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舊五代史》 作者:薛居正  

後唐·末帝紀上

末帝,諱從珂,本姓王氏,鎮州人也。母宣憲皇後魏氏,以光啟元年歲在乙巳正月二十三日,生帝於平山。景福中,明宗為武皇騎將,略地至平山,遇魏氏,擄之,帝時年十餘歲,明宗養為己子。小字二十三。帝幼謹重寡言,及壯,長七尺餘,方頤大體,材貌雄偉,以驍果稱,明宗甚愛之。在太原,嚐與石敬瑭因擊球同入於趙襄子之廟,見其塑像,屹然起立,帝秘之,私心自負。及從明宗征討,以力戰知名,莊宗嚐曰:“阿三不惟與我同齒,敢戰亦相類。”莊宗與梁軍戰於胡柳陂,兩軍俱撓,帝衛莊宗奪土山,摧驍陣,其軍複振。時明宗先渡河,莊宗不悅,謂明宗曰:“公當為吾死,渡河安往?”明宗待罪,莊宗以帝從戰有功,由是解慍。
末帝,諱名從珂,原來姓王,是鎮州人。母親宣憲皇後魏氏,光啟元年(885)一月二十三日,在平山生下末帝。景福年中,明宗作為武皇的騎將,攻城略地來到平山,遇見魏氏,將她抓走,末帝這時十幾歲,明宗收養為自己的兒子。小名叫二十三。末帝幼年時謹慎厚重而少言語,長大後,身長七尺多,方臉粗壯,體貌雄偉,以驍勇果敢著稱,明宗十分喜歡他。在太原,曾與石敬瑭因擊球一同進入趙襄子廟,見其塑像屹然起立,末帝口中不言,但心裏頗為自負。以後跟隨明宗征戰,以作戰勇猛聞名,莊宗曾說“:阿三不僅和我歲數相同,敢於出戰也很相似。”莊宗與梁軍在胡柳陂交戰時,雙方都有損失,末帝保衛莊宗奪取土山,摧毀敵陣,唐軍軍勢又振奮起來。當時明宗率先渡過黃河,莊宗不高興,對明宗說:“你應當為我死戰,渡過黃河想去哪裏呢?”明宗待罪接受處置,莊宗因末帝隨從作戰有功,因此消除了心中不愉快。

天祐十八年,莊宗營於河上,議討鎮州。留守符存審在德勝寨未行,梁人謂莊宗已北,乃悉眾攻德勝,莊宗命明宗、存審為兩翼以抗之,自以中軍前進。梁軍退卻,帝以十數騎雜梁軍而退,至壘門大呼,斬首數級,斧其望櫓而還。莊宗大噱曰:“壯哉,阿三!”賜酒一器。
天祐十八年(921),莊宗在黃河岸邊紮營,商議討伐鎮州。留守符存審在德勝寨沒有動,梁人認為莊宗已經往北去了,便全部出動進攻德勝,莊宗命令明宗、符存審作為兩翼部隊抵抗,自己率中軍前進。梁軍退卻,末帝以十幾名騎兵夾雜在梁軍隊伍中退走,到壘門時大聲呐喊,斬首數級,砍斷軍營上的望櫓而回。莊宗大笑道:“勇敢啊,阿三!”賜給他一壇酒。

同光元年四月,從明宗襲破鄆州。九月,莊宗敗梁將王彥章於中都,急趨汴州。明宗將前軍,帝率勁騎以從,晝夜兼行,率先下汴城。莊宗勞明宗曰:“複唐社稷,卿父子之功也。”
同光元年(923)四月,隨從明宗襲擊攻破鄆州。九月,莊宗在中都擊敗梁將王彥章,緊急奔赴汴州。明宗率領前軍,末帝率領精銳騎兵跟從,晝夜兼行,率先拿下汴城。莊宗慰勞明宗說“:複興唐朝社稷,是你們父子的功勞。”

二年,以帝為衛州刺史。時有王安節者,昭宗朝相杜讓能之宅吏也。安節少善賈,得相術於奇士,因事見帝於私邸,退謂人曰:“真北方天王相也,位當為天子,終則我莫知也。”
二年,任末帝為衛州刺史。此時有一個叫王安節的人,是唐昭宗朝宰相杜讓能的宅吏。王安節年輕時擅長做生意,從奇士那裏學到相術,因有事在私邸見過末帝,退出後對人說:“真是北方天王之相,位當為天子,最終什麼結果我就不知道了。”

三年,明宗奉詔北禦契丹,以家在太原,表帝為北京內衙指揮使;莊宗不悅,以帝為突騎都指揮使,遣戍石門。
三年,明宗奉詔令抗擊北部契丹,因住家在太原,上表章推薦末帝為北京內衙指揮使,莊宗不高興,任末帝為突騎都指揮使,遣往戍衛石門。

四年,魏州軍亂,明宗赴洛,時帝在橫水,率部下軍士由曲陽、孟縣趨常山,與王建立會,倍道兼行,渡河而南,由是明宗軍聲大振。
四年,魏州軍叛亂,明宗奔赴洛陽,此時末帝在橫水,率部下軍士由曲陽、盂縣前往常山,與王建立會合,加速行軍,渡過黃河往南,因此明宗軍聲勢大振。

天成初,以帝為河中節度使。明年二月,加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十一月,加檢校太傅。長興元年,加檢校太尉。先是,帝興樞密使安重誨在常山,因杯盤失意,帝以拳擊重誨腦,中其櫛,走而獲免。帝雖悔謝,然重誨終銜之。及帝鎮河中,重誨知其出入不時,因矯宣中旨,令牙將楊彥溫遇出郭則閉門勿納。是歲四月五日,帝閱馬於黃龍莊,彥溫閉城拒帝,帝聞難遽還,遣問其故,彥溫曰:“但請相公入朝,此城不可入也。”帝止虞鄉以聞,明宗詔帝歸闕。遣藥彥稠將兵討彥溫,令生致之,麵要鞫問。十一月收城,彥溫已死,明宗以彥稠不能生致彥溫,甚怒之。後數日,安重誨以帝失守,諷宰相論奏行法,明宗不悅。重誨又自論奏,明宗曰:“朕為小將校時,家徒衣食不足,賴此兒荷石灰、收馬糞存養,以至今貴為天子,而不能庇一兒!卿欲行朝典,朕未曉其意,卿等可速退,從他私第閑坐。”遂詔歸清化裏第,不預朝請。帝尚懼重誨多方危陷,但日諷佛書陰禱而已。
天成初年,任末帝為河中節度使。第二年二月,加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十一月,加檢校太傅。

二年,安重誨得罪,帝即授左衛大將軍。未幾,複檢校太傅、同平章事、行京兆尹,充西京留守。三年,進位太尉,移鳳翔節度使。四年五月,封潞王。
長興元年(930),加檢校太尉。在這之前,末帝和樞密使安重誨在常山,因喝酒時相爭,末帝用拳頭揍安重誨的腦袋,打中頭上發髻,安重誨跑開才免於出大事。末帝雖然後悔向安重誨道歉,但安重誨始終記恨在心。到末帝鎮守河中時,安重誨知道他經常出入州城,便假托君命告訴牙將楊彥溫,令他遇上末帝出城後就關閉城門不讓他進來。這一年四月五日,末帝在黃龍莊閱馬,楊彥溫關閉城門拒絕末帝進城,末帝聽說出事立即趕回,派人追問原因,楊彥溫說“:隻好請您回朝廷,此城不能讓您進來了。”末帝停在虞鄉把事情往上報告,明宗下令末帝回朝廷。派藥彥稠帶兵討伐楊彥溫,下令要抓活的,要當麵審問。十一月收複州城,楊彥溫已死,明宗因為藥彥稠不能活捉楊彥溫,很憤怒。幾天之後,安重誨以末帝失守州城為由,暗示宰相上奏要依法處分他,明宗不高興。安重誨又親自上奏,明宗說:“我還是小將校時,家窮,衣食都不充足,依靠這個孩子挑石灰、撿馬糞養家,以致現在我能貴為天子,卻不能庇護一個兒子!你想行使朝廷法典,我不明白這裏的道理,你們可以快點退下,隨他在家中閑坐。”遂下詔令末帝回清化裏私第,不參加上朝。末帝又害怕安重誨多方陷害威脅,隻是每天誦讀佛經暗地祈禱而已。

閔帝即位,加兼侍中。既而帝子重吉出刺亳州,女尼入宮,帝方憂不測。應順元年二月,移帝鎮太原,是時不降製書,唯以宣授而已。帝聞之,召賓佐將吏以謀之,皆曰:“主上年幼,未親庶事,軍國大政悉委硃宏昭等,王必無保全之理。”判官馬裔孫曰:“君命召,不俟駕行焉。諸君凶言,非令圖也。”是夜,帝令李專美草檄求援諸道,欲誅君側之罪。朝廷命王思同率師來討。三月十五日,外兵大集。《九國誌·李彥琦傳》:潞王守岐下,諸道將急攻其壘,彥琦時在圍中,罄家財以給軍用。十六日,大將督眾攻城,帝登城垂泣,諭於外曰:“我年未二十從先帝征伐,出生入死,金瘡滿身,樹立得社稷,軍士從我登陣者多矣。今朝廷信任賊臣,殘害骨肉,且我有何罪!”因慟哭,聞者哀之。時羽林都指揮使楊思權謂眾曰:“大相公,吾主也。”遂引軍自西門入,嚴衛都指揮使尹暉亦引軍自東門而入,外軍悉潰。十七日,率居民家財以賞軍士。是日,帝整眾而東。二十日,次長安,副留守劉遂雍以城降,率京兆居民家財犒軍。二十三日,次靈口,誅王思同。二十四日,次華州,收藥彥稠係獄。二十五日,次閿鄉,王仲皋父子迎謁,命誅之。二十六日,次靈寶,河中節度使安彥威來降,待罪,宥之,遣歸鎮。陝州節度使康思立奉迎。二十七日,次陝州,下令告諭京城。二十八日,康義誠軍前兵士相繼來降,義誠詣軍門請罪,帝宥之。駕下諸軍畢至,誅宣徽南院使孟漢瓊於路左。是夜,閔帝與帳下親騎百餘出元武門而去。
二年(931),安重誨獲罪受處置,末帝立即被授予左衛大將軍。沒過多久,又恢複檢校太傅、同平章事、代理京兆尹,兼任西京留守。三年,進位太尉,調任鳳翔節度使。四年五月,封潞王。

夏四月壬申,帝至蔣橋,文武百官立班奉迎,教旨以未拜梓宮,未可相見,俟會於至德宮,時六軍勳臣及節將內職已累表勸進。是日,帝入謁太後、太妃,至西宮,伏梓宮慟哭,宰相與百僚班見致拜,帝答拜。馮道等上箋勸進,帝立謂群臣曰:“予之此行,事非獲已,當俟主上歸闕,園陵禮終,退守籓服。諸公言遽及此,信無謂也。”衛州刺史王宏贄奏,閔帝以前月二十九日至州。癸酉,皇太後下令降閔帝為鄂王。又,太後令曰:“先皇帝誕膺天眷,光紹帝圖,明誠動於三靈,德澤被於四海,方期偃革,遽歎遺弓。自少主之承祧,為奸臣之擅命,離間骨肉,猜忌磐維,既輒易於籓垣,複驟興於兵甲。遂致輕離社稷,大撓軍民,萬世鴻基,將墜於地。皇長子潞王從珂,位居塚嗣,德茂衝年,乃武乃文,惟忠惟孝。前朝廓清多難,有戰伐之大功;纘紹丕圖,有夾輔之盛業。今以宗祧乏祀,園寢有期,須委親賢,俾居監撫,免萬機之壅滯,慰兆庶之推崇。可起今月四日知軍國事,權以書詔印施行。”是日,監國在至德宮,宰臣馮道等率百官班於宮門待罪。帝出於庭,曰:“相公諸人何罪,請複位。”乃退。甲戌,太後令曰:“先皇帝櫛風沐雨,平定華夷,嗣洪業於艱難,致蒼生於富庶。鄂王嗣位,奸臣弄權,作福作威,不誠不信,離間骨肉,猜忌磐維。鄂王輕舍宗祧,不克負荷,洪基大寶,危若綴旒,須立長君,以紹丕構。皇長子潞王從珂,日躋孝敬,天縱聰明,有神武之英姿,有寬仁之偉略。先朝經綸草昧,廓靜寰區,辛勤有百戰之勞,忠貞讚一統之運,臣誠子道,冠古超今。而又克己化民,推心撫士,率土之謳歌有屬,上蒼之眷命攸臨。一日萬機,不可以暫曠;九州四海,不可以無歸。況因山有期,同軌斯至,永言嗣守,屬任元良,宜即皇帝位。”
閔帝即位後,加兼侍中。不久末帝之子李重吉出任亳州團練使,有女尼進入宮廷,末帝正憂慮事有不測。應順元年(934)二月,調末帝鎮守太原,此時不下發詔書,隻是口頭宣布而已。末帝聽說後,召集賓佐將吏謀劃起事,都說“:皇上年幼,不能親自處理各類事情,軍國大政全都委托給朱弘昭等人,君王一定沒有保證自己的安全的辦法了。”判官馬裔孫說“:君主下令召見,不等車子備好就應起身。各位說的都是凶險的事,不是好方法。”這一夜,末帝令李專美草擬檄文向各路諸侯求援,想消滅君王身邊的罪人。朝廷命王思同率軍隊前來討伐。三月十五日,外邊來的軍隊集合在一起。十六日,大將督促眾軍攻城,末帝登上城牆流淚對城外軍隊說“:我不到二十歲跟隨先帝征伐,出生入死,刀傷滿身都是,才幫助建立起王朝,軍士隨從我上陣的很多。現在朝廷信任奸臣,殘害骨肉親人,我有什麼罪呢?”因而痛哭,聽到的人都哀憐他。此時羽林軍都指揮使楊思權對大家說“:大相公才是我們的國主!”遂引軍從西門入城,嚴衛都指揮使尹暉也引軍從東門入城,外軍全部潰散。十七日,末帝用居民家財犒賞軍士。這一天,末帝整頓軍隊率領向東進發。二十日,到長安,副留守劉遂雍獻城投降,用京兆居民家財犒賞軍隊。二十三日,到靈口,誅殺王思同。二十四日,到華州,收捕藥彥稠關進監獄。二十五日,到閿鄉,王仲皋父子迎接進見,末帝下令殺掉他們。二十六日,到靈寶,河中節度使安彥威來投降,等待治罪,末帝饒恕了他,派他回鎮。陝州節度使康思立迎接。二十七日,到陝州,下令通告京城。二十八日,康義誠軍前士兵相繼前來投降,康義誠到軍門前請罪,末帝寬恕了他。朝廷各軍全部到了,在路邊殺死宣徽南院使孟漢瓊。這一夜,閔帝和帳下親兵一百多人從玄武門逃走。

乙亥,監國赴西宮,柩前告奠即位。攝中書令李愚宣冊書曰:
四月三日,末帝到蔣橋,文武百官排列迎候,傳旨令說還沒拜見明宗棺柩,不能與百官相見,等以後到至德宮相會,此進六軍勳臣及節將內職已多次上表章勸進。這一天,末帝入宮進見太後、太妃,到西宮,趴在棺材上痛哭,宰相與百官排隊拜見,末帝答拜。馮道等人上箋表勸進,末帝站著對群臣說:“我這次出行,目的不是想得到什麼,應該等閔帝回朝,明宗葬禮結束,仍要退回自己的藩屬。各位這麼快就說到即位之事,實在太沒意思了。”衛州刺史王弘贄上奏,閔帝在上個月二十九日到衛州。四日,皇太後下令廢閔帝為鄂王。太後又下令說“:先皇帝受上天佑護,繼承帝業,明誠感動三靈,德澤施及四海,正準備停息兵戈,卻突然去世。自從少主繼承皇位,被奸臣把持專權,離間骨肉,猜忌大將,既輕易更換藩守,又驟然發起戰事。遂致國家離亂,軍民受擾,萬世大業將墜落下來。皇長子潞王李從珂,位居嫡傳,德高望重,正當壯年,能文能武,又忠又孝。在前朝清除多難,有戰伐之大功;在閔帝接續大位後,有夾助輔佐之勳業。現在因宗族缺少繼任者,陵墓又要按期修治,應該委任親賢,以使監督安撫,免得國家大事無人辦理,也可告慰天下百姓的推崇之意。可從本月四日起主持軍國事務,暫且以書詔印施行。”這一天,監國在至德宮,宰臣馮道等人率百官排列在宮門等待治罪,末帝從廷中出來說:“相公諸位有什麼罪,請複原位。”於是退下。五日,太後下令說:“先皇帝櫛風沐雨,平定華夷,在艱難中繼承偉大事業,帶給天下百姓富庶安寧。鄂王即位後,奸臣弄權,作威作福,不誠不信,離間骨肉,猜忌大將。鄂王輕易放棄宗祧,不能擔當大任,社稷江山,像斷線珠子般危險,應立長君,以接續大業。皇長子潞王李從珂,十分孝敬,聰明,有神武英姿,寬仁偉略。先朝時從創業初期就出力獻策,平定天下,有辛勤百戰之勞,忠心助成天下統一,作為臣子的誠實有道,堪稱古今第一。而又克己教化人民,推心招撫士人,國內有很多人歌頌他,上天也顯靈庇護他。國家每天都有眾多大事,不能一刻沒人治理;九州四海,也不可沒有歸屬。遇此良機應即皇帝位。”

維應順元年歲次甲午,四月庚午朔,六日乙亥,文武百僚,特進、守司空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太微宮使、弘文館大學士、上柱國、始平郡公、食邑二千五百戶臣馮道等九千五百九十三人上言:帝王興運,天地同符,河出圖而洛出書,雲從龍而風從虎。莫不恢張八表,覆育兆民,立大定之基,保無疆之祚。人謠再洽,天命顯歸,須登宸極之尊,以奉祖宗之祀。伏惟皇帝陛下,天資仁智,神助機權,奉莊宗於多難之時,從先帝於四征之際,凡當決勝,無不成功。洎正皇綱,每嚴師律,為國家之誌大,守臣子之道全。自泣遺弓,常悲易月,欲期同軌,親赴因山。而自鄂王承祧,奸臣擅命,致神祇之乏饗,激朝野以歸心。使屈者伸,令否者泰,人情大順,天象至明。聚東井以呈祥,拱北辰而應運。由是文武百辟,嶽牧群賢,至於比屋之倫,盡祝當陽之位。今則承太後慈旨,守先朝遠圖,撫四海九州,享千齡萬祀。臣等不勝大願,謹上寶冊,稟太後令,奉皇帝踐祚。臣等誠慶誠忭,謹言。
六日,監國到西宮,在靈柩前告奠即皇帝位,攝中書令李愚宣讀冊書說:

帝就殿之東楹受群臣稱賀。先是,帝在鳳翔日,有瞽者張濛自言知術數,事太白山神,其神祠即元魏時崔浩廟也。時之否泰,人之休咎,濛告於神,即傳吉凶之言,帝親校房暠酷信之。一日,濛至府,聞帝語聲,駭然曰:“非人臣也。”暠詢其事,即傳神語曰:“三珠並一珠,驢馬沒人驅,歲月甲庚午,中興戊己土。”暠請解釋,曰:“神言予不知也。”長興四年五月,府廨諸門無故自動,人頗駭異。遣暠問濛,濛曰:“衙署小異勿怪,不出三日,當有恩命。”是夜報至,封潞王。及帝移鎮河東,甚懼,問濛,濛曰:“王保無患。”王思同兵至,又詰之,濛曰:“王有天下,不能獨力,朝廷兵來迎王也。王若疑臣,臣唯一子,請王致之麾下,以質臣心。”帝乃以濛攝館驛巡官。至是,帝受冊,冊曰:“維應順元年歲次甲午,四月庚午朔。”帝回視房暠曰:“張濛神言甲庚午,不亦異乎!”帝令暠共術士解三珠一珠事,言:“三珠,三帝也;驢馬沒人驅,失位也。”帝即位之後,以濛為將作少監同正,仍賜金紫以酬之。帝初封潞王,言事者雲:“潞字一足已入洛矣。”又,帝在鳳翔日,有何叟者,年逾七十,暴卒,見陰官憑幾告叟曰:“為我言於潞王,來年三月當為天子,二十三年。”叟既蘇,懼不敢言。逾月複卒,陰官見而叱之曰:“安得違吾旨,不達其事,再放汝還。”退見廊廡下簿書,以問主者,曰:“朝代將易,此即升降人爵之籍也。”及蘇,詣帝親校劉延朗告之。帝召而問之,叟曰:“請質之,此言無征,戮之可也。”後人雲:“二十三,蓋帝之小字也。”又,石壕人胡杲通善天文,帝召問之,曰:“王貴不可言,若舉動,宜以乙未年。”及舉兵,又問之,杲通曰:“今歲篰首,王者不宜建功立事,若俟來歲入朝,則福祚永遠矣。”其後皆驗。夫如是,則大寶之位,必有冥數,可輕道哉!
“應順元年歲星在甲午,四月六日,文武百官,特進、守司空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太微宮使、弘文館大學士、上柱國、始平郡公、食邑二千五百戶臣馮道等九千五百九十三人上言:帝王興運,天地同時符驗,黃河出現圖而洛河出現書,雲隨蛟龍而風從猛虎。無不恢宏四方大地,撫育億萬人民,建立永久基業,保持無限福祚。人民傳言諧合,天命明顯有歸,必須登皇帝尊位,以奉祖宗之祀。我們認為當今皇帝陛下,天資仁厚智慧,神助機巧權變,在多難之時侍奉莊宗,又追隨先帝四處征討,凡是決戰,無不成功。端正皇綱,嚴格軍法,有統禦國家的大誌,有謹守臣道的德義。自從先帝去世,常哭泣悲傷,想約定諸侯,親赴山陵歸葬。然而自鄂王即位之後,奸臣專權,弄得神癨缺乏供食,激起朝野歸心今上。使屈者得以伸直,令倒黴的人時來運轉,人情大順,天象極其明朗。聚東方井宿呈現祥瑞,拱北極星辰而應驗天運。因此文武百官、州牧群賢,家家都在祝賀天子施政。現在秉承太後慈旨,守先朝的遠大規劃,安撫四海九州,享受千歲萬祀。我們不勝大願榮幸之至,謹獻上寶冊,稟報太後之令,奉請皇帝登位。我們誠心慶賀誠心喜悅,謹言。”

丙子,詔河南府率京城居民之財以助賞軍。丁醜,又詔預借居民五個月房課,不問士庶,一概施行。帝素輕財好施,自岐下為諸軍推戴,告軍士曰:“候入洛,人賞百千。”至是,以府藏空匱,於是有配率之令,京城庶士自絕者相繼。己卯,衛州奏,此月九日鄂王薨。庚辰,以宰臣劉煦判三司。辛巳,邢州奏,磁州刺史宋令詢自經而卒。令詢,鄂王在籓時都押牙也,故至於是。甲申,帝以鄂王薨,行服於內園,群臣奉慰。癸未,太後、太妃出宮中衣服器用,以助賞軍。
末帝在大殿的東柱接受群臣稱賀。

乙酉,帝服袞冕禦明堂殿,文武百僚朝服就位,宣製改應順元年為清泰元年,大赦天下,常赦不原者鹹赦除之。丁亥,以宣徽北院使郝瓊為宣徽南院使,權判樞密院;以前三司使王玫為宣徽北院使。以隨駕牙將宋審虔為皇城使,劉延朗為莊宅使。鳳翔節度判官韓昭允為左諫議大夫,充端明殿學士;觀察判官馬裔孫為翰林學士;掌書記李專美為樞密院直學士。戊子,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康義誠伏誅。是日,詔曰:樞密使硃宏昭、馮贇、宣徽南院使孟漢瓊、西京留守王思同、前邠州節度使藥彥稠,共相朋煽,妄舉幹戈,互興離間之謀,幾構傾亡之禍,宜行顯戮,以快群情,仍削奪官爵雲。
在這以前,末帝在鳳翔的時候,有盲人張氵蒙自稱知道術數,事奉太白山神,其神祠就是元魏時崔浩的廟。時運的否泰,人的走運倒黴,張氵蒙向神詢問,立即就會傳告吉凶之言,末帝的親近校官房詗特別信服他。一天,張氵蒙到府第,聽到末帝說話聲音,驚駭地說:“不是人臣的聲音。”房詗問事情來由,即傳告神語說:“三珠並一珠,驢馬沒人驅,歲月甲庚午,中興戊己土。”房詗請他解釋,說:“神的話我不知道。”長興四年(933)五月,府第官署的門都無故自己動起來,人們感到有點驚異害怕。派房詗問張氵蒙,張氵蒙說:“衙署小小的異象不用奇怪,不出三天,會有恩命。”這晚報信的來到,末帝被封為潞王。當末帝調任鎮守河東時,感到很害怕,問張氵蒙,張氵蒙說“:王可保證沒有禍患。”王思同帶兵來到時,又問張氵蒙,張氵蒙說:“王有天下,不能靠獨自的力量,朝廷來兵是迎接您的。王若懷疑我的話,我隻有一個兒子,請王帶到麾下作為人質,驗證我的心意。”末帝便任張氵蒙統攝館驛巡官。現在,末帝受寶冊,冊上說:“維應順元年歲次甲午,四月庚午朔。”末帝回頭看著房詗說:“張氵蒙神說甲庚午,不是很奇異嗎?”末帝令房詗和術士一起解釋三珠一珠這些話,說:“三珠,就是三帝;驢馬沒人驅,是失去位置的意思。”末帝即位以後,任張氵蒙為將作少監同正,還賜給金紫衣酬謝他。末帝剛封潞王時,有議論說“:潞字意思是一足已經進入洛陽了。”還有,末帝在鳳翔時,有一個叫何叟的人,年過七十,突然死去,見陰間官吏靠著桌子告訴何叟:“給我對潞王說,來年三月會成為天子,二十三年。”何叟蘇醒過來,害怕不敢說。過一個月又死去,陰官見了斥責他說:“怎麼敢違抗我的話,不傳達那句話,再放你還世。”退下來看見廊下有記事簿,問管事的人,說:“朝代將要改換,這個就是升降人的爵位的冊子。”蘇醒過來後,見末帝親校劉延朗告訴這事。末帝召見他問起此事,何叟說“:請以後對質,這話如不能應驗,殺掉也可以。”後人說:“二十三,就是末帝的小名。”還有,石壕人胡杲通喜歡天文,末帝召問他,他說:“王貴不可言,如果要有舉動,應在乙未年。”等到起兵時,又問他,胡杲通說:“今年是冬至在年初,王者不宜建功立事,如等到來年入朝廷,則福祚永遠不絕。”後來都一一應驗。像上麵說的,則大寶之位,必有命數,豈可輕易談論。

庚寅,鳳翔奏,西川孟知祥僭稱大蜀,年號明德。有司上言:“皇帝以五月朔日禦明堂殿受朝,三日夏至,祀皇地祇,前二日奏告獻祖室,不坐。比正旦冬至,是日有祀事,則次日受朝。今祀在五鼓前,質明行禮華,禦殿在旦後,請比例行之。”詔曰:“日出禦殿,舉祀事無妨,宜依常年例。”史館奏:“凡書詔及處分公事,臣下奏議,望令近臣錄付當館。”詔端明殿學士韓昭允、樞密直學士李專美錄送。辛卯,以左諫議大夫盧損為右散騎常侍。壬辰,詔賜禁軍及鳳翔城下歸命將校錢帛各有差。《通鑒》雲:禁軍在鳳翔歸命者,自楊思權、尹暉等各賜二馬一駝、錢七十緡,下至軍人錢二十緡,其在京者各十緡。初,帝離岐下,諸軍皆望以不次之賞,及從至京師,不滿所望,相與謠曰:“去卻生菩薩,扶起一條鐵。”其無厭如此。丙申,葬明宗皇帝於徽陵。丁酉,奉神主於太廟。戊戌,山陵使、司空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馮道上表納政,不允。
七日,下詔令河南府收集京城居民的財物以讚助賞軍。八日,又下詔預借居民五個月房稅,不論士族庶民,一概施行。末帝一貫看輕財物喜好施舍,在岐下被諸軍推戴時,曾向軍士許諾:“等到進了洛陽,每人賞錢百千。”到這時,因為府庫收藏空乏,於是有按比率分配的命令,京城中的庶民士族自殺的時有發生。十日,衛州上奏,說這月九日鄂王死去。十一日,任宰臣劉日句判三司。十二日,邢州上奏,說磁州刺史宋令詢自縊而死。宋令詢是鄂王在藩地時的都押牙,所以會這樣去做。十三日,末帝因為鄂王去世,在內園穿喪服,群臣感覺得到安慰。十四日,太後、太妃拿出宮中衣服器具用來讚助犒賞軍士。

五月庚子朔,禦文明殿受朝賀。乙巳,以左龍武指揮使安審琦為左右捧聖都指揮使,以右千牛上將軍符彥饒為左右嚴衛都指揮使。丙午,以端明殿學士韓昭允為樞密使;以莊宅使劉延朗為樞密副使;以權知樞密事房暠為宣徽北院使;以成德軍節度使、大同彰國振武威塞等軍蕃漢馬步都部署、檢校太尉、兼中書令、駙馬都尉石敬瑭為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都部署如故。汴州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侍中、駙馬都尉趙延壽進封魯國公。
十六日,末帝穿戴兗冕禮服到明堂殿,文武百官穿上朝禮服各就各位,宣布改應順元年為清泰元年,大赦天下,一般赦免時不可寬恕的也全都赦免了。十八日,任宣徽北院使郝瓊為宣徽南院使,臨時主管樞密院;任前三司使王玫為宣徽北院使;任隨駕牙將宋審虔為皇城使,劉延朗為莊宅使;任鳳翔節度判官韓昭裔為左諫議大夫,兼端明殿學士;任觀察判官馬裔孫為翰林學士;任掌書記李專美為樞密院直學士。十九日,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康義誠被誅殺。這一天,下詔書說:樞密使朱弘昭、馮斌貝,宣徽南院使孟漢瓊、西京留守王思同、前..州節度使藥彥稠,共同煽動交結,妄舉幹戈,相互之間興用離間之謀,幾乎構成傾亡之禍,應該處以死刑,以順應民情,並且削奪其官爵等等。

戊申,中書門下奏,太常禮院狀,明宗以此月二十日祔廟,宰臣攝太尉行事。緣馮道在假,李愚十八日私忌,在致齋,劉煦又奏判三司免祀事,《五代會要》:清泰元年五月,宰臣劉煦奏:“中書以近敕祠祭行事官致齋內,唯祀事得行,其餘悉斷。又,宰臣行事致齋內,不押班,不赴內殿起居,不知印。臣緣判三司公事,其祀事、國忌、行香,伏乞特免。”從之。詔禮官參酌。有司上言:“李愚私忌,在致齊內。諸私忌日,遇大朝會入閣宣召,皆赴朝參。今祔廟事大,忌日屬私,請比大朝會宣召例。”從之。以陝府節度使康思立為邢州節度使,以同州節度使安重霸為西京留守,以羽林右第一軍都指揮使、春州刺史楊思權為邠州節度使。己酉,左監門衛將軍孔知鄴、右驍衛將軍華光裔並勒停見任。時差知鄴應州告廟,稱疾辭命,改差光裔,複稱馬墜傷足,故俱罷之。
二十一日,鳳翔上奏,說西川孟知祥僭稱大蜀,年號稱為明德。有關部門官員進言說“:皇帝以五月一日到明堂殿接受朝賀,三日夏至,祭祀皇地礻氏,前兩天奏告獻祖宮室,不坐。恰好正旦冬至,這一天有祀事,那就第二天受朝賀。現在是五鼓前祭祀,天亮時行禮完畢,禦殿在旦後,請按慣例行事。”下詔書說:“日出禦殿,舉行祭祀之事沒什麼妨礙,可以依照常年舊例。”史館上奏“:凡書奏和處理公事,臣下奏議,希望命令近臣記錄後交付史館。”下詔令端明殿學士韓昭裔、樞密直學士李專美記錄送去。二十二日,任左諫議大夫盧損為右散騎常侍。二十三日,下詔賜給禁軍及鳳翔城下歸順將校數量不同的錢帛。起初,末帝離開岐下時,各軍都盼望有厚賞,等跟隨到京師後,願望不能滿足,相互傳謠言說“:去卻生菩薩,扶起一條鐵。”他們是這樣的貪得無厭。二十七日,把明宗皇帝安葬到徽陵。二十八日,在太廟供奉神主。二十九日,山陵使、司空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馮道上表章辭官,沒有應允。

庚戌,以司空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馮道為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充同州節度使;以天雄軍節度使範延光為樞密使,封齊國公;鄆州節度使李從嚴為鳳翔節度使。辛亥,以嚴衛都指揮使尹暉為齊州防禦使。甲寅,以侍衛馬軍都指揮、順化軍節度使安從進為河陽節度使,典軍如故。太常卿盧文紀奏:“明宗一室,酌獻舞曲,請名《雍熙之舞》。”從之。丁巳,以皇子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工部尚書重美為檢校司徒、守左衛上將軍。自是,諸道節度使、刺史、文武臣僚,相繼加檢校官,或階爵封邑,以帝登位覃慶也。戊午,以隴州防禦使相裏金為陝州節度使。初,帝以檄書告籓鄰,惟金遣判官薛文遇往來計事,故以節鎮獎之。宣徽北院使、檢校工部尚書房暠加檢校司空,行左威衛大將軍,使如故;以樞密使、左諫議大夫韓昭允為刑部尚書,使如故。
五月一日,到文明殿接受朝賀。六日,任左龍武指揮使安審琦為左右捧聖都指揮使,任右千牛上將軍符彥饒為左右嚴衛都指揮使。七日,任端明殿學士韓昭裔為樞密使;任莊宅使劉延朗為樞密副使;任權知樞密使房詗為宣徽北院使;任成德軍節度使、大同彰國振武威塞等軍蕃漢馬軍步軍都部署、檢校太尉、兼中書令;駙馬都尉石敬瑭為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都部署如往常一樣。汴州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侍中、駙馬都尉趙延壽進封為魯國公。

己未,太白晝見。以樞密副使劉延朗為左領軍大將軍,職如故。庚申,左仆射、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李愚加特進,充太微宮使、宏文館大學士,餘如故。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集賢院大學士、判三司劉煦加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平章事、監修國史、判三司。癸亥,秦州奏,西川孟知祥出軍迫陷成州。以宣徽南院使、右驍衛大將軍郝瓊為左驍衛上將軍,職如故;以前義州刺史張承祐為武勝軍留後。戊辰,以前右龍武統軍王景戡為右驍衛上將軍。
九日,中書門下上奏,太常禮院呈狀,明宗在這個月二十日附祭於太廟,宰臣代理太尉行事。因為馮道在度假,李愚十八日又有私家忌諱,在致齋期內,劉日句又奏判三司免除祭祀一事,下詔要禮官斟酌一下。有關官員上奏說“:李愚私忌在致齋期內,但各種私忌日遇上大朝會入閣宣召,都要奔赴朝廷參與,現在明宗附祭祖廟事大,忌日是私事,請按照大朝會宣召的慣例去做。”末帝同意了。任陝府節度使康思立為邢州節度使,任同州節度使安重霸為西京留守,任羽林右第一軍都指揮使、春州刺史楊思權為..州節度使。十日,左監門衛將軍孔知鄴、右驍衛將軍華光裔一並勒令停止現任職務。當時差遣孔知鄴在應州告祭太廟,他稱病辭去差使,改派華光裔,又稱從馬上摔下傷了腳,所以全都罷免其職務。

六月庚午朔,改侍衛捧聖軍為彰聖,改嚴衛軍為寧衛。壬申,封吳嶽成德公為靈應王,禮秩同五嶽。帝初起,遣使祭嶽以求祐,及登祚,故有是報。《五代會要》載中書門下奏:天寶十載正月,封吳山成德公,與沂山、會稽、醫巫閭同封。至德二載十二月,改吳山為嶽,祠享官屬一同五嶽。今國家欲祈禱靈應,宜示殊禮,臣等商量,請加封為靈應王。從之。幽州節度使趙德鈞進封北平王,青州節度使房知溫進封東平王。癸酉,以前鄜州節度使索自通為右龍武統軍。甲戌,皇子左衛上將軍重美加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充鎮州節度使兼河南尹,判六軍諸衛事。丁醜,詔天下見禁罪人,委所在長吏躬親慮問,疾速疏決。庚辰,幸至德宮,因幸房知溫、安元信、範延光、索自通、李從敏第。壬午,以檢校太子太傅致仕王建立為檢校太尉、兼侍中、鄆州節度使;以前宋州節度使安元信為檢校太尉、兼侍中、潞州節度使。
十一日,任司空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馮道為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兼同州節度使;任天雄軍節度使範延光為樞密使,封齊國公;任鄆州節度使李從日嚴為鳳翔節度使。十二日,任嚴衛都指揮使尹暉為齊州防禦使。十五日,任侍衛馬軍都指揮、順化軍節度使安從進為河陽節度使,如以往一樣掌握軍隊。太常卿盧文紀上奏說“:明宗一室,酌獻舞曲,請稱之為雍熙之舞。”末帝同意了。十八日,任皇子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工部尚書李重美為檢校司徒、守左衛上將軍。從這時起,各道節度使、刺史、文武臣僚,相繼加檢校官,或進爵封邑,都是為了給末帝登位擴大喜慶氣氛。十九日,任陝州防禦使相裏金為陝州節度使。起初,末帝以檄書傳告各鄰藩,隻有相裏金派判官薛文遇來計劃起事,所以獎賞他為節鎮官職。宣徽北院使、檢校工部尚書房詗加檢校司空,暫任左威衛大將軍,仍為北院使。任樞密使、左諫議大夫韓昭裔為刑部尚書,仍為樞密使。

癸未,三司使劉煦奏:“天下戶民,自天成二年括定秋夏田稅,迨今八年。近者相次有百姓詣闕訴田不均,累行蠲放,漸失稅額,望差朝臣一概檢視。”不報。甲申,帝為故皇子亳州刺史重吉、皇長女尼惠明大師幼澄舉哀行服,群臣詣閣門奉慰。帝起兵之始,重吉、幼澄俱為閔帝所害。乙酉,以戶部侍郎韓彥惲為絳州刺史,以左武衛上將軍李肅為單州刺史。丙戌,襄州節度使趙在禮加同平章事。甲午,以武勝軍留後張承祐為華州節度使;以皇城使宋審虔為壽州節度使,充侍衛步軍都指揮使;以右衛上將軍劉仲殷為宋州節度使;以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壽州節度使皇甫遇為鄧州節度使;以前華州節度使華溫琪為太子太傅致仕。丁酉,左神武統軍周知裕卒,贈太傅。是月,京師大旱,熱甚,暍死者百餘人。
二十日,太白星白天出現。任樞密副使劉延朗為左領軍大將軍,其他職務如舊。二十四日,秦州上報,西川孟知祥出兵攻陷成州。

秋七月庚子,太子少保致仕崔沂卒。癸卯,鳳翔進偽蜀孟知祥來書,稱“大蜀皇帝獻書於大唐皇帝”,且言“見迫群情,以今年四月十二日即皇帝位”雲,帝不答。以前武州刺史鄭琮為右衛上將軍。甲辰,幸龍門佛寺禱雨。乙巳,皇子故亳州團練使重吉贈太尉,仍於宋州置廟。丁未,鳳翔節度使李從嚴封西平王。是日,宰臣李愚、劉煦因論公事,於政事堂相詬,辭甚鄙惡,帝令樞密副使劉延朗宣諭曰:“卿等輔弼之臣,不宜如是,今後不得更然。”辛亥,以太常卿盧文紀為中書侍郎、平章事。是日,中書門下三上章請立中宮,從之。丁巳,製立沛國夫人劉氏為皇後。庚申,太子少傅陳皋卒。乙醜,史官張昭遠以所撰莊宗朝列傳三十卷上之。
六月一日,改侍衛捧聖軍為彰聖,改嚴衛軍為寧衛。三日,封吳嶽成德公為靈應王,禮儀待遇如同五嶽。末帝剛起事時,派使者祭祀吳嶽以求保佑,等到登帝位後,所以有這樣的報答。幽州節度使趙德鈞進封為北平王,青州節度使房知溫進封為東平王。四日,任前..州節度使索自通為右龍武統軍。五日,皇子左衛上將軍李重美加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充鎮州節度使兼河南尹,主管六軍諸衛事。八日,下詔說凡天下被關押的罪人,委托所在長吏親自過問,盡快從寬處理。十一日,到至德宮,順便到房知溫、安元信、範延光、索自通、李從敏等人家中。十三日,任以檢校太子太傅退休的王建立為檢校太尉、兼侍中、鄆州節度使,任前宋州節度使安元信為檢校太尉、兼侍中、潞州節度使。

八月庚午,詔蠲放長興四年十二月已前天下所欠殘稅。辛未,以前尚書左丞姚顗為中書侍郎、平章事。詔應曾受禦署官逐攝同一任正官,依期限赴選。徐無黨《五代史注》雲:禦署官,疑是廢帝初舉兵時所置之官,以其非吏部正授,故須有旨方得選。荊南奏,偽蜀孟知祥卒,其子昶嗣偽位。壬申,以尚書禮部侍郎鄭韜光為刑部侍郎,以前工部侍郎楊凝式為禮部侍郎。甲戌,以前金州防禦使婁繼英為右神武統軍,以右神武統軍高允貞為左神武統軍。乙亥,以翰林學士承旨、工部尚書、知製誥李懌為太常卿;以翰林學士、戶部侍郎、知製誥程遜為學士承旨。甲申,以兵部侍郎龍敏為吏部侍郎,以秘書監崔居儉為工部尚書。乙酉,以右武衛上將軍張繼祚為右衛上將軍;以右驍衛上將軍王景戡為左衛上將軍;以右領衛上將軍劉衛為左武衛上將軍;以右千牛上將軍王陟為右領軍上將軍;以司農卿兼通事舍人,判四方館事王景崇為鴻臚卿,依前通事舍人、判四方館。丁亥,右龍武統軍索自通卒。辛卯,禮部尚書致仕李光憲卒。甲午,以太子少傅盧質為太子少師。乙未,以前邢州節度使趙鳳為太子太保。詔:“文武百官差使,宜令依倫次,中書置簿,不得重疊。若當使者自緣有事,或不欲行者,注簿便當一使。自長興三年正月後已曾奉使者,便為簿首;已後差者,次第注之。”有司上言:“皇後受冊,內外命婦上箋無答教。”從之。丙申,禦文明殿冊皇後,命使攝太尉、宰臣盧文紀,使副攝司徒、右諫議大夫盧損指皇後宮,行禮畢,恩賜有差。
十四日,三司使劉日句上奏:“天下編了戶籍的百姓,從天成二年製定秋夏田稅後,到現在已有八年。最近不斷有百姓來朝廷訴說田地不均,多次實行減免稅收,漸漸又失去稅額,希望派官員一概檢查一番。”沒有報上去。十五日,末帝為已故皇子亳州刺史李重吉、皇長女尼姑惠明大師幼澄舉哀穿喪服,各位大臣到宮門安慰。末帝剛起兵時,李重吉、李幼澄都被閔帝害死。十六日,任戶部侍郎韓彥惲為絳州刺史,任左武衛上將軍李肅為單州刺史。

九月己亥,以久雨,分命朝臣營都城門,告宗廟社稷。辛醜,夜有星如五鬥器,西南流,尾跡長數丈,屈曲如龍形。又眾星亂流,不可勝數。京師大雨,雹如彈丸。曹州刺史藥縱之卒。甲辰,以霖霪甚,詔都下諸獄委禦史台憲錄問,諸州縣差判官令錄親自錄問,畫時疏理。壬子,中書門下舉行長興三年敕,常年薦送舉人,州郡行鄉飲酒之時,帖太常草定儀注奏聞。甲寅,以前潞州節度使、檢校太尉、同平章事盧文進為安州節度使。己未,雲州奏,契丹寇境。
這個月,京師大旱,十分炎熱,中暑死亡一百多人。

冬十月辛未,有雉金色,止於中書政事堂。中書門下奏:“請以正月二十三日皇帝誕慶日為千春節。”從之。戊寅,宰臣李愚、劉煦罷相,以愚守左仆射,煦守右仆射。契丹寇雲、應州,詔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率兵屯代州。戊子,宰臣姚顗奏:“吏部三銓,近年並為一司,望令依舊分銓。”從之。辛卯,以左衛上將軍李宏元卒廢朝,贈司徒。癸巳,以禮部郎中、知製誥呂琦守本官,充樞密院直學士。
七月二日,退休的太子少保崔沂死。五日,鳳翔轉來偽蜀孟知祥書信,稱“大蜀皇帝獻書於大唐皇帝”,而且說“:受大家情緒所迫,於今年四月十二日登皇帝位”等等,末帝沒有回信。任前武州刺史鄭琮為右衛上將軍。六日,到龍門佛寺祈禱降雨,七日,已故皇子亳州團練使李重吉被追贈為太尉,仍在宋州設廟。九日,鳳翔節度使李從日嚴封為西平王。這一天,宰相李愚、劉日句因議論公事,在政事堂互相謾罵,語言很粗鄙,末帝令樞密副使劉延朗宣稱自己的意見說“:你們是輔佐朝廷的大臣,不應該如此,今後不得再這樣了。”十三日,任太常卿盧文紀為中書侍郎、平章事。這一天,中書門下三次上表章請立皇後,末帝答應了。十九日,下令立沛國夫人劉氏為皇後。二十二日,太子少傅陳皋去世。二十七日,史官張昭遠把他撰寫的莊宗朝列傳三十卷獻上。

十一月辛醜,以刑部侍郎鄭韜光為尚書右丞,以光祿少卿烏昭遠為少府監。秦州節度使張延郎奏,率師伐蜀。中書門下奏:“二十六日明宗忌,陛下初遇忌辰,不同常歲,請於忌辰前後各一日不坐朝。”從之。禦史台奏:“前任節度使、刺史、行軍副使,雖每日於便殿起居,每遇五日起居,亦合綴班。”從之。丙午,以前興州刺史馮暉配同州衙前安置。暉為興州刺史,屯乾渠,蜀人來侵,暉自屯所奔歸鳳翔,故有是責。丁未,詔振武、新州、河東西北邊經契丹蹂踐處,放免三年兩稅差配,時契丹初退故也。癸醜,以前華州節度使王萬榮為左驍衛上將軍致仕。甲寅,以振武節度使楊光遠充大同、彰國、振武、威塞等軍兵馬都虞候,以前右金吾大將軍穆延暉為右武衛上將軍。壬戌,以禮部侍郎楊凝式為戶部侍郎。甲子,以中書舍人盧導為禮部侍郎。
八月二日,下詔減免長興四年十二月以前天下所欠殘留稅款。三日,任前尚書左丞姚豈頁為中書侍郎、平章事。下詔令所有曾經受禦署官逐次攝任同一任正官,依照期限赴選。荊南報告,偽蜀孟知祥去世,他的兒子孟昶接位。二十七日,任前邢州節度使趙鳳為太子太保。下詔說“:文武百官的任命安排,應該下詔依照次序,中書省設置簿冊,不能重疊。如果應當差使的人自己有什麼緣故,或不想出行的,注簿時便應該當作已差使。從長興三年正月以後曾經奉命出使的,便算作簿首;以後差使的人,按次序注冊。”有關官員上奏說:“皇後受冊封,朝廷內外貴婦人上書不用答複。”末帝同意了。二十八日,到文明殿冊封皇後,命令使攝太尉、宰臣盧文紀,使副攝司徒、右諫議大夫盧損到皇後宮,行禮完畢,按差別各有賞賜。

十二月丁卯朔,詔修奉本朝諸帝陵寢。己巳,以北麵馬軍都指揮使、易州刺史安叔千為安北都護、振武節度使;以齊州防禦使尹暉為彰國軍節度使。庚午,詔葬庶人從榮。有司上言:“依貞觀中庶人承乾,以公禮葬。”從之。乙亥,以秦州節度使張延朗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判三司;《五代會要》:二年三月,宰臣張延朗奏:“臣判三司公事,每日內殿祗候,其合綴前班押班,伏乞特免。”從之。以中書侍郎、平章事盧文紀為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以中書侍郎、平章事姚顗兼集賢院大學士;以前邠州節度使康福為秦州節度使。丙戌,夜有白氣,東西亙天。庚寅,幸龍門祈雪,自九月至是無雨雪故也。
九月二日,由於下雨太久,分別命令朝臣到都城門祈禱消災,到宗廟社稷禱告。四日,夜晚有星星很像五鬥器,往西南方向流動,尾巴幾丈長,彎曲像龍的形狀。又有很多星星亂流動,數不清有多少。首都下大雨,冰雹像彈丸。曹州刺史藥縱之去世。七日,因大雨下得過多過久,下詔要京城各獄委派禦史台憲詢問案情,各州縣派判官令錄親自記錄審問,限時處理案件。十五日,中書門下履行長興三年敕令,常年推薦選送舉人,各州郡舉行宴會時,帖太常擬定儀注上奏報告。二十五日,任前潞州節度使、檢校太尉、同平章事盧文進為安州節度使。二十六日,雲州報告,契丹侵犯邊境。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舊五代史》

《舊五代史》

作者:薛居正
《舊五代史》後梁
《舊五代史》後唐
《舊五代史》後晉
《舊五代史》後漢
《舊五代史》後周
《舊五代史》其它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