。明日,召群臣入,宣兩宮及帝詔。拱意必逐保也,急趨入。比宣詔,則數拱罪而逐之。拱伏地不能起,居正掖之出,僦騾車出宣武門。居正乃與儀請留拱,弗許。請得乘傳,許之。拱既去,保憾未釋。複構王大臣獄,欲連及拱,已而得寢。居家數年,卒。居正請複其官,與祭葬如例。中旨給半葬,祭文仍寓貶詞雲。久之,廷議論拱功,贈太師,諡文襄,蔭嗣子務觀為尚寶丞。
張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年時期聰敏絕倫,十五歲就考取生員。巡撫顧王..驚異他的文辭,稱他為“國寶”。不久,居正鄉試中舉,顧王..解下犀牛皮帶贈給他,說:“你日後必定會佩玉腰帶,犀牛皮帶是捆束不住你的。”嘉靖二十六年(1547),居正考取進士,封為庶吉士。每天研討國家朝章典故。徐階等人都器重他,授予編修職,他奏請馬上歸鄉,不久返京就職。
郭樸,字質夫,安陽人。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累官禮部右侍郎,入直西苑。曆吏部左、右侍郎兼太子賓客。南京禮部缺尚書,帝憐樸久次,特加太子少保擢任之。樸辭曰:“幸與撰述,不欲遠離闕下。”帝大喜,命即以太子少保、禮部尚書、詹事府侍直如故。頃之,吏部尚書歐陽必進罷,即以樸代之。越二年,以父喪去。及嚴訥由吏部入閣,帝謀代者。時董份以工部尚書行吏部左侍郎事,方受帝眷,而為人貪狡無行。徐階慮其代訥,急言於帝,起樸故官。樸固請終製,不許。尋以考績,加太子太保。
居正臉長而眉目清秀,飄髯至腹。辦事勇敢,自稱豪傑。但是城府深沉,不可窺測。嚴嵩任首輔,忌恨徐階,與徐階親近的都作回避。居正卻很從容,嚴嵩也仍器重他。調他任右中允,負責國子司事務。他與祭酒高拱友好,相約為相。不久又受理春坊事務,調任裕邸講讀。裕王認為他很賢能,邸中的宦官也沒有不與居正友善的。李芳屢次向他詢問尚書的義理,他對天下事很有見地。很快他被調任右諭德兼侍讀,晉升為侍講學士,負責院事。
四十五年,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預機務,與高拱並命。階早貴,權重,春芳、訥事之謹,至不敢講鈞禮。而樸與拱鄉裏相得,事階稍倨,拱尤負才自恣。及世宗崩,階草遺詔,盡反時政之不便者。拱與樸不得與聞,大恚,兩人遂與階有隙。言路劾拱者多及樸。拱謝病歸,樸不自安,亦求去。帝固留之。時樸已加至少傅、太子太傅矣。禦史龐尚鵬、淩儒等攻不止,遂三疏乞歸。家居二十餘年卒。贈太傅,諡文簡。
徐階取代嚴嵩任首輔,對居正很倚重。世宗去世,徐階草擬遺詔,召他共同謀劃。隨即調他任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一個多月後,他與裕邸原講官陳以勤一道進內閣,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不久擔任《世宗實錄》的總裁,晉升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加封少保兼太子太保,距做五品學士時僅僅一年多。當時徐階以宿老的身份任首輔,與李春芳都禮賢下士。居正最後進內閣,卻單單做出丞相狀,傲慢地接見九卿,並不引進任何人,也不聽取任何意見。間或說句話就很中肯,人們因此最害怕他,把他看得比其他丞相重。
樸為人長者,兩典銓衡,以廉著。輔政二年無過。特以拱故,不容於朝,時頗有惜之者。張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穎敏絕倫。十五為諸生。巡撫顧璘奇其文,曰:“國器也。”未幾,居正舉於鄉,璘解犀帶以贈,且曰:“君異日當腰玉,犀不足溷子。”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進士,改庶吉士。日討求國家典故。徐階輩皆器重之。授編修,請急歸,亡何還職。
高拱以強硬急躁被罷免,徐階也被免職,春芳任首輔。不久趙貞吉入內閣,輕視居正。居正與以前掌管司禮的相好李芳商議,召見任用高拱,讓他負責吏部,用來扼製貞吉,並且奪取春芳的權力。高拱來後,與居正更加友好。春芳不久離去,以勤也自動引退,貞吉、殷士儋都被罷免,隻留下居正與高拱,兩人更加親密。高拱主張冊封俺答,居正表示讚同,告訴王崇古等人方略。加封柱國、太子太傅。時滿六年,加封為少傅、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因為遼東的戰功,加封太子太師。媾和成功後,加封他為少師,其他照舊。
居正為人,頎麵秀眉目,須長至腹。勇敢任事,豪傑自許。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測也。嚴嵩為首輔,忌階,善階者皆避匿。居正自如,嵩亦器居正。遷右中允,領國子司業事。與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業。尋還理坊事,遷侍裕邸講讀。王甚賢之,邸中中官亦無不善居正者。而李芳數從問書義,頗及天下事。尋遷右諭德兼侍讀,進侍講學士,領院事。
起初,徐階離去後,指示三個兒子謹慎事奉居正。但高拱對徐階異常忌恨,挑動輿論追論不止,徐階的兒子們都被治罪。居正和緩地與高拱言及此事,高拱稍稍動心。但是高拱的門客捏造居正接受徐階的兒子三萬兩銀子的事,高拱因此譴責居正。居正變了臉色,指天發誓,言辭很狠毒。高拱道歉稱自己不慎重,兩人的交情從此破裂。高拱又同居正相好的宦官馮保摩擦。穆宗不快樂,居正與馮保密謀處置他,居正推薦馮保任內助,高拱卻想趕走馮保。神宗即位,馮保憑兩宮詔書驅逐高拱,居正取代高拱任首輔。皇帝幸臨平台,召見張居正給獎賞,賞賜他金幣和繡蟒鬥牛服。從此獎賞不斷。
階代嵩首輔,傾心委居正。世宗崩,階草遺詔,引與共謀。尋遷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月餘,與裕邸故講官陳以勤俱入閤,而居正為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尋充《世宗實錄》總裁,進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去學士五品僅歲餘。時徐階以宿老居首輔,與李春芳皆折節禮士。居正最後入,獨引相體,倨見九卿,無所延納。間出一語輒中肯,人以是嚴憚之,重於他相。
皇帝授大權給居正,居正也慨然以天下為己任,朝廷內外人都想目睹他的豐采。居正勸告皇帝遵守祖宗的舊製度,不必要紛紛更改,認為講學、親賢、愛民、節用都是緊迫的事。皇帝稱好,他著力考核朝廷大臣,貶斥所有不稱職與依附過高拱的人。又下文書召見眾大臣在朝廷中加以整治,朝廷眾臣都謹慎小心。皇帝應該尊崇兩宮。先例,皇後與天子的生母並稱皇太後,但標幟符號有區別。馮保想阿諛皇帝的生母李貴妃,暗示居正把她們並尊。居正不敢違抗,提議尊稱皇後為仁聖皇太後,皇貴妃為慈聖皇太後,於是兩宮沒有差別了。慈聖皇太後遷居乾清宮,撫慰皇帝,內宮任用馮保,外麵大權全部委任給居正。
高拱以很躁被論去,徐階亦去,春芳為首輔。亡何,趙貞吉入,易視居正。居正與故所善掌司禮者李芳謀,召用拱,俾領吏部,以扼貞吉,而奪春芳政。拱至,益與居正善。春芳尋引去,以勤亦自引,而貞吉、殷士儋皆為所構罷,獨居正與拱在,兩人益相密。拱主封俺答,居正亦讚之,授王崇古等以方略。加柱國、太子太傅。六年滿,加少傅、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以遼東戰功,加太子太師。和市成,加少師,餘如故。
居正處理政務,以尊重皇權、考察吏績、明辨賞罰、統一號令為主。雖然是萬裏以外的地方,也是朝令夕行。黔國公沐朝弼多次犯法,應該逮捕他,朝廷議論卻難辦。居正提拔他的兒子,騎快馬去綁縛他,不敢有所反抗。押到京城,他請求賜死,卻被囚禁於南京。漕運的運河貫通,居正認為歲賦征收時間超出春季,發水就四方橫溢,不是決堤就是幹涸,於是采納漕臣的建議,督促水兵在孟冬月份著手交稅運送,到年初全部發運完,少遭水患之災。推行此法很久,太倉的糧食豐盈,可以享用十年。互市上馬匹豐饒,於是減少太仆的種馬,指令百姓依價格交納銀兩,太仆也積累四百多萬銀兩。還製訂考成法督導吏治。開始,部院反奏報地方巡視考察情況,曾經拖延不上報。居正下令以大小緩急為標準,誤事者治罪。從此,一切人都不敢掩飾過失,政治體製整肅。南京的小宦官醉酒後侮辱給事中,輿論請求追究懲治。居正將最激進的趙參魯貶出京城以便取悅馮保,再慢慢勸說馮保製裁,抑製他的黨羽,不要同六部摩擦。奉命行事的人,也不時指令錦衣衛暗中刺探他們。馮保的黨羽因此怨恨居正,而且內心也不依附馮保。
初,徐階既去,令三子事居正謹。而拱銜階甚,嗾言路追論不已,階諸子多坐罪。居正從容為拱言,拱稍心動。而拱客構居正納階子三萬金,拱以誚居正。居正色變,指天誓,辭甚苦。拱謝不審,兩人交遂離。拱又與居正所善中人馮保郤。穆宗不豫,居正與保密處分後事,引保為內助,而拱欲去保。神宗即位,保以兩宮詔旨逐拱,事具拱傳,居正遂代拱為首輔。帝禦平台,召居正獎諭之,賜金幣及繡蟒鬥牛服。自是賜賚無虛日。
居正認為禦史在京城之外,往往淩辱撫臣,因此想大加整治。一件事稍微不合意,隨即辱罵譴責,甚至下令他們的上司進行考察。給事中餘懋學奏請施行寬大政策,居正認為是諷喻自己,革去了他的職務。禦史傅應禎繼續申訴此事,更加迫切,被投入詔獄,杖責後遣往邊關。給事中徐貞明等人一起到監獄,並帶了些飯食去探視,也被逮捕貶出京城。禦史劉台巡視遼東,誤傳捷報。居正引用先例繩治他,劉台上書稱居正專橫枉法,居正非常惱怒。皇帝替居正將劉台打入詔獄,命令杖責百次,然後遣往遙遠的邊關。居正公開奏請挽救,隻剝奪他的官職。不久,劉台終於還是被遣送邊關。因此,各位給事禦史更加敬畏居正,但心中卻憤憤不平。
帝虛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為己任,中外想望豐采。居正勸帝遵守祖宗舊製,不必紛更,至講學、親賢、愛民、節用皆急務。帝稱善。大計廷臣,斥諸不職及附麗拱者。複具詔召群臣廷飭之,百僚皆惕息。帝當尊崇兩宮。故事,皇後與天子生母並稱皇太後,而徽號有別。保欲媚帝生母李貴妃,風居正以並尊。居正不敢違,議尊皇後曰仁聖皇太後,皇貴妃曰慈聖皇太後,兩宮遂無別。慈聖徙乾清宮,撫視帝,內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
當時,太後認為皇帝年幼,很尊重禮遇居正,同事呂調陽不敢論及異同。等到吏部左侍郎張四維進入內閣,恭敬謹慎得如同屬官,不敢自視為同僚。
居正為政,以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為主。雖萬裏外,朝下而夕奉行。黔國公沐朝弼數犯法,當逮,朝議難之。居正擢用其子,馳使縛之,不敢動。既至,請貸其死,錮之南京。氵曹河通,居正以歲賦逾春,發水橫溢,非決則涸,乃采氵曹臣議,督艘卒以孟冬月兌運,及歲初畢發,少罹水患。行之久,太倉粟充盈,可支十年。互市饒馬,乃減太仆種馬,而令民以價納,太仆金亦積四百餘萬。又為考成法以責吏治。初,部院覆奏行撫按勘者,嚐稽不報。居正令以大小緩急為限,誤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飾非,政體為肅。南京小奄醉辱給事中,言者請究治。居正謫其尤激者趙參魯於外以悅保,而徐說保裁抑其黨,毋與六部事。其奉使者,時令緹騎陰詗之。其黨以是怨居正,而心不附保。
居正喜好建樹,能憑智術駕馭屬下,人們大多數樂於為他效力。俺答求和於關塞,很久沒有為害。隻有小王子的部屬十多萬人,向東北至遼左,因互市沒有被開通,屢次入侵。居正任用李成梁鎮守遼省,戚繼光鎮守薊門。李成梁奮戰打退敵寇,功勞大得足以加封伯爵,而戚繼光也設置了很好的防範。居正對他們都加以親近信任,邊境局勢得以安然。兩廣督撫殷正茂、淩雲翼等人也有多次破兵的功勞。浙江兵卒和百姓一再發難,他任用張佳胤前往安撫就得以平定,所以世人稱居正知人善任。然而他執法嚴厲。核實驛道、裁減冗官、清理學校,澄清和淘汰的都很多。他說公卿和普通小吏不能乘坐驛站的車馬,與商旅沒有差別。因為部署缺少的、需要次之的地方不能候補,大城鎮的士子名額少,進取仕途很艱難,也有很多怨恨他的人。
居正以禦史在外,往往淩撫臣,痛欲折之。一事小不合,詬責隨下,又敕其長加考察。給事中餘懋學請行寬大之政,居正以為風己,削其職。禦史傅應禎繼言之,尤切。下詔獄,杖戍。給事中徐貞明等群擁入獄,視具橐饘,亦逮謫外。禦史劉台按遼東,誤奏捷。居正方引故事繩督之,台抗章論居正專恣不法,居正怒甚。帝為下台詔獄,命杖百,遠戍。居正陽具疏救之,僅奪其職。已,卒戍台。由是諸給事禦史益畏居正,而心不平。
當時太平日久,眾盜匪蜂起,以至於進城入市搶劫府庫,有司常常隱諱這事,居正嚴格禁令。隱匿不舉報的人,雖然是良吏也必定罷免。捕獲盜匪立即斬殺,有司不敢掩飾情況。盜竊沿海錢米數額很多的人,慣例都斬殺,然而往往長期監禁或者死在獄中。惟獨張居正立即斬殺他們,而且追捕他們的家屬。盜賊衰減。但是覺得執行不便的人,都對他有怨言,居正也不加理會。
當是時,太後以帝衝年,尊禮居正甚至,同列呂調陽莫敢異同。及吏部左侍郎張四維入,恂恂若屬吏,不敢以僚自處。
慈聖太後將要返回慈寧宮,告訴居正“:我不能朝夕看著皇帝,擔心他不像從前那樣求學、勤於政務,有負先帝的囑托。先生負有師保的職責,與大臣們不同。你替我朝夕教誨,用德輔佐我,盡你與先帝憑幾的友誼。”於是賞賜他坐蟒官服、白銀、彩幣。不久,遭遇父親喪事。皇帝派遣司禮宦官慰問他,送給他粥藥,勸居正節哀,問候的人在道路上絡繹不絕,三宮贈送的喪禮禮品很豐厚。
居正喜建豎,能以智數馭下,人多樂為之盡。俺答款塞,久不為害。獨小王子部眾十餘萬,東北直遼左,以不獲通互市,數入寇。居正用李成梁鎮遼,戚繼光鎮薊門。成梁力戰卻敵,功多至封伯,而繼光守備甚設。居正皆右之,邊境晏然。兩廣督撫殷正茂、淩雲翼等亦數破賊有功。浙江兵民再作亂,用張佳胤往撫即定,故世稱居正知人。然持法嚴。核驛遞,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傳,與商旅無別。郎署以缺少,需次者輒不得補。大邑士子額隘,艱於進取。亦多怨之者。
戶部侍郎李幼孜想阿諛居正,倡議喪期未滿、強令出仕,居正為此動心。馮保也堅決挽留居正。眾翰林王錫爵、張位、趙誌白牛、吳中行、趙用賢、習孔教、沈懋學等都認為不行,居正不聽。吏部尚書張瀚因為滯留了皇上勸居正留任的聖旨,被驅逐。禦史曾士楚,給事中陳三謨等接著上書請求挽留張居正。吳中行、趙用賢和員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進士鄒元標相繼爭議此事。都被處以廷杖責罰,分別遭貶職。當時有彗星從東南方出現,與天長長相連。人情激昂,目光都指向居正,以至於在交通要道懸掛誹謗書。皇帝下詔告誡群臣,再論及此事的人格殺無赦,誹謗才終止。因此派張居正的兒子編修張嗣修與司禮太監魏朝騎快馬代替張居正主持喪葬,禮部主事曹誥負責祭祀,工部主事徐應聘負責葬禮。居正上奏請求不上朝,穿青衣、白孝服、角帶進內閣主持朝政,講讀經書,並且奏請辭謝年薪。皇帝同意了。等到皇帝舉行婚禮,張居正穿吉祥的服裝行事,給事中李淶說他違背禮儀,居正發怒,把他貶為僉事。當時皇帝對張居正很器重,經常賞賜居正禦書,稱他為“元輔張少師先生”,用師禮待他。
時承平久,群盜蝟起,至入城市劫府庫,有司恒諱之,居正嚴其禁。匿弗舉者,雖循吏必黜。得盜即斬決,有司莫敢飾情。盜邊海錢米盈數,例皆斬,然往往長係或瘐死。居正獨亟斬之,而追捕其家屬。盜賊為衰止。而奉行不便者,相率為怨言,居正不恤也。
張居正請求回鄉安葬父親,皇帝派尚寶少卿鄭欽、錦衣指揮史繼書護送,約定三個月時間,葬禮結束立即返回。雖然如此,皇帝還是指令撫按大臣們提前策馬前去送達皇帝的催促詔書信。鑄“帝賚忠良”銀印賞賜給他,如同楊士奇、張孚敬一樣,得到密函論事的特權。皇帝告誡次輔呂調陽等人“有大事不要專斷,由驛馬傳到江陵,聽任張先生處理”。張居正奏請擴充內閣成員,皇帝下詔指令居正推薦。居正就推薦禮部尚書馬自強、吏部右侍郎申時行進入內閣。馬自強一向抵觸張居正,沒料想到此事,很感激居正,而申時行與張四維都自覺與居正親昵。居正就安心離去。皇帝和兩宮對他賞賜安慰有加,派遣司禮太監張宏在郊外設宴為張居正餞行,朝廷眾臣僚屬列隊相送。所有經過的地方,有司安排好食宿,整治道路。遼東奏報大捷,皇帝又歸功於居正。派使者騎馬奔告,讓他確定封賞等次。張居正條列分明地予以上報。呂調陽更加自慚,堅持臥病,多次上書請求退休。
慈聖太後將還慈寧宮,諭居正謂:“我不能視皇帝朝夕,恐不若前者之向學、勤政,有累先帝付托。先生有師保之責,與諸臣異。其為我朝夕納誨,以輔台德,用終先帝憑幾之誼。”因賜坐蟒、白金、彩幣。未幾,丁父憂。帝遣司禮中官慰問,視粥藥,止哭,絡繹道路,三宮膊贈甚厚。
張居正稱母親年老不能經受炎暑,奏請等待清涼的時候上路。因此內閣、兩都院寺卿、給事中、禦史都上奏章,請求促張居正迅速返回朝廷。皇帝派遣錦衣指揮翟汝敬騎催快馬迎接。皇帝計日以待;指令宦官護衛老夫人在秋天從水路走。張居正經過的地方,守備大臣都行長跪禮,撫按大吏越界迎送,擔當前驅。路過襄陽,襄王出來迎候,邀請居正赴宴。先例,雖然公侯拜見襄王也行臣子禮,張居正卻受出迎和宴請的禮遇。經過南陽,唐王也如此。抵達京都郊外,皇帝下詔派遣司禮太監何進設宴慰勞,兩宮也各派遣大宦官李琦、李用宣讀諭旨,賞賜他八寶金釘川扇、禦膳、餅果、酒,朝廷眾官又列隊迎接。進殿朝拜,皇帝誠摯地慰勞了他,批準他休十天假後再進內閣,賞賜他白銀、彩幣、寶鈔、羊酒,順道帶他拜見兩宮皇太後。秋天,魏朝侍奉張居正的母親上路,隨從的儀禮煊赫,圍觀的人密集得像牆。抵達京城,皇帝和兩宮皇太後又加倍賞賜財物,慰問居正母子,幾乎像對待自家人。
戶部侍郎李幼孜欲媚居正,倡奪情議,居正惑之。馮保亦固留居正。諸翰林王錫爵、張位、趙誌皋、吳中行、趙用賢、習孔教、沈懋學輩皆以為不可,弗聽。吏部尚書張瀚以持慰留旨,被逐去。禦史曾士楚、給事中陳三謨等遂交章請留。中行、用賢及員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進士鄒元標相繼爭之。皆坐廷杖,謫斥有差。時彗星從東南方起,長亙天。人情洶洶,指目居正,至懸謗書通衢。帝詔諭群臣,再及者誅無赦,謗乃已。於是使居正子編修嗣修與司禮太監魏朝馳傳往代司喪。禮部主事曹誥治祭,工部主事徐應聘治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