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經】
十有四年春,諸侯城緣陵。
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於防,使鄫子來朝。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
狄侵鄭。
冬,蔡侯肸卒。
【傳】
十四年春,諸侯城緣陵而遷杞焉。不書其人,有闕也。
鄫季姬來寧,公怒止之,以鄫子之不朝也。
夏,遇於防而使來朝。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晉卜偃曰:“期年將有大咎,幾亡國。”
冬,秦饑,使乞糴於晉,晉人弗與。
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將安傅?”慶鄭曰:“棄信背鄰,患孰恤之?無信患作,失援必斃,是則然矣。”虢射曰:“無損無怨而厚於寇,不如勿與。”慶鄭曰:“背施幸災,民所棄也。近猶仇之,況怨敵乎。”弗聽。退曰:“君其悔是哉!”
【翻譯】
【經】
十四年春季,諸侯在緣陵築城。
夏季流域,季姬和鄫子在防地見麵,要鄫子前來朝見僖公。
秋季八月辛卯日,沙鹿山崩塌。
狄人入侵趙國。
冬季,蔡侯肸去世。
【傳】
十四年春季,諸侯在緣陵築城而把杞都遷去。《春秋》沒有記載築城的是哪些國家,是由於文字有缺。
鄫季姬回魯國娘家,僖公發怒,留住她不準回去,這是因為鄫子不來朝見的緣故。
夏季,鄫季姬和鄫子在防地見麵,要鄫子前來朝見。
秋季,八月初五日,沙鹿山崩塌。晉國的卜偃說:“一周年將會有大災難,幾乎要亡國。”
冬季,秦國發生饑荒,派人到晉國請求購買糧食。晉國人不給。
慶鄭說:“背棄恩惠就沒有親人,幸災樂禍就是不仁,貪圖所愛惜的東西就是不祥,使鄰國憤怒就是不義。這四種道德都丟掉了,用什麼來保衛國家?”虢射說:“皮已經不存在,毛又依附在哪裏?”慶鄭說:“丟棄信用,背棄鄰國,患難誰來周濟?沒有信用就會發生患難,失掉了救援,必定滅亡。這就是那樣的。”虢射說:“即使給糧食,對怨恨不會有所減少,反而使敵人增加實力,不如不給。”慶鄭說:“背棄恩惠,幸災樂禍,是百姓所唾棄的。親近的人還會因此結仇,何況是敵人呢?”晉惠公不聽。慶鄭退下來說:“國君要後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