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宋書》 作者:梁沈約  

誌·卷三十二

五行三
《五行傳》說:“廢棄法律,放逐功臣,殺死太子,以妾為妻,那麼就會出現火不炎上的現象。”這是說火失其本性而造成災害。又說:“眼光不明,這就叫做不哲。它的罪過是知罪而不罰,給它的懲罰是長期幹旱炎熱,給它的懲處足災害。有時出現草木異常的妖孽,有時出現裸蟲之孽,有時出現怪異之羊的災禍,有時出現目病,有時出現赤眚、赤祥。惟水克火。”裸蟲,劉歆解釋,認為是羽蟲。

《五行傳》曰:“棄法律,逐功臣,殺太子,以妾為妻,則火不炎上。”謂火失其性而為災也。又曰:“視之不明,是謂不哲。厥咎舒,厥罰恆燠,厥極疾。時則有草妖,時則有裸蟲之孽,時則有羊禍,時則有目屙,時則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裸蟲,劉歆傳以為羽蟲。
魏明帝太和五年五月,清商殿發生火災。當初,明帝還是平原王的時候,娶河南虞氏為妃。到即位為帝,他不以虞氏為後,改立所娶的典虞車工隸卒毛嘉之女為後,這就是悼皇後。悼皇後本來地位卑賤,不應當立為皇後。火災就是對以妾為妻的懲罰。魏明帝青龍元年六月,洛陽宮鞠室發生火災。二年四月,崇華殿發生火災,延燒到南合。修複之後,到三年七月,這殿又發生火災。旦嬤問直堂建:“這是什麼災禍?在禮上有祈禱求福消災的方法嗎?”高堂隆回答說:“災變發生,都是用以表示警戒的方式。衹有遵循禮法。整飭德政,可以製服災變。《易傳》說:‘上不行節儉,下不遵節度,孽火燒其室。’又說:‘君主加高他的樓台,天火降災。’這是說君王衹知道修飾宮室,不知百姓財力空竭,所以上天用旱災作這種行為的應驗,火災先從高殿燒起。據以前的事驗證,災火發生,都在台榭宮室,以示儆戒。現在應當停止征役,遣散役夫,全力實行節製,厲行儉約,清掃受災的地方,不再在這地方營造宮殿。預示吉祥的神草躉莆和吉祥禾苗,一定會在這地方長出,以酬報陛下虔誠恭敬的德行。”魏明帝不聽從。於是重修崇華殿,改稱九龍殿。郡國先後呈報龍出現一共九次,所以用“九龍”為殿名。火災正是多次廢棄法度,使百姓疲憊勞苦以逞己私欲、以妾為妻的應驗。

火不炎上:
吳孫亮建興元年十二月,武昌端門發生火災。改建端門,火災又在內殿發生。考察《春秋》記載,魯國雉門及兩觀發生火災。董仲舒認為這是天意要使魯定公誅除季氏,如同說要除去權勢貴盛而又奢費僭越的人。漢武帝時代,遼塞直廟發生火災,董仲舒的解說又相同。現在遍膽火災同這兩件史實十分類似。況且,門是號令發布的地方,殿是聽政治政的地方。當時諸葛坦掌政,但他卻驕矜傲慢,放縱妄為;孫峻總領禁軍,而陰險殘忍最終顯露。武昌是孫氏稱帝的發跡之地,上天儆戒說,應當除去首要的權貴之臣。諸葛恪果然戰敗喪師,殄害百姓,孫峻把政權交給還緲,噩繼後來廢黜莖壺。有人說玨護毀損亙娼,擴建立翅宣,譴薑搔有遷都的打算,因此改建門殿,辦事與時令不合,所以遭受火災。塞慶《易傳》說:“君主不考慮道義,其妖異是火燒宮殿。”吳孫亮太平元年二月朔,建業起火。是人放的火。這年秋天,孫琳開始掌政,假稱孫亮詔命殺死呂據、滕胤,第二年,又擅自作主殺死叁裏。火災是對廢棄法律、逐除功臣罪行的懲罰。

魏明帝太和五年五月,清商殿災。初,帝為平原王,納河南虞氏為妃。及即位,不以為後,更立典虞車工卒毛嘉女,是為悼皇後。後本仄微,非所宜升。以妾為妻之罰也。魏明帝青龍元年六月,洛陽宮鞠室災。二年四月,崇華殿災,延於南閣。繕複之。至三年七月,此殿又災。帝問高堂隆:“此何咎也?於禮寧有祈禳之義乎?”對曰:“夫災變之發,皆所以明教誡也。唯率禮修德,可以勝之。《易傳》曰:‘上不儉,下不節,孽火燒其室。’又曰:‘君高其台,天火為災。’此人君苟飾宮室,不知百姓空竭,故天應之以旱,火從高殿起也。案舊占,災火之發,皆以台榭宮室為誡。今宜罷散民役,務從節約,清掃所災之處,不敢於此有所營造。莆嘉禾,必生此地,以報陛下虔恭之德。”不從。遂複崇華殿,改曰九龍。以郡國前後言龍見者九,故以為名。多棄法度,疲民逞欲,以妾為妻之應也。
吳孫休永安五年二月,白虎門北樓發生火災。永安六年十月,互頭小城起火,延燒西南一百八十丈遠。這時候嬖人張布獨攬國家大權,幹了很多違背禮法的事,而韋昭、盛衝終被排斥,不受任用,又派察戰等官員作使者,驚擾所到各州郡,致使交恥發生叛亂。火災就是這些情況帶來的災禍。

吳孫亮建興元年十二月,武昌端門災;改作端門,又災內殿。案《春秋》魯雉門及兩觀災,董仲舒以為天意欲使定公誅季氏,若曰去其高顯而奢僭者也。漢武帝世,遼東高廟災,其說又同。今此與二事頗類也。且門者,號令所出;殿者,聽政之所。是時諸恪屬秉政,而矜慢放肆;孫峻總禁旅,而險害終著。武昌,孫氏尊號所始,天戒若曰,宜除其貴耍之首者。恪果喪眾殄民,峻授政於綝,綝廢亮也。或曰孫權毀徹武昌,以增太初宮,諸葛恪有遷都意,更起門殿,事非時宜,故見災也。京房《易傳》曰:“君不思道,厥妖火燒宮。”吳孫亮太平元年二月朔,建業火。人火之也。是秋,孫綝始秉政,矯以亮詔殺呂據、滕胤。明年,又輒殺硃異。棄法律、逐功臣之罰也。
吳孫皓建衡二年三月,起大火,延燒一萬餘家,死了七百人。根據《春秋》,齊國曾大火,劉向認為,這是齊桓公喜歡女色,聽信女人的話、妻妾頻頻更換的罪過。孫皓的法製詭詐而又殘暴,丟棄法度,功臣名士,很多人被他斥退誅殺。後宮有萬餘人,寵姬幹求請托,屢屢得以成功,後宮中得到隆厚的恩寵而身佩皇後璽印的嬪妃有很多。所以出現大火。

吳孫休永安五年二月,白虎門北樓災。六年十月,石頭小城火,燒西南百八十丈。是時嬖人張布專擅國勢,多行無禮,而韋昭、盛衝終斥不用,兼遣察戰等為使,驚擾州郡,致使交趾反亂。是其咎也。
晉武帝太康八年三月乙醜,地震造成火災,從西閣、楚王居住的坊,燒到臨商觀窗戶。太康十年四月癸醜曰,崇賢殿發生火災。十月庚辰曰,含章殿鞠室、脩成堂前廉、丙坊東屋、捏童壓南閣起火。當時有人上書說:“漢代王氏五兄弟為侯,相繼被任用,現在楊氏弟兄三人為公,都處在高位。天變屢屢出現,我替陛下為此擔憂。”楊珧因此自己請求讓位。當時皇帝接納馮沈的離間之言,沒有充分發揮張華的治國才能;聽信查瞪的讒言,疏遠了衛罐這樣的忠直之臣。火災是對棄逐功臣的懲罰。第二年,皇上駕崩。這以後楚王憑藉暗中送來的詔書,殺害汝直王旦墨毫、塹彎兩位大臣,自己也難逃一死。地震,所居之坊發生火災,又正是天意吧。

吳孫皓建衡二年三月,大火,燒萬餘家,死者七百人。案《春秋》,齊火,劉向以為桓公好內,聽女口,妻妾數更之罰也。皓製令詭暴,蕩棄法度,勞臣名士,誅斥甚眾。後宮萬餘,女謁數行,其中隆寵佩皇後璽者又多矣。故有大火。
晉惠帝元康五年閏月庚寅曰,武庫起火。張華懷疑有人作亂,先加強守備,然後才去救火。因此曆代的珍奇寶物,王莽的頭顱,孑子的履,還壺擔斬白蛇的劍以及可供二百萬人使用的軍械,一下子全都燒光了。這以後湣懷太子被殺,火災是對殺太子的罪過的懲罰。天儆戒說,設立關隘,擊柝巡邏,是固守國家的辦法;儲積兵器,是防備意外事故的措施。現在朝廷將要傾覆,國家將要敗亡,禁軍沒有使用的兵器,朝廷又將怎樣保衛。皇帝不醒悟,最終丟失丁天下,災異就是這罪過的應驗。張華、閻纂都說,武庫起火。氐、差反叛,太子被廢黜,那天下形勢可想而知了。元康八年十一月,高原陵起火。遣時候賈後凶殘恣肆,賈後獨攬朝政,惡貫滿盈,應當誅滅他們。天儆戒說,臣下、妻妾不守臣道、婦道,即使親貴也不能庇護,就應當下決心誅殺他們,就像我燔燒矗廈陸一樣。皇帝昏聵懦弱,張華又不采納裴憔、劉卞的計謀,所以賈後終於和賈謐合謀誣陷殺害太子。幹實說:“高原陵起火,太子被廢就是其應驗。漢武帝時代,高園便殿起火,董仲舒的對答與這預測相同。”

晉武帝太康八年三月乙醜,震災西閣、楚王所止坊,及臨商觀窗。十年四月癸醜,崇賢殿災。十月庚辰,含章鞠室、修成堂前廡、內坊東屋、輝章殿南閣火。時有上書者曰:“漢王氏五侯兄弟迭任,今楊氏三公並在大位,天變屢見,竊為陛下憂之。”楊珧由是乞退。是時帝納馮紞之間,廢張華之功;聽楊駿之讒,離衛瓘之寵。此逐功臣之罰也。明年,宮車晏駕。其後楚王承竊發之旨,戮害二公,身亦不免。震災其坊,又天意乎!
晉惠帝永康元年,惠帝娶皇後羊氏。羊後將入宮的時候,衣服中突然有火,眾人都感到奇怪。太安二年,羊後之父羊玄之因為受到成都王的威逼,憂懼而死。永興元年,成都王廢黜羊後,把她安置在金墉城,而殺死羊後的叔父羊同主。以後羊後又回來被立為後,不久被廢黜,造樣反複了四次,又曾被下詔賜死,荀藩上奏表保全了羊後。雖羊後晚年還是在後位,但遭受的脅迫災禍,經曆的折磨屈辱,自古以來未曾有過。這是孽火的應驗。

晉惠帝元康五年閏月庚寅,武庫火。張華疑有亂,先固守,然後救災。是以累代異寶,王莽頭,孔子履,漢高斷白蛇劍及二百萬人器械,一時蕩盡。是後湣懷見殺,殺太子之罰也。天戒若曰,夫設險擊柝,所以固其國;儲積戎器,所以戒不虞。今塚嗣將傾,社稷將泯,禁兵無所複施,皇旅又將誰衛!帝後不悟,終喪四海,是其應也。張華、閻纂皆曰,武庫火而氐、羌反,太子見廢,則四海可知矣。元康八年十一月,高原陵火。是時賈後凶恣,賈謐擅朝,惡積罪稔,宜見誅絕。天戒若曰,臣妾之不可者,雖親貴莫比,猶宜忍而誅之,如吾燔高原陵也。帝既眊弱,而張華又不納裴頠、劉卞之謀,故後遂與謐誣殺太子也。幹寶雲:“高原陵火,太子廢,其應也。漢武帝世,高園便殿火,董仲舒對與此占同。”
晉惠帝永興二年七月甲午曰,尚書各官署起火,火勢延及崇禮闔及閣道。百揆總理國政,是聖王施行教化的根本,百揆官署起火,是王者丟棄法律的應驗。清河王司馬覃入朝成為晉的嗣君,但在嗣君之位不得善終,尚書各官署起火是殺太子之罪帶來的懲罰。

晉惠帝永康元年,帝納皇後羊氏。後將入宮,衣中忽有火,眾鹹怪之。太安二年,後父玄之以成都之逼,憂死。永興元年,成都遂廢後,處之金墉城,而殺其叔父同之。是後還立,立而複廢者四,又詔賜死,荀籓表全之。雖末還在位,然憂逼折辱,終古未聞。此孽火之應。晉惠帝永興二年七月甲午,尚書諸曹火,延崇禮闥及閣道。夫百揆王化之本,王者棄法律之應也。清河王覃入為晉嗣,不終於位,又殺太子之罰也。
晉孝懷帝永嘉四年十一月,襄陽起火,死去的有三千餘人。當時王如自稱大將軍、司雍二州牧,擁有四五萬軍隊,他攻占郡縣,收為自己的屬邑。都督力量不足,據城自守,叛賊於是進逼襄陽。這是因為下欺淩上,陽失去節度,所以火災出現。

晉孝懷帝永嘉四年十一月,襄陽火,死者三千餘人。是時王如自號大將軍、司雍二州牧,眾四五萬,攻略郡縣,以為己邑。都督力屈,嬰城自守,賊遂攻逼襄陽。此下陵上,陽失節,火災出也。
晉元帝太興年間,王敦鎮守武昌。武昌起火,王麩調動軍隊救火。在這裹撲救而另一個地方又起火,東西南北有數十處火勢相互呼應,好多天都不停息。這就是班固說的,蔓延的火。四處發生,即使動用軍隊也不能撲救。幹實說:“這是身為臣下卻有僭越的行為,是亢陽自大,驕橫寡恩,失去節度帶來的災禍。”晉元帝永昌二年正月癸巳,京城起大火。三月,饒安、東光、安陵三縣起火,燒毀七千餘家,死一萬五千人。

晉元帝太興中,王敦鎮武昌。武昌火起,興眾救之。救於此而發於彼,東西南北數十處俱應,數日不絕。班固所謂濫炎妄起,雖興師不能救之之謂也。幹寶曰:“此臣而君行,亢陽失節之災也。”晉元帝永昌二年正月癸巳,京都大火。三月,饒安、東光、安陵三縣火,燒七千餘家,死者萬五千人。
晉明帝太寧元年正月,京城起火。當時王聖威逼欺侮朝廷,多行不遵禮義之事,朝廷內外、君臣上下,都懷有對王敦的怨恨。極陰生陽,所以有火災。這和董仲舒解說《春秋》中記載的陳國起火的事情相同。

晉明帝太寧元年正月,京都火。是時王敦威侮朝廷,多行無禮,內外臣下,鹹懷怨毒。極陰生陽,故有火災。與董仲舒說《春秋》陳火同事也。
晉穆帝永和五年六月,地震,石虎太武殿以及兩廟、端門都發生火災,火光映照天空,金石都被燒盡,火燒了一個多月才熄滅。這年四月,石虎死去。以後胡最終滅亡。

晉穆帝永和五年六月,震災石虎太武殿及兩廂、端門,光爛照天,金石皆盡,火月餘乃滅。是年四月,石虎死矣。其後胡遂滅亡。
晉海西公太和年間,郗情任會稽太守。六月,大旱,並出現火災,大火延燒數千家,並延及山墜糧倉,燒去數百萬斛米。火焰遮蔽天空,無法撲滅。

晉海西太和中,郗愔為會稽。六月,大旱災,火燒數千家,延及山陰倉米數百萬斛。炎煙蔽天,不可撲滅。
晉孝武帝寧康元年三月,京城起大風,又起火,火勢大規模蔓延。當時桓溫入朝掌政,存有欺淩主上之心,年幼的皇帝登位,人人擔憂害怕。這和太寧元年的起火原因相同。

晉孝武帝寧康元年三月,京都風,火大起。是時桓溫入朝,誌在陵上;少主踐位,人懷憂恐。此與太寧火同事。晉孝武帝太元十年正月,立國子學。學生多頑嚚,因風放火,焚房百餘間。是後考課不厲,賞黜無章,有育才之名,無收賢之實。《書》雲:“知人則哲。”此不哲之罰先兆也。太元十三年十二月乙未,延賢堂災。丙申,螽斯、則百堂及客館、驃騎庫皆災。於時朝多弊政,衰陵日兆。不哲之罰,皆有象類。主相不悟,終至亂亡雲。
晉孝武帝太元十年正月,建立國子學。學生多頑劣愚惡,藉著風勢玩火,以致燒掉一百餘間房屋。以後國子學考核學生不嚴格,賞罰沒有法規,空有育才之名,卻沒有起到收容賢者的實效。《書》中說:“能夠鑒家人的品行才能,才可算是明哲。”國子學起火是不明哲懲罰的先兆。太元十三年十二月乙末日,延賢堂發生火災。丙申日,螽塹、則百堂以及客館、驃騎庫都發生火災。當時朝廷多有弊政,衰敗的征兆天天出現。不明哲的罪過,都有具體的表現,宰相不省悟,最終導致動亂和衰亡。

晉安帝隆安二年三月,龍舟二乘災。是水沴火也。晉安帝元興元年八月庚子,尚書下舍曹火。元興三年,盧循攻略廣州,刺史吳隱之閉城固守。是年十月壬戌夜,大火起。時民人避寇,盈滿城內。隱之懼有應賊,但務嚴兵,不先救火,由是府舍焚燒蕩盡,死者萬餘人,因遂散潰,悉為賊擒。殆與襄陽火同占也。
晉安帝隆安二年三月,兩艘龍舟發生火災。這是水克火之災。

晉安帝義熙四年七月丁酉,尚書殿中吏部曹火。義熙十一年,京都所在大行火災,吳界尤甚。火防甚峻,猶自不絕。王弘時為吳郡,白日在聽事上,見天上有一赤物下,狀如信幡,徑集路南人家屋上,火即複大發。弘知天為之災,不罪火主。
晉安帝元興元年八月庚子日,尚書私舍衙署起火。元興三年,盧循攻打廣州,刺史吳隱主閉城固守。這年十月壬戌日夜晚,廣州城內起大火。當時為躲避賊寇,百姓逃進廣州的很多,充滿全城。起火之後,吳隱之擔心有人作賊寇的內應,祇是部署軍兵,嚴密防守,不先去救火,因此官舍房屋焚燒一空,死一萬餘人,廣州城守軍也就因此潰敗,全部被賊寇擒獲。這大概和襄陽城起火是同樣的應驗。

宋文帝元嘉五年正月戊子,京邑大火。元嘉七年十二月乙亥,京邑火,延燒太社北牆。元嘉二十九年三月壬午,京邑大火,風雷甚壯。
晉安帝義熙四年七月丁酉,尚書殿中吏部官署起火。義熙十一年,京城所在的地區火災大規模出現,吳郡境內特別嚴重。防範火災措施很嚴,但火災還是不能禁絕。王弘當時任吳郡太守,白天坐在廳堂上,他見到天上有一赤色的東西下來,形狀如同題表官號的信幡,直落到路南一百姓家的屋上,火立即又再燒起來。王弘知道這是上天降下的火災,不怪罪首先起火的那家人家。

後廢帝元徽三年正月己巳,京邑大火。元徽三年三月戊辰,京邑大火,燒二岸數千家。
宋文帝元嘉五年正月戊子,京城起大火。元嘉七年十二月乙亥曰,京城起大火,延燒太社北牆。元嘉二十九年三月壬午日,京城起大火,風疾雷猛。

恆燠:
後廢帝元徽三年正月己巳,京城起大火。元徽三年三月戊辰日,京城起大火,焚燒江兩岸敷千家房屋。

庶征之恆燠,劉向、班固以冬亡冰及霜不殺草應之。京房《易傳》又曰:“夏則暑殺人,冬則物華實。”
各種征候中的恒燠,劉向、班固認為冬天不結冰、降霜卻凍不死草是它的應驗。京房《易鰳又說:“如出現恒燠,夏天就會因暑熱而死人,冬天植物會開花結果。”

吳孫亮建興元年九月,桃李華。孫權世,政煩賦重,民雕於役。是時諸葛恪始輔政,息校官,原逋責,除關梁,崇寬厚。此舒緩之應也。一說桃李寒華為草妖,或屬華孽。
吳孫亮建興元年九月,桃李開花。孫權在世時,政令煩苛,賦稅繁重,百姓苦於勞役,民生凋敝。孫權繼位時諸葛恪監才開始輔佐孫權理政事,他除去刺探官事民情的校事官之職,寬宥欠債之人,撤關卡和橋梁的稅卡,崇尚寬厚之政。九月桃李開花就正是舒緩之政的應驗。一說桃李在寒冷季節開花是草妖,有人說是屬花孽。

魏元帝景元三年十月,桃李華。自高貴弑死之後,晉文王深樹恩德,事崇優緩,此其應也。
魏元帝景元三年十月,桃李開花。從高貴經公被弑之後,晉文王厚樹恩德,事事提倡寬厚。這桃李十月開花就是寬緩之政的應驗。

晉穆帝永和九年十二月,桃李華。是時簡文輔政,事多弛略,舒緩之應也。
晉穆帝永和九年十二月,桃李開花。當時個簡文輔佐皇上,主持政事,事事寬鬆簡略。桃李十二月開花就是舒緩之政的應驗。

宋順帝升明元年十月,於潛桃、李、柰結實。
宋順帝升明元年十月,於潛桃、李、柰果都結出果實。

草妖:
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魏武帝在洛陽,將要起造建始殿,砍伐濯龍祠的樹,樹身上流出血來;又挖掘梨樹準備移種,樹根受傷後也流出了血。魏武帝忌諱這事,於是生病,當月就駕崩。這是草妖,又是赤祥。這一年,是魏文帝黃初元年。

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魏武帝在洛陽,將起建始殿,伐濯龍祠樹而血出;又掘徙梨,根傷亦血出。帝惡之,遂寢疾,是月崩。蓋草妖,又赤祥也。是歲,魏文帝黃初元年也。
吳孫亮五鳳元年六月,交趾有稗草變成稻。從前三苗將要滅亡,五穀互變。這是草妖。逭以後孫亮被廢黜。

吳孫亮五鳳元年六月,交趾稗草化為稻。昔三苗將亡,五穀變種。此草妖也。其後亮廢。
蜀劉禪景耀五年,宮中大樹無緣無故自己折斷。盞羞因為遣事憂慮,但沒有人能與其談論這事,於是就在屋柱上寫道:“眾而大,其之會,具而授,若何複。”這話是說,曹魏的曹,意思是眾;萱魏的毯,意思是大;眾而大,天下將會集在萱墓;具而授,全都交出去了,蜀怎麼還能有再立為帝的人呢?蜀果然被滅亡,正如譙周所言。這是草妖。

蜀劉禪景耀五年,宮中大樹無故自折。譙周憂之,無所與之言,乃書柱曰:“眾而大,其之會,具而授,若何複。”言曹者眾也;魏者大也。眾而大,天下其當會也;具而授,如何複有立者乎。蜀果亡,如周言。此草妖也。
吳郡臨平湖從漢末就已堵塞,吳孫皓天璽元年一天夜晚,忽然豁開,沒有雜草。年長的人相互傳說:遣湖堵塞,天下動亂;這湖豁開,天下太平。星不久就滅亡,全國各地得以統一。吳孫皓天紀三年八月,在建業,有鬼目菜長在工匠黃狗家,依附攀緣在棗樹上,長一丈餘,莖廣四寸,厚三分。又有賈菜長在工匠吳平家,高四尺,形狀如同枇杷,上圓,徑一尺八寸,下莖寬五寸,兩邊長出綠色的葉。朝廷派人在塞塑查考圖籍,鬼目菜稱作芝草,買菜稱作平慮。於是命莖麅為侍芝郎,昱堊為平慮郎,都是銀印青綬。王童說:“第二年晉平定吳,王浚正在:芒渣停船,姓名地名都和菜名相符,菜的出現是王蕩平昱的征兆。和黃狗發生關係,是因為吳憑藉土德承繼了違的天運,所以開國初年有黃龍出現的祥瑞,到了它的末年,而有鬼目菜出現的妖異,寄托在董麅家中,黃的顏色沒有改變,而黃龍與黃狗的貴賤卻懸殊很遠。這是天道精微的應驗。”

吳孫皓天璽元年,吳郡臨平湖自漢末穢塞,是時一夕忽開除無草。長老相傳,此湖塞,天下亂;此湖開,天下平。吳尋亡,而九服為一。吳孫皓天紀三年八月,建業有鬼目菜生工黃狗家,依緣棗樹,長丈餘,莖廣四寸,厚三分。又有蕒菜生工吳平家,高四尺,如枇杷形,上圓徑一尺八寸,下莖廣五寸,兩邊生葉綠色。東觀案圖,名鬼目作芝草,蕒菜作平慮。遂以狗為侍芝郎,平為平慮郎,皆銀印青綬。幹寶曰:“明年晉平吳,王浚止船,正得平渚,姓名顯然,指事之征也。黃狗者,吳以土運承漢,故初有黃龍之瑞,及其季年,而有鬼目之妖,托黃狗之家,黃稱不改,而貴賤大殊。天道精微之應也。”
晉惠帝元康二年春,巴西郡境內竹開花,花為紫色,結出的果實似麥,外麵皮是青色,中間是赤白色,味甘甜。元康九年六月庚子曰,有桑樹從束宮西廂中長出來,每天長一尺多;甲辰H,桑樹枯死。這和殷帝太戊時的妖異相同。太子不能領悟逭妖異的警示,所以被廢黜殺害。班固稱這種現象是“野生的樹卻生在朝廷裏猛長,是因為小人將要突然地居於大臣之位,使國家受危害,這預示朝廷將要變為丘墟”。這以後不久,孫秀、張林把持朝政,於是招致大亂。

晉惠帝元康二年春,巴西郡界竹生花,紫色,結實如麥,外皮青,中赤白,味甘。元康九年六月庚子,有桑生東宮西廂,日長尺餘;甲辰,枯死。此與殷太戊同妖。太子不能悟,故至廢戮也。班固稱“野木生朝而暴長,小人將暴居大臣之位,危亡國家,象朝將為墟也”。是後孫秀、張林尋用事,遂至大亂。
晉惠帝永康元年四月丁巳,立皇孫司馬臧為皇太孫。五月甲子日,司馬臧進東宮。桑樹又從西廂長出來。第二年,趙王司馬倫篡位,用毒酒毒殺司馬臧。逭和湣懷去王在東宮時妖異相同。永康元年四月,壯武國有桑樹變為柏樹。這個月,張華遇害。

晉惠帝永康元年四月丁巳,立皇孫臧為皇太孫。五月甲子,就東宮。桑又生於西廂。明年,趙倫篡位,鴆殺臧。此與湣懷同妖也。永康元年四月,壯武國有桑化為柏。是月,張華遇害。
晉孝懷帝永嘉三年冬,項縣有桑樹發出聲音,聲音如同解鋸木材,百姓稱之為桑林哭。據型直說,桑的諧音是喪,又發出哭聲,不吉祥到了最厲害的程度。當時京城空虛,胡寇一次又一次進逼,司馬越沒有效忠皇上保衛國家之心。永台四年冬,他棄城南逃,到丞嘉五年春,司馬越死在璽錘。互墊攔截旦墨越的部眾,包圍起來用箭射,王公以下直到百姓,共有十幾萬人被殺死,曲寇又剖開旦屋越的棺木焚燒他的屍骨。這次大敗之後,皇室南遷,中原人士無處請命效忠,遙直不久就失陷。這就是桑哭的應驗。

晉孝懷帝永嘉三年冬,項縣桑樹有聲如解材,民謂之桑林哭。案劉向說,桑者喪也,又為哭聲,不祥之甚。是時京師虛弱,胡寇交逼,司馬越無衛上國之心。四年冬,委而南出,至五年春,薨於此城。石勒邀其眾,圍而射之,王公以下至庶人,死者十餘萬人,又剖越棺焚其屍。是敗也,中原無所請命,洛京尋沒。桑哭之應也。
永嘉六年五月,無錫縣有四株茱萸樹,互相糾纏著生長,形狀如同連理樹。逭以前,郭景純為亙昵偃鼠的事占卜,得到六十四卦之一的《臨》之《益》卦,說:“以後將有妖樹長出,像瑞樹卻不是瑞樹,是辛螫之樹。如若有這種妖異出現,東南數百裏處一定有造反叛亂的人。”以後途墮發動叛亂。這是草妖,郭景純認為是木不曲直的妖異。豫章郡有樟樹枯死很久,永嘉六年七月,逭枯死的樟樹突然又長得繁茂。這和漢代昌邑王國社中的枯樹複活是同樣的征兆。晉懷帝不能始終守住帝位,而元帝本是皇室支族卻能勃然興起,繼承帝業,逭正是枯樹複活的應驗。

永嘉六年五月,無錫縣有四株茱萸樹,相樛而生,狀若連理。先是,郭景純筮延陵偃鼠,遇《臨》之《益》,曰:“後當複有妖樹生,若瑞而非,辛螫之木也。儻有此,東南數百裏必有作逆者。”其後徐馥作亂。此草妖也,郭以為木不曲直。永嘉六年七月,豫章郡有樟樹久枯,是月忽更榮茂,與昌邑枯社複生同占。懷帝不終其祚,元帝由支族興之應也。
晉明帝太寧元年九月,會稽剡縣有樹長得如同人麵。以後王敦發兵叛亂,但最終失敗。漢代哀帝、靈帝之時,也都有這種妖異出現,而那時妖樹人的形貌全都具備,所以那時出現的禍害也就大。現在妖樹衹長得像人麵,所以禍害也較輕。

晉明帝太寧元年九月,會稽剡縣木生如人麵。是後王敦稱兵作逆,禍敗無成。漢哀、靈之世,並有此妖,而人貌備具,故其禍亦大。今此但人麵而已,故其變亦輕。
曲阿有棵柳樹倒在地下已經六年,晉成帝鹹和六年五月癸亥,這棵柳樹忽然又立起來,複活了。鹹和九年五月甲戌,吳雄家有棵死去的榆樹,忽然因為一場大風雨而複活。這和漢代上林苑中折斷倒地的柳樹忽然立起複活是同樣的征兆。起初,康帝被封為吳王,在遣時雖然改封為琅邪王,而縣璺仍然是他的封邑。死樹複生,正是座壺越過嫡長子而為帝的征兆。曲阿以前也是呈地,而征兆在縣邑昱雄家出現,又是天意。

晉成帝鹹和六年五月癸亥,曲阿有柳樹倒地六載,是月忽複起生。鹹和九年五月甲戌,吳雄家有死榆樹,是日因風雨起生。與漢上林斷柳起生同象。初,康帝為吳王,於時雖改封琅邪,而猶食吳郡為邑。是帝越正體饗國之象也。曲阿先亦吳地,象見吳邑雄舍,又天意也。
晉哀帝興寧三年五月癸卯曰,廬陵西昌縣修明家有棵死栗樹忽然複活。當時孝武帝年僅四歲,而個塞童居於藩臣之位,天下民心都寄托在他身上。到登上帝位,傳下帝業,晉朝基業在孝武帝時很隆盛。有見識的人私下說,西昌脩明的祥瑞,孝武帝的名諱實在與之相應。遣事和漢宣帝時的征兆頗為相同。

晉哀帝興寧三年五月癸卯,廬陵西昌縣修明家有死栗樹,是日忽起生。時孝武年四歲,而簡文居蕃,四海宅心。及得位垂統,則祚隆孝武。識者竊曰,西昌修明之祥,帝諱實應之矣。是與漢宣帝頗同象也。
晉海西太和元年,涼州一棵楊樹上長了鬆樹。上天儆戒說,鬆樹枝葉不會凋敗,而楊樹是柔弱的樹。鬆樹長在楊樹上,這是本應長久的帝業,將要處在危急敗亡的險境中。以後張天錫向氐投降。

晉海西太和元年,涼州楊樹生鬆。天戒若曰,鬆不改柯易葉,楊者柔脆之木,此永久之業,將集危亡之地。是後張天錫降氐。
晉孝武帝左五十四年六月,建寧同樂縣一棵斷折的枯樹,忽然自己立起來,折斷的枝莖也連接起來。京房《易傳》說:“丟棄正道,行邪僻之事,出現的妖異就是樹木折斷後自己又連接起來。妃後有專房之寵,出現的妖異就是樹木仆倒卻又自己立起來。”這時候施政邪僻,多失正道。以後亟去人有專房之寵,皇帝駕崩之後,萬民都歸咎於張氏。

晉孝武太元十四年六月,建寧同樂縣枯木斷折,忽然自立相屬。京房《易傳》曰:“棄正作淫,厥妖木斷自屬。妃後有專,木仆反立。”是時治道方僻,多失其正。其後張夫人專寵,及帝崩,兆庶歸咎張氏焉。
晉安帝元興三年,荊、江二州境內竹子長出果實,形狀似麥。晉安帝義熙二年九月,韁州營揚武將軍手下的士兵陳蓋家中長出苦貲菜,莖高四尺六寸,寬三尺二寸。這大概與吳國滅亡時吳乎家中長出賈菜是同樣的征兆。義熙年間,宮城牆上、專供皇上車駕通行的禦道左右都長出蒺藜。這是草妖。蒺藜有刺,不能踩在上麵行走,長在宮牆以及禦道上,正是上天儆戒說,帝主拱手沉默不能主政,雖然處在帝位,居住宮廷,還是如同帝位虛空,即使有禦道,也未曾在道上駕車馳騁,所以都長出蒺藜,如同虛空、棄置。義熙八年,太社壇側長出一棵薰樹。薰遣個字的結構中強調黑,薰樹長在太社壇側,是具備水德的宋將要稱帝的征兆。

晉安帝元興三年,荊、江二界生竹實如麥。晉安帝義熙二年九月,揚州營揚武將軍營士陳蓋家有苦蕒菜,莖高四尺六寸,廣三尺二寸。此殆與吳終同象也。義熙中,宮城上禦道左右皆生蒺藜,草妖也。蒺藜有刺,不可踐而行,生宮牆及馳道,天戒若曰,人君拱默不能聽政,雖居宸極,猶若空宮;雖有禦道,未嚐馳騁,皆生蒺藜若空廢也。義熙八年,太社生薰樹於壇側。薰於文尚黑,宋水德將王之符也。
魏文帝黃初四年五月,有鵲鶘烏聚集在靈芝迤。查核劉向的說法,這是羽蟲之孽,又屬青祥。下韶說:“鵑鶘烏,就是詩人稱為汙澤的鳥。《曹詩》指責恭公疏遠君子,親近小人。現在莫非有賢能士人,還處在低下的地位吧,否則造鳥為什麼來這兒呢?希望百官廣泛薦舉天下的俊德茂才之士,節操高尚、不隨俗浮沉的君子,以應曹人的指責。”於是楊彪、管寧之類的賢人,都被薦舉。造就叫做見到妖異而知道畏懼。即使這樣,文帝不能寬容正直誠實之人,而常常沉溺在偏袒私情之中。京房《易傳》說:“屏退有德之人,其妖異是水鳥在京城居住區聚集。”黃初末年,宮中有燕生出鷹,嘴爪都是赤色。這和商紂王、宋隱公時的征兆相同。

羽蟲之孽:
景初元年,在衛國涓桃裏李蓋家,又有燕生出巨觳。巨觳形狀像鷹,烏嘴像燕。查考劉向之說,這是羽蟲之孽,又屬赤眚。高堂隆說:“這是秀蝗出現的大的妖異,應當防止勇猛的武臣在蕭牆之內作亂。”以後晉宣王崛起,最終掌握了魏室大權。

魏文帝黃初四年五月,有鵜鶘鳥集靈芝池。案劉向說,此羽蟲之孽,又青祥也。詔曰:“此詩人所謂汙澤者也。《曹詩》刺恭公遠君子,近小人。今豈有賢智之士,處於下位,否則斯鳥胡為而至哉?其博舉天下俊德茂才,獨行君子,以答曹人之刺。”於是楊彪、管寧之徒,鹹見薦舉。此謂睹妖知懼者也。雖然不能優容亮直,而多溺偏私矣。京房《易傳》曰:“辟退有德,厥妖水鳥集於國井。”黃初末,宮中有生鷹,口爪俱赤。此與商紂、宋隱同象。
漢獻帝建安二十三年,禿騖鳥在鄴宮文昌殿後池中聚集。第二年,魏武王去世。

景初元年,又有生钜彀於衛國涓桃裏李蓋家,形若鷹,吻似燕。案劉向說,此羽蟲之孽,又赤眚也。高堂隆曰:“此魏室之大異,宜防鷹揚之臣於蕭牆之內。”其後晉宣王起,遂有魏室。
魏文帝黃初三年,禿驚烏又在雒陽芳林園池中聚集。黃初七年,禿騖烏又聚集。遣年夏天,文帝駕崩。景初末年,禿騖烏又在芳林園池中聚集。前代皇帝在位時,禿騖烏兩次聚集,國家就出現大喪,旦噓忌諱這事。這一年,旦眯駕崩。

漢獻帝建安二十三年,禿鹙鳥集鄴宮文昌殿後池。明年,魏武王薨。
蜀劉撣建興九年十月,在江陽到江州之間有鳥從江南飛渡江北,但不能到達對岸,有千餘隻鳥墮水而死。當時諸葛亮連年動用軍隊,誌在吞並華夏,而最終死在渭南,他的計劃不能成功。他手下眾將互相爭權,使軍隊受到很大損失。鳥向北飛而不能到達北岸,墮水而死,都是有所預兆的。諸葛亮最終不能跨過渭水,正是鳥墮水死的應驗。造和漠時楚國白烏與黑烏鬥而墮水死的事大體上相似。

魏文帝黃初三年,又集雒陽芳林園池。七年,又集。其夏,文帝崩。景初末,又集芳林園池。前世再至,輒有大喪,帝惡之。其年,明帝崩。
魏明帝青龍三年,戴鷥烏在晝噬人堡塹家築巢。張臶博學,又有很高尚的節操,袁紹、高幹命他出仕,他不遵從,逸主祖征召他為官,他也不應召,隱居家中,悠然自得,幾百名門徒向他學習,太守王肅很敬重他。當時張臶年紀已有一百餘歲,他對門人說:“戴罵烏屬陽烏,而在門陰築巢,這是凶兆。”於是邊彈琴邊歌詠,並寫了一首詩,十天之內就去世了。根據應驗看,這是羽蟲之孽。魏明帝景初元年,陵霄合開始建造,就有鵲在它上麵築巢。鵲體顏色是白黑相雜。這是羽蟲之孽,又屬白黑祥。明帝向高堂隆問到這事,高堂隆回答說:“《詩》中說:‘惟鵲有巢,惟鳩居之。,現在開始建造宮室,而鵲卻來築巢,這是宮室還沒建成,自己就不能再居於其中的征兆。上天的意思是說,宮室還沒建成,將有別姓的人要控製駕馭你了,不能不慎重考慮這事。”於是砠壺深受震動,臉色都變了。

蜀劉禪建興九年十月,江陽至江州有鳥從江南飛渡江北,不能達,墮水死者以千餘。是時諸葛亮連年動眾,誌吞中夏,而終死渭南,所圖不遂。又諸將分爭,頗喪徒旅。鳥北飛不能達,墮水死者,皆有其象也。亮竟不能過渭,又其應乎!此與漢、楚國烏鬥墮泗水粗類矣。
吳孫權赤烏十二年四月,有兩隻烏銜著鵲墮落在墓鐺。還護命領丞相塞瘞焚鵲而祭。據劉逖的說法,這是羽蟲之孽,又屬黑祥。出現這種妖異,是對眼光不明、聽力不敏罪過的懲罰。當時逐權誌得意滿,德行衰敗,聽信讒言,殘忍而喜歡殺人,遂護的兩個兒子,他手下的將相,都處在危險之中。玨護見到這妖異卻不能醒悟,並且用火來焚燒妖物,真是不明道理到了極點。第二年,太子孫和被廢黜,魯王孫霸被賜死,朱據被貶職,陸議因為憂懼而死,就是這一妖異的應驗。束館是主管教化的宮府,鵲墮死在柬館,又是天意吧。

魏明帝青龍三年,戴頠巢钜鹿人張臶家。臶博學有高節,不應袁紹、高幹之命,魏太祖辟亦不至,優遊嘉遁,門徒數百,太守王肅雅敬焉。時年百餘歲,謂門人曰:“戴頠陽鳥,而巢於門陰,此凶祥也。”乃援琴歌詠,作詩一首,旬日而卒。按占,羽蟲之孽也。魏明帝景初元年,陵霄閣始構,有鵲巢其上。鵲體白黑雜色。此羽蟲之孽,又白黑祥也。帝以問高堂隆,對曰:“《詩》雲:‘惟鵲有巢,惟鳩居之。’今興起宮室,而鵲來巢,此宮室未成,身不得居之之象。天意若曰,宮室未成,將有它姓製禦之,不可不深慮。”於是帝改容動色。
吳孫權太元二年正月,封前太子孫和為南陽王,把他發遣到長沙。有鵲在孫和船隻的帆檣上築巢。孫和任太子時的屬官聽說造情形,都憂愁哀傷,認為帆檣的頂端容易傾側,處境危險,鵲在帆檣上築巢不是久安的征兆。此後孫和果然被害死。

吳孫權赤烏十二年四月,有兩烏銜鵲墮東館。權使領丞相硃據燎鵲以祭。案劉歆說,此羽蟲之孽,又黑祥也。視不明,聽不聰之罰也。是時權意溢德衰,信讒好殺,二子將危,將相俱殆。睹妖不悟,加之以燎,昧道之甚者也。明年,太子和廢,魯王霸賜死,硃據左遷,陸議憂卒,是其應也。東館,典教之府;鵲墮東館,又天意乎!
吳孫亮建興二年十一月,五隻大鳥在春申出現。吳人認為是鳳凰,第二年,就把年號改為五鳳。漠桓帝時出現五色大鳥。司馬彪說:“政治衰敗,缺少德政,沒有理由招致鳳凰,這祇是羽蟲之孽罷了。”孫亮沒有德政,孫峻驕橫殘暴正厲害,遣時大鳥出現和漠桓帝時的五色鳥是同樣的事。查考《瑞應圖》,大鳥形似鳳凰而實際是妖孽的不止一種,恐怕漢桓帝時的大烏和孫亮時的大烏都是這種妖孽。吳孫皓建衡三年,酉苞說是鳳凰聚集其上,據此而更改年號為鳳皇。逭事和孫亮時的事相同。

吳孫權太元二年正月,封前太子和為南陽王,遣之長沙。有鵲巢其帆檣。和故宮僚聞之,皆憂慘,以為檣末傾危,非久安之象。是後果不得其死。
晉武帝泰始四年八月,翟雉飛上閭闔門。司馬倫篡位之後,在蕩隕抓獲一種奇怪的鳥,沒有人能說出這種鳥的名稱。司馬倫派人拿著鳥出去,在城裹轉著圈向人間烏名。很多天之後,宮西有個小孩子見著鳥,迎上去自己說道:“服留烏翳。”拿烏的人就返回去報告司馬倫。司屋儉派人再去尋找小孩。到宮西,又見到那個小孩,就把他帶入宮中。司馬倫命人用密籠裝著烏,把小孩關在房中。第二天去看,烏和小孩都不見了。這是羽蟲之孽,是妖孽中最為凶惡的。

吳孫亮建興二年十一月,大鳥五見於春申。吳人以為鳳凰,明年,改元為五鳳。漢桓帝時,有五色大鳥。司馬彪雲:“政治衰缺,無以致鳳,乃羽蟲孽耳。”孫亮未有德政,孫峻驕暴方甚,此與桓帝同事也。案《瑞應圖》,大鳥似鳳而為孽者非一,疑皆是也。吳孫皓建衡三年,西苑言鳳凰集,以之改元。義同於亮。
趙王司馬倫篡位,有鶉飛進太極殿,野雞棲息在束堂。按,立捶壓、束堂,是天子朝享聽政的場所,而鶉、野鶸同一天棲息在遣兩個地方,上天的意思是說,司馬倫不應當居天子位。《詩》中說“鵲之彊彊,鶉之奔奔。人之無良,我以為君”。逭大概就是指的這種情況吧。從前殷高宗因野雞登鼎耳而鳴有所感觸,於是懼而施行德政,司馬倫看到鶉和野鶸飛進殿堂,竟然不知道戒懼,所以最終被誅滅。

晉武帝泰始四年八月,翟雉飛上閶闔門。趙倫既篡,洛陽得異鳥,莫能名。倫使人持出,周旋城邑匝以問人。積日,宮西有小兒見之,逆自言曰:“服留鳥翳。”持者即還白倫。倫使更求小兒。至,又見之,將入宮,密籠鳥,閉兒戶中。明日視,悉不見。此羽蟲之孽,又妖之甚者也。
晉孝懷帝永嘉元年二月,洛陽東北步廣裏地麵沉陷,有鵝從下陷的地裹出來,蒼色的鵝飛起來直衝青天,白色的鵝就停留在那個地方。這是羽蟲之孽,又屬黑白祥。董養說:“步廣裏就是周時的狄泉,是盟會之地。白,是五行中金的顏色,蒼是胡的象征,這種征兆預示的事情豈能說清楚。”以後劉淵、石勒相繼占據華夏,懷帝、湣帝兩個皇帝淪為囚虜,死非其所。

趙倫篡位,有鶉入太極殿,雉集東堂。按太極、東堂,皆朝享聽政之所。而鶉、雉同日集之者,天意若曰,不當居此位也。《詩》雲“鵲之疆疆,鶉之奔奔。人之無良,我以為君。”其此之謂乎!昔殷宗感雉雊,懼而修德;倫睹二物,曾不知戒,故至滅亡也。
晉孝懷帝時代,周記家有隻鵝在籠中,而頭斷在籠外。周王己死後他全家被殺。

晉孝懷帝永嘉元年二月,洛陽東北步廣裏地陷,有鵝出,蒼色者飛翔衝天,白者止焉。此羽蟲之孽,又黑白祥也。董養曰:“步廣,周之狄泉,盟會地也。白者金色,蒼為胡象,其可盡言乎。”是後劉淵、石勒相繼擅華,懷、湣二帝淪滅非所。晉孝懷帝世,周家有鵝在籠中,而頭斷籠外。亡後家誅。
晉明帝太寧三年八月庚戌日,有兩隻蒼黑色的鳥,翼展開後寬有一丈四尺。其中一隻棲息在司徒府,人們把它射殺了;另外一隻棲息在集市北一人家的房子上,也被捕獲了。這是羽蟲之孽,又屬黑祥。閏八月戊子El,明帝去世。後來出現蘇峻、祖約之亂。

晉明帝太寧三年八月庚戌,有鳥二,蒼黑色,翼廣一丈四尺。其一集司徒府,射而殺之;其一集市北家人舍,亦獲焉。此羽蟲之孽,又黑祥也。閏月戊子,帝崩。後有蘇峻、祖約之亂。
晉成帝鹹和二年正月,有五隻鷗鳥棲息在殿庭。這又是白祥。當時庾亮隨意違背眾人的謀劃,將要征召趣墮入京,有言之不從的罪過,所以白祥事先出現。鹹和三年二月,蘇峻果然發動叛亂,宮室被焚毀,化為荒墟,造就是鷗烏棲息殿庭的應驗。晉成帝鹹康八年七月,白鷺棲息在殿屋上。當時康帝剛剛即位,白鷺在殿屋出現是在位時間難以長久的征兆。後來過了兩年而康帝去世。劉直說:“野鳥飛進來棲息,宮室將空。”張罐在涼蛆時,正月初一為各種鳥雀放生,張罐放的鳥出手就死,而他左右隨從放出手的鳥全都飛走。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正月,鵲在太極殿東邊屋頂裝飾上築巢,又在國子學堂西頭屋頂築巢。左五十八年,東宮剛建成。十九年正月,鵲又在束宮西門築巢。這大概和魏景初年間鵲在陵霄閣上築巢的事是同樣的征兆。學堂,是聚集學生進行教育的地方;西門,是五行中金的象征。

晉成帝鹹和二年正月,有五鷗鳥集殿庭。此又白祥也。是時庾亮苟違眾謀,將召蘇峻,有言不從之咎,故白祥先見也。三年二月,峻果作亂,宮室焚毀,化為汙萊,其應也。晉成帝鹹康八年七月,白鷺集殿屋。是時康帝始即位,此不永之祥也。後涉再期而帝崩。劉向曰:“野鳥入處,宮室將空。”張瓘在涼州正朝,放隹雀諸鳥,出手便死;左右放者悉飛去。
晉安帝義熙三年,龍驤將軍朱猗戍守壽陽。朱猗家的婢女煮飯,忽然有一群烏鵲飛集灶上,競相來啄食米飯,婢女趕也趕不走。有條獵狗咬死了烏鵲,剩下的烏鵲就一起飛來啄狗,當場就把獵狗啄死了,又啄食狗肉,吃得衹剩下骨頭。義熙五年六月,朱猗死。

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正月,鵲巢太極東頭鴟尾,又巢國子學堂西頭。十八年,東宮始成。十九年正月,鵲又巢其西門。此殆與魏景初同占。學堂,風教所聚;西門,金行之祥也。
宋武帝永初三年,武帝在前殿授徐羨之為司空,百官在陪位上,有兩隻野鸛棲息在太極殿屋頂裝飾上嗚叫。

晉安帝義熙三年,龍驤將軍硃猗戍壽陽。婢炊飯,忽有群烏集灶,競來啄啖,婢驅逐不去。有獵狗咋殺烏鵲,餘者因共啄狗即死,又啖其肉,唯餘骨存。五年六月,猗死。
少帝景平二年春,鸛在太廟西邊屋頂裝飾上築巢,把它趕走後,不久又飛回來。

宋武帝永初三年,臨軒拜徐羨之為司空,百僚陪位,有二野鸛集太極鴟尾鳴呼。
文帝元嘉二年春,有數百隻江鷗鳥,在太捶毖前小台階裹聚集棲息。第二年,朝廷誅殺徐羨之等人。

少帝景平二年春,鸛巢太廟西鴟尾,驅去複還。
晉成帝鹹和二年五月,司徒玉導家的牲棚裹,一隻羊出生後沒有後足。這是羊禍。京房《易傳》說:“足少,是說明臣下不能承擔重任。”第二年,麩些叛軍攻入京城,王導和成帝都被幽禁在五更球,衹是勉強保住了性命。造就是羊禍的應驗。宋孝武帝大明七年,永平郡貢獻三角羊。這是羊禍。

文帝元嘉二年春,有江鷗鳥數百,集太極殿前小階內。明年,誅徐羨之等。
公孫淵時,襄平北市中長出一塊肉,高和周長都各有數尺,有頭、眼、嘴,沒有手和足,自己會搖動。這是赤眚。占卜的結果說:“有形卻不完整,有體卻無聲音,他的國家會滅亡。”公孫淵不久就被魏誅殺。

羊禍:
吳戍守邊境的將領鄧嘉殺豬祭神,把豬肉清洗幹淨懸掛起來,忽然看見一個人頭過去吃肉,塑台開弓放箭射中了那人頭,人頭發出咋咋的聲音,圍著房子轉了三天。這近於赤祥。後來有人報告塑墓陰謀向北叛逃,鄧嘉全家因此被殺。京崖《易妖》說:“山上雜草叢生,江水嗚咽悲泣,城中有預示兵禍的妖孽,狀如人頭色赤。”呈諸葛恪將被殺的時候,他盥洗用的水發出血的腥臭味;侍者把衣服交給他,衣服也有腥臭味。這和赤祥相近。

晉成帝鹹和二年五月,司徒王導廄,羊生無後足。此羊禍也。京房《易傳》曰:“足少者,下不勝任也。”明年,蘇峻入京都,導與成帝俱幽石頭,僅乃免身。是其應也。
晉武帝太康七年十一月,河陰出現二頃地的赤雪。這是赤祥。後來過了四年武帝去世,王室於是發生內亂。

宋孝武帝大明七年,永平郡獻三角羊。羊禍也。
晉惠帝元康五年三月,呂縣出現血在東西百餘步範圍內流動。這是赤祥。元康末年,司馬倫窮凶極惡,擾亂朝廷,造就是僵屍流血的應驗。幹寶認為是遣以後八年,封雲在徐州叛亂,殺死數萬人,就是僵屍流血的應驗。

赤眚赤祥:
晉惠帝永康元年三月,尉氏出現天降下血雨的現象。政令刑法寬緩,就會出現恒燠赤祥之類的妖異。這年正月,湣懷太子被送到許宮幽禁。上天儆戒說,不應當寬容奸人,讓他們恣意妄為,奸人將使湣懷太子冤屈而死。惠帝愚昧昏聵,不能省悟,當月湣懷太子終被害死。於是王室的禍亂形成,災禍遍布天下。淖齒殺害齊閔王那天,天降血雨,沾染人們的衣服。上天把情況告訴天下人,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吧。京房《易傳》說:“把罪過推諉給無罪的平民,造就叫做因循錯誤,它的災禍是天上降下血雨,造就叫做不親睦百姓,百姓有怨恨之心,不過三年,便沒有同族之人。”又說:“佞人食俸祿,功臣被殺戮,天上降雨血。”

公孫淵時,襄平北市生肉,長圍各數尺,有頭目口喙,無手足,而動搖。此赤眚也。占曰:“有形不成,有體無聲,其國滅亡。”淵尋為魏所誅。
晉湣帝建興四年十二月丙寅日,丞相府處斬督運令史淳於伯,他的血由下往上倒著流,流到屋柱上二丈三尺高的地方。這是赤樣。當時後將軍!拯鎮守盧墮,丞相揚言說要北伐,淳於伯因為督運糧草延誤以及收受役夫贓物之罪,依照出征軍法殺了他。淳於伯的兒子上訴說:“淳於偵督運事已完成,沒有出現延誤,接受役夫的賄賂,不至於犯死罪。兵家用兵的規律,總是先傳播風聲造成聲勢然後再實施具體行動,這次運糧,實際上是為了屯戍,並不是真的出征。從建璺四年以來,運送糧草的人延誤停留,都沒有按出征的軍法判罪。”但丞相屬官沒有人受理他的訴狀。到發生這妖變之後,司直上疏彈劾處理淳王迫案件的眾官,五童又不加追究。於是連續三年都發生旱災。王宣認為旱災是冤氣的應驗。郭星綞說:“血是水一類,和水同屬於《周易》八卦之一的《坎》,《坎》是法家。水勢平穩而往下流以滋潤萬物,不應當由下往上流。而血逆流是政令有失誤的征兆。

吳戍將鄧嘉殺豬祠神,治畢縣之,忽見一人頭往食肉。嘉引弓射中之,咋咋作聲,繞屋三日。近赤祥也。後人白嘉謀北叛,闔門被誅。京房《易妖》曰:“山見葆,江於邑,邑有兵,狀如人頭赤色。”吳諸葛恪將見誅,盥洗水血臭;侍者授衣,衣亦臭。此近赤祥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宋書》

《宋書》

作者:梁沈約
《宋書》本紀
《宋書》誌
《宋書》列傳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