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宋史》 作者:脫脫和阿魯圖  

列傳·卷一百五十七

餘端禮李璧丘倪思宇文紹節李蘩
李壁,字季章,眉州丹眣人。他父親李燾,為典國史。李壁少年時就很穎悟傑出,每天背誦一萬多字,文辭精當廣博,周必大看見他的文章,驚奇地說“:這是被貶下的仙人啊。”孝宗曾問李燾“:你的兒子們誰可任用?”李燾回答說李壁可用。李壁因父親的恩蔭任職,後來考中進士。被特旨召試後,李壁為秘書正字。

餘端禮,字處恭,衢州龍遊人。第進士,知湖州烏程縣。民間賦丁絹錢,率三氓出一縑,不輸絹而折其估,一縑千錢,後增至五千,民不勝病。端禮以告於府,事得上聞,又自詣中書陳便宜,歲蠲緡錢六萬。
寧宗即位後,李壁被轉為著作佐郎兼刑部郎,權禮部侍郎兼直學士院。當時韓..胄專權,建議恢複失地,宰相陳自強請求讓韓..胄為平章國事,於是召李壁草擬詔書,和禮部尚書蕭達討論典禮,命令韓..胄三日一上朝,地位在丞相之上。

召對,時孝宗誌在恢複,端禮言:
李壁受命出使金國,走到揚州,忠義人朱裕借助宋軍襲擊漣水,金人十分氣憤,李壁請求殺死朱裕,皇上下詔允許。李壁到燕地後,對金人講明情況,披肝露膽,金人對宋的疑慮頓時除去。李壁回來後,韓..胄正專心一意用兵,李壁說:“進取的關鍵,應該是慎重發兵並一定要達到目的,不要輕率出兵以至隨便停止。”不久,陳景俊出使金國回來,十分支持用兵,錢象祖因為阻止興兵觸怒了韓..胄而獲罪被貶,李壁論述襄陽形勢,認為是腹心之患,想等敵人先出兵,然後我軍應戰,韓..胄不高興,於是在四川、荊、淮設宣撫並且出兵。

謀敵決勝之道,有聲有實。敵弱者先聲後實,以讋其氣;敵強者先實後聲,以俟其機。漢武乘匈奴之困,親行邊陲,威震朔方,而漠南無王庭者,讋其氣而服之,所謂先聲而後實也。越謀吳則不然,外講盟好,內修武備,陽行成以種、蠡,陰結援於齊、晉,教習之士益精,而獻遺之禮益密,用能一戰而霸者,伺其機而圖之,所謂先實而後聲也。今日之事異於漢而與越相若。願陰設其備,而密為之謀,觀變察時,則機可投矣。
李壁估計自己無力挽回出兵的局麵,就上奏說:“自從秦檜首倡和議以來,臣下不再講父兄百世之仇。如今朝廷對國事的計謀還沒定,士氣頹喪,如果士氣低落,是不能戰勝敵人的。臣私下認為應該立即貶責秦檜,向天下表明要報仇雪恥的誌向,那麼朝綱確立而有關國家的計謀明確,流俗改變而人心歸一,君臣上下奮勵振作,把陷於金國的百姓從殘虐中拯救出來,洗去祖宗的宿憤。這些都在今日施行,不難啊。”他的奏書被采納,秦檜被追削王爵。議論的人認為李壁不論奏秦檜目無君主而隻指責他主張和議,他的話雖然公道,隻不過是迎合韓..胄用兵的私意而已。

古之投機者有四:有投隙之機,有搗虛之機,有乘亂之機,有承弊之機。因其內釁而擊之,若匈奴困於三國之攻而宣帝出師,此投隙之機也。因其外患而伐之,若夫差牽於黃池之役而越兵入吳,此搗虛之機也。敵國不道,因其離而舉之,若晉之降孫皓,此乘亂之機也。敵人勢窮,躡其後而蹙之,若高祖之追項羽,此乘弊之機也。機之未至,不可以先;機之已至,不可以後。以此備邊,安若太山,以此應敵,動如破竹,惟所欲為,無不如誌。
當初,韓..胄召用葉適直學士院,草擬出兵詔書,葉適不答應,他就把此事托付給李壁,李壁因此升為權禮部尚書。韓..胄兵敗後,才發現自己是被蘇師旦所害,一個晚上,他招李壁飲酒,正在興頭上,談到蘇師旦,李壁稍稍指出了他的過錯,探得了韓..胄對蘇師旦的態度,於是就明確地說:“蘇師旦仗勢攬權,使您受到毀謗,不貶逐他,不足以謝天下。”蘇師旦被貶官。李壁又說:“郭倬、李汝翼犯有敗軍誤國之罪,應該殺他們來向淮河流域的百姓謝罪。”李壁被任命為參知政事。

上喜曰:"卿可謂通事體矣。"後以薦為監察禦史,遷大理少卿,轉太常少卿。
金國派使臣來,稍微表示想議和,丘宗山報告給朝廷,李壁給丘宗山寫信,讓他派一個小使臣給金兵元帥送信表示願意議和,金兵元帥回信表示要交出用兵的首謀韓..胄,才能議和,韓..胄大怒,不再考慮議和。李壁說“:張浚以討賊複仇為己任,隆興初年,因各種條件不具備,也采取權宜之計,與金國議和。如果對國家有利,本來也難以始終采取一個策略。”韓..胄不聽,用張岩代替丘宗山,李壁力爭,說丘宗山一向有威望,韓..胄生氣地說“:難道現在天下隻有一個丘宗山嗎?”

詔以來歲祈穀上帝,仲春躬耕籍田,令禮官討論明道故事。端禮言:"祈穀之製,合祭天地於圜丘,前期享於太廟,視冬至郊祀之儀,此國朝故事也。若乃明道之製,則以宮中火後考室落成,故於太安殿恭謝天地,此特一時謝災之事耳。今欲祈穀而耕籍,必合祭天地於圜丘,必前期朝享於景靈宮、太廟可也。欲如明道之製,行於殿庭不可。"詔太常、禮部集議。中書有可以義起者,端禮曰:"禮固有可義起,至於大體,則不可易。古者郊而後耕,以其於郊,故謂之郊,猶祀於明堂,故謂之明堂。如明道謝災之製,則與祈穀異。今以郊而施之殿庭,亦將以明堂而施之壇壝乎?禮之失自端禮始,端禮死不敢奉詔。"上為之止。
吳曦叛宋,占據蜀地稱王。楊巨源、安丙殺了他。事情傳到朝廷,李壁建議應該用重臣為宣撫,他推薦製置使楊輔為宣撫使,讓安丙輔助楊輔。安丙殺楊巨源,楊輔恐怕有變亂,寫信推舉劉甲代替自己,韓..胄懷疑楊輔怕事躲避,李壁說“:孝宗聽說吳瞞病了,立即下詔由汪應辰權宣撫使職事,蜀地賴以安定,這是先例。”於是任命劉甲為權宣撫使。

權兵部侍郎兼太子詹事,進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光宗立,召見,言:"天子之孝不與庶人同。今陛下之孝於壽皇,當如舜之於堯,行其道可也,武之於文,繼其誌、述其事可也。凡壽皇睿謀聖訓,仁政善教,所嚐施於天下者,願與二三大臣朝夕講求而力行之,則足以盡事親之孝矣。"授集英殿修撰、知贛州,還為吏部侍郎、權刑部尚書兼侍講,以煥章閣直學士知建康府。召拜吏部尚書,擢同知樞密院事。
方信孺出使金國回來,說金人想讓宋把韓..胄交給金國,故此韓..胄更憤恨,用兵的想法更堅定。李壁正和他共掌政,有人勸李壁趕快辭官,不要和韓..胄一起分擔禍患,李壁說:“唉,國家受到危害了,我離開誰來為國家謀劃?”恰好禮部侍郎史彌遠謀劃殺韓..胄,用密旨告訴李壁和錢象祖,錢象祖想奏明皇上,李壁說此事如果滯留恐怕會泄露出去,韓..胄終於被殺,李壁兼任知樞密院事。禦史葉時論奏李壁反複無常,李壁被降官三級,貶居到撫州。後來輔臣說殺韓..胄的事,李壁實際事先知道,於是就下令允許他自便。李壁恢複官職為提舉洞霄宮,後來,又因禦史上奏被降官三級,罷去提舉洞霄宮的官職。

興州帥吳挺死,端禮謂樞密趙汝愚曰:"吳氏世握蜀兵,今若複令承襲,將為後患。"汝愚是其言,合辭以奏,光宗意未決,端禮言:"汝愚所請為蜀計,為東南計。夫置大將而非其人,是無蜀也,無蜀,是無東南也。今軍中請帥而遲遲不報,人將生心。"不聽。後挺子曦卒以蜀叛,如端禮言。
過了四年,李壁又被任命為端明殿學士、遂寧知府,還沒到任,潰兵張福進入益昌,殺有功的人,剽掠閬、果,到遂寧,李壁傳信慰撫張福,張福等讀後流了淚,約定放下武器投降。恰好官軍向潰兵挑戰,潰兵憤怒,把全城都燒了,他們看著府衙說:“李公早晚就來居住,這裏不要毀壞。”李壁急忙給大將張威送信,讓他調嘉定、黎、雅的寨丁、牌手來會戰,張威夜間派人來敲門,來人說:“敵人的堡壘堅不可破,將要選勇士,登梯而上,用火攻擊敵人。”李壁說:“應該慎重,這樣一定會死很多士卒,何不先截斷敵人的水源和糧道,使敵人無吃無喝,敵人也就自取滅亡了。”就傳給來人長圍法,張威用李壁的計謀平定了潰兵。

上以疾不朝重華宮,孝宗崩,又不能發喪,人情恟然。端禮謂宰相留正曰:"公獨不見唐肅宗朝群臣發哀太極殿故事乎?宜請太皇太後代行祭之禮。"於是宰執以請於太皇太後,留正懼,入臨重華宮,仆地致仕而去。
不久李壁因病任宮觀職事。嘉定十五年(1222)六月去世,升為資政殿學士辭官,諡號“文懿”。

太皇太後垂簾,策皇子嘉王即皇帝位,王流涕遜避。端禮奏:"太上違豫,大喪乏主,安危之機在於呼吸,太皇太後非為陛下計,乃為太上皇帝計,為宗社計。今堅持退讓,不思國家之大計,是守匹夫之小節而昧天子之大孝也。"寧宗(缺)然收淚,不得已,側身就禦坐之半。端禮與汝愚再拜固請,寧宗乃正禦坐,退行禫祭禮。
李壁嗜學如饑似渴,各家經典全都搜集,沒有遺漏,對典章製度尤其熟悉。他寫的文章俊逸不凡,著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塵錄》三卷、《中興戰功錄》三卷、《中興奏議》若幹卷、內外製二十卷、《援毫錄》八十卷、《臨汝閑書》一百五十卷。李壁父子和他弟弟李直土都因文學知名,蜀人把他們比作三蘇。

進端禮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汝愚去右丞相位,端禮代之。始,端禮與汝愚同心共政,汝愚嚐曰:"士論未一,非餘處恭不能任。"及韓侂胄以傳道之勞,浸竊威柄,汝愚等欲疏斥之,謀泄而汝愚逐。端禮不能遏,但長籲而已。
李蘩,字清叔,崇慶晉原人。考中進士後,擔任隆州判官,負責綿州的政事。當年出現災荒,李蘩拿出義倉的糧食賤價賣給受災的百姓,並把錢借貸給下戶,又許老百姓用茅杆換米,做成粥和絲綿衣服,親自送給災民吃和穿,被救活的有十萬人。第二年又發生饑荒,邛、蜀、彭、漢、成都的盜賊紛紛起來作亂,隻有綿州是安定的。李蘩為永康軍知軍,轉到利州任職,擔任提點成都路刑獄兼提舉常平。災荒年頭,李蘩先打開糧倉賑濟百姓,免除租賦,救活了一百七十萬人。李蘩為興元府知府、利州東路安撫使。

浙西常平黃灝以放民租竄,知婺州黃度以庇蜀吏褫職罷郡,二人皆侂胄所憾,端禮執奏,竟不免於罪。太府丞呂祖儉坐上書忤侂胄南遷,端禮救解不獲,公議始歸責焉。他日見上,言除從官中書不知,朝綱已紊,禍根已滋。即丐去,不許,進左丞相。
漢中常年發生饑荒,劍外和糴在這個地區的特別多,李蘩曾經單人匹馬去田野間訪問老百姓的疾苦,有位老婦人對他說“:老百姓所以饑餓的原因,是和糴害的呀。”她流了很多淚。李蘩對她的話很感慨,上奏朝廷,免去了和糴,老百姓非常歡喜。李蘩調任為倉部員外郎,總領四川財賦、軍馬、錢糧,升任為郎中。

端禮在相位期年,頗知擁護善類,然為侂胄所製,壹鬱不愜誌,稱疾求退,以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居頃之,判潭州,移慶元,複帥潭。薨,授少保、郇國公致仕,贈太傅,諡忠肅。子嶸,工部尚書。
淳熙三年(1176),朝中大臣上奏:“四川每年買軍糧,名為和糴,實際是科糴,成了老百姓固定的負擔。”皇上下詔讓製置使範成大和李蘩一起計算一下上奏給朝廷,李蘩上奏說:“各州每年買糧食六十萬石,如果按官府買糧的價錢算,一年大約用錢一百萬緡,如果在經費中斟酌一下應減少和增加的項目,就能使科糴轉變為官糴。糧食價格的貴賤要看年景,不使老百姓吃虧,糧食調出和收入要看數量,不要索取蠅頭小利。這樣就會軍隊興盛,老百姓不增加賦稅。”李蘩就寫了“對百姓有利的十一件事”上奏給朝廷。前後共三年,李蘩上奏疏有十三次,而皇上下詔書給他提問題,讓他回答有八次,最後終於同意了他的建議。百姓很樂意同官府買賣糧食,遠近的人都高興地前來,軍餉得到了保證,而老百姓免去了科糴,才知道有生存的歡樂。恰好是個大豐年,米價頓時賤下來,老百姓認為這是三十年來所沒有的事。梁、洋一帶的百姓畫李蘩的像祭祀他。

李璧字季章,眉之丹棱人。父燾,典國史。壁少英悟,日誦萬餘言,屬辭精博,周必大見其文,異之曰:"此謫仙才也。"孝宗嚐問燾:"卿諸子孰可用?"燾以璧對。以父任入官,後登進士第。召試,為正字。
範成大由驛站傳達上疏說“:關外麥子成熟,產量是平時的一倍,確實是因為罷去了和糴,民力稍微得到了緩解,才全力進行農業生產。”孝宗看到後說“:免去和糴才一年,田野間就出現了這樣的好景象,我也就知道了民力不能過分困乏。”朝廷提拔李蘩為太府少卿。範成大被皇上召見,孝宗首先問他:“買糧食的事可以長期實行嗎?”範成大上奏說“:李蘩親自負責這件事,我用自己的性命擔保李蘩。”孝宗十分高興,說:“李蘩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皇上正有意任用他,而李蘩也想奏明免鹽酒和買的弊病,以便把有害老百姓的事都去除。正趕上他有病,去世。皇上下詔,因為李蘩是有政績的官員,在給他辭官恩以外特按他的遺表,在百官中選擇一人代替他負責官府買糧的事,這是以前所沒有的。

寧宗即位,徙著作佐郎兼刑部郎、權禮部侍郎兼直學士院。時韓侂胄專國,建議恢複,宰相陳自強請以侂胄平章國事,遂召璧草製,同禮部尚書蕭達討論典禮,命侂胄三日一朝,序班丞相上。
當初,李蘩在眉山任職,校定成都的漕試,他考慮到吳氏世襲兵權一定會釀成四川的禍亂,就在策文中說:“長期把兵權交給別人,沒有不造成禍患的。以漢武帝、漢宣帝的英明,不能除去大臣掌握兵權的禍患;以唐憲宗、唐武宗的顯赫,不能收回藩鎮掌握軍隊的大權。危害劉氏,消滅唐室,很少不是因為這個的。”吳挺怨恨他。後來李蘩負責糧餉的事,吳挺荒謬地上奏說軍糧粗劣,孝宗問李蘩這件事,李蘩把軍糧的樣品封好交給皇上看,吳挺理屈詞窮。三十年以後,吳曦果然在四川叛亂,安丙殺死吳曦後,常對人說:“對吳曦叛亂,我們隻會焦頭爛額,誰能像李公那樣有先見之明呢?”李蘩講究學問、處理政事都有依據,他著有十八種書,有《桃溪集》一百卷。

璧受命使金,行次揚州,忠義人朱裕挾宋師襲漣水,金人憤甚,璧乞梟裕首境上,詔從其請。璧至燕,與金人言,披露肝膽,金人之疑頓釋。璧歸,侂胄用師意方銳,璧言:"進取之機,當重發而必至,毋輕出而苟沮。"既而陳景俊使北還,讚舉兵甚力,錢象祖以沮兵議忤侂胄得罪貶,璧論襄陽形勢,深以腹心為憂,欲待敵先發,然後應之,侂胄意不懌,於是四川、荊、淮各建宣撫而師出矣。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宋史》

《宋史》

作者:脫脫和阿魯圖
《宋史》本紀
《宋史》誌
《宋史》表
《宋史》列傳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