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經】
十年春,王正月,公敗齊師於長勺。
二月,公侵宋。
三月,宋人遷宿。
夏六月,齊師、宋師次於郎。公敗宋師於乘丘。
秋九月,荊敗蔡師於莘,以蔡侯獻舞歸。
冬十月,齊師滅譚。譚子奔莒。
【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夏六月,齊師、宋師次於郎。公子偃曰:“宋師不整,可敗也。宋敗,齊必還,請擊之。”公弗許。自雩門竊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公從之,大敗宋師於乘丘。齊師乃還。蔡哀侯娶於陳,息侯亦娶焉。息媯將歸,過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見之,弗賓。息侯聞之,怒,使謂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於蔡而伐之。”楚子從之。
秋九月,楚敗蔡師於莘,以蔡侯獻舞歸。齊侯之出也,過譚,譚不禮焉。及其入也,諸侯皆賀,譚又不至。
冬,齊師滅譚,譚無禮也。譚子奔莒,同盟故也。
【翻譯】
【經】
十年春天,周曆正月,莊公在長勺將齊軍打敗。
二月,莊公率軍攻打宋國。
三月,宋軍連夜遷移。
夏季六月,齊師、宋師駐紮在朗地。莊公在乘丘將宋軍打敗。
秋季九月,楚國在莘地擊敗蔡軍,俘虜了蔡侯獻舞回國。
冬季十月,齊國滅掉譚國。譚子逃到了莒國。
【傳】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說:“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入朝去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借什麼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誇大數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劌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合理裁決)。”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到了那一天,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現在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後。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於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後,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裏設有伏兵。後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夏季,六月,齊國和宋國的軍隊駐紮在郎地。公子偃說:“宋軍的軍容不整齊,可以打敗他。宋軍敗了,齊軍必然回國。請您攻擊宋軍。”莊公不同意。公子偃從雩門私自出擊,把馬蒙上老虎皮先攻宋軍,莊公領兵跟著進擊,在乘丘把宋軍打得大敗。齊軍也就回國了。蔡哀侯在陳國娶妻,息侯也在陳國娶妻。息媯出嫁時路過蔡國。蔡侯說:“她是我妻子的姊妹。”留下來見麵,不很禮貌。息侯聽到這件事,發怒,派人對楚文王說:“請您假裝進攻我國,我向蔡國求援,您就可以攻打它。”楚文王同意。
秋季九月,楚國在莘地擊敗蔡軍,俘虜了蔡侯獻舞回國。齊侯逃亡在外的時候,經過譚國,譚國人對他很不禮貌。等到他回國,諸侯都去祝賀,譚國又沒有人去。
冬季,齊軍就滅亡了譚國,這是由於譚國沒有禮貌。譚子逃亡到莒國,這是因為兩國同盟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