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趙昌言陳恕(魏羽劉式附)劉昌言張洎李惟清
趙昌言字仲謨,汾州孝義人。其父趙睿又,曾任使府從事,太宗任開封尹時,先任他為雍丘、太康二縣令,後來官至安、申觀察判官。
張宏,字臣卿,青州益都人。高祖茂昭,唐易、定節度使。曾祖元,易州刺史。祖持,蒲城令。父峭,業《春秋》,一舉不第,退居丘園,後唐天成中以賢帥後補協律郎,至平利令。
昌言年輕時有遠大誌向,趙逢、高錫、寇準都稱讚他。太平興國三年(978),考中進士,文思非常敏捷,在考場中有聲望,成為貢部的首薦。廷試那天,太宗見他辭氣俊辯,又看到他父親的名字,對身邊的人說:“這人曾經任東畿宰,我的生日,他必定獻上百韻詩歌祝壽,善於訓導兒子,也可喜啊。”提拔錄在甲科,授任將作監丞,通判鄂州。授任右拾遺、直史館,賜給緋魚袋。選任為荊湖轉運副使,升為右補闕,正好朝廷減少副職,改任知青州。入朝任職方員外郎,主持製誥,參預修撰《文苑英華》。雍熙初年(984),加任屯田郎中。第二年,與別的大臣共同主持貢舉,不久出京任知天雄軍。
宏,太平興國二年,舉進士,為將作監丞,通判宣州。改太子中允、直史館,遷著作郎,賜緋魚,預修《太平禦覽》,曆左拾遺。六年,出為峽路轉運副使,就加左補闕、會省副使,知遂州,以勤幹聞,入為度支員外郎。
當時曹彬、崔彥進、米信在歧溝失敗,昌言派觀察支使鄭蒙上疏,請求誅殺曹彬等人。皇帝下詔表揚答複,召入京任禦史中丞。太宗在金明池舉行宴會,特地召他參加。檢察官侍從皇上宴會,從昌言開始。
雍熙中,呂蒙正、李至、張齊賢、王沔薦其文行,改主客郎中、史館修撰。數日,以本官充樞密直學士,賜金紫。太宗召對便殿,謂曰:"成都重地,卿為朕鎮之。"因厚賜以遣。至鄭州,促召歸闕,拜右諫議大夫、樞密副使。會太宗親試禮部不合格貢士,令樞密院給牒,因謂宏曰:"朕自禦極以來,親擇群材,大者為棟梁,小者為榱桷,卿與呂蒙正皆中朕選,大臣頗有沮議。非朕獨斷,豈能及此乎?"宏頓首謝。
朝廷在河朔用兵,樞密副使張宏因循沉默守位而已,昌言常分條上奏邊事,太宗就任命昌言為左諫議大夫,代替張宏任樞密副使,升為工部侍郎。當時鹽鐵副使陳象輿與昌言友善,知製誥胡旦、度支副使董儼都與昌言是同年進士,右正言梁顥曾經在大名幕府中。四人日夜在昌言家聚會。京城人說:“陳三更,董半夜。”有個受雇抄寫東西的翟潁,為人險誕,與胡旦親近,胡旦替他寫大言自負的文章,讓他呈給皇帝,替他改姓名為馬周,以為是唐朝馬周複出。他的言論多詆毀時政,自薦為大臣,列舉數十人都是公輔人才,希望昌言作為內應。陳王任開封尹,偵知此事告訴皇上,詔令捕捉翟潁押在監獄裏,審訊後,得到全部實情。昌言因罪被貶為崇信軍節度行軍司馬,翟潁被杖打背部,在臉上刺字,流放到海島,禁錮終身。
時河朔用兵,宏居位無所建白,禦史中丞趙昌言多言邊事,乃以昌言副樞密,宏為中丞,兩更其任。端拱初,改工部侍郎,再為樞密副使。淳化二年,以吏部侍郎罷,俄判吏部銓,權知開封府。太宗禦便殿慮囚,以府獄多壅,詔劾其官屬,宏等頓首請罪,乃釋之。真宗尹京,宏罷奉朝請。至道初,出知潞州。二年,就轉右丞。真宗即位,加工部尚書。鹹平初,還朝,知審官院、通進銀台封駁司。二年,真宗以上封者眾,慮其稽留,命宏與王旦知登聞鼓院,再掌吏部選。四年,卒,年六十三。廢朝,贈右仆射,命中使蒞葬事。錄其子可久大理評事,可道太祝,可度奉禮郎。
當初,太宗對待昌言有厚愛,即將用他為相。趙普以勳舊大臣重新入朝,厭惡昌言的剛愎自用,於是任命呂蒙正為宰相。幾個月後,正遇翟潁一案,趙普認為昌言樹立朋黨,多次勸太宗誅殺他,太宗特地寬恕了他。淳化二年,起用昌言任知蔡州,過了一年,召入朝授任右諫議大夫。有人建議放鬆茶鹽之禁,以減少漕運。任命昌言為江淮、兩浙處置茶鹽使,昌言極力陳說不便,太宗不聽,催促昌言赴任。昌言仍固執己見,朝廷就以戶部副使雷有終代替他,最終因無利而罷。
宏循謹守位,不求赫赫之譽,曆踐通顯,未嚐敗事。可久至虞部員外郎,可道國子博士,可度太子中舍。
昌言重任知天雄軍,賜錢二百萬。大河貫穿府境,豪民依賴茭草獲利,誘使奸人在堤上秘密挖草成洞,每年河水決口。昌言知道這一情況。一天,堤吏告急,昌言命令直接取豪家積聚的幹草以供使用,從此沒有敢謀取奸利的人。所屬澶州河水決口,流入禦河,河水漲溢出堤淹了府城,昌言征派府兵背土增固堤防,人數不滿一千,於是搜集禁卒佐役,都遲延不進。昌言怒道:“府城即將被淹,百姓即將溺死,你們平日拿國家厚祿,打算坐視不救嗎?敢不服從命令者斬。”這些人害怕得雙腿發抖前去工地,不過十天府城得以保全。太宗下手詔褒獎他,召入朝授任給事中、參知政事,讓他乘馬快速入京,立即到中書省。
趙昌言,字仲謨,汾州孝義人。父叡,從事使府,太宗尹開封,選為雍丘、太康二縣令,後終安、申觀察判官。
當時京城接連下雨,昌言建議把廄馬分給外郡養牧。有人認為秋天防敵,不可缺馬。昌言說:“邊塞積有大水,敵人一定不來。”太宗聽從了。不久,王小波、李順在四川構亂,朝廷打算派遣大臣前去撫慰。昌言卻請求發兵討伐,不使叛亂滋延,朝廷議論未決。正好嘉州、眉州接連失陷,才命令王繼恩等人分路進討。昌言主持祭祀太廟,宿在太廟中,皇帝趁機在滋福殿召見他,又謀劃用兵之計,於是派使者督促繼恩作戰。繼恩統率無術,餘敵未滅,握兵留在成都,軍隊沒有鬥誌,郡縣又有重新失陷的。太宗心裏非常厭惡戰爭,召來昌言對他說:“西川本來是一個國家,太祖平定到今天已三十年了。”昌言知道太宗的心意,就上前謀劃攻取之策。太宗高興,任命昌言為川峽五十二州招安行營馬步軍都部署。昌言懇切謝絕,詔令不允許,賜給他精鎧、良馬,白金五千兩,另外賜給手令幾幅,都是討賊的方略。自繼恩以下,都受他節製。出發後,有人奏說昌言沒有後代,鼻折山根,很有反相,不宜派去率兵入蜀。十天後,召宰相到北苑門說:“前幾天命令昌言入蜀,我考慮後有所不便。況且四川亂賊是小醜,昌言是大臣,不宜前進。暫且命令他駐在鳳翔,隻派內侍衛紹欽拿著手令指揮軍事,也可成功。”詔書追到,昌言已經到了鳳州,留在公館一百多天。叛亂平定後,改任戶部侍郎,罷去參知政事。任知鳳翔府,改任知澶州、知涇州、知延州。
昌言少有大誌,趙逢、高錫、寇準皆稱許之。太平興國三年,舉進士,文思甚敏,有聲於場屋,為貢部首薦。廷試日,太宗見其辭氣俊辯,又睹其父名,謂左右曰:"是嚐為東畿宰,朕之生辰,必獻詩百韻為壽,善訓其子,亦為可嘉也。"擢置甲科,為將作監丞,通判鄂州。拜右拾遺、直史館,賜緋魚。選為荊湖轉運副使,遷右補闕,會省副職,改知青州。入拜職方員外郎,知製誥,預修《文苑英華》。雍熙初,加屯田郎中。明年,同知貢舉,俄出知天雄軍。
真宗即皇帝位,升任兵部侍郎、知陝州,上表請求回京,朝廷不允許。不久,改任知永興軍。鹹平三年(1000),與呂蒙正、寇準一同被召回,以本官兼任禦史中丞、知審官院。有人認為門資官不宜任地方官,昌言上疏,認為才與不才在乎人,豈能以寒進或世家限製,於是停止這個議論。加任工部尚書,仍兼中丞。
時曹彬、崔彥進、米信失律於歧溝,昌言遣觀察支使鄭蒙上疏,請誅彬等。優詔褒答,召拜禦史中丞。太宗宴金明池,特召預焉。憲官從宴,自昌言始也。
從前,朝廷常派台吏巡察郡臣逾越法度者,昌言建議請按照舊例,令左右巡使分別兼任此事,正好知審刑院趙安仁、判大理寺韓國華判案不公被解除職務,昌言於是上言:“審刑官應當慎重選擇,從今以後,有判刑不當者,應嚴加懲罰,授任遠地做官職,如果有罪被審不立即引伏的,允許追捕。再者天下大辟罪審判完,都分款錄寫上報,交付刑部詳複,用刑違背理法者都應彈劾。隻有開封府從未上報案件,如果審判有失,隻治原勘官員的罪,知府、判官、推官、檢法官都未受責罰,怎麼辨明枉屈,為全國表率呢?希望從今以後按外州常例執行。”朝廷采納這一意見。正好孟州百姓常德方告臨津尉以行賄登第,事情交付禦史審訊,才得知是知舉王欽若受賄,昌言稟告皇上。欽若上訴自辯,詔令邢籨複審,昌言因故意歪曲事實,被奪去官職,貶為安遠軍行軍司馬,改到武勝軍。
河東用兵,樞密副使張宏循默守位,昌言多條上邊事,太宗即以昌言為左諫議大夫,代宏為樞密副使,遷工部侍郎。時鹽鐵副使陳象輿與昌言善,知製誥胡旦、度支副使董儼皆昌言同年,右正言梁顥嚐在大名幕下。四人者,日夕會昌言之第。京師為之語曰:"陳三更,董半夜。"有傭書翟潁,性險誕,與旦狎,旦為作大言之辭,使潁上之,為潁改姓名馬周,以為唐馬周複出也。其言多毀時政,自薦為大臣,及曆舉數十人皆公輔器,期昌言為內應。陳王尹開封,廉知以聞,詔捕潁係獄,鞠之,盡得其狀。昌言坐貶崇信軍節度行軍司馬,潁仗脊黥麵,流海島,禁錮終身。
景德初年(1004),授任刑部侍郎。請求兼任三館職務,任命為判尚書都省。真宗到澶淵,因為盟津居險要之地,增加駐屯部隊,任命他為知河陽。曆任知天雄軍府。境內有小盜,昌言傳榜告示:“能告發盜賊者給賞,牙使立即升職。”樞密使王繼英認為對付小盜不應擅自懸賞,於是詔令昌言改變榜文,有勞者等候朝旨。不久,改任知鎮州,升為戶部侍郎。大中祥符二年(1009),去世,終年六十五歲。追贈吏部尚書,賜諡號為“景肅”。錄用他的兒子慶嗣為國子監丞,給他俸祿讓他守喪滿期。侄孫允明為同學究出身。
初,太宗厚遇昌言,垂欲相之。趙普以勳舊複入,晉昌言剛戾,乃相呂蒙正。裁數月,會有潁獄,普以昌言樹黨,再勸太宗誅之,太宗特寬焉。淳化二年,起昌言知蔡州,逾年,召拜右諫議大夫。或議馳茶鹽禁,以省轉漕。命昌言為江淮、兩浙製置茶鹽使,昌言極言非便,太宗不納,趣昌言往。昌言固執如初。即以戶部副使雷有終代之,卒以無利而罷。
昌言喜歡提拔後進,在荊湖掌管漕運時,李沆任潭州通判,昌言認為他有宰相之才,上表稟告朝廷。王旦主管嶽州平江,昌言一見他,識其誌向遠大,把女兒嫁給他,後來兩人都是賢明宰相。王禹翶從小官升為詞職,也是昌言推薦的。
昌言複知天雄軍,賜錢二百萬。大河貫府境,豪民峙芻茭圖利,誘奸人潛穴堤防,歲仍決溢。昌言知之。一日,堤吏告急,命徑取豪家廥積以給用,自是無敢為奸利者。屬澶州河決,流入禦河,漲溢浸府城,昌言籍府兵負土增堤,數不及千,乃索禁卒佐役,皆偃蹇不進。昌言怒曰:"府城將墊,人民且溺,汝輩食厚祿,欲坐觀耶?敢不從命者斬。"眾股慄赴役,不浹旬城完。太宗手詔褒諭之,召拜給事中、參知政事,俾乘疾置以入,即赴中書。
昌言好權強尚氣概,當官無所顧避,所到各地以威斷聞名,雖然多次遭受貶斥,從未稍稍抑損自己的威斷。但是剛愎故縱,對僚吏態度傲慢,當時輿論因此看不起他。慶嗣官至太子洗馬。
時京城連雨,昌言請出廄馬分牧外郡。或以盛秋備敵,馬不可闕。昌言曰:"塞下積水,敵必不至。"太宗從之。未幾,王小波、李順構亂於蜀,議遣大臣撫慰。昌言獨請發兵,無使滋蔓,廷論未決。會嘉、眉連陷,始命王繼恩等分路進討。昌言攝祭太廟,宿齋中,因召對滋福殿,複讚兵計,遂遣使督繼恩戰。繼恩禦眾寡術,餘寇未殄,握兵留成都,士無鬥誌,郡縣複有陷者。太宗意頗厭兵,召昌言謂曰:"西川本自一國,太祖平之,訖今三十年矣。"昌言知意,即前指畫攻取之策。太宗喜,命昌言為川峽五十二州招安行營馬步軍都部署。昌言懇辭,敦諭不許,賜精鎧、良馬、白金五千兩,別賜手劄數幅,皆討賊方略。自繼恩以下,並受節度。既行,有奏昌言無嗣,鼻折山根,頗有反相,不宜遣握兵入蜀。從旬日,召宰相於北苑門曰:"昨令昌言入蜀,朕思之有所未便。且蜀賊小醜,昌言大臣,未易前進。且令駐鳳翔,止遣內侍衛紹欽齎手書指揮軍事,亦可濟也。"詔書追及,昌言已至鳳州,留候館百餘日。賊平,改戶部侍郎,罷政事,知鳳翔府。徙澶、涇、延三州。
李惟清字直臣,下邑人。其父李仲行,任章丘主簿,於是遷家到章丘。惟清在開寶年間,以三史授任涪陵尉。四川百姓崇尚巫祀,有病不治療,聽命於巫士,惟清捉來大巫鞭打,百姓認為將會有禍。後來又鞭打這個大巫,百姓知道巫術不靈。然後教給百姓醫藥知識,風俗稍稍變遷。當時朝廷派遣宦官督促輸送造船用的木材,宦官故縱不守法,惟清上奏殺死他,從此知名。任期滿後,升任大理寺丞。
真宗即位,遷兵部侍郎、知陝州,表求還京,不許。未幾,移知永興軍。鹹平三年,與呂蒙正、寇準同召,以本官兼禦史中丞、知審官院。有言門資官不宜任親民,昌言手疏,以才不才在人,豈以寒雋世家為限,遂罷其議。加工部尚書,仍兼中丞。
太平興國三年(978),升為荊湖北路轉運判官。太平興國五年,改任左讚善大夫,充任轉運副使,升為正使,就地改任監察禦史,總管南路。曾經入朝奏事,太宗問他“:荊湖連年豐收,又沒有徭役,民間富裕嗎?”惟清說“:我看見官賣鹽每斤價錢六十四文錢,百姓要賣三數鬥稻穀的價錢,才能買一斤鹽。”於是詔令鹽價每斤減十錢。轉任京西轉運使,入朝任度支判官。改任主客員外郎。
先時,多遣台吏巡察群臣逾越法式者,昌言建議請準故事,令左右巡使分領之。會知審刑院趙安仁、判大理寺韓國華斷獄失中解職,昌言因上言:"詳斷官宜加慎擇,自今有議刑不當,嚴示懲罰,授以遠官,若有罪被問不即引伏者,許令追攝。又天下大辟斷訖,皆錄款聞奏,付刑部詳覆,用刑乖理者皆行按劾。惟開封府未嚐奏案,或斷獄有失,止罪元勘官吏,知府、判官、推官、檢法官皆不及責,則何以辨明枉濫,表則方夏?望自今如外州例施行。"從之。會孟州民常德方訟臨津尉任懿以賄登第,事下禦史,乃知舉王欽若受之,昌言以聞。欽若自訴,詔刑昺覆按,坐昌言故入,奪官,貶安遠軍行軍司馬,移武勝軍。
雍熙三年(986),朝廷發兵大舉進攻幽州,惟清認為軍隊糧食不充足,不可輕動。朝廷已經興師,他的奏章入宮後未報送皇上,判度支許仲宣建議變通鹽法,以賣鹽每年的課收數攤給鄉村百姓,與戶稅一同交納。惟清奉詔前往荊湖各地審定此法,上奏說明以鹽配民不方便,於是停止。出使回朝,皇上又問他民間苦樂不均的情況,惟清說:“以前我在荊湖時,百姓賣清酒由官釀轉賣的,每鬥給耗糧二升,現在三司府隻給一升,百姓多圖其他的好處,而每年稅收大減。”詔令恢複舊價。不久出京任京東轉運使。正好招募壯丁為義軍,惟清說:“如果這樣,天下不再耕種了。”三次上疏諫阻,因此隻從河北招壯丁,而其餘各地都停招。提升為屯田郎中、度支副使。
景德初,拜刑部侍郎。求兼三館職,命判尚書都省。真宗幸澶淵,以盟津居要,增屯兵,命知河陽。曆知天雄軍府。境內有小盜,昌言榜諭:"能告執者給賞,牙吏即遷職。"樞密使王繼英以為小盜不當擅為賞格,乃詔昌言易其榜,有勞者俟朝旨。未幾,徙知鎮州,遷戶部侍郎。大中祥符二年,卒,年六十五。贈吏部尚書,諡曰景肅。錄其子慶嗣為國子監丞,賦祿終喪。侄孫允明同學究出身。
端拱初年(988),升任右諫議大夫,曆任戶部使,改任度支使。恰遇朝廷派遣使者到河朔治理方田,大舉發兵。惟清認為仲春妨礙農事,懇求罷廢。太宗說“:兵夫已經出發了,隻令修治邊城而已。”淳化三年(992),升任給事中,充任鹽鐵使,於是把賬本奏給皇上。太宗說:“費用像這樣,百姓財力長期怎麼承受?如果可以省減,就便裁減。”惟清說:“比開寶年間戰爭之際,數目翻了幾倍,原因是將帥不得人,邊事不寧,屯兵太廣。我聽說漢朝有衛青、霍去病,唐朝有郭子儀、李晟,西北邊境的敵人望而生畏。這樣就會邊事寧息而費用減少。希慎重提拔將領,用有威名者保安邊塞,可以節約費用。”皇上說“:彼一時,此一時也,現在的西北敵人變化狡詐,與古時敵人不同,選用將帥,也需深刻領會現在事態。韓、彭雖然是古代的名將,以他們的見解,對付今天的敵人,也恐怕不能成功。今日即使得人,也不可像古人那樣委用他。這是機要政事,你不知道。”
昌言喜推獎後進,掌漕湖外時,李沆通判潭州,昌言謂有台輔之量,表聞於朝。王旦宰嶽州平江,昌言一見,識其遠大,以女妻之,後皆為賢相。王禹偁自卑秩擢詞職,亦昌言所薦也。
淮南榷貨務賣嶽茶,每斤價錢百五十。主吏說陳茶惡茶有二十六萬六千多斤,惟清擅自減價到每斤五十錢,不告訴朝廷。滁、泗、濠、楚諸州、漣水軍也以嶽茶陳惡,減價出售。共計虧損一萬四千多貫錢,被勾院吏盧守仁告發,貶為衛尉少卿,貶判官李..為本曹員外郎,賞賜守仁十五萬錢。不久,惟清出京任知廣州。至道初年(995),就地授任右諫議大夫,太宗聽說他廉潔公平,詔令表揚他。至道二年,改任廣南東、西路都轉運使,不久召入朝授任給事中。過了一個月,任同知樞密院事。
昌言強力尚氣概,當官無所顧避,所至以威斷立名,雖屢經擯斥,未嚐少自抑損。然剛愎縱率,對僚吏倨慢,時論以此少之。慶嗣至太子洗馬。
惟清倜儻自任,有才略。處理政事峻刻,所至各地有強幹名聲。但是以俗吏進用,沒有人望。才過幾個月,真宗即皇帝位,加任惟清為刑部侍郎,又授任禦史中丞。罷去樞密職務後,非常憂鬱,盡情彈擊時政。鹹平元年(998),去世,終年五十六歲,追贈戶部尚書。
陳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少為縣吏,折節讀書。江南平,禮部侍郎王明知洪州,恕以儒服見,明與語,大奇之,因資送令預計偕。太平興國二年進士,解褐大理評事、通判洪州,恕以鄉裏辭。改澧州。澧自唐季為節鎮兼領,吏多緣簿書幹沒為奸。恕盡擿發其弊,郡中稱為強明,以吏幹聞。
他的兒子名永錫,因父蔭任光祿寺丞。次子永德,官至殿中丞。
召入,為右讚善大夫,同判三司勾院,遷左拾遺,充度支判官。與判使王仁贍廷爭本司事,仁贍屈伏,坐貶秩;擢恕為度支員外郎,仍舊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