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秩鄧綰(子洵武)李定舒亶蹇周輔(子序辰)徐鐸王廣淵(弟臨)王陶王子韶何正臣陳繹
李定字資深,揚州人。少年時求學於王安石。中進士,任為定遠尉、秀州判官。熙寧二年,經孫覺推薦,被召到京師,謁見諫官李常,李常問:“你從南方來,那裏的人們對青苗法看法怎樣?”李定答道“:百姓從中獲益匪淺,沒有不喜歡的。”李常說“:整個朝廷都正為此事爭論不休,你可千萬不要這樣說。”李定遂將此事告訴了王安石,並說:“我隻知道據實情而言,沒想到在京師卻行不通。”王安石聽後非常高興,對他說:“你且等皇上召見的時候,就將整個實情都稟告皇上。”並且馬上向皇上推薦了他。宋神宗召見李定,詢問有關青苗法的事,李定據實而言,對答如流,從此對於那些說不便於實行新法的話,神宗都一概不聽了。任命李定知諫院,宰相說以前還沒有選人出任諫官的例子,遂拜為太子中允、監察禦史裏行。知製誥宋敏求、蘇頌、李大臨駁回製書,都被罷免了。
常秩,字夷甫,潁州汝陰人。舉進士不中,屏居裏巷,以經術著稱。嘉祐中,賜束帛,為潁州教授,除國子直講,又以為大理評事;治平中,授忠武軍節度推官、知長葛縣,皆不受。
禦史陳薦上疏說“:李定不久前做涇縣主簿時,聽說庶母仇氏死了,卻將此事隱瞞而不回家服喪。”皇上下詔給江東、淮、浙轉運使詢問情況,轉運使上奏說:“李定曾因其父年老,要求歸家侍養,沒有說是為其生母服喪。”李定自己辯解說確實不知道自己是仇氏生的,所以非常疑惑,不敢服喪,而隻是以侍養父親為由解官回鄉。曾公亮認為李定應當追行服喪,王安石也極力主張這樣,改任李定為崇文殿說書。禦史林旦、薛昌朝說,不宜讓不孝之人居於勸講之位,而且一並彈劾王安石,王安石要求罷免二人。李定自己也感到很不安,請求解除官職,於是以集賢校理、檢正中書吏房、直舍人院同判太常寺。熙寧八年,加集賢殿修撰、知明州。
神宗即位,三使往聘,辭。熙寧三年,詔郡"以禮敦遣,毋聽秩辭"。明年,始詣闕,帝曰:"先朝累命,何為不起?"對曰:"先帝亮臣之愚,故得安閭巷。今陛下嚴詔趣迫,是以不敢不來,非有所決擇去就也。"帝悅,徐問之:"今何道免民於凍餒?"對曰:"法製不立,庶民食侯食,服侯服,此今日大患也。臣才不適用,願得辭歸。"帝曰:"既來,安得不少留?異日不能用卿,乃當去耳。"即拜右正言、直集賢院、管幹國子監,俄兼直舍人院,遷天章閣侍講、同修起居注,仍使供諫職,複乞歸,改判太常寺。
元豐初年,奉召回京拜為寶文閣待製、同知諫院,又進任知製誥,為禦史中丞。彈劾蘇軾《湖州謝上表》,揭發說文中多侮慢之詞,並由此指責蘇軾自熙寧以來,所作文章,大多怨謗君父,並與鄰裏之人勾結。將蘇軾逮捕至台獄審問。正當全國大赦,人們對此事紛紛指責,於是隻好將蘇軾貶官至黃州。李定正想將蘇軾投入監獄,然而此時已是不可能的了。有一天,在崇政殿門外,李定對同僚說“:蘇軾真是個奇才呀。”大家都不敢答應。
七年,進寶文閣待製兼侍讀,命其子立校書崇文院。九年,病不能朝,提舉中太一宮、判西京留司禦史台。還潁。十年,卒,年五十九,贈右諫議大夫。
李定上書請求恢複六案糾察的職務,並可以糾察各路監司,皇上采納了他的意見。彗星出現於東方,皇上讓大家解釋這種現象,太史說這意味著會發生兵變,於是皇上派宦官去搞好衛士的飲食問題。李定說僅隻搞好飲食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而恰恰可以引起一些人起小人之心,於是停止了這種做法。有些人議論要廢止明堂祭祀,皇帝以此去詢問李定。李定說“:三年進行一次郊祀或者明堂祀,這是祖宗之法,從沒有改變過。是誰說出這樣的話,請治他以妄加議論之罪。”皇上說:“聽你的話就足夠了。”升遷為翰林學士。因議論府界養馬的事失實而被貶知河陽。留守南京,奉召為戶部侍郎。宋哲宗即位,以龍圖閣學士身份知青州,又遷移江寧府。一些人爭相攻擊、揭發李定以前的過失,於是他又被貶至滁州。元..二年卒。
秩平居為學求自得。王回,裏中名士也,每見秩與語,輒欿然自以為不及。歐陽修、胡宿、呂公著、王陶、沈遘、王安石皆稱薦之。翕然名重一時。
李定有恩於其宗族,常將家財賑濟同族之人,以致家裏沒有什麼多餘的財產。他受到任子為官的賞賜,然而卻先安排了他兄長的子息。在死的時候,他的兒子都還是平頭布衣。李定隻因依附王安石而得以飛黃騰達,又因為陷害蘇軾,因此大家都很嫌惡他,而他的不孝之名也由此而流播開來。
初,秩隱居,既不肯仕,世以為必退者也。後安石為相更法,天下沸騰,以為不便,秩在閭閻,見所下令,獨以為是,一召遂起。在朝廷任諫爭,為侍從,低首抑氣,無所建明,聞望日損,為時譏笑。秩長於《春秋》,至斥孫複所學為不近人情。著講解數十篇,自謂"聖人之道,皆在於是"。及安石廢《春秋》,遂盡諱其學。
王廣淵,字才叔,大名府成安人。慶曆年間,將其曾祖王明之集子呈給皇上,皇上詔令欲選王明之後人入朝做官,王廣淵推薦了他的弟弟王廣廉,而他自己則通過科舉考試中進士而任大理法直官、編排中書文字。任職期間,他裁定了宋朝曆代皇帝之禦書上千卷,仁宗非常欣賞,任他為舒州知州,而仍留京城,不必到任。
立,始命為天平軍推官,秩死,使門人趙衝狀其行,雲:"自秩與安石去位,天下官吏陰變其法,民受塗炭,上下循默,敗端內萌,莫覺莫悟。秩知其必敗。"紹聖中,蔡卞薦立為秘書省正字、諸王府說書侍講,請用為崇政殿說書,得召對,又請以為諫官。卞方與章惇比,曾布欲傾之,乘間為哲宗言立附兩人,因暴其行狀事,以為詆毀先帝。帝亟下史院取視,言其不遜,以責惇、卞,惇、卞懼,請貶立,乃黜監永州酒稅。
英宗即位前居於藩邸,王廣淵與之交好,受寵信,他還將自己所作的文章獻給英宗看。英宗即皇帝位後,任王廣淵為直集賢院。諫官司馬光說“:漢代的衛綰不讓太子飲酒,所以景帝對待他很優厚。周代之張美私下將國家的錢給周世宗,所以世宗不喜歡他,反而待他很薄。王廣淵之不忠誠,沒有人比得上他,當時仁宗在位,他卻暗地裏投靠陛下,這哪裏是忠臣之所當為?今天應當追究他的罪行,然而皇上不僅不懲罰他,反而還獎賞他,這樣的話,以後還怎麼叫大家謹守臣節呢?”英宗不聽司馬光之言,而任王廣淵為群牧、三司戶部判官,並且對他說:“我從《洪範》中弄懂了高明沉潛的真意,內心堅強以自立,外表柔和以待人,作為一國之君所應有的表現,都沒有超出這個範圍。你替我把它寫在欽明殿的屏上,以便常常看一看,不單單隻看開元時期的《無逸圖》。”加官直龍圖閣。英宗生病,內外朝臣都非常憂慮,寢食難安。英宗於是親自寫了一道詔書,曉諭大家說:“我的病沒有什麼大問題,很快就會好的。”王廣淵照此告訴了大家。
鄧綰,字文約,成都雙流人。舉進士,為禮部第一。稍遷職方員外郎。熙寧三年冬,通判寧州。時王安石得君專政,條上時政數十事,以為宋興百年,習安玩治,當事更化。又上書言:"陛下得伊、呂之佐,作青苗、免役等法,民莫不歌舞聖澤。以臣所見寧州觀之,知一路皆然;以一路觀之,知天下皆然。誠不世之良法,願勿移於浮議而堅行之。"其辭蓋媚王安石。又貽以書頌,極其佞諛。
宋神宗即位,有人上書彈劾王廣淵曾泄漏宮中的密言,被降職知齊州,後又改為京東轉運使,可以在內省傳達章奏。曾公亮、王安石都認為不能這樣做,於是停止他在內省傳達章奏。春耕時期農民苦於無力從事農耕,隻有向富室大戶借錢,那些富室大戶也乘機大肆發放高利貸,從中得利。王廣淵看到這種情況,遂上書請求將本道的錢帛五十萬貸給那些貧苦的農民,這樣一年就可以獲得利息二十五萬,皇上采納了他的意見。王廣淵的這種做法剛好與王安石之青苗法相符合,王安石這才開始認為他還有用,即將他召回京師。禦史中丞呂公著指責他過去的錯誤,故讓他回去仍做京東轉運使。程顥、李常又指責他大肆聚斂,旨在迎合朝廷的意思,而使百姓受困。剛好這時河北轉運使劉庠請求不散青苗錢的奏書到了,於是王安石說:“廣淵大力推行新法遭到彈劾,劉庠故意破壞新法卻不加以問罪,如果這樣處事,又怎麼能使別人安心呢?”最後皇上沒有聽從程顥、李常的話。轉任河東使,升任寶文閣待製、知慶州。
安石薦於神宗,驛召對。方慶州有夏寇,綰敷陳甚悉。帝問安石及呂惠卿,以不識對。帝曰:"安石,今之古人;惠卿,賢人也。"退見安石,欣然如素交。宰相陳升之,馮京以綰練邊事,屬安石致齋,複使知寧州。綰聞之不樂,誦言:"急召我來,乃使還邪?"或問:"君今當作何官?"曰:"不失為館職。""得無為諫官乎?"曰:"正自當爾。"明日,果除集賢校理、檢正中書孔目房。鄉人在都者皆笑且罵,綰曰:"笑罵從汝,好官須我為之。"
宣撫使率兵攻入夏人境內,並要慶州派兵與之會合。剛把武器甲胄發給士兵,卒長吳逵即率眾作亂,王廣淵急忙調動五營兵圍剿。吳逵帶領二千人奪關而逃,廣淵派遣部下將領姚兕、林廣追擊,降服了叛軍。柔遠三都的戍守兵士也想起兵響應叛賊,終沒成功。廣淵表麵上對他們加以安撫,使他們回歸戍守之地,暗地裏卻派兵抄近道於途中攔截邀擊,將他們全部殺了。盡管他平息了叛亂,因事情是從他所領的部眾中發生的,故削減了他兩級俸祿。熙寧二年(1069),進升龍圖閣直學士、知渭州。
尋同知諫院。獻所著《洪範建極錫福論》,帝曰:"《洪範》,天人、自然之大法,朕方欲舉而措諸天下,矯革眾敝。卿當堲淫朋比德之人,規以助朕。"綰頓首曰:"敢不力行所學,以奉聖訓。"明年,遷侍禦史知雜事、判司農寺。
廣淵小有才氣而善於趨炎附勢,他所選擇提拔的人都和他是同類。皇上對執政說“:廣淵征召的將領輔臣,不是遊手好閑的貴族子弟,就是一些奸狡胥吏,甚至於濮宮書吏他也要選用這一類人充任,這是由於此類人都與朝中大臣關係密切。有那麼多好的官吏,他棄而不用,卻用這類人,豈不是耽誤朝廷大事嗎?對此我已下詔書責備他,你們也應當警告他。”這年他死去,時年六十歲,贈他為右諫議大夫。元豐初年,皇上下詔,鑒於他曾被先帝寵幸的緣故,將他的弟弟王臨從皇城使提升為兵部郎中、直昭文館,賜他的兒子王得君進士出身。
時常平、水利、免役、保甲之政,皆出司農,故安石藉綰以威眾。綰請先行免役於府界,次及諸道。利州路歲用錢九萬六千緡,而轉運使李瑜率三十萬,綰言:"均役本以裕民,今乃務聚斂,積寬餘,宜加重黜。"富弼在亳,不散青苗錢,綰請付吏究治。畿縣民訴助役,詔詢其便否兩行之,綰與曾布輒上還堂帖。中丞楊繪言未聞司農得繳奏者,不報。凡呂公著、謝景溫所置推直官、主簿,悉罷去之,而引蔡確、唐坰為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