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宋書》 作者:梁沈約  

誌·卷二十七

符瑞上
稟賦睿智通曉天機,蘊含霞氣出類拔萃的人被稱為聖人。聖人憑天分君臨四海而役使萬物,使動物植物之類無不各得其所。百姓景仰聖人,喜愛他就像喜愛親戚,接近他就像接近椒蘭一類香草,所以人們以旗章輿服表示推崇,以王璽宮殿表示尊重,委以國家政權,推舉他在萬民之上,自中等智慧以下的人,便與萬物一起為他所役使。由於人的天性知識有差別,因此就存在愚蠢殘暴的人。他們看到聖人有利於天下,就認為擁有天下可以獲利;看到萬物依附於聖人,就認為擁有萬物可以獲利。靠武力爭鬥之徒,甚至用逐鹿來比方爭奪天下,造就是世上有很多亂臣賊子的緣故。大凡天子即位,德配上天,擁有天下,必然有接受天命的符瑞,有天人感應的預兆。《周易》說:“董回出現《龍圖》,洛水出現《龜書》,聖人便以此為準。”由此可見,符瑞的意義是很重大的了。

夫體睿窮幾,含靈獨秀,謂之聖人,所以能君四海而役萬物,使動植之類,莫不各得其所。百姓仰之,歡若親戚,芬若椒蘭,故為旗章輿服以崇之,玉璽黃屋以尊之。以神器之重,推之於兆民之上,自中智以降,則萬物之為役者也。性識殊品,蓋有愚暴之理存焉。見聖人利天下,謂天下可以為利;見萬物之歸聖人,謂之利萬物。力爭之徒,至以逐鹿方之,亂臣賊子,所以多於世也。夫龍飛九五,配天光宅,有受命之符,天人之應。《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而聖人則之。”符瑞之義大矣。
在赫胥氏、燧人之前,有關符瑞之事尚沒有聽說過。立星童伏羲氏,他的母親名華胥.在燧人壓時代,宣連山現了巨人的足跡,華胥腳踏這些足跡,於是在座紀生出佐摹。他蛇身人首,有聖德。燧人氏去世,叢羞替代他為君主,接受《龍圖》畫八卦,造就是所謂“黃河出《圖》”的由來。這時有景龍出現的符瑞。堂壺神農氏,他的母親名女登、她到革陽遊曆,有神龍首接觸立登於當王山,於足生下炎帝.他人身牛首,有聖德,出現了大火的符瑞。嘉禾出現,醴泉湧出。

赫胥、燧人之前,無聞焉。太昊帝宓犧氏,母曰華胥。燧人之世,有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而生伏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燧人氏沒,宓犧代之,受《龍圖》,畫八卦,所謂“河出《圖》”者也。有景龍之瑞。炎帝神農氏,母曰女登,遊於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羊山,生炎帝。人身牛首,有聖德,致大火之瑞。嘉禾生,醴泉出。
黃帝軒轅氏,他的母親名附賓,看見強烈的電光環繞北鬥樞星,光照郊野,於是有所感觸而懷身孕。二十五個月後在壽丘生出黃帝。黃帝小時便會說話,麵貌似龍,有聖德,下令百神朝拜並役使他們。命應龍攻打蚩尤,戰勝虎、豹、熊、照四種野獸,命女魃止住連綿大雨。天下安定後,聖德光照天下,各種各樣的吉祥符瑞全部出現了。有一種叫屈軼的草生在庭前,如果有佞人入朝,那麼這草便指向他,因此佞人不敢進身。有景雲的符瑞,又有南方的赤氣與東方的青氣相連,南方天空有兩顆星,東方天空有一顆星,共三顆星,都呈黃色,在天氣清明時出現在攝提,名叫景星.黃帝身穿黃色衣服在中宮齋戒,坐在玄扈山和洛水之上,有鳳凰飛集,不吃活蟲子,不踏活的草木,有時棲息在黃帝的東園,有時棲息在閣樓之上,有時在庭前嗚叫,雄烏在地歌唱,雌鳥自由地起舞。麒麟在囿苑中,神烏飛來。有像羊一般大的巨型螻蟻,有像虹一樣長的蚯蚓。黃帝以為土氣旺盛,於是以上德王。五十年秋七月庚申El,天下連續三天三夜下霧,白天昏暗不明。黃帝為此詢問天老、力蝗、查盛道:“這對國家有什麼影響?”天老說:“臣聽說國家安寧國君愛文德,那麼鳳凰就會來.國家混亂,國君喜好武力,那麼鳳凰就會離開.、如今鳳凰在東郊飛翔而樂居其地,它的鳴聲符合樂律,與天意相符。由此可見,上天將有莊嚴的教令要賜給陛下,陛下不可違背了。”於是又召太史占卜,龜殼烤焦了,太史說:“臣無法占F了。請陛下去問聖人。”黃帝說:“我已經問了天叁、立牲、容寇。”太史向童童再拜說:“龜卜不能超越聖人的智慧,所以烤焦了。”大霧散去,童童在迢叢泛遊,看見一條大魚,殺五牲來祭祀它,天因而下大雨,一直下了七天七夜,大魚遊入海中,於是得到《龍圖》、《龜書》。《龍圓》出於墓回,《龜書》出於洛水,赤紋篆字,授給軒整區。塹翅s在明廷接見萬神,就是現在的寒門穀口。

黃帝軒轅氏,母曰附寶,見大電光繞北鬥樞星,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黃帝於壽丘。弱而能言,龍顏,有聖德,劾百神朝而使之。應龍攻蚩尤,戰虎、豹、熊、羆四獸之力。以女魃止淫雨。天下既定,聖德光被,群瑞畢臻。有屈軼之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則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進。有景雲之瑞,有赤方氣與青方氣相連;赤方中有兩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黃色,以天清明時見於攝提,名曰景星。黃帝黃服齋於中宮,坐於玄扈洛水之上,有鳳皇集,不食生蟲,不履生草,或止帝之東園,或巢於阿閣,或鳴於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囿,神鳥來儀。有大螻如羊,大螾如虹。黃帝以土氣勝,遂以土德王。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天霧三日三夜,晝昏。黃帝以問天老、力牧、容成曰:“於公何如?”天老曰:“臣聞之,國安,其主好文,則鳳凰居之;國亂,其主好武,則鳳凰去之。今鳳凰翔於東郊而樂之,其鳴音中夷則,與天相副。以是觀之,天有嚴教以賜帝,帝勿犯也。”乃召史卜之,龜燋。史曰:“臣不能占也。其問之聖人。”帝曰:“已問天老、力牧、容成矣。”史北麵再拜曰:“龜不違聖智,故燋。”霧除,遊於洛水之上,見大魚,殺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於海,得《圖》、《書》焉。《龍圖》出河,《龜書》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軒轅。軒轅接萬神於明庭,今寒門穀口是也。
帝摯少吳氏,母親名女節,看見星星像彩虹一般墜於華渚,在夢中與此星相交,意有所感,於是生下少昊。少昊即帝位,有鳳凰來儀的符瑞。

帝摯少昊氏,母曰女節,見星如虹,下流華渚,既而夢接意感,生少昊。登帝位,有鳳皇之瑞。帝顓頊高陽氏,母曰女樞,見瑤光之星,貫月如虹,感己於幽房之宮,生顓頊於若水。首戴幹戈,有聖德。生十年而佐少昊氏,二十而登帝位。帝嚳高辛氏,生而駢齒,有聖德,代高陽氏王天下。使鼓人拊鞞鼓,擊鍾磬,鳳凰鼓翼而舞。
帝顓項高陽氏,母親名女樞,看見瑤光星像彩虹一般流貫月亮,在幽房中與自己相交,在若水生F顓頊。頭戴幹戈,有聖德。生下來十年便輔佐少昊氏,二十歲便登上帝位。

帝堯之母曰慶都,生於鬥維之野,常有黃雲覆護其上。及長,觀於三河,常有龍隨之。一旦龍負《圖》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彩,鬢發長七尺二寸,麵銳上豐下,足履翼宿。既而陰風四合,赤龍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堯於丹陵,其狀如圖。及長,身長十尺,有聖德,封於唐。夢攀天而上。高辛氏衰,天下歸之。在帝位七十年,景星出翼,鳳凰在庭,硃草生,嘉禾秀,甘露潤,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廚中自生肉,其薄如箑,搖動則風生,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箑脯。”又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曆莢”。歸功於舜,將以天下禪之。乃潔齋修壇場於河、洛,擇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遊焉,蓋五星之精也。相謂曰:“《河圖》將來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黃姚。”五老因飛為流星,上入昴。二月辛醜昧明,禮備,至於日昃,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白雲起,回風搖,乃有龍馬銜甲,赤文綠色,臨壇而止,吐《甲圖》而去。甲似龜,背廣九尺,其圖以白玉為檢,赤玉為字,泥以黃金,約以青繩。檢文曰:“闓色授帝舜。”言虞、夏、殷、周、秦、漢當授天命。帝乃寫其言,藏於東序。後二年二月仲辛,率群臣沈璧於洛。禮畢,退俟,至於下昃,赤光起,玄龜負書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於壇。其書言當禪舜,遂讓舜。
帝罌高辛氏,天生的前齒兩個並為一個,有聖德,繼高陽氏統治天。命令鼓師敲稗鼓,擊鍾磬,鳳凰振翅起舞。

帝舜有虞氏,母曰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目重瞳子,故名重華。龍顏大口,黑色,身長六尺一寸。舜父母憎舜,使其塗廩,自下焚之,舜服鳥工衣服飛去。又使浚井,自上填之以石,舜服龍工衣自傍而出。耕於曆山,夢眉長與發等。及即帝位,蓂莢生於階,鳳凰巢於庭,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景星出房,地出乘黃之馬,西王母獻白環、玉玦。舜在位十有四年,奏鍾石笙筦未罷,而天大雷雨,疾風發屋拔木,桴鼓播地,鍾磬亂行,舞人頓伏,樂正狂走。舜乃擁璿持衡而笑曰:“明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亦乃見於鍾石笙筦乎!”乃薦禹於天,使行天子事。於時和氣普應,慶雲興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鬱紛紛,蕭索輪囷,百工相和而歌《慶雲》。帝乃倡之曰:“慶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複旦兮。”群臣鹹進,稽首曰:“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弘予一人。”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從經,萬姓允誠。於予論樂,配天之靈。遷於聖腎,莫不鹹聽。乎鼓之,軒乎舞之。精華以竭,褰裳去之。”於是八風修通,慶雲業聚,蟠龍奮迅於其藏,蛟魚踴躍於其淵,龜鱉鹹出其穴,遷虞而事夏。舜乃設壇於河,依堯故事。至於下昃,榮光休氣至,黃龍負《圖》,長三十二尺,廣九尺,出於壇畔,赤文綠錯,其文言當禪禹。
帝堯的母親名慶都,生在鬥維之野,經常有黃雲覆護在她的上方。長大之後在三河觀賞景物,常有龍跟隨她。一天清晨龍負《圖》而至,上麵的文字大意說:“亦受天佑。”圖上之人,眉毛八種顏色,鬢發長七尺二寸,麵部上小下寬,足踏翼宿.,既而陰風四起,赤龍與她交合。懷孕十四個月後在丹陵生下堯,他的容貌同圖上畫的一樣。長大後,身高十尺,有聖德,封在唐地。堯曾夢見自己攀天而上。高辛氏敗,天F人民歸順他。在帝位七十年,景星出現在翼宿,鳳凰飛來庭前,朱草生長,嘉禾茂盛,甘露滋潤,醴泉湧出,曰月如合璧,五星似連珠。廚房裏自然生出肉,像扇子那樣薄,搖動起來便有風,寒冷而不腐臭,就稱作“扇脯”。又有草在台階兩旁生長,每月初一生一莢,到月半生出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每天掉一莢,到三十Et便落盡,如果月小就有一莢枯萎而不掉落,稱作“黃莢”,又稱作“曆莢”。帝堯把功勞歸於舜,將要把天下讓給疆,於是洗浴齋戒,在黃河、雒邑修建壇場,選擇吉曰率領愛等人登上首山,沿著黃河邊行進。有五位老人在那裏漫遊,是五星的精靈。他們對毫說:“《河圖》會把禪讓的時間告訴陛下,了解我們的人是重瞳黃姚。”五老於是飛升化為流星,直上昴宿。二月辛醜的清晨,禪讓禮儀準備完畢,直到日暮時分,祥光從黃河升起,佳氣遍布四麵八方,白雲升起,旋風飄搖,於是有龍馬日銜甲殼而至,龍馬綠色有紅色花紋,它到壇場止步,吐出《甲圖》便離去了。甲殼像龜甲,背部寬九尺,上麵的圖文用白玉作書簡,用赤玉為字,用黃金塗飾,用青繩編束。書簡上說:“歡樂賜給帝舜。”又說虞、夏、殷、周、秦、漠都將接受天命。帝堯於是記下這些話,藏在束廂房。以後二年二月的仲辛曰,堯率領群臣將璧玉沉入洛水。典禮完畢,退下等候,直到曰暮之時,紅光升起,玄龜負書從洛水中出來,甲殼上赤色花紋形成字跡,在壇場停住。上麵的文字說應當禪位於舜。於是堯讓位於舜。

帝禹有夏氏,母曰修己,出行,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既而吞神珠。修己背剖,而生禹於石紐。虎鼻大口,兩耳參鏤,首戴鉤鈐,胸有玉鬥,足文履己,故名文命。長有聖德。長九尺九寸,夢自洗於河,以手取水飲之;又有白狐九尾之瑞。當堯之世,舜舉之。禹觀於河,有長人白麵魚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淫。”言訖,授禹《河圖》,言治水之事,乃退入於淵。禹治水既畢,天錫玄珪,以告成功。夏道將興,草木暢茂,青龍止於郊,祝融之神,降於崇山。乃受舜禪,即天子之位。洛出《龜書》六十五字,是為《洪範》,此謂“洛出《書》”者也。南巡狩,濟江,中流有二黃龍負舟,舟人皆懼。禹笑曰:“吾受命於天,屈力以養人。生,性也;死,命也。奚憂龍哉!”龍於是曳尾而逝。
帝舜有虞氏,母親名握登,看見大虹,意有所感,於是在姚墟生下舜。他眼睛有兩個瞳孔,所以名叫重華。生得龍顏大口,皮膚黝黑,身長六尺一寸。舜的父母憎惡舜,命他去塗刷穀倉,從下麵放火燒他,舜穿上鳥神的衣服從上空飛離。叉命他到井底掏井,從上麵填塞石頭,舜穿上龍神的衣服從井旁出來。他在曆山耕田,夢見眉毛長得像頭發一樣長。到他就帝位之後,黃莢在台階生長,鳳凰在庭前做巢,敲擊石塊,百獸一起跳舞,景星出現於房宿,人間產出乘黃馬,西王母獻上白環和玉塊。舜在位十四年,有一次演奏鍾磬笙管尚未結束,而天突然下起大雷雨,狂風掀掉屋瓦,拔倒樹木,鼓棰散落地下,鍾磬混亂不堪,舞伎全伏在地上,樂師忙亂跑走。舜於是手持璿璣玉衡笑著說:“很明顯啊!天下並不歸我一人所有,這一點也表現在演奏鍾磬笙管的時候.”於是向上天薦禹,讓他代行天子事務。這時候天下遍布和順之氣,吉祥的慶雲升騰起來,似煙非煙,似雲非雲,鬱鬱紛紛,飄流舒卷,百官相和,齊唱《慶雲歌》。帝舜於是領唱道:“慶雲燦爛啊,舒緩回旋啊。日月光華,天天照臨啊.”群臣都來朝拜,叩首唱道:“上天多麼明亮,陳列著燦爛的星星.日月的光華,照耀我君一人。”帝舜於是又唱道:“曰月出入有常度,星辰運行有秩序。四季更替依從規律,天下萬民淳樸誠信。啊!評述這樂舞,它與天地之靈媲美。散播到聖賢之人,無不仔細傾聽。將鼓聲敲響,歡樂地跳起舞來。我美好的時期將要消失,挽起衣裳就要離去。”於是八麵來風,祥雲聚集,蟠龍在它藏身處迅速飛騰,蛟魚在深淵中踴躍跳出,龜鱉全從洞穴中出來,離開虞舜而事奉夏禹。舜於是在黃河邊設壇,依照堯時的舊例行彈讓之事。等到日暮之時,祥光瑞氣來臨,黃龍負《圖》,長有三十二尺,寬有九尺,出現在壇場旁邊,赤色文字,綠色塗飾,《圖》中的文字說,應當禪讓給禹。

高辛氏之世妃曰簡狄,以春分玄鳥至之日,從帝祀郊禖,與其妹浴於玄丘之水。有玄鳥銜卵而墜之,五色甚好,二人競取,覆以玉筐。簡狄先得而吞之,遂孕。胸剖而生契。長為堯司徒,成功於民,受封於商。後十三世,生主癸。主癸之妃曰扶都,見白氣貫月,意感,以乙日生湯,號天乙。豐下銳上,晰而有髯,句身而揚聲,身長九尺,臂有四肘,是曰殷湯。湯在亳,能修其德。伊摯將應湯命,夢乘船過日月之傍。湯乃東至於洛,觀帝堯之壇,沈璧退立,黃魚雙踴,黑鳥隨魚止於壇,化為黑玉。又有黑龜,並赤文成字,言夏桀無道,湯當代之。檮杌之神,見於邳山。有神牽白狼銜鉤而入商朝。金德將盛,銀自山溢。湯將奉天命放桀,夢及天而舓之,遂有天下。商人後改天下之號曰殷。
帝禹有夏氏,母親名脩己,外山行走,看見流星穿貫昴宿,夢中與流星交合,不久又吞下神珠。脩己剖開背部,在石紐生下禹。他生得虎鼻大日,兩耳有三孔,頭上戴鉤鈴星,胸前有玉鬥,足底紋理呈己形,所以禹取名為文命。長大後有聖德。身長九尺九寸,夢見自己在黃河中沐浴,用手取水喝。又有九尾白狐的瑞兆。在堯統治時期,舜舉薦他。禹在黃河巡視,有巨人白麵魚身,跳出河麵說:“我是河神。”又呼喚禹說:“塞僉治理洪水。”說完之後,授予禹《河圖》,敘說治水的事情,然後退入深水中。禹治水以後,上天賜給他玄珪,以表示成功。夏朝將要興起,草木生長茂盛,青龍停留在郊野,火神祝融降臨塞旦。於是接受舜的憚讓即天子之位。洛水出現了《龜書》,共六十五個字,這便是《洪範》,這就是所謂的“洛水出現《龜書》”。禹到南方巡狩,渡墾遼,江中有兩條黃龍托著船,船工都害怕了.靈笑著說:“我接受天命,盡力養育百姓。求生,是人的本性.死,是各人的命運。何必害怕龍!”龍於是拖著尾巴消失了。

高辛氏之世妃曰薑嫄,助祭郊禖,見大人跡履之。當時歆如有人道感己,遂有身而生男。以為不詳,棄之厄巷,羊牛避而不踐;又送之山林之中,會伐林者薦覆之;又取而置寒冰上,大鳥來以一翼藉覆之。薑嫄以為異,乃收養焉,名之曰棄。枝頤有異相,長為堯稷官,有功於民。後稷之孫曰公劉,有德,諸侯皆以天子之禮待之。初黃帝之世,讖言曰:“西北為王,期在甲子,昌製命,發行誅,旦行道。”及公劉之後,十三世而生季曆。季曆之十年,飛龍盈於殷之牧野,此蓋聖人在下位將起之符也。季曆之妃曰太任,夢長人感己,溲於豕牢而生昌,是為周文王。龍顏虎肩,身長十尺,胸有四乳。太王曰:“吾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季曆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適越終身不反。弟仲雍從之,故季曆為嗣以及昌。昌為西伯,作邑於豐。文王之妃曰太姒,夢商庭生棘,太子發植梓樹於闕間,化為鬆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幣告群臣,與發並拜告夢。季秋之甲子,赤爵銜書及豐,止於昌戶,昌拜稽首受之。其文要曰:“姬昌,蒼帝子,亡殷者紂王。”將畋,史遍卜之,曰:“將大獲,非熊非羆,天遺汝師以佐昌。臣太祖史疇為禹卜畋,得皋陶。其兆如此。”王至於磻溪之水,呂尚釣於涯,王下趨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見光景於斯。”尚立變名答曰:“望釣得玉璜,其文要曰:‘姬受命,昌來提,撰爾雒鈐報在齊。’”尚出遊,見赤人自雒出,授尚書曰:“命曰呂,佐昌者子。”文王夢日月著其身,又摐甗鳴於岐山。孟春六旬,五緯聚房。後有鳳凰銜書,遊文王之都。書又曰:“殷帝無道,虐亂天下。皇命已移,不得複久。靈祗遠離,百神吹去。五星聚房,昭理四海。”文王既沒,太子發代立,是為武王。
高辛氏的妃子名個達,她在春分燕子來臨的日子隨從天子到郊外祭祀天地,同妹妹在玄丘之水沐浴.、有燕子銜卵墜落水中,五彩斑斕,非常美麗,二人爭相奪取,用一玉筐覆蓋著卵。簡狄先得到,吞進肚裹,於是懷了孕。剖開胸Vl而生下契。壟長大後擔任堯的司徒,對百姓有功勞,被封在商地。到了第十三代,主癸出生。主癸的妃子名達都,看見白氣流貫月亮,意有所感,在乙曰生下蕩,號王乙。麵部上尖削下豐滿,皮膚白皙而有髯,身子佝侵而聲音洪亮,身長九尺,兩臂有四肘,這就是壁遙。蕩在毫地,能修養德行。但摯將要應蕩的召命,夢見乘船從曰月旁邊經過。湯柬行到達洛水,觀看帝堯時的祭壇,將玉璧沉下洛水,侍立在一旁,衹見黃魚雙雙跳躍,黑烏隨魚停在祭壇,化成黑玉。又有黑龜,背上赤色花紋形成字跡,說夏桀是無道昏君,湯應當取代他。梢杌之神,出現於邳山.有神人牽白狼銜鉤進入商朝廷。五行中金德將要興盛,白銀從山中溢出。湯就要奉天命放逐夏桀,做夢用叾頭舔天,於足擁有天下.商人後來改國號為鑿。

武王駢齒望羊。將伐紂,至於孟津,八百諸侯,不期而會。鹹曰:“紂可伐矣。”武王不從。及紂殺比幹,囚箕子,微子去之,乃伐紂。度孟津,中流,白魚躍入王舟。王俯取魚,長三尺,目下有赤文成字,言紂可伐。王寫以世字,魚文消。燔魚以告天,有火自天止於王屋,流為赤烏,烏銜穀焉。穀者,紀後稷之德;火者,燔魚以告天,天火流下,應以吉也。遂東伐紂,勝於牧野,兵不血刃,而天下歸之。乃封呂望於齊。周德既隆,草木茂盛,蒿堪為宮室,因名蒿宮。武王沒,成王少,周公旦攝政七年,製體作樂,神鳥鳳凰見,蓂莢生。乃與成王觀於河、洛,沈璧。禮畢,王退俟,至於日昧,榮光並出幕河,青雲浮至,青龍臨壇,銜玄甲之圖,吐之而去。禮於洛,亦如之。玄龜青龍蒼兕止於壇,背甲刻書,赤文成字。周公援筆以世文寫之,書成文消,龜墮甲而去。其言自周公訖於秦、漢盛衰之符。麒麟遊苑,鳳凰翔庭,成王援琴而歌曰:“鳳凰翔兮於紫庭,餘何德兮以感靈,賴先王兮恩澤臻,於胥樂兮民以寧。”
高辛氏的妃子名薑螈,隨從天子到郊外祭天地,看見巨人的足跡而踏上去,當時若有所感,似乎有人與她交合,於是有了身孕而生下一男孩。她認為不吉祥,把他拋棄在小巷中,牛羊避開而不去踩他;又送到山林裹,遇到伐木者用草席覆蓋他;又取來放在寒冰上,有大鳥來用一隻翅膀覆蓋他。薑螈認為這孩子很奇異,才收養了他,取名為棄。他有雙下頷,形貌特異。匠大後成為堯主管農業的臣子,對百姓有功勞。、後稷的孫子名公劉,有德行,諸侯都用天子的禮節對待他。起初在黃帝時期,讖言說:“西北稱王,時在甲子,昌創基業,施行誅伐,旦行治道。”在公劉之後十三世時;聖曆出生。聖曆十歲時,飛龍齊集於殷國的牧野,這是聖人在臣位就要興起的符瑞.季曆的妃子名太任,夢見巨人與自己交合,在豬圈中解溲而生下姬昌,造就是周文王。他生得龍顏虎肩,身高十尺,胸前有四乳。太王說:“我們家族將有興起的人,這個人就是姬昌吧!”季曆的長兄名太伯,知道上天降命於姬昌,就前往墊地,終身不回。太伯之弟仲雍也隨從他走了,所以季曆得以成為繼承人並傳位給姬昌。坦昌成為西部諸侯首領,在豐地建立城邑。文王的妃子名太姒,夢見商朝殿廷生長荊棘,太子姬發在宮門前種下梓樹,卻變成了鬆柏械柞。太姒將夢中的事告訴文王,文王轉告群臣並賜給繒帛,又與蜒壁一起跪拜來答謝這個夢。在九月的甲子日,有一朱雀口銜天書來到豐邑,停在姬昌家門,《墮叩首揖拜接受天書。天書大意是:“姬員,是蒼壺之子,毀滅殷朝的是紂王。”文王將要畋獵,史褊eti卜說:“將有重大收獲,不是熊也不足熊,上天派您的師傅來輔佐您.臣的無祖史疇曾為帝禹占卜畋獵,得到皋陶。這次兆頭也是如此。”文王來到硒溪,看到呂尚在岸邊釣魚,文王下車連忙上前拜揖說:“盼望您已經有七年了.直到今天才在這裹見到您。”呂尚起身改名回答道:“我呂望曾釣得玉璜,上麵文字大略說:‘姬姓受天命,姬昌來提拔,掌爾雒鈐,封於齊。呂尚外出遊曆,看見赤人從雒水中出來,授給呂尚書文說:“命令呂尚輔佐姬昌的就是你。”文王夢見日月附著身上,又有神鳥鸞鷺在岐山啼鳴。初春六旬之時,五星聚集房宿。以後又有鳳凰銜書,在文王都城飛遊。書上又說:“殷帝無道,淩虐百姓擾亂天下,天命已經轉移,慇商國運不會長久了,神靈遠離,百神辭去,五星聚集房宿,將天意所歸昭示四海。”文王去世後,太子姬發繼位,這就是武王。武王駢齒,高昂遠視。他將要討伐紂王,來到孟津,八百諸侯不期而會。都說:“可以討伐紂王了。”武王沒有聽從。等到紂王殺死比幹,囚禁箕子,微子離去後,才討伐撾王。渡過盂建,船到中流時,白魚躍入基王船中。基王俯身拾起白魚,長有三尺,眼睛下方有赤色花紋形成字跡,說紂王可以征伐。武王用世上通行的文字寫下來,魚身一k的文字立即消失。武王就燒煮白魚祭告上天,有天火從天上墜下,落在武王的屋上,變成了赤烏,赤烏口銜穀物。穀物是來紀念後稷的功德;火用來燒煮白魚祭告上天,天火下墜,是吉祥的征兆.於是東征討伐紂王,在牧野大勝,兵不血刃。而天下歸於亙皇王。就以蠻地封賞給旦望。周德既然隆興,單木生長茂盛,蒿草結實得可以用來建造宮室,於是取名為蒿宮。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凰公旦代行政務七年,製作禮儀和音樂,神烏鳳凰出現,黃莢生長。於是與成王巡視黃河、洛丞,行祭祀沉璧之禮。禮畢,成王退身等候,直到黃昏時,祥光四起,籠罩黃河,青雲飄浮而來,青龍來到祭壇,El銜玄甲之圖,放置壇上離去。在漁ZL行禮畢,情況也是如此。有玄龜、青龍、蒼Pa停留在祭壇,背上的甲殼刻有文字,赤色花紋形成字跡,甩公用通行文字書寫,寫完後龜甲文字消逝,龜棄甲殼離開。上麵是說從周公到秦、漢時期盛衰的符兆。麒麟在宮苑嬉遊,鳳凰在庭前飛翔,成王彈琴歌唱道:“鳳凰飛翔啊,在紫色殿廷,我有何德啊,感動了神靈,倚恃先王啊,恩澤備至,上下歡樂啊,百姓安寧。”

魯哀公十四年,孔子夜夢三槐之間,豐、沛之邦,有赤煙氣起,乃呼顏淵、子夏往視之。驅車到楚西北範氏街,見芻兒摘麟,傷其左前足,薪而覆之。孔子曰:“兒來,汝姓為赤誦,名子喬,字受紀。”孔子曰:“汝豈有所見邪?”兒曰:“見一禽,巨如羔羊,頭上有角,其未有肉。”孔子曰:“天下已有主也,為赤劉,陳、項為輔,五星入井從歲星。”兒發薪下麟示孔子,孔子趨而往,麟蒙其耳,吐三卷《圖》,廣三寸,長八寸,每卷二十四字,其言赤劉當起,曰:“周亡,赤氣起,大耀興,玄丘製命,帝卯金。”孔子作《春秋》,製《孝經》;既成,使七十二弟子向北辰星罄折而立,使曾子抱《河》、《洛》事北向。孔子齋戒向北辰而拜,告備於天曰:“《孝經》四卷,《春秋》、《河》、《洛》凡八十一卷,謹已備。”天乃洪鬱起白霧摩地,赤虹自上下,化為黃玉,長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讀之曰:“寶文出,劉季握。卯金刀,在軫北。字禾子,天下服。”
魯哀公十四年,孔子夜間夢見在三棵槐樹之間,在豐、沛二地,有赤色雲氣騰起,於是叫顏淵、子夏一同前往觀看。驅車來到楚國西北部的範氏街,看見一農家小兒抓到一隻麒麟,弄傷它的左前足,用柴草將它覆蓋。孔子說:“小孩子過來,你姓赤誦,名子喬,字受紀。”孔子說:“你難道看見了什麼嗎?”小孩說:“看見一頭走獸,大如羔羊,頭上長角,角的末梢有肉。”孔子說:“天下已有主人了,就是赤劉,陳、項為輔助,五星入井宿隨從歲星。”小孩揭開柴草讓壬迂看麒麟,壬迂快步上前,衹見麒麟垂著耳朵,吐出三卷《圖》,寬三寸,長八寸,每卷二十四個字,上麵說赤劉將要興起,說:“周朝滅亡,赤氣騰升。大耀升起,玄丘擬定命令,皇帝是卯金。”孔子撰述《春秋》,製定《孝經》,完成之後,派七十二弟子向北極星鞠躬侍立,命曾工捧著《河圖》、《洛書》向著北方。孔子齋戒後對北極星拜揖,向上天禱告成功說:“《孝經》四卷,《春秋》、《河圖》、《洛書》共八十一卷,現在已經完備。”天上突然彌漫了白色大霧下接地麵,赤色虹霓從天空飄下,化成黃玉,長有三尺,上麵刻有文字。孔子跪拜接受然後誦讀道:“寶文出現,劉季擁有。卯金刀,在軫星北。字禾子,天下順從。”

漢高帝父曰劉執嘉。執嘉之母,夢赤鳥若龍戲己,而生執嘉,是為太上皇帝。母名含始,是為昭靈後。昭靈後遊於洛池,有玉雞銜赤珠,刻曰玉英,吞此者王。昭靈後取而吞之;又寢於大澤,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上皇視之,見蛟龍在其上,遂有身而生季,是為高帝。高帝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微時,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上常有光怪。每留飲,售輒數倍。武負異之,輒折其契。單父人呂公好相人,見高帝,謂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願季自愛。臣有息女,願為箕掃妾。”呂公妻媼怒呂公曰:“公常奇此女,欲為貴人。沛令善公,求不與。何妄許劉季?”呂公曰:“非女子所知。”卒與高帝。生惠帝、魯元公主。呂後嚐與兩子居田中,有一老父過,請飲,呂後因饋之食。老父相呂後曰:“夫人,天下貴人也。”令相二子,見惠帝曰:“夫人所以貴者,乃此男。”相魯元公主,亦貴。老父已去,高帝適從傍舍來,呂後具言之。高帝追問老父。老父曰:“向者夫人、兒子之貴,皆以君相。君貴不可言。”高帝被飲,夜行徑澤中。前人反曰:“有大蛇當道,願還。”高帝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斬蛇,蛇分為兩,道開而過。後人來者,見老嫗守蛇曰:“向者赤帝子過,殺之。”見者疑嫗為詐,欲笞之,忽然不見。具以狀告高帝,帝心喜。秦始皇帝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東遊以厭之。高帝隱於芒、碭山澤之間,呂後常知其處。高帝怪問之,對曰:“季所居,上常有雲氣,故知之。”高帝為沛公,入秦,五星聚於東井,歲星先至,而四星從之。占曰:“以義取天下。”
漢高帝的父親名劉執嘉。執嘉的母親,夢見赤烏像龍一般與自己嬉戲,生下了執嘉,以後成了太上皇帝。壺帝母親名含始,就是昭靈後。昭靈後在渣迤遊玩,有玉雞口銜赤珠,刻有文字為玉英,吞食此物的人為王。昭靈後拿來吞食丁.義在大澤夜宿,夢中與神交合。當時雷電大作,天色陰沉,太上皇來看望,衹見蛟龍盤在她的上空,於是有了身孕生下了劉季,就是後來的高壺。直帝高鼻梁麵容似龍,須髯優美,左股有七十二顆黑痣.他在微賤時,屢次到王媼、武負處賒酒,醉臥,上方常有奇異的光亮。每當高帝在店中飲酒,店裹就能賣出比平常多幾倍的酒。武負很驚奇,總是免去高帝的酒錢。單父人呂公善於看相,看見高帝說:“我從年輕時就善於看相,看廠許多人的相,沒有一人能與你相比,希望你能自愛。我有一親生女兒,願意嫁給你為妻。”呂公的妻子埋怨呂公說:“你經常認為造個女兒不凡,將會成為貴人。沛縣令與你交好,想娶她都沒有答應.為何輕率地許配給劉季?”呂公說:“這不是你們女人懂得的。”終於嫁給了高帝。後來生了惠帝和魯元公主。呂後曾與這兩個孩子住在鄉村中,有一老人路過討水喝,呂後就給他食物。老人為呂後相麵說:“夫人是天下的大貴人。”又請老人為兒女相麵,看過惠帝說:“夫人之所以尊貴,是因為有這個兒子。”看魯元公主後,也說尊貴。老人離開後,高帝正好從鄰舍回家,呂後將這事向他一一述說,高帝追上老人求問。老人說:“剛才見您的夫人、兒女有貴相,都是因為您有貴相。您確實貴不可言。”有一次直壺飲酒後,夜晚行經澤中。前麵有人返回說:“有大蛇擋道,請回吧!”高帝喝醉了,說:“壯士行路,無所畏懼。”於是前行,拔劍斬蛇,蛇分為兩截,道路通了,便走了過去。後麵走遇的人,看見一老婦守著蛇說:“剛才赤帝子經過,殺了它。”看到這一情景的人,懷疑老婦胡說。想要打她,她忽然不見了。那人把這件事告訴高壺,直童心裹高興。塞籃皇說:“東南部有天子之氣。”於是到東方巡遊,來抑製天子氣。高帝隱匿於芒山、壘扯之間的深山大澤之中,呂後總是知道他的處所。高帝感到奇怪便問她,她回答說:“你星螻居住的地方,天上有一股雲氣,所以能知道你的處所。”高帝為沛公時,攻進秦地,五星聚集於井宿東,歲星先到,而其他四星緊隨其後。占卜說:“憑道義取得天下。”起先,張良行經工郅近丞的橋上,有一老人走來,直到張墾麵前,將鞋扔到橋下,望著張良說:“小子下去給我拾鞋。”退旦驚愕,想揍這老人,因為他年老,就下橋去拾取鞋,跪著幫老人穿上。老人伸腳穿上鞋,笑著走了,張良更是大驚。老人離開一裏多路又回來,說:“小子可教.,五天後清晨,在這兒與我相會。”張良感到奇怪,跪著答應說:“行。”在第五天,張良前往,老人已先來到,發怒說:“同長輩相約,為什麼要遲到呢?五天後,再與我在這裹相會,”這樣約了三回,張良終於在老人之前先到。老人高興地說:“不應該這樣嗎廠便從懷中取出一卷書給張良,說:“讀此書可以為帝王之師。十三年後,你這小於到濟北穀城山下見我,黃石就是我。”張良天亮看這本書,就是《太公兵法》。張良將《黃石篇》的內容向別人講述,都不能理解,衹有高帝聽得很高興.張良說:“這大概就是上天所授吧!”五年時間,高帝便建成帝業。後十三年,張良果然在穀城山下得到黃石,視若珍寶,建祠廟祭祀,死後與黃石合葬。

初,張良遊於下邳沂水之上,有老父來,直至良前,而墮其履。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以其老,乃下取跪進。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父去裏所複來,曰:“孺子可教也。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怪之,跪應曰:“諾。”五日,良往,父已先來,怒曰:“何與長者期而後也?五日,更與我會此。”凡三期而良先至。老父喜曰:“不當如是邪!”即出懷中一卷書與之,曰:“讀之,此為王者師。後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也。”旦視其書,乃《太公兵法》。良以黃石篇為他人說,皆不省,唯高帝說焉。良曰:“此殆天所授矣。”五年而成帝業。後十三年,張良果得穀城山下黃石,寶而祠之,死與合葬。
文帝的母親是薄姬,魏豹為魏王時,將她收納後宮。許負為她相麵,說她當生天子,魏王劉墊因此背叛了選曲。連直童擊敗並俘虜魏王室燉,而蓮擔被送到織房做工。魚壺見到她,喜愛她的美色,收納在後宮,一年多以後薄姬才得到同寢的寵幸.將要同寢時,薄姬說:“妾昨夜夢見青龍占據我的心。”高帝說:“造就是我,我來成全你。”一次交合而生下文帝。

文帝之母薄姬,魏豹為魏王,納之後宮。許負相之,當生天子,魏王豹於是背漢。漢高帝擊虜,而薄姬輸織室。高帝見而美之,內於後宮,歲餘乃得幸。將見幸,薄姬言:“妾昨夢青龍據妾心。”高帝曰:“我是也。吾為爾成之。”一禦而生文帝。
景帝王皇後起初嫁給金王孫為妻,母親越兒為她卜筮,卜辭說:“命中當有大貴。”於是同金壓退婚而納入太子宮中,生一男孩。她懷孕時,夢見太陽墜入懷中,將這事告訴太子。太子說:“這是大貴的征兆。”生下的男孩,就是武壺。武帝的趙婕妤。家住河間,生下來時,兩手握成拳頭,不能伸開。武帝巡狩經過河間,方士說這裏有奇女天子之氣。武帝召見趙婕妤。武帝親自掰開她的手,當時就伸開了,得到一枚玉鉤。得到武帝寵幸,稱她為“拳夫人”。又晉升為婕奸,居住鉤:監,十分寵愛。十四個月後生一男孩,便是昭帝,稱作“鉤弋子”。武帝說:“聽說以前堯母懷孕十四個月生下堯,如今鯉豎也是這樣。”於是將她的宮門命名為堯母門。

景帝王皇後初嫁為金王孫妻,母臧兒卜筮曰:“當貴。”乃奪金氏而內太子宮,生男。男方在身,夢日入其懷,以告太子。太子曰:“是貴征也。”生男,是為武帝。
昭帝元鳳三年正月,泰山、萊蕪山南側,夜晚百姓聽到吵吵嚷嚷,好像有幾千人的喧鬧聲,清晨前往觀看,祇見一巨石自己豎立起來,高一丈五尺,粗四十八圍,入地八尺,三塊大石是它的基腳。豎立以後,有幾千隻白烏飛集在巨石之旁、又,上林苑中有一株柳樹折斷倒在地上,有一天忽然自行起立,生了新的枝葉,蟲子咬樹葉形成字跡,說:“公孫病已立.、”陳留襄邑的王室社廟忽然遷移到長安.博士眭孟占卜說:“石頭,屬於陰類.泰山是岱宗,是帝王禪讓的地方,將有以前被廢黜的門戶,姓公孫,名瘟旦,從平民成為天子。”當時昭帝年幼,霍光輔佐朝政,認為眭孟妖言惑眾將他殺了一,待到昭童去世,昌邑王被廢,霍光江宣帝,宣帝是武帝的曾孫,奉名病已,在民間做了三代平民,與眭孟所說相符。

武帝趙婕妤,家在河間,生而兩手皆拳,不可開。武帝巡狩過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天子氣,召而見之。武帝自披其手,既時申,得一玉鉤。由是見幸,號曰:“拳夫人。”進為婕妤,居鉤弋宮,大有寵。十四月生男,是為昭帝,號曰:“鉤弋子。”武帝曰:“聞昔堯十四月而生,今鉤弋子亦然。”乃名其門曰堯母門。
元帝王皇後,戰國時齊國田氏的後代。祖父箍壁,從東平陵遷到疽越.五越人建公說:“先前《春秋》記載:沙鹿山崩塌,晉國史官占卜,說是陰氣比陽氣強盛,上和火相互作用,所以業塵山崩潰。以後六百四!.五年,應該有聖女興起,大概是齊國田氏的後代吧?如今翁孺遷居的正是那個地方,臼月正對著它。元城城東有名亙塵的廢墟,就是沙鹿山的舊址.再過八十年,一定有尊貴的女子興盛於天。”翁孺牛王墓,王苤的妻子李氏懷孕時,夢見曰月墜入懷中,生卜女兒就是元後。每次訂婚,等不到成婚,男方必死。占卜看相的人說:“她將大貴。”於是成為元帝的皇後,生.卜成帝。

昭帝元鳳三年正月,泰山、萊蕪山南,民夜聞洶洶有數千人聲,晨往視之,見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圍,入地八尺,三石為足,立後,白烏數千集其旁。又上林苑中柳樹斷臥地,一朝自起生枝葉,蟲齧其葉成文,曰:“公孫病已立。”陳留襄邑王社忽移至長安。博士眭孟占之曰:“石,陰類。泰山,岱宗,王者禪代之處。將有廢故之家,姓公孫,名病已,從白衣為天子者。”時昭帝幼少,霍光輔政,以孟妖言誅之。及昭帝崩,昌邑王又廢,光立宣帝,武帝曾孫,本名病己,在民間白衣三世,如孟言焉。
原先,在塞始皇之世,有十二個巨人,身高五丈,足跡六尺,出現在隴西臨洮,前代史官認為是童鑰滅亡的征兆,我們這些史臣認為是漢朝興起的符瑞。從高帝到平帝,共有十二位君主。

元帝王皇後,齊田氏之苗裔。祖父翁孺,自東平陵徙元城。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沙鹿崩,晉史卜之,陰為陽雄,土火相乘,故沙鹿崩。後六百四十五年,宜有聖女興,其齊田乎?今翁孺之徙,正值其地,日月當之。元城郭東有五鹿之墟,即沙鹿地。後八十年,當有貴女興天下。”翁孺生禁。禁妻李氏方任身,夢月入其懷,生女,是為元後。每許嫁,未行,所許者輒死。卜相者雲:“當大貴。”遂為元帝皇後,生成帝。
光武皇帝,父親任濟陽令。濟陽有武帝的行宮,長期關閉.哀帝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光武齎將要出生,就打開宮門住進去了。當時有紅光照璃,滿室通明,光武帝的父親很是驚異。令卜卦者王長占卜。王晝屏退左右對他說:“這是大好事,不能說。”這一年有嘉禾生長在屋舍的天井中,一莖有九穗,同普通的禾稻不同,縣內大豐收,所以光武帝取名為秀。當時又有鳳凰飛集濟陽,於是將宮室描畫上鳳凰的形像。第二年,有個方士名夏賀良,上疏哀帝說:“漢家氣運中衰,應當第二次承受天命。”因此改年號為太初元將元年,號稱陳聖劉太平皇帝來禳解。王莽時,有名叫蘇伯阿的人善於望氣,他看見光武帝所居住的縣邑舂陵城郭,讚歎道:“這氣真是太好了,多麼繁盛啊!”王莽忌恨漢室,當時通用的錢上鑄有金字,於是改鑄其他貨幣來替換漢錢。不久光武帝在舂陵白水鄉起兵,貨幣上的文字是“白水真人”。光武帝開始起兵,看見自己居室的南邊有火光,認為有人手持火把,於是呼叫而火光更加明亮,紅光直上雲霄,一會兒便不見了。當他在河北,受到王郎威逼時,將要南渡滹沱河。探路的小吏回營報告:“河水飄著冰塊,沒船渡河。”手下人都很恐懼。光武帝再派王霸前去探視。王霤來到河邊,所見情況與小吏所說一致。王霸擔心如實報告會使人心浮動,於是撒謊說:“河冰堅硬可以渡河。”光武帝馳馬前進。待到達河邊,河冰已經凝結。其堅硬程度足可以渡過車輛。渡河後,祇剩下幾輛車子沒有過去而河冰開始陷落。前行來到下博城西,對自己的去向猶疑不定。有一白衣老人站在道旁,說:“奮力前行!信都為長安政權堅守的城池,離此地衹有八十裏路。”說完就不見了。於是來到信都,投奔太守{繼。當初選送帝微賤時,攘人基塵公說:“讖書說:劉秀發兵清除無道之人,卯金修養德行要作天子。”國師公劉子駿名劉秀。少公說:“這指的是國師公。”光武笑著說:“如何知道不是本人呢?”道士西門君惠等人都說:“劉秀應當為天子。”光武帝平定河北,回到中山,將軍魚修得到《赤伏符》,說光武當受天命為天子。群臣上皇帝號,光武推辭不受。又前行到壺曬,諸生彊華又從長安來到鄗縣,呈上《赤伏符》,文字與墓值所得相合。群臣又請求說:“接受天命符瑞的人,應當最為尊貴。”光武帝又夢見自己乘赤龍登天,於是即皇帝位,建都洛陽,營造宮殿。有一夜晚建城門的材料自行到來,當時琅邪郡開陽縣城門,在一夜之間無緣無故自行不見了,檢核洛陽所得的材料,正是開陽城門的,所以造座門就起名為開陽門。先前在秦穆公時期,陳倉人掘地得到一樣東西,似羊非羊,似豬非豬,很奇怪,將要獻給穆公。在路上遇到兩個兒童,他們對陳倉人說:“您知道它是什麼q晤?它叫狙,經常在地底下吃死人的腦子。要想殺它,衹要用柏樹東南方向的枝條指著它。就死了。”狙於是也開說:“這兩個小孩,名叫寶。獲得雄的可以為王,獲得雌的可以稱霸。”因而速盒人放棄了狙而去追逐兩個兒童,兩兒童變成野鶸飛進深林。陳倉人將此事告訴穆公,穆公帶領徒眾大皋圍獵,得到雌的,變化成石頭,放置在進丞與遭丞之間。到塞公時為它建立祠廟,名叫陳寶祠。雄的往南飛,棲息在南陽穣縣,後來光武帝在南陽興起。

初,秦始皇世,有長人十二,身長五丈,足跡六尺,見於隴西臨洮,前史以為秦亡之征,史臣以為漢興之符也。自高帝至於平帝,十二主焉。
光武帝開始興起之時,鹽囂在朧西擁有大軍,招集英俊之士,而公孫述則在蜀稱帝,天下紛紛擾擾,大的割據者所占之地州郡相連,小的割據者則占據縣邑。隗囂問扶風人班彪道:“先前旦室衰亡,七雄相爭,天下分裂,經過好幾代才安定下來。合縱連橫的局麵,又會在現今出現嗎?抑或承擔天命更新天下,集中在一人身上?希望先生說說這個問題。”班彪回答說:“周塑的興衰與還伐不同。以前周設立五等爵位,諸侯參預政務,根本衰微之後,枝葉就會強盛,所以到旦曲末葉就出現了合縱連橫的局麵,這是勢所必然。塑勉承襲室叢製度,以郡縣治理百姓,君主有專製的威嚴,而臣子不能世代掌權。到了盛壺,外戚掌權,直童、聖壺之時,享國短暫,三位皇帝都無親生兒子繼位,禍亂起自上層,沒有傷害到下層百姓。因此以王氏家族的貴重,權傾朝廷,雖然可以竊取皇帝名號,但在百姓眼中沒有根底,所以王菱即帝位後,天下人無不引領悲歎。十餘年間,朝廷內外動蕩不安,遠近到處起兵,假藉名號者如雲聚合,大家都自稱劉氏,可謂不謀而合。今天占據州郡的豪雄之士,都沒有3撾七雄那樣代基業作為憑藉。《詩經》說:‘偉大的上帝,照臨下方有威嚴。清楚地了解四麵八方,以求解除百姓的苦怨。’如今百姓都諶歌思念漢朝,向往仰慕劉氏,就此而言,已經可以了解當今大勢了。”隗囂說:“先生所分析的周、漠形勢,是正確的。至於衹看到愚蠢的百姓習慣於劉氏名號,因此卻認為漢朝又會複興,則不免迂闊了。過去秦代失鹿,劉季追逐而得,當時百姓哪裹知道有漢呢?”班彪既有感於隗囂的言論,又憂慮狂妄狡詐之徒爭鬥不息,於是寫《王命論》來挽救艱難時世。文章說:

光武皇帝,父為濟陽令。濟陽有武帝行宮,常封閉。哀帝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光武將產,乃開而居之。時有赤光,室中盡明,皇考異焉。使卜者王長卜之。長辟左右曰:“此善事,不可言。”是歲,有嘉禾生產屋景天中,一莖九穗,異於凡禾,縣界大豐,故名光武曰秀。時又有鳳凰集濟陽,於是畫宮為鳳凰之象。明年,方士有夏賀良者,上言哀帝雲:“漢家曆運中衰,當再受命。”於是改號為太初元將元年,稱陳聖劉太平皇帝以厭勝之。王莽時,善望氣者蘇伯阿望光武所居縣舂陵城郭,唶曰:“氣佳哉!鬱鬱蔥蔥然。”莽忌惡漢,而錢文有金,乃改鑄貨泉以易之。既而光武起於舂陵之白水鄉,貨泉之文為“白水真人”也。
以前帝堯在撣讓時說:“告訴你舜,上天的曆數就在你的身上。”舜也是這樣告知垂的。至於稷、契,鹹曾輔佐唐、虞,光芒普照四海,世世代代都有德行,直到湯、武,才擁有天下。雖然他們所處時代不同,禪代的方式不同,但從順應天意民心遣一點而言,他們都是一樣的。所以劉氏上承帝堯的國運,氏族的世係,記載於《春秋》之中。盧毫占有火德,而選叢繼承它。起初在乸起事,便有神母夜晚哭號之事,用以表明赤帝將興的符瑞。由此看來,帝王的國柞,一定有聖明顯著美好的德行。豐功偉績世代積累的功業,然後精誠通於神明,恩惠施及百姓。所以帝王能夠為鬼神所保佑,天下歸附。從未見過世係沒有根本,功業德行沒有記載的人,驟然興起而獲得帝王之位。世俗看到高祖從平民成為帝王,不了解其中緣故,認為他剛好遇到動亂時代,得以施展武力。遊說之士,甚至把爭奪天下比作逐鹿,僥幸敏捷的人就可以得到。殊不知國家神器有天命,不可以憑才智氣力來求得。可悲啊!造就是世間有許多亂臣賊子的原因。像這樣的人,豈衹是不懂得天意?也是不明白世事了。

初起兵,望見家南有火光,以為人持火,呼之而光遂盛,赫然上屬天,有頃不見。及在河北,為王郎所逼,將南濟滹沱河。導吏還雲:“河水流澌,無船可渡。”左右皆恐懼。帝更遣王霸視之。霸往視,如吏言。霸慮還以實對,驚動眾心,乃謬雲:“冰堅可渡。”帝馳進。比至,而河水皆合,其堅可乘。既渡,餘數乘車未畢而冰陷。前至下博城西,疑所之。有一白衣老公在道旁,曰:“努力!信都為長安城守,去此八十裏耳。”言畢,失所在。遂至信都,投太守任光。初,光武微時,穰人蔡少公曰:“讖言劉秀發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國師公劉子駿名秀。少公曰:“國師公是也。”光武笑曰:“何用知非仆?”道士西門君惠等並雲:“劉秀當為天子。”光武平定河北,還至中山,將軍萬修得《赤伏符》,言光武當受命。群臣上尊號,光武辭。前至鄗縣,諸生強華又自長安詣鄗,上《赤伏符》,文與修合。群下又請曰:“受命之符,人應為大。”光武又夢乘赤龍登天,乃即位,都洛陽,營宮闕。一夕,有門材自至。
大凡忍饑挨餓的流民,饑寒交迫地奔波於道路,希望有遮蔽身體的粗陋衣服,有鬥石糧食的儲存,所有願望不過值一金而已。然而終於輾轉死在溝壑。為什麼呢?貧窮也是命中注定的。何況天子的貴重,四海的富裕,神明給予的國祚,怎能輕易地竊據呢?即使在混亂時期,有人掌握權柄,像韓信、英布那樣勇,像項梁、項籍那樣強,像王莽那樣成功,然而這些人最終還是受到鼎烹斧劈,更何況那些小人還比不上上述人物,卻企圖暗中爭奪帝位呢?所以說駑劣跛足的馬所駕的車乘,不能行千裏之路;燕子麻雀之類的小烏,不堪展翅高飛;短柱一類的小材,不能負荷棟梁的重任;器量狹小的人.不能秉受帝王的貴重。《易經》說:“鼎足折斷了,公家的食物被傾覆了。”這正說的是不堪重任。在秦朝末年,豪傑共同推舉陳嬰為王。速璽母親勸阻他說:“自從我成為你家的媳婦,世代貧窮,突然富貴,不吉祥。不如帶兵歸屬他人,事業成功,稍能得利,沒有成功,災禍由他人承受。”陳嬰聽從了母親的話,速壓因而安寧。王墮的母親也看到了璽型必然滅亡,而劉氏將要興盛。當時玉筐為墜將,而母親被楚軍抓獲。有一位漢使者來到莖營,王墮母親會見他,對他說:“希望你告訴我的兒子,漢王是仁厚長者,一定會取得天下,他要謹慎地事奉漢王,不要有二心。”於是麵對漠使,伏劍自殺。以此來堅定王墮的決心。後來漠室果然平定天下,王建因而任宰相,封侯爵。一個普通婦女,尚且能判斷事理,探明禍福,從而保全家族宗廟世代延續,垂名於史冊,更何況大丈夫呢?因此窮困通達有天命,是吉是禍在個人,速嬰的母親知道衰亡之理,王陵的母親明白興盛之由,考察遣兩點,可見帝王的命數已先天決定了。

是時琅邪開陽縣城門,一夕無故自亡,檢所得材,即是也,遂名其門曰開陽門。先是秦穆公時,陳倉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豬非豬,怪,將獻之。道逢二僮子,謂之曰:“子知彼乎,名為襜,常在地下食死人腦。若欲殺之,以柏東南枝指之,則死矣。”襜因言曰:“此二僮子,名為寶。得其雄者王,得其雌者霸。”於是陳倉人遂棄襜而逐二僮子,二僮子化為雉,飛入林。陳倉人以告穆公,穆公發徒大獵,得其雌者,化而為石,置之汧、渭之間。至文公,為之立祠,名曰陳寶祠。雄南飛集南陽穰縣,其後光武興於南陽。
對於漢高祖來說,他興起的原因有五條:一是帝塞的後裔,二是體格容貌多有異人之處,三是神聖英武有征兆,四是寬厚明達而有仁恕之心,五是知人善任。加上他講誠信,好謀略,梘聽通達開闊,看到別人的長處惟恐自己不如別人,任用下屬就好像任用自己,聽從勸諫好像江河流水,順應形勢就好像聲響相應;中斷飲食。來接受張良的謀略;暫停洗足,來拜服鄘食其的辯才;感悟戍卒的言論,於是斷絕思念家鄉的情懷;建都在長安,推崇商山四皓的美名,不立愛妃戚氏的兒子為太子;從行伍中擢拔韓信,在陳平流亡時收納了他;許多英雄盡力施展才幹,成群才士得到廣泛任用,這就是高祖之所以建立帝業的主要原因。至於吉祥的符瑞又可大略述說了。起初劉媼懷高祖時做夢與神遇合,黑夜中雷鳴電閃,有龍蛇出現的怪異。等到他長大後又多靈異,與普通人大為不同,所以王媼、武負有感於此而免了他的酒債,旦公見他的體貌把女兒嫁給他;秦始皇往東巡遊以壓製他的王氣,呂後觀看雲彩便知道他所在之處;他開始接受天命時便將白蛇斬為兩截,西入秦關時便有五星聚集。所以淮陰侯韓信、留侯張良說他的帝業是天賜給的,而不是人力辦得到的。縱觀古今的得失和行事的成敗,考察曆代帝王的盛衰,對照前麵所說的五條,如果謀求的富貴與本身地位不相稱,符瑞的征兆又不應在自己身上,卻苟且貪求權利,僭越次序妄圖富貴,對外不自量力。對內又不識天命,那麼一定會喪失家族之主的地位,失去卜天賜給的壽命,遭遇鼎折足的凶禍,受到斧鐵誅戮。作為英雄應當有所覺悟,警惕懼怕這種災禍,放眼遠看,深沉思考,要像王陵、陳嬰那樣明白自己的分量,斷絕韓信、墓查那樣的覬覦之心,抵擋中原逐鹿的謬說,明白帝王神器自有天授,不貪婪就不會有非分的妄想,就不會被速、三二母所譏笑,那麼就可以福祚延續於子孫後代,永遠享受天賜的爵祿了。

光武之初興也,隗囂擁眾隴右,招集英俊,而公孫述稱帝於蜀,天下雲擾,大者連州郡,小者據縣邑。囂問扶風人班彪曰:“往者周亡,戰國並爭,天下分裂,數世然後定。縱橫之事,複起於今乎?將承運迭興,在於一人也?願先生論之。”對曰:“周之廢興與漢異。昔周立爵五等,諸侯從政,本根既微,枝葉強大,故其末流有縱橫之事,其勢然也。漢家承秦之製,郡縣治民,主有專己之威,臣無百年之柄。至於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國嗣三絕,禍自上起,傷不及下。故王氏之貴,傾擅朝廷,能竊號位,而不根於民,是以即真之後,天下莫不引領而歎。十餘年間,中外騷擾,遠近俱發,假號雲合,鹹稱劉氏,不謀而同辭。方今雄桀帶州域者,皆無七國世業之資。《詩》雲:‘皇矣上帝,臨下有赫。鑒觀四方,求民之瘼。’今民皆謳吟思漢,向仰劉氏,已可知矣。”隗囂曰:“先生言周、漢之勢,可也。至於但見愚民習識劉氏姓號之故,而謂漢複興,疏矣。昔秦失其鹿,劉季逐而掎之,時民複知漢乎?”彪既感囂言,又湣狂狡之不息,乃著《王命論》以救時難。辭曰:
隗囂沒有聽從,果然敗亡。

昔在帝堯之禪曰:“谘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舜亦以命禹。洎於稷、契,鹹佐唐、虞,光濟四海,奕世載德,至於湯、武,而有天下。雖其遭遇異時,禪代不同,至於應天從民,其揆一焉。是故劉氏承堯之祚,氏族之世,著於《春秋》。唐據火德,而漢紹之。始起沛澤,則神母夜號,以章赤帝之符。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聖顯懿之德,豐功厚利積累之業,然後精誠通於神明,流澤加於生民。故能為鬼神所福向,天下所歸往。未見運世無本,功德不紀,而得掘起在此位者也。世俗見高祖興於布衣,不達其故,以為適遭暴亂,得奮其劍。遊說之士,至比天下於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悲夫!此世之所以多亂臣賊子者也。若然者,豈徒暗於天道哉,又不觀之於人事矣。
還漢元、成世之時,道士說:“讖緯上說:‘赤厄三七。’三七,就是二百一十年,外戚篡國。十八年之後就有飛龍之秀,再次複興祖宗基業。”等到王菱篡漢,漢曲正好二百一十年。王莽十八年後敗亡,光武帝複興漢朝。

夫餓饉流隸,饑寒道路,思有裋褐之褻,擔石之畜,所願不過一金,然終於轉死溝壑。何則?貧窮亦有命也。況乎天子之貴,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據哉!故雖遭罹厄會,竊其權柄,勇如信、布,強如梁、籍,成如王莽,然卒潤鑊伏锧,烹菹分裂;又況幺麽不及數子,而欲暗幹天位者乎?是故駑蹇之乘,不騁千裏之塗;燕雀之儔,不奮六翮之用;楶棁之材,不荷棟梁之任;鬥筲之子,不秉帝王之重。《易》曰:“鼎折足,覆公餗。”不勝其任也。當秦之末,豪桀共推陳嬰而王之。嬰母止嬰曰:“自吾為子家婦,而世貧賤,卒富貴,不祥。不如以兵屬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禍有所歸。”嬰從其言,而陳氏以寧。王陵之母,亦見項氏之必亡,而劉氏之將興也。是時陵為漢將,而母獲於楚。有漢使來,陵母見之,謂曰:“願告吾子,漢王長者,必得天下,子謹事之,無有二心。”遂對漢使,伏劍而死,以固勉陵。其後果定於漢,陵為宰相封侯。夫以匹婦之明,猶能推事理之致,探禍福之機,全宗祀於無窮,垂冊書於《春秋》,而況大丈夫之事乎!是故窮達有命,吉凶由人,嬰母知廢,陵母知興,審此二者,帝王之分決矣。!
明帝剛生下時,麵的下部豐滿而上部尖削,赤色似堯,最終登上帝位。

蓋在高祖,其興也有五:一曰帝堯之苗裔,二曰體貌多奇異,三曰神武有征應,四曰寬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加之以信誠好謀,達於聽受,見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從諫如從流,趨時如響赴;當食吐哺,納子房之策;拔足揮洗,揖酈生之說;寤戍卒之言,斷懷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舉韓信於行陣,收陳平於亡命;英雄陳力,群才畢舉,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業也。若乃靈瑞符應,又可略聞矣。初,劉媼妊高祖而夢與神遇,震雷晦冥,有龍蛇之怪。及長多靈異,有殊於眾,是以王、武感物而折契,呂公睹貌而進女;秦皇東遊以厭其氣,呂後望雲而知所處;始受命則白蛇分,西入關則五星聚。故淮陰、留侯謂之天授,非人力也。
和帝的鄧皇後,祖父鄧禹,輔佐光武,經常說:“我率領百萬大軍,從來沒有亂殺一人,子孫後代將大為興盛。”鄧後年幼時,相士蘇文見到她,吃驚地說:“這是成湯的骨相,貴不可言。”鄧後曾經夢見登樓梯,用手摸天,天體空空蕩蕩,一片青色而顯得光滑,就好像鍾乳石,鄧後仰首用舌吮吸。她將此夢詢問占夢者。占夢者說:“堯曾夢見攀天而上,湯夢見觸天而舔吸,逭都不是普通的夢。”後來她入宮,結果登上皇後的大位。

曆古今之得失,驗行事之成敗,稽帝王之世運,考五者之所謂,取舍不厭斯位,符應不同斯度,而欲昧於權利,越次妄據,外不量力,內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失天年之壽,遇折足之凶,伏鈇鉞之誅。英雄誠知覺寤,畏若禍戒,超然遠覽,淵然深識,收陵、嬰之明分,絕信、布之覬覦,距逐鹿之瞽說,審神器之有授,無貪不可幾,為二母之所笑,則福祚流於子孫,天祿其永終矣。
安帝未即帝位之前,居住府邸,屢次有神光赤蛇這樣吉祥的征兆,神光照耀室內,赤蛇盤繞在殿屋床笫之間,後來安帝入宮繼承了帝位。

隗囂不納,果敗。漢元、成世,道士言:“讖者雲:‘赤厄三七。’三七,二百一十年,有外戚之篡。祚極三六,當有龍飛之秀,興複祖宗。”及莽篡漢,漢二百一十年矣。莽十八年而敗,光武興焉。
起初在桓帝之時,有黃星出現在楚、宋的分野。遼東殷馗說:“以後五十年,會有真人在盡、跡之間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宋書》

《宋書》

作者:梁沈約
《宋書》本紀
《宋書》誌
《宋書》列傳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