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舊唐書》 作者:劉昫  

誌·卷十九

地理二

○河東道三河北道四山南道五

河東道

河中府隋河東郡。武德元年,置蒲州,治桑泉縣,領河東、桑泉、猗氏、虞鄉四縣。二年,置蒲州總管府,管蒲、虞、泰、絳、邵、澮六州。三年,移蒲治河東縣,依舊總管府。其年,置溫泉縣。九年,又置都督府,管蒲、虞、芮、邵、泰五州,仍省溫泉縣。其年,罷都督府。貞觀八年,割虢州之永樂來屬。十七年,以廢虞州之安邑解縣、廢泰州之汾陰來屬。開元八年,置中都,改蒲州為河中府。其年,罷中都,依舊為蒲州,又與陝,鄭、汴、懷、魏為“六雄”。十二年,昇為“四輔”。天寶元年,改為河東郡。乾元元年,複為蒲州,割安邑屬陝州。三年四月,置河中府,析同州之朝邑,於河西鹽坊置河西縣,來屬。元年建卯月,又為中都。元和三年,複為河中府。舊領縣五,戶三萬六千四百九十九,口十七萬三千七百八十四。天寶領縣八,戶七萬八百,口四十六萬九千二百一十三。元和領縣十一。在京師東北三百二十四裏,去東都五百五十裏。

河東隋縣。州理所。開元八年,分置河西縣。其年,罷中都,乃省,乾元三年,複置

河西舊朝邑縣,屬同州,管長春宮。乾元元年,置河中府,割朝邑來屬,改為河西縣,以鹽坊為理所

臨晉隋分猗氏置桑泉縣。武德三年,分置溫泉縣。九年,省溫泉並入桑泉。天寶十三年,改為臨晉縣

解隋虞鄉縣。武德元年,改為解縣,屬虞州。蒲州別置虞鄉縣。貞觀十七年,省解縣並入虞鄉。二十二年,複析置解縣,屬蒲州

猗氏漢縣,古郇國也

虞鄉漢解縣地,後魏分置虞鄉縣。貞觀十七年,省解縣,並入虞鄉縣。二十年,複置解縣,省虞鄉。天授二年,複分解縣置虞鄉縣

永樂武德元年,分芮城縣置屬芮州。九年,廢芮州,改屬鼎州。貞觀八年,改屬蒲州,又割屬虢州。神龍元年,複來屬

寶鼎漢汾陰縣。隋屬泰州。貞觀十七年,廢泰州,縣來屬。開元十一年,玄宗祀後土,獲寶鼎,因改為寶鼎

龍門漢皮氏縣,後魏改為龍門。武德元年,於縣置泰州,領龍門、萬泉、汾陰四縣。貞觀十七年,廢泰州及芮縣,以龍門、萬泉屬絳州,汾陰屬蒲州

聞喜漢縣。隋為桐鄉縣。武德元年,分置聞喜縣

萬泉武德三年,分稷山界於薛通城置萬泉縣,屬泰州。州廢,入絳州,後又隸河中府。

絳州隋絳郡。武德元年,置絳州總管府,管絳、潞、蓋、建、澤、沁、韓、晉、呂、舉、泰、蒲、虞、芮、邵十五州。絳州領正平、太平、曲沃、聞喜、稷山五縣。三年,廢總管府。其年,以廢北澮州之翼城置翼城縣。領翼城、絳、小鄉三縣。武德元年,改為澮州。二年,改為北澮州。四年,州廢,三縣並入絳州。置南絳州,又置絳縣。

曲沃漢絳縣地,後魏置曲沃縣

絳漢聞喜縣,後魏置南絳州,又置絳縣

稷山後魏高涼縣,隋改名稷山

垣隋縣。義寧元年,置邵原,領垣、王屋,又置清廉、亳城四縣。武德元年,改為邵州。二年,又置長泉縣。五年,廢亳城。九年,省邵州,省清廉入垣縣,王屋屬懷州,垣屬絳州

襄陵後魏擒盛縣。改為襄陵,取漢舊名。屬晉州。元和十四年,屬絳州。

晉州隋臨汾郡。義旗初,改為平陽郡,領臨汾、襄陵、嶽陽、冀氏、楊五縣。其年,改楊縣為洪洞。武德元年,改為晉州,分襄陵置浮山縣,分洪洞置西河縣。三年,置總管府,管晉、絳、沁、呂四州。移治白馬城。改浮山為神山縣。貞觀六年,廢都督。十二年,移治所於平陽古城。十七年,省西河縣,以廢呂州之霍邑、趙城、汾西三縣來屬。天寶元年,改州為平陽郡。乾元元年,複為晉州。元和十四年,割襄陵屬絳州。大和元年,改屬河中府。舊領縣七,戶二萬一千六百一十七,口九萬七千五百五。天寶領縣九,戶六萬四千八百三十六,口四十二萬九千二百二十一。元和領縣八。在京師東北七百二十五裏,至東都七百三十九裏。

 

臨汾漢平陽縣,隋改為臨汾。貞觀十七年,省西河縣,並入臨汾

洪洞漢楊縣,至隋不改。義寧元年,改為洪洞,取縣北嶺名

神山武德二年,分襄陵置浮山縣。四年,改為神山,以縣東南羊角山神見為名

嶽陽後魏安澤縣,隋改為嶽陽

霍邑漢彘縣,後漢改為永安。隋於此置汾州,尋改為呂州,領霍邑、趙城、汾西、靈石四縣。貞觀十七年,廢呂州,以霍邑等三縣來屬,以靈石屬汾州

趙城國初,分霍邑縣置

汾西後漢汾西郡,隋廢為縣,屬呂州。隋末陷賊。武德初,權於今城南五十裏申村堡置。貞觀六年,移於今所

冀氏漢猗氏縣地,後於古猗氏縣地南置冀氏。

隰州下隋龍泉郡。武德元年,改為隰州,領隰川、溫泉、大寧、石樓四縣。二年,置總管府,領隰、中、昌、南汾、東和、西德六州。三年,又置北溫州屬焉。貞觀元年,省中、昌、西德、北溫四州,又以廢昌州蒲縣來屬,仍督隰、南汾、東和三州。三年,廢都督府。又以廢東和州永和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大寧郡。乾元元年,複為隰州。舊領縣六,戶八千二百二十二,口三萬八千三百九十五。天寶,戶一萬九千四百五十五,口十二萬四千四百二十。在京師東北九百六裏,至東都八百八十裏。

隰川州所理。漢蒲子縣地,隋為隰川縣。

蒲漢縣。武德二年,置昌州,領蒲、仵城、常武、昌原四縣。貞觀元年,省昌州及昌原、仵城、常武三縣,以蒲屬隰州。

大寧漢北屈縣地,隋為仵城。武德二年,置中州於隋大寧故城,因改名大寧。貞觀元年,廢中州及大義、白龍二縣,以大寧隸隰州。

永和漢狐氵聶縣,隋為永和。武德二年,移治於仙芝穀西,屬東和州,又分置樓山縣。貞觀元年,廢東和州及樓山縣,以永和隸隰州。

石樓漢土軍縣,隋改為石樓。武德二年,於縣置西德州,領長壽、臨河、石樓三縣。貞觀元年,廢西德州,省長壽、臨河二縣,以石樓屬東和州。二年,又省東和州,以石樓來屬。

溫泉隋新城縣。武德二年,分置溫泉縣,仍置北溫州,領溫泉、新城、高堂三縣,屬隰州總管府。貞觀元年,省北溫州及新城、高堂二縣,以溫泉來屬。

汾州上隋西河郡。義旗初,依舊領隰城、介休、孝義、平遙四縣。其年,割介休、平遙二縣屬介休郡。武德元年,以介休郡為介州,西河郡為浩州。三年,改浩州為汾州,仍割並州之文水來屬。貞觀元年,省介州,以介休、平遙二縣來屬。文水還並州。十七年,以廢呂州之靈石來屬。天寶元年,改為西河郡。乾元元年,複為汾州。舊領縣四,戶三萬四千九,口十萬六千三百八十四。天寶領縣五,戶五萬九千四百五十,口三十二萬二百三十三。去京師一千二百六裏,東都九百三十七裏。

西河漢美稷縣,隋為隰城縣。上元元年九月,改為西河縣。

孝義漢中陽縣,後魏曰永安。貞觀元年,改為孝義。

介休漢縣。武德元年,於縣置介州。貞觀元年,州廢,以介休、平遙屬汾州。

平遙漢平陶縣。後魏廟諱,改“陶”為“遙”。武德屬介州。州廢來屬

靈石隋分介休縣置,屬呂州。州廢來屬。

慈州下元魏曰南汾州,隋改為耿州,又為文成郡。武德元年,改為汾州。五年,改為南汾州。八年,改為慈州,以郡近慈烏戍故也。舊領縣五,戶五千二百四十五,口二萬二千六百五十一。天寶,戶一萬一千六百一十六,口六萬二千四百八十六。在京師東北六百八十三裏,去東都七百二十七裏。

吉昌隋縣

文城元魏曰斤城縣,隋改為文城。顯慶三年,移斤城縣東北文城村置。

昌寧漢臨汾縣地,後魏分置太平縣,又分太平置昌寧縣。

呂香義寧元年,分仵城縣置平昌縣。貞觀元年,改為呂香,因舊鎮為名。上元三年,移治所於故平昌府南置,今縣是也。

仵城後魏置縣,取鎮戍名也。

潞州大都督府隋上黨郡。武德元年,改為潞州,領上黨、長子、屯留、潞城四縣。二年,置總管府,管潞、澤、沁、韓、蓋五州。四年,分上黨置壺關縣。貞觀元年,廢都督府。八年,置大都督府。十年,又改為都督府。貞觀十七年,廢韓州,以所管襄垣等五縣屬潞州。開元十七年,以玄宗曆職此州,置大都督府,管慈、儀、石、沁四州。天寶元年,改為上黨郡。乾元元年,依舊為潞州大都督府。舊領縣五,戶一萬八千六百九十,口八萬三千四百五十五。舊於襄垣置韓州,領縣五,戶七千一十七,口三萬二千九百三十六。天寶領縣十,戶六萬八千三百九十一,口三十八萬八千六百六十。在京師東北一千一百裏,至東都四百八十七裏。

上黨漢壺關縣。隋分置上黨,州所治。

壺關武德四年,分上黨置,治於高望堡。貞觀十七年,移治進流川。

長子漢縣

屯留隋舊。武德五年,自霍壁移於今所。

潞城古邑。隋特置潞城縣。

襄垣隋縣。武德元年,於縣置韓州,領襄垣、黎城、涉、銅鞮、武鄉五縣,又割並州之榆社來屬。三年,置甲水縣,仍以榆社屬榆州。六年,割沁州之銅鞮來屬。九年,省甲水縣。貞觀十七年,廢韓州,以襄垣等五縣隸潞州。

黎城舊刈陵縣,隋改曰黎城州。

涉漢縣。隋屬韓州。州廢來屬。

銅鞮隋屬韓州。武德元年,屬沁州。三年,分置甲水縣。五年,移治水堡。六年,移於今所,屬韓州。省甲水縣。韓州廢,屬潞州。

武鄉漢垣縣,後魏曰沮城,移治於南亭川。改為鄉縣,屬韓州。州廢,屬潞州。則天加“武”字。神龍年,去“武”字,複為鄉縣。後又加“武”字。

澤州上隋長平郡。武德元年,改為蓋州,領高平、丹川、陵川,又置蓋城四縣。又於濩澤縣置澤州,領濩澤、沁水、端氏三縣。三年,於今理置晉城縣。六年,廢建州,自高平移蓋州治之。八年,移澤州治端氏。九年,省丹川、蓋城。貞觀元年,廢蓋州,自端氏縣移澤州於今治。天寶元年,改澤州為高平郡。乾元元年,複為澤州。舊領縣六,戶一萬六百六十,口四萬六千七百三十二。天寶,戶二萬七千八百二十二,口二十五萬七千九十。在京師東北一千三十裏,至東都六百六十七裏。

晉城漢高都縣,隋改為丹川。武德元年,移丹川於源澤水北,屬蓋州。二年,於古高都城置晉城縣,屬建州。六年,廢建州,縣屬蓋州。九年,省丹川縣。貞觀元年,廢蓋州,縣屬澤州

端氏漢縣。武德八年,移澤州於此縣。貞觀元年,又移於晉城

陵川漢泫氏縣,隋改陵川。武德初,屬蓋州。貞觀元年,隸澤州

陽城隋濩澤縣。武德元年,於縣置澤州。八年,移州治於端氏。天寶元年,改為陽城

沁水元魏置東永安縣,隋改為沁水,屬蓋州。州廢來屬

高平漢泫氏縣地。武德元年,於縣置蓋州,領高平、丹川、陵川、蓋城四縣。貞觀元年,廢蓋州,來屬。

沁州下隋上黨郡之沁源縣。義寧元年,置義寧郡,領沁源、銅鞮、綿上,仍分沁源置和川,凡四縣。武德元年,改為沁州。二年,分沁源置招遠縣。三年,省招遠縣。六年,以銅鞮屬韓州。天寶元年,改沁州為陽城郡。乾元元年,複為沁州。舊領縣三,戶三千九百五十六,口一萬六千一百七。天寶,戶六千三百八,口三萬四千九百六十三。在京師東北一千二十五裏,去東都六百三十五裏。

沁源漢穀遠縣。州所治。後魏改為沁源

和川義寧元年,分沁源置

綿上隋分介休之南界,置綿上縣。

遼州隋太原郡之遼山縣。武德三年,分並州之樂平、和順、平城、石艾四縣置遼州,治樂平。其年,置義興縣。六年,自樂平移於遼山,仍以石艾、樂平二縣屬受州,省義興縣,以廢榆州之榆社、平城二縣來屬。八年,改遼州為箕州。先天元年,又改為儀州。天寶元年,改為樂平郡。乾元元年,複為儀州。中和三年八月,複為遼州。舊領縣四,戶四千三百六十五,口八萬八千六百四十。天寶,戶九千八百八十二,口五萬四千五百八十。在京師東北一千四百五十九裏,至東都七百九十七裏。

遼山漢垣縣地,魏改陽縣。隋改遼山縣,屬並州。武德三年,屬遼州。

榆社晉武鄉縣。義寧元年,分置榆社縣。武德三年,於此置榆州,割並州平城來屬。仍置偃武縣。六年,廢榆州及偃武縣,以平城、榆社屬遼州

和順漢沾縣地。隋為和順縣。武德初,屬並州,三年,改為遼州

平城隋縣。武德初,屬並州。三年,改屬榆州,六年,改為遼州。

北京太原府隋為太原郡。武德元年,改為並州總管,領晉陽、太原、榆次、太穀、祁、陽直、壽陽、盂、樂平、交城、石艾、文水、遼山、平城、烏河、榆社十六縣。其年,置清源縣,仍以榆社屬韓州。三年,廢總管。其年,置汾陽;仍以盂、壽陽二縣置受州,治盂縣;樂平、遼山、平城、石艾四縣置遼州,治樂平;太穀、祁二縣置太州,治太穀;仍以文水屬汾州。四年,又置總管,管並、介、受、遼、太、榆、汾七州。其年,改為上總管。五年,又改代、石二總管。其年,改上總管為大總管。六年,又改朔州總管,仍割汾州之文水來屬。其年,廢太州,以太穀、祁二縣來屬。七年,改為大都督府。其年,置羅陰縣,仍省陽直縣,改汾陽為陽曲縣,又以文水屬汾州。貞觀元年,省烏河、羅陰二縣,又以文水來屬。八年,以廢受州之壽陽、盂、樂平、石艾,又割順州之燕然,凡五縣來屬。督並、汾、箕、嵐四州。十四年,廢燕然縣。龍朔二年,進為大都督府。天授元年,置北都兼都督府。開元十一年,又置北都,改並州為太原府。天寶元年,改北都為北京。舊領縣十四,戶九萬七千八百七十四,口二十萬九百三十六。天寶領縣十三,戶十二萬八千九百五,口七十七萬八千二百七十八。在京師東北一千三百六十裏,至東都八百八裏。

太原漢晉陽縣。隋文又移於州城內古晉陽城置,今州所治。

晉陽隋新移於州內

太穀隋縣。武德三年,置太州。六年,州廢,以太穀、祁屬並州

文水隋縣。武德三年,屬汾州。六年,屬並州。七年,又屬汾州。貞觀初,還屬並州。天授元年,改為武興縣,以天後鄉裏縣,與太原、晉陽並為京師。神龍元年,依舊為文水

榆次漢縣

盂隋縣。武德三年,置受州,領盂、壽陽二縣。六年,移受州於壽陽。貞觀八年,省受州,盂複屬並州

清源隋於古梗陽城置清源縣,以水為名

交城隋分晉陽縣置,取縣西北古交城為名。初治交山,天授元年,移治郤波村。先天二年,於故縣分置靈川縣,開元二年後省

陽曲隋陽直縣。武德三年,分置汾陽縣。七年,省陽直縣,改汾陽為陽曲縣,仍移治陽直廢縣。其年,又分置羅陰縣。貞觀元年省。十七年,又省燕然並入。

壽陽隋舊縣。武德三年,屬受州。六年,移受州於此,領壽陽、盂二縣。其年,又割遼州之樂平、石艾二縣來屬。貞觀八年,廢受州,以所管四縣隸並州

廣陽漢上艾縣,後漢改為石艾縣。武德三年,屬遼州。六年,屬受州。八年,州廢,屬並州。天寶元年,改為廣陽。

樂平隋縣。武德三年,於縣置遼州。六年,移遼州治於箕州,以樂平屬受州。州廢,縣來屬。

祁漢縣,至隋不改。武德三年,屬太州,州廢來屬。

代州中都督府隋為雁門郡。武德元年,置代州總管,管代、忻、蔚三州。代州領雁門、繁畤、崞、五台四縣。五年,廢總管。六年,又置,管代、蔚、忻、朔四州。貞觀四年,又督靈州。六年,又督順州。十二年,省順州,以懷化縣來屬。今督代、忻、蔚、朔、靈五州。高宗廢懷化縣。證聖元年,置武延縣。天寶元年,改為雁門郡。依舊為都督府。乾元元年,複為代州。舊領縣五,戶九千二百五十九,口三萬六千二百三十四。天寶,戶二萬一千二百八十,口十萬三百五十。在京師東北一千五百五十裏,去東都一千二百二十三裏。

雁門漢廣武縣,隋為雁門縣

五台漢慮縣,隋改為五台

繁畤漢縣

崞漢縣。東魏置廓州,又廢

唐林證聖元年,分五台、崞縣置武延縣,唐隆元年,改唐林。

蔚州隋雁門郡之靈丘縣。武德四年,平劉武周。六年,置蔚州,寄治並州陽典縣,仍置靈丘、飛狐二縣。七年,寄治代州繁畤縣。八年,又寄治忻州秀容之北恆州城。貞觀五年,移於今治。天寶元年,改為安邊郡。至德二年九月,改為興唐郡。乾元元年,置蔚州。舊領縣二,戶九百四十二,口三千七百四十八。天寶領縣三,戶五千五十二,口二萬九百五十八。在京師東北一千八百一十裏,去東都一千六百四十裏。

靈丘隋縣。隋末陷賊,寄治陽曲。自此,隨州寄治。貞觀五年,移於今所

飛狐隋縣,隋末陷賊,武德六年,複置,寄治於易州遂城縣。貞觀五年,移治於今所

興唐隋安邊縣。至德二年,改為興唐。

忻州隋樓煩郡之秀容縣。義旗初,置新興郡,領秀容一縣。武德元年,改為忻州。四年,又置定襄縣。天寶元年,改為定襄郡。乾元元年,複為忻州。舊領縣二,戶四千九百八十七,口一萬七千一百三十。天寶,戶一萬四千八百六,口八萬二千三十二。在京師東北一千三百八十裏,去東都一千六十三裏。

秀容漢汾陽縣地,治郭下。隋朝自秀容故城移於此,因改為秀容縣

定襄漢陽曲縣地。後漢末,移陽曲於太原界置,乃於陽曲古城置定襄縣。複廢。武德四年,分秀容縣複置。

嵐州下隋樓煩郡之嵐城縣。武德四年,平劉武周,置東會州,領嵐城縣;又以北和州之太和縣來屬。其年,分嵐城置合會、豐潤二縣,仍自故郡城移嵐州於廢東會州,置嵐州。舊領岢嵐一縣,縣移舊嵐州。其年,又以北管州之靜樂縣來屬。七年,置臨津縣。九年,省合會、岢嵐、太和三縣。貞觀元年,改臨津為合河。三年,又置太和縣。八年,又省。天寶元年,複為樓煩郡。乾元元年,複為嵐州。舊領縣三,戶二千八百四十二,口一萬一千五百四十一。天寶領縣四,戶一萬六千七百四十八,口八萬四千六。在京師東北一千二百九十五裏,去東都一千一百四十四裏。

宜芳隋嵐城縣。武德四年,改為宜芳,屬東會州。四年,分置豐潤、合會二縣。五年,省豐潤並入。六年,改屬嵐州。九年,省合會並入

靜樂漢汾陽縣地,有隋汾陽宮。武德四年,置管州,領靜樂,又分置汾陽、六度二縣。五年,改管州為北管州。六年,省北管州及汾陽、六度二縣。以靜樂屬嵐州

合河隋臨泉縣。武德四年,置臨津縣。貞觀元年,改為合河

嵐穀舊岢嵐軍也,在宜芳縣北界。長安三年,分宜芳於岢嵐舊軍置嵐穀縣。神龍二年,廢縣置軍。開元十二年,複置縣。

憲州下舊樓煩監牧也。先隸隴右節度使,至德後,屬內飛龍使。舊樓煩監牧,嵐州刺史兼領。貞元十五年,楊缽為監牧使,遂專領監司,不係州司。龍紀元年,特置憲州於樓煩監,仍置樓煩縣。郡城,開元四年王毛仲築。州新置,未記戶口帳籍。

樓煩龍紀元年,於監西一裏置

玄池州東六十裏置

天池州西南五十裏置。本置於孔河館,乾元後移於安明穀口道人堡下。

石州隋離石郡。武德元年,改為石州。五年,置總管府,管石、北和、北管、東會、嵐、西定六州。貞觀二年,廢都督府。三年,複置都督。六年,又廢。天寶元年,改為昌化郡。乾元元年,複為石州。舊領縣五,戶三千七百五十八,口一萬七千四百二。天寶,戶一萬四千二百九十四,口六萬六千九百三十五。在京師東北一千二百九十一裏,至東都一千二百二十八裏。

離石漢縣。周改為昌化郡,隋複為離石,州所治

平夷後周析離石縣置

定胡隋縣。武德三年,置西定州。貞觀二年廢,分置孟門縣。七年,廢孟門入定胡

臨泉隋太和縣。武德三年,置北和州,改太和縣為臨泉縣。貞觀三年,省北和州,縣屬石州。方山隋縣。武德二年,置方州。三年,州廢,縣屬石州。

朔州隋馬邑縣。武德四年,置朔州,領善陽、常寧二縣。其年,省常寧縣。天寶元年,改為馬邑郡。乾元元年,複改為朔州。舊領縣一,戶一千二百五十七,口四千九百一十三。天寶領縣二,戶五千四百九十三,口二萬四千五百三十三。在京師東北一千七百七十四裏,至東都一千三百四十三裏。

善陽漢定襄地,有秦時馬邑城、武周塞。後魏置桑乾郡。隋為善陽縣

馬邑秦漢舊名,久廢。開元五年,分善陽縣於大同軍城置。

雲州隋馬邑郡之雲內縣界恆安鎮也。武德四年,平劉武周。六年,置北恆州。七年,州廢,貞觀十四年,自朔州北定襄城,移雲州及定襄縣置於此。永淳元年,為賊所破,因廢,乃移百姓於朔州。開元二十年,複為雲州。天寶元年,改為雲中郡。乾元元年,複為雲州,領縣一,戶七十三,口五百六十一。在京師東北一千九百四十裏,去東都一千六百四十二裏。

雲中隋雲內縣之恆安鎮。武德六年,置北恆州。貞觀十四年,自朔州北定襄城移雲州於此置,因為定襄縣。今治,即後魏所都平城也。永淳元年,為賊所破,因廢雲州及縣。開元二十年,與州複置。仍改定襄為雲中縣。

單於都護府秦漢時雲中郡城也。唐龍朔三年,置雲中都護府。麟德元年,改為單於大都護府。東南至朔州三百五十七裏。振武軍在城內置。天寶,戶二千一百,口一萬三千。在京師東北二千三百五十裏,去東都二千裏。

金河與府同置。

河北道

懷州雄隋河內郡。武德二年,於濟源西南柏崖城置懷州,領大基、河陽、集城、長泉四縣。其年,於濟源立西濟州,於武德縣立北義州,修武縣東北故濁鹿城立陟州,置總管府,管懷、西濟、北義、陟四州。三年,懷州又置太行、忠義、紫陵、穀隻、溫五縣。四年,移懷州於今治野王城。其年,又於溫縣置平州,以溫縣屬之。又省穀隻、太行、忠義、紫陵四縣。後省平州,仍於隋河陽宮置盟州,領河陽、集城、溫三縣。又省西濟、北義、陟三州入懷州。又於獲嘉縣置殷州。其懷州總管,管懷、盟、殷三州。懷州領河內、武德、軹、濟源五縣。八年,廢盟州,省集城入河陽縣,以河陽、溫二縣來屬。貞觀元年,罷都督府,以廢殷州修武、獲嘉、武陟,廢邵州之王屋四縣來屬。仍省懷、軹二縣。顯慶二年,割河陽、溫、濟源、王屋四縣屬洛州。天授元年,改為河內郡。乾元元年,複為懷州。舊領縣九:河內、武德、修武、獲嘉、武陟、溫、河陽、濟源、王屋。戶三萬九十,口十二萬六千九百一十六。天寶領縣五,戶五萬五千三百四十九,口三十一萬八千一百二十六。在京師東九百六十九裏,至東都一百四十裏。

河內漢野王縣,隋為河內縣。武德四年,省太行、忠義、紫陵三縣並入

武德隋為安昌縣。武德三年,改為武德

武陟、漢懷縣地,故城在今縣西

修武漢山陽縣地。修武,古名也,隋因之。武德二年,李原德以縣東北濁鹿城歸順,因置陟州及修武縣。四年,賊平,改為武陟,廢陟州,以修武屬殷州,仍移縣治於隋故修武城。貞觀元年,省殷州,修武屬懷州

獲嘉漢縣名。武德四年,於縣置殷州,領獲嘉、武德、武陟、修武、新鄉、共城五縣。貞觀元年,省殷州,以獲嘉、武陟、修武屬懷州,新鄉、共城屬衛州。

衛州望隋汲郡,本治衛縣。武德元年,改為衛州。二年,陷竇建德。四年,賊平,仍舊領衛、清淇、湯陰三縣。其年,廢義州,以汲縣來屬。六年,以湯陰屬相州。貞觀元年,州移治於汲縣,又廢殷州,以共城、新鄉、博望三縣來屬。六年,廢博望縣。十七年,廢清淇縣。其年,又以廢黎州之黎陽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汲郡。乾元元年,複為衛州。舊領縣五,戶一萬一千九百三,口四萬三千六百八十二。天寶,戶四萬八千五十六,口二十八萬四千六百三十。在京師東一千二百二十二裏,去東都三百九十裏。

汲漢縣,隋因之。武德元年,置義州,領汲縣。四年,廢義州,縣屬衛州。貞觀元年,衛州自衛縣徙治所於汲縣

新鄉隋割汲、獲嘉二縣地,於古新樂城置新鄉縣。武德初,屬義州。州廢,來屬殷州。州廢,屬衛州

衛漢朝歌縣。紂所都朝歌城,在今縣西。隋大業二年,改為衛縣,仍置汲郡於縣治。貞觀初,移於汲縣。初屬義州。州廢,屬衛州。十七年,省清淇縣入衛縣。長安三年,又置清淇縣。神龍元年,又省入衛縣

共城漢共縣,隋因之。武德元年,置共州,領共城、凡城二縣。四年,廢共州,省凡城入共城縣。初屬殷州。貞觀初,來屬

黎陽隋黎陽縣。武德二年,置黎州總管府,管殷、衛、洹、澶四州。尋陷賊。四年,平竇建德,複置黎州,領臨河、內黃、湯陰、觀城、頓丘、繁陽、澶水八縣。其年,以澶水、觀城、頓丘三縣置澶州,又以湯陰屬相州。貞觀元年,省繁陽,又以澶水來屬。十七年,廢黎州及澶水縣,以黎陽屬衛州,內黃、臨河屬相州。

相州漢魏郡也。後魏道武改為相州,隋為魏郡。武德元年,置相州總官府,領安陽、鄴、林慮、零泉、相、臨漳、洹水、堯城八縣。二年,割林慮置岩州。四年,廢總管府,仍省零泉縣。五年,廢岩州,以林慮來屬,仍省相縣。六年,割衛州之湯源來屬。其年,複置總管府,管磁、洺、黎、衛、邢六州。九年,廢都督府。貞觀元年,改湯源為湯陰,以廢磁州之淦陽、成安二縣來屬。十年,複置都督,管相、衛、黎、魏、洺、邢、貝七州。十六年,罷都督府。十七年,以廢黎州之內黃、臨河來屬。天寶元年,改為鄴郡。乾元元年,複為相州。舊領縣九,戶一萬一千四百九十,口七萬四千七百六十六。天寶縣十一,戶十萬一千一百四十二,口五十九萬一百九十六。在京師東北一千四百二十一裏,至東都六百六裏。

安陽漢侯國,故城在湯陰東。曹魏時,廢安陽,並入鄴。後周移鄴,置縣於安陽故城,仍為鄴縣。隋又改為安陽縣,州所治。漢魏郡城,在縣西北七裏

鄴漢縣,屬魏郡。後魏於此置相州,東魏改為司州。周平齊,複為相州。周大象二年,隋文輔政,相州刺史尉遲迥舉兵不順,楊堅令韋孝寬討迥,平之,乃焚燒鄴城,徙其居人,南遷四十五裏。以安陽城為相州理所,仍為鄴縣。煬帝初,於鄴故都大慈寺置鄴縣。貞觀八年,始築今治所小城

湯陰漢蕩陰縣也,並入安陽。武德四年,分安陽置湯源縣,屬衛州。六年,改屬相州。貞觀元年,改為湯陰

林慮漢隆慮縣。武德三年,置岩州,領林慮一縣。五年,岩州廢,縣屬相州。

堯城隋縣

洹水漢長樂縣地,屬魏郡。周建德六年,分臨漳東北界置洹水縣。

臨漳後周建德六年,分鄴縣置。成安漢斥丘縣,屬魏郡。後廢,北齊複置,改為成安。

內黃漢縣名。舊屬黎州,貞觀十七年,改屬相州。

臨河隋分黎陽縣置。貞觀十七年,改屬相州,廢澶水縣並入。

魏州雄漢魏郡元城縣之地。後魏天平二年,分館陶西界,於今州西北三十裏古趙城置貴鄉縣。後周建德七年,以趙城卑濕,東南移三十裏,就孔思集寺為貴鄉縣。大象二年,於縣置魏州。隋改名武陽郡。武德四年,平竇建德,複為魏州。又分置漳陰縣,領貴鄉、昌樂、元城、莘、武陽、臨黃、觀城、頓丘、繁水、魏、冠氏、館陶、漳陰十三縣。其年,割頓丘、觀城二縣置澶州,又割莘、臨黃、武陽三縣置莘州,又割冠氏、館陶置毛州。魏州置總管府,管魏、黎、澶、莘、毛五州。魏州領貴鄉、昌樂、繁水、漳陰、元城、魏六縣。貞觀元年,罷都督府,仍省漳陰縣。其年,廢莘、毛、澶三州,盡以所領縣屬魏州。十七年,省元城、武陽、觀城三縣。十八年,省繁水縣。龍朔二年,改為冀州大都督府,以冀王為都督,管冀、貝、德、相、棣、滄、魏七州。鹹亨三年,依舊為魏州,罷都督府。永昌元年,置武聖縣。聖曆二年,又置元城縣。天寶元年,改為魏郡。乾元元年,複為魏州。舊領縣十三,戶三萬四百四十,口十三萬六千六百一十二。天寶領縣十,戶十五萬一千五百九十六,口一百一十萬九千八百七十。在京師東北一千五百九十裏,去東都七百五十裏。

貴鄉後魏分館陶西界,置貴鄉縣於趙城。周建德七年,自趙城東南移三十裏,以孔思集寺為縣廨。大象二年,於縣置魏州。武德八年,移縣入羅城內。開元二十八年,刺史盧暉移於羅城西百步。大曆四年,又移於河南岸置

元城隋縣,治古殷城。貞觀十七年,並入貴鄉。聖曆二年,又分貴鄉、莘縣置,治王莽城。開元十三年,移治州郭下。古殷城,在朝城東北十二裏

魏漢舊縣,在今縣南。天寶三年,移於今所

館陶漢縣,隋因之。武德五年,置毛州,割魏州之館陶、冠氏、堂邑,貝州之臨清、清水。又分置沙丘縣。貞觀元年,廢毛州,省沙丘、清水二縣,以堂邑屬博州,臨清屬貝州,館陶、冠氏屬魏州

冠氏春秋邑名。隋分館陶縣東界置。武德四年,屬毛州。州廢來屬

莘漢陽平縣地,隋置新州。武德五年,改為莘州,領莘、臨黃、武陽、武水四縣。貞觀元年,廢莘州,以莘、臨黃、武陽屬魏州,武水屬博州

臨黃漢觀縣地,隋為臨黃縣。武德四年,屬莘州。州廢來屬

朝城隋武陽縣。貞觀十七年,廢武陽入臨黃、莘二縣。開元七年複置,改為朝城

昌樂晉置,屬陽平郡。後魏置昌州,今縣西古城是也。隋廢昌樂縣入繁水。武德五年複置,隸魏州。今治所,武德六年築也。

澶州漢頓丘縣,屬東郡。今縣北古陰安城是也。武德四年,分魏州之頓丘、觀城置澶州,領頓丘、觀城,又特置澶水縣。貞觀元年,廢澶州,以澶水屬黎州,頓丘、觀城屬魏州。大曆七年正月敕,又於頓丘縣置澶州,領頓丘、清豐、觀城、臨黃四縣。州新置,元未計戶口帳籍。在京師東北一千四百八十五裏,至東都六百八十五裏。

頓丘漢縣,屬東郡,後移治所於陰安城,隋屬魏郡,今縣地北陰安城是也

清豐大曆七年,割頓丘、昌樂二縣界四鄉置。以縣界有孝子張清豐門闕,魏州田承嗣請為縣名

觀城隋縣。唐初,屬澶州。州廢,亦省觀城。大曆七年,割昌樂、臨黃二縣四鄉,置縣於舊觀城店

臨黃隋舊縣。武德四年,屬莘州。州廢,屬魏州。大曆七年,置澶州,割之來屬。

博州上隋武陽郡之聊城縣。武德四年,平竇建德,置博州,領聊城、武水、堂邑、茌平,仍置莘亭、靈泉、清平、博平、高唐凡九縣。五年,省莘亭、靈泉二縣。貞觀元年,省茌平縣。天寶元年,改為博平郡。乾元元年,複為博州。舊領縣六,戶七千立方百八十二,口三萬七千三百九十四。天寶,戶五萬二千六百三十一,口四十萬八千二百五十二。在京師東北一千七百一裏。至東都九百四十七裏。

聊城漢縣。治郭下。武德四年,分置茌平縣。貞觀元年,省入聊城

博平漢縣。隋因之。武德四年,分置靈縣。五年省,並入博平。貞觀十七年,省博平入聊城。天授二年,析聊城複置

武水漢陽平縣地,屬東郡。隋改為清邑,又分清邑置武水縣。武德四年,屬莘州。貞觀元年,屬博州

清平漢貝丘縣。隋改為清平,屬博州

堂邑漢縣。後魏廢。隋分清陽縣複置。初屬毛州,州廢,屬博州

高唐隋縣。長壽二年,改為崇武。神龍元年,複為高唐。

貝州隋為清河郡。武德四年,平竇建德,置貝州,領清河、武城、漳南、曆亭、清陽、鄃、夏津七縣。六年,移治所於曆亭。八年,還於舊治。九年,以廢宗州之宗城、經城來屬,又以廢毛州之臨清來屬。天寶元年,改為清河郡。乾元元年,複為貝州。舊領縣九,戶一萬七千七百一十九,口九萬七十九。天寶,戶十一萬一十五,口八十三萬四千七大量五十七。在京師東北一千七百八十二裏,至東都九百九十三裏。

清陽武德四年,分置夏津縣。九年,複省。舊治甘陵城。永昌元年,移治於孔橋。開元二十三年,移就州治

清河漢縣,後漢恆帝改為甘陵,後省。隋複分置清河縣,在郭下

武城漢曰東武城。舊治古夏城。調露元年,移於今治

宗城隋舊。武德四年,置宗州,領宗城、府城、南宮、斌強四縣。九年,廢宗州及府城、斌強二縣,以經城、宗城屬貝州,南宮屬冀州

臨清漢清泉縣,後魏改為臨清。武德四年,屬毛州。州廢,屬貝州

經城漢縣。武德四年,屬宗州。州廢來屬

漳南漢東陽縣,後魏省。隋分棗強、清平二縣地,複置於古東陽城,仍改為漳南縣

曆亭漢東陽地。隋分鄃縣置曆亭縣

夏津舊鄃縣。天寶元年,改為夏津。

洺州望隋武安郡。武德元年,改為洺州,領永年、洺水、平恩、清漳四縣。二年,陷竇建德。四年,建德平,立山東道大行台,又立曲周、雞澤二縣。五年,罷行台,置洺州大總管府,管洺、衛、岩、相、磁、邢、趙八州。六年,罷總管府。以磁州之武安、臨洺、肥鄉三縣來屬。貞觀元年,又以廢磁州之邯鄲來屬。天寶元年,改為廣平郡。乾元元年,複為洺州。永泰之後,複以武安、邯鄲屬磁州。會昌元年,省清漳、洺水二縣入肥鄉、平恩、曲周等縣。舊領縣七,戶二萬二千九百三十三,口十萬一千三十。天寶領縣十,戶九萬一千六百六十六,口六十八萬三千二百八十。省清漳、洺水。今領縣六。在京師東北一千五百八十五裏,至東都八百五十七裏。

永年州所治。本漢曲梁縣,屬廣平郡。改廣平為永年

平恩漢縣。隋自斥漳城移於平恩故城置

臨洺漢易陽縣,隋改為臨洺。武德元年,置紫州,領臨洺、武安、肥鄉、邯鄲等縣。四年,罷紫州,臨洺屬磁州。五年,改屬洺州

雞澤漢廣平縣地。武德四年,置雞澤縣

肥鄉漢邯溝縣地。曹魏立肥鄉縣,屬廣平郡。會昌三年,省清漳縣入

曲周隋廢縣。武德四年,複置。會昌三年,省洺水縣入。

磁州隋魏郡之淦陽縣。武德元年,置磁州,領淦陽、臨水、成安三縣。四年,割洺州之臨洺、武安、邯鄲、肥鄉來屬。六年,置磁州總管府,領磁、邢、洺、黎、相、衛六州。其年,廢總管府。以臨洺、武安、肥鄉三縣屬洺州,磁州領滏陽、成安、邯鄲三縣。貞觀元年,廢磁州,滏陽、成安屬相州,以邯鄲屬洺州。永泰元年六月,昭義節度使薛嵩請於淦陽複置磁州,領滏陽、武安、昭義、邯鄲四縣。州新置,未計戶口帳籍。在京師東北一千四百八十五裏,至東都六百六十五裏。

滏陽漢武安縣地。隋置滏陽縣,州所治

邯鄲漢縣,屬廣平郡。隋屬磁州。州廢,屬洺州。永泰初,複置磁州,來屬。

武安漢縣。隋複置,隸磁州。

昭義永泰元年,廉察使薛嵩特置於滏口之右故臨水縣城。

邢州上隋襄國郡。武德元年,改為邢州總管府,管邢、溫、和、封、蓬、東龍六州。邢州領龍崗、堯山、內丘三縣。四年,平竇建德,罷總管府。割內丘屬趙州,仍省和、溫、封三州,以其所領南和、沙河、平縣三縣來屬。又立任縣。五年,割趙州之內丘、柏仁來屬。天寶元年,改為钜鹿郡。乾元元年,複為邢州。舊領縣九,戶二萬一千九百八十五,,口九萬九百六十。天寶,戶七萬一百八十九,口三十八萬二千七百九十八。在京師東北一千六百五十五裏,至東都八百五十七裏。

龍岡漢襄國縣,隋改為龍岡,州所治也

沙河隋分龍岡縣置。武德元年,置溫州。四年,州廢,屬邢州

南和漢縣,後周置南和郡,隋廢州為縣。武德元年,置和州。四年州廢,縣屬邢州

钜鹿隋於漢南涘故城置钜鹿縣。武德元年,置起州並白起縣。四年,廢起州,钜鹿屬趙州。仍省白起,並入钜鹿。貞觀元年,屬邢州。舊治東府亭城。嗣聖元年,移於今所。

平鄉漢钜鹿郡,故郡城在今縣北十一裏。古钜鹿城,即今治也。隋改平鄉縣。

任漢南地。晉置任縣,後廢。武德四年,複置。舊治苑鄉城。

堯山漢柏仁縣,至隋不改。武德元年,置東龍州,領柏仁縣。四年,平竇建德,縣屬趙州。貞觀初,屬邢州。天寶元年,改為堯山。

內丘漢中丘縣。隋改為內丘縣,屬趙州。貞觀初,還屬邢州。

趙州漢平棘縣,故城在今縣南。後魏於昭慶縣置殷州,齊改為趙州。隋廢,尋複置趙郡於平棘縣。武德元年,張誌昂以郡歸國,改為趙州,領平棘、高邑、讚皇、元氏、廮陶、欒城、大陸、柏鄉、房子、禋城、鼓城十二縣,其年,以禋城屬廉州,以鼓城屬深州。四年,改大陸為象城。天寶元年,改為趙郡。乾元元年,複為趙州。舊領縣九,戶二萬一千四百二十七,口八萬五千九百九十二。天寶,戶六萬三千四百五十四,口三十九萬五千二百三十八。去京師東北一千八百四十三裏,至東都一千三十三裏。

平棘漢平棘縣,屬常山郡。隋自象城移趙州治所於縣置。

寧晉漢楊氏縣,屬钜鹿郡。今治即楊氏城也。後改為廮陶,元魏改為癭遙,隋複為陶。天寶元年,改為寧晉。

昭慶漢廣阿縣,屬钜鹿郡。後魏置殷州,北齊改為趙州。隋改廣阿為大陸。武德四年,改為象城。天寶元年,改為昭慶,以有建初、啟運二陵故也。

柏鄉漢縣,屬钜鹿郡,故城在今縣西南十七裏。後廢。隋於今治彭水之陽,複置。

高邑漢鄗縣,屬常山郡。世祖更名高邑,晉代不改。

臨城漢房子縣,屬常山郡。天寶元年,改為臨城。

讚皇古無其名,隋置,取讚皇山為名。

元氏漢常山郡所治,故城在今縣西。

鎮州秦東垣縣。漢高改名真定,置恆山郡,又為真定國。曆代為常山郡。治元氏,後魏道武登常山郡,北望安樂壘美之,遂移郡治於安樂城,今州城是也。周、隋改為恆州,後廢。義旗初,複置恆州,領真定、石邑、行唐、九門、滋陽五縣,州治石邑。武德元年,陷竇建德。四年,賊平,徙治所於真定,省滋陽縣,又割廉州之禋城來屬。天寶元年,改為常山郡。乾元元年,複為恆州。興元元年,升為都督府。元和十五年,改為鎮州。舊領縣六,戶二萬六千一百一十三,口五萬四千五百四十三。天寶領縣九,戶五萬四千六百三十三,口三十四萬二千二百三十四。今領縣十一。在京師東北一千七百六十裏,至東都一千一百三十六裏。

真定隋屬高陽郡。武德四年,自石邑移恆州於縣為治所。載初元年,改為中山縣。神龍元年,複為真定縣。

禋城漢縣。唐初,置钜鹿郡,領禋城、桓肆、新豐、宜安四縣。武德元年,改為廉州。其年,陷竇建德。四年,賊平,複置廉州,領禋城、鼓城、毋極四縣。省桓肆、、新豐、宜安,並入禋城。貞觀元年,廢廉州,以鹿城屬深州,鼓城、毋極屬定州,禋城屬恆州。

石邑漢縣,屬常山郡。

九門漢縣,屬常山郡。至隋不改。國初置九門郡,領九門、新市、信義三縣。武德元年,改為觀州。五年,州廢,省信義、新市二縣。以九門隸恆州。

靈壽漢縣,屬常山郡。義寧元年,置燕州。武德四年,州廢,縣屬井州。七年州廢,屬恆州。

行唐漢南行唐縣,屬常山郡。武德四年,置王城縣,屬常山郡。武德五年,省滋陽縣並入。長壽二年,改為章武。神龍元年,複為行唐。

井陘漢縣,屬常山郡。義寧元年,置井陘郡,並葦澤縣。武德元年,改為井州。四年,又以廢嶽州之房山、蒲吾二縣,恆州之鹿泉來屬。五年,又以恆州之靈壽來屬。貞觀元年,廢蒲吾、葦澤二縣入井陘。十七年,廢井州,以井陘等三縣屬恆州。

獲鹿漢石邑縣地。隋置鹿泉縣,屬井州。貞觀十七年,來屬。至德元年,改為獲鹿。

平山漢蒲吾縣,屬常山郡。隋改為房山縣。義寧元年,置房山郡。武德元年,置嶽州,領房山一縣。四年,廢嶽州,房山屬恆州。至德元年,改為平山縣,仍以恆州為平山郡。

鼓城漢臨平、下曲陽兩縣之地,屬钜鹿郡。隋分禋城於下曲陽故城東五裏置昔陽縣,尋改為鼓城。武德四年,屬廉州。州廢,屬定州。大曆三年,割屬恆州。

欒城漢關縣,屬常山郡。後魏於關縣古城置欒城縣,屬趙州。大曆三年,割屬恆州。

冀州上隋信都郡。武德四年,改為冀州,領信都、衡水、武邑、棗強、南宮、堂陽、下博、武強八縣。六年,置總管府,移治所於下博,管冀、貝、深、宗四州。貞觀元年,廢都督府,移州治於信都。又以下博、武強二縣屬深州。十七年,以廢深州之下博、武強、鹿城,廢觀州之阜城來屬。龍朔二年,改為魏州都督府。鹹亨三年,複舊。先天二年,割下博、武強、鹿城三縣屬深州。開元二年,複以下博、武強還冀州。天寶元年,改為信都。乾元元年,複為冀州。舊領縣六:信都、南宮、堂陽、棗強、武邑、衡水。戶一萬六千二十三,口七萬二千七百三十三。天寶領縣九,戶一十萬三千八百八十五,口八十三萬五百二十。在京師東北一千九百七十八裏,至東都一千一百裏。

信都漢信都國城,今州所治也。後漢改為樂成國,又改安平國。魏、晉後為冀州所治

南宮漢縣,屬信都國,至隋不改。武德四年,屬宗州。貞觀元年,屬冀州

堂陽漢縣,屬钜鹿郡。隋舊屬冀州

棗強漢縣,屬清河郡。隋舊也

武邑漢縣,屬信都國。隋舊。武德四年,分置昌亭縣。貞觀初省

衡水古無此名,隋開皇十七年,河北大使郎蔚之分信都北界、武邑西界、下博南界、置衡水縣,特築此城

阜城漢縣,屬渤海郡。隋屬冀州。故城在今縣東二十裏,今城隋築

蓚漢縣,屬渤海郡。隋舊隸觀州。州廢,屬德州。故城在今縣南十裏。貞觀元年,分置觀津縣,尋省。永泰後,屬冀州。

深州武德四年,平竇建德,於河間郡之饒陽縣置深州,領安平、饒陽、蕪蔞三縣。初治安平,其年,移治饒陽。貞觀元年,割故廉州之鹿城,冀州之武強、下博來屬。省蕪蔞縣。十七年,廢深州,以饒陽屬瀛州,安平屬定州,鹿城、下博、武強屬冀州。先天二年,複割饒陽、安平、鹿城置深州,仍分置陸澤縣。天寶元年,改深州為饒陽郡。乾元元年,複為深州。舊領縣五,戶二萬一百五十六,口八萬七千。天寶,縣四,戶萬八千八百二十五,口三十四萬六千四百七十二。在京師東北二千一十三裏,至東都一千二百五十裏。

陸澤、先天二年,分饒陽、鹿城界置陸澤縣於古鄡城。鄡,漢縣,屬钜鹿郡

饒陽漢縣,屬涿郡。武德四年,分置蕪蔞縣,貞觀元年省。十七年,割屬瀛州。先天二年,遷深州。武德初,為深州所治

束鹿漢安定侯國,今縣西七裏故城是也。周、齊為安定縣,隋改為鹿城。唐至德元年,改為束鹿

下博漢縣,屬信都國。隋舊。武德四年,屬冀州。貞觀元年,改屬深州。十七年,屬冀州。先天二年,還深州

安平漢縣,屬涿郡。武德初,置深州,以縣屬。十七年,州廢,屬定州。先天二年,來屬

武強漢武隧縣,屬河間國。晉改為武強。武德四年,屬冀州。貞觀元年,屬深州

博野漢蠡吾縣,屬涿郡。後漢分置博陵縣,後魏改為博野。武德五年,置蠡州,領博野、清苑,割定州之義豐三縣。八年,州廢,三縣各還本屬。九年,複立蠡州,領博野、清苑二縣。貞觀元年,廢蠡州,博野、清苑屬瀛州。永泰中,屬深州

樂壽漢樂成縣,屬河間國。城在今縣東南十六裏。後魏移縣東北,近古樂壽亭,因改為樂壽。隋屬河間郡。永泰中,割屬深州。

滄州上漢渤海郡,隋因之。武德元年,改為滄州,領清池、饒安、無棣三縣,治清池。其年,移治饒安。四年,平竇建德,分饒安置鬲津縣。五年,以清池屬東鹽州。六年,以觀州胡蘇縣來屬,州仍徙治之。其年,又省棣州,以滴河、厭次、陽信、樂陵四縣來屬。貞觀元年,以瀛州之景城,廢景州之長蘆、南皮、魯城三縣,廢東鹽州之鹽山、清池二縣,並來屬。又以滴河、厭次二縣屬德州,以胡蘇屬觀州,仍移治於清池。又省鬲津入樂陵,省無棣入陽信。八年,複置無棣縣。十七年,以廢觀州之弓高、東光、胡蘇來屬。割陽信屬棣州。天寶元年,改為景城郡。乾元元年,複為滄州。舊領縣十,戶二萬五十二,口九萬五千七百九十六。天寶領縣十一,戶十二萬四千二十四,口八十二萬五千七百五。在京師東北二千二百一十八裏,去東都一千三百八十二裏。

清池漢浮陽縣,渤海郡所治。隋改為清池縣,治郭下。武德四年,屬景州。五年,改屬東鹽州。貞觀元年,改屬滄州

鹽山漢高城,古縣在南。隋改為鹽山。武德四年,置東鹽州,領縣一。五年,又割景州之清池來屬,仍置浮水縣。貞觀元年,省東鹽州及浮水縣,以清池屬滄州

南皮漢縣,屬渤海郡。至隋不改。武德四年,屬景州。貞觀元年,改屬滄州。

長蘆漢參戶縣,屬渤海郡。後周改為長蘆。武德四年,割滄州之清池、南皮二縣,瀛州之魯城、平舒、長蘆三縣,於此置景州。其年,陷劉黑闥。五年,賊平,置景州總管府,管滄、瀛、東鹽、景四州。又分清池縣屬東鹽州。貞觀元年,廢景州,以平舒屬瀛州,南皮、魯城、長蘆三縣屬滄州。舊治永濟河西,開元十六年,移於今治。

樂陵漢舊縣,屬平原郡。隋不改。武德四年,屬棣州。六年,省棣州,以縣屬滄州。

饒安漢千童縣,屬渤海郡。後漢改為饒安,隋因之。武德元年,移治故千童城,仍移州治於此。六年,州移治胡蘇。貞觀十二年,移縣治故浮水城。

無棣漢陽信縣,屬渤海郡。改為無棣。貞觀元年,並入陽信。八年,複置。大和二年,屬棣州,又複還滄州。

臨津漢東光縣地。隋於故胡蘇亭置胡蘇縣。武德四年,屬觀州。貞觀十七年,屬滄州。天寶元年,改為臨津。

乾符隋魯城縣。武德四年,屬景州。貞觀元年,改屬滄州。乾符年,改為乾符。

景州漢鬲縣地,屬平原郡。隋置弓高縣,屬渤海郡。武德四年,於縣置觀州,領弓高、蓚、阜城、東光、安陵、胡蘇、觀津七縣。六年,以胡蘇屬滄州。貞觀元年,省觀津縣,複以胡蘇來屬。十七年,廢觀州,以東光、胡蘇屬滄州,蓚縣、安陵屬德州,阜城屬冀州。貞觀二年,又於弓高縣置景州,又以弓高、東光、胡蘇來屬。長慶元年,廢景州,四縣亦還本屬。二年,複於弓高置景州。大和四年廢,縣屬滄州。景福元年,複於弓高置景州,管東光、安陵三縣。天祐五年,移州治於東光縣。領縣六,戶一萬一千三,口五萬七千五百三十二。在京師東北二千九百裏,至東都一千三百裏。

弓高漢鬲縣,屬平原郡。隋置弓高縣,後於縣治置觀州、景州。興替不常,事在《州說》中

東光漢縣,屬渤海郡。曆代不改

安陵隋宣府鎮。武德四年,置安陵縣,屬觀州。貞觀十七年,廢觀州,改屬德州。永徽二年,移治白社橋。景福元年,改屬景州。

德州漢平原郡。隋置德州,又為平原郡。武德四年,平竇建德後,置德州,領安德、般、平原、長河、將陵、平昌六縣。其年,置總管府,管博、德、棣、觀四州。貞觀元年,廢都督府,割滄州之滴河、厭次來屬。十七年,廢般縣,以滴河、厭次二縣屬棣州。又以廢觀州之蓚縣、安陵來屬。天寶元年,改為平原郡。乾元元年,複為德州。舊領縣八,戶一萬一百三十五,口五萬二千一百四十一。天寶領縣七,戶八萬三千三百一十一,口六十五萬九千八百五十五。至京師一千九百八十二裏,去東都一千一百三十八裏。

安德漢縣,屬平原郡。今州治,至隋不改

平原漢舊平源郡所治,故城在今縣西南二十五裏。今縣治城,北齊所築

長河漢廣川縣,屬信都國,後廢。隋於舊廣川縣東八十裏置新縣,今治是也。尋改為長河縣,為水所壞。元和四年十月,移就白橋,於水濟河西岸置縣,東去故城十三裏。十年,又置河東小胡城

將陵漢安德縣。隋分安德於將陵故城置此縣

平昌漢縣,屬平原郡。故城在今縣東三十裏。大和二年,割屬齊州,又還德州。

定州上後漢中山國。後魏置安州,尋改為定州。隋改博陵郡,又複為高陽郡。武德四年,平竇建德,複置定州,領安喜、義豐、北平、深澤、毋極、唐昌、新樂、恆陽、唐、望都等十縣。其年,置總管府,領定、恆、井、滿、廉五州。六年,昇為大總管府,管定、洺、相、磁、黎、冀、深、蠡、滄、瀛、魏、貝、景、博、趙、宗、觀、廉、井、邢、欒、德、衛、滿、幽、易、燕、檀、平、營等三十二州。七年,改為都督府,管定、恆、滿、井、趙、廉、欒、蠡等八州。貞觀元年,以廢廉州之鼓城來屬。五年,廢都督府。十七年,以廢深州之安平來屬。先天二年,以安平還深州。天寶元年,改為博陵郡。乾元元年,複為定州。大曆三年,以鼓城隸恆州,曲陽隸洹州。九年,廢洹州,曲陽複來屬。貞觀十三年,複為大都督府,十四年廢,依舊為上州。舊領縣十一,戶二萬五千六百三十七,口八萬六千八百六十九。天寶,戶七萬八千九十,口四十九萬六千六百七十六。在京師東北二千九百六裏,至東都一千二百裏。

安喜漢盧奴縣,屬中山國。慕容垂改為不連,北齊改為安喜,隋改為鮮虞縣。武德四年,複為安喜,州所治也

義豐漢安國縣,屬中山國。隋自皇阝城移於鄭德堡置,今縣治。後仍改為義豐。萬歲通天二年,契丹攻之不下,則天改為立節縣。神龍中,複舊名

北平漢縣,屬中山國。萬歲通天二年,契丹攻之不下,乃改為徇忠縣。神龍元年,複舊名

望都武德四年,分安喜、北平二縣置。初治安險故城,貞觀八年,移於今治。

安險漢縣,屬中山國。

曲陽漢上曲陽縣,屬常山郡。隋改為恆陽。大曆三年,屬洹州。九年,複來屬。元和十五年,改為曲陽。

陘邑漢苦陘縣,屬中山國。章帝改為漢昌,曹魏改為魏昌,隋改為隋昌。武德四年,改為唐昌。天寶元年,改為陘邑。

唐漢縣,屬中山國。舊治古公城,聖曆元年,移於今所。新樂古鮮虞子國。漢新市縣,屬中山郡。隋改為新樂。

祁州中景福二年,定州節度使王處存奏請於本部無極縣置祁州。州新置,未計戶口帳籍。在京師東北二千二百一十裏,至東都一千三百二十裏。

無極漢縣,屬中山國。“無”本作“毋”字。,武德四年,屬廉州。貞觀元年,屬定州。萬歲通天二年,改“毋”字為“無”

深澤漢縣,屬中山國。至隋不改。屬定州。隋徙治滹沱北,本縣治也,隋末陷城。武德四年,複立縣。景福二年,割屬祁州。

易州中隋上穀郡。武德四年,討平竇建德,改為易州,領易、淶水、永樂、遂城、乃五縣。五年,割乃縣置北義州。州廢,以乃來屬。開元二十三年,分置五回、樓亭、板城三縣。天寶元年,改為上穀郡,複隋舊名。乾元元年,複為易州。舊領縣五,戶一萬二千八百二十,口六萬三千四百五十七。天寶領縣八,戶四萬四千二百三十,口二十五萬八千七百七十九。今領縣六。在京師東北二千三百三十四裏,至東都一千四百六十三裏。

易漢故安縣,屬涿郡。隋為易縣

容城漢縣,屬涿郡。改為乃縣。武德五年,置北義州,領乃,又割幽州之固安、歸義屬之。貞觀元年,廢北義州,三縣各還本屬,聖曆二年,契丹入寇,固守得全,因改名全忠縣。天寶元年,改為容城

遂城漢北新城縣,屬中山國。後魏改為新昌,隋末為遂城

淶水漢乃縣,屬涿郡。隋屬上穀郡

滿城漢北平縣地,後魏置永樂縣,隋不改。天寶元年,改為滿城。五回開元二十三年,剌史盧暉奏分易縣置城於五回山下,因名之。二十四年,遷於五公城。暉又奏置樓亭、板城二縣。天寶後廢。

瀛州上隋河間郡。武德四年,討平竇建德,改為瀛州,領河間、樂壽、景城、文安、束城、豐利六縣,五年,又置武垣、任丘二縣。貞觀元年,省豐利入文安,省武垣入河間,割蒲州之高陽、鄚,故景州之平舒,故蠡州之博野、清苑五縣來。又以景城屬滄州。景雲二年,割鄚、任丘、文安、清苑四縣屬靺州。天寶元年,改為河間郡。乾元元年,複為瀛州。舊領縣十:河間、高陽、樂壽、博野、清苑、靺、任丘、文安、平舒、束城。景雲二年,分靺、文安、任丘、清苑置靺州。大曆後,割博野、樂壽隸深州。舊戶三萬五千六百五,口十六萬四千。天寶領縣六,戶九萬八千一十八,口六十六萬三千一百七十一。今領縣五。在京師東北二千二百裏,至東都一千三百二裏。

河間漢州鄉縣地,屬涿郡。隋為河間縣

高陽漢縣,屬涿郡。隋舊。武德四年,於縣置蒲州,領高陽、博野、清苑三縣,屬蠡州。八年,二縣又割屬蒲州。九年,複隸蠡州。貞觀元年,廢蒲州,以靺、高陽二縣屬瀛州

平舒漢東平舒縣,屬渤海郡。後去“東”字,隋不改。武德四年,屬景州,貞觀元年,屬瀛州

束城漢束州縣,屬渤海郡。隋曰束城,屬河間郡

景城漢縣,屬渤海郡。武德四年,屬瀛州。貞觀元年,屬滄州。大中後,割屬瀛州。

莫州上本瀛州之鄚縣。景雲二年,於縣置鄚州,割瀛州之鄚、任丘、文安、清苑,幽州之歸義等五縣屬之。其年,歸義複還幽州。開元十三年,以“鄚”字類“鄭”字,改為莫。天寶元年,改為文安郡。乾元元年,複為莫州。管縣六:莫、文安、任丘、清苑、長豐、唐興。天寶領縣六,戶五萬三千四百九十三,口三十三萬九千九百七十二。去京師二千三百一十裏,至東都一千四百三十裏。

莫漢縣,屬涿郡,至隋不改。武德四年,屬蒲州。貞觀元年,改屬瀛州。景雲二年,割屬莫州

清苑漢樂鄉縣,屬信都國。隋為清苑。武德四年,屬蒲州,貞觀元年,改屬瀛州。景雲二年,屬莫州

文安漢縣,屬渤海郡,至隋不改,故城在今縣東北。舊屬瀛州,景雲二年來屬

任丘隋縣,後廢,武德五年,分莫縣複置

長豐開元十九年,分文安、任丘二縣置

唐興如意元年,分河間縣置武昌縣,屬瀛州。長安四年,改屬易州。其年,還隸瀛州。神龍元年,改為唐興縣。景雲二年,改屬莫州。

幽州大都督府隋為涿郡。武德元年,改為幽州總管府,管幽、易、平、檀、燕、北燕、營、遼等八州。幽州領薊、良鄉、潞、涿、固安、雍奴、安次、昌平等八縣。二年,又分潞縣置玄州,領一縣,隸總管。四年,竇建德平,固安縣屬北義州。六年,改總管為大總管,管三十九州。七年,改為大都督府,又改涿縣為範陽。九年,改大都督為都督。幽、易、景、瀛、東鹽、滄、蒲、蠡、北義、燕、營、遼、平、檀、玄、北燕等十七州。貞觀元年,廢玄州,以漁陽、潞二縣來屬。又廢北義州,以固安來屬。八年,又置歸義縣。都督幽、易、燕、北燕、平、檀六州。乾封三年,置無終縣。如意元年,分置武隆縣。景龍三年,分置三河縣。開元十三年,升為大都督府。十八年,割漁陽、玉田、三河置薊州。天寶元年,改範陽郡。屬範陽、上穀、媯川、密雲、歸德、漁陽、順義、歸化八郡。乾元元年,複為幽州。舊領縣十:薊、潞、雍奴、漁陽、良鄉、固安、昌平、範陽、歸義也。戶二萬一千六百九十八,口十萬二千七十九。天寶,縣十,戶六萬七千二百四十二,口十七萬一千三百一十二。今領縣九。在京師東北二千五百二十裏,至東都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舊唐書》

《舊唐書》

作者:劉昫
《舊唐書》本紀
《舊唐書》誌
《舊唐書》列傳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