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孟陽李翛王遂曹華韋綬鄭權盧士玫韓全義高霞寓高瑀崔戎陸亙張正甫子毅夫毅夫子禕
潘孟陽,禮部侍郎潘炎之子。潘孟陽因父親之蔭庇而仕進,登博學宏辭科,屢升至殿中侍禦史,後又降為司議郎。潘孟陽之母,乃劉晏之女。公卿中多有他父親的朋友及其外祖父的幕僚,故得以推薦任用,屢升至兵部郎中。
潘孟陽,禮部侍郎炎之子也。孟陽以父廕進,登博學宏辭科。累遷殿中侍禦史,降為司議郎。孟陽母,劉晏女也。公卿多父友及外祖賓從,故得薦用,累至兵部郎中。
德宗末年,王紹因受恩寵,數次在皇上麵前稱讚潘孟陽有才幹,因而潘孟陽被提升為權知戶部侍郎,當時年未滿四十。順宗即位,永貞間(805)傳位,王叔文被誅,杜佑開始專門兼任度支,奏請潘孟陽頂替王叔文為副職。當時憲宗新即位,便命潘孟陽巡察江淮省財政賦稅,依例加授鹽鐵轉運副使,並監察東南各鎮之政務。此時潘孟陽仗著權重氣豪,帶領隨從三四百人,所經鎮府,專務遊樂,攜婦女做夜飲。每至鹽鐵轉運院,則廣收財貨,補辦一點公務罷了。及至歸期,令人大失所望,被削職為大理卿。元和三年(808),出任華州刺史,調梓州刺史、劍南東川節度使。因與武元衡有舊交,武元衡做宰相後,重新召他入朝為戶部侍郎、判度支,兼京北五城營田使,命和糴使韓重華為副使。太府卿王遂與潘孟陽不和,認為營田使不合適,彼此相持不下,潘孟陽憤恨之意形於言表。二人俱請奏對論理,皇上怒而不許。於是將潘孟陽免職貶為左散騎常侍。次年,重新拜為戶部侍郎。
德宗末,王紹以恩幸,數稱孟陽之材,因擢授權知戶部侍郎,年未四十。順宗即位,永貞內禪,王叔文誅,杜佑始專判度支,請孟陽代叔文為副。時憲宗新即位,乃命孟陽巡江淮省財賦,仍加鹽鐵轉運副使,且察東南鎮之政理。時孟陽以氣豪權重,領行從三四百人,所曆鎮府,但務遊賞,與婦女為夜飲。至鹽鐵轉運院,廣納財賄,補吏職而已。及歸,大失人望,罷為大理卿。三年,出為華州刺史,遷梓州刺史、劍南東川節度使。與武元衡有舊,元衡作相,複召為戶部侍郎、判度支,兼京北五城營田使,以和糴使韓重華為副。太府卿王遂與孟陽不協,議以營田非便,持之不下,孟陽忿憾形於言。二人俱請對,上怒不許,乃罷孟陽為左散騎常侍。明年,複拜戶部侍郎。
潘孟陽氣度豪放出眾,不拘小節。居宅極為華麗高峻,憲宗微服出行至樂遊原,見宅第宏偉,尚未竣工,問是誰人宅第,左右回答是潘孟陽。潘孟陽畏懼而停止修建。他喜好宴飲,公卿朝官許多人同他交往,當時指而恨他的也不止一人。不久因風痹之症不能行走,改任左散騎常侍。元和十年(815)八月去世,追贈兵部尚書。憲宗每事必求妥善,有次派遣江淮宣慰使,左司郎中鄭敬奉命為使,辭別時,皇上告誡他道:“朕宮中用度,一匹以上皆載入簿籍,惟賑濟貧民,無法計算。卿籌措精明品行純潔,今登車傳命,當理解我之胸懷,勿學潘孟陽,奉使所到之處,隻顧一心酣飲、遊玩山寺而已。”潘孟陽竟遭人主如此鄙薄!
孟陽氣尚豪俊,不拘小節。居第頗極華峻。憲宗微行至樂遊原,見其宏敞,工猶未已,問之。左右以孟陽對,孟陽懼而罷工作。性喜宴,公卿朝士多與之遊,時指怒者不一。俄以風緩不能行,改左散騎常侍。元和十年八月卒,贈兵部尚書。憲宗每事求理,常發江淮宣慰使,左司郎中鄭敬奉使。辭,上誡之曰:“朕宮中用度,一匹已上皆有簿籍,唯賑恤貧民,無所計算。卿經明行修,今登車傳命,宜體吾懷,勿學潘孟陽奉使,所至但務酣飲、遊山寺而已。”其為人主所薄如此!
曹華,宋州楚丘人,在宣武軍任職為牙校。貞元末,吳少誠叛亂,宣武軍因曹華驍勇果斷有智謀,任用他為襄城守將。蔡州賊人攻襄城,曹華屢屢將其擊敗,德宗特賜予旗甲。元和九年(814),因功授寧州刺史,未及赴任而吳元濟叛亂,朝廷命河陽主帥烏重胤討賊。烏重胤奏請曹華為懷汝節度行營副使。前後數十戰,大破賊兵於青陵城。叛賊平定,曹華授棣州刺史,封陳留郡王。棣州與鄆州相鄰,賊兵屢屢侵逼,曹華招募群盜中身強力壯者,補入軍中,分兵據守要路。其後,賊兵每至皆遭擊敗,致使鄆州賊人不敢北顧。及至李師道被誅,將他原管轄之十二州分為三鎮。王遂為沂兗海觀察使,因他為人偏狹刻板不能駕馭屬下,被牙將王弁所害,朝廷便授曹華為左散騎常侍、沂州刺史、沂兗海觀察使。曹華至鎮,任職三日,宴請將吏,埋伏甲士千人於帳幕之後。眾軍官到齊後,曹華告訴他們說:“本人受命察問,奉聖旨,將鄆州將士分割為三處,皆有行路轉徙之辛勞。現有頒發賜給,棣州兵稍許優厚。鄆州兵靠右棣州兵靠左希望便於區別。”分定之後,又命棣州兵出外。等他們出了門,曹華便對鄆州兵士道:“天子深知鄆州人的辛勞,但先前殺害主帥者,不能免罪。”甲士從帳幕後湧出,將鄆州兵團團圍住,鄆州兵共一千二百人,立即被斬殺於庭中,血流成渠。當天,門屏之間,有赤霧彌漫高丈餘,許久方才消散。從此海州、沂州之人,恐懼已極,無人再敢為盜。
李翛,不知何許人。起於寒賤,以莊憲皇後妹婿,元和已來驟階仕進。以恩澤至坊州、絳州刺史。無他才,性纖巧承迎。常飾廚傳以奉往來中使及禁軍中尉賓客,以求善譽。治民蒞事,粗有政能。上以為才,召拜司農卿,遷京兆尹。
曹華厭惡沂州地處偏僻,請求移署於兗州,朝廷應許。先前,李正己竊據青、鄆十二州,傳襲四世,達五十年,民俗頑冥桀驁,不知禮法教化。曹華命令將吏道:“鄒、魯為儒者之鄉,不可忘記禮義。”於是親自以禮厚待儒士,令其演習祭祀之禮法,春秋二季設祭於孔子廟,建立學壇講授經典,四方儒士會集於此。又拿出財物資助儒士家用,使其潛心攻讀成名入仕,故前來投奔者極多。
十年,莊憲太後崩,翛為山陵橋道置頓使。恃能惜費,每事減損。靈駕至灞橋頓,從官多不得食。及至渭城北門,門壞。先是,橋道司請改造渭城北門,計錢三萬。翛以勞費不從,令深鑿軌道以通靈駕。掘土既深,旁柱皆懸,因而頓壞,所不及邅輬車者數步而已。初欲壞城之東北墉,以出靈駕,中人皆不可,乃停駕,徹去壞門土木而後行。翛懼,誣奏邅輬軸折,山陵使李逢吉令禦史封其車軸,自陵還,奏請免翛官。上以用兵務集財賦,以翛前後進奉,不之責,但罰俸而已。逢吉極言其罪,乃削銀青階。翌日,複賜金紫。自此,朝廷端士,多遭譖毀,義士為之側目。時宿師於野,饋運不集。浙西重鎮,號為殷阜,乃以翛為潤州刺史、浙西觀察使,令設法鳩聚財貨。淮西用兵,頗賴其賦。十四年,以病求還京師,未朝謁而卒。
及至鎮州軍亂,殺了田弘正,曹華上表請以本軍進討,朝廷即加授檢校工部尚書,升沂兗海觀察使之職為節度使,賜符節斧鉞。李宀介在大梁叛亂,曹華未等候詔命即行征討。李宀介正派兵三千人攻取宋州,被曹華迎頭擊敗。因此,宋州、亳州未跟從李宀介叛亂。李宀介平定,曹華因功加授檢校尚書右仆射。因河朔叛亂,調曹華為滑州刺史、義成軍節度使。長慶三年(823)七月,卒於鎮署,時年六十九。
王遂,宰相方慶之孫也。以吏能聞於時。尤長於興利,銳於操下,法頗嚴酷。累遷至鄧州刺史。以曉達錢穀,入為太府卿。潘孟陽判度支,與遂私憾,互有爭論。遂為西北供軍使,言營田非便,與孟陽會議相非,各求請對。上怒,俱不見,出遂為柳州刺史。遂親吏韋行素、柳季常請課料於兩池務。屬遂罷務,季常等為吏所誣,各笞四十。遂柳州製出,左丞呂元膺執奏曰:“遂以補吏犯贓,法當從坐。其除官製雲‘清能業官’,據遂犯狀,不宜有‘清’字。柳州大郡,出守為優。謹封還製書。”上令喻之,方行。數年,用兵淮西。天子藉錢穀吏以集財賦,知遂強幹,乃用為宣州刺史、宣歙觀察使。淮、蔡平,王師東討,召拜光祿卿,充淄青行營諸軍糧料使。以光祿職當祠祭,改檢校左散騎常侍、兼禦史大夫。
曹華雖行伍出身,但行事必遵禮法,尤其敬重士大夫,從不曾倚仗富貴傲慢待人,下至奴仆差役,也必定以誠信相待,人們認為真是難能可貴。追贈司空。
初,師之出也,歲計兵食三百萬石。及鄆賊誅,遂進羨餘一百萬,上以為能。時分師道所據十二州為三鎮,乃以遂為沂州刺史、沂兗海等州觀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