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宋書》 作者:梁沈約  

列傳·卷六十二

羊欣、張敷、王微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父親羊不疑是桂陽太守。羊欣幼時溫和沉靜,從不與人爭鬥。言談優雅,衣著整齊,舉止優美。遍覽經籍群書,特別擅長隸書。羊不疑開始任烏程縣令時,羊欣十二歲。當時王獻之任吳興太守,非常賞識喜愛羊欣。有一個夏日他到烏程來,羊欣白天穿著一件新的絹裙在睡覺,王獻之在羊欣幾幅裙擺上寫滿了字就走了。羊欣本來書法就好,從此後字寫得更好了。羊欣開始任輔國參軍,州府解體後就回到家鄉。隆安時期東晉漸漸混亂,羊欣遊曆於私人府第之間,不再出來做官。會稽王後代元顯每次讓羊欣寫字,羊欣總是拒絕。元顯很惱火,就要羊欣做他後軍府的舍人。這個職務本由出身寒門的人擔任,羊欣卻神色自若,沒有表現出一點點自卑。當時品評人物的人都為此稱道他。羊欣曾去拜訪領軍將軍謝混,謝整理座席,換上新衣服之後才見羊欣。當時謝的侄子謝靈運也在場,退出來後將這事告訴叔伯哥哥謝瞻說:“望蔡見羊欣要換衣裳換座席。”羊欣從此更加有名。桓玄輔政任平西將軍,讓羊欣任平西參軍,又轉任主簿,讓他參與機要事情。羊欣想要疏遠桓玄,常將一些機密泄露出去。桓玄察覺了他的用意,反而更重視他,任命他為楚台殿中郎。並對他說:“尚書是政事的根本,朝廷中禮樂都由尚書製定。你過去任機密要職,而現在就要輕鬆了。”羊欣就職沒幾日就稱病辭去官職,隱居民間,十多年沒有出來做官。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晉徐州刺史。祖權,黃門郎。父不疑,桂陽太守。欣少靖默,無競於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覽經籍,尤長隸書。不疑初為烏程令,欣時年十二,時王獻之為吳興太守,甚知愛之。獻之嚐夏月入縣,欣著新絹裙晝寢,獻之書裙數幅而去。欣本工書,因此彌善。起家輔國參軍,府解還家。隆安中,朝廷漸亂,欣優遊私門,不複進仕。會稽王世子元顯每使欣書,常辭不奉命,元顯怒,乃以為其後軍府舍人。此職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見色,論者稱焉。欣嚐詣領軍將軍謝混,混拂席改服,然後見之。時混族子靈運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見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
義熙年間,羊欣弟弟羊徽被高祖任用,高祖對谘議參軍鄭鮮之說:“羊徽是一時期的傑出之士,而世人對他的評論還排在他哥哥之後,真遺憾不能與羊欣相見。”於是高祖就下詔讓羊欣補列右將軍劉藩的司馬,轉任長史,中軍將軍道憐的谘議參軍。後出京任新安太守,在任一共四年,以簡樸仁惠著稱。又被任命為臨川王劉義慶的輔國長史,廬陵王劉義真的車騎谘議參軍,但都未到任。太祖十分看重他讓他做新安太守,前後一共十三年。在任上,他盡情遊玩山水,這很投合他的性情。後轉到義興任職,與他心意不合。不久又以病重為由辭官回鄉。被任命為中散大夫。羊欣一向喜歡黃老之學,常常親手抄寫這類書籍上的章節。他有病不吃藥,隻喝符水而已。他又精通醫術,著有《藥方》一書共十卷。羊欣以不能忍受跪拜為由,拒不朝見皇帝,高祖和太祖都因不認識他而非常遺憾。他如果不是看望最近的親屬從不輕易外出。而且他走路隻走城外,從未走進宮殿之地。元嘉十九年(442)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桓玄輔政,領平西將軍,以欣為平西參軍,仍轉主簿,參預機要。欣欲自疏,時漏密事,玄覺其此意,愈重之,以為楚台殿中郎。謂曰:“尚書政事之本,殿中禮樂所出。卿昔處股肱,方此為輕也。”欣拜職少日,稱病自免,屏居裏巷,十餘年不出。
王微字景玄,琅王牙臨沂人,太保王弘的侄子。父親王孺是光祿大夫。

義熙中,弟徽被遇於高祖,高祖謂谘議參軍鄭鮮之曰:“羊徽一時美器,世論猶在兄後,恨不識之。”即板欣補右將軍劉籓司馬,轉長史,中軍將軍道憐諮議參軍。出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簡惠著稱。除臨川王義慶輔國長史,廬陵王義真車騎諮議參軍,並不就。太祖重之,以為新安太守,前後凡十三年,遊玩山水,甚得適性。轉在義興,非其好也。頃之,又稱病篤自免歸。除中散大夫。
王微小時候喜愛學習,博覽群書,文章寫得好,會書法、繪畫,還懂音樂、醫方、陰陽術數。十六歲時州裏舉薦他為秀才、衡陽王劉義季的右軍參軍,他都未去就任。始任司徒祭酒,轉任主簿,始興王劉浚後軍功曹記室參軍,太子中舍人,他是始興王的朋友。王微因服父親的喪辭去官職。服喪期滿後,任南平王劉鑠的右軍諮議參軍,王微一向沒有仕宦的欲望,稱病不去就職。朝廷仍任命他為中書侍郎,又準備任命他為南琅王牙太守和義興太守,他都堅決辭謝了。

素好黃老,常手自書章,有病不服藥,飲符水而已。兼善醫術,撰《藥方》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辭不朝覲,高祖、太祖並恨不識之。自非尋省近親,不妄行詣,行必由城外,未嚐入六關。元嘉十九年,卒,時年七十三。子俊,早卒。
王微做了始興王劉浚的府吏後,劉浚屢次關懷慰問他,王微寫信答謝他,總用華麗的詞采。王微寫文章很有古風,抑揚起伏。袁淑看了認為王的文章是訴屈,王微因此又給叔伯弟弟僧綽寫了信。

弟徽,字敬猷,世譽多欣。高祖鎮京口,以為記室參軍掌事。八年,遷中書郎,直西省。後為太祖西中郎長史、河東太守。子瞻,元嘉末為世祖南中郎長史、尋陽太守,卒官。
當時有人說王微被舉薦,廬江何偃也參加了議論,何偃擔心被王責備,寫信給他表白自己。王微因此寫了一封回信。

張敷,字景胤,吳郡人,吳興太守邵子也。生而母沒。年數歲,問母所在,家人告以死生之分,敷雖童蒙,便有思慕之色。年十許歲,求母遺物,而散施已盡,唯得一畫扇,乃緘錄之,每至感思,輒開笥流涕。見從母,常悲感哽咽。性整貴,風韻甚高,好讀玄書,兼屬文論,少有盛名。高祖見而愛之,以為世子中軍參軍,數見接引。永初初,遷秘書郎。嚐在省直,中書令傅亮貴宿權要,聞其好學,過候之;敷臥不即起,亮怪而去。
王微常住在隻有一個單間的房子,看看書玩賞古器物,像這樣過了十幾年。太祖因為他善於卜筮,賜給他有名的蓍草。王微的弟弟僧謙也有才名,任太子舍人,患了病,王微親自為他診治,可是僧謙不幸服藥過量而亡。王微因之非常內疚痛苦,發誓不再自己治療,哀痛弟弟不止,並寫信告慰於僧謙的靈前:

父邵為湘州,去官侍從。太祖版為西中郎參軍。元嘉初,為員外散騎侍郎,秘書丞。江夏王義恭鎮江陵,以為撫軍功曹,轉記室參軍。時義恭就太祖求一學義沙門,比沙門求見發遣,會敷赴假還江陵,太祖謂沙門曰:“張敷應西,當令相載。”及敷辭,上謂曰:“撫軍須一意懷道人,卿可以後め載之,道中可得言晤。”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雜。”上甚不說。
“弟弟十五歲開始在外居宿,不追求名譽,隻是一個人沉湎在書籍中,聽到琴樂就能過耳不忘。鑽研文獻典籍,推究曆史傳記,沒有多久就有非常可觀的成就。我長期生病,有時有空閑,你就稱引曆史事件,與我過去學的完全一樣。從那時起你日積月累,聞名四方。正要實現你一向懷有的誌向,繼美前賢,怎想到突然長逝。我悲痛欲絕,心如火燒刀攪。

遷正員郎。中書舍人狄當、周赳並管要務,以敷同省名家,欲詣之。赳曰:“彼若不相容,便不如不往。詎可輕往邪?”當曰:“吾等並已員外郎矣,何憂不得共坐。”敷先設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酬接甚歡,既而呼左右曰:“移我遠客。”赳等失色而去。其自摽遇如此。善持音儀,盡詳緩之致,與人別,執手曰:“念相聞。”餘響久之不絕。張氏後進至今慕之,其源流起自敷也。
“想起你一生,僅在十年之中如果不是公事,我們總是在一起,哪怕隻有一個字的書也一起詠讀,哪怕隻有一句話的文章也總是一起研讀賞析。一杯濁酒讓我們忘記憂愁,共同讀書相互慰勉。我之所以困厄而不憂愁,實在隻是有賴於這樣的生活啊!怎奈蒼天無情,讓我形單影隻煢然獨坐。回想起過去外出散心,極目遠望淚流滿麵,我珍惜日夜的時光,又總是為我的羸弱疾病擔憂,哪裏想到你竟匆匆先歸冥冥之天!我輾轉反覆萬般思念但再也無法再見你一麵,你的音容笑貌依然在眼前,往事也曆曆在目,而今你在哪裏啊,令我悲傷無窮。我們正要一起隱居山水以度過餘年,你有什麼罪過遭此夭折,死在我的手裏,想起來我心中痛恨不已。我一向喜歡醫術,不能使弟弟保全,又思慮不精,導致這樣的過錯,想起這就非常悲痛。痛苦又有何用?責怪自己又有什麼用啊!

遷黃門侍郎,始興王浚後軍長史,司徒左長史。未拜,父在吳興亡,報以疾篤,敷往奔省,自發都至吳興成服,凡十餘日,始進水漿。葬畢,不進鹽菜,遂毀瘠成疾。世父茂度每止譬之,輒更感慟,絕而複續。茂度曰:“我冀譬汝有益,但更甚耳。”自是不複往。未期而卒,時年四十一。
“弟弟為人侍奉父母忠孝,對待兄長和順,即使對仆人也從無嗬斥,可稱得上君子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性情衝淡平和沉靜通達,心中的愛憎好惡,行為舉止的尺度,常常令我感歎不已。你常說:‘兄長的文章風格,可以推為英麗,應感到自豪;兄長的為人比較偏激,應該中庸平和一些。’這話仍在我耳邊回響,但我們萬世也不能再見麵了,怎麼辦啊!隻有你的十幾張手跡,封裝整齊,而思念卻不可得了。當初你聽說我病了,肝腸寸斷。我總以為會讓我一幅絲巾就足夠的薄葬拖累你,怎麼竟反過來殯送你呢?

琅邪顏延之書吊茂度曰:“賢弟子少履貞規,長懷理要,清風素氣,得之天然。言麵以來,便申忘年之好,比雖艱隔成阻,而情問無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見慰說,豈謂中年,奄為長往,聞問悼心,有兼恆痛。足下門教敦至,兼實家寶,一旦喪失,何可為懷。”其見重如此。世祖即位,詔曰:“司徒故左長史張敷,貞心簡立,幼樹風規。居哀毀滅,孝道淳至,宜在追甄,於以報美。可追贈侍中。”於是改其所居稱為孝張裏。無子。
“我是一個困頓有疾病的人,平生的誌向你很了解,終日端坐窗前,其寬慰與適意都正依賴有你在罷了。以前過了中午你還不來,我就急切地盼望;如今我自省自己的糊塗罪孽,再無活著的道理。如果我煩悶疲憊,不能作碑文,若你在天之靈看不到我的文章,豈不讓我憾恨!現在我寫了這些也不知說了些什麼,沒有文理,心中的悲痛之情也沒有表達出萬分之一。阿謙啊,哪裏想到竟是這樣的結果!誰來看我,誰來為我憂傷。過去我珍惜時光,割舍嗜好以求長生,如今我隻求能迅速歸化啊。你身懷和氏璧一般的才華,還未在文章中展現,我想將你的文章編成一集,不知匆匆能否來得及做到?現在已成服,我在你的靈前用你我共飲的酒杯,喝著自釀的酒,像我們當初的情形嗎?悲痛啊!悲痛啊!”

王微,字景玄,琅邪臨沂人,太保弘弟子也。父孺,光祿大夫。微少好學,無不通覽,善屬文,能書畫,兼解音律、醫方、陰陽術數。年十六,州舉秀才,衡陽王義季右軍參軍,並不就。起家司徒祭酒,轉主簿,始興王浚後軍功曹記室參軍,太子中舍人,始興王友。父憂去官,服闋,除南平王鑠右軍谘議參軍。微素無宦情,稱疾不就。仍除中書侍郎,又擬南琅邪、義興太守,並固辭。吏部尚書江湛舉微為吏部郎,微與湛書曰:
元嘉三十年(453年)王微去世,時年三十九歲。僧謙死後四十天王微就死了。他臨終前要家人將他薄葬,不設喪車、靈旗、鼓樂挽靈之類的東西。放一張五尺床作為靈台,兩天就撤去。將曾經彈過的琴放在靈台上,何長史來的話,將琴贈給他,何長史就是何偃。王微沒有兒子。家人聽從了他的話。王微有文集流傳於世。世祖即位以後,下詔說:“王微誌向忠貞深厚,文章..厚和美,生自華宗,身安隱居,足以滋潤丘園,使淺薄的風俗變得..厚。不幸早逝,朕非常悼念他。可以追贈他為秘書監。”

弟心病亂度,非但蹇蹙而已,此處朝野所共知。騶會忽扣蓽門,閭裏鹹以為祥怪,君多識前世之載,天植何其易傾。弟受海內駭笑,不過如燕石禿鹙邪,未知君何以自解於良史邪?今雖王道鴻鬯,或有激朗於天表,必欲探援潛寶,傾海求珠,自可卜肆巫祠之間,馬棧牛口之下,賞劇孟於博徒,拔卜式於芻牧。亦有西戎孤臣,東都戒士,上窮範馳之禦,下盡詭遇之能,兼鱗雜襲者,必不乏於世矣。且廬於承明,署乎金馬,皆明察之官,又賢於管庫之末。何為劫勒通家疾病人,塵穢難堪之選,將以靖國,不亦益囂乎。《書》雲“任官維賢才”。而君擢士先疹廢,芃耳棫樸,似不如此。且弟曠違兄姊,迄將十載,姊時歸來,終不任輿曳入閣,兄守金城,永不堪扶抱就路,若不憊疾,非性僻而何。比君曰表裏,無假長目飛耳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宋書》

《宋書》

作者:梁沈約
《宋書》本紀
《宋書》誌
《宋書》列傳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