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六
崔文榮,浙江海寧衛人,其家世代為指揮僉事。文榮以武舉參加會試,授南安守備。崇禎年間,臨、藍地方人民反明,進逼桂陽,桂王告急。文榮督所部會剿,打退義軍四萬人,因功升武昌參將。
○夏統春(薛聞禮等)陳美(郭裕等)諶吉臣(張國勳等)盧學古(朱士完等)陳萬策(李開先)許文岐(李新等)郭以重(嶽璧郭金城)崔文榮(朱士鼎)徐學顏(李毓英等)馮雲路(熊明睿易道暹傅可知)蔡道憲(周二南等)張鵬翼(歐陽顯宇等)劉熙祚王孫蘭程良籌(程道壽)黃世清楊暄(朱一統等)唐時明(薛應玢唐夢鯤)段複興(靳聖居等)簡仁瑞(何相劉等)司五教(張鳳翮)都任(王家錄等)祝萬齡(王徵等)陳瑸(周鳳岐)王徵俊(宋之俊等)丁泰運(尚大倫等)
崇禎十六年(1643)四月,張獻忠進攻漢陽,文榮渡江襲擊義軍,斬六百人。其後漢陽城陷落,武昌人心不安。巡撫宋一鶴已死,而承天新任巡撫王聚奎未到任,武昌素來不屯駐重兵,城內空虛。有人提出撤江上兵來守武昌,文榮則認為“:守城不如守江,團風、煤炭、鴨蛋諸洲,水淺不及馬腹,放棄這些地方,讓敵人飛渡,而我們坐守孤城,這不是用兵方略。”但當權者沒有聽取他的意見,結果是讓義軍從團風渡江,攻陷武昌縣,屯兵於樊口。文榮屯軍於洪山寺以扼守武昌城。其後,收兵入城,由他將代守。義軍由鴨蛋洲渡江,進抵洪山。明軍守將退入武昌城內。文榮認為武勝門是禦敵要衝,與故相賀逢聖共同防守,義軍難以攻下。
夏統春,字元夫,桐城人。為諸生,慷慨有才誌。用保舉授黃陂丞,嚐攝縣事,著廉能聲。十五年,賊犯黃陂。統春已遷麻陽知縣,未赴,乃督眾拒守,凡十五晝夜,賊忽解去。統春度賊必再至,而眾已疲甚,休於家。閱五日,賊果突至,城遂陷。統春巷戰,力竭被執,欲屈之。統春指賊魁大罵,賊怒,斷其右手。複以左手指賊罵,賊又斷之。罵不已,乃割其舌,目怒視,眥欲裂,賊又剜其目。猶以頭觸賊,遂支解之。
監軍參政王楊基,這時已升為右僉都禦史,巡撫承天、德安二郡,但尚未接到調令,仍駐武昌,他見形勢危急,與推官傅上瑞借口有事去漢陽,開城門逃走,武昌城內人心更加不安。先前,楚王曾出資募兵,應募者都是蘄州和黃州的殘兵潰卒,其中還有義軍的間諜。這時,他們開文昌、保安門放義軍入城。文榮方出戰回來,來不及關閉城門,躍馬大呼,斬殺三人。自己被義軍用長矛刺死。
有薛聞禮者,武進人。由府吏官黃陂典史。歲歉,民逋漕粟。聞禮奉使過漢口,貸於所知得千金,以代民逋。十六年,張獻忠陷黃陂,愛聞禮才,挾與俱去,暮即亡歸。會賊所設偽官為士民殺死,聞禮曰“禍大矣”,令士民遠避,而己獨留以當之。俄賊至,將屠城。聞禮挺身曰:“殺偽官者,我也。”賊欲活之,詈不止,乃見殺。
蔡道憲,字元白,福建晉江人。崇禎十年(1637)進士,任長沙推官。長沙這地方多盜,而且與豪民私通。道憲查出通盜豪民,令他們帶罪立功。強盜剛劫掠富人家財物分贓,後麵就來人收走了這些財物。道憲把被劫富家召來認領,大家都感到驚異,不知這些財物是如何獲得的。有惡少年閉戶偷盜,一開門便見捕卒已在門口等候,驚慌而逃。吉王府的同族人恃勢恣意為奸,道憲先治其罪,而後告訴吉王。吉王把道憲召來斥責一頓,道憲厲聲道:“今四海不安,寇盜日多,王若不愛民,一旦他們鋌而走險,王能與你同族人保其富貴嗎?”吉王這才明白,向道憲道歉,把他送走。
當是時,賊延蔓中原,覆名城不可勝數。其以小吏死難,有何宗孔、賈儒秀、張達、郝瑞日諸人。宗孔,紫陽典史。十一年五月,流賊再陷其城,死之。儒秀,商南典史,城陷,抗節死。達,興山典史。十四年二月,張獻忠自蜀來攻,都司徐日耀戰歿,達被縛,罵賊不屈死。瑞日,陝西人,為固始巡檢。羅山為賊陷,上官令瑞日攝縣事。單騎攜二童以往,至則止僧寺,將招流移為守禦計。未逾月,賊遣偽官至,土寇萬朝勳與之合。誘執瑞日,說之降,不從,拘於家。一日,朝勳置酒宴群賊,醉臥,瑞日潛入其室,殺之。將奔鳳陽,雨阻,複見縶。賊愛其勇,欲留之,叱曰:“我雖小吏,亦朝廷臣子,肯為賊用耶!”遂被害,二仆亦死。
崇禎十六年(1643)五月,張獻忠攻克武昌,長沙大為震驚。承天巡撫王揚基率所部千人,從嶽州逃往長沙。道憲請他回去屯駐嶽州,對他說:“嶽與長沙唇齒相依,全力守住嶽州則長沙可保,衡陽、永興也無虞。”揚基說:“嶽州不是我管轄範圍。”道憲道:“棄北而守南,還不失為楚地;若南北都失,你的屬地又在哪裏?”揚基無話可說,隻得去嶽州。但義軍一到蒲圻,他便立即逃跑了。湖廣巡撫王聚奎遠駐江西袁州,怕農民起義軍而不敢到湖廣來。道憲也請他移駐嶽州。聚奎不得已到了嶽州,但隻幾天就遷到長沙。道憲對他說:“賊離嶽還遠,可加固城牆以備防守。敵若攻嶽,會怕長沙的援兵。如果放棄嶽州,長沙怎能保住。”聚奎不聽。義軍果於八月攻陷嶽州,直指長沙。
有朱耀者,固始人。與父允義、兄炳、思成並以勇力聞。八年,賊來犯,耀父子力戰卻之。明年,賊複至。耀出戰,手馘數十人,追之,陷伏中,大罵死。允義曰:“我必報子仇。”炳謂思成曰:“我二人必報弟仇。”三人率眾奮擊,賊解去,城獲全。
在此以前,巡按禦史劉熙祚令道憲募兵,得壯丁五千,訓練後皆可用。這時,聚奎親自統領,與總兵尹先民等扼守瑭河。聞農民義軍逼進,十分恐懼,撤兵回城。道憲建議:“離長沙六十裏有險,可立柵扼守,毋使賊越過此地。”聚奎又不采納。
陳美,字在中,新建人。崇禎時由鄉舉知宜城縣。兵燹之餘,民生凋瘵。及張獻忠據穀城,人情益懼,美安輯備至。襄陽陷,賊兵來犯。美偕守備劉相國迎擊,賊中伏敗去。巡按禦史上其功,獲敘錄。撫治都禦史王永祚以六等課所部有司,美居上上。薦於朝,未及擢用。十五年冬,李自成長驅犯襄陽,左良玉先奔,永祚及知府以下俱遁。賊入城,鄉官羅平、知州蔡思繩、福州通判宋大勳殉節。賊分兵寇宜城、棗陽、穀城、光化、均州。美守宜城,固拒八晝夜。城陷,抗罵不已,為賊磔死。訓導陽城田世福亦死之。
知府堵胤錫入朝拜見皇帝未還,通判周二南代行攸縣政務,城中文武人員不多。義軍逼近長沙城,士民都逃走了。聚奎借口出戰,率所部逃跑,道憲獨自拒守。義軍繞城大呼“:軍中久知蔡推官大名,快投降吧,毋自討苦吃!”道憲命守軍以箭來回答。過了三天,尹先民出戰,失敗而還。義軍奪門而入,先民降,道憲被執,義軍要給他官做,道憲大罵。義軍為他解縛,請他上坐,他還是大罵。義軍知他終不肯降,將他處斬,年僅二十九歲。朝廷贈太仆寺少卿,諡忠烈。
棗陽知縣郭裕,清江舉人。甫視事,張獻忠至。左良玉屯近邑,裕單騎邀與共禦,賊卻去。至是,賊將劉福來攻,裕發炮石,擊傷多。賊憤,攻益力,城陷。身被數槊,大罵。賊支解之,闔門遇害。
劉熙祚,字仲緝,常州府武進人。父劉純仁,曾任泉州推官。熙祚於天啟四年(1624)鄉試中舉。崇禎年間為興寧知縣。考核其政績為最好,因授禦史之職。
光化知縣萬敬宗,南昌人,貢生,到官以死自誓。賊薄城,遂自盡。賊義之,引去,城獲全。鄉官韓應龍,舉人,曆長蘆鹽運使,不受偽職,自縊死。穀城知縣周建中亦殉節。均州知州胡承熙被熱不屈,與其子爾英俱死。承熙有能聲,永祚課屬吏,亦列上上,遷刑部員外郎,未行,遇難。賊犯鄖陽,同知劉璿死之。保康陷,知縣萬惟壇與妻李氏俱列之。璿,永年人。惟壇,曹縣人。俱貢生。
崇禎十五年(1642)冬,巡按湖南。李自成攻陷荊州、襄陽諸郡,張獻忠攻破蘄州、黃州,準備渡江。熙祚估計張獻忠會在第二年二月抵嶽州,令諸將分別防禦江邊,聯絡偏沅、鄖陽二撫以為聲援。當時義軍馬守應占據澧州,欲進取常德,當地農民軍甘明楊等接應。熙祚趕到常德斬明楊,五月還長沙。
諶吉臣,字仲貞,南昌人。父應華,萬曆時,以參將援朝鮮,戰歿。吉臣由舉人為雲夢知縣。崇禎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陷襄陽,其黨賀一龍陷德安。吉臣急遣孥歸,身誓死勿去。明年正月,雲夢陷,被執,不食累日。賊臨以兵,吉臣乞速死。賊壯之,授以官,不屈。驅上馬,曰:“我失守封疆,當死此,更安往。”乃見殺。福王時,贈太仆寺丞。
武昌、嶽州相繼陷落,熙祚急令總兵尹先民,副將何一德率軍萬人守羅塘河,扼住要害。而巡撫王聚奎卻撤守長沙,義軍長驅南進。聚奎率敗將孔全彬、黃朝宣、張先壁等退往湘潭,長沙不能守。這時避居於長沙的惠王與吉王計劃逃走,熙祚把他送到衡州。衡州本桂王的封地,聚奎的軍隊也到了這裏,大肆焚劫,桂王、吉王、惠王都乘船避難。熙祚單騎赴永州布置防務。不久,聚奎又退往祁陽,衡州失守。永州士民聞聚奎將至,紛紛逃亡,永州成為空城。桂、吉、惠三王至永州,聚奎隨即而至,第二天孔全彬等也到了永州,搶劫府庫金銀而去。熙祚派兵護送桂、吉、惠三王逃往廣西,隨即回永州拒守。義軍追捕到熙祚,獻忠在桂王宮中令熙祚跪下,熙不跪。又派降將尹先民去勸說,熙祚仍不屈,被殺。朝廷聞知,贈太常寺少卿,諡忠毅。
賊分兵犯旁邑,應城陷,訓導張國勳死之。國勳,黃陂人。城將陷,詣文廟抱先師木主大哭,為賊所執,大罵不屈,支解死。妻子十餘人皆殉節。
王孫蘭,字畹仲,常州府無錫人。崇禎四年(1631)進士,曾任成都知府。蜀王同族人虐待百姓,百姓聚眾焚毀內江蜀王府,孫蘭進行安撫,這場風波才平息下來。父親去世後孫蘭服喪。期滿,啟任紹興官員。在紹興有政績,升為廣東副使,分巡南雄、韶州二府。連州瑤民反對朝廷,孫蘭領兵鎮壓,三戰三捷。十六年,張獻忠進軍湖南。湖南郴州之宜章與韶州接壤,孫蘭向督府求救援,不應,最後雖派出七百人來援,但隻一晚又調走了。張獻忠攻克衡州,韶州所轄之樂昌、乳渠、仁化的守軍逃跑一空。連州守將首先舉起反明的旗幟,韶州士民聞知,紛紛逃走。獻忠派的官員即將到來,孫蘭仰天歎息說:“失守邊境當死,賊攻陷城也當死,我何不先死!”遂自縊。孫蘭死後,農民義軍並沒有來到韶州,朝廷念孫蘭的忠義,予以贈恤。
袁啟觀者,雲夢諸生也。賊據城,啟觀立寨自守。賊執去,出題試之。啟觀曰:“汝既知文,亦知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耶?”賊怒,殺之。
程良籌,字持卿,湖廣孝感人,二部尚書程注之子。天啟五年(1625)進士。此時,注為太常少卿,不依附於魏忠賢,禦史王士英彈劾他是趙南星、李三才的私黨,忠賢便假傳聖旨將良籌除名,永不錄用。進士未授官而除名,這是從未有之事。至崇禎元年(1628)才啟用,授文選員外郎之職,掌管選事。麻城人李長庚為尚書,因為與良籌是同鄉而甚倚重於他。正郎官久缺未補,長庚任用良籌,同僚多忌妒,朝廷許多人也輕視他。長庚被彈劾用人失當而被削職,良籌也因而被革職發往邊疆戍守,很久後才釋歸。
安陸城陷,知縣分水濮有容一門十九人皆死。鄉民結寨自保,賊將白旺連破數十寨,諸生廖應元守益堅。奸人執送旺,旺問:“汝欲何為?”厲聲曰:“欲殺賊耳!”賊怒,射殺之。應山舉人劉申錫養死士百人,城陷,謀恢複。兵敗,為旺所殺,百人皆戰死。沔陽陷,同知馬飆死之。
崇禎十六年(1643),李自成進攻承天府,孝感也被攻陷。良籌因知白雲山險峻,與同縣參政夏時亨築壘防守。自成派人去勸降,良籌撕毀自成的信。義軍展開圍攻,相持四十餘天未下,解圍退去。這時漢陽、武昌也為張獻忠攻陷,白雲山處於四麵包圍之中。其後,武昌為官軍收複。良籌號召遠近諸寨進軍,相互支援。這年冬季相繼收複孝感、雲夢。十二月,官軍進逼德安府,被擊敗,退保白蓮寨,寨中人與義軍暗中有聯係,為內應,良籌被執。勸他降,不肯,把他囚禁於密室。十七年正月,左良玉遣將進攻德安。義軍推出良籌來令他勸官軍停止攻城。良籌不肯,義軍棄城撤走。逼良籌同行,良籌又不肯。便將他殺掉。朝廷贈太常寺少卿。
盧學古,夏縣人。舉人。曆承天府同知,攝荊門州事。崇禎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寇荊門,學古誓死守。學正黃州張郊芳、訓導黃岡程之奇亦盟諸生於大成殿,佐城守。賊環攻四日,無援,城陷。學古罵賊不絕口,剖腹而死。郊芳、之奇亦不屈死。
黃世清,字澄海,山東滕縣人。崇禎七年(1634)進士,授戶部主事,曆任員外郎、右參議,分守商、雒,駐商州。商州城屢遭兵亂,四野蕭條,百姓都遷入城中避難。客兵所過地方奸淫搶掠,民苦於兵。世清下令:兵不得擅自入城。不久,關中兵經過商州,督撫下令,誡軍士不要違犯黃參議不準擅自入城的命令。李自成進軍荊、襄,遠近受到震動。世清一子年幼,托友人撫養,他自己誓以身殉職。
有朱士完者,潛江舉人。鄉試揭榜夕,夢墨幟墮其墓門,粉書“亂世忠臣”四字。至是,賊破承天,長驅陷潛江。士完被執,械送襄陽,道由泗港,齧指血書己盡節處,遂自經。賊所過焚毀,士完所題壁獨存。
崇禎十六年(1643)十月,自成打敗明朝孫傳庭軍,長驅入關,遣右營十萬人由南陽進攻商州。世清堅守。有人投降義軍,到城下來勸降,世清假裝與他答話,發炮擊斃此人,懸其頭於城上,城中士民不得不為他效力守城。炮彈、箭矢用盡,則用石頭,石頭用盡,婦人掘磚繼之。
彭大翮者,竟陵之青山人。賊逼承天,大翮出所著《平賊權略》上之當事,不能用。遂自集一旅保鄉曲,邀斬賊過當。賊怒,雨夜襲之。大融太息曰:“吾子孫陣亡已盡,吾何用生為!”赴水死。
商州終被攻陷,世清坐堂上等死,義軍把他拉下來,送到統帥袁宗第營中。世清直立不跪,大罵,與一家十三人都被殺。朝廷贈光祿寺卿。
賊既陷荊門,遂向荊州。巡撫陳睿謨急渡江入城,奉惠王常潤南奔,監司以下皆奔,士民遂開門迎賊。訓導撖君錫正衣冠端坐明倫堂。賊至,欲屈之,詬罵而死。君錫,字賓王,絳縣人。賊大索縉紳,故相張居正子尚寶丞允修不食死。戶部員外郎李友蘭不屈死。諸生王維藩率妻朱及二女避難,為賊所掠。維藩令妻女赴井死,遂見殺。諸生王圖南被執,抗罵死。
簡仁瑞,字季麟,四川榮縣人。由舉人任西安同知,後調平涼知府。崇禎十六年(1643)冬,農民起義軍入關,諸王及監司以下的官吏準備逃走。仁瑞去拜謁韓王時說:“長安有重兵,訛言不足信。殿下輕易拋棄三百年的宗社,準備到哪裏去?縱然賊軍壓境,而延、寧、甘、涼地方的軍隊足可相援。若實在不能支持,與社稷共存亡,也不辱太祖、成祖及列宗。”韓王不聽從。當晚,韓王的護衛軍士兵挾王及諸郡王、宗室斬關出逃,還脅迫仁瑞同行。仁瑞拒不隨行,對他們說:“我的責任是守平涼,我走了,誰來防守?”他把四關居民遷入城內,以土石塞堵城門,準備死守。不久,農民義軍傳令他們投降。仁瑞把未處決的死囚召來對他們說“:我過去曾不殺你們,你們也報答我嗎?”都說願意聽命。第二天,義軍進抵城下,城中士民草擬了降書,要求仁瑞簽名蓋官印。仁瑞怒斥他們,整頓衣冠,自縊於堂上。義軍攻克平涼,全城士民都投降義軍。
夷陵李雲,由鄉舉知潁川州,州人祠祀之。謝事歸。流賊熾,大書“名義至重,鬼神難欺”二語於牖以自警。及城陷,不屈。執至江陵,絕食死。呂調元者,歸州千戶也。城陷,士民悉歸附,調元獨率部卒格鬥,陷重圍中。招之降,大罵,死亂刀下。
都任,字弘若,河南祥符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進士,授南京兵部主事,進升郎中,又調任四川右參政。天啟五年(1625)考核地方官吏,升江西僉事,再升陝西左布政使。
陳萬策,江陵人。天啟中,與同邑李開先先後舉於鄉,並有時名。崇禎十六年正月,李自成據襄陽,設偽官。其吏政府侍郎石首喻上猷,先為禦史,降賊,薦兩人賢可用。自成遣使具書幣征之。萬策隱龍灣市,賊使至,歎曰:“我為名誤,既不能奮身滅賊,尚可惜頂踵耶?”夜自經。賊使至開先家,開元瞋目大罵,頭觸牆死。福王時,俱命優恤。
崇禎五年(1632),貶為山東右參政,後再升山西按察使。任稟性剛毅,常得罪人,雖多次遭到貶謫,但始終不改。每月初一日,同僚去拜謁晉王,任依據《會典》而不去。巡按禦史張孫振誣劾提學僉事袁繼鹹,任多次慰問繼鹹,離開時還送他路費。孫振聞知大怒,再乘考核官吏之機,降都任的官階,讓他辭職回家。後再啟任右布政使兼副使,令他負責榆林兵備。
許文岐,字我西,仁和人。祖子良,巡撫貴州右僉都禦史。父聯樞,廣西左參政。文岐,崇禎七年進士。曆南京職方郎中。賊大擾江北,佐尚書範景文治戎備,景文甚倚之。遷黃州知府,射殺賊前鋒一隻虎,奪大纛而還。獄有重囚七人,縱歸省,克期就獄,皆如約至,乃請於上官貸之。十三年遷下江防道副使,駐蘄州。賊魁賀一龍、藺養成等萃蘄、黃間,文岐設備嚴。賊黨張雄飛將南渡,命遊擊楊富焚其舟,賊乃卻。巡撫宋一鶴上其功。副將張一龍善馭兵,文岐重之。嚐共宿帳中,軍中夜呼噪,文岐曰“此奸人乘夜思遁耳”,堅臥不出。質明,叛兵百餘人奪門遁,一龍追獲盡斬之,一軍肅然。楊富既久鎮蘄,一鶴複遣參將毛顯文至,不相得,兵民洶洶。文岐會二將,以杯酒釋之,始無患。十五年,左良玉潰兵南下大掠。文岐立馬江口迎之,兵莫敢犯。時警報日急,人無固誌,會擢督糧參政當行,文岐歎曰:“吾為天子守孤城二載矣,分當死封疆,雖危急,奈何棄之。”遣妻奉母歸,檄富、顯文出屯近郊,為固守計。無何,荊王府將校郝承忠潛通張獻忠。明年大舉兵來攻,文岐發炮斃賊甚眾。夜將半,雪盈尺,賊破西門入,文岐巷戰。雪愈甚,炮不得發,遂被執。獻忠聞其名,不殺,擊之後營。時舉人奚鼎鉉等數十人同係,文岐密謂曰:“觀賊老營多烏合,凡此數萬卒皆被掠良民,若告以大義,同心協力,賊可殲也。”於是陰相結,期四月起事,以柳圈為信。謀泄,獻忠索之,果得柳圈,縛文岐斬之。將死,語人曰:“吾所以不死者,誌滅賊耳。今事不成,天也。”含笑而死,時文岐陷賊中已七十餘日矣。事聞,贈太仆卿。
崇禎十六年(1643)九月,巡撫崔源之罷官,而接任的張鳳翼還未到任,總兵官王定隨孫傳庭出關禦敵,大敗而回,遠近震動。李自成占據西安,遣其將李過以精兵數萬攻取三邊,延安、綏德相繼被占領。王定害怕了,詭稱討河套寇而率所部逃跑,榆林更加空虛。都任忙召集軍民誓死守城,與督餉員外郎王家錄、副將惠顯等商議守城事宜。城中被罷職的武將,任因為尤世威會用兵,推為主帥,率諸將王世欽等數十人誓死守禦。十一月十五日,義軍圍攻榆林,二十七日攻克,都任在巷戰中被俘。要他投降,不肯。被處死。世威等都死。
賊既陷蘄州,遂屠其民。鄉官陝西僉事李新舉家被執,賊欲屈之。新叱曰:“我昔官秦中,爾輩方為廝養,今日肯屈膝廝養耶!”賊怒,新抱父屍就刃。其時屬吏死節者,惟麻城教諭定遠蕭頌聖、蘄水訓導施州童天申。
祝萬齡,湖廣鹹寧人。父親祝世喬,遠遊不歸。萬齡十五歲單身去尋找,行程數千裏,終於找到父親。後由選貢授南康通判,為官清廉謹慎。
郭以重,黃州人。世為衛指揮。崇禎十六年,城陷,自他所來赴難。其妻欲止之,叱曰:“朝家畀我十三葉金紫,不能易一死哉!吾將先殺汝。”妻乃不敢言。既至,遇賊欲脅之去,堅不從。露刃懾之,乃好謂賊曰:“從汝非難,但抱小兒者,吾妻也,汝為我殺之,吾無累矣。”賊如其言。以重即奪賊刀擊斬一賊,群賊擁至,遂赴水死。
萬齡拜同鄉人馮從吾為師,萬曆四十四年(1616)中進士,授保定知府。天啟六年(1626),魏忠賢盡毀天下書院,萬齡非常憤怒。魏忠賢黨人李魯生彈劾萬齡,散布訛言,說天變、地震、物怪、人妖等,都是由於書院所造成的。萬齡因而被撤職。
先是,蘄州破,指揮嶽璧自屋墮地,不死。賊執至城上,欲降之。厲聲曰:“我世臣也,城亡與亡,豈降賊!”賊刃之,仆地。氣將絕,瞋目曰:“我死為鬼,當滅汝!”時大雪,血流丈餘,目眥不合。
崇禎初年,起任萬齡為黃州知府,他在黃州把本府生員召集於定惠書院,以儒家正學來開導他們。在黃州任職三年後,調為河南副使,監軍磁州。輝縣之北與山西陵川之南,有個水峪村,是農民起義軍老回回部的根據地,在此已數十年。萬齡與山西監司王肇生合兵進剿,大戰六次,焚燒三百餘裏,攻克此村。萬齡因功加右參政之職。
同時,郭金城為羅田守將,賊逼城,率所部五百人戰,斬級百餘,追之英山。賊大集,困三日,突圍不得出,被執。脅降不從,見殺。
義軍由山西入河北,進攻新鄉。萬齡截擊,義軍轉戰陵川,其後又攻新鄉。萬齡戰敗,削職歸家。湯開遠為他伸冤,無效。許久以後,廷臣交相舉薦,正準備任用,西安為義軍所陷。萬齡赴關中書院,哭拜先聖,上吊自盡。涇陽人僉事王征、太常寺卿耀州宋師襄、鹹寧人懷慶通判竇光儀、長安人儀封知縣徐方敬、鹹寧人芮城知縣徐芳聲、明王朝宗族舉人米誼及舉人席增光都在西安,城破被殺。
崔文榮,海寧衛人。世指揮僉事,舉武會試,授南安守備。崇禎中,臨、藍盜起,逼桂陽,桂王告急。文榮督所部會剿,卻賊四萬人。以功,擢武昌參將。十六年四月,張獻忠犯漢陽,文榮渡江襲斬六百級。已而城陷,武昌震懼。巡撫宋一鶴既死,承天新任巡撫王聚奎未至,武昌素不宿重兵,城空虛。或議撤江上兵以守,文榮曰:“守城不如守江,團風、煤炭、鴨蛋諸洲,淺不及馬腹,縱之飛渡,而坐守孤城,非策也。”當事不從。賊果從團風渡江,陷武昌縣。縣無人,賊出營樊口,文榮軍洪山寺扼之。既,斂兵入城,以他將代守。賊全軍由鴨蛋洲畢渡,抵洪山,守將亦退入城。文榮以武勝門當賊衝,偕故相賀逢聖協守,賊攻之不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