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九
宗室奕功劄隆阿等覺羅清廉等鬆林文炘等崇壽韓紹徽韓培森馬鍾祺董瀚譚昌祺莊禮本馮福疇宮玉森景善等宋春華馬福祿楊福同吳德潚子仲韜成肇麟
宗室奕功,曆官奉宸苑卿,至禦前侍衛。光緒二十六年,拳匪肇禍,各國聯軍破京都,德宗奉孝欽顯皇後西狩,奕功以世受國恩,未能隨扈,引火自焚。妻祥佳氏、子載捷等,闔家投井殉節。
先後被難者,宗室有奉恩將軍劄隆阿,子樸誠等;奉恩將軍緝禦,子培善,孫存德、存厚等;文舉人恩煦,子繼勳、懋勳,從子啟勳、世勳等;掌江西道監察禦史德藩,戶部員外郎恩斝,戶部主事謹善,宗人府經曆訥欽,頭等侍衛德潤,帶隊官鈺璋,及奕鑫、載袍、恕誠、聯德、恩溥、鬆達、善章、國文、鬆根、景璋、承惠、和桂、鳳喜、吉辰、海明,覺羅有清廉、年瑞、德潤、榮綿。
鬆林,巴雅爾氏,滿洲鑲黃旗人。由筆帖式累擢給事中。出知臨安府,升雲南糧儲道,晉山東按察使、布政使。內擢順天府府尹,病解任,起為內閣侍讀學士。聯軍犯京師,分守東直門,親指揮炮火中,抵禦甚力。俄中炮死,屍不可辨。
時陣亡者,前敵有世管佐領文炘,騎都尉玉蔭、奎齡,筆帖式寶善,前鋒校榮春,護軍校玉連,驍騎校鍾安、德昌,前鋒舒元、明順,護軍秀亮、雙祿、瑞升、文福、成福、恩啟、常貴、成秀,把總文通,隊官全成,隊長全興,領催崇寬、貴斌、崇歡、慶祥、廣升、奎秀、永順、暇安、恩慶、廣立,馬甲成恒、瑞喜、慶山、倭克金布、世昌、玉興、恩隆、德勝、祥瑞、賡音布、董連元、保麟、裕安、長泉、保玲、王永立、保祥、李景瑞、田應時、張桂祥、李永福、清華、吉順、全立德、玉崇、喜保、林長玉、布克坦、全保、喜壽、海寬、延祿、玉山、成昌、長福、鬆齡、柯永、文斌、徐培田、文達、慶連、興瑞、李燁、保慶、清海、長春、恩常、保順、廣禧、廣海、崇福、鳳齡、成棨、雙全、玉岑、汪恒吉,養育兵明祿、玉海、玉存、景立、關喜、慶祿、色勒、連貴、雙壽、文奎、奎茂、齊德森、明保、永順、泳全、常來、吉祿、萬善、立得、長桂、鬆樑、德成、長安,閒散全興、鬆澤、德祿、連升、保盛阿、玉慶、德祿、廣成、連山、倭克金泰、立海、德緒、富森、廣海、崇福、榮羲、國安、祥桂、富順、延茂、德全、恩隆、楊德福,槍甲吉慶、連魁、李長升、景英、文海,槍兵崇昆,炮甲吉安、文、景瑞、張啟茂、劉龍、富琪、全奎、全保、德鳳、增銳、增輝、周奎斌,練兵桂普,隊兵光輝、林慶。
東直門有護軍參領賢普,世管佐領德續,公中佐領鬆鶴、錫昌、連秀,筆帖式榮山,驍騎校惠斌、倭什洪額、瀛緒、連桂、常浩、銘綸、鳳啟,護軍瑞斌、常福、春安、普惠、德謙、恒有、兆芳、隨善、同廣、崇敬、恒斌、桂祿、三多,隊官英璞、惠斌,領催德緒、常慶、成山、富順、常全、雙印、文森、鬆、雙奎、廣義,馬甲喬齡、錫瑞、田德貴、奎秀、廣喜、寶庚、廣祿、富通、明喜、廣林、文印、德林、永山、錫連、榮和、永霈、長安、李忠、春元、得林、興順、福貞、文芳、文普、玉芳、烏雲珠、達崇阿、德貴、明安、世達、黃培長、貴普、英玉、錫祿、文華、德本、春倫、成祐、崇慶、雙奎、雙海、立福、德保、潤秀、奎秀、順立、誌亨、誌隆、銘榮、崇喜、恩順、連敬,養育兵慶林、雙祿、隆福、宜緒、濟堃、長奎、德文、長清、得隆、景立、得保、明增、成林、福祥、寶瑞、恩佑,閒散榮喜、崇儀、順福、吉昆、長山、英振、阿炳、阿均、廣成、連山、世瑞、承英、錫保、雙興、德玉、治得、和森、廣立、李斌、世山、永利、長齡、鐵壽、定坤、龍泰、鳳林、鳳祥、景珍、崇錫、存德、延齡、錫光、寶忠、得虎、奎福,炮兵恒安、國安、承萬、吉恒、玉森、善溥、盛濂,隊兵淩貴、伊立布。
崇文門有護軍校富亮,驍騎校德瑞,筆帖式潤普,七品官薩斌圖,監生福壽,隊官彤勳,護軍慶升、定昆、世喜、富山,領催玉山、連英、國棟、文通,馬甲誌福、鐵升、桂安、清海、巨泰、烏林、興海、聚泰、玉保、成喜、恩沾、全順、恩保、輔廷、達英、張仲蘭,養育兵永祿、文斌、隆興、德存、富寬、常壽、全祿、海玉、英鋆、鬆山、連升、存德,閒散文成、文亮、崇林、鬆山、常林、秀斌、鬆玉、忠福、巴克坦布、奎榮、崇海、緒順、德清,槍兵文海,隊兵恩保、德祿、隆興,幼丁劉長立。
朝陽門有雲騎尉富珠倫,恩騎尉連福,護軍校富亮,驍騎校續魁,鳥槍藍翎長鬆春,護軍海秀、常福、烏林泰、萬玉斌,前鋒吉昌,領催常興、保昌,馬甲永安、福山、雙喜、保勳、德福、鐵升、興海、長瑞、玉安、巴揚阿、烏林保,養育兵貴全、淩山、恩啟、保春、湧澂、德順、裕泰、玉厚、成玉、趙文忠、閏福、文瑞、榮德,閒散長緒、文立、多太、誠堃、恒立、常興、伊三布、文祿、常林、瑞申、恩錫、連升、鬆山、厚寬、張勳、鬆山、忠福。
東便門有遊擊韓萬鍾、弟韓萬祿,千總慶餘,把總金鈺,戰兵王壽、李永福,馬兵梁坤、張德輿。
德勝門有副參領祥存、世管佐領承瑞,驍騎校崇桂、領催柏銘、容剛、文惠,馬甲錫連、桂啟,養育兵常海,隊兵榮喜。
安定門有筆帖式增俊,馬甲立貴、長慶、德閏、盧檢貴、恩壽、德平、長存、鬆祿、趙俊雙、恒山、莊立、玉明、劉殿臣、長壽、榮桂、合海、袁明林、楊有春、文愈、文茂、文毓、連順、施彬、文福、王玉鳳、線長海、全英、煜祥、鍾銘、傅合、連升、馬玉和,養育兵恩緒、奎元、二立、文浩,閒散清聯、德謙,武生長緒。
齊化門有護軍校連瑞。
西直門有養育兵烏什哈,閒散全桂。
阜成門有敖爾布鍾珊。
永定門有閒散長泰、玉泰、春祥。
正陽門有閒散清林、奎連、德勝。
宣武門有炮甲林廣明,藍翎長祥瑞,領催常連、景緒,馬甲榮福、崇善、德斌、全順、定保、榮慶、維明,炮手慶煥,養育兵鬆長,閒散英緒、續順、崇海。
大清門有前鋒玉興。
天安門有護軍參領玉山,副護軍參領雙福,護軍校花連布,侍衛潤誌,前鋒岐俊,護軍永壽、文瑞、瑞升、承通、林安、玉慶、春喜、祥林、鬆桂、永壽、文祿、常升、常海、鬆惠、海全、桂升、雙壽。
午門有副護軍參領鳳齡,前鋒崇祥、桂豐,護軍玉壽、德凱。
東安門有公中佐領鬆壽,步軍校文通,領催延壽。
東華門有副護軍參領長年,副令官英寬,藍翎長富升,隊官玉昌,護軍恩秀、奎英、成光、忠明、貴慶、昆連、鬆群、玉山、阿杭阿、玉壽、恩秀、奎俊、成英、文廣、托克托虎、常山、廣慶、希拉布、他克布、連德,馬甲長山,養育兵存山,閒散德元,技勇兵全貴。
西安門有養育兵永順、德福。
西華門有馬甲春明。
地安門有虎神營營總昆明,副護軍參領恒謙,護軍營管理祥瑞,護軍隊官淩魁,隊長彥祿,護軍常瑞、薩圖布、永安、常山、雙壽、興斌,馬甲文海、福山,養育兵崇恩、全苓、順喜、閒散德祥。
紫禁城內有護軍參領海忠,親軍校文玉。
守陴者有世管佐領德潤,馬甲錫秀。
巷戰者有驍騎校多倫布,藍翎長德英額、雙貴,前鋒鳳玉、希拉奔、崇安、文英、榮昆,護軍德玉、崇貴、崇福、崇興,領催鶴鳴,馬甲雙福、長海、慶裕、桂保、長升、恩立、興岱、存桂、常泰,養育兵英厚、文誌、德成、俊成,幼丁元成、全祥、世增、烏淩阿、廣林、廣俊、鬆蔭、鬆祺、鬆立、延尉、成明、廣瑞,閒散全順、頤霈、多山、慶祿,外委王文誌、聞廷標、王灝、高玉、常存,百總郭立奎,管隊張海、金鬆林,把總王洪銘,馬兵彭玉恩、全祥,戰兵李逢春、戴永福、彭玉堂、孟祿,守兵王政樞、劉永安、季茂軒,炮甲祥通,炮手白萬泰。
死事者:寧壽宮員外郎誠年、筆帖式福臻在內值宿,七月二十一日巳刻,聞兩宮西狩,即赴各殿封鎖,至斂禧門外值房投井死。太廟五品官富亮,值班上香,洋兵突進,拒之,槍死。織工張繼福,在綺華館被戕。左營參將王長蔭守署不去,以獨力難持,投井死。護軍連升值班端門;護軍崇連,神機營呈遞公事步軍校賡音布、常福、勝喜,領催雙喜,馬甲存林、恩明,外委孫國瑞,技勇兵常有、隆祥、萬昭,均在廳值班;領催榮鈐,養育兵定成,隊兵布興泰,均看守軍庫;南城正指揮項同壽,在署辦公;戶部書吏高世祥,總理衙門供事沈鵬儀、徐伯興、洪瑞汶,均在署值班,與於難。
在先陣亡者:把總李鍾山,外委李鍾林,七月十七日,在張家灣禦敵,不克,死。
先後被難者:遊擊王燮,五月二十五日在東便門彈壓拳匪,被戕,並毀其屍;采育營部司楊光第,於閏八月二十九日聞洋兵至,衣冠坐營中,被槍死;把總張進誌擁護同死。
均經留京辦事大臣昆岡上聞,贈恤有差。
崇壽,溫徹亨氏,滿洲鑲黃旗人。光緒十六年進士,入翰林,累擢翰林院侍讀。變作時,不勝憂憤,仰藥死。詔以“見危授命”褒之,諡文貞。
韓紹徽,字筱珊,貴州貴陽人。光緒二十年進士,授主事,分刑部,勤於所職。拳亂初起,嚐走同官,涕泣誓身殉。七月二十一日,自經於陝西司司堂。
掌江西道禦史韓培森,巡城積勞,城破,絕食死。內閣中書堃厚,手書“見危授命”四字,與妻同縊死。
馬鍾祺,字維春,隸漢軍鑲黃旗。少為諸生,以襲一等子,例不得與試,授三等侍衛,擢二等,有文武才。初服膺陸、王之學,繼參以程、朱、張、呂,不主一家。為人伉爽有奇氣,慕孫白穀之為人,好與朝野賢士遊,與語或不合,輒哦詩亂之,以此得狂名。光緒二十年,日本爭朝鮮,廷議出師,鍾祺上書請自效,遂從戎奉天。盛京將軍依克唐阿器之,使統鎮邊馬隊。會和議定,遂歸。二十五年,李秉衡奉旨巡視長江,親訪於家,疏請從行。拳匪禍作,冒鋒火而北,秉衡殉難,鍾祺護其喪歸。歸三日,京師破,鍾祺自縊死。著五倫大義、馬氏日記若幹卷。
候選縣丞董瀚,於城破日與弟候補巡檢徵曰:“我等職雖微末,既讀聖賢書,惟有以身殉國而已。”同時自縊。
涿州附生譚昌祺,聞城陷,懷藥哭諸聖廟,仰藥死。
舉人莊禮本,留京讀書。拳匪初起,即以為憂。洋兵入城,痛哭不食,後以一慟而絕。
州同銜馮福疇,在通州署辦刑名事。七月十六日,敵入署,守護案牘,不屈,被戕。
東城司吏目、練勇局委員宮玉森,洋兵攻局,其女請避,怒投其女於井,拔刀出戰。傷數處,自知不免,亦投井死。
時同被難者,為原品休致禮部侍郎景善,前奉天府尹福裕,蒙古副都統耆齡,前察哈爾副都統明秀,冠軍使文琭,工科給事中恩順,刑部郎中汪以莊,兵部員外郎薩德賀、趙寶書,吏部主事鍾傑,戶部主事陶見曾、李慕、鐵山,刑部主事毛煥樞、王者馨,工部主事白慶、恒昌,理藩院主事英順,光祿寺署丞多文,國子監助教柏山,候選道鄭錫敞,前紹興府知府繼恩,分省知縣王朝鐀等,見冊報者千餘人。
全家焚溺服毒自經以盡節者眾,騎都尉候選員外郎陳鑾,住東便門二閘,於七月十九日洋人攻城,勢急,與諸弟率眷屬仆婢三十二名,一時自盡,尤為慘烈雲。
宋春華,字實菴,陝西三原人。光緒十二年武進士,授藍翎侍衛。出為天津鎮標右營守備,與士卒共甘苦,所部為天津綠營冠。聯軍內犯,總督裕祿檄春華守城南門。城東南製造軍械所不守,春華集其眾曰:“軍械所存亡,天津生死係之。不奪歸不可,膽勇者盍隨吾出城!”皆應曰:“諾!”率百餘人夜半潛出,及庫垣,春華先登,眾隨之。槍中春華左股,眾欲退,春華負創大呼曰:“今夕之事,有進無退!”眾爭奪敵,死傷甚眾,卒以守堅,退歸城。已而敵兵日集,守土官多棄城走,春華慨語其妻陳曰:“城孤兵單,終恐不守。汝當以吾子出求生,吾誓與城存亡矣!”語畢,登陴督戰不少息。城既陷,身被數傷,猶死守不退。或勸少避,春華曰:“城不守,死自吾分。汝曹各有父母妻子,歸可也,俱死無益!”眾感其義,無退者。敵畢登城,乃仰天歎曰:“吾誌不遂,負國恩矣!然自接戰以來,殺敵過當,今日之死,亦無所恨。”以首觸陴,腦出,死,年三十五。
馬福祿,字壽三,甘肅河州人。光緒六年武進士,用衛守備,歸河南鎮標,以終養告歸。二十年,循化撒拉回族以爭教叛,固原提督雷正綰檄福祿往崔家峽、樊家峽協防,戰輒勝。河、湟回匪繼起,複助官兵獲大捷。累功至記名總兵。
二十一年,河州諸回變,福祿本回教,回以福祿助官軍,欲加害。福祿在城,人亦以回教為疑,獨正綰信之。時河州鎮總兵湯彥和遠駐起乍堡,命福祿率騎兵迎入河州城鎮之,彥和猶豫不果行,叛回周七十乃糾眾據山巔下擊。福祿戰二日,以失地利無功。彥和複潛走,軍無統帥,賊益蹙之。福祿乃突圍出南番境,至蘭州乞師。沿路拔出難民數千,難民德之,狀總督楊昌濬,昌濬以福祿孚眾望,乃檄與蘭州道黃雲由北路援河州。時喀什噶爾提督董福祥奉旨赴甘肅協剿,由狄道進兵。福祿率師至蓮花渡,與賊隔岸相持,為福祥軍犄角,卒解河州圍。時韓文秀亦作亂,河湟提督李培榮、總兵牛師韓軍失利,陝西巡撫魏光燾與福祥會白塔寺,議進兵。福祿入謁,陳亂事顛末,及前後戰狀,福祥奇之,檄剿叛回冶主麻於米拉溝。剿未盡,馬營土豪馬采哥應之,福祥部將石堯臣等告敗,福祿複分道往援,首先陷陣,斬采哥,聚而殲之。冶主麻收餘燼由黑山趨米拉,複還兵破之,斬無算,用是有驍將名。
拳匪倡亂,福祥奉旨入都,檄福祿統馬步七營、旗防山海關,尋移永平府,福祥入衛京師,檄隨行。五月,各國聯軍躪楊村而西,偕漢中鎮總兵姚旺等赴黃村禦之。抵廊坊,兩軍相接,乃令騎兵下設七覆,步兵張兩翼,敵近始發槍,倒者如仆牆。敵彈落如雨,騎兵以散處少傷,兩翼左右複包抄其後,短兵相接,敵不支,遽卻,為庚子之役第一惡戰。六月,福祥檄令攻使館,中彈歿於陣,猶子耀圖、兆圖亦死,同殉者百餘人。
楊福同,直隸清苑人。同治七年,投軍,累擢遊擊,從討朝陽教匪。嗣以副將駐營大名,專力緝捕,以功記名總兵,分統練軍左翼馬隊,兼統天津馬步隊各營。近畿拳匪蜂起,淶水尤甚,總督裕祿檄福同率隊往。至史家莊,伏匪邀擊,力禦之,擒數人。次日,又敗匪於石亭鎮,擒首要梁修。福同不忍多誅,令限日解散,留馬隊三十人鎮之。無何,匪以千餘眾攻留隊,福同率步兵數十馳援。將及石亭,群匪自溝中突出,白刃交下,創甚,猶格殺數人,力盡死之。從弁孫裕清、盧璵璠俱力戰死,賜恤如例。
吳德潚,字筱村,四川達縣人。性至孝。博極群書,以進士用知縣。庚子年,任浙江,西安、北京拳亂起,江山縣土匪以仇教為名,連陷江山、常山,縣人鹹欲應之,德潚謂北事未定,洋人必不宜殲。有羅楠者,素健訟,德潚嚐嚴懲之,久含恨。結都司周之德,挾眾指德潚袒洋教,劫德潚縛道署轅門,盡鑷須發,以利刃攢刺,洞腹死,德潚罵不絕口。子仲韜馳哭屍下,又殺之,並入縣署殺全家四十餘口。事定,恤如例。
成肇麟,江蘇華亭人。父孺,諸生,列儒林傳。肇麟由舉人官直隸知縣,遷直隸州知州,署滄州靜海,補靈壽,所至有績。光緒二十七年,京師和議梗,聯軍西上,覃及邑境,責供牲畜糗糧甚厲,肇麟壹弗應。俄而布政使廷雍檄至,令迎犒,肇麟自念:“不迎犒,無以全民命;迎犒,則以中國臣子助攻君父;事處兩難,守土之義無可避,惟有一死耳!”乃繕遺牒遣人間道達府,媵之以詩曰:“屈體全民命,捐軀表素懷。”李鴻章狀死事以上,謂其能伸大義,降敕褒嘉,贈太仆寺卿,諡恭恪,予世職。明年,允直督請,建直隸省城專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