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繼鹹(張亮)金聲(江天一)丘祖德(溫璜吳應箕尹民興等)沈猶龍(李待問章簡)陳子龍(夏允彝徐孚遠)侯峒曾(閻應元等朱集璜等)楊文驄(孫臨等)陳潛夫(陸培)沈廷揚林汝翥(林惣)鄭為虹(黃大鵬王士和胡上琛熊緯)
袁繼鹹,字季通,宜春人。天啟五年(1625)進士。初任行人。
袁繼鹹,字季通,宜春人。天啟五年進士。授行人。崇禎三年冬,擢禦史,監臨會試,坐縱懷挾舉子,謫南京行人司副,遷主客員外郎。七年春,擢山西提學僉事。未行,總理戶、工二部中官張彝憲有朝覲官齎冊之奏。繼鹹疏論之,謂:“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參謁,屏息低眉,跪拜於中官之座,率天下為無恥事,大不便。”彝憲大恚,與繼鹹互訐奏。帝不聽,乃孑身赴任。久之,巡撫吳甡薦其廉能。而巡按禦史張孫振以請屬不應,疏誣繼鹹髒私事。帝怒,逮繼鹹,責甡回奏。甡賢繼鹹,斥孫振。諸生隨至都,伏闕訴冤,繼鹹亦列上孫振請屬狀及其贓賄數事。詔逮孫振,坐謫戍;繼鹹得複官。十年,除湖廣參議,分守武昌。以兵搗江賊巢興國、大冶山中,擒賊首呂瘦子,降其黨十餘人。詔兼僉事,分巡武昌、黃州。擊退賊老回回、革裏眼等七大部黃陂、黃安,築黃岡城六千餘丈。
崇禎三年(1630)冬天,升任禦史,參加會試監考,因聽任與試的舉人挾帶,被貶為南京行人司副,後來升為主客員外郎。七年春天,升任山西提學僉事。尚未赴任,總理戶、工二部的官員張彝憲進呈了一份關於朝覲官員登記注冊的奏章。繼鹹上書評論說“:假如這個命令得到推行,那麼上自藩王,下到縣令就會依次來請托,低聲下氣地跪拜在宦官的座前。這樣引誘天下人來幹這無恥的事,真是太不好了。”彝憲大為惱火,就上書和繼鹹相互攻擊。崇禎皇帝不聽勸阻,繼鹹就獨自一人上任去了。過了好長時間,巡撫吳生生推薦說繼鹹廉潔奉公,精明強幹。可是巡按禦史孫振因為向繼鹹請托,繼鹹不答應,就上書誣蔑他收取賄賂,舞弊徇私。崇禎皇帝惱了,逮捕了繼鹹,責令吳生生回話上來。吳生生稱讚繼鹹,駁斥了孫振的誣告。山西的生員們也跟到京師,跪在宮門外訴冤,繼鹹又上書陳訴了孫振向他請托的事實以及他收受賄賂的幾件事。崇禎皇帝下詔逮捕了孫振,判處他貶官充軍,繼鹹得以恢複原職。
十二年,移淮陽,忤中官楊顯名,奏鐫二秩調用。督師楊嗣昌以其知兵,引參軍事。明年四月擢右僉都禦史,撫治鄖陽。未一年,襄陽陷,被逮,戍貴州。十五年,廷臣交薦,起故官,總理河北屯政。未赴,賊逼江西。廷議設重臣總督江西、湖廣、應天、安慶軍務,駐九江。擢繼鹹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以行。賊已陷武昌,左良玉擁兵東下。繼鹹遇良玉於蕪湖,激以忠義。良玉即還,恢複武昌。廷議呂大器來代,繼鹹仍督屯政。大器、良玉不協,長沙、袁州俱陷,仍推繼鹹代之。甫抵鎮而京師陷。
十年,朝廷任命繼鹹為湖廣參議,分守武昌。他帶兵在興國、大冶一帶的山中搗毀了長江流域的賊巢,活捉了賊寇首領呂瘦子,降服了他的部下一千多人。朝廷又任命他兼任僉事,分巡武昌、黃州。他又在黃陂、黃安打退了賊將老回回、革裏眼等七大部兵力的進攻,為黃岡城修築了六千多丈長的城牆。
福王立南都,頒詔武昌,良玉不拜詔。繼鹹致書言倫序正,良玉乃拜受詔。繼鹹入朝,高傑新封興平伯。繼鹹曰:“封爵以勸有功。無功而封,有功者不勸。跋扈而封,跋扈愈多。”王曰:“事已行,奈何?”繼鹹曰:“馬士英引傑渡江,宜令往輯。”王曰:“彼不欲往,輔臣史可法願往。”繼鹹曰:“陛下嗣位,固以恩澤收人心,尤宜以紀綱肅眾誌。乞振精神,申法紀。冬春間,淮上未必無事。臣雖駑,願奉六龍為澶淵之舉。”王有難色。因詣榻前密奏曰:“左良玉雖無異圖,然所部多降將,非孝子順孫。陛下初登大寶,人心危疑,意外不可不慮,臣當星馳回鎮。”許之。因赴閣責可法不當封傑,士英嗛之。俄陳致治守邦大計,引宋高宗用黃潛善、汪伯彥事,語複侵士英。會湖廣巡按禦史黃澍劾奏士英十大罪,士英擬旨逮治。澍與良玉謀,陰諷將士大嘩,欲下南京索餉,保救澍。繼鹹為留江漕十萬石、餉十三萬金給之,且代澍申理,以良玉依仗澍為言。士英不得已,免逮澍。繼鹹既與士英隙,所奏悉停寢。
十二年,繼鹹調到淮陽,因為觸犯了宦官楊顯名,被奏準貶官兩級,調離使用。督師楊嗣昌因為繼鹹懂得軍事,就把他調到身邊當軍事參謀。第二年四月,朝廷提升他為右僉都禦史,撫治鄖陽。不到一年時間,襄陽被打下,繼鹹遭到逮捕,充軍貴州。
明年正月,繼鹹言:“元朔者,人臣拜手稱觴之日,陛下嚐膽臥薪之時。念大恥未雪,宜以周宣之未央問夜為可法,以晚近長夜之飲、角之戲為可戒。省土木之功,節浮淫之費。戒諭臣工,後私鬥而急公仇。臣每歎三十年來,徒以三案葛藤血戰不已。若《要典》一書,已經先帝焚毀,何必複理其說。書苟未進,宜寢之;即已進,宜毀之。至王者代興,從古亦多異同。平、勃迎立漢文,不聞窮治朱虛之過;房、杜決策秦邸,不聞力究魏征之非。固其君豁達大度,亦其大臣公忠善謀,翊讚其美。請再下寬大之詔,解圜扉疑入之囚,斷草野株連之案。”王降旨俞其言。
十五年,朝臣交相舉薦他,繼鹹得以恢複原任,總理河北的屯田事務。尚未赴任,賊兵逼近江西,朝廷決定設置一位重臣總督江西、湖廣、應天、安慶軍務,駐兵九江。於是提升繼鹹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奉命出征。當時賊兵已經打下武昌,左良玉率兵東下。繼鹹在蕪湖碰上良玉,用忠君報國的道理鼓舞了他,良玉就回師恢複了武昌。朝廷決定讓呂大器來接任總督,讓繼鹹仍舊去管理屯田事務。大器、良玉之間不和,長江、袁州一下子都淪陷了,朝廷又推出繼鹹替換了大器。繼鹹才到達九江,京師就失守了。
群小皆不喜繼鹹,汰其軍餉六萬,軍中有怨言,繼鹹疏爭不得。又以江上兵寡,鄭鴻逵戰艦不還,議更造,檄九江僉事葉士彥於江流截買材木。士彥家蕪湖,與諸商昵,封還其檄。繼鹹以令不行,疏劾士彥。士彥同年禦史黃耳鼎亦劾繼鹹,言繼鹹有心腹將校勸左良玉立他宗,良玉不從雲。良玉嚐不拜監國詔,聞之益疑懼,上疏明與繼鹹無隙,耳鼎受指使而言,《要典》宜再焚。江東人乃由是交口言繼鹹、良玉倡和,脅製朝廷矣。會都下又有偽太子之事,良玉爭不得,遂與士英輩有隙。繼鹹疏言:“太子真偽,非臣所能懸揣。真則望行良玉言,偽則不妨從容審處,多召東宮舊臣辨識,以解中外之疑。”疏未達,良玉已反。
福王在南京即位後,向武昌頒下詔書,良玉不願拜領。繼鹹寫信過去說福王輩份、排行該當皇帝,良玉才拜領了。繼鹹入朝時,高傑剛剛被封為興平伯。繼鹹說:“封爵是用來獎賞有功的人的。無功而封,有功的人就得不到激勵。驕橫的人受了封,往後驕橫的人會更多。”福王說:“事情已經辦了,又該怎樣?”繼鹹說“:馬士英拉高傑渡江而來,應該讓他前往安撫高傑。”福王說:“他不想去,輔臣史可法願意去。”繼鹹說“:陛下剛即位,固然應當用恩惠籠絡人心,但尤其應當用法紀來安定人心。希望陛下振作精神,嚴明法紀。冬春之際,淮河一帶未必沒有戰事。我雖然笨拙,但願意陪陛下前往成就澶淵戰役那樣的成功。”福王麵有難色。於是繼鹹走近福王的座前輕聲低語說“:左良玉本人雖然沒有二心,但他的部下有很多降將,這些人恐怕不是孝子賢孫。陛下剛剛登上皇位,人心危疑,不可不防備意外,我應該星夜趕回我的兵營才是。”福王答應了他。繼鹹又趕到內閣批評史可法不應當封高傑為伯,士英對他懷恨在心。不久繼鹹又上書陳述守衛國家,實現太平的大政方針,其中援引宋高宗任用黃潛善、汪伯彥的事,又影射了士英。正好湖廣巡按禦史黃澍彈劾士英的十大罪行,士英起草詔書,要把他逮捕治罪。黃澍就和良玉商量,暗中鼓動將士大吵大鬧,要到南京去領取軍餉,保護黃澍。繼鹹替他們截留了長江上運送的糧食十萬石,餉銀十三萬兩,撥給了他們,又上書代黃澍申辯,用良玉倚仗黃澍為理由請放回黃澍。士英迫不得已,就沒有逮捕黃澍。繼鹹和士英發生矛盾以後,他給朝廷的奏請都被擋回不用。
初,繼鹹聞李自成兵敗南下,命部將郝效忠、陳麟、鄧林奇守九江,自統副將汪碩畫、李士元等援袁州,防賊由嶽州、長沙入江西境。既已登舟,聞良玉反,複還九江。良玉舟在北岸,貽書繼鹹,願握手一別,為皇太子死。九江士民泣請繼鹹往,紓一方難。繼鹹會良玉於舟中,良玉語及太子下獄事,大哭。次日,舟移南岸,良玉袖出皇太子密諭,劫諸將盟。繼鹹正色曰:“密諭何從來?先帝舊德不可忘,今上新恩亦不可負,密諭何從來?”良玉色變,良久乃曰:“吾約不破城,改檄為疏,駐軍侯旨。”繼鹹歸,集諸將於城樓而灑泣曰:“兵諫非正。晉陽之甲,《春秋》惡之,可同亂乎?”遂約與俱拒守。而效忠及部將張世勳等則已出與良玉合兵,入城殺掠。繼鹹聞之,欲自盡。黃澍入署拜泣曰:“寧南無異圖。公以死激成之,大事去矣。”副將李士春亦密白繼鹹隱忍,至前途,王文成之事可圖也。繼鹹以為然,遂出責良玉。良玉已疾篤,夜望見城中火起,大哭曰:“予負臨侯!”臨侯,繼鹹別號也。嘔血數升,遂死。其子夢庚秘不發喪,諸將推為帥,移舟東。中朝皆疑繼鹹、良玉同反。而南都時已破,諸鎮多納款。繼鹹勸夢庚旋師,不聽。遣人語林奇、碩畫、士元毋為不忠事,林奇、碩畫、士元避皖湖中,遣人陰逆繼鹹。繼鹹已為效忠紿赴其軍。將及湖口,而夢庚、效忠降於我大清,遂執繼鹹北去,館內院。至明年三月,終不屈,乃殺之。
第二年正月,繼鹹上書說:“元旦節,是人臣應該磕頭在地,舉杯慶賀的日子,也是陛下應當痛定思痛,臥薪嚐膽的時候。而今大恥未雪,陛下應該認為周宣王那種天不明就詢問時間想要做事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的,認為後世君主那種通宵濫飲、角抵遊戲的行為是應當戒絕的。當前應當停減土木工程,節儉不必要的開支。勸告大臣停止私鬥,以國仇為重。我經常感慨三十年來朝廷僅僅因為‘三案’就沒完沒了地糾扯、血鬥。像《要典》那本書,先帝在世時就已經把它燒毀,現在又何必去理會他呢?假如這本書還沒有呈進,應該停止進覽;就是已經呈進,也應當燒毀了。至於皇帝即位一事,自古以來有不少不同說法。陳平、周勃迎立漢文帝以後,沒聽說要狠整朱虛的過錯;房玄齡、杜如晦決定輔立秦王,也沒聽說要極力把魏征給治罪。這固然是因為這兩位君主寬宏大量,也是因為有這麼些大臣奉公、忠誠,善於謀畫,幫助成就了君上的美德。我請求陛下再一次發布對過去有異議的大臣寬大處理的詔書,釋放監獄中被判處的囚犯,停止過問下邊受到株連的案犯!”福王頒下詔書同意了他的意見。
有張亮者,四川人。舉於鄉。崇禎時,曆榆林兵備參議,用薦改安廬兵備,監禁軍討賊,頻有功。十七年擢右僉都禦史,巡撫其地。福王既立,亮聞李自成兵敗西奔,奏言賊勢可乘,請解職視賊所向,督兵進討,從之。尋召入京議事,複遣還任。明年四月,左夢庚陷安慶,亮被執。夢庚北行,挾亮與俱,乘間赴河死。
朝廷裏那幫小人都不喜歡繼鹹,把他的軍餉給減了六萬,部隊中有人發怨言,繼鹹上書爭論也沒用。又因為長江上駐兵太少,鄭鴻逵的戰艦不見回來,繼鹹決定再造新船,傳令九江僉事葉士彥在江麵上截買木材。士彥家在蕪湖,跟當地商人很熟悉,就封還了他的命令。繼鹹因為他的命令沒能執行下去,就上書彈劾士彥。士彥的同年、禦史黃耳鼎也上書彈劾繼鹹,說他手下的心腹將校勸良玉另立別的藩王做皇帝,良玉不聽。良玉曾經不願意拜領福王的監國詔書,聽說耳鼎的上書後更加擔心被懷疑,就上書說明他跟繼鹹沒有什麼矛盾,耳鼎是受人指使才那樣說的,《要典》一書應當再次予以燒毀。江東人於是就七嘴八舌地說繼鹹、良玉一唱一和,要挾朝廷了。正好南京又發生了假太子一事,良玉上書爭議沒用,就和士英等人發生了矛盾。繼鹹上書說:“太子的真假,不是我在這裏可以憑空揣測的。如果是真的,就請朝廷按良玉的意見辦;如果是假的,不妨從容審察、處置,多找一些在東宮任過職的大臣來辨認,以便使朝廷內外的臣民解除心頭的疑雲。”他的奏疏沒到南京,良玉就起兵造起反來。
金聲字正希,休寧人。好學,工舉子業,名傾一時。崇禎元年成進士,授庶吉士。明年十一月,大清兵逼都城,聲慷慨乞麵陳急務,帝即召對平台。退具疏言:“臣書生素矢忠義,遭遇聖明,日夜為陛下憂念天下事。今兵逼京畿,不得不急為君父用。夫通州、昌平,都城左右翼,宜戍以重兵。而天津漕艘所聚,尤宜亟防。今天下草澤之雄,欲效用國家者不少,在破格用之耳。臣所知申甫有將才。臣願仗聖天子威靈,與練敢戰士,為國家捍強敵,惟陛下立賜裁許。”
當初,繼鹹聽說李自成兵敗南下,就命令部將郝效忠、陳麟、鄧林奇駐守九江,自己打算率領副將汪碩畫、李士元等去支援袁州,以防闖賊由嶽州、長沙進入江西境內。已經上船出發,聽說良玉反叛,又回到九江。良玉的船停在長江北岸,寫信給繼鹹說,希望能和他握手告別,去為皇太子效死。九江的士紳、百姓都流著淚請繼鹹過去一下,消除這一帶可能會發生的戰亂。繼鹹到船上見到良玉,良玉說到太子被打入監獄一事就大哭不停。第二天,船移到南岸來,良玉從袖中取出皇太子的秘密指示,劫持九江的將領們和他結盟。繼鹹臉色嚴肅地問道“:太子的秘密指示是從哪裏搞到的?先帝過去的恩德不能忘,現在新皇上的恩德也不可辜負了啊!太子的秘密指示是從哪裏搞來的呢?”良玉臉色變了,過很長時間才說:“我說準不攻打南京,把檄文改為奏疏,在都城外駐軍,聽候聖旨不就是了?”繼鹹回城後,把各位將官召集到城樓上揮淚說道:“兵諫是不對的。晉陽的戰甲示威,《春秋》對它表示厭惡。我們能和他一起作亂嗎?”接著就和大家商定一同守城,拒擊左軍。可是效忠和部將張世勳等人卻已經出動和良玉聯合兵力了,又進入城裏來殺人搶劫。繼鹹聽說後想自盡,黃澍來到他的官署哭拜著說“:寧南並無二心。先生如果以死刺激他生出野心來,那麼大事就不是算完了嗎?”副將李士春也秘密地告訴繼鹹說暫時忍耐,等左軍過去到了前頭,像王文成公擒拿宸濠那樣的事業袁公您也能成就呢。繼鹹認為他說得對,就出城去批評良玉。良玉已經病重了,晚上看到九江城中大火燒起來,大哭著說道:“我對不起臨侯呢!”———臨侯是繼鹹的別號———吐出幾升血,就死掉了。他的兒子秘不發喪,將領們推他當了總帥,駕船向東走了。
申甫者,僧也,好談兵,方私製戰車火器。帝納聲言,取其車入覽,授都司僉書。即日召見,奏對稱旨,超擢副總兵,敕募新軍,便宜從事。改聲禦史,參其軍。甫倉猝募數千人,皆市井遊手,所需軍裝戎器又不時給。而是時大清兵在郊圻久,勢當速戰,急出營柳林。總理滿桂節製諸軍,甫不肯為下。桂卒掠民間,甫軍捕之,桂輒索去。聲以兩軍不和聞,帝即命聲調護。亡何,桂歿,甫連敗於柳林、大井,乃結車營盧溝橋。大清兵繞出其後,禦車者惶懼不能轉,殲戮殆盡,甫亦陣亡。聲痛傷之,言甫受事日淺,直前衝鋒,遺骸矢刃殆遍,非喋血力戰不至此。帝亦傷之,命予恤典。
朝廷都懷疑繼鹹和良玉一起反了。不過當時南京已被大清兵打下,各大兵鎮大多都投降了。繼鹹勸說夢庚回師,夢庚不聽。繼鹹派人回來告訴林奇、碩畫、士元不要幹背叛國家的事,當時林奇、碩畫、士元躲避在安徽的湖泊中,他們竟派人暗中阻攔繼鹹回來。繼鹹受了效忠的騙去到他的部隊裏。部隊即將回到湖口時,夢庚、效忠向大清投降了,於是把繼鹹帶到北邊去,軟禁在內務府的大院中。到第二年三月,繼鹹最終不肯屈服,就把他殺了。
聲恥無功,請率參將董大勝兵七百人,甫遺將古壁兵百人,及豪傑義從數百人,練成一旅,為劉之綸奇兵,收桑榆之效,不許。俄以清核軍需告竣,奏繳關防,請按律定罪,再疏請罷斥,皆不許。東江自毛文龍被殺,兵力弱,勢孤。聲因東宮冊立,自請頒詔朝鮮,俾聯絡東江,張海外形勢。帝雖嘉其意,亦不果用。
金聲,字正希,休寧人。年輕時好學,擅長科場文字,名傾一時。崇禎元年(1628)考中進士,初任庶吉士。第二年十一月,大清部隊兵逼都城,金聲意氣慷慨地請求向莊烈帝當麵談當前的急務,莊烈帝就在平台召見了他。金聲回來後上書說“:我雖然是讀書人,但一向決心堅定地想忠義報國。得到聖明天子您的提拔以後,我日夜替陛下憂心地思索國家大事。現在敵人兵逼京都,我不能不急切地為君父效力。通州、昌平是都城的左右翼,應該用重兵防守,而天津是漕運船隻的聚集地,尤其應當緊急防衛。現在天下的江湖好漢想報效國家的人不少,全靠陛下破格任用。我所認識的一個叫申甫的人就有將才。我希望借著聖天子的威靈,和他一起訓練敢戰兵士,為國家抵禦強敵。希望陛下馬上給予批準!”
尋上疏言:“陛下曉夜焦勞,日親天下之事,實未嚐日習天下之人。必使天下才不才,及才長短,一一程量不爽,方可斟酌位置。往者,陛下數召對群臣,問無所得,鮮當聖心,遂厭薄之。臣愚妄謂陛下泰交尚未殷,顧問尚未數,不得謂召對無益也。願自今間日禦文華,令京卿、翰林、台諫及中行、評博等官,輪番入直,博谘廣詢。而內外有職業者,亦得不時進見。政事得失,軍民利病,廟堂舉錯,邊塞情形,皆與臣工考究於燕閑之間。歲月既久,品量畢呈。諸臣才不才,及才長短,豈得逃聖鑒。”帝未及報,聲再疏懇言之,終不用,遂屢疏乞歸。
申甫是一個和尚,喜歡談軍事,當時正在私製戰車火器。莊烈帝采納金聲的意見,把他造的車拿進來觀看,封他為都司僉書。當天又召見他,申甫回答問題合於皇上的心意,莊烈帝破格提拔他為副總兵,命令他招募新軍,便宜行事。改金聲為禦史,給他的軍隊當參謀。申甫倉猝之間招募了幾千人,都是一些城鎮中遊手好閑的青年人,所需的軍裝、兵器又不能及時得到。可是當時大清部隊在城郊已經很長時間了,形勢逼迫他立即參戰,於是申甫緊急出兵駐紮在柳林。總理滿桂負責統領各路兵馬,申甫不肯給他當下手。滿桂的士兵在民間搶劫,申甫的士兵抓了他們,滿桂總是要了回去。金聲把兩軍不和的事報告上去,莊烈帝就讓金聲負責協調。不久滿桂陣亡,申甫接連在柳林、大井吃了敗仗,於是在盧溝橋紮下車營。大清部隊繞到他後邊出擊,駕車的士兵慌亂中不能啟動車子,被差不多消滅完了,申甫自己也陣亡了。金聲對他的死感到痛心,上書說申甫任職時間短,勇往直前地衝鋒陷陣,所以敗亡了。他的屍首上差不多滿是刀箭創傷,如果不是喋血死戰就不會死得這麼慘。莊烈帝對他的死也感到悲傷,命令給他舉行撫恤典禮。
後大學士徐光啟薦聲同修曆書,辭不就。以禦史召,亦不赴。八年春,起山東僉事,複兩疏力辭。鄉郡多盜,聲團練義勇,為捍禦。十六年,風陽總督馬士英遣使者李章玉征貴州兵討賊,迂道掠江西,為樂平吏民所拒擊。比抵徽州境,吏民以為賊,率眾破走之。章玉諱激變,謂聲及徽州推官吳翔風主使。士英以聞,聲兩疏陳辨。帝察其無罪,不問。其年冬,廷臣交薦,即命召用,促入都陛見,未赴而京師陷。
金聲恥於沒立下什麼戰功,請求讓自己率領參將董大勝的七百人,申甫餘下的將領古壁的一百士兵及地方上的豪傑率領的義軍幾百人,把他們訓練成一支隊伍,給劉之綸充當奇兵,做最後的搏擊,以立戰功,莊烈帝不答應。不久因為清理軍需事畢,繳回封印,請依法給違法者定罪,又兩次上書請罷免自己,都沒有得到允許。東江自從毛文龍被殺以後兵力虛弱,孤立無援。金聲因為冊立太子一事自請去朝鮮頒發詔書,使它跟東江聯係上來,擴大海外的聲勢。莊烈帝雖然稱讚他的意見,最後也沒有聽用。不久金聲上書說:
福王立於南京,超擢聲左僉都禦史,聲堅不起。大清兵破南京,列郡望風迎降。聲糾集士民保績溪、黃山,分兵扼六嶺。寧國丘祖德、徽州溫璜、貴池吳應箕等多應之。乃遣使通表唐王,授聲右都禦史兼兵部右侍郎,總督諸道軍。拔旌德、寧國諸縣。九月下旬,徽故禦史黃澍降於大清,王師間道襲破之。
“陛下從早到晚勞累,天天處理國家事務,事實上不曾天天接近天下的人才。治理國家務必要使天下人有才或無才,及才能的大小一一得到準確衡量,才可對人才加以斟酌安排。過去陛下經常召見群臣,因為問話沒收獲,很少能讓您滿意,所以就厭倦了。我愚蠢地認為陛下對下來往還不夠勤,谘訪還不夠多,不能說召人問話沒什麼用。希望從今以後陛下隔天到文華殿中,命令京官、翰林、台諫及中行、評博等官輪流進去值勤,廣泛地進行問訊。朝廷內外有一官半職的人員也允許他們不時進見。舉凡政事的得失,軍民的利病,朝廷的措施,邊塞的情形,都在茶餘飯後的時間裏和群臣百官一道仔細講求。天長日久,各種人的人品都會顯現出來。大臣們有才無才及其才能大小,怎麼能逃出您的眼力呢?”
聲被執至江寧,語門人江天一曰:“子有老母,不可死。”對曰:“天一同公起兵,可不同公殉義乎!”遂偕死。唐王贈聲禮部尚書,諡文毅。天一,歙諸生。
莊烈帝還沒來得及回話,金聲又一次上書懇請,最後沒被采納。金聲於是屢次上書請求棄官回鄉去了。
丘祖德,字念修,成都人。崇禎十年進士。授寧國推官,以才調濟南。用薦超擢僉事,分巡東昌。山東土寇猖獗,帝因給事中張元始言,令祖德及東兗道李恪專任招撫,寇多解散。十五年調官沂州。其冬用兵部尚書張國維薦,擢右僉都禦史,巡撫保定。十六年罣察典,解職侯勘。事白,以故官代王永吉撫山東。京師覆,賊遣使招降。祖德斬之,謀發兵拒守。會中軍梅應元叛,率部卒索印,祖德乃南奔。
後來大學士徐光啟推薦金聲和自己一起撰寫曆書,他推辭不受。召他當禦史,也不赴任。八年春季朝廷起用他做山東僉事,他又兩次上書極力推辭。當地很多盜賊,金聲召集訓練義勇隊加以防衛。十六年,鳳陽總督馬士英派使者李章玉征調貴州部隊過來討賊,繞道搶劫江西,被樂平的軍民抗擊,等到達徽州,當地官吏百姓認為是賊兵,率隊把他們打跑了。章玉隱瞞自己激發事變的事實,說是金聲和徽州推官吳翔鳳主使的。士英報告給朝廷後,金聲兩次上書辯解。莊烈帝察覺他沒有罪,就不問了。這年冬天,朝廷紛紛推薦金聲,莊烈帝就命令召用他,催促他進京覲見,他尚未動身京師就失陷了。
福王時,禦史沈宸荃劾祖德及河南總督黃希憲輕棄封疆,詔削籍提訊,久之獲釋。而成都亦陷,無家可歸,流寓寧國。金聲起兵績溪,祖德與寧國舉人錢文龍,諸生麻三衡、沈壽蕘等各舉兵應之。時郡城已失,祖德駐華陽,三衡駐稽亭,他蜂起者又十餘部,約共攻郡城。不克,壽蕘陣歿,祖德退還山中。大清兵攻拔其寨,被獲,磔死,其子亦死。越四日,三衡軍敗,亦死。壽蕘,都督有容子。三衡,布政使溶孫也。三衡兵既起,旁近吳太平、阮恒、阮善長、劉鼎甲、胡天球、馮百家與俱起,號七家軍,皆諸生也。三衡既敗,太平等亦死。
福王在南京即位後,破格提拔金聲為左僉都禦史,金聲堅決不出任。大清部隊打下南京後,各府都望風迎降。金聲糾集士紳、百姓保衛績溪、黃山,分派兵力扼守六座山頭。寧國的丘祖德、徽州的溫璜、貴池的吳應箕等很多人響應他。金聲於是派使節去向唐王進表,唐王加封他為右都禦史兼兵部右侍郎,讓他總領各地的軍隊。他先後打下旌德、寧國等縣城。本月下旬,徽州的原任禦史黃澍向大清投降了,本朝官軍從小路進兵,突然襲擊,打敗了金聲。
溫璜,初名以介,字於石,烏程人。大學士體仁再從弟也。母陸守節被旌。璜久為諸生,有學行。崇禎十六年秋舉進士。授徽州推官。甫蒞任,聞京師陷,亟練民兵,為保障計。明年,南京亦覆。知府秦祖襄及諸僚屬皆遁,璜乃盡攝其印,召士民慰諭之。金聲舉兵績溪,璜與掎角,且轉餉給其軍,而徙家屬於村民舍。未幾,聲敗,璜嚴兵自守。郡中故禦史黃澍以城獻,璜趨歸村舍,刃其妻茅氏及長女,遂自剄死。
金聲被捉住後帶到江寧來,他對門人江天一說:“你還有老母親,不能死。”天一回答說:“我跟著先生起兵,能不跟著您為正義而犧牲嗎!”於是兩人一道死掉了。唐王追贈金聲為禮部尚書,諡文毅。
吳應箕,字次尾,貴池人。善今古文,意氣橫厲一世。阮大铖以附璫削籍,僑居南京,聯絡南北附璫失職諸人,劫持當道。應箕與無錫顧杲、桐城左國材、蕪湖沈士柱、餘姚黃宗羲、長洲楊廷樞等為《留都防亂公揭》討之,列名者百四十餘人,皆複社諸生也。後大铖得誌,謀殺周鑣,應箕獨入獄護視。大铖聞,急遣騎捕之,應箕夜亡去。南都不守,起兵應金聲,敗走山中,被獲,慷慨就死。其同時舉兵者有尹民興、吳漢超、龐昌胤、謝球、司石磐、王湛、魯之璵。
天一是歙縣的縣學生員。
民興,字宣子,崇禎初舉進士。曆知寧國、涇二縣,除奸厘蠹,有神明之稱。行取入都,為陳啟新所訐,謫福建按察司檢校。十五年春,疏陳時務十四事,帝喜,召為職方主事。數召對,言多當帝意,即擢本司郎中。周延儒出督師,命從軍讚畫。延儒被譴,下民興吏,除名,久之始釋。福王立,起故官,尋謝病歸,流寓涇縣。南京失,與諸生趙初浣等據城拒守,大清兵攻破城,初浣死之,民興走免。唐王以為禦史,事敗歸,卒於家。
陳子龍,字臥子,鬆江華亭人。他天賦過人,擅長寫科舉文章,兼寫作詩賦、古文,他取法於魏、晉時代的文章,所寫的駢體文尤其精妙。崇禎十年(1637)考中進士後,被選用為紹興推官。
漢超,宣城諸生。崇禎十七年聞都城變,謀募兵赴難,會福王立,乃已。明年,南都覆,棄家走涇縣,從尹民興起兵。兵敗,匿華陽山中。先是,丘祖德、麻三衡諸軍潰,保華陽,有徐淮者部署之。漢超與合,連取句容、溧水、高淳、溧陽、涇、太平諸縣。明年正月襲寧國,夜緣南城登。兵潰,城中按首事者。漢超已出城,念母在,且恐累族人,入見曰:“首事者我也。”剖其腹,膽長三寸。妻戚自擲樓下死。
東陽的一個童生叫許都,是副使許達道的孫子。他家裏富有,俠義自負,喜歡施舍,暗地裏用兵法約束家裏的賓客子弟,希望有機會施展一回。子龍曾經把他向自己的上官推薦過,沒能得到任用。東陽縣令因為私事記恨許都。正好義烏有壞人借宦官的名義招兵被查獲,許都在山裏埋葬自己的母親,聚集在一起的有萬人之多。有人告訴監司王雄說“:許都造反了。”王雄一聽說就派人前往捉拿,許都於是真的就反了。不到十天時間就聚結了幾萬人,接連打下東陽、義烏、浦江,接著開向郡城,後來撤退了。當時巡撫董象恒因事被朝廷逮捕,接替他的人還沒到,巡按禦史左光先用巡撫的名義打出軍旗,讓子龍擔任監軍前往討伐,略有俘獲。遊擊蔣若來打敗了許都進犯郡城的隊伍,許都於是率領剩下的三千士兵退守南砦。
昌胤,西充人。崇禎十年進士。授青陽知縣。南京覆,走匿九華山,謀舉兵。事泄被執,夜死旅店中。
王雄想招安許都,就對子龍說:“賊寇收集糧草,占據著險要地勢,官軍不好仰攻,短時間打不下來。可是我們有一萬兵力,隻有五天的糧食,怎麼辦呢?”子龍說“:許都是我的老相識,請讓我過去察看一下他的情況吧!”於是一個人騎馬進入許都的營寨,數落了他的罪過,勸說他歸降,答應不殺他。然後帶著許都來見王雄。又帶著他回到山裏,疏散了他的兵力,然後帶兩百人過來投降。光先和東陽縣令友好,最後還是把許都等六十多人在江邊斬掉了。子龍和他爭執,沒用。
球,溧陽諸生,僉事鼎新子也。毀家募兵。兵散,被執而死。
因為平定叛亂的功勞,朝廷升用子龍為兵科給事中。任命剛傳下,京師就失陷了,子龍於是到南京去,在福王手下供職。這年六月,子龍上書說防守長江的辦法最好用水師,修造海船的主張不能往後拖,請專門委派兵部主事何剛訓練水師,福王聽從了他。太仆少卿馬紹愉接受使命時覲見福王,說到以前陳新甲主張和議一事。福王說:“這麼說來,新甲應當給以撫恤。”朝臣沒人應和,隻有少詹事陳盟說可以。於是福王命令對新甲給予撫恤,並且追究過去彈劾新甲的人的罪行。朝臣們有鑒於劉孔昭在殿上爭執受到處罰的事,不敢說話。子龍和同事李清先後上書極力諫阻,事情才算結束了。
石磐,鹽城諸生,與都司酆某同舉兵,兵敗被執。酆言:“此儒生,吾劫之為書記耳。”石磐曰:“吾首事,奈何諱之!”係獄六十餘日,與酆偕死。
不久,子龍又上書陳述防守要略,請召回原尚書鄭三俊,都禦史易應昌、房可壯、孫晉,福王都同意了。又說“:現在宮廷派出的使者在大街小巷裏四處搜尋,凡是有女兒的人家,就在門頭上貼張黃紙,把人給帶走,弄得家家戶戶不得安寧。頒發的聖旨不經過有關部門,讓宦官私自搜尋,很不合乎法紀。”福王於是禁止誤傳謠言和拐騙人口的壞人。子龍又說“:中興的皇帝,無不是身先士卒,所以才能光複失去的國家。現在我到南京二十天來,看到人心鬆懈,無異於太平年代,譬如有人在漏船上清歌曼舞,在焚屋之內痛飲酒漿,我不知道這樣下去會弄成什麼樣子。這樣的事情,開始時都是朝廷姑息那麼一兩個武臣,至於一切政令都順著養尊處優的方式因循下來了,我對此實在感到寒心。”福王也不聽。第二年二月他請求回鄉,給老人養老送終去了。
湛,太倉諸生。城已下,與兄淳複集裏人數百圍城。城中兵出擊,淳赴水死,湛被斫死。
子龍和同鄉夏允彝都有很大的名氣,允彝死後,子龍念及祖母在世,已九十歲了,不忍心丟下不管,就出家為僧去了。不久因為接受魯王給他的部院官銜,所以聯係太湖的義軍,打算起事。事情泄漏出去,被抓獲,借機投水自殺了。
之璵,曆官副總兵,駐福山。蘇州既降,諸生陸世鑰聚眾焚城樓。之璵率千人入城,與大清兵戰,潰走,之璵戰死。
夏允彝,字彝仲。剛剛成人就鄉試中舉。他熱愛古典,學問博大,文章寫得很精美。當時東林書院的講座很熱鬧,蘇州的高才生張溥、楊廷樞等人敬慕東林,就組建了一個文會,取名叫複社。允彝和同鄉陳子龍、徐孚遠、王光承等人也組建一個幾社和他們相互呼應。
其時以諸生死者,有六合馬純仁、邳州王台輔。南京既下,六合即歸附,純仁題銘橋柱,抱石投水死。台輔,當崇禎末,聞宦官複出鎮,將草疏極諫。甫入都,都城陷,乃還。福王時,東平伯劉澤清、禦史王燮張樂大宴於睢寧。台輔衰糸至直入,責之曰:“國破君亡,此公等臥薪嚐膽、食不下咽時,顧置酒大會耶!”左右欲鞭之,燮曰:“狂生也。”命引去。及南京覆,台輔視其廩曰:“此吾所樹,盡此死。”明年,粟盡,北麵再拜,自縊死。
崇禎十年,允彝和子龍一同考中進士,他被任命做長樂知縣。他善於斷定疑難案件,別的郡縣有什麼不能判定的案件,上級部門就交到長樂來。他當了五年知縣,長樂的政治很穩定。吏部尚書鄭三俊推薦全國七大廉潔、精幹的知縣時,就把允彝放在第一位。崇禎皇帝召見了他,大臣方嶽貢等人極力稱讚他的好處,打算特別提升他。恰好這時他因母親去世,守喪歸家,沒來得及任命。
沈猶龍,字雲升,鬆江華亭人。萬曆四十四年進士。除鄞縣知縣。天啟初,征授禦史,出為河南副使。崇禎元年,召複故官,進太仆少卿,拜右僉都禦史,巡撫福建。江西妖賊張普薇等作亂,猶龍遣遊擊黃斌卿協剿,大破之。增秩賜金,以憂歸。服闋,起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總督兩廣軍務,兼廣東巡撫。
北京失陷的消息傳來後,允彝前往拜訪史可法,和他商量怎樣複興明朝。聽說福王即位,才回去了。當年五月福王提拔他當吏部考功司主事,他上書要求守完三年喪,沒有上任。禦史徐複陽迎合權要人物的心思,上書彈劾允彝及其同事文德翼在守喪期間接受官職,違犯禮製,是因為他們兩個都是東林黨人。因為他們兩個都沒有過來上任,無法辦他們的罪,就決定把吏部尚書張捷予以貶官調用了。
十七年冬,福王召理部事,不就,乞葬親歸。明年,南京失守,列城望風下。閏六月,吳淞總兵官吳誌葵自海入江,結水寨於泖湖。會總兵官黃蜚擁千艘自無錫至,與合。猶龍乃偕裏人李待問、章簡等,募壯士數千人守城,與二將相掎角,而參將侯承祖守金山。八月,大清兵至,二將敗於春申浦,城遂被圍。未幾破,猶龍出走,中矢死。待問守東門,簡守南門,城破,俱被殺。華亭教諭眭明永題詩明倫堂,投繯死。諸生戴泓赴池死。嘉定舉人傅凝之參誌葵軍事,兵敗,赴水死。大清兵遂攻金山,承祖與子世祿猶固守。城既破,巷戰逾時,世祿中四十矢,被獲,死之。承祖亦被獲,說之降,不從,遂被殺。誌葵、蜚既敗,執至江陰城下,令說城中人降。誌葵說之,蜚不語,城迄不下,後皆被殺。
不久,南京也淪陷了,允彝在江湖中徘徊,想有所作為。後來聽說友人侯峒曾、黃淳耀、徐..等都死了。就在八月裏寫下絕命詞,自己跳入深淵中死了。允彝死後兩年,他的兒子完淳和他的哥哥之旭都因為陳子龍的官司牽扯到他們,也被處死了。
待問,字存我,崇禎末進士。授中書舍人。工文章,兼精書法。簡,字坤能。舉於鄉,官羅源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