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挺之張商英(兄唐英)劉正夫何執中鄭居中張康國朱諤劉逵林攄管師仁侯蒙
趙挺之字正夫,密州諸城人。考中進士前幾名。熙寧年間建立學校,被選任為登、棣二州教授,德州通判。哲宗即皇位,賞賜士卒們緡錢,郡守貪汙不及時付給士卒,士卒們憤怒地叫喊著,拿著白梃衝進府衙。郡守躲避,官吏們都逃走。挺之坐在大堂上,問明情況,立即拿出府庫錢財分發,而懲治帶頭鬧事的人,士卒們安寧下來。魏州境內黃河多次決口,有人建議遷移宗城縣。轉運使讓挺之前去視察,挺之說:“縣城遠離高原一千多年了,河水從未犯境。現在要遷到的地方不如舊址,一定會禍害百姓。”轉運使還是決定遷徙,才過兩年,黃河果然衝壞新城,把居民幾乎都淹死。
趙挺之,字正夫,密州諸城人。進士上第。熙寧建學,選教授登、棣二州,通判德州。哲宗即位,賜士卒緡錢,郡守貪耄不時給,卒怒噪,持白梃突入府。守趨避,左右盡走。挺之坐堂上,呼問狀,立發庫錢,而治其為首者,眾即定。魏境河屢決,議者欲徙宗城縣。轉運使檄挺之往視,挺之雲:"縣距高原千歲矣,水未嚐犯。今所遷不如舊,必為民害。"使者卒徙之,財二年,河果壞新城,漂居民略盡。
朝廷召他試任館職,任秘閣校理,升為監察禦史。當初,挺之在德州時,按朝廷意思實行市易法。黃庭堅當時主管德安鎮,認為鎮小百姓貧困,無法承受誅求。到被召試時,蘇軾說:“挺之是個聚斂錢財的小人,學識品行不可取,怎麼適合這個職位。”到這時,挺之上奏彈劾蘇軾草書中有句“民亦勞止”的話,認為這是誹謗先帝。不久因沒有彈劾蔡確獲罪,降任徐州通判,不久任楚州知州。
召試館職,為秘閣校理,遷監察禦史。初,挺之在德州,希意行市易法。黃庭堅監德安鎮,謂鎮小民貧,不堪誅求。及召試,蘇軾曰:"挺之聚斂小人,學行無取,豈堪此選。"至是,劾奏軾草麻有雲"民亦勞止",以為誹謗先帝。既而坐不論蔡確,通判徐州,俄知楚州。
入京任國子司業,曆任太常少卿,代理吏部侍郎,授任中書舍人、給事中。出使遼國,遼主曾經有病,不親自宴請他,讓近臣到旅館宴請他。到年終宴請時方在客省,與其他諸國相同,是挺之爭論才使遼國禮製公正。
入為國子司業,曆太常少卿,權吏部侍郎,除中書舍人、給事中。使遼,遼主嚐有疾,不親宴,使近臣即館享客。比歲享乃在客省,與諸國等,挺之始爭正其禮。
徽宗即位後,任禮部侍郎。祭祀哲宗宗廟時,徽宗打算遷移宣祖廟庭,挺之說“:皇上與哲宗是兄弟,同一代;宣祖廟不應遷走。”徽宗聽從了他的意見。授任他為禦史中丞,任欽聖後陵儀仗使。曾布同時任使、事之職,知道宮中密旨,勸挺之建議紹述新法,於是挺之排擠打擊元..黨人不遺餘力。由吏部尚書授任右丞,進升左丞、中書門下侍郎。當時蔡京獨任宰相,徽宗打算設置右相,蔡京極力推薦挺之,於是徽宗授任挺之為尚書右仆射。
徽宗立,為禮部侍郎。哲宗祔廟,議遷宣祖,挺之言:"上於哲宗兄弟,同一世;宣祖未當遷。"從之。拜禦史中丞,為欽聖後陵儀仗使。曾布以使事聯職,知禁中密指,諭使建議紹述,於是挺之排擊元祐諸人不遺力。由吏部尚書拜右丞,進左丞、中書門下侍郎。時蔡京獨相,帝謀置右輔,京力薦挺之,遂拜尚書右仆射。
挺之任宰相後,與蔡京爭權,多次陳述他的奸惡,並且請求辭去相位避開他。被任命為觀文殿大學士、中太一宮使留在京城。挺之請求回青州,準備入宮告辭,正好彗星出現,徽宗默默思索征象的原因,全部廢除蔡京定下的各種法律,罷免蔡京,召見挺之說:“蔡京所作所為,全部像你說的那樣。”加任挺之為特進,仍舊任右仆射。蔡京在崇寧初期,首先興起邊事,戰爭連年不息。皇帝臨朝,對大臣們說:“朝廷不可與四麵敵國發生衝突,衝突一起,禍患不息,士兵百姓肝腦塗地,哪裏是人主愛護百姓恤惜財物的本意啊。”挺之退朝後對同僚們說“:皇上誌向在於停止戰爭,我們應當順從其意。”不久蔡京複任宰相,挺之仍以大學士兼佑神觀使。不久去世,終年六十八歲。追贈司徒,諡號為“清憲”。
既相,與京爭雄,屢陳其奸惡,且請去位避之。以觀文殿大學士、中太一宮使留京師。乞歸青州,將入辭,會彗星見,帝默思咎徵,盡除京諸蠹法,罷京,召見挺之曰:"京所為,一如卿言。"加挺之特進,仍為右仆射。京在崇寧初,首興邊事,用兵連年不息。帝臨朝,語大臣曰:"朝廷不可與四夷生隙,隙一開,禍拿不解,兵民肝腦塗地,豈人主愛民恤物意哉!"挺之退謂同列曰:"上誌在息兵,吾曹所宜將順。"已而京複相,挺之仍以大學士使佑神觀。未幾卒,年六十八。贈司徒,諡曰清憲。
鄭居中字達夫,開封人。考中進士,崇寧期間,任都官禮部員外郎、起居舍人,升至中書舍人、直學士院。當初,居中自稱是貴妃的叔伯兄弟,貴妃從藩王官邸進入後宮,家世微賤,也依靠居中以自重,從此連連被提升。正好貴妃的父親鄭紳的門客祝安中,上書涉及誹謗,進言的人牽涉到居中,居中因此被罷貶為知和州,改任知潁州。第二年,回朝擔任舊職,升任給事中、翰林學士。大觀元年(1107),任同知樞密院。當時貴妃在後宮最受皇上寵愛,對於居中無所依賴,於是采用宦官黃經臣的計策,以外戚秉政為借口罷貶居中。改任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兼侍讀。
張商英,字天覺,蜀州新津人。長身偉然,姿采如峙玉。負氣俶儻,豪視一世。調通川主簿。渝州蠻叛,說降其酋。辟知南川縣。章惇經製夔夷,狎侮郡縣吏,無敢與共語。部使者念獨商英足抗之,檄至夔。惇詢人才,使者以商英告,即呼入同食。商英著道士服,長揖就坐。惇肆意大言,商英隨機折之,落落出其上。惇大喜,延為上客。歸,薦諸王安石,因召對,以檢正中書禮房擢監察禦史。
蔡京因為星象有變而被罷相,趙挺之任宰相,與劉逵謀劃全部改變蔡京的政令。不久,徽宗非常後悔改變宰相之舉,宮中無人知道徽宗此意。居中經常與鄭紳家來往,得知此事,立即入宮求見徽宗說“:陛下建立學校,大興禮樂,來藻飾太平;設置居養、安濟院,來救濟窮困百姓,哪裏違逆天意而導致天譴呢?”徽宗醒悟過來。居中出宮後與禮部侍郎劉正夫商議,劉正夫接著入宮求見皇上,他的意見與居中相同。皇帝心中又偏向蔡京。蔡京再次得以執政,他們二人的幫助居多。
台獄失出劫盜,樞密檢詳官劉奉世駁之,詔糾察司劾治。商英奏:"此出大臣私忿,願收還主柄,使耳目之官無為近臣所脅。"神宗為置不治。商英遂言奉世庇博州失入囚,因摭院吏徇私十二事,語侵樞臣,於是文彥博等上印求去。詔責商英監荊南稅,更十年,乃得館閣校勘、檢正刑房。商英嚐薦舒亶可用,至是,亶知諫院,商英以婿王溈之所業示之,亶繳奏,以為事涉幹請,責監赤岸鹽稅。
居中要求得到厚報,蔡京對他說樞密是執掌兵權的重要機關,與三省機關不同,不妨用人唯親。經臣正把持朝政,竭力詆毀前說,蔡京的話沒有生效。居中懷疑蔡京不援用自己,於是怨恨他,就與張康國一起詆毀蔡京。都水使者趙霖在黃河得到一隻兩頭龜,獻給皇上作為祥瑞。蔡京說:“這是齊國小白說的‘象罔’,見到的就可以稱霸。”居中說“:頭怎麼能有兩個?人們都感到駭異,而蔡京卻張揚這件事,真是危不可測啊。”皇帝命令把兩頭龜丟進金明池,認為“居中愛護我”,於是重申前命,提升居中為知樞密院事。四年,蔡京又被罷免。居中自認為一定會成為宰相,而皇帝也覺察出來,不重用他。鄭妃升為皇後,居中又因為後戚幹政的嫌疑,被罷貶為觀文殿學士。
哲宗初,為開封府推官,屢詣執政求進。朝廷稍更新法之不便於民者,商英上書言:"'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今先帝陵土未幹,即議變更,得為孝乎?"且移書蘇軾求入台,其廋詞有"老僧欲住烏寺,嗬佛罵祖"之語。呂公著聞之,不悅。出提點河東刑獄,連使河北、江西、淮南。
政和年間,居中再次出任知樞密院事,官加特進。當時蔡京總管三省政事,越發亂為改變法度。居中常常為此向皇帝進言,皇帝也討厭蔡京專斷,不久授任居中為少保、太宰,讓他監察蔡京。居中執政存綱紀,守格令,阻抑僥幸小人的進用,援引淹滯不升的官員,士大夫認為大治有望。遭母喪,守喪未滿三年,皇帝詔令重新起用他。過了一年,加官少傅,得到準許守滿喪期。守喪滿期後,以威武軍節度使身份兼任佑神觀使。回京後兼管樞密院,加官少師,連封崇、宿、燕三國公。
哲宗親政,召為右正言、左司諫。商英積憾元祐大臣不用己,極力攻之,上疏曰:"先帝盛德大業,跨絕今古,而司馬光、呂公著、劉摯、呂大防援引朋儔,敢行譏議。凡詳定局之所建明,中書之所勘當,戶部之所行遣,百官之所論列,詞臣之所作命,無非指擿抉揚,鄙薄嗤笑,翦除陛下羽翼於內,擊逐股肱於外,天下之勢,岌岌殆矣。今天青日明,誅賞未正,願下禁省檢索前後章牘,付臣等看詳,簽揭以上,陛下與大臣斟酌而可否焉。"遂論內侍陳衍以搖宣仁,至比之呂、武;乞追奪光、公著贈諡,仆碑毀塚;言文彥博背負國恩,及蘇軾、範祖禹、孫升、韓川諸人,皆相繼受譴。又言:"願陛下無忘元祐時,章惇無忘汝州時,安燾無忘許昌時,李清臣、曾布無忘河陽時。"其觀望捭闔,以險語激怒當世,概類此。
朝廷派遣使者與金國相約夾攻契丹,恢複燕雲領土,蔡京、童貫主持這件事。居中竭力陳述不可,對蔡京說:“公為國家大臣,是國家的元老,不遵守宋金兩國盟約,製造事端,實非妙算。”蔡京說“:皇上討厭每年拿出五十萬歲幣給金國,所以這樣。”居中說:“公卻不考慮漢代和戎用兵的費用嗎?讓百萬百姓肝腦塗地,實在是你造成的啊!”從此這個意見稍稍停止下來。後來金人多次進攻,契丹日益困迫,王黼、童貫又建議用兵,居中又說:“不應幸災而動,等待契丹自行滅亡就可以了。”朝廷不聽他的意見,燕山被平定後,居中進升為太保,自述無功,不接受任命。
惇、燾交惡,商英欲助惇,求所以傾燾者。陽翟民蓋氏養子漸,先為祖母所逐,以家資屬其女,經元豐訴理不得直。商英論其冤,導漸使遮執政,及詣禦史府訐燾姻家與蓋女為道地。哲宗不直商英,徙左司員外郎。既,與漸交關事皆露,責監江寧酒。起知洪州,為江、淮發運副使,入權工部侍郎,遷中書舍人。謝表曆詆元祐諸賢,眾益畏其口。徽宗出為河北都轉運使,降知隨州。
有天入朝,突然患上疾病回到住宅,幾天後去世,終年六十五歲。追贈太師、華原郡王,諡號為“文正”。皇帝親自為他的墓碑題字“政和寅亮醇儒宰臣文正鄭居中之墓”。
崇寧初,為吏部、刑部侍郎,翰林學士。蔡京拜相,商英雅與之善,適當製,過為褒美。尋拜尚書右丞,轉左丞。複與京議政不合,數詆京"身為輔相,誌在逢君。"禦史以為非所宜言,且取商英所作《元祐嘉禾頌》及《司馬光祭文》,斥其反覆。罷知亳州,入元祐黨籍。
居中剛進入仕途,蔡京就推舉他有宰相之才。後來兩人不和,於是蔡京趁蔡渭申述他的父親蔡確的功績,追究王王圭的責任。居中是王王圭的女婿,因此借這件事排擠他,但是終究不能夠害他。
京罷相,削籍知鄂州。京複相,以散官安置歸、峽兩州。大觀四年,京再逐,起知杭州。過闕賜對,奏曰:"神宗修建法度,務以去大害、興大利,今誠一一舉行,則盡紹述之美。法若有弊,不可不變,但不失其意足矣。"留為資政殿學士、中太一宮使。頃之,除中書侍郎,遂拜尚書右仆射。京久盜國柄,中外怨疾,見商英能立同異,更稱為賢,徽宗因人望相之。時久旱,彗星中天,是夕,彗不見,明日,雨。徽宗喜,大書"商霖"二字賜之。
居中的兒子修年、億年,都官至侍從。億年遭靖康之難,流落到金國,後來奉事劉豫,晚年得以南歸,秦檜因與他是姻親提升他為資政殿大學士,位與執政大臣同。秦檜死後,億年也被貶死撫州。
商英為政持平,謂京雖明紹述,但借以劫製人主,禁錮士大夫爾。於是大革弊事,改當十錢以平泉貨,複轉般倉以罷直達,行鈔法以通商旅,蠲橫斂以寬民力。勸徽宗節華侈,息土木,抑僥幸。帝頗嚴憚之,嚐葺升平樓,戒主者遇張丞相導騎至,必匿匠樓下,過則如初。楊戩除節度使,商英曰:"祖宗之法,內侍無至團練使。有勳勞當陟,則別立昭宣、宣政諸使以寵之,未聞建旄鉞也。"訖持不下,論者益稱之。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成年時,有好名聲,急義好施,有時一天揮霍千金。考中進士後,調任寶雞尉、柏鄉知縣。百姓訴訟都在縣衙判決,受罰者沒有怨意。轉運使黃..聽說他的名聲,準備推薦他,召他到轉運司陳述政事,侯蒙因為要出縣境不肯前往。黃..大怒;後來巡視各縣,檢閱文書,想找岔治他的罪;後來沒有一處可以指責,就以賓客之禮相見,說:“你真是個能幹的官吏啊。”黃..率領諸使聯合推薦他。徙任襄邑知縣,升為監察禦史,進升殿中侍禦史。
然意廣才疏,凡所當為,先於公坐誦言,故不便者得預為計。何執中、鄭居中日夜釀織其短,先使言者論其門下客唐庚,竄之惠州。有郭天信者,以方技隸太史,徽宗潛邸時,嚐言當履天位,自是稍眷寵之。商英因僧德洪、客彭幾與語言往來,事覺,鞫於開封府。禦史中丞張克公疏擊之,以觀文殿大學士知河南府,旋貶崇信軍節度副使,衡州安置。天信亦斥死。京遂複用。
崇寧年間星象變異皇上征求政事建議,侯蒙上書條陳十件事,分別是:去冗官,容諫臣,明嫡庶,別賢否,絕幸冀,戒濫恩,寬疲民,節妄費,外戚不要幹預政事,宦官不得掌權。徽宗予以采納,有重用他之意,升任侍禦史。
未幾,太學諸生誦商英之冤,京懼,乃乞令自便。繼複還故官職。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贈少保。
西邊將領高永年死在羌地,徽宗大怒,親自書寫五路將帥劉仲武等十八人姓名,令侯蒙前往秦州逮捕審訊。將出發時,任命他為給事中。侯蒙到秦州,仲武等人穿著囚服聽候命令,侯蒙告訴他們說“:你們都是侯伯,不能讓獄吏汙辱你們,依次講出實情吧。”案件還未上報,朝廷任命他為禦史中丞。侯蒙上奏說:“漢武帝殺死王恢,不如秦繆公赦免孟明;子玉被縊殺而晉侯高興,孔明死而蜀國被輕視。現在羌人殺死我國一個都護,而讓十八位將領因此而死,這是自己毀壞自己的肢體啊。要想身體不得病,可能嗎?”徽宗醒悟過來,赦免他們不予追問。
商英作相,適承蔡京之後,小變其政,譬饑者易為食,故蒙忠直之名。靖康褒表司馬光、範仲淹,而商英亦贈太保。紹興中,又賜諡文忠,天下皆不謂然。兄唐英。
侯蒙升任刑部尚書,改任戶部尚書。這年郊祭朝廷預先辦理,尚書主管政事。這時,皇帝秘密告訴他。侯蒙回答說:“用財利討好君主而進升,我不敢這樣做。”遭母喪,守孝期滿,恢複舊官,於是任同知樞密院。進升尚書左丞、中書侍郎。在此之前,禦史中丞蔡鑊大力詆毀張商英的私事,皇帝下旨命令舉行廷辯。侯蒙說“:商英雖然有罪,但他是宰相;蔡鑊大力詆毀,雖是言官,但他是從臣。讓他們廷辯,豈不有傷國體?”皇上認為是這樣。一天,皇上從容問侯蒙說:“蔡京這人怎麼樣?”侯蒙回答說“:假如蔡京能心術端正,即使古代賢相也無法比擬。”皇上點頭稱是,而且讓他秘密偵察蔡京的行為。蔡京聽說後怨恨他。
唐英字次功。少攻苦讀書,至經歲不知肉味。及進士第,翰林學士孫抃得其《正議》五十篇,以為馬周、魏元忠不足多。薦試賢良方正,不就。調穀城令。縣圃歲畦薑,貸種與民,還其陳,複配賣取息,銓曹指為富縣。唐英至,空其圃,植千株柳,作柳亭其中,聞者谘羨。
大錢法有弊端,朝廷準備改十為三,主藏吏來報告說“:諸府都把大錢拿到市場購物,都懷疑法令會改變。”侯蒙說:“我們府裏積錢有多少?”守藏吏回答說:“八千緡。”侯蒙吼道:“怎麼會有變更而我不知道的呢?”第二天,詔令下達。曾經又有幾件事侯蒙單獨受詔,蔡京不知道;蔡京偵察得知,告訴皇上,皇上說:“侯蒙也這樣嗎?”罷貶他為知亳州,不久加任資政殿學士。
英宗繼大統,唐英上《謹始書》雲:"為人後者為子,懼他日必有引漢定陶故事以惑宸聽者,願杜其漸。"既而濮議果起。帝不豫,皇太後垂簾,又上書請立潁王為皇太子。神宗即位,知其人,擢殿中侍禦史。入對,帝問何尚衣綠,對曰:"前者固得之,回授臣父。"帝嘉其孝,賜五品服。
宋江在京東作亂,侯蒙上書說:“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沒有敢抵抗的,他的才能一定過人,現在青溪賊人作亂,不如赦免宋江,讓他討伐方臘來自贖。”皇上說“:侯蒙身在地方不忘君主,是個忠臣啊。”命他任東平知府,未到任就去世,終年六十八歲。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諡號為文穆。
帝方厲精圖治,急於用人,唐英言:"知江寧府王安石經術道德,宜在陛下左右。"又論宗室祿多費钜,宜以服為差殺;天下苦差役不均,盍思所以寬民力、代民勞者。其後略施行。帝方欲用之,以父憂去,未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