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一
康保裔,河南洛陽人。祖父誌忠,後唐長興年中,征討王都時因戰鬥死亡。父親再遇,為龍捷指揮使,隨從宋太祖征伐李筠,又死於兵事。保裔在後周時屢立戰功,為東班押班,等到康再遇陣亡,皇帝詔令以保裔代替父親的職務,跟從石守信攻破澤州。第二年,攻打河東的廣陽,俘獲一千多人。開寶年中,又跟從諸將在石嶺關攻破契丹,累遷日騎都虞候,轉官龍衛指揮使,領登州刺史。端拱年初,授官淄州團練使,移定州、天雄軍駐泊部署。不久為代州知州,移知深州,又移高陽關副都部署,隨即加官侍衛馬軍都虞候,管領涼州觀察使。真宗即皇帝位,把他召回京城,因為他的母親年老殷切盼望侍養,賜給上尊酒茶米。不久管領彰國軍節度,出任並代都部署,移知天雄軍,並代開列狀文請求挽留他,皇帝下詔褒獎他,再次任高陽關都部署。
○康保裔馬遂董元亨曹覲(孔宗旦趙師旦)蘇緘秦傳序詹良臣(江仲明)李若水劉韐傅察楊震(父宗閔)張克戩張確朱昭史抗孫益
契丹軍隊大舉進入宋境,諸將與契丹戰於河間,保裔選調精銳部隊赴戰,適逢天晚,相約早晨聯合戰鬥。將近天明,契丹把他們重重包圍,左右之人勸他換掉衣服突圍出去,保裔說:“麵臨危難不能苟且求免。”於是與契丹決戰。兩天之中,殺傷甚眾,踩踏塵土有二尺深,兵盡矢絕,援兵不到,於是陣亡。
士大夫忠義之氣,至於五季,變化殆盡。宋之初興,範質、王溥,猶有餘憾,況其他哉!藝祖首褒韓通,次表衛融,足示意向。厥後西北疆場之臣,勇於死敵,往往無懼。真、仁之世,田錫、王禹偁、範仲淹、歐陽修、唐介諸賢,以直言讜論倡於朝,於是中外搢紳知以名節相高,廉恥相尚,盡去五季之陋矣。故靖康之變,誌士投袂,起而勤王,臨難不屈,所在有之。及宋之亡,忠節相望,班班可書,匡直輔翼之功,蓋非一日之積也。
當時皇帝駐紮在大名,聽到這一消息感到震驚哀悼,停止上朝兩天,贈給他侍中的官職,以他的兒子繼英任六宅使、順州刺史,繼彬任洛苑使,繼明任內園副使,幼子繼宗任西頭供奉官,孫子惟一任將作監主簿。繼英等奉告命,辭謝說:“我父親不能決勝而死,陛下不加罪於他的子孫已是幸運了,我等反而承蒙非常的恩惠!”因而悲傷痛哭仆在地上不能起來。皇帝哀痛憐憫地說“:你父親為王事而死,贈封加賞的典禮,應當隆厚。”皇帝回頭對左右大臣說:“保裔的祖父、父親都死在戰場上,他又戰亡,世代有忠節之氣,很值得嘉許。”保裔有母親年紀八十四歲,皇帝派遣使者慰問,賜給銀子五十兩,冊封為陳國太夫人,保裔的妻子已經去世,也追封為河東郡夫人。
奉詔修三史,集儒臣議凡例,前代忠義之士,鹹得直書而無諱焉。然死節、死事,宜有別矣:若敵王所愾,勇往無前,或銜命出疆,或授職守土,或寓官閑居,感激赴義,雖所處不同,論其捐軀徇節,之死靡二,則皆為忠義之上者也;若勝負不常,陷身俘獲,或慷慨就死,或審義自裁,斯為次矣;若蒼黃遇難,霣命亂兵,雖疑傷勇,終異苟免,況於國破家亡,主辱臣死,功雖無成,誌有足尚者乎!若夫世變淪胥,毀跡冥遁,能以貞厲保厥初心,抑又其次歟!至於布衣危言,嬰鱗觸諱,誌在衛國,遑恤厥躬,及夫鄉曲之英,方外之傑,賈勇蹈義,厥死惟鈞。以類附從,定為等差,作《忠義傳》。
保裔謹慎厚道喜好禮節,喜歡賓客,善於騎馬射箭,射飛禽走獸沒有不中的。曾經手握三十枝箭,拉滿弓射出去,箭頭與箭羽一支支相連接而墜落,人們都佩服他的高超技藝。屢經戰陣,身上遭受七十處創傷。借貸公錢數十萬犒勞軍隊,死後,他所親近的吏屬賣掉用具和供玩耍的東西來償還,皇帝知道這事,於是再給以優厚的賞賜。
康保裔,河南洛陽人。祖誌忠,後唐長興中,討王都戰沒。父再遇,為龍捷指揮使,從太祖征李筠,又死於兵。保裔在周屢立戰功,為東班押班,及再遇陣沒,詔以保裔代父職,從石守信破澤州。明年,攻河東之廣陽,獲千餘人。開寶中,又從諸將破契丹於石嶺關,累遷日騎都虞候,轉龍衛指揮使,領登州刺史。端拱初,授淄州團練使,徙定州、天雄軍駐泊部署。尋知代州,移深州,又徙高陽關副都部署,就加侍衛馬軍都虞候,領涼州觀察使。真宗即位,召還,以其母老勤養,賜以上尊酒茶米。俄領彰國軍節度,出為並代都部署,徙知天雄軍,並代列狀請留,詔褒之,複為高陽關都部署。
李若水字清卿,洺州曲周人,原名若冰。他以上舍生登第,調任元城縣尉、平陽府司錄。參加學官考試獲第一名,任濟南教授,被命為太學博士。蔡京晚年恢複相位,兒子蔡絛用事專權,李邦彥憤憤不平,打算以病辭謝離開朝廷。若水則說“:大臣以道德事奉君主,不可以就此停止,為什麼不取決皇帝麵前,使去留的大義,顯露於天下呢?難道可默默托病而退去,使天下有屍位素餐的譏諷嗎?”又說“:積弊已經很久,要求得治理是很難。建議裁損費用而國家用度不豐裕,減省科賦徭役而百姓財力還是困乏,權貴謙退而越是驕橫,仕流泛濫而不能澄清。正應當置驛求賢,解榻待士,采納他們的小小長處和遠見卓識,以振興治理之功。”共十多條,都很切中時病,李邦彥不高興。
契丹兵大入,諸將與戰於河間,保裔選精銳赴之,會暮,約詰朝合戰。遲明,契丹圍之數重,左右勸易甲馳突以出,保裔曰:"臨難無苟免。"遂決戰。二日,殺傷甚眾,蹴踐塵深二尺,兵盡矢絕,援不至,遂沒焉。
靖康元年(1126),李若水任太學博士。開府儀同三司高俅死去,按照以前舊例,皇帝應當掛服舉哀,李若水說“:高俅以幸臣的身份逾越等級躋身顯位,敗壞軍政,致使金人長驅直入,他的罪惡應當與童貫等同。他得以保全腦袋而死,尚且應當追削官秩,表示被大家忘記;但官吏們循常習故,打算加以繁瑣的禮儀,這不是可以用來平息公議的辦法。”奏章一再呈上,才使朝廷停止了這種做法。
時車駕駐大名,聞之震悼,廢朝二日,贈侍中。以其子繼英為六宅使、順州刺史,繼彬為洛苑使,繼明為內園副使,幼子繼宗為西頭供奉官,孫惟一為將作監主簿。繼英等奉告命,謝曰:"臣父不能決勝而死,陛下不以罪其孥幸矣,臣等顧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惻然曰:"爾父死王事,贈賞之典,所宜加厚。"顧謂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場,身複戰沒,世有忠節,深可嘉也。"保裔有母年八十四,遣使勞問,賜白金五十兩,封為陳國太夫人,其妻已亡,亦追封河東郡夫人。
欽宗將要派遣使臣到金國去,討論用賦稅收入贖回三鎮,詔令推舉可堪出使重任的人,李若水名列選人之中。皇帝召見了他,賜給他今名,遷任著作佐郎。作為使臣,李若水在雲中會見了粘罕。剛返歸朝廷,金兵已經南下,又以徽猷閣學士的身份,輔佐馮氵解前往金國。方停留在中牟,守禦黃河的軍隊互相驚慌以為金兵來了,左右侍臣商議從小路離開,馮氵解問若水:“怎麼辦?”若水回答說“:戍兵害怕敵人而潰散,怎麼能仿效他們,今天恰好以死報國。”下令敢講退卻者斬首,這樣大家才安定下來。
保裔謹厚好禮,喜賓客,善騎謝,弋飛走無不中。嚐握矢三十,引滿以射,筈鏑相連而墜,人服其妙。屢經戰陣,身被七十創。貸公錢數十萬勞軍,沒後,親吏鬻器玩以償,上知之,乃複厚賜焉。
已經出行,累次上奏章,說和議必定不可以成功,應當告誡嚴加守備。到懷州,遇上金國館伴使蕭慶,把他挾持一起回朝。到京城門口,把蕭慶拘留在衝虛觀,隻令蕭慶、馮氵解進去。既而雙方所議多不合,粘罕加緊攻打京城,李若水入朝見皇帝,告訴這一情況,皇帝命令何..前行。何..還朝,說他們二人想與太上皇徽宗相見,皇帝說:“我應當前往。”第二天皇帝臨幸金兵軍營,過了二夜才歸。提拔若水任禮部尚書,李若水堅決辭謝。皇帝說“:學士與尚書同班,何必辭謝。”李若水不停地請求,改任吏部侍郎。
繼英仕至左衛大將軍、貴州團練使,嚴於馭軍,厚於撫宗族,其卒也,家無餘財。
靖康二年(1127),金人再次邀請皇帝出郊,皇帝很有難色,李若水認為不要有其他顧慮,隨從前行。金人中途改變主意,逼迫欽宗換下皇袍,李若水抱住痛哭,罵金人是狗輩。金人把他拖出去,擊壞他的臉,因氣結倒在地上,眾人都散去,留下鐵騎數十人看守。粘罕下令說:“一定使李侍郎無恙。”李若水絕食,有人勸勉他說:“事情已經沒有辦法,你昨天雖然罵人,國相沒有生氣,今天歸順服從,明天就榮華富貴了。”若水感歎說:“天無二個太陽,我李若水難道有二個君主嗎!”他的仆從也來勸慰說“:您父母年歲已高,如果稍稍屈服,希望能得到一個回去覲見的機會。”李若水大聲嗬斥說:“我不再顧及家裏了!忠臣事奉君主,有死無二。但我親孝老人,你回去後不要馬上告訴他們,讓兄弟慢慢告訴他們就行了。”
方保裔及契丹血戰,而援兵不至,惟張凝以高陽關路鈴轄領先鋒,李重貴以高陽關行營副都部署率眾策應,遇契丹兵交戰,保裔為敵所覆,重貴與凝赴援,腹背受敵,自申至寅力戰,敵乃退。當時諸將多失部分,獨重貴、凝全軍還屯,凝議上將士功狀,重貴喟然曰:"大將陷沒,而吾曹計功,何麵目也。"上聞而嘉之。重貴仕至知鄭州,領播州防禦使,改左羽林軍大將軍致仕。凝加殿前都虞候,卒,贈彰德軍節度使。
十天以後,粘罕召他商議事情,而且詢問不肯擁立異姓為帝的情況。李若水說“:上皇為百姓著想,罪責自己內禪皇位,主上仁義孝道慈仁節儉,沒有什麼過錯,怎麼適宜輕議廢立?”粘罕指責宋朝失信,李若水說:“如果以失信為過錯,你是最失信的人。”曆數粘罕失信的五件事說“:你是大豬和長蛇式的貪暴者,真是一個劇賊大盜,滅亡沒有多少日子了。”粘罕命令把他推出去,李若水反而罵得越發厲害。到達郊壇下麵,李若水對仆從謝寧說“:我為國家而死,這是職責,隻是一起連累你們了!”又罵不絕口,監軍的人打破他的嘴唇,他噴血痛罵更加不停,最後用刀裂頸斷舌而死,享年三十五歲。
馬遂,開封人。初隸龍衛軍,補散直,改三班奉職,為北京指使。聞王則叛,中夜叱吒,晨起詣留守賈昌朝請擊賊。昌朝因使持榜入貝州招降,則盛服見之,遂諭以禍福,輒不答。遂將殺則,而無兵仗自隨。時張得一在側,欲其助己,目得一,得一不動。遂奮起,投杯抵則,扼其喉,驅之流血,而左右卒無助之者。賊黨攢刃聚噪至,斷一臂,猶詈則曰:"妖賊,恨不斬汝萬段!"賊縛遂廳事前,支解之。則倉猝被驅駭,傷病數日乃起。
謝寧得到機會回朝,詳細說李若水就義情形。宋高宗即皇帝位,下詔說:“若水忠義氣節,無與倫比,我聽說後,為之流涕哭泣。”特贈若水觀文殿學士,諡號叫“忠湣”。李若水死後有從北方逃歸的人說“:金人相互說‘,遼國滅亡,死於忠義的十多人,南朝隻有李侍郎一人。’他臨死前毫無恐怖之色,做歌詩而死,歌詩雲‘:昂首責問蒼天啊,蒼天終於沒有話說,忠臣以死效忠國家啊,死又有什麼罪咎呢?’在場的人為之悲痛。”
事聞,仁宗歎息久之,贈宮苑使,封其妻為旌忠縣君,賜冠帔,官其子五人。後得殺遂者驍捷卒石慶,使其子剖心而祭之。
楊震字子發,代州崞縣人。因射箭騎馬超群被任為安邊巡檢。河東軍隊出征臧底河,敵人據山為城寨,下瞰官軍,各將合兵在城下,楊震率領壯士拔劍先登,斬敵首數百級,大軍乘勝平定敵人,上奏楊震戰功第一。
董元亨,深州束鹿人。累官至國子博士,通判貝州。王則據城叛,是日冬至,元亨方與州將張得一朝謁天慶觀,夜漏未盡,變起倉猝,眾莫知所為。元亨促馬馳還,坐廳事,賊黨十餘人擐甲露刃,排闥而入,左右皆奔潰。賊脅元亨曰:"大王遣我來索軍資庫鑰。"元亨據案叱之曰:"大王誰也,妖賊乃敢弄兵乎!我有死耳,鑰不可得也。"賊將郝用繼來,索愈急,曰:"庫帑,今日大王所有也,可不上鑰乎!"元亨厲聲張目罵賊,用遂殺之,賊爭入,攜鑰而去。事聞,仁宗曰:"守法之臣也。"贈太常少卿,錄其子孫三人。賊平,獲郝用,斬以祭元亨。
楊震跟隨折可存討伐方臘,從浙東轉戰到三界鎮,斬首八千級。追襲到黃崖,賊軍主帥呂師囊扼斷頭山之險拒守,放下石頭大肆阻擊,官軍多日不能前進。折可存詢問計策,楊震請求以輕兵沿著山背而上,憑借高處鼓噪發射箭矢石頭,賊軍驚慌逃走,不久又縱火自衛。楊震身披笨重的鎧甲,與部下踏著大火突然進入,活捉呂師囊,並殺掉首領三十人,進官秩五等。戰後任知麟州建寧砦。
曹覲,字仲賓,曹修禮子也。叔修古卒,無子,天章閣待製杜杞為言於朝,授覲建州司戶參軍,為修古後。皇祐中,以太子中舍知封州。儂智高叛,攻陷邕管,趨廣州。行至封州,州人未嚐知兵,士卒才百人,不任戰鬥,又無城隍以守,或勸覲遁去,覲正色叱之曰:"吾守臣也,有死而已,敢言避賊者斬。"麾都監陳曄引兵迎擊賊,封川令率鄉丁、弓手繼進。賊眾數百倍,曄兵敗走,鄉丁亦潰。覲率從卒決戰不勝,被執。賊戒勿殺,捽使拜,且誘之曰:"從我,得美官,付汝兵柄,以女妻汝。"覲不肯拜,且詈曰:"人臣惟北麵拜天子,我豈從爾苟生邪!速殺我,幸矣。"賊猶惜不殺,徙置舟中,覲不食者兩日,探懷中印章授其從卒曰:"我且死,若求間道以此上官。"賊知其無降意,害之。至死詬賊聲不絕,投屍江中,時年三十五。事聞,贈太常少卿,錄其子四人,妻劉避賊死於林峒,追封彭城郡君,加賜冠帔。又贈修古尚書工部侍郎,封修古妻陳潁川郡君。
起初,契丹滅亡,將領小鞠革錄向西奔逃,招得雜羌共十餘萬人,攻破豐州,攻打麟府諸城廓。楊震父親楊宗閔帶領本道兵馬多次擊敗鞠革錄,俘獲他的父母妻室兒女。靖康元年(1126)十月,太原陷落,鞠革錄驅使幽薊叛兵與西夏人、奚人圍困建寧,直抵城牆對楊震說:“你父親奪去了我的房子,擊破了我的軍隊,乘人不備逮捕了我的骨肉,我偷生忍死到今天。如果你趕快舉城投降,當會保全你的性命。”當時砦城中守兵不到百人,楊震與戰士約定,斬敵首一級賞錢若幹,官庫用完了,既而用家人的衣服珠玉耳飾,官吏士兵為之感激自奮。過了十天,弓箭用盡人力疲乏,城不能守住,楊震與兒子居中、執中力戰陣歿,全家都死,隻有長子存中從征河北獨獨免死。第二年,楊宗閔也在長安死於王事。
當智高之反,乘嶺南無備,州縣吏往往望風竄匿,故賊所向輒下,獨覲與孔宗旦、趙師旦能以死守。後田瑜安撫廣南,乃為覲立廟封州。
楊震當時年四十四歲。建炎二年(1128),朝廷詔令贈武經郎。楊存中顯貴,向朝廷請求,諡號叫“恭毅”。
孔宗旦,魯人,為邕州司戶參軍。儂智高未反時,州有白氣出庭中,江水溢,宗旦以為兵象,度智高必反,以書告知州陳珙,珙不聽。後智高破橫州,即載其親往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無為俱死也。"既而州破被執,賊欲任以事,宗旦叱賊,且大罵,遂被害。始,宗旦官京東,與李師道、徐程、尚同等四人為監司耳目,號為"四瞠",人多惡之,其後立節如此。知袁州祖無擇以其事聞,贈太子中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