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宋書》 作者:梁沈約  

列傳·卷六十六

王敬弘、何尚之
王敬弘,琅玡臨沂人。因為他和高祖的名相同,所以以字稱呼。曾祖王訥,晉驃騎將軍。祖父王胡之,司州刺史。父親王茂之,晉陵太守。

王敬弘,琅邪臨沂人也。與高祖諱同,故稱字。曾祖暠,晉驃騎將軍。祖胡之,司州刺史。父茂之,晉陵太守。敬弘少有清尚,起家本國左常侍,衛軍參軍。性恬靜,樂山水,為天門太守。敬弘妻,桓玄姊也。敬弘之郡,玄時為荊州,遣信要令過。敬弘至巴陵,謂人曰:“靈寶見要,正當欲與其姊集聚耳,我不能為桓氏贅婿。”乃遣別船送妻往江陵。妻在桓氏,彌年不迎。山郡無事,恣其遊適,累日不回,意甚好之。轉桓偉安西長史、南平太守。去官,居作唐縣界。玄輔政及篡位,屢召不下。
敬弘年輕時就有清淳的美譽,始任本國左常侍、衛軍參軍。性情恬淡寧靜,喜歡遊覽山水。任天門太守。王敬弘的妻子是桓玄的姐姐。敬弘到郡縣去時,其時桓玄鎮荊州,桓玄送信給敬弘請他到府上拜訪。王敬弘到了巴陵,對人說:“桓玄邀請我,隻是要和他姐姐相聚罷了,我不做桓家的入贅女婿。”於是他派另一條船將妻子送到江陵。妻子住在娘家,王敬弘幾年也沒有去接她。郡裏無事,便盡情遊山玩水,往往一連數日不歸,心情非常高興。轉任桓偉的安西長史、南平太守。後辭去官職,住在作唐縣境內。桓玄輔佐國政及後來篡位屢次征召他,他都不答應。

高祖以為車騎從事中郎,徐州治中從事史,征西將軍道規谘議參軍。時府主簿宗協亦有高趣,道規並以事外相期。嚐共酣飲致醉,敬弘因醉失禮,為外司所白,道規即更引還,重申初宴。召為中書侍郎,始攜家累自作唐還京邑。久之,轉黃門侍郎,不拜。仍除太尉從事中郎,出為吳興太守。舊居餘杭縣,悅是舉也。尋征為侍中。高祖西討司馬休之,敬弘奉使慰勞,通事令史潘尚於道疾病,敬弘單船送還都,存亡不測,有司奏免官,詔可。未及釋朝服,值赦複官。宋國初建,為度支尚書,遷太常。
高祖任命他為車騎從事中郎、徐州治中從事史、征西將軍道規的谘議參軍。當時主簿宗協有高遠的誌趣,道規常常一並邀請宗協、王敬弘二人。有一次他們飲酒大醉,敬弘醉後失禮,道規就又讓他回來重新開宴。敬弘被召為中書侍郎,才攜帶家眷從作唐回到京城。一段時間後,轉任黃門侍郎,沒有接受,仍被任命為太尉從事中郎,出朝任吳興太守,過去他住在餘杭縣時就想著這一職務。不久他又被征召為侍中。高祖西討司馬休之,敬弘任使節慰問軍隊,通事令史潘尚在半道上生了病,敬弘用一條船送他回京城,生死不明,有關當局奏請朝廷免去敬弘的官職,被批準。他還沒有脫去朝服,恰逢大赦而複職。宋初建時他任度支尚書,調任太常。

高祖受命,補宣訓衛尉,加散騎常侍。永初三年,轉吏部尚書,常侍如故。敬弘每被除召,即便祗奉,既到宜退,旋複解官,高祖嘉其誌,不苟違也。複除廬陵王師,加散騎常侍,自陳無德,不可師範令王,固讓不拜。又除秘書監,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本州中正,又不就。太祖即位,又以為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領江夏王師。
高祖登基,敬弘補任宣訓衛尉,加散騎常侍。永初二年(421)轉任吏部尚書,常侍之職不變。敬弘每次被征召,即使是祗奉一類的官職,上任後如又要退任,他立即解去官職,高祖讚賞他的誌趣。又被任命為廬陵王的老師,加散騎常侍,他自稱無德才不配做王侯的老師,堅決辭謝不接受,又被任命為秘書監、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本州中正,又未接受。太祖即位,又讓他任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領江夏王師。

元嘉三年,為尚書仆射。關署文案,初不省讀。嚐豫聽訟,上問以疑獄,敬弘不對。上變色,問左右:“何故不以訊牒副仆射?”敬弘曰:“臣乃得訊牒讀之,政自不解。”上甚不悅。六年,遷尚書令,敬弘固讓,表求還東,上不能奪。改授侍中、特進、左光祿大夫,給親信二十人。讓侍中、特進,求減親信之半,不許。及東歸,車駕幸冶亭餞送。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宋書》

《宋書》

作者:梁沈約
《宋書》本紀
《宋書》誌
《宋書》列傳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