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子諲陳規季陵盧知原(弟法原)陳桷李璆李樸王庠王衣
陳規字元則,密州安丘人。考中明法科。靖康末年,金軍入侵,殺死鎮海軍節度使劉延慶,其部下祝進、王在逃散作賊,侵犯隨、郢、複等州。陳規任安陸縣令,率勤王兵奔赴汴京救援,到蔡州,因道路阻隔而返回。恰逢祝進進攻德安府,知府棄城逃走,當地父老百姓請求陳規暫攝守城事。陳規派遣射士張立率兵征討祝進,將他擊退。不久王在又與祝進會合,用炮石鵝車進攻城東門,陳規連續將他們擊敗,兩人害怕,率眾逃走。
向子諲,字伯恭,臨江人,敏中玄孫,欽聖憲肅皇後再從侄也。元符三年,以後複辟恩,補假承奉郎,三遷知開封府鹹平縣。豪民席勢犯法,獄具上,尹盛章方以獄空覬賞,卻不受,子諲以聞,詔許自論決,章大怒,劾以他事勒停。
建炎元年(1127),陳規任直龍圖閣、知德安府。李孝義、張世率步騎兵數萬人逼近城池,詐稱受詔接受招安,陳規登上城牆觀察他們的營壘說:“這是欺騙我。”急忙布置防備。半夜時分,李孝義軍隊圍城,於是被陳規擊敗。同群盜楊進相持十八天,楊進無計可施,用一百人自衛,抵達城濠求和。陳規出城同他握手而談,楊進深受感動,折箭立誓而去。董平率眾窺視城池,派其黨羽李居正、黃進入城求糧,陳規斬殺黃進,以李居正兵為前鋒,大破董平。升任秘閣修撰,不久任德安府、複州、漢陽軍鎮撫使,賜給三品官服,不久升為徽猷閣待製。
宣和初,複官,除江、淮發運司主管文字。淮南仍歲旱,漕不通,有欲浚河與江、淮平者,內侍主其議,無敢可否,發運司檄子諲行。子諲言:"自江至淮數百裏,河高江、淮數丈,而欲浚之使平,決不可。曩有司三日一啟閘,複作澳儲水,故水不乏。比年行直達之法,加以應奉往來,啟閉無節,堰閘率不存。今複故製,嚴禁約,則無患。"使者用其言,漕複通,進秩一等。召對,除淮南轉運判官。以戶部奏諸路起發上供不及數,降一官。
當時桑仲在襄、漢之間剽掠民財,其副手霍明屯兵郢州,陳規請求朝廷,命令霍明守衛郢州。張浚都督行視四川,桑仲率兵窺伺,被王彥擊敗。桑仲大怒,率領數百騎前來責備霍明,霍明擊殺他們,投奔劉豫,用書信招降陳規,陳規囚禁使者上報。李橫包圍城池,製造天橋,填塞城濠,鼓噪攻城。陳規率領軍民抵禦,炮石傷足,神色不變,圍急糧盡,陳規拿出自己家財慰勞軍隊,士氣更加振奮。李橫派人前來,希望得到妓女便撤軍不攻,陳規沒有答應。眾將說“:城池被圍已七十天了。用一婦女換取一城人的生命,不也可以嗎?”陳規最終沒有答應。恰巧濠橋失陷,陳規派六十人持火槍從西門出,焚毀天橋,並用火牛協助,片刻之間被燒成灰燼,李橫拔營離去。
七年,入為右司員外郎,不就,以直秘閣為京畿轉運副使,尋兼發運副使。建炎元年,金人犯亳州,子諲自勤王所以書遺金人,言兵勢逆順,令退保河外。金人遽以亳、宋等州守禦所牒報之,約日索戰,語極不遜,諸道兵畏縮不進。時康王次濟州,子諲遣進士李植獻金帛及本司錢穀之在濟州者,以助軍費。張邦昌僣位,遣人持敕書往廬州問其家安否,子諲檄郡守馮詢、提舉範仲使拘之以俟王命。邦昌又使其甥劉達齎手書來,子諲不啟封焚之,械係達於獄。遣子澹請康王率諸將渡河,出其不意以救二帝;遣將王儀統勤王兵至城下。
朝廷升陳規為徽猷閣直學士,詔他到朝廷,改為顯謨閣直學士,移知池州、沿江安撫使。入朝對答,首先說:“鎮撫使應當廢罷,眾將跋扈難製,請用偏將以分散他們的勢力。”高宗都采納了他的意見。遷任龍圖閣直學士,改知廬州,不久又詔他到朝廷,陳規因病推辭,提舉江州太平觀。又起知德安府,由於受吏職失察牽連,被貶兩官。
遷直龍圖閣、江淮發運副使。子諲言:"去歲劉順奉淵聖蠟詔,命監司帥守募兵勤王,臣即鏤板遍檄所部,而六路之間漠無應者;間有團結起發者,類如兒戲,姑以避責而已。惟淮東一路,臣親率諸司,粗成紀律。然諸司猶有占吝錢物,莫肯供億,殊不念君父幽處圍城之中,臣當時恨無利刃以加其頸。今京城失守,二帝播遷,儻賞罰不行,恐金人再為邊患,陛下複欲起天下之兵,而諸路玩習故常,恬不知畏,將何恃以濟艱難哉?願明詔大臣按劾諸路監司向承蠟詔廢格不勤王,及名為勤王而稽緩者,悉加顯黜。"命諸路提刑司究實以聞。九月,子諲罷,以素為李綱所善,故黃潛善斥之。
金朝歸還河南地區,陳規改知順昌府,修繕城牆,招集流亡,建立保伍製度。恰逢劉钅奇率兵赴東京留守任經過順昌境內,陳規出迎,坐沒安定,傳說金軍已進入東京,即告訴劉钅奇城中有糧數萬斛,勉勵一同做死守順昌的打算。兩人一同登城布置,分別命眾將守衛四門,並明確偵察,召募當地人為向導間諜。布置大體完畢,金軍遊騎已逼近順昌。接著,金龍虎大王又率重兵跟著來到,陳規身穿甲胄,同劉钅奇一起巡城督戰,用神臂弓射擊金軍,金軍稍稍後退,又用步兵邀擊,金軍落於河中溺死的很多。陳規說“:敵人幾次受挫,必然想方設法圍困我們,不如派兵潛出攻擊敵營,使敵人晝夜不得安寧,可以養我銳氣。”劉钅奇派兵出擊,果然劫中敵營,殲滅敵兵甚多。金軍向兀..告急。陳規設宴犒勞將士,酒喝到一半時問道“:兀..率領精兵將至,準備用什麼計策對付他呢?”眾將有的人說現在已多次獲勝,應乘勢保全軍隊撤歸。陳規說“:朝廷養兵十五年,正是為了緊急時使用,況且多次挫敗敵人鋒芒,軍威稍振。我自忖自有一死,前進也是死,後退也是死,不如前進為國家盡忠。”劉钅奇叱責眾將說:“府公本是文人還誓死守衛,更何況你們這些武將呢!加上金營近在三十裏,兀..趕來增援,我軍一動,金軍追上,老幼先亂,必致全軍狼狽逃竄,不僅盡棄前功,還會導致兩淮被侵擾,江、浙震驚。平生為了報答皇上,反成誤國之罪,不如背城一戰,才能死中求生。”
明年,知襲慶府,道梗不能赴。初,邦昌為平章軍國事,子諲乞致仕避之,坐言者降三官,起複知潭州。禁卒為亂,縱火掠市,出瀏陽縣,子諲遣通判孟彥卿等追及攸縣平之。
不久兀..趕到,親自巡城,責備諸將用兵失利,眾人跪著說:“南方軍隊今非昔比。”兀..下令部隊攻下順昌府後再吃早飯,並且折箭立誓,集中兵力十萬人攻城,自率鐵浮屠軍三千遊擊。陳規同劉钅奇在城上巡視,勉勵鼓舞眾將,流矢擊中衣服而沒有懼色,士眾殊死搏鬥。當時正是酷暑季節,陳規勸劉钅奇不要多派軍隊,隻是輪番上陣更換武器,以逸待勞,沒有不勝的。每天早晨堅壁不出,讓金軍在太陽下暴曬,至中午,氣力疲憊時,城中守兵爭相奮擊,兀..連夜逃走。劉钅奇上奏報功,高宗下詔獎賞,升陳規為樞密直學士。陳規就任順昌知府後,便廣糴粟麥充實倉庫。計議司要將糧食轉遷到河上,陳規請求用金帛代替交納,到這時得到使用,成就劉钅奇功業,是糧餉充足的原故。
金人破江西,移兵湖南,子諲聞警報,率軍民以死守。宗室成忠郎聿之隸東壁,子諲巡城,顧謂曰:"君宗室,不可效此曹苟簡。"聿之感激流涕。金人圍八日,登城縱火,子諲率官吏奪南楚門遁,城陷。坐敵至失守落職罷。轉運副使賈收言子諲督兵巷戰,又收潰卒複入治事,帝亦以子諲與他守臣望風遁者殊科,詔複職。
移知廬州兼淮西安撫使,到任後,生病。有旨令修繕郡城,陳規抱病在床,官吏抱著文書進入臥室,陳規吃力地支撐起身體說“:軍事上的事,由機宜負責;郡城中的事,由通判負責。”說完去世,時年七十歲。贈右正議大夫。著有《攻守方略》流傳於世。
紹興元年,移鄂州,主管荊湖東路安撫司。劇盜曹成據攸縣,子諲軍於安仁,遣使招之,成聽命。子諲又遣將西扼衡陽,南守宜章,成逡巡不敢南向者百餘日,諸郡遂得割獲。既而援兵不至,成忿子諲扼己,擁眾而南,子諲率親兵拒之。會官軍潰,度不可遏,單騎入賊中,諭以國家威靈。成不服,執子諲歸。會宣撫司都統製馬擴遣人持吳敏檄諭成,成許受招,始釋子諲。
當初,陳規守衛德安時,曾條上營屯田事宜,想仿效古代屯田製度,集中射士民兵,分地耕墾。軍士所屯的田地,都在險隘處建立堡寨,敵人來到時便集結到堡寨抵禦,沒事時就按農時耕作,射士都以一半人耕種屯田。民戶營田,水田每畝交納賦稅米一鬥,陸地每畝交納麥豆各五升。滿三年沒有拖欠賦稅,田地永歸民戶所有。流民歸來的將田地交還給他。凡是屯田事務,由營田司兼管,營田事務,由府縣官兼管,都不另設官吏,條例上報,詔令嘉獎他,並將他的辦法下發到各鎮。自從紹興以來,文臣擔任鎮撫使有威望名聲的,隻有陳規一個人。
詔提舉江州太平觀。胡安國方避地湖南,以書抵秦檜,言:"子諲忠節,可以扶持三綱,願憐其無救而陷於賊,複加收用。"起知廣州。時恐賊度嶺,故就用子諲守之。又以言者罷,遂致仕。尋起知江州,收江東轉運使,進秘閣修撰。江東當餉劉光世軍,適劉豫入寇,光世軍合淝,以乏餉告,亟退師。子諲馳至合淝,具見糧以聞,光世由是得罪。進徽猷閣待製。徙兩浙路為都轉運使,除戶部侍郎。
陳規端莊深沉少於言笑,但待人平易和藹。以忠義自許,尤其愛好賑濟貧窮,家無餘財。曾為女兒求一侍婢,得到一位婦女十分閑雅,陳規感到奇怪詢問她,原來是雲夢張貢士的女兒,因戰亂離散丈夫去世無所寄托,賣身求活,陳規即代為置辦嫁妝讓她出嫁,聽說的人都感動淚下。陳規功名同眾將相等,但沒有得到相同的地位,時人都為此惋惜。乾道八年(1172),詔令刻印陳規《德安守城錄》頒行天下讓諸將守城時效法。在德安立廟,賜額“賢守”,追封他為忠利侯,後又加封智敏侯。
入見,論京都舊事,頗及珍玩。起居郎潘良貴故善子諲,聞其言甚怒。既而子諲奏金國報聘及奠朱震事,反複良久。良貴徑至榻前厲聲叱之曰:"子諲不宜以無益之談久煩聖聽。"子諲欲退,上謂良貴曰:"是朕問之也。"又諭子諲款語。子諲複語,久不止,良貴叱之退者再。上色變,欲抵良貴罪。中丞常同言:"良貴無罪,願許子諲補外。"上並怒同。張九成言:"士大夫所以嘉子諲者,以其能眷眷於善類。今以子諲故逐柱史,又逐中司,非所以愛子諲也。"上意稍解,批諭同,同言不已,於是三人俱罷。子諲以徽猷閣直學士知平江府。金使議和將入境,子諲不肯拜金詔,乃上章言:"自古人主屈己和戎,未聞甚於此時,宜卻勿受。"忤秦檜意,乃致仕。
陳桷字季壬,溫州平陽人。以上舍貢辟雍。政和二年(1112),獲廷對第三名,被授予文林郎、冀州兵曹參軍,曆任尚書虞部員外郎。
子諲相家子,能修飭自見於時。友愛諸弟,置義莊,贍宗族貧者。初,漕淮南時,張邦昌偽詔至,虹縣令已下迎拜宣讀如常式,獨武尉徐端益不拜而走。事定,子諲言於朝,易端益文資。退閑十五年,號所居曰"薌林"。卒,年六十八。
宣和七年(1125),提點福建路刑獄。福州調發防秋兵,錢糧沒有滿足要求,士兵殺死將領,事變發生突然,吏民奔潰,全城震駭。陳桷進入亂兵之中,向他們講明禍福道理,亂兵沮喪氣餒,要求陳桷上奏將領是自斃而死,陳桷裝作聽從他們的請求,派人從小路急奏朝廷,並以前麵的奏章不實請求處分,朝廷因陳桷應變有方,不予追究。叛兵征調上路後,陳桷在途中追殺首惡二十多人,一方得以安定。建炎四年(1130)五月,又任福建路提刑,不久因病請求奉祠,主管江州太平觀。
陳規,字元則,密州安丘人。中明法科。靖康末,金人入侵,殺鎮海軍節度使劉延慶,其徒祝進、王在去為盜,犯隨、郢、複等州。規為安陸令,以勤王兵赴汴,至蔡州,道梗而還。會祝進攻德安府,守棄城遁,父老請規攝守事。規遣射士張立率兵討進,卻之。既而在複與進合,以炮石鵝車攻城東,規連戰敗之,二人懼,引眾去。
紹興三年(1133),陳桷被任命為金部員外郎,升為郎中。當時言事的人都列舉細小事務,而忽略重大利害問題。陳桷上奏說:“如今應當專講治道的根本,修明政事以抵禦敵國,不應當像平時那樣用煩雜細務幹擾皇上。”又說“:刺史縣令布滿天下,不可能都任用得人,請選拔監司官員,使他權重任久。”朝廷任命他為太常少卿。又陳述攻守兩策,認為關鍵在於得到民心,修明軍政。
建炎元年,除直龍圖閣、知德安府。李孝義、張世以步騎數萬薄城,陽稱受詔招,規登城視其營壘,曰:"此詐也。"亟為備。夜半,孝義兵圍城,遂大敗之。與群盜楊進相持十八日,進技窮,以百人自衛,抵濠上求和。規出城與交臂語,進感之,折箭為誓而去。董平引眾窺城,遣其黨李居正、黃進入城求犒,規斬進,授居正兵為前鋒,大破之。升秘閣修撰。尋除德安府、複州、漢陽軍鎮撫使,賜三品服,俄升徽猷閣待製。
紹興五年(1135),陳桷任直龍圖閣、知泉州。次年,改任兩浙西路提刑。請求設立縣鄉三老以端正風俗,凡是宮室、車馬、衣服、器械都製定等級標準,重視侈靡禁令。紹興八年(1138),升任福建路轉運副使。
時桑仲剽略襄、漢間,其副霍明屯兵郢上,規請於朝,就以明守郢。張浚都督行蜀道,仲引兵窺之,為王彥所敗。仲怒,從數百騎來譙明,明殺之,奔劉豫,以書招規,規械其使以聞。李橫圍城,造天橋,填濠,鼓噪臨城。規帥軍民禦之,炮傷足,神色不變,圍急糧盡,出家財勞軍,士氣益振。橫遣人來,願得妓女罷軍,規不許。諸將曰:"圍城七十日矣,以一婦活一城,不亦可乎。"規竟不予。會濠橋陷,規以六十人持火槍自西門出,焚天橋,以火牛助之,須臾皆盡,橫拔砦去。
紹興十年(1140),又被任命為太常少卿。恰逢分類編輯徽宗禦書完成,詔令收藏敷文閣,陳桷認為:“原來的製度自龍圖至徽猷閣都設學士、待製,雜壓著令,龍圖位在朝請大夫之上,至徽猷位在承議郎之上,每閣之間相差太遠,議者懷疑這樣不倫不類。直敷文閣的直到徽猷閣與諸閣大同小異,降低班次就會太卑下,應參酌取中,並為一列,不必相差太遠,這樣才能使名位有序,仰稱陛下嚴格遵守祖宗謨訓之意。”又說“:袷祭祖宗用太牢之禮,這是祀典的常例。皇上即位之初,沒能具備禮儀,隻用一羊,請求參照紹興六年詔旨,恢複使用太牢。”
升徽猷閣直學士,詔赴行在,改顯謨閣直學士,徙知池州、沿江安撫使。入對,首言:"鎮撫使當罷,諸將跋扈,請用偏裨以分其勢。"上皆納之。遷龍圖閣直學士,改知廬州,尋又召赴行在,以疾辭,提舉江州太平觀。複起知德安府,坐失察吏職,鐫兩官。
紹興十一年(1141),任權禮部侍郎,賜給三品官服。普安郡王出..,奉詔與吏部、太常寺討論以往的事例。陳桷等認為太子沒立,應該崇高禮儀以維係天下民望,於是以《皇子出..禮例》上報,有人以為太隆重。詔令以不詳具典故、專任己意、懷奸附麗等理由,將陳桷和吏部尚書吳表臣,禮部尚書蘇符,郎官方雲翼、丁仲寧,太常官員王普、蘇籍等一起罷免。不久又命陳桷提舉江州太平觀。
金人歸河南地,改知順昌府,葺城壁,招流亡,立保伍。會劉錡領兵赴京留守過郡境,規出迎,坐未定,傳金人已入京城,即告錡城中有粟數萬斛,勉同為死守計。相與登城區畫,分命諸將守四門,且明斥候,募土人鄉導間諜。布設粗畢,金遊騎已薄城矣。既至,金龍虎大王者提重兵踵至,規躬擐甲胄,與錡巡城督戰,用神臂弓射之,稍引退,複以步兵邀擊,溺於河者甚眾。規曰:"敵誌屢挫,必思出奇困我,不若潛兵斫營,使彼晝夜不得休,可養吾銳也。"錡然之,果劫中其砦,殲其兵甚眾。金人告急於兀術。規大饗將士,酒半問曰:"兀術擁精兵且至,策將安出?"諸將或謂今已累捷,宜乘勢全師而歸。規曰:"朝廷養兵十五年,正欲為緩急用,況屢挫其鋒,軍聲稍振。規已分一死,進亦死,退亦死,不如進為忠也。"錡叱諸將曰:"府公文人猶誓死守,況汝曹耶!兼金營近三十裏,兀術來援,我軍一動,金人追及,老幼先亂,必至狼狽,不獨廢前功,致兩淮侵擾,江、浙震驚。平生報君,反成誤國,不如背城一戰,死中求生可也。"
紹興十五年(1145),陳桷知襄陽府,充任京西南路安撫使。襄、漢地區遭受兵火之災後,民物凋敝,陳桷請示朝廷,以當今的戶數才是太平時的二十分之一,而賦稅比那時還多,請求給予減免。次年,金、房州士兵發生叛亂,陳桷派遣士兵平定後上報。漢水決堤泛濫,衝毀居民房屋,陳桷親自率領軍民修築堤岸,民眾賴以平安。因病請求奉祠,朝廷任命他為秘閣修撰、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紹興二十四年(1154),改知廣州,充任廣南東路經略安撫使,沒到任而去世,時年六十四歲。
已而兀術至,親循城,責諸酋用兵之失,眾跪曰:"南兵非昔比。"兀術下令晨飯府庭,且折箭為誓,並兵十餘萬攻城,自將鐵浮屠軍三千遊擊。規與錡行城,勉激諸將,流矢及衣無懼色,軍殊死鬥。時方劇暑,規謂錡毋多出軍,第更隊易器,以逸製勞,蔑不勝矣。每清晨輒堅壁不出,伺金兵暴烈日中,至未申,氣力疲,則城中兵爭奮,斬獲無算,兀術宵遁。錡奏功,詔褒諭之,遷樞密直學士。規至順昌,即廣糴粟麥實倉廩。會計議司移粟赴河上,規請以金帛代輸,至是得其用,成錡功者,食足故也。
陳桷為人寬宏含蓄,以誠待人,淡泊名利。秦檜當政時,以永嘉為寓裏,士大夫攀緣依附的,無一不位登顯要。陳桷因立螭故舊,被皇上所知,出入頓挫,晚年由奉常少卿擢為權小宗伯,又以議禮不合忤逆皇上被罷免,其節操有足以稱讚的地方。自稱為“無相居士”。著有文集十六卷。
移知廬州兼淮西安撫,既至,疾作。有旨修郡城,規在告,吏抱文書入臥內,規力疾起曰:"帥事,機宜董之;郡城,通判董之。"語畢而卒,年七十。贈右正議大夫。有《攻守方略》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