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宋書》 作者:梁沈約  

列傳·卷七十八

蕭思話劉延孫
劉延孫,彭城呂縣人,是雍州刺史劉道產的兒子。

蕭思話,南蘭陵人,孝懿皇後弟子也。父源之,字君流,曆中書黃門郎,徐、兗二州刺史,冠軍將軍、南琅邪太守。永初元年卒,追贈前將軍。
最先他當徐州主簿,被選為秀才,接著當彭城王劉義康司徒行參軍,尚書都官郎,錢唐令,世祖的撫軍,廣陵王劉誕北中郎中兵參軍,南清河太守,世祖當徐州刺史時,他補任治中從事史。當時魏軍圍攻縣瓠,分出一部分部隊護送他們掠奪的百姓停留在汝陽,文帝命令世祖派部隊截取他們,決策的人都選劉延孫當元帥。延孫堅決辭讓,說自己不是當將領的材料,而推薦劉泰之代替自己。劉泰之出發以後,太祖非常憤怒,免除劉延孫的官職。接著劉延孫當孝武帝鎮軍北中郎中兵參軍,南中郎諮議參軍,兼管錄事事務,世祖孝武帝討伐逆賊劉邵,中郎府缺少一個上等官吏,劉延孫便轉補做長史,尋陽太守,代管留府事務。

思話年十許歲,未知書,以博誕遊遨為事,好騎屋棟,打細腰鼓,侵暴鄰曲,莫不患毒之。自此折節,數年中,遂有令譽。好書史,善彈琴,能騎射。高祖一見,便以國器許之。年十八,除琅邪王大司馬行參軍,轉相國參軍,父憂去職。服闋,拜羽林監,領石頭戍事,襲爵封陽縣侯,轉宣威將軍、彭城、沛二郡太守。涉獵書傳,頗能隸書,解音律,便弓馬。元嘉元年,謝晦為荊州,欲請為司馬,思話拒之。
世祖登位做皇帝,讓延孫做侍中,兼任前軍將軍,世祖下詔書說:“我借助眾位賢人的輔助,雪去莫大的恥辱,以自己小小的身份,處在公卿們的上麵,想到怎樣地賞賜立了功勳的人和選任賢人,永遠安寧天下,最近任命的侍中,兼領前軍將軍劉延孫心懷忠誠,聰明智慧,品質良好,在起義之初便全力擁護協助於我,竭盡他所有的力量,左衛將軍顏竣有明確的遠大理想,思想明確而簡潔,計策不斷,而且把忠誠的建議多次上獻。從一開始便管理很多了不起的大事,使我成就這麼大的事業,他們都有功勞,應該對他們封以土地和國家,也增強我朝的好運氣。劉延孫可以封爵東昌縣侯,顏竣建城縣侯,每人食邑二千戶。”當年,延孫由侍中改為衛尉。

五年,遷中書侍郎,仍督青州、徐州之東莞諸軍事、振武將軍、青州刺史,時年二十七。亡命司馬朗之、元之、可之兄弟,聚黨於東莞發幹縣,謀為寇亂。思話遣北海太守蕭汪之討斬之,餘黨悉平。八年,除竟陵王義宣左軍司馬、南沛郡太守。未及就征,索虜南寇,檀道濟北伐,既而回師,思話懼虜大至,乃棄鎮奔平昌。思話先使參軍劉振之戍下邳,聞思話奔,亦委城走。虜定不至,而東陽積聚,已為百姓所焚,由是征下廷尉,仍係尚方。初在青州,常所用銅鬥,覆在藥廚下,得二死雀,思話曰:“鬥覆而雙雀殞,其不祥乎!”既而被係。
孝建元年(454)他遷官丹陽尹,臧質反叛時孝武非常擔心東方,讓延孫出去做冠軍將軍、吳興太守。並允許設置手下佐吏長史等官。臧質的反叛被平定後,他被征調為尚書右仆射,兼領徐州大中正。派他到江陵,甄別各種好人壞人,允許他有生殺予奪的大權。孝建三年(456)又出外當南兗州刺史,加官散騎常侍。同時轉官使持節,監雍梁北南秦四州郢州的竟陵隨二郡諸軍事、鎮軍將軍、雍州刺史,因為患病而沒有成行,留下來當侍中、護軍又兼領徐州大中正,因為他一貫有肺病,當年病情更加嚴重,孝武帝派黃門侍郎傳聖旨問候他的病情。

九年,仇池大饑,益、梁州豐稔,梁州刺史甄法護在任失和,氐帥楊難當因此寇漢中。乃自徒中起思話督梁、南秦二州諸軍事、橫野將軍、梁、南秦二州刺史。既行,聞法護已委鎮北奔西城,遣司馬、建威將軍、南漢中太守蕭諱五百人前進;又遣西戎長史蕭汪之係之。諱緣路收合士眾,得精兵千人。十年正月,進據磝頭。難當焚掠漢中,引眾西還,留其輔國將軍、梁秦二州刺史趙溫守梁州,魏興太守薛健據黃金。諱進屯磝頭,遣陰平太守蕭坦赴黃金,薛健副薑寶據鐵城,鐵城與黃金相對,去一裏,斫樹塞道。坦進攻二戍,拔之。二月,趙溫又率薛健及其寧朔將軍、馮翼太守蒲早子來攻坦營,坦奮擊,大破之。坦被創,賊退保西水。諱司馬錫文祖進據黃金,蕭汪之步騎五百相繼而至。平西將軍臨川王義慶遣龍驤將軍裴方明三千人赴,諱等進黃金,早子、健等退保下桃。思話先遣行參軍王靈濟率偏軍出洋川,因向南城。偽陵江將軍趙英堅守險,靈濟擊破之,生禽英。南城空虛,因資無所,複引軍還與諱合。
大明元年(457),他被任為金紫光祿大夫,兼領太子詹事,中正照舊,當年,又出外當鎮軍將軍,南徐州刺史,先前高祖留下的詔書說:“京口這麼重要的地方,離京城不遠,如果不是皇室近親,不能鎮守。”劉延孫和皇室雖然都是彭城人,但另居呂縣,劉氏居在彭城縣的,又分兩處住居,皇室老家居在綏輿裏,左將軍劉懷肅居住在安上裏,豫州刺史劉懷武居住在叢亭裏,和呂縣劉氏共稱為“四劉”。他們雖然都出自楚元王,但從來沒有劃定輩分族房。劉延孫和皇帝本來不是同一個宗族,不應該有這個任命。當時司空竟陵王劉誕當徐州刺史,孝武帝非常害怕而又忌恨劉誕,不想叫劉誕駐守京口,便遷他的治所到廣陵城。廣陵和京口正對岸,孝武想叫親信心腹當徐州刺史占據京口防衛劉誕,所以將南徐州刺史的職務授予劉延孫,而且和他敘上同一個房族,叫各個親王和他攀敘上親戚關係。

三月,諱率眾軍進據峨公固。難當遣其子和率趙溫、蒲早子及左衛將軍呂平、寧朔將軍司馬飛龍,步騎萬餘,跨漢津結柴,其間立浮橋,悉力攻諱,合圍數十重,短兵接戰,弓矢無複用。賊悉衣犀革,戈矛所不能加。諱乃截槊長數尺,以大斧椎之,一槊輒貫十餘賊。賊不能當,因大敗,燒柴奔走,退據大桃。閏月,諱及方明台軍至,龍驤將軍楊平興、幢主殿中將軍梁坦直入角弩追之,賊又敗走,殺傷虜獲甚多。漢中平,悉收沒地,置戍葭萌水。
大明三年(459)南兗州刺史竟陵王劉誕有罪,不接受朝延的征調,劉延孫迅速派中兵參軍杜幼文率兵伐劉誕,到了廣陵城,劉誕已經關閉城門防守起來。杜幼文隻好回來,劉誕派使者劉公泰帶著書信邀請劉延孫同時反叛,劉延孫將劉公泰斬首,把劉公泰的腦袋送到京城,又派杜幼文率領軍隊渡過長江、接受沈慶之的指揮,當年,劉延孫進官車騎將軍,加官散騎常侍,賞賜鼓吹一部。

先是,桓玄篡晉,以桓希為梁州。布敗走,氐楊盛據有漢中,刺史範元之、傅歆悉治魏興,唯得魏興、上庸、新城三郡。其後索邈為刺史,乃治南城。為賊所焚燒不可固,即思話遷鎮南域,加節,進號寧朔將軍,征諱為太子屯騎校尉。法護,中山無極人,過江寓居南郡。弟法崇,元嘉十年,自少府為益州刺史。法護委鎮之罪,統府所收,於獄賜死。太祖以法崇受任一方,令獄官言法護病卒。太祖使思話上平定漢中本末,下之史官。
大明五年(461),孝武給劉延孫下詔書說:“過去京口的鎮守往往選用皇室人物,是一貫的規矩,這一次出鎮是另外的原因,現在這個城的防守不需要,應該把它轉授給我的兒子。”征調劉延孫當侍中、尚書左仆射,兼領護軍將軍,這時,劉延孫突然病得很厲害,不能起來拜官,孝武叫人在五城接受延孫每日的封牌,坐船從青溪到平昌門,同時到中書省居住養病,又想讓劉延孫代理朱修之當荊州刺史,還未拜職,第二年(462)劉延孫去世,當時五十二歲,孝武非常痛惜,下詔書說:“前侍中,尚書左仆射兼領護軍將軍東昌縣開國侯延孫風度高潔,器局嚴正,見識深遠,明白暢達。為國家的事業做了很多的工作,從外州到朝廷,同樣勤勞肯幹,多達二十四年,在國家出現動亂時,他最先讚成起事討賊,義兵發動,他則像蕭何寇恂那樣照顧後方,使我無後顧之憂。他氣質平允,可算是棟梁之才。他對於本朝確實是立下了功勳,經曆兩朝在內是好尹令,在外是好刺史,他的仁政和傑出的成績,人民看得很清楚,忠誠的計策,高尚的氣節也叫我深深銘記。正要讓他兼任三公台職;管理各種事務,永遠保護國家大業,誰知突然去世。我心裏深深悲痛。考察他一生的功過,評價他的整個功勞,應該深深的哀悼他,可以給他贈官司徒,賜給班劍二十人,侍中仆射侯爵如舊。”有關部門上奏諡號名忠穆,詔書說給他諡號為文穆,另又下詔書說:“前司徒文穆公劉延孫,生活樸素,家庭貧困,我每每想起他的這種高尚的品行,總是深深的感歎。葬送的各種器具,一定有所缺乏,可以賞賜他家錢財三十萬、一千斛米。”

十四年,遷使持節、臨川王義慶平西長史、南蠻校尉。太祖賜以弓琴,手敕曰:“丈人頃何所作?事務之暇,故以琴書為娛耳,所得不曰義邪!眷想常不忘情,想亦同之。前得此琴,雲是舊物,亦有名京邑,今以相借。因是戴顒意於彈撫,響韻殊勝,直爾嘉也。並往桑弓一張,材理乃快,先所常用,既久廢射,又多病,略不能製之,便成老公,令人歎息。良材美器,宜在盡用之地,丈人真無所與讓也。”
他的兒子劉質繼承爵位,太宗泰始中,犯了罪,封爵被取消,劉延孫的弟弟延熙,官義興太守,事跡見《袁靑傳》。

十六年,衡陽王義季代義慶,又除安西長史,餘如故。十九年,征為侍中,領前軍將軍,未就征,複先職。明年,遷持節、監雍州、梁、南北秦四州、荊州之南陽、竟陵、順陽、襄陽、新野、隨六郡諸軍事、寧蠻校尉、雍州刺史、襄陽太守。二十二年,除侍中,領太子右率。二十四年,改領左衛將軍。嚐從太祖登鍾山北嶺,中道有磐石清泉,上使於石上彈琴,因賜以銀鍾酒,謂曰:“相賞有鬆石間意。”又領南徐州大中正。明年,複監雍、梁、南北秦四州、荊州之竟陵、隨二郡諸軍事、右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如故。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宋書》

《宋書》

作者:梁沈約
《宋書》本紀
《宋書》誌
《宋書》列傳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