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時中徐處仁馮澥王倫宇文虛中湯思退
王倫字正道,莘縣人,文正公王旦弟王勖的玄孫。家境貧寒沒有品行,放任遊蕩,往來京城洛陽之間,多次犯法,僥幸逃脫。汴京失守時,欽宗來到宣德門,城中民眾喧囂呼叫不斷,王倫乘機徑直來到欽宗跟前說“:我能彈壓他們。”欽宗解下自身佩帶的夏國寶劍賜給他,王倫說“:臣沒有任何官職,怎麼能彈壓他們?”於是自己推薦自己的才能。欽宗取出一張小紙在上麵寫著“:王倫可任命為兵部侍郎。”王倫下樓,率領數名品行惡劣的年輕人,傳告聖旨安撫眾人,民眾才平息下來。宰相何..因為王倫是小人沒有功勞,任命太快,奏請補任修職郎,欽宗拒絕采納他的意見。
白時中,字蒙亨,壽春人。登進士第,累官為吏部侍郎。坐事,降秩知鄆州,已而複召用。政和六年,拜尚書右丞、中書門下侍郎。宣和六年,除特進、太宰兼門下,封崇國公,進慶國。
建炎元年(1127),朝廷選拔能夠善長應對的人出使金朝,探問徽宗、欽宗日常生活,遷任朝奉郎,假借刑部侍郎,充任大金通問使,..門舍人朱弁為副使,會見金左副元帥宗維協商議事,金朝留下不遣返。
始,時中嚐為春官,詔令編類天下所奏祥瑞,其有非文字所能盡者,圖繪以進。時中進《政和瑞應記》及《讚》。及為太宰,表賀翔鶴、霞光等事。圜丘禮成,上言休氣充應,前所未有,乞宣付秘書省。時燕山日告危急,而時中恬不為慮。金人入攻,京城修守備,時中謂宇文粹中曰:"萬事須是涉曆,非公嚐目擊守城之事,吾輩豈知首尾邪?"
有一位商人陳忠,向王倫密報兩位皇帝在黃龍府,王倫於是同朱弁以及洪皓送給陳忠金錢讓他到黃龍府暗中傳遞消息,徽、欽宗至此才知道高宗已經即位了。過了很久,粘罕派烏陵思謀到驛館會見王倫,說到契丹時事。王倫說:“海上之盟時,宋金兩國約為兄弟,萬世不變。雲中之戰,我朝曾犒勞貴軍,讚助貴軍成功。貴國大臣,曾想興兵南下,但貴國先朝皇帝為保持雙方盟好,沒有允許。此後貴國舉兵禍害我國,這難道是貴國先朝皇帝的本意麼?況且自古自分為南北,皇上恭謹勤奮,英雄豪傑並用,目的在於一定要複古。為何不考慮長久遠大的謀畫,歸還我朝二帝、太後,恢複我朝疆土,使南北民眾不遭塗炭,也足以安慰貴朝先帝在天之靈,希望執事的人能夠讚成。”烏陵思謀沉思很久說:“你說得對,回去後我會全部轉達。”不久粘罕來到,說:“近來貴國遣使前來,詢問他們的意圖,多不能回答。烏陵思謀傳達你說準備議和,這決不是貴朝的實際意願,不過是你自己這樣說罷了。”王倫說“:出使前來當然有所使命,不然來此幹什麼呢?人定勝天,天定也能勝人,希望元帥考察這一點。”粘罕沒有回答。此後,宇文虛中、魏行可、洪皓、崔縱、張邵相繼出使來到金朝,都被扣留。
欽宗即位,召大臣決策守京師,問誰可將者。李綱言:"朝廷高爵厚祿蓄養大臣,蓋將用之有事之日。時中輩雖書生,然撫將士以抗敵鋒,乃其職也。"時中勃然曰:"李綱莫能將兵出戰乎?"綱曰:"陛下儻使臣,當以死報。"於是以綱為右丞,充守禦使。時中尋罷為觀文殿學士、中太一宮使。禦中劾時中孱懦不才,詔落職。未幾,卒。
紹興二年(1132),粘罕突然來到驛館同王倫議和,放他回朝報告。這年秋天,王倫到臨安,入朝應對,述說金朝情況十分詳盡,高宗給予優厚獎勵。任命他為右文殿修撰,主管萬壽觀,並任命他兩位弟弟一位侄兒為官。當時正興兵討伐劉豫,和議因此中止。紹興三年,韓肖胄出使金朝回來,金朝派李永壽、王詡接著來到南宋。兩人驕橫倨傲,朝廷以王倫充任陪伴使,王倫同他們說起雲中故事,他們驕橫倨傲之氣稍微有所收斂,於是拜受詔書。事畢,王倫請求立祠。劉光世請求讓王論參議軍事,王倫推辭了。宰相趙鼎召王倫到都堂議事,王倫陳述攻守之策,與趙鼎意見不合,再次請求奉祠。
徐處仁,字擇之,應天府穀熟縣人。中進士甲科,為永州東安縣令。蠻人叛,處仁入峒,開示恩信,蠻感泣,誓不複反。知濟州金鄉縣。以薦者召見,徽宗問京東歲事,處仁以旱蝗對。問:"邑有盜賊乎?"曰:"有之。"上謂處仁不欺,除宗正寺丞、太常博士。
紹興七年(1137)春,徽宗和寧德皇後的訃告傳來,朝廷又任命王倫為徽猷閣待製、假直學士、充任迎奉梓宮使,以朝請郎高公繪為副使。王倫入朝辭行,高宗讓王倫對金左副元帥完顏昌說“:河南土地,貴國既不占有,與其交給劉豫,還不如歸還我朝。”王倫奉詔前往,並附帶上進獻給太後、欽宗兩人黃金各二百兩,並將金帛賜給宇文虛中、朱弁、孫傅、張叔夜等人在金朝的家屬。
時初置算學,議所祖,或以孔子讚《易》知數。處仁言:"仲尼之道無所不備,非專門比。黃帝迎日推策,數之始也,祖黃帝為宜。"擢監察禦史,遷殿中、右正言、給事中。攝開封府,裁決如流,囚係常空。進戶部尚書,繼拜中大夫、尚書右丞。丁母憂,免喪,以資政殿學士知青州,徙知永興軍。
王倫到達睢陽,劉豫設館招待,懷疑宋金之間有其他計謀,寫信求取國書。王倫回報說“:國書必須見到金國主當麵交納,至於我的使命,就是祈請徽宗棺槨回朝。”劉豫仍不斷脅迫他交出。恰逢歡迎的使者來到,王倫渡河到涿州會見撻懶,詳細說明劉豫要求索取國書的情況,並說“:劉豫能忍心背叛本朝,他日怎能擔保他不背叛貴國。”這年冬天,劉豫被廢黜。王倫和高公繪回朝,左副元帥為王倫等人送行說:“好好回報南朝,自今以後道路無阻,和議可以達成。”
童貫使陝西,欲平物價,處仁議不合,曰:"此令一傳,則商賈弗行,而積藏者弗出,名為平價,適以增之。"轉運使阿貫意,劾其格德音,倡異論,侵辱使者。詔處仁赴闕。尋改知河陽,落職知蘄州。久之,以顯謨閣直學士知潁昌府。民有得罪宮掖者,雖赦不原,處仁為奏上。童貫乘是擠之,奪職,提舉鴻慶宮。複延康殿學士、知汝州,再奉鴻慶祠、知徐州,召為醴泉觀使。
王倫入朝見高宗,說金朝答應歸還徽宗棺槨和太後,又答應歸還河南土地,且說廢黜劉豫的計謀是由自己發起的。高宗大喜,給予特別優厚的賞賜。
徽宗訪以天下事,處仁對曰:"天下大勢在兵與民,今水旱之餘,賦役繁重,公私凋弊,兵民皆困,不及今謀之,後將有不勝圖者。"上曰:"非卿不聞此言。"明日,除侍讀。進讀罷,理前語,處仁言:"昔周以塚宰製國用,於歲之杪,宜會朝廷一歲財用之數,量入為出,節浮費,罷橫斂,百姓既足,軍儲必豐。"上稱善詔置裕民局討論振兵裕民之法。蔡京不悅,言者謂:"今設局曰'裕民',豈平日為不裕民哉?"乃罷局,出處仁知揚州。未幾,以疾奉祠歸南都。
當初,王倫見到完顏昌後,完顏昌派使者陪同王倫到燕京拜金帝完顏..,王倫首先感謝廢黜劉豫,然後說明自己此行的使命。金帝開始秘密同群臣商定準許講和,於是將王倫遣回,並命令太原少尹烏陵思謀、太常少卿石慶來到南宋商議和議事宜。到達南宋朝廷後,王倫往來驛館同他們磋商計議。紹興八年(1138)秋,王倫以端明殿學士的身份再次出使金朝,知..門事藍公佐作為他的副手。王倫辭行,來到都堂接受任務二十多項。來到金國後,金帝完顏..為他設宴三天,派遣簽書宣徽院事蕭哲、左司郎中張通古為江南詔諭使,隨從王倫來到宋廷。
方臘為亂,處仁亟見留守薛昂,為畫守戰之策。因語昂曰:"睢陽蔽遮江、淮,乃國家受命之地,脫有非常,吾助君死守。"語聞於朝,起為應天尹。河北盜起,徙大名尹。前尹王革慘而怯,盜無輕重悉抵死,小有警,輒閉城以兵自衛。處仁至,即大開城門,徹牙內甲兵,人情遂安。
朝廷議論由於金朝使者傲慢無禮,大聲爭論,大多歸罪於王倫。十一月,王倫到朝廷,以生病為由請求辭職,朝廷不許,催促他到內殿奏事。當時蕭哲等人倨傲驕橫,接受金帝詔書的禮儀沒有定下來。禦史中丞勾龍如淵到都堂同秦檜商議,召王倫前來責備他說:“你為使節溝通兩國和好,所有事情都應當在金朝那裏反複議定,怎麼能同使者來到後再商議呢?”王倫哭著說:“王倫九死一生,在虎口中來往四次,今天中丞竟像這樣責備我。”秦檜等人一起勸解他說“:禦史中丞沒有別的意思,也是想激勵你了斷此事。”王倫說“:這樣我不敢不努力。”王倫會見張通古,反複勸說他,張通古害怕,於是決定讓秦檜到驛館會見金使,接受詔書後歸去。金朝答應歸還徽宗棺槨、太後及河南地區。
徽宗賜手詔曰:"金人雖約和,然狼子野心,易扇以變,有當行事以聞。"處仁上《備邊禦戎》十策。進觀文殿學士,召為寶籙宮使,特升大學士。舊製,大觀文非宰相不除,前二府得除,自處仁始。
紹興九年(1139)春,朝廷賜王倫同進士出身、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充任迎棺槨、奉還兩宮、交割地界使,接著又任命王倫為東京留守兼開封尹。王倫到達東京,會見金右副元帥兀..,交割地界,兀..返回燕京。五月,王倫從汴京到金朝議事。當初,兀..回來,秘密對金帝說“:河南地區本是撻懶、宗磐主謀割讓給宋,兩人必定暗中勾結宋朝。今天使者已到汴京,不要讓他越境。”王倫原在雲中時的一位官屬隸屬兀..,這時悄悄告訴王倫,王倫立即派人全部報告給朝廷,請求預為防備。兀..於是命令中山府拘留王倫,殺死宗磐和撻懶。
欽宗即位,金人犯京師,處仁儲糧列備,合銳兵萬人勤王;奏乞下詔親征,以張國威。奏至,朝廷適下親征詔書,以李綱為行營使。即移書綱,言備禦方略。金人請和而歸,處仁奏宜伏兵浚、滑,擊其半濟,必可成功。召為中書侍郎。入見,欽宗問割三鎮,處仁言:"國不競亦陵,且定武陛下之潛藩,不當棄。"與吳敏議合。敏薦處仁可相,拜太宰兼門下侍郎。
十月,王倫才在禦子林見到金朝皇帝,陳述自己的使命。金帝全部不做回答,並下令翰林待製耶律紹文為宣勘官,訊問王倫“:你知道撻懶的罪行嗎?”王倫回答“:不知道。”又問“:沒有一句話說到歲幣,反來割取土地,你隻知道我朝有元帥,難道不知道我朝有皇帝嗎?”王倫說:“近來蕭哲持國書來,答應歸還棺槨、太後及河南地區,天下人都知道是貴國遵循海上之盟的約定,與民休息,使人奉命通好兩國。”到驛館後,金帝又派耶律紹文對王倫說“:你當年滯留雲中已沒有回去的希望,等到放你回去,你不僅沒有回報,反而離間我朝君臣關係嗎?”於是讓藍公佐先歸朝,討論歲貢、正朔、誓表、冊命等事宜,拘留王倫等候回報;後來把王倫遷到河間,於是不再遣回。
童貫部勝捷軍衛徽宗東巡,貫既貶,軍士有惡言。徽宗將還,都人洶懼,或請為備。處仁曰:"陛下仁孝,思奉晨昏,屬車西還,天下大慶,宜郊迎稱賀。軍士妄言,臣請身任之。"乃以處仁為扈駕禮儀使,統禁旅從出郊,迄二聖還宮,部伍肅然。
紹興十年(1140),金朝毀棄盟約,兀..等再次奪取河南地區。王倫居住在河間六年時間,到紹興十四年,金朝打算讓王倫任平灤三路都轉運使,王倫說:“我是奉命出使而來,不是前來投降。”金朝再三威脅,並派使者前來催促,王倫拒絕更加堅決。金鞭打使者,讓他縊殺王倫。王倫用重金賄賂使者拖延一點時間,然後穿戴齊整麵向南方,再三下拜痛哭說:“先祖文正公以正直公道擔任兩朝輔相,天下所共知,我今天身負使命被扣留,想以偽職汙辱我,我怎敢愛惜自己一條性命而有辱使命!”於是就義,時年六十一歲。這時河間地震,雨雹連下三天不止,人人都為他悲哀。詔令贈予通議大夫,賜給家屬金一百兩、帛一千匹。兒子王述同堂兄王遵潛入金境,到河間,得到王倫遺骨歸來,朝廷按官禮安葬,後諡為“湣節”。
初,處仁為右丞,言:"六曹長貳,皆異時執政之選,而部中事一無所可否,悉稟命朝廷。夫人才力不容頓異,豈有前不能決一職而後可共政者乎?乞詔自今尚書、侍郎不得輒以事諉上,有條以條決之,有例以例決之,無條例者酌情裁決;不能決,乃申尚書省。"會處仁以憂去,不果行,及當國,卒奏行之。
湯思退字進之,處州人。紹興十五年(1145)以右從政郎的身份被授予建州政和縣令,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任秘書省正字。從此位登郎曹,兩任中秘,把持史筆。
聶山為戶部尚書兼開封尹,庫有美珠,山密語寧德宮宦者,用特旨取之。處仁奏:"陛下鑒近患,事必由三省。今以珠為道君太上皇後壽,誠細故,且美事;然此端一開,則前日應奉之徒複縱,臣為陛下惜之。"乃抵主藏吏罪。
紹興二十五年(1155),由禮部侍郎擔任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不久參預朝廷大政。早先秦檜當政時,厭惡正直,對方必須不反對和議,不鞭撻自己的過錯,才能長期被任用。當時湯思退名聲地位日益提高,秦檜病重,召參知政事董德元和湯思退到臥室內,囑托後事,各贈給黃金一千兩。董德元害怕秦檜以為自己站在他的對立麵,不敢推辭;湯思退害怕秦檜以為自己希望他死去,不敢接受。高宗聽說,以為湯思退不接受黃金,不是秦檜黨羽,信任並使用他。紹興二十六年(1156),任知樞密院事。次年,官拜尚書右仆射;又過了兩年,進為左仆射,第二年,侍禦史陳俊卿彈劾他“挾持奸詐取巧之心,加上傾軋邪惡的權術,觀察他的行為,大多仿效秦檜,大概湯思退得官,都是秦檜父子的恩惠”。於是被罷免,以觀文殿大學士的身份任宮觀官。
處仁言論,初與吳敏、李綱合,尋亦有異議。嚐與敏爭事,擲筆中敏麵,鼻額為黑。唐恪、耿南仲、聶山欲排去二人而代之位,諷言者論之,與敏俱罷,處仁以觀文殿大學士為中太一宮使。尋知東平府,提舉崇福宮。高宗即位,起為大名尹、北道都總管,卒於郡。
隆興元年(1163),宋軍在符離潰敗,召湯思退複任丞相,諫議大夫王大寶上章論爭,孝宗沒有回答。金軍將領紇石烈誌寧送信到三省、樞密院,索取海、泗、唐、鄧四郡。湯思退打算同金講和,派遣淮西安撫司幹辦公事盧仲賢以樞密院計議、編修官的身份,拿著回信前往。臨行時,孝宗告誡不要答應割讓四郡。盧仲賢到宿州,仆散忠義以武力威脅他,盧仲賢惶恐不安,說回去後當上報朝廷,於是持仆散忠義寫給三省、樞密院的書信回來。孝宗依然想阻止割讓海、泗二郡,湯思退急忙上奏以吏部侍郎王之望為通問使,知..門事龍大淵為副使,準備割棄四州。張浚在揚州聽說這件事,派遣兒子張木式入朝上奏盧仲賢無能辱國。孝宗大怒,恰逢侍禦史周操彈劾盧仲賢不應擅自答應割讓四郡,下大理寺追查訊問,召張浚到朝廷。十二月,任命湯思退為左仆射,張浚為右仆射。
處仁在宣和間,數請寬民力以弭盜賊。尹大名,以剛廉稱。及為首相,無大建明,方進言以金人出境,社稷再安,皆由聖德儉勤,致有天人之助。仲師道請合諸道兵屯河陽諸州,為防秋計,處仁謂金人豈能複來,不宜先自擾以示弱。南都受圍時,處仁在圍城中,都人指為奸細,殺其長子庚。幼子度,吏部侍郎。
隆興二年(1164),張俊認為不能同金講和,請求孝宗前往建康,圖謀進兵。孝宗親自批準王之望等人和所帶禮物一起撤回,詔令荊、襄、川、陝等邊防地區加強戒備,把盧仲賢流放到郴州。湯思退害怕恐懼,上奏請求將這關係到國家安危存亡的大事,上報太上皇高宗而後再行動。孝宗批示到三省說“:金朝這樣無禮,你還打算講和。今天敵人的形勢,不能同秦檜時相比,你的議論不如秦檜。”湯思退十分驚駭,陰謀驅逐張浚出朝,於是命令王之望、龍大淵急忙上奏兵少糧缺,樓船、兵械沒有準備,人們都議論用四萬人馬守衛泗州,不是好的計策,孝宗對此很感疑惑,於是命令張浚巡視邊境,撤兵罷免招納士兵。張浚極力乞求罷免自己的職務,孝宗答應了他。孝宗讓湯思退寫信給金,答應把四郡割讓給金朝。
馮澥字長源,普州安嶽人。父山,熙寧末,為秘書丞、通判梓州,鄧綰薦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範祖禹薦於朝,官終祠部郎中。澥登進士第,曆官入朝,以言事再謫。
隨後金軍專門從事殺戮搶劫,孝宗中途後悔,湯思退又暗中命令孫造告訴敵人用重兵脅迫講和。孝宗聽說有敵兵,命令建康都統王彥等人率兵抵禦,並命令湯思退前去監督江、淮地區軍隊,湯思退推辭不去。金仆散忠義從清河口渡過淮河,議論者極力彈劾湯思退急於求和撤去防備的罪行,於是被罷免丞相職務,不久謫居永州。於是太學士張觀等七十二人上書,彈劾湯思退、王之望、尹穡等人奸邪誤國,招致敵人前來,請求把他斬首。湯思退憂慮害怕而死。
靖康元年,澥為左諫議大夫。金人圍太原,朝廷命李綱宣撫兩河,澥奏罷之。金人要割三鎮,高宗自康邸出使,除澥知樞密院事,充副使,不果行,尋除尚書左丞。金人犯闕,詔宗室郡王為報謝使,澥與曹輔以樞密為副,留金營三日歸,詔暫權門下侍郎。欽宗詣金營,澥扈從。張邦昌僣位,與澥有舊,取之歸,以澥康邸舊臣,命為奉迎使,為總領迎駕儀物使。建炎初,除資政殿學士、知潼川府。言者論澥嚐汙偽命,奪職,已而複官。紹興三年,以資政殿學士致仕,卒。
湯思退始終同張浚不和,張浚以雪恥複仇恢複中原為己任,湯思退總是借保境息民作為求和的口實,雙方不斷交鋒,湯思退的主張終於得到推行,但最終以此獲罪,金朝得海、泗、唐、鄧四州,又索取了商、秦,都是湯思退出力的結果。
澥為文師蘇軾,論西事與蔡京忤。郡人張庭堅以言事斥象州死,妻子流離,澥力振其家,及入諫省,奏官其一子。然議論主熙、豐、紹聖,而排鄒浩、李綱、楊時,君子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